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一
在假期里爸爸帶我們全家去了六朝古都南京旅游。
很幸運我們住的酒店就在風景迷人的鐘山上。而且中山陵明孝陵靈古寺這些著名景點也都在鐘山上。
山道兩旁高大茂盛的梧桐樹就像兩排忠實堅強的守衛兵矗立著。
穿過種類繁多的商店就看到了秦淮河秦淮河在夜光中顯得格外美麗。我們在秦淮河邊吃了一些小點心現在想想那滋味真是難以忘懷。欣賞完秦淮河美麗的夜景我們就回去了當然了也不忘買一些雨花石和南京特色小吃。媽媽還告訴我夫子廟有幾百年大歷史是中國最有名的夜市。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來了因為今天我們要去中山陵和明孝陵。雖然登上中山陵讓我累的氣喘吁吁但是當我登上中山陵我的心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開心與激動當我踏上最高一級臺階時我往下看了一眼哇站在這里竟可以看見大半個南京!
明孝陵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生龍活虎的石像了。有馬獅子大象麒麟駱駝等等。
到了第三天我們去了靈古寺和位于南京市中心的玄武湖。我們在靈古寺做了登山游覽索道真是太刺激了!
短短的南京三日游過去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一(1)班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二
我媽媽的公司今年組織集體旅游,地點是金陵南京,我就像個小尾巴似的,也跟著媽媽去旅游。
我們凌晨三點起床,帶上吃的喝的就上了車。一上車我就睡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到了南京,大家都在準備吃午飯。我看到街上那么多好吃的,又要這又要那,還吃了南京的名吃鹽水鴨。吃飽了,我們又上了車,一會兒就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墓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一下車,我就拉著妹妹往山上跑,媽媽和姑姑緊緊地跟再我們身后追。旅游的人很多,山上山下到處都是人。我們就從人縫里往上跑,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爬。導游說有300多個臺階呢,我們好不容易到了山頂,媽媽和姑姑都累得氣喘吁吁。
我們瞻仰了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參觀了孫中山紀念館,我們都在“天下為公”和“博愛”下照相留念。
站在山上四處眺望,許多小山都在我們腳下,綠綠的像波濤起伏的大海,美極了。
第二天中午,我們先到了梅園新村,參觀周恩來故居,媽媽又給我照了好多像。接著我們去了雨花臺,我們瞻仰了七十二烈士就義的雕像和烈士紀念碑。大家都被色彩斑斕的雨花石所吸引,我們也買了許多。
下午,導游帶我們去萬人坑參觀。這里有恐怖的音樂,坑里橫七豎八地到處都是骨髏,很嚇人。導游對我們說,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燒殺淫掠無所不為,三十多萬中國人被他們殺害,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這是南京大屠殺的見證。我們一定不要忘記這場血淚劫難,不忘記國恥,振興中華。
晚上,我們回到了家,我打開了日記本,把這兩天來的見聞記了下來。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三
南京是江蘇的省會,古今中外,有不少文人墨客在這座石頭城中吟詩作對,比如說余秋雨的《五城記》,這些優美詩篇把我牽引到了南京。
到了南京這個科技大城,自然要去南京科技館了。當我走進科技館的大門,才體會到這個大城市的先進與發達。科技城分為三層,分別是:航天科技、動物植物、娛樂天地。這三層中有各種各樣的設施,凡是在電視中看到的,這里應有盡有。
在娛樂天地里我玩了兩個夢寐以求的游戲,第一是虛擬足球,在一個房間里擺著一個足球,前面是一個大屏幕,上面有一個球門,球門前有一個卡通人在守門。我深吸了一口氣,一腳把球踹了過去,“恭喜你!”一行大字在屏幕上出現了,我頓時感到十分痛快。第二個游戲是滅火游戲,也是一種虛擬的游戲。我手中拿著噴水的管子,射向屏幕中著火的地方,可惜我是一個不合格的消防員,不一會兒,“房間”就被燒得面目全非。
在航天科技城中,我稱了自己在太陽系其它行星上的重量,還去了模擬空間站,看了神一至神七的實體模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只有在電影中才能看到的鏡子迷宮了。走進迷宮,我發現四周都是自己,簡直分不清哪里有鏡子,哪里有路。我根本無法辨認方向,而且寸步難行,只得前后左右亂撞一氣。在我左沖右撞以后,一道難題突然出現在我面前,前面是一個岔路口!我該選擇哪條路呢?只好碰碰運氣了!我往右邊走去,可不久就撞到了死胡同。唉,這鏡子迷宮可真是讓人頭暈眼花啊!
