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于自身在某個領域或某個任務上的得失、成功與失敗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吸取經驗教訓。以下是一些具有獨特角度和深入思考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一
志愿者看望老人是一項既有意義又有挑戰的活動。在現代化社會中,隨著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凸顯,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志愿者,我們有義務去關注、關心、照顧那些年邁的老人。近日,我有幸參加了一次看望老人的活動,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關愛老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段:文化差異帶來的障礙。
在志愿者看望老人的活動中,我第一次遇到的挑戰是文化差異。所訪問的老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們不僅需要考慮如何與他們溝通,還需要關注他們文化上的特點。首先,我遇到了種族障礙。某些老年人甚至不希望跟我們交流,因為他們希望與自己民族的人交流。但是隨著逐漸建立的聯系,他們也逐漸愿意與我們交流。其次,我對某些老年人在精神和身體上不同尋常的需求感到挑戰。例如,某個老人要求我們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這顯然并不適合他的年齡和體重。因此,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專業技能和經驗來應對這些挑戰。
第三段:時間限制和人力不足。
第二個挑戰是時間限制和人力不足。由于志愿者的人數有限,我們不能全部都訪問到所有老年人。我們必須考慮時間限制的問題,來盡量多地拜訪盡可能多的老人。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平衡時間和人數,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和他們的需求。
第四段:志愿者的責任。
志愿者不僅僅是參與一個活動,而是承擔著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即使是最簡單的任務,也需要理解其內在的含義。在看望老人的過程中,我發現志愿者有重要的責任需要履行。我們不僅需要關注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還要尊重他們的尊嚴,聽取他們的意見,以盡可能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服務。我們的責任還包括為他們提供創造性的方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社會的變化。
第五段:結論。
參與志愿者看望老人的活動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能夠得到許多重要的收獲,如對老年人的理解和關注,增強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技能,以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但是,我們也需要意識到挑戰和困難,以克服這些挑戰并取得更好的成效。我們需要意識到志愿者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活動,而是一個需要理解、并承擔責任的社會責任。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專業知識,我們可以為老年人帶來希望和喜悅。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二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敬老院看望同村老人。手里提著一箱餅干及一些水果,走在去往敬老院的路上。我心里又緊張又激動。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我們慢慢走向二樓。
老爺爺見到我們來了趕緊打招呼。我親切地叫著老爺爺。緊接著我把手里的餅干遞給他,嘴里冒出很多好聽的話來。老爺爺滿臉笑容,還說:“好好好,真乖?!薄拔医o您揉揉肩吧?!闭f著,我就上前揉起肩來?!叭嗟谜媸娣!崩蠣敔斅掏痰卣f。看著眼前慈祥的老爺爺,聽著一句句的好話,我心里甜蜜蜜的?!袄先思?,最近還好嗎?”媽媽問了一句。老爺爺點點頭。我說:“老爺爺,我們給您打掃衛生吧!”“不用了!”他說。在我們的再三要求下,他終于同意啦。我們開始行動起來,幫他家搞衛生,我一邊哼著歌一邊拿起掃帚,開始從里掃到外,媽媽拿起毛巾擦起玻璃,媽媽還幫老爺爺整理了房間內的東西,大概打掃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把他的房間整理得井井有條。他感激地看著我們,臉上一道道深深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看得出他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不住的稱贊與表揚。
過了一會兒,我們要走了,互相道了別,開心地走出了敬老院。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節日好!
