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存篇一
“喵喵喵……”“生了,生了!”女主人在不住地叫著。就這樣,我從貓媽媽的肚子里生了出來,這使得家中的女主人興奮不已,因為她是十分喜愛貓咪的。
女主人把我抱起來,撫摸著我那雪白光滑而柔軟的毛,摸摸我那兩個聳立著的小耳朵。當她摸到我那細長的小腿時,她驚呆了,天哪,我竟然只有三條腿!這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不由得把我扔倒在地。我痛苦地“喵喵”叫起來,她仔細地看了看我的腿,的確僅有三條,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她生氣極了!從此,我在這個家中過著吃不飽、睡不暖的日子。
等我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了一個木頭做的床上,旁邊坐著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她見我醒來,很高興,問:“你好點兒了嗎?”我點了點頭。后來我才知道,原來當我昏迷后,是小白兔救了我。于是,我和它成了一對很好的朋友。我和它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漸漸地,我以前受的傷也痊愈了。每天,我都會和小白兔一起去森林采蘑菇,晚上,一起坐在窗前看星星與月亮,過著幸福而美好的生活。
可是,在幸福生活的背后還隱藏著許多的危險。
啊,我要到上帝那報到去了,我真希望下輩子不要再做三腳貓,雖然有一個好朋友,曾使我很快樂,但更多的是痛苦與悲哀啊!
生存篇二
囿于故土是會消殆一個人的才情的,離開故土,卻能激發一個人展露才華,傾吐內心對故土的思念。馬致遠,這位元朝文壇曲狀元,青年時期為仕途奔波而背井離鄉,對故鄉的思念時時咬噬著他的心。古道蒼茫,鄉關漫漫,移栽他鄉的苦痛卻成就了他的詩名,“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為人們所傳誦。
“奉旨填詞”的柳永離開了他的故土,四處漂泊,其思鄉思親的《八聲甘州》使他屹立于中國詞壇的.奇峰。“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只有離開故土的人才能發出如此肺腑之音,如杜鵑哀啼,似子規夜吟,讓人真切地體會到他的思鄉之苦。他的離鄉竟使他的詞凡有井水飲處便有歌柳詞,真可編一本《飲水詞》。當然,此《飲水詞》非納蘭容若的《飲水詞》。
一個人的賢能、才華是用來展示、付諸實踐的,而非只供人贊嘆艷羨的。居于臥龍的諸葛亮,自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才華是要加以施展的,否則他也只能“悲守窮廬”。他必須要移栽,出山看似是難卻劉備盛情厚意,實則他自己也認識到移栽自己的重要性。移栽于劉備帳,少了竹林清風,少了悠閑自在,多了人情世故,多了爾虞我詐,卻讓后人知曉了他神機妙算的智慧,贊嘆他“一心只為酬三顧”的忠誠和深情。
汪國真曾寫道:“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沒有景色。”的確,人生是一個移栽自己的過程,為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為了才華不被湮沒,我們必須移栽自己,到適于自己一展才華,適于自己成功的土壤中去,即使枝被修,葉被剪,傷根破皮,但只要脊骨沒被壓彎,信念沒被撕碎,我們就會勇敢地成長,直到碩果累累。
左思沒有隱居田園高山,寫出了《三都賦》才使洛陽紙貴。只要我們有才華,就不要囿于故土,勇敢地邁向人煙阜盛之地,去成就洛陽紙貴的輝煌。
生存篇三
雕鷹寶寶
為什么?我的媽媽為什公要這么做?
十幾天前,我才剛剛來到這世界上,當我破殼而出,第一眼看到媽媽時,我心中有按不住的喜悅:天啦!我是一只雕鷹!是“飛行之王”!這片一望無垠的平原將由我來主宰!
可沒過幾天,我的媽媽變了,變得六親不認!
