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心中的山篇一
一個人若要想成功的在這個世界上立足,那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愛,有尊嚴。
我的一生寫下了無數詩篇,那是痛,那是淚,是酒醉后的淚。
當我愛的人不要我了;當我最好的朋友嘲諷我了;當人們不再相信我了,我感到孤獨,感到無助,我的心在隱隱作痛中慢慢碎掉。我付出了愛,但卻沒有一個人用心體察過。我痛苦,我掙扎,在無數個沒有星星的夜里,我用被子包住了頭,我害怕那么迷離的夜。我知道愛過、哭過、笑過、痛過后只剩下再見。我想用淚水洗凈昨天,但在枕巾一次又一次的潮濕中,我明白了,那是失敗。
天亮我夢見你的生日
好像羊羔滾向東方
——那太陽升起的地方
黃昏我夢見我的死亡
好像羊羔滾向西方
——那太陽落下的地方
秋天來到,一切難忘
好像兩只羊羔在途中相遇
在運送太陽的途中相遇
碰碰鼻子和嘴唇
——那友愛的地方
那秋風吹涼的地方
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拋開了所有的苦悶與煩惱,帶著無限的憧憬來到了一個地方,就是這個地方,它可以將人們從一個城市送往另一個城市,而我來的目的,是想讓它將我送去另外一個世界。
我躺在了它的身上,舒展著雙臂,擺出了一個大寫的“人”,我閉上了雙眼,我看到了我即將要去的地方,那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我向往多日。
突然,我聽到了一聲巨響,之后延綿不斷,我感到大地在顫抖著,我知道,那是世人們為送我離開而準備的禮炮。于是,我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那是快樂,是溫熱的淚。我笑了,我要沒有遺憾的離開。
當禮炮聲即將結束的時候,它變了,變得那么的撼天動地、響徹云霄。它將我的軀體分成了三截,我被劈開的疼痛在大地彌漫,可這并沒有什么,因為心靈的疼痛早已超越了一切。它讓我早已死亡的靈魂又重新復活,復活在那用生命而代之的地方——天堂!
我心中的山篇二
秋風颯颯,丹桂飄香。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株扁豆藤,結出了幾顆紫盈盈的果實。這是它一生的成果與結晶。
每當經過這里,我總會停下腳步,凝視著那一片片翠綠的葉片,在風中左右搖擺;凝視著那根老硬風化的根部又長出新的莖枝,這一切都在訴說著它的不易。
春天,我撒下種子,三顆之中只有它發了芽。小而嫩的葉片喜人地散發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綠與生機。這是它生命中第一場考驗。
很快,它攀上了頂峰,那時已是初夏。
它似乎不再追求攀得更高,開始吐露出一枝枝花苞。花苞越鼓越大,像即將爆開的氣球。終于,花開了,是那樣的美麗,紫中還帶著乳白的斑點。一場新的考驗在一天晚上驟然降臨。那晚,狂風呼嘯著,肆意地撲向它;大雨滂沱,雨點狠命地敲擊著它……第二天,我緊張地去看望它,心中咯噔了一下,完了,它的莖斷了!我遺憾地為它嘆息。它放棄了嗎?不,沒有!它更加努力地尋找養分,將根又向下扎了扎。它不分晝夜,倔強地又長出了兩條新的莖枝,以驚人的速度生長著。它要驕傲地告訴別人它將越挫越勇,絕不言棄。
涼風習習,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它結出了果實,一枚枚扁豆碩大而飽滿。
我走下樓梯,望著飽經風霜的它,陷入了沉思:是什么支撐了它,讓它堅信不疑一定會成功?我想應該是生命的一種本能,更是一種自信吧。人不也應該擁有這樣的精神嗎?不論在多么惡劣的情況下,我們都應當保持一顆自信與樂觀的心。
我心雀躍,因一棵平凡的扁豆而得到偉大的人生啟示。
我心中的山篇三
貝多芬說:在全人類之中,凡是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那么,為了成全別人,犧牲生命中最重要的:丈夫,所有財產,家庭;還有已經會用小腳踢媽媽肚皮,顯示自己存在,五月大的寶寶。這樣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來自農村的打工女人。為了撿來的孩子,為了給他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她毅然決然,走一條布滿荊棘的路。她,無疑是英雄。
7月15日《重慶晚報》,報道了這件令人感動的事。當時我想,換做自己,是否能為了一個沒有血親的人,付出如此大的犧牲。答案不言自明。面對英雄,我輩只有汗顏,只有滿懷崇敬,高高仰望。我能做的只是盡己所能,捐款捐物,奉獻一點點愛心而已。
孔孟主張人性善論,推崇“仁”的思想。由己及人,即由血親的自然情感:愛親人,進而愛別人。于是,有人質疑:連自己的寶寶都不愛,打掉了,還會愛別人的孩子?其實,這種疑問,每個平常人都會提出。想想,初為人母的她,對肚里的小寶寶,有多么好奇,多么欣喜與感激。因為孕育的新生命,是兩個人愛的結晶。母子連心的血緣之愛早已萌發。只不過,被村人稱為“傻兒”的她,不想放棄——四年前從垃圾堆撿到的孩子。他多災多病:先被親生父母拋棄,后來又被拋棄兩次。如果放手,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沒了。這樣的事實,很多人都能想得到。但是,只有她為拯救生命付諸行動。要成全,就得犧牲。何況她并不富有,她犧牲的是自己的親骨肉。她把僅有的,也是全部的愛,都給了他。這樣的愛,近乎宗教般虔誠,忘我,甚至不惜奉獻生命;比愛自己更愛。所以會顧此失彼。
可是,我不禁要問:可親可敬的英雄,你一個人能走多久?你孱弱的雙肩,能挑起生活的重擔嗎?你既要打工,又要照顧生病的孩子;你身心俱疲的時候,遭人誤解委屈的時候,苦累無處訴說的時候,你有誰可以依靠?最重要的是,你能善始善終嗎?僅僅單靠個人的全身心的愛,是不夠的;個人的力量,畢竟太過弱小。
所幸,我們頗感欣慰地看到,給孩子治療的醫院,減免了一些相關費用;相信,通過媒體的報道,會有許多人們盡綿薄之力。然而,我們更希望的是,整個社會和諧融洽,社會保障體系能進一步加強完善;讓人們的慈悲之心,容易生發出來,讓無助的人,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讓類似這樣的英雄,不要再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形單影只地行善;不要讓我們感動過后,流下難過的淚水。
我心中的山篇四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師,從教十余年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恪守著自己的職業道德,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工作。我始終認為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良心的職業,踏上三尺講臺,只有用真心去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豐厚的心靈回報,這種回報,是只有作為一名教師才擁有的精神財富。我愛我的工作,我愛我的學生。