“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在這云淡山清、秋高氣爽、橘紅橙黃、丹桂飄香的日子里,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敬老節座談會,熱烈慶祝敬老節。首先,我代表***黨委、鎮政府向在座的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并通過您們向所有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對你們一如既往的熱情關心、支持***各項事業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在舉國上下喜慶重陽節之際,我們***村兩委、村老協為隆重慶祝第***個老年節,采用座談會的方式,把我們***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向各位老同志做個介紹,同時對我們在過去一年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縣級各有關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這是我們***村的驕傲,也是***的驕傲。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過去,你們在崗位上以滿腔熱血,為我***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今天,你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我***的改革、發展、穩定譜寫了新的篇章;是你們用當年的心血和智能為我們鋪就了今日繼續前進的道路;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工商局的事務十分關注,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支持,從不提過分要求,從不添半點麻煩,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對此,我再次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百行孝為先,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我們的責任,讓老同志過得更好、活得幸福,是我們的向往和追求。今后,我們將加大老干工作力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對廣大老同志的歷史功績和巨大貢獻永遠不能忘,對老同志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永遠不能丟,尊重、學習、關心和愛護老同志的政策永遠不能變”的`“三個不能”要求。進一步做好老同志工作,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顧老同志,工作上虛心聽取老同志的寶貴意見,充分發揮老同志的作用。并認真研究解決老同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老同志辦實事、辦好事,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活動,不斷解決老同志的實際困難。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最美莫過夕陽紅。在此,我們也懇望各位老同志、老前輩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三個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云鶴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領導、老前輩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謝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四
志愿者扶老人,是一件既能夠充滿自豪感,又可以陶冶性情的事情。在志愿者服務社區的過程中,我參與了扶老人的活動,初次體驗了志愿者扶老的過程。在通過服務的過程中,不僅令我更加了解了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更是深刻地理解到了身為志愿者應該堅守的初心以及該如何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別人的需要。
志愿者服務機構,是一個用愛心去照顧和關懷貧困群體的地方,滿足無所求、奉獻愛心的自愿行為。這里,有年邁的孤獨老人,寒冷的兒童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在這里,每個人都是志愿者。志愿者們心懷一份真誠的幫助他人的初心,為社區的改善以及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服務。為初心而服務,為慈悲而行動,是志愿者服務的初衷。
老年人是社會重要的成員,是傳遞數字化和現代化進程的看家人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家也出錢出力給他們溫馨的晚年。為因年老而不能穿梭徘徊的老年人伸出援手,照顧病患的生活,提供生活上的幫助是志愿者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遠離城市繁囂的土地上,老人經常在自己的房子里渡過平靜的生活。我們志愿者是他們心靈上的支持和陪伴。在他們的期盼而又沉重的眼神中,志愿者的孝心價值是和諧并往往輕而易舉的撼動。扶老人就是扶持一代人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它表達出社會的道德和人文精神。
志愿者參加扶老活動,可以從中獲取到巨大的滿足感。在為有困難的老人服務時,雖然他們不一定對我們說“謝謝”,但是他們的微笑和心靈的淚水已經足夠讓我們明白他們依然生活的很充實,并感受到溫暖、快樂。從這些人的微笑和感激中得到的回報,是金錢無法替代的,可以給我們帶來精神的滿足,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奉獻意識和無私精神。
第五段:結語。