耳邊呼呼的風聲似乎讓我嗅到一絲死亡的氣息,我要生存!信念像閃電一樣劃過我的胸膛,我睜開緊閉的雙眼,大地,就在眼前!我張開還未豐滿的羽翼,拼命地往上撲棱,奇跡發生了——我的身體下降的速度越來越慢,然后,某個點我開始向上飛升了!藍天白云,我陷入她們溫柔的懷抱中。
就這樣,我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難關,成功的狂喜占滿了心頭,本以為學飛的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沒過幾天,媽媽又殘忍地折斷了我的翅膀。
這到底是為什么?難道,我就不該來到這世界上嗎?
雕鷹媽媽
兩周前,我的孩子降臨到了這個世界上,我激動萬分,可又有一絲擔憂涌上心頭,因為我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什么。
挑了個適合的日子,我準備教他學飛了,扭頭溫柔注視著,巢中還在打盹的孩子,那么稚嫩,那么可愛,我的心軟了……,可是不行,這是在害他!“好孩子,醒醒。”在他清醒一點后,我把他用力地向巢外推去,我要讓他的第一反應是飛翔,而不是爬行!可是,他啥都不懂,就這樣被推下去,必死無疑啊!畢竟是我親生的孩子!略微思考后,我停了下來,轉身飛出巢穴,我的動作盡可能的緩慢、舒展,好讓孩子看得清楚,示范了好一會兒,我再次飛回巢中,橫著心,將我的骨肉堅決地推了下去。
眼望著他就地一直向崖底墜落,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孩子才到世間,就要離我而去了嗎?突然,我看到他撐開了原先緊閉的翅膀,他努力著,拼搏著,終于,成功了!
可我的擔憂仍未停止,接下來的事更讓我于心不忍又別無他法,我化身魔鬼一般,狠心折斷了他的翅膀,目睹孩子鮮血淋淋的羽翼,我的心在滴血,耳畔的一聲聲呻吟,深深地刺痛了我。可是,孩子你知道嗎?你的翅膀只有不斷充血,才能更加強健,而不是在你長大之后,讓長達兩米多的翅膀成為你生存的累贅!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讓我的孩子永遠記住,在這個世界上:
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生存篇四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最辛苦也是最美麗的生存之路。
而生存也是一個學會適應環境的過程。
?此中,短暫的過程中我們也許無法去完善太多的不足。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要學會有所追求,也許人的生命需要空氣和水的孕育滋養。0但絕非我想是只有水和空氣保持的一呼一吸。這并非真正的生存,因為這只是“植物式”的生存方式。高爾基說過“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沒有追求的鼓舞,那他的一生是空虛而又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風箏,盲目而無目標的被線牽著走,要為追求而生存。
人的生存受環境的制約。我們無法去控制環境的優越性。但我們可以改變環境,而要做到這一點的首要條件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堅強,試著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異,全身心地融入周遭。我十分佩服笛福筆下的魯賓遜。起先,我真的無法理解一個人在孤島上生活的那種情形。還要時時刻刻堤防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和挑戰。現在想起來,他不正是這種品質的優質體現嗎?也許,這些無法給我們帶來太多的物質方面的東西,但我相信它們能豐富我們無比空洞的人生。這也是我一直堅信并確信著的。
生活——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門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沉淪中耗盡了自己的生命。
相信自己,勇于超越。
水里的魚兒不超越怎能進化為進步的兩棲動物呢?陸地脊椎動物不超越,也不可能變成鳥類。只有勇于超越自身極限,突破環境的.約束,我們才能明白生存的真諦。但生命也絕非這樣子就是完整的。