一、愛崗敬業,嚴于律己
從教多年來,我服從學校領導安排給我的工作,并且能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和同事能和睦相處。我很慶幸能在一個非常和諧團結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學校領導和同事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在教學工作中,我努力學習新課標,做到認真備課,好好上課,從不隨隨便便缺一節課,課后及時總結反思。認真批改每個孩子的作業。有疑問時,向同事請教,大家討論。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從而主動獲取知識,學會學習。近幾年,我多次承擔公開課教學任務,我的課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二、為人師表,尊重學生,樂于奉獻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工作中,我時刻注重身教,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清晰地印在了學生心靈深處。這些年我一直教的低段的小孩子,所以養成了一個早早到校的習慣。一年級剛開始時,自己把教室打掃干凈,讓孩子們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開始一天的學習;后來,我和學生一起值日,邊干邊指導他們怎么做,做什么。這樣到了二三年級,學生值日時,就很有序,有速,干凈整潔。家長們見了我,也高興地夸孩子會做家務了。學生鉛筆斷了,我會把鉛筆拿到垃圾箱的位置去削,時間一長,孩子們削鉛筆時也會到垃圾箱處,不至于到處都是鉛筆屑了。當課堂上有人打斷別人的發言或發出笑聲時,我會做個“噓”的手勢,示意他們停下來認真聽,聽完后再發表意見和看法,慢慢的,孩子們學會了傾聽。每個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來說都很重要,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學生。
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的理念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教師只有蹲下身子和學生平等交流,才能贏得學生的親近與信任。上課時,注意到有學生皺緊眉頭,趕緊到跟前問一問:覺得不舒服嗎?哪里不舒服?可不可以堅持上課?到辦公室倒杯水讓孩子喝,我會看到孩子欣喜的目光。當學生病愈返校后,我會抽時間給孩子補上落下的功課。學生犯了一些小錯誤,不需要小題大做,可以用學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解決。學生忘了擦黑板,我說:“今天該我值日了嗎?下次可得提前通知我,要不耽誤上課了。”上課時有人做小動作,我會停止講課,等他停下來后我再接著講,讓他明白上課貪玩會影響老師講課,耽誤大家,他做錯了。類似這樣的做法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教師的愛要公正的對每個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和創造精神。尤其對差生給予的更多。我們班王琳娜是個相對來說比較慢的學生,什么時候總比別人慢半拍。時間長了她就不認真完成作業了。所以我布置作業時,會對她適當降低要求,這樣能和大家基本同步。王琳娜變得積極了,學習也有了進步。
徐開宇一連好幾天沒完成作業,我沒像以前那樣生氣的罵他。我聯系他媽媽問他孩子回家寫作業的情況,了解到他在我布置作業時不認真聽,回去后在家長跟前應付亂寫。放學我布置作業時專門站在他面前說,并電話告訴家長作業。這樣老師和家長一起合作堅持,徐開宇改掉了不寫作業的毛病。
教學中,我很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一是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德育教育,二是講故事,三是結合具體的事例。
一雙眼睛看不住幾十個學生,而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爾基也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熱愛學生是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看到優點就表揚,發現長處就扶持,有了進步就鼓勵,當然發現錯誤就一定要糾正。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讓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
三、和家長架起溝通的橋梁
一二年級的孩子基本都由家長接送,所以我常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候和家
長聊聊孩子在家或在校的表現,告訴他們孩子的點滴進步讓他們欣慰,了解孩子一些不足共同督促孩子改正。家校聯合,老師和家長共同呵護孩子。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個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創造心靈,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倍加呵護。”這種呵護就是愛。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網絡通訊技術迅速發展,無論從事那種職業都有終身學習的必要。作為教師更應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加強繼續教育。工作之余,我會閱讀教育方面的報刊雜志,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像其他教師學習,不斷補充源頭活水,不斷充實和更新自己。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幾年來,我多次被評為鎮模范教師、優秀班主任,兩次取得區優秀教師的榮譽。去年我還向聯校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能加入黨組織,繼續提高自己。
做一名人民教師是我無怨無悔的人生選擇,我還會繼續努力前行,用我的愛心、真心、耐心、信心去迎接每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