志愿者扶老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參與的工作。許多志愿者都是曾經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獲得了物質上的富裕和繁榮,因此,我們志愿者有義務和責任去回報社會。通過志愿者服務,我們被教育成為更有愛心、更富有同情心的人。我相信,在志愿者服務扶老的旅程中,我們將會有更豐富的人生經歷,更加深入的了解社區和社會,以及一份長久的責任心。正如一位志愿者曾經說過:“志愿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奉獻,志愿者扶老人本身就是一種幸?!?。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五
志愿者看望老人的心得體會,這是一個讓我備受感動的主題。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有幸參與了一次老人看望活動。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志愿者看望老人的體驗。我是一名大學生,雖然我還年輕,但是我深知老人是我們社會非常珍貴的一部分,這次志愿活動讓我更加認識到老人的珍貴和需要我們的關注與照顧。
第二段:志愿服務的背景及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忙碌,忙于工作和家庭,往往忽略了周圍的人和事。老人是社會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之一。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不同,需要的幫助也各不相同,我們需要按照老人的需求來提供志愿者服務。志愿者服務對于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緩解一些社會問題,同時也可以讓更多人關注社會的問題,提高社會責任感。
第三段:老人看望活動的內容及感受。
當我參加這次老人看望活動時,我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了一家養老院,一開始看到老人們種種不便的生活狀況,我感到非常難過。我們和老人們聊天、為他們唱歌、聽他們說話,還為他們提供了一些生活用品。在這些過程中,我真切的體會到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因為,每一次與老人互動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在傳遞愛和關懷的同時,也在接受著老人的真實生活和獨特意識。
第四段:從這次活動中所獲得的啟示。
這次志愿服務活動帶給了我很多啟示。第一,我們要深入參與社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第二,我們要加強社會意識,改變一些人對老人群體的偏見,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年人的種種特殊需要和挑戰。第三,社會公益事業需要形成合力,志愿者、企業和政府都有我們的分內之責。
第五段:志愿服務的連續性。
志愿服務不僅是一次性的活動,也應該是連續性的。我們希望通過志愿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愛心和專業,讓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梢酝ㄟ^志愿服務來深化社會意識,激發我們積極面對社會和生活的態度。我們志愿者可以根據家庭的情況來自行制定合適的志愿服務計劃,分享我們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幫助更多人一起成長進步。通過這種方式,來為社會做出自己的微笑和汗水的貢獻。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六
愛是責任,愛是力量,愛是精神。為了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關愛老人”的光榮傳統,發揮時代先鋒作用,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發揚互助友愛精神。xx年12月26日上午,我們金谷鄉分團部分成員到敬老院開展“慰問孤寡老人”的主題教育,為老人們送去了生活用紙、水果、生活用品等物資,幫老人打掃,洗衣服等。
踏入敬老院的院子時,里面是那么的安靜和舒適。老爺爺們已經老了,再沒有年輕時候的激情了,他們都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切。院子沒有喧囂,有的只是鳥鳴蟲叫。他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和關心。他們樂于享受他們那自由閑適的生活,雖然老人年紀大了,有的還生活不能自理了。但是他們有著一顆堅強的心。當我們一一的進了老人門的房間時,看到老爺爺們臉上都帶著陽光般的.笑容,我們也很高興。更欣慰的是我去看望的大多數是數百年前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老戰士。老爺爺還給我們唱了紅歌,這樣讓我們感到很幸福。
我們和老人們談談心,聊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通過聊天,我們發覺老人們很可愛,我們會問他們“您的子女來看您嗎?”“您們覺得這里的菜好吃嗎?”“您們喜歡這里的生活嗎?”“您們每天經常做什么呀?”“您們覺得辛苦嗎?”之類的話。他們有的笑而不答,有的則笑嘻嘻地說“好啊,好啊,這里的一切都很好啊!”“你們好啊,希望你們可以經常來看我們!”“現在時代好了,國家經常幫我們,我們的日子好啊,感謝國家呀!”等等。
當我們和老人們告別時,確實是依依不舍呀。平時能夠多幫助老人們的衛生問題,這樣也是為了老人的健康做鋪墊。幫助老人我們開心,老人快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他們養大了父親和母親,沒有他們,便沒有我們的爸爸媽媽,更沒有我們。所以,我們應該孝敬他們,對他們特別講禮貌。
我們應該尊老愛老,盡力去幫助老人干點什么,行動起來吧!讓這些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讓他們的晚年過得快樂一些。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七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社會對老年人關愛與尊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老年人的生活與需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溫暖。因此,本文將探討去慰問老年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二段:關心老人的需求。
