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一
剛接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著實吃了一驚,我看《水滸傳》已經是3年前的事了,劇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本來就沒認真看.迫不得已,只得從網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讀,竟發現:其實水滸傳真的是不錯.
第一點,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單八將.人物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里白條張順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堅石刻技術拔群,還有入云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說《水滸傳》里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說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認這點,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寫多少,那么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點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大破連環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的眾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卻用自己優秀的文筆將如此長的故事娓娓道來卻絲毫沒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環套一環,使讀者不由得繼續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實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讓人嘆服.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水滸傳》對于歷史的記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這樣一個類似于"科幻神話"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編,哪有什么真的歷史.的確《水滸傳》是神話故事,可他對當時民不聊生,奸臣當道,外敵入侵,軍隊戰斗力下降的社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剖析.你們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適,那么怎么會有100多好漢奮勇起義 如果忠臣當道,那么為什么高逑會當宰相 如果國家太平,那么金朝來干嗎 如果軍隊豐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說,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書.
我說了這么多,其實沒什么用,只不過把《水滸傳》好的地方舉了出來而已,我還依舊喜歡《三國演義》.所以,每個人心目中的好書是不一樣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有意義的好書.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二
苦難是什么?是人成長過程中的不可避免。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二歲時,患上了一場大病。經醫治,生命雖然保住了,但她卻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小姑娘。十歲時開始學習說話,閱讀盲文書,后來又學習了法語、德語、拉丁文等五種語言。她還以頑強的毅力學習了代數、幾何、物理等課程。終于,在一八九七年完成了一本數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我生活的故事》。這本小說出版后,在美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海倫也因此而贏得全世界的尊崇。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安徒生的學習在班里十分出色。由于家境貧窮不得已退學,去哥本哈根當演員。錢用完了,只好到一家家具作坊去打工。干了幾天,老板嫌他力氣太小,于是把他辭退了。走投無路的安徒生只好睡在大街上。和安徒生一樣窮苦出身的.歌唱家西博尼收留了他,安徒生在西博尼家一邊學唱歌,一邊學文化。半年后的一天,安徒生突然得了一場感冒,這影響到了他的聲帶。天無絕人之路,一位詩人看上了他的勤奮精神,并決定幫助他。經過刻苦學習,安徒生終于成為了一位童話作家。
普通人面對困難,是苦悶、是彷徨、是卻步,而杰出人物不同,他們面對困難,是戰斗,是吶喊,是抵抗。
荷馬是古希臘的詩人之王。公元前870年,荷馬誕生于一個世襲貴族家庭,荷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稍趦和瘯r代不幸染上了瘟疫,使荷馬雙目失明,這改變了荷馬的人生。一次,母親請來一位會彈豎琴的行吟詩人,為荷馬彈唱古代英雄故事,荷馬被優美的琴聲和悲壯的故事感動得流下了淚水。他向這位詩人學習,終于始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史詩。
書中的作家、科學家他們是我成長過程中的力量源泉!
1.《世界因你而不同》的讀后感
2.世界名著的讀后感
3.世界未來的讀后感
4.法國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后感
5.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
6.余寶的世界的讀后感600字
7.《悲慘世界》的讀后感350字
8.《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850字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三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讀完這本書,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這本書主要是寫三位非常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和作家托爾斯泰的故事。
貝多芬出生貧窮,四歲時被迫整天不斷的練習鋼琴,他的內心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練習。就在他離成功很近的時候,疾病無情地降臨在他身上,他的聽覺越來越弱,內臟也承受著痛苦的折磨。雖然他的身體越來越弱,但他還是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第九交響曲》。
