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漫畫作文400字 漫畫作文450字以上篇一
現在,我國大力推薦計劃生育,因此,一般家庭便都是獨生子女。逐漸,大多數小孩子就養成了“體力活動家長做,好的東西自己包”的習慣。父母就好像成了子女的奴隸,為子女端茶倒水的。父母對此,認為小孩不應該“做粗活”,自己料理子女的生活是應該的;小孩則對父母的舉動不屑一顧,認為大人“照顧小孩”是應該的。久而久之,子女便越來越依賴父母,父母則越來越累。這幅漫畫就是這種現象的一種濃縮,它是想告訴天下的父母與子女們: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不要過分依賴父母。因此,不光是父母,孩子的所有長輩也一樣,我們就應該從現在做起,改掉這些習慣,讓這種現象在社會中消失。
父母們,不要再溺愛孩子了;孩子們,不要再勞累父母了。
篇六:
緊張的一學期終于過去了,兒子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全班第一。爸爸知道了,很高興,他就想讓兒子放松一下緊張的學習心情。
放假第一天,兒子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于是叫來管家,一起躡手躡腳的進入兒子的房間。他回頭對管家輕聲的說:“噓!小聲點,別吵醒了我的兒子,我想給他一個驚喜,讓他醒來后第一眼就能看見大自然的美景。”然后他們就慢慢的走到兒子的床邊,連人帶床一起抬上了車。
走到半路,遇到一車人,他們看見了,就在那兒七嘴八舌的議論著:“這人怎么啦?半夜三更的,帶著孩子出去!直接帶孩子不就得了,還帶著床,真怪!”另一個人說“哎——我說,他是不是壞人啊?咱們要不要報警啊?”這時走來一個警察,警察就問:“你要干嘛?”爸爸就把事情的經過簡單的跟警察小聲的說了一下。爸爸說:“噓,小聲點,別吵醒了我的兒子,我要給他一個驚喜!”警察也說:“你們別再吵了,要小聲一點兒!”于是,其他人都閉上了嘴巴。
到了野外,爸爸把兒子連人帶床抬到了草地中央。爸爸見兒子快醒了,就趕緊把車藏起來,自己也藏到了一簇灌木叢中。兒子醒來,看見這里好美呀!自己的身旁,牛羊在慢悠悠的散步,馬兒在安閑的吃著青草,公雞在捉著米粒,母雞在教小雞覓食,小兔子在那兒坐著曬太陽,鳥兒在自由的飛翔,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云,太陽射出萬丈光芒,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兒子高興地跳到地上,大聲的叫:“這里好美啊!”開心的玩了起來。
爸爸在一旁看著開心的兒子,心里也樂開了花。
漫畫作文400字 漫畫作文450字以上篇二
可曾見過懸崖上躍起的雛鷹?在風雨中,它為何敢奮力前沖?那是因為在它的身后有母親的叮囑和鼓舞。
可曾見過春日里生出的新筍?在陽光下,它為何能日高盈尺?那是因為在它身下有經年的老根為它吸收營養。
我們也正在長大。年少輕狂的我們總認為我們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會,不愿意聽父母那善意的嘮叨,不理會老師那諄諄的教誨,不理解社會那繁多的規定,貿然上路。起初心懷頗多夢想,幻想著自己的偉大、勇敢和成功。而踏上行程之后總覺得一切過于平淡,與夢想差得太遠。于是心情不再熱烈,夢想漸漸消散,行程終于變得枯燥。無奈,失落,感嘆現實的乏味,以為自己已經大大地摔了一跤。而真正的挫折和不幸卻最容易在這時悄悄向我們靠近。當我們突然看到挫折那猙獰的面目時,我們已經來不及防備,來不及躲閃,于是倒下了,倒得那么徹底,只落下一個被打得遍體鱗傷的下場。
這時,我們的思想似乎才開始真正運轉。父母為什么總說“你要做行動的巨人,而不是語言的巨人!”老師為什么總要我們領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蘊。社會為什么總是在倡導“理論要聯系實際”。回顧我們的成長經歷,從牙牙學語時我們就被母愛包圍著;從蹣跚學步時,我們就被父愛籠罩著。老師在悉心教導,社會在百般保護。我們一路走來,竟然學會了任性,忘記了理解;學會了苛責,忘記了給予;學會了自大,忘記了聽從。于是走了彎路,摔了跟頭。
這時,父母不會責怪,只會給我們付出更多愛心;學校和社會不會旁觀,定會為我們提供機會。而我們該從每一次摔跤中汲取些什么呢?
學會成長,學著聆聽父母的嘮叨吧,因為那嘮叨里飽含著他們對我們的眷眷深情!
學會成長,學著理解老師的教誨吧,因為那教誨其實是我們今后做人的基本道德!
學會成長,學著適應社會的規矩和習慣吧,因為那些規矩和習慣在調節我們與他人的關系!
[點評]:見解獨到,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有力,這篇作文在諸多方面,表現出較高的素質。
在切題方面,文章始終抓住“孩子摔跤”的比喻意義做文章。對漫畫含義理解全面,文章與命題咬合緊密,顯示了考生很強的切題意識。在確定立意方面,顯示出一定的膽識。“學會成長”,“學著聆聽”,“學著理解”,“學著適應”顯示了考生活躍的思維。在行文布局方面,無論整體或局部,結構安排清晰嚴謹。在語言表達方面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不僅是為了外表的華麗,而是為了更加透徹地說理抒情。
從全國的范圍來看,應該還是達到了人人有話說,人人有觀點的目的。同時也會使我們認真思考,我們的社會、家庭、學校在下一代的教育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應該從那些方面對他們進行引導、培育?當然,我們的下一代也要思考,當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時,我們自己應該怎么進行調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