在動物、植物區中,我了解到了人類的演變。最令我大開眼界的是魚、蟲、鳥的模型,乍一看還真像兒童的騎乘玩具,鉆進模型內部可通過它們的眼睛看世界。在蟲的復眼中,我看到了成千上百個模糊的影子,而在魚和鳥的眼里,世界可模糊了,什么也看不見。
這次南京之旅,讓我感受到了它的繁華,更讓我感嘆祖國科技的進步!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四
各位游客,,"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20xx年建城史和近520xx年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跨度最長的古都,跨度長約1820xx年。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其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之多、門類之全、跨越時間之長,位居全國前列。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南京是中國古代都城的重要代表,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歷史上曾有十二個朝代定都或遷都于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在中原被異族所占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故而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深遠的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嘗以為中國古都,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物制度,照耀千古者,長安、洛陽而外,厥推金陵。北京雖為遼、金以來帝王之都,然史跡不過千年,非若金陵建都之遠在南北朝以前也。他若汴京、臨安,一開都于五代,繼于北宋;一肇建于吳越,偏安于南宋,其為時較短,而歷史遺跡,亦不若長安、洛陽、金陵、北京之眾。而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與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金陵古跡圖考·序》……論者每謂金陵形勢,偏于東南,都其地者,往往為南北對峙之局,不足以控制全國,統一宇內。故三山駐師,終鼎足割據之勢。五馬渡江,開南朝偏安之局。
實則金陵一隅,實中國民族思想之策源地。《世說》所謂“過江諸人,暇日輒至新亭,周覬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王導曰:當共戮力王室,何至作楚囚對泣耶?”其民族意識之濃厚,可以想象。自后明祖奠都金陵,以伐胡元,終成一統之業;太平天國雖未成功,然亦以金陵相號召;近者如辛亥革命,國軍北伐,皆莫不以南京為策源地。金陵之于中國,亦猶frankfurt a.m.之于德,orleans之于法,moscow之于俄;雖未必盡為全國中心,然有事之秋,登高一呼,天下響應。此鄭成功之所以海道千里,直薄金陵,慟哭孝陵,以圖恢復也。況時移勢異,古今未必盡同;昔日中原群雄角逐之場,關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國,今皆化為貧瘠,全國財賦之匯,趨于東南,經濟重心,厥在江浙。
長安形勢雖佳,終不過位列陪都而已。至于北京,固為千馀年來帝王之都,且與東北邊防,關系尤重,然形格勢禁,殊難恢復首都地位。誠能以金陵為國都,長安為西京,北平為北京,番禺為南京,勵精圖治,不遑寧處,據龍蟠虎踞之雄,依負山帶江之勝,則中興我民族,發揚我國光,其在茲乎!--《金陵古跡圖考·金陵之形勢》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天下山川形勢,雄偉壯麗,可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若地勢寬厚,關塞險固,總扼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燕薊。雖云長安有崤函之固,洛邑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會,為億萬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薊者也。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城的氣魄,無與倫比,深深銘刻著南北交戰的宏大的悲劇性體驗。--《五城記--南京》我第一次來南京,就尋尋覓覓,走過了太多古跡。我去尋找烏衣巷、朱雀橋、我走過胭脂井想起張麗華,秦淮煙波那么多的故事,紫金山下看看滾滾長江淘盡千古英雄……我們生活在南京這個地方,受到的文化濡染滌蕩還少嗎?這座城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悲情的城市,它也是真正的繁盛帝王都。中國前一千年的歷史你看西安,后一千年的歷史看南京。所以,真正看懂西安和南京,中國歷史中的血脈滄桑變化也就都了解了。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五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踏上了由北國開往南京的列車。列車猶如巨龍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間,把游者的心帶向遠方!
南京,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著南京的繁華與喧囂;期待著親手撫摸六百多年的明長城;計劃親身登上閱江樓,近觀圍繞南京城的秦淮河,遠望那寬闊的長江。
22日上午九時,當列車跨越長江大橋,我興奮起來,稍有平靜的內心又喧囂起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孩子,終于了卻了“夢回長江”的心愿。就這樣,我輕輕的走進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張開雙臂熱情的歡迎我們。
輕輕的踏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深情的注視著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細的觀看那些珍貴的圖文資料,用心聆聽著導游的細致講解,心中仿佛被什么東西莫名的觸動一下下。自己反復告誡自己,這場刻苦銘心的慘痛經歷不應忘記,要時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語。懷著壓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紀念館,驀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愛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馬路上,呼吸著南京的空氣,感受著南京人們的溫婉細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個粗礦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這所集榮辱、繁華、變遷的偉大城市之中。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聽著名字浪漫極了,看著美艷極了,可它們歷經滄桑,一路從民國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纏繞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絲胭粉香氣,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個集體的旅行,總能聽得歡聲笑語,高亢嘹亮的北方話與溫柔婉轉的南方語音融合于一體,別有一番風味,好不活潑熱鬧啊!
暮至十分,走進夫子廟,感受著被秦淮燈光所點亮的二龍戲珠,看見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龍舟,游于河上,欣賞著各式花燈,聆聽各種小曲,心中好不愜意。這不僅是一時的享受,而是幾百年留下的一種文化記憶。饑腸轆轆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滿中華的鴨血粉絲湯、細嫩的鹽水鴨、剛出屜的金陵灌湯包等各式各樣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同時,也讓我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不得不敬佩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閱江樓,真的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深刻真諦。向遠眺望,長江猶如一條巨龍,靜靜地臥盤于此,長江大橋矗立之上,溝通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俯瞰,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象征著現代化的大都市;平視,老虎山被郁郁蔥蔥的松柏之樹還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蓋著。好羨慕南京的人們能和花草樹木、鳥兒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南京給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禮物。站立于南京站,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愛作為回報南京的禮物留個她,感謝南京接納我!