此曲讓我至今感覺悅耳動聽!而且大部分優秀作品也是在他耳聾之后創作的。貝多芬最終戰勝疾病,戰勝痛苦,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于命運,他改變了自己。他的精神震驚了全世界,也震驚了我。假如我生病了,我就不會像他那么認真的去學習,他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學習。
米開朗基羅看起來比貝多芬幸福,他不殘疾也不貧窮,從小時候就接受貴族教育,很有文化素養。但他的父親看不起他,經過他的懇求后,父親終于答應可以讓他進入佛羅倫薩最大的一個畫室學習。他非??炭嗟膶W習,最終得到了很高的成就,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雕塑家。我也要向他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
下面就來說說托爾斯泰的故事吧。他不同于前兩位藝術家,她出生于貴族家庭,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也獲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不在乎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愿享受生活,不想虛度年華,他想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不要向命運屈服,要掌握住自己的命運,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四
李嘉誠統領長江實業、和黃集團、香港電燈、長江基建等集團公司,全球華人首富,全世界華人最成功的企業家。
為什么他會如此成功,理由很簡單,誠!經商的人恪守“價格無二,童叟無欺.”人無誠信不立。無誠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以贏得別人的信任。
我想作為學生,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也有很多不誠實的行為。抄襲別人的作業,作弊,撒謊等等。選擇誠信,因為是正確之選。在我們一一權衡之后,我們終會發現,在人生面紗下最迷人的,是那沒有矯飾,最樸實不花哨的誠信,我們會發現,沒有了誠信,生活原來是那樣的索然無味。
就誠信而言,(書中令我佩服的還有很多但李超人的誠信是我最敬佩的.)中講了這樣一件事情,他還在開塑料花廠的時候,有位歐洲批發商看中了李嘉誠的企業,想大量收購,可這時剛好李的企業資金發生了問題,所以那位批發商在和李做生意之前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找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做擔保。李嘉誠在找不到擔保人的同時并沒有放棄去開發新產品,結果他通宵趕出了9款樣品。第二天連忙去和那個批發商交涉,他用自信而執著的口氣說:”請相信我的信譽和能力,我的原則是做長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銷,互利互惠”。批發商微笑的說:”我早已找好一個擔保人了,那個人就是你,你的真誠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擔保”。此次生意的成功更使長江公司實力上了一個臺階。
有時候我覺得名人的成功是運氣,其實他們是付出了努力,有他們做人的堅定信念,種種原因才會讓他們成功。其實離我們也并非遙不可及。一切來源于生活的點滴。
李嘉誠15歲的時候,其父親病逝。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李嘉誠被迫輟學走上社會謀生。當時為一間玩具廠制造公司當推銷員。工作雖然繁忙,失學的李嘉誠仍用工作之暇到也笑進修,補習文化。
這一點讓我頗有感觸,現在的我們,沒有家庭的負擔,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主干股,而我們仍舊頹廢,不思進取,連本身的課堂都毫不在乎,更別提去夜校進修了。有時候我總想長大后賺很多錢來孝順父母,其實現在父母希望的只是有著一份過硬的成績單來回報他們。李嘉誠的堅強讓我由衷的佩服。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五
暑假到了,我終于有時間看我最愛的課外名著了,于是,我抓緊機會,挑了一本早就想看的《名人傳》認真看了起來。
《名人傳》描述了處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巨子托爾斯泰,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著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愿去贊美他們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里獲得更大的啟示?!睹藗鳌肪酮q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斗,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這三位名人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讓世界記住了他們的名字,讓世界看見了他們的執著與堅定,看完了他們的事跡后,我產生了很多想法,也是這種想法,讓我再一次成長。
這三位偉人,他們是如此的堅定,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見一些困難,這些困難也許會使我們痛苦,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放棄,另一種是堅持。也許現在讓我們來選,我們可以大聲的說選擇堅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面對困難選擇的不是堅持,而是放棄。
那天報紙上刊登了一個報道,一個十五歲的小男孩因為考試失誤,在家受到家里人的批評,心里想不開,于是在家里都沒人的時候,上吊自殺了。這個報道使我十分震驚,一個花樣的年華,在自己的想不開以及偏激中喪生了,這個男孩在困難中選擇了退縮,他不能理智的面對生活,困難來了,他放棄了,所以他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
我們在生活中又不如意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期望一帆風順,可是,回顧過去,有哪一個人說自己沒有經歷過困難,沒有經歷過失敗?也正是失敗與困難造就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也就是因為這些困難,所以才成就了那么多的成功人,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人們,要勇于面對困難,勇于戰勝困難,想《名人傳》中的三位偉人一樣,堅持不懈,努力奮斗!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六