太陽的生存為世界帶來了光的溫度,溫暖了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又神圣的靈魂。火箭的生存為人類的飛天夢想插上了一對藍天翅膀。花兒的生存為化作春泥給果實輸送營養。它們的生存之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把千絲萬縷的愛獻給他人。我們都應該明白: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獻。生存的是否長遠,得到的是多是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為他人、為社會奉獻過;真切動人地生存過。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
春,草之綠茵;我追求著生存。
夏,水之冰爽;我超越著生存。
秋,楓之火紅;我奉獻著生存。
冬,梅之堅毅;我堅強地生存。
生存篇五
因為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動物們不僅需要與生俱來的生存能力,更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本領。它們提升生存本領的方式大多通過覓食,尋找生存空間,尋找配偶等。如果這一切都幫它們準備好了,那么也意味著它們將會被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淘汰。
野生動物如果從小受到人們的圈養,那么便意味著它會喪失基本的生存能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看動物世界的時候,野生動物保護者把受傷的動物的傷口包扎好后便會將它們放回大自然中去。
曾在假期看電視時看過這樣的一篇報導,人工飼養的老虎獅子,在放生前,必須經受殘酷的訓練,重新培養它們的生存能力,因為對于這樣的肉食動物來說,沒有捕食能力它們就會餓死;這樣的事實是殘酷的。可這樣的實例在大千社會中應有盡有,曾經在網絡上流行的言論:對于長期人工養殖的動物,“放生就等于放死”。道理是同樣的,在對待如此寶貴的生命時,也許培養它們的生存能力和獨立性,是珍愛生命最好的方法。
而這也不僅僅局限于自然界,對于我們人類社會,生存能力和獨立性更為關鍵。
由于家里只有一個孩子,許多的父母就有意無意地嬌慣、遷就、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給什么,百依百順,這使孩子產生了過分的`依賴性,缺乏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甚至到了小升初時還不懂得自理生活。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吸取任何的生活經驗,這就為長大成人后的他布下了絆腳石,離開父母后,也許生活對他們來說,舉步維艱。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你知道運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許多的父母就是在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中失了職,但這其中并不包括我的父母,從小到現在,我的父母雖然解決我的溫飽但同時也在培養我的生活能力,或是說讓我嘗試著去一個人獨立完成所有的事,我知道這對我來說是種鍛煉,失去依賴性,也就是對我的未來有個保障,能讓我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更好地立足于社會。如今我能夠在學校里和諧融洽地與同學交往,能夠獨自充實地生活,離不開生活環境對我的影響。
對生命對教育更完美的詮釋,在于能力的培養,而溺愛和依賴則是對未來最大的阻撓。
生存篇六
小說除了出色離奇的故事外,最呼引記者的處所就是魯賓孫敢于冒險,敢于尋求的性格。即便流降荒島也毫不泄氣。在荒無人煙缺少最基礎的生存前提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很多凡人無法設想的難題,堅強活下來,沒有屋子,他自彼拆修,沒有食品,他嘗試著擊獵、種谷子,訓養山羊,曬野葡萄干,應用領巾篩面做面包……島上的第24年,他還打救了一個野人,給他棄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導下,“禮拜五”成了一個忠誠誠實的傭人。
就這樣魯賓孫在荒島上樹立了自人的物資跟精力“王國”。面對人生窘境,魯賓孫的所息所為,無不顯示出好漢本質,體現了資產階層回升時代的發明精神和開辟精神。
如果我是魯賓孫經由首次失預先,我會像魯賓孫一樣大膽地再次破志遙航嗎?不,我無奈點對絕不留情的浪濤。