關心老人的需求是慰問的核心,也是慰問工作的前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了解老人的需求,如電話詢問、實地走訪、社區調查等。隨著老年人社會參與的多樣化,我們還應該逐步開展各類形式的慰問活動,比如扶老助殘、獻愛心、送溫暖等等。
第三段:與老人相處的技巧。
與老人相處需要注意一些技巧。首先,我們應該注重尊重老人,不僅僅是言辭舉止上的尊重,更是在對待老人需求時的尊重。要始終將自己置于老年人的角度想問題,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其次,我們還應該建立共鳴。通過尋找共同話題,引起老年人的興趣和熱情,加強和老人的交流互動。最后,我們還應該挖掘老年人的價值和潛力。在與老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發掘老年人的潛力和價值,通過鼓勵和支持,幫助老人重新找回他們的信心和價值。
老人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情感,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任何傷害老人自尊心的言行。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老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尊重老人自尊心為出發點,努力給老人樹立自信,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心。同時,我們還應該盡量為老年人提供體面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第五段:結尾。
慰問老人是一項需要長久堅持的工作,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老人的生活與需求,給老人更多的關注和關懷。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更應該關注老年人的生活,通過慰問一起溫暖老年人的心,傳遞愛和關懷。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關注老人、關心老人、尊重老人,就一定能夠建立起長久健康的老年關愛系統。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八
隨著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人口流動性不斷加大,家庭結構也在不斷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單獨居住或老年夫婦獨立生活在一起,子女均成年且長期不在身邊,又無他人照料,便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沒有子女在身邊,渴望溫暖。
據統計,科爾沁區現有總人口數為88.47萬余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4.4萬人,占全區總人口數的16%;80歲以上老人2.1萬余人,占全區總人口的2.2%;100歲以上老人32人。
科區純老年人家庭人口數約2.5萬人。近年來,科區老年人口以每年3.8%的速度在增加。科區“空巢老人”共有12917人,城市和農村分別占41%和59%,許多家庭無法承擔照料老年人生活的重任,需要提供社會服務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比例在逐步上升。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在大城市實現自我價值。家住科左后旗的退休教師魏國慶的女兒就是其中一位。魏老師告訴我們說:“我的大女兒在x工作,一家人都在x生活。因為工作忙,他們回家的時間特別少,一年也就是過春節的時候回來一次。我的腿前年摔傷了,去看看他們也不方便。知道女兒在外面賺錢養家不容易,我們平時也是舍不得吃穿,這些都沒關系,主要就是太想女兒了,我們想她時也就只能通通電話。女兒從小就經常和我們說要去大城市發展,現在她長大了,我們也不能耽誤她的前途啊?!?/p>
計劃生育政策實行以來,中國的人口增長速度相對緩慢了。現在好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比較多的也就是兩個孩子??谱笾衅斓耐跣阌⑴坑幸粌阂慌?。
她說:“兒子結婚后,兒媳和兒子都想和我們老兩口分開過,可能年輕人的思想、行為和我們這老兩口相差的太多,為了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還是選擇分開住。我家的小女兒結婚后去了外地,平時也不怎么回來,只有過節過年會回家看看我們老兩口。
所以家里一般沒別人,就剩下我們老兩口生活了。”王秀英女士語氣幽怨,但也有一部分“空巢老人”想得開。家住科區福源小區的趙奶奶說:“我非常同意和年輕人分開住,因為年齡不同,代溝也就存在,我們老年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他們年輕人也有他們的觀念。這就難免有誤會,有分歧。
為了自己清凈,少生氣,我們會自己單住,出去活動,鍛煉也自由?!闭f完,趙奶奶哈哈笑著去公園打太極拳了。
“空巢老人”由于和子女分開過,且大部分都拿著不高的退休金,生活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困難。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生活條件就更差,而且患病率極高,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常常小病忍,大病拖。
另外,“空巢老人”的生活方式也很單調。城鎮“空巢老人”的主要娛樂活動是打撲克、玩麻將牌、下棋,晚上一些老年婦女會到社區廣場跳舞。而農村“空巢老人”因為生活條件所限,沒有固定的娛樂活動場所,絕大部分人只能在家待著。
“空巢老人”的`人身安全問題也值得重視。由于“空巢老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極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特別是在農村,針對農村老年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定受到一定影響。
科區的武先生老家在農村,年過六旬的母親一個人居住。上個月的某天夜里,家里進來了小偷,老人第二天一早才發現家里進人了。雖然沒丟失什么錢財,但老人還是后怕得不行,血壓升高,還險些犯了心臟病。武先生也為此十分擔心。
