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為而活著篇一
心動不如行動。我趕緊到衛生間拿了一個洗腳盆,倒入一壺熱氣騰騰的水,再和入一點冷水,加入一點沐浴露,啊,又香又暖,第一步完成,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
第二步行動開始。我跑到媽媽跟前,拉著媽媽的手讓她坐在沙發上,又是敲腿又是捶背。媽媽受寵若驚,趕忙問我:“超超,你是不是有事求我?”我微笑著說:“no!no!no!對了,更多驚喜還在后面呢!”說完,我快步跑去端起洗腳盆興高采烈地來到媽媽身邊,媽媽又是驚奇又是興奮,笑著對我說:“兒子長大了呀,會照顧人了,媽媽真高興。”說著,她疲憊的身軀仿佛充滿了活力。我輕聲的說:”媽媽,你應該相信我不是有求于你了吧。”媽媽點點頭,我和媽媽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為媽媽脫下襪子,看著那雙粗糙而又瘦弱的腳,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難過極了。心想:“媽媽為了這個家,真是付出了太多。”媽媽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對我說:“超超,每個人長大后成了家都會這樣的,以后你也會。家長們為家庭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我小心翼翼地為媽媽擦拭著雙腳,生怕弄疼了她。不知過了多久,水變得冷了,我起身倒掉冷水,加了熱水。這才發現媽媽已經睡著了。我突然覺得心里被什么東西猛擊了一下,眼睛也變得更濕潤了。我生怕驚醒了媽媽,就拿起被子輕輕地蓋在了媽媽的身上。
夜漸漸深了,所有人都已經進入了甜甜的夢鄉里,世界突然變得好安靜,然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
我為而活著篇二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說。它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記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生活從來安逸閑適、放蕩不羈的闊少爺福貴,好賭成禍,一夜間輸掉了所有的家產,成為了一貧如洗的窮人。然而,命運總不會遺忘給人沉重的打擊。父親含恨離世,母親不辭而別。為了生活,福貴成了佃戶,從衣來伸手到下田干活,經歷了許多生活給予的困難,一家人為生活忙碌奔波,這才讓福貴明白,什么叫生活。他告別了從前糜爛的生活,進入了樸實窮苦的日子里去。時間讓他成長,苦難讓他明白,他需要承擔生命賦予的責任。
在漫漫的歲月中,時間創造了誕生和死亡,創造了幸福和痛苦,創造了記憶與感受,創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創造了故事和神奇。
時間的變化掌握了福貴命運的變化,或者說時間的方式就是福貴活著的方式。
許多的過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可曾時常憶起,屬于我們的那個或輝煌或平淡的歲月,那份或長或短的故事?數十年時光蒼桑了這位孤單的老人,他卻依然能清晰地時常回憶過去的事,一次次倒帶人生,像電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動蕩和平淡如水。
“他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他是那種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人,他可以準確地看到自己年輕時走路的姿態,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歡回想過去,喜歡講述自己,似乎這樣一來,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憶里,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來,沒有遺憾,沒有怨言。福貴演繹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蕩,是歲月洗滌過的清徹明亮;那一份平靜,洋溢著淡淡說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著他走完孤單的歲月。
經歷被抓去當壯丁的惶恐里,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輕視的炎涼。生命在戰亂中變得一文不值。一夜間幾千號傷員在無助中悲慘喪生,亦或是說他們被冷漠的社會所拋棄。而福貴幸運地回到了家人身邊。“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命運總是不能如人所愿,家人都隨他而去,他再也無法保護他們。命運安排,他只能孤單的活著。生活給了他太多的遺憾,而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生命里的堅強與脆弱,往往如一枚硬幣,一分兩面。