如果我是魯賓孫,流浪荒島,鳴每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能像魯賓孫那樣很速鎮定下來嗎?不,對從天而降的災害,我只會非常張皇,手足無措,不會斟酌大家的處境,也不會從救。
如果我是魯賓孫,該我發明家己在撕咬著本人的錯誤時,我會像魯賓孫那樣英勇地站沒去嗎?不,我會以最鈍的快度跑歸野天天禱告著它們不要找到我。
我不得不抵賴,我們確切在祖邦媽媽的暖和懷抱面生活得很幸福,像游走在波浪不驚的大海上,相反,我們也是可憐的。有一個學習杰出的男孩,考上了清華大學。可在進學不久,就被趕出校門,理由是:他不生活的能力,在采訪他媽媽時,他媽說:“為了能讓孩子有充分的時光學習,家中的所有齊由我來作,孩子從不動手,我認替學習是最重要的”。
興許良多人以為孩子的教習誠然主要,但培育孩子的著手能力也是不可疏忽的恰當的閱歷一些挫折,對培養剛毅的性情,對面突領事件能沉著應答的才能很有輔助。《魯賓孫漂源記》讓我們理解了生存的本事,咱們不要干飯來張心,衣來伸手的小天子,應當學會堅忍不插的意志,豐盛的常識技巧,樂觀踴躍的我生立場,才干造就惡我們的生存能力,在當前的生涯中我們才會戰勝沉重艱苦,走在平坦的大講上。
生存篇七
“哎唷!”不知怎么的,一下子掉到了一行長長的臺階上,摔得生疼。欲起身,卻見一巨型橫匾懸于梁上,上刻三個大字“大明宮”,乖乖,怎么一下摔到唐朝來了。走入大殿,方見文武百官立于兩側,階上一人高坐龍椅,階下有幾人似曾相識,定神一想,方知是房玄齡和魏征。上前問之:“今是何世?”答曰:“貞觀二年。”又問曰:“今有何事?”答曰:“吾皇頒定新法。”問其原因,答曰:“突厥入境,擾亂百姓,吾皇聞之,決心變法,去前法之糟粕,以應國之發展,增我大唐之國力,方能驅逐外敵,顯我大唐之雄威!”不知太宗能否看到幾十年后的景象,那唐朝政通人和,商業興盛,疆域遼闊,無國可敵,想是沒有負了太宗的一片苦心。
“撲通!”一下掉進了河里,游上岸來,放眼四望,才知道這是金水河,我不偏不倚,正巧掉入大清皇宮,本想走入乾清宮,拜拜當今圣上,誰想到冒出了一堆藍眼卷發鷹鼻子,觀其軍服,乃是八國聯軍,沒想到一下子就到了1900年了,對方見我衣著怪異,便尋來翻譯與我對話。問曰:“皇帝何在?”答曰:“逃去長安。”又問曰:“為何去往?”答曰:“洋人入關,殺入京城,為保性命,棄城而去。”問其原因,答曰:“清人開疆三百載,清初之法,沿用至今,無論優劣,一并用之;閉關鎖國,夜郎自大。前康梁等人變法,卻欲斬之。以至國運不暢,氣數無存,山河不保,土地割讓。”試想努爾哈赤若看到此情此景,定被子孫的愚昧活活氣死。
“起床啦,起床啦!”鬧鐘驀地叫起來。啊,可算回到了現代。雖是南柯一夢,卻明白了大唐之所以興隆,而大清之所以衰亡之所在……看看桌上的`作業,不敢再不予理會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雖然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給人帶來不少壓力,但這也正是激人向上的動力,只有敢于競爭,才能充滿活力,才能不斷發展,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生存篇八
生命,我們只有一次,可見生命尤其可貴。所以,我們更要珍視生命,要珍視生命就得學會生存,學會自我保護。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生命季節里的徘徊,開始了新長征路上的生存。學會生存,就要有所追求。
以前,在電視上,雜志上看見什么綁架案,搶劫案,都覺得這是跟自己遙不可及的,可自從一年前看到的一則新聞,把我的整個想法都得到了否定。
新聞講的是:一個八歲小女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遭遇壞人拐騙,但她按老師所教的防護措施,以自己聰明的頭腦成功的騙取了壞人的信任,從而逃出了壞人的魔掌。
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們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盡了自己,我們要戰勝脆弱。學會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魚兒不超越,怎能進化為較為進步的兩棲動物呢?陸地脊椎動物不超越,也不能變成鳥類。上天永遠不會偏愛那些雙手合十、虔誠祈禱的人,而把機遇留給勇于超越的人。
1.盡可能蹲低身體,利用所剩余的氧氣逃離火場。
2.火災時可沿墻壁走,有樓梯的絕不使用電梯。