同時,一些老人身體本就不太好,身體一旦出現危險信號,身邊又沒有人在,很容易出事。據統計,我市每年“空巢老人”因心肌梗塞、腦血栓等急性病搶救不及時病逝的都有十幾例。
最值得一提的是,“空巢老人”普遍孤獨。有老伴在的還好一些,老伴去世的“空巢老人”,因為年紀大了社交圈變窄,常年一個人獨處,孤單、落寞的情緒是老年人最怕的。如果長期生活在寂寞、沮喪的情緒里,不但容易引發情緒障礙、抑郁癥等,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很不利的影響。難怪前些天x市有一則新聞報道稱,一“空巢老人”愿意免費把自己空出的房間給別人住,只為找個人說說話。
“空巢老人”成了社會的一個新群體,在這個忙碌的社會卻似乎被人們忽略了。其實無論是從心理還是身體方面,老年人照顧自己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家人和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關愛。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九
今年已經是我第三次參與社區慰問老人的活動,雖然已經有經驗,但每次參與活動時還是能夠收獲新的體會和心得。在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這些活動中所看見、所感受到的。
段落二:慰問現場的觀察與感受。
在這次慰問活動中,我所去的家庭中老人們的家境各有不同,一些老人家中條件略顯艱困,生活質量也較低。在這些家庭中,我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了隔代教育和現代生活之間的差距。慰問現場,一些老人向我們哭訴他們孤獨無助的處境,以及年輕人過于忙碌,無暇照顧他們生活起居的現狀。
在這些家庭中,我發現老人多數時候并不是需要我們送上物質上的幫助,而是希望得到我們的陪伴和關注。在慰問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與老人聊天,聽他們訴說他們的心理,和我們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這些關心和陪伴,或許對于我們來說并不算什么,但對于老人來說,那是無比珍貴的財富。
段落四:對年輕人的心理疏導。
當老人訴說他們的孤獨和無助時,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無力的無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年輕人,需要做的是理解和鼓舞。我們需要理解老人無法融入這個都市化的社會,然后帶給他們一些鼓舞和安慰,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重視和關注。我們還可以在慰問過程中調整心態,對于老人的生活、心理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因為老人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幫助,也需要人類情感上的陪伴和關愛。
慰問老人,是我們當代文明社會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僅僅可以調整我們年輕人的心態,讓我們更多地感受到愛的責任與義務,還可以向社會傳遞關愛弱勢群體的愛心精神,形成全社會大眾各個愛心互通的氛圍。慰問老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體現出了文明社會團結和諧的一面。所以,我們要更加積極地參與社區慰問活動,為老年人送上我們的真心關懷,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尊嚴。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
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23日上午,市委書記馬明龍走訪慰問老年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老年人送上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祝大家節日快樂、生活幸福!”馬明龍首先來到市老年活動中心,向老人們送上重陽節的問候和祝福。市老年活動中心集休閑、娛樂、健身、文化、學習等功能于一體,是全市老年人理想的文體活動場所。近年來,中心一直堅持“讓老年人玩得開心、學得有興趣、生活得更加健康快樂”的服務理念,每年免費接待老年人超過50萬人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澳銈円恢眮韱??”“這里的服務如何?”馬明龍在中心參觀了棋牌、舞蹈、乒乓球等活動室,觀摩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攝影展,對老人們始終保持健康心態、積極發現生活中的美表示由衷稱贊,囑咐中心創造更多條件,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打造美麗鎮江“老年之家”。
隨后,馬明龍來到健康路街道尚友新村慰問百歲老人郭一娟。郭奶奶出生于1921年,育有一子二女。老人平日作息規律,早晚喜歡收聽新聞,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F和二女兒一起居住,平時生活基本能自理??吹嚼先松眢w硬朗、精神飽滿、思維清晰,馬明龍很高興,向老人送上鮮花,祝福老人“健康快樂、生活幸福!”得知老人年輕時從事的是教師職業,稱贊老人發揚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精神,為黨和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走訪慰問中,馬明龍強調,讓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感到幸福,是建設美麗鎮江的應有之義。要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和“善文化”的正能量,興辦實事工程,努力建設美麗家園,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一
每次陪伴老人的慰問活動,總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無論是身體健康的老人還是身患重病的老人,他們都需要我們的關愛和陪伴。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深深地明白了慰問老人的重要性,并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和意義。慰問老人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和身邊的人,切實感受到了我們應該給予老人的尊重和關懷。