南京旅游南京游篇六
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初到南京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訴我,這將是我接下來要奮斗和生活的地方。初到這里也快兩周了,這里的一切并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可怕,在領導的關懷和同事的幫助下,我也初步的了解了南京這座城市,淺淺適應了生活。如今在這座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崗位上我早就做好了面對一切困難的準備。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勝任這份工作,并用實際行動做出最好的結果。
從北京到南京,從帝都到這個六朝古都,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剛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些不適應,早晨醒來總以為是在北京,仿佛邁兩步就到了熟悉的食堂。剛到這邊生活沒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想到有領導和同事的庇護,我將不再害怕。一次偶然的幫助了問路的外地人,讓我甚是開心,我想沒多久我就會成了半個本地人,也讓我很快的喜歡上了這個屹立千年的城市。
這是我第一次來南京,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似的參觀,但感受還是頗深的。此行的目的顯然不是旅游參觀,但坐在車上,心情仍然有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興奮。經過近十個小時的顛簸,長江大橋就在眼前,浩浩的長江就在腳下,多么恢宏的氣勢!我的心情也猶如江水般洶涌澎湃起來。遠遠望去,江中的幾葉扁舟猶如這磅礴畫卷中的點睛之筆:在人與大自然的對抗之中,人類是無所畏懼的;在艱難險阻面前,人類是不會退縮的。
這幾天的觀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遠遠的,300000這個黑色的數字就映入眼簾,顯得是那么的刺眼,人的心情也不由的沉重起來。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愛好和平的中華民族竟遭如此大劫,這是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頁,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悲劇。萬人坑里的尸骨在向我們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厚重的哭墻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歷史上這慘痛的一幕,無言的300000在警示著我們勿忘國恥,同時也在激勵我們奮發圖強。“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是這樣,北約炸我大使館,中美撞擊事件都說明以后也會是這樣。“發展才是硬道理”,慘痛的經歷說明中國必須強大,我們不會侵略他國,但首先我們必須保證我們不會被別人侵略。引用我們的一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好了,換個心情,去感受南京的美??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呈現在我眼前的南京雖然極具現代都市之繁華,可是那一任風雨剝蝕,依然保留下來的古城墻繼續默默傳遞著厚重的中華文化,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和朝代的變遷。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后采取儒士朱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后,而興建了這個所謂“東盡鐘山之麓,西阻石頭之固,南臨北干秦淮貫其中,水依獅子覆舟之山而控湖”固若金湯的城墻,可是大明依然走向了滅亡。留下的只有無言的古城墻讓后人敬畏!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站在這個橫穿南京的那夢幻般情生情滅的秦淮河畔,看兩岸閣樓高高的白色的女兒墻,彎彎的脊頭引頸向天,極盡江南宅第格調。可這里確曾是那“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的金粉之地。我始終疑惑,為什么那科舉考場—夫子廟就要建在這個地方呢?是為了考驗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面對誘惑的能力,還是為了顯示“才子佳人”之美說?雖然如今的秦淮河已變成一個如同集會一樣的繁雜之所,沒有了書中所說的衣香鬢影、夜夜笙歌,但是流淌的秦淮河還在訴說??曾經多少纏綿悱惻、悲歡離合的故事。粼粼波光中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隱約閃現,瘦弱的董小宛依門苦苦期待的身影早已成了定格,文人騷客的詩句不斷涌現。風起,簫音,琵琶聲,絲竹弦管,是否真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凄涼也讓我平添了幾分傷感。秦淮河,你到底是怎樣的一條河啊?讓無數游人遐想!
知道鐘山,還是來源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心中一直懷著那切切期盼?目睹鐘山風貌。據說在長江上,黃昏斜照下,可以看到鐘山和城郭之間隱約現出一股紫色之氣,直上天宇。當我置身于鐘山之中,就是置身于那茂密的闊葉林中,高大的樹木參天蔽日,樹葉綠的是那樣干凈,湖水綠的是那樣清澈,鳥而鳴叫的是那么動聽,濕潤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我閉目深深呼吸,心中充滿的都是清新,感覺的是放松后的幸福!這就是“龍蟠虎踞”、“華蓋三峰”的風水寶地?鐘山?我——雖然不懂的什么風水之說,也沒有在長江上看到紫氣徐徐,但是我卻被鐘山秀美深深感動。怪不得明太祖朱元璋,孫中山先生都選在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古代許多寺院也都隱藏于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照射著那個時代鐘山的受到的青睞。時間磨去了那表面的鉛華,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厚重和感悟!
南京,有過朝代變遷留下的一種金粉的繁華,也有過文人的鼎盛,亦有過屈辱的眼淚和悲傷,而如今“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游南京,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不僅僅是心情,更多的是一種慢慢的回味!
真是走出山門天地寬!
在此總結自己這近兩周的感悟,一方面對南京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對這的生活環境也更加適應,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在這個崗位長期奮斗的覺悟。用實際的行動證明自己,絕不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