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參觀瓷器心得體會 參觀瓷器博物館篇一
很快的,我們抵達陶瓷博物館,第一件事是去看陶瓷制作和演進的解說影片,之后我們展開小組行動。我們這一組的`組員有智弘、皓瑋、慧玲和品芳,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真開心能和他們一組!午餐時間到了,我拿出面包、餅干、糖果及我的法寶-活果子,大快朵頤的享受這些美味的食物,眼里更是一邊欣賞公園的風景。博物館中展示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兩只老虎》,它是個可愛又多功能的水壺,我與妹妹和它合照,希望將這一刻的美好時光記錄下來。還有像碗的陶瓷時鐘和像和果子的杯子的作品也都很棒,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下午,我們到了陶藝館老街,迎接我們的是嗚嗚的火車,同學們都開心的尖叫“耶”!我跟著媽媽和老師一起游逛著陶瓷老街,也欣賞著美麗的景色。許多人買了水鳥笛,它能發(fā)出鳥鳴般的聲音,我們合奏著好聽的鳥叫聲,似乎想告訴全世界--我們今天真的很快樂,更期待我們還能有第二次校外教學。親愛的旅游我來了!
參觀瓷器心得體會 參觀瓷器博物館篇二
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對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駕馭它,從而完成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小孩子都喜歡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來看那可能就是些無意識的玩鬧而已,但正是因為這樣的天性才有了對創(chuàng)作的渴望。記得年幼時常常會在河邊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們在那嬉戲玩鬧,我們用取自自然的產物來進行我們的小創(chuàng)作。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熱情可能就是在小時候養(yǎng)成的吧,雖然自己當時并不知道那是藝術,僅僅認為是種天性的解放和快樂。每個周的陶藝課我們都會很早趕到陶藝工作室來完成我們的每件小作品,在這幾周的時間里我相繼完成了幾個作品,其中的樂趣只有自己能深深體會到啊,但我們大家都對彼此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價,因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來的東西都合適不同,其中都賦予了同學們不同的思想,對我們來說那些小東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更會認真的對待。學陶藝的人絕對是耐心一流,創(chuàng)意無限,能把一塊不是干硬就是軟弱一灘的泥塊捏出表面光滑、軟硬適中、厚薄均勻、布局合理、別致新穎、無裂痕、無氣泡、無雜質的陶藝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堅持和不斷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會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
最后幾周我們去了工廠,所獲良多。
在7周的陶藝學習,我受益匪淺。在文才方面和藝術審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陶,不僅在這些方面有所收獲,在平時生活和學習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藝是一門集藝術審美,設計,動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學。陶藝科學能靜心,能審美,能設計,能把人帶入大自然的懷抱。通過對這一課的學習,我了解到其實生活中就有好多設計好多創(chuàng)意,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總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設計元素來供我們設計。他能提高人的藝術修養(yǎng)和提升人的品位。能把人帶入大自然的懷抱。經過陶藝課的學習,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管是從做人還是團隊合作的大方面還是從生活修養(yǎng)生活習慣方面都是受益匪淺。陶藝雕塑的語言,不只是形體,而是以形體為基礎的造型、色彩、光澤、肌理紋飾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綜合性語言。如果說一般雕塑在完成了形體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顯示出它最終形體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話,那么陶藝雕塑則大不一樣。也就是說,現(xiàn)代陶藝雕塑在進行藝術塑造的同時,還須介人相應的成型、施釉、燒成等因素,并使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審美表現(xiàn)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成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要成分??傊?,陶藝雕塑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