假期,我讀了《名人傳》這本書。
這本書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人盡管他們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為了真理和正義而努力、付出。他們都為各自的國家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都是各自領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后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大師,他需要敏銳的聽覺,但是無情的災難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他還不到30歲的時候耳朵就開始變聾,而且一天比一天更加嚴重,內臟也被劇烈的疼痛所折磨。貝多芬還不得不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斷幻想著幸福,但立刻又幻滅,使他不得不去承擔心靈的悲苦。這種感情的風波加重了貝多芬的病情,然而就是在這種境遇下,他也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創作之中。一次又一次感情的破滅,使他對感情失去了信心。從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創作中,無論是掌聲、榮譽和演出的空前成功,還是經濟上的極端困窘和體質的日益衰弱都不能使他停止前進、放棄自己鐘愛的事業。羅曼·羅蘭在最后總結貝多芬一生: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英雄的偉大不在于它的體魄,而在于他的心靈和品格。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斗,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而書中的三個主人公正是世界中真正的英雄。是他們偉大的人格,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的重壓下仍然保持著不屈不撓的高昂的斗爭精神,巨大的創造力和道德標準,任何時候絕不向命運屈服。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著,最終成為了偉人。
我們在生活中遭遇著不同的磨難,要向他們一樣有著永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在遇到困難時,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用頑強的毅力去實現我們最終的理想,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七
這個暑假,我讀了名人傳,作者是羅曼·羅蘭。書中介紹了三個名人,他們分別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這三個人物,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最喜歡的還是貝多芬。
爸爸沒辦法,只好還給了我,我就把《名人傳》趕緊藏到別的地方去了。
這是一本好書,尤其是《貝多芬傳》,介紹了他苦難而輝煌的一生,雙耳失聰,雙目失明,但他剛好是一名音樂家,既看不見,也聽不見,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傷啊,如果是別人,就已經不想活下去了吧??墒撬麤]有,他堅持了下來,完成了自己的音樂事業。
貝多芬為了夢想并沒有選擇輕生,反而奮勇地前進,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挫折,跟他比起來其實不算什么,可我們是多么軟弱啊。向貝多芬學習就要迎難而上,跨過坎坷的道路,不要把挫折當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只要一路向前,就一定可以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受很大,受益匪淺,人生就是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越過了那些障礙,我們就能夠成長。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八
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
一個是意大利的藝術家;
一個是俄國的文學家。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國度,卻同樣的有著人性的真、善、美,同樣的為了一份事業而獻出了畢生精力。始終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地沉淪,那么就定能沖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巔峰。
強者無畏
貝多芬“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正如作者羅曼羅蘭形容的“他的整個一生都像是個雷雨天”。年少的貝多芬就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可以說他是音樂的天才,并且他的父親也發現了這一點。但恰恰就是因為這樣,在他父親強行的控制下開始學習音樂,也同樣開始了一個悲慘的童年。貝多芬卻沒有就此自暴自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接著,他又拜海頓為師,潛心學習音樂。后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離成功越來越近時,災難又一次的降臨,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就在聽力正每況愈下的時候,這位“巨人”也曾想過放棄,放棄作曲,放棄生活。但是經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的思考,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爭,他終于開始面對命運,扼住命運的咽喉,在痛苦之中為他人帶來歡樂,寫出了《英雄》、《田園》、《命運》等不朽的傳世佳作??梢哉f貝多芬是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
忍者無懼
米開朗琪羅“愈受苦愈使我喜歡”。實際而言,米開朗琪羅的生活并不算是痛苦的。他出生于市民家庭,從小接受貴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功底。不像貝多芬一樣受到身體上的痛苦折磨,但是他在精神上卻比貝多芬更受折磨,就像活在高壓鍋里一般,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貝多芬從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米開朗琪羅卻沒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為教皇們服務。專制的教皇剝削了他的自由,拿他當牛馬使喚,七十余歲的高齡居然還得爬上腳手架作畫。