第一段:準備工作。
在慰問老人之前,我們需要提前準備一些禮物和關懷。一方面,禮物是對老人的尊重和關愛的表達,可以是一束鮮花、一本書、一套衣物等;另一方面,關懷包括陪伴、溫暖和關心,需要耐心傾聽老人的心聲,給予他們安慰和鼓勵。在準備工作中,我明白到慰問老人需要用心去做,不能只是簡單地贈送禮物,更需要真誠的關懷和陪伴。
第二段:交流與呵護。
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與他們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老人經歷了更多的歲月,有著許多的經歷和智慧,他們的話語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通過與老人交談,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也學到了許多生活經驗和智慧。同時,我們要呵護老人的情感,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需求,給予他們關懷和溫暖。只有真誠的關懷和心靈的交流,才能讓老人感受到我們的真心,也讓我們更好地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第三段:感激與感受。
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人們的智慧和包容。他們面對生活的不易,卻仍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態度,以微笑面對困境。每次與老人交流,他們的堅強和樂觀都讓我感到欽佩。同時,老人的感激和低調也讓我反思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他人的關懷。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我們給予他們的關懷,更是他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們的關愛和心意,這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第四段:珍惜與陪伴。
通過慰問老人,我深刻地明白到珍惜和陪伴的重要性。老人們往往會提到家人和親人對他們的思念和關心,這讓我明白到對于老人而言,家人的陪伴是最珍貴的禮物。因此,我們要珍惜眼前人,多陪伴家人和親人,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老人的陪伴也需要用心和耐心,用我們的行動去詮釋我們的關懷。珍惜每一次與老人交流和陪伴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第五段:思考與行動。
通過慰問老人,我深思了自己對老人的態度和對待生活的態度。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要學會用樂觀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而慰問老人的行動,則給了我更多的力量和勇氣。我決定將慰問老人的經驗帶入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身邊的人,給予他們真心的陪伴和關懷。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更多的人,讓關愛和陪伴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總結: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是給予了他們關心和溫暖,更是汲取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通過與老人的交流和陪伴,我們更加珍惜生活和身邊的人,懂得了關懷和陪伴的重要性。慰問老人不僅是我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慰問老人,為他們帶去快樂和溫暖。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二
大家上午好!
今天天公雖讓不作美,但是子陵職高130名高一的同學們和10名老師帶著滿腔的熱情代表全校師生來看望你們,希望能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能給這里所有人都帶來快樂。
在這技術飛躍的時代,我們依然不會忘記,曾經有那么一批老人和生活有困難的人,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卓越的功勞。如今,你們年紀大了,應該安享晚年了,所以,你們才在福利院安家,在子陵福利院院的細心關懷下,滿足了你們的需要。當然,不僅只有福利院在悉心地幫助你們,在你們背后也有一群默默關心你們的人,他們就是黨和政府,我想,他們看到你們過得開心,他們也會非常高興的。
老人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人們常把老年比作夕陽,比作晚霞。我認為年老并不僅僅意味著年紀大,更不等于老朽無為。年老意味著經驗和智慧,更意味著人情練達、世事洞明。為我們指明人生道路的人,總是老者;為我們傳授經驗者,也總是老者。我們相信:只要老驥志千里,總是夕陽無限紅!
今天子陵職高德育處和團委組織了同學們到子陵福利院參加慰問和演出活動,就是要讓大家向雷鋒同志學習,做到言行一致、不圖名利、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團結、友善、協作,扶危濟困,關注弱勢群體,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做到:“哪里有我們,哪里就有雷鋒精神在閃光”。
最后,我代表全體同學由衷地祝愿全體爺爺奶奶們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謝謝大家!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三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生志愿者慰問空巢老人的關愛行動也在全國高校普及開來。以下是一篇大學生志愿者慰問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一起來為愛心點贊吧!