樸實的文字里,充滿了許多起伏與悲哀,她們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語言的世界里,“活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已是最大的幸福,還有什么奢求?劉偉,失去雙臂的他,毅然用雙腳彈奏出精彩的人生。“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一句道出了他要為生命勇敢地走下去。即便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窗,但他依然能獲得陽光雨露。
因為活著,我們在生活中忍受太多的真實;因為活著,我們承受了許多痛苦。人生注定要歷經遺憾,在苦與痛的邊緣,我們學會了成長。任何時刻,我們都沒有權力干涉生命歷經滄桑的體驗,也沒有權力做輕視生命的選擇。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夕陽的余暉灑在了安靜的田野里,裸露風中被曬得黝黑的老人與牛的脊背,見證了那段歲月。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相依相伴,不離不棄。老人粗啞卻令人感動的嗓音,還有那一聲長長的吆喝,游蕩在僻靜的鄉間小路里,漸行漸遠。
我為而活著篇三
不需懷疑,我是一個人,名叫李亦紘,雖然有人叫我“垃圾貓”,因為我學貓叫實在太像了,但我終究只是學而已。我的長相再怎么說也沒老師好看;不過再怎么丑也沒路邊流浪漢丑。我是雙眼皮,一百五十公分的身高,卻只有不超過四十公斤的體重,瘦瘦的,一點也不壯,皮膚因為我愛曬太陽,所以有點黝黑。如果要我給自己的體格和長相評分,我還蠻滿意自己的。
我對自己的體格雖然滿意,但對自己的性格卻很有意見,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想生氣。有時候別人一直來煩我,我什至會像火山爆發般的發起飆來,燙傷了別人也燒傷了自己。但我是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我能在幾分鐘內說出十幾個讓大家笑破肚皮的笑話;也能在尷尬的氣氛中用愉快的話題把它化解掉,這是我最欣賞自己的部分,這個優點或許能彌補我容易動怒的缺點。總有一天,我要讓我的個性只有幽默、開朗,不再有憤怒及發火。
從以前到現在,我都以我的英文為榮,在校內的比賽得了兩次特優;在校外比賽也拿了一個優等,這是很不錯的成績。因為要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所以常在辦公室練習,因此讓許多老師、主任都認得我,最后還得獎,為學校爭光,也讓大家對我印象深刻,這令我深深的對自己感到驕傲。
我為而活著篇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今天成立!”這是1949年,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鄭重宣布的。從那以后,中國人民便站起來了!至今,已建國70周年了!
當然,并不是一建國便能迅速富裕起來的。我聽外公說,在他那個年代,住的是又簡陋又矮小的土房,一下雨,便到處漏水;路也是塵土飛揚,凹凸不平的泥路。以前的交通也不大方便,要步行或騎自行車且花上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穿的衣服,只是用粗糙的麻布做成的,一年四季,就那一兩件。連吃飯,也要用糧票來換米、換肉。那個年代,大家有米下肚就很滿足了,什么也不敢想,過著聽天由命的苦日子。
漸漸地,改革的春風也吹向了我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我們鎮上隨處可以見到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寬敞平整的柏油馬路,飛馳的汽車,穿著時尚衣服的人們,還有各具特色的餐館。我家住的小區,不僅空氣清新,還有一個空中花園,超大的泳池、運動場等應有盡有,配套齊全。確實,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人們的生活環境變美了。
在我們鎮中心區有個對外開放擺滿各類書籍的圖書館,每當節假日,聚滿了靜靜閱讀的人們,他們盡情地吮吸著書中的營養。圖書館旁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長廊,是人們晨運、飯后散步的好地方。長廊對面是人民廣場,每當夜幕降臨,年長的在跳廣場舞、唱粵曲,耍太極,小朋友們玩著輪滑,年輕人在打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
昔日,一些人因為家境問題,無法完成學業。而如今,有九年義務教育,為貧困生開的綠色通道;有許多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的老師執教的學校,有配套齊全的教室……這些優越的條件,讓同學們能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圓了許多學生的大學夢。
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讓世界更全面地認識我們的祖國。
祖國,我為你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