他比同時代的藝術家更不滿足于宗教藝術,更追求表現尊嚴與意志。他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這就決定了他和那些只關心為自己樹碑立傳的教皇們永遠不能達成一致,決定了他將終生為理想無法實現而痛苦,特定的時代成就了他的偉大,卻也限制了他天才的發揮。
仁者無敵
托爾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出生于貴族家庭,從小就受高等教育,享受高等的生活。但是,托爾斯泰卻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這使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自己身處社會的上層,心里卻始終想著社會的下層。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開始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托爾斯泰,要面對的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最終被教會開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托爾斯泰始終關心萬千生靈的偉大與渺小,借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
古語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钡拇_,貝多芬,米開朗琪羅以及托爾斯泰,他們都是精神的傳承者,傳奇的締造者,世界的征服者。貝多芬的堅強;米開朗琪羅的隱忍;托爾斯泰的仁愛,無不謳歌著人性的光輝,書寫著真、善、美的華彩。他們不是傳說,但都是傳奇。他們就是一個個大寫的“人”。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九
一本本的讀物,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有《伊索寓言》、《西游記》、《紅樓夢》等不同種類的書本。當然,從中受到的體會、感悟也是截然不同的。這些書仿佛是支撐我在學習中走下去的支柱。在這次“讀課外書”的作業中,其中一本書則令我震撼無比,心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撞擊。它就是法國的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作者沒有一般性的追溯他們的創造歷程,而是抓住他們在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重刻畫了他們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在這里,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大師,卻遭受了最悲劇的事情,聽力開始一天一天的下降,內臟也被巨大的疼痛所折磨。但這毫不泯滅貝多芬追求幸福的希望??蛇@個希望也成為了泡沫,希望再次破滅,他心愛的女人嫁給了一個伯爵。這個噩耗嚴重的打擊了貝多芬的心,使他不等不承受心靈的痛苦,這也加劇了貝多芬的病情。然而幸福也降臨到了他的身邊。他與愛著他的姑娘訂了婚。但不久婚約解除了,貝多芬再次陷入了孤獨之中。從此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創作中。仿佛所有的困難都不能使它停止前進,放棄自己鐘愛的事業。
米開朗琪羅是雕塑和繪畫的天才。他似乎比貝多芬幸運,他出生在一個有聲望的家庭中,無殘疾也不貧窮。但他的心靈卻是無比的痛苦,他無妻無女,不曾感受家庭的溫暖,他的國家也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受苦,自己的作品毀于戰亂。他人身幾乎沒有自由,終身為教皇們忙綠。他的本性是高傲的,為了維護尊嚴,他也曾與教皇抗爭,但由于被形勢所逼,一次一次的向權力屈服。由于無法擺脫教皇們的權利轄制,使他的作品不能如期完成。雖然他有缺點,但他的藝術是偉大的,在他的作品中,彰顯出他偉大的品性。
托爾斯泰應該是較以上兩位人物最幸運的人。他出身名門貴族,有幸福的家庭,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但他追求“生命的真諦”,他為自己不勞而獲而感到羞恥。他敢于挑戰一切權威,對沙皇的批判也毫不留情。他說彼得大帝是酒鬼,就連莎士比亞也被他貶得一文不值。由于他的思想主張沒有現實的意義,然而也沒有追隨者,所以他是思想孤獨者。作為文學家的他是偉大的,他的作品展現了俄羅斯近代歷史的宏大畫面。
正如翻譯家傅雷所總結:你只要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世界名人讀后感世界名人故事讀后感篇十
“我稱之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而雄的人而只是一些心靈偉大的人。”這是羅曼羅蘭曾說過的一句話,他這樣的一句話,充分表明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傳奇形象,一本《名人傳》讓我領悟到三位的境界,感受到三位的靈魂。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于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在這些英雄行列中,羅曼羅蘭把首席的位置給予堅強而純潔的貝多芬。魯特維克·范。·貝多芬,他出生在音樂世家,但他命運卻不像我們所聽到的“音樂世家”那么美好,從小喪母,而精神也一度錯亂。不過,他對音樂的喜愛卻從未改變,他思念故鄉,熱愛祖國,當戰爭爆發之時,他懷愛國情緒創作了《行軍曲》和《我們是偉大的德意志民族》,但上天賜于他的命運一次次捉弄著這位偉人,當他開始對生活充滿信心之際,他聽力卻漸漸衰退,但他卻從未屈服。懷著耳聾的折磨,他創作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樂章,流芳于世。當他在舞臺上成功演奏時,盡管他聽不見那歡快的掌聲,但他的靈魂在舞蹈。貝多芬——一個不幸的人,一個由貧困、殘疾和痛苦鑄就的偉人。世界沒有給他快樂,他卻為世界創造了快樂。
然而,米開朗基羅的命運也并非美好,出生在脾氣暴烈的法官家中,與貝多芬同樣,年幼喪母。起初米開朗基羅熱愛美術,但不久便厭惡。一次機會讓他接觸了古文化,熱衷了雕塑,從此他的雕塑生涯就此展開。但是上天一次又一次的捉弄他,社會的黑暗,宗教信仰,家庭的無理索取,敵人的擠壓,教皇的一次又一次命令,讓這樣一位固執,具有天才智慧的人備受折磨,但他依舊朝著自己的信念努力。
托爾斯泰也依然沒能逃脫“命運”,但他同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
《名人傳》很快就看完了,感觸之深。“人啊,應當自強不息”羅曼·羅蘭用心靈的感情為我們講述三個偉人,從此一種精神環繞在我身上:堅強,堅持,他們是自由與正義的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