1.調查背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創業,這自然會活躍地方經濟,帶動社會發展。然而與此同時也造成了空巢老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存在。而我們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應利用社會實踐,為社會承擔責任,主動去關愛這個特殊群體。我們團隊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里,以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宣傳三者結合的方式,去了解、關愛這個特殊群體,隊員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二字。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嚴格遵守學校下鄉紀律,堅持社會工作的博愛、尊重、助人自助的精神價值理念,把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運用到調查實踐中,展示了農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受到了地方群眾的熱情接待和高度贊揚。
筆者與筆者的團隊一起,緊緊圍繞“關愛空巢老人,踐行青年志愿精神”這個主題,開展了包括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和宣傳在內的一系列活動。此次實踐也讓筆者經歷了很多東西,對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的體會,下面筆者分模塊講述此次活動的經歷與感悟。
2志愿服務――傳遞溫暖。
調查組成員分兩組實地走拜訪了該村空巢老人,對老人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健康狀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志愿者們還和老人們話起了家常,80歲的張爺爺聽力有些障礙,志愿者們十分耐心地與其進行了交談。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同時,也希望我們可以為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些許快樂。
“爺爺,我們來探望您啦!”6月20日上午,先鋒鎮利民村的空巢老人張順林與其老伴兒王美英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原本寂靜的家頓時變得熱鬧起來,我們是第一批前來探望他們的人。我們先給老人的住所清除灰塵,打掃衛生,下田拔草耕地。完后,我們便和老人坐在了一起并同老人聊起了家常。話題從日常生活的照料到健康心態的調整再到新舊社會的變化,我們與老人都聊的十分開心,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這里的老人都是本村的且大都是空巢老人。
隨后,我們又先后探望了利民村的其他幾位空巢老人。
3社會調查――給空巢老人多一些關注。
以“空巢老人”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是此次社會實踐的有一大模塊?!翱粘怖先恕?,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此次社會調查主要以一對一聊天的形式展開,詳細了解被調查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調查顯示,不同地點的及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空巢老人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老人方面,有的表示子女雖然不在身邊但是生活比較豐富,他們傾向于讓子女追求自己的生活;還有的老人認為人老了,對子女來說是一種負擔,自己能生活就不去麻煩子女。青年人方面,他們普遍認為,這主要是經濟的發展使子女們不得不離開父母去追尋更好的生活,作為子女應該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而作為政府社會應該建立相關體制,給空巢老人多一些關懷。筆者個人認為,城市中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有三點。首先,我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第二,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丁克家庭,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觀念越來越流行。第三,現在競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員的流動越來越頻繁,人們經常要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甚至出國深造、工作等。怎么去應對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村委會,社會各界人士應該根據老年人的特點為空巢老人設置相關的設施,建立相關的老年人服務機構,同時應該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家庭贍養方面,我們應該加大對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子女意識到應該盡量多花一些時間陪伴父母,讓空巢老人盡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贍養;心理調節方面,村委會要及時掌握了解老人情況,多于心里出現問題的老人談心,開展文藝活動,老人自身也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4宣傳很給力。
我們通過扛旗、扯橫幅的形式展開“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的宣傳活動。這種宣傳形式在這條本不熱鬧的鄉間小道上引來了很多人的目光,展示了農院學子的風貌。隨后并與這些空巢老人合影留念。
5感悟。
這是步入大學的第二次社會實踐,去年只是簡單地走訪基地。而今年的我們有了自己的隊伍,而且自己還擔任隊長,隊中的成員也來自不同班級,這帶給我的考驗是很大的。