3.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許多人擁擠,應另找別的逃生通道等。學會生存,現在中國許多父母只顧溺愛孩子們,卻使孩子們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們把勞動和生存技能拋之不顧。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讀高三的學生居然還不會坐公共汽車!這太令人驚訝了;還有些大學生,就連微波爐也不會使用。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只有高學歷,而連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都不會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生存,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我們要主宰自己。
生存篇九
你緊挨著國道,又在小學門外,處于繁華區。北邊國道上塵土飛揚、汽聲喧囂,南邊書聲瑯瑯、環境優雅潔凈。你就處于這兩者之間。初看你,有點失望,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友說的老木瓜樹?和想象中一點都不一樣。你長得怎么如此瘦弱、如此懶散、如此苦難深重、如此讓人心疼?挨近國道的兩棵接近死亡,茍延殘喘,最外面的那一株只剩軀干掙扎在死亡線上,沒一片綠葉,樹皮脫落,光禿禿干枯的模樣。而且樹根處垃圾滿地,人們把垃圾倒在你腳下時,臭味熏染的你是否作過反抗?你無法移動腳步,不能換一個生存環境,只好忍受著、掙扎著。難道在此倒垃圾的人就沒看出你的無奈,撫摸一下你的憂傷?靠近小學的四株樹雖然樹干有裂開、被掏空甚至被剝皮現象,還算有生命力,枝葉算不上繁茂,但至少還活著,有碧葉,有幾個木瓜憨憨的垂著,綠綠的、大大的,是聽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后也浸染上書香后,變得豐潤充盈了。這是不是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生存環境決定了你的生活狀態和生命存在。
這里以你的名字建一座小學,希望開學后,教師會吩咐學生們把你腳下的垃圾清理干凈,給你澆些水,讓你豐潤精神起來。也希望環保部門找個園藝師來看看你,做好你的保護工作,讓你青春永駐,碩果累累。
你是懂得生存之道的,蝸牛般緩緩前行,甚至比蝸牛爬行速度還慢。300年的時間,看起來你仍是一株不粗不高不大的樹。不像泡桐和楊樹那么張揚著生長,它們幾年、十幾年即可成材,然后被人砍伐,失去了生長的權力。而你有堅韌的毅力、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閑看日月更替、四季輪回。看著栽種你的人由青春到白首,到離世,把你的故事講述給下一代的人。一代代人的輪回中,你依然故我。
生存篇十
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讓自己的才能在更高、更雄偉的山峰上綻放光芒,讓自己的才能在更遠,更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他是在亂世中一首清遠的笛,他是在鐵馬鏗鏘中孤獨的菡萏,他弘揚了儒家學說,又用自己獨到的見解詮釋,完美了它。他用一顆睿智的心去參透了虛無中的渺茫,達觀中的放誕。他——孟子,之所以能高吟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功勞全為“孟母三遷”,改變了那些不利于成才的環境,尋找到一個書香飄逸的學堂附近,才使他有著“亞圣”的'稱號,一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響徹古今。
環境的改變,造就了這位智者,更使他的才學引領了無數華夏子孫的不盡探索。
皎潔的月光下,海棠花欣然開放。一位音樂天才的降臨,在黑白琴鍵上的宛轉、優美的弦律,融化了窗外的呵氣成冰,喚醒了街頭的華燈初上。他——肖邦,為取得更大的音樂成就,他奔向了世界音樂中心——維也納。在那里,他學到琴的藝術,不僅僅是彈奏名曲,更是用心去演奏生命、自然的無盡美好,反映一個人的追求和夢想。《月光奏明曲》、《小調》這些傳世珍品,融入了他的太多心血。
環境的改變,成就了這位鋼琴詩人,彈指間的繞指繞,帶給了后世太多的文化遺產。
環境的改變,使上官云珠成了影視界中的鼻祖,她回驀地一笑,含苞待放地留在世人心中。
簾外芭蕉驟雨,門環惹銅綠。不要怕,邁開腳,改變生存環境,成功存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