實踐的收獲也是不少的。首先,鍛煉了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活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也會根據當天的情況對人員、地點進行相關調整,這些極大的鍛煉了自己的應變能力。其次,是組織能力,自己要對不同的人根據個人意愿進行協調、安排,這些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再者,是交際能力,實踐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讓被調查者配合自己的調查,也不是那么簡單的'。還有就是自己的吃苦能力,實踐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在烈日炎炎下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做下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偟膩碚f這次實踐真是受益匪淺,和這么多優秀的隊員們一起努力,苦也變成了甜,我們用青春,承擔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向外展示了農院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短短一天的暑期實踐活動結束了,從開始籌備到實踐總結讓我學會到了愛的力量,青春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我在這次的實踐活動中獲益頗豐。在實踐中,筆者親眼目睹了老年群體的辛酸與無奈,親耳聆聽了老年人的心聲。在此,筆者向同學們發出倡議,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老年人這一群體,更加需要我們的關注、關心和幫助。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獻出自己力量,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敬老、愛老、助老!了解社會老年群體生存狀況,傾聽老年人的聲音,關愛老年人的生活,奉獻愛心,肩負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在我們走的時候,老人們都過來送我們,說下次一定要再來看他們,我們點點頭。然后跟老人們打招呼后便依依不舍的告別了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
這次社會實踐,讓筆者對空巢老人這些相對于我們的弱勢群體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們需要社會對他們的更多的照顧,他們曾經都為社會做出過貢獻,都有年輕輝煌的時候,現在雖然年紀大了,卻不應該受到社會的排擠,也應該有自己的地位,更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這回走訪老人,讓筆者也看到了老人們的活力,雖然年歲已高,但卻活力依舊。他們都樂觀開朗,沒有子女在身邊的照顧,卻能交到更多老年朋友,擁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們并不因為自己年紀的原因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照樣像年輕時候一樣生活、學習,他們自己在心中也堅信自己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筆者收獲很所多,筆者也會繼續關注這些弱勢群體的人們,也呼吁大家一起來關心他們,讓他們生活地更開心。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四
為提高大學生素質,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和諧校園,提倡尊老、愛老、敬老精神,增強同學們為社會貢獻的意識,我們那朗社會實踐隊組織了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于07月16日下午,在隊長梁敏琪的帶領下,跟隨當地書記,拜訪當地老人,并進行慰問。
雖然拜訪的老人有很多名,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戶是由于兒子身患重病,離開人世,但是留下兩個孩子,靠兩老進行撫養,雖然他們生活艱辛,但受是他們臉上還是掛著微笑,熱情地招待我們,并說了一些祝福我們的話,并為我們的到來感到莫名的欣喜,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通過這次活動,令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取得了一些生活的真經,也向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敲響了警鐘,讓我們去審視自己,去思索如何面對生命。老人們一句句的感謝和勉勵的話語讓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暖洋洋的。慈心濟世,善舉為人沒有與老人接觸攀談的人很難體會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老人是世界與時代的尊者,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發揚尊老美德,為老人們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不知不覺中已到黃昏,和老人們告別后我們返回了基地,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大家都表示要將尊老、愛老的接力棒傳遞下去。通過活動我們不僅表達了我們對老人們的關心,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他們生活的不易,懂得了青春的短暫,激勵了我們,讓我們更好的利用時間,在短暫的青春中創造不平凡的人生,也讓我們體會到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愉悅,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日月更迭,相信不變的是我們對老人的那份真誠的祝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盡可能多的去關心這些老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愛的火花將照亮這美麗和諧的社會!孝心無輕疏世間高齡皆父母,年老不孤獨天下晚輩盡兒孫。今后我們一定會多進行這樣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的尊老意識及實踐能力。
志愿者走訪慰問老人的心得體會(優秀15篇)篇十五
20xx年10月25日,在九九重陽節當天,嵩明縣政協委員,青年聯合會委員,佛教協會會長,矣鐸觀音寺住持釋常明法師帶領觀音寺的弟子、志工一行前往矣鐸社區組織為七十歲以上含七十歲老人及殘疾人舉辦重陽節愛心敬老活動。
上午8時,常明法師一行來到一戶高齡困難老人家庭送上慰問金及慰問品,詢問他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向高齡老人表達祝福九九重陽敬老節。老人在感謝的同時,也表示將好好生活,知恩報恩。
走訪結束后,在矣鐸社區舉行了“矣鐸觀音寺、日行一善,重陽節慈善愛心慰問演出”?;顒赢斕煅埩酸悦骺h老科協的同志一起參與活動,村社區積極配合,演出現場有花燈表演,內容豐富,節目形式多樣。
演出儀式上,常明法師代表矣鐸觀音寺及縣佛教協會,向大家敬老節祝福,并表示矣鐸觀音寺及縣佛教協會今后將會更加努力地為社會的和諧與發展作出貢獻。嵩明縣老科協的同志和村社區、對常明法師及矣鐸觀音寺全體團隊的溫暖善舉表示了贊嘆和感謝。
隨后,受邀前來的接近700多位七十歲含七十歲老人及殘疾人,端坐在了矣鐸社區的大廳里,老人們喝茶、聊家常,隨后又享用了豐盛的重陽宴。飯后邀請到嵩明縣美容美發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為高齡老年人理發。
據悉,在今年的“矣鐸觀音寺、日行一善”,重陽節慈善愛心慰問演出”活動中,嵩明縣矣鐸觀音寺讓大家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重陽敬老節。在釋常明法師的帶領下,始終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幫助社會最需要幫助的人群。希望通過每年開展的“矣鐸觀音寺、日行一善”系列活動,凝聚社會正能量,呼吁社會各界人士都能夠積極加入到關愛弱勢群體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