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以便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積累好的教學資源是教師們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案范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一
1、認識10個生字,。理解積累“設計、杰出、雄偉、橫跨、創舉、歷史、堅固、美觀、寶貴、遺產”等詞語。
2、指導朗讀課文,了解趙州橋的設計特點及歷史價值。
3、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讀懂第2、3自然段的內容,了解趙州橋的歷史價值和思想意義;背誦第3自然段。
多媒體課件。
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杰出智慧和才干的民族。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享譽世界,而石拱橋在世界建橋史上同樣是一個創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趙州橋》(板書課題)。
為了更好的學習課文,我們先來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2、指名讀,指名評價。
3、了解多音字爪(雞爪)(鷹爪)。
4、質疑解答詞語的意思。
1、全班齊讀。讀了這篇文章,趙州橋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在本文中,哪句話概括了趙州橋的特點?(板書,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3、作者在哪一段描寫了趙州橋堅固?
1、范讀并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橋很堅固?
2、通過投影片演示了解橋長、橋寬、以及設計特點,
(1)出示圖片請用文中相關的語句來介紹。
(2)重點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創舉”是什么意思?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種設計”是指怎樣的設計?
(3)這種設計有什么好處?練習“既……又……”句式說句子。
4、多種形式朗讀第2自然段。
1、學法指導:
(1)找段讀:哪一段寫趙州橋美觀?
(2)找句讀:哪些句子寫出趙州橋美觀?
(3)結合圖片以及課前資料同桌互相學習。
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2、輕聲讀課文,自學討論:
3、教師總結,組織匯報。
4、再次有感情朗讀并說說分號的作用。
5、反復朗讀。
是啊,就是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是由誰設計建造的呢?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一知道了什么?
(2)“世界聞名”什么意思?“一千四百多年”說明什么?有什么感想?
(3)通讀全文聯系課文說說你對“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樣理解的;對“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又是怎么理解的。
趙州橋聞名于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驕傲,帶著你自己學習后的感情再一次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二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一份好的教案和備課是成功教學的基礎,部編版三年級的語文教案有哪些?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認識染、笠等13個生字,學寫染、碎等10個生字。指導寫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筆順。
2.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采蘑菇兒童的可愛。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4.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重點:
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體會溪水的綠;從“蹦跳”一詞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采蘑菇兒童的可愛。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教學難點:
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詩歌。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分享童年的快樂。
(1)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師隨機指導“墨”的寫法。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3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節。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1)染,出示演變過程,字本義: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絲帛絹布,使之著色。讀句子,于文中識字,組詞:染綠、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義:巖石經過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塊。形近字:翠、醉。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碎”。提示最后一筆出頭,但不要寫到從字上。
指導書寫“爽”。注意筆順,長橫要像房頂一樣蓋住下面部分。
第二課時。
一、創設閱讀情境,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師導入:同學們,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畫,或濃或淡,意境優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讀一讀著名兒童文學家張繼樓的詩歌—《童年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知:
本課包括三首小詩,分別是:溪邊、江上、林中(板書)。
看到這三個題目,你能發現什么?學生隨便發言。
師:是的,都寫出了童年生活發生的場景,在這些場景里究竟發生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學習《溪邊》。
1.自由讀,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個別讀。
3.默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
預設1:為什么說“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呢?
【設計意圖:體會詩歌用詞的精妙。】。
是啊,這是為什么呢?大多數學生同樣不明白。
老師點撥:我們如果聯系上文讀一讀,也許某個詞語或者某個句子會給你靈感呢!自己試著聯系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老師:我從這句話“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知道一個小孩在這里釣魚。從“忽然撲通一聲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釣上魚來了,特別高興。所以“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師: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兒童的歡樂。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好最后一句話。
師:這位同學能夠聯系生活經驗來思考,很值得大家學習。剛才我們采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讀懂了最后一句話,現在大家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聯系上文讀一讀,思考一下。
生:默讀、思考。
生:老師,我從“溪水像綠玉帶一樣平靜,知道了溪水很綠,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變成綠色的了。
師:為什么說溪水染綠了人影呢?你覺得這里哪個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設計意圖:體會詩歌用詞的精妙。】。
生:“染”字最好。這樣把溪水當成人來寫,就把溪水寫活了。
生:這樣寫就讓人感覺溪水好像魔法師一樣,特別神奇!誰給大家讀出這美麗深的景色?個別生讀。
師:多美的想像啊!大家體會得真不錯。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老師,我從“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知道了前面寫溪水和人影是綠色的,這里寫蜻蜓是紅色的,顏色特別漂亮!
5.多么富有生機的畫面啊!誰給大家讀一讀,讀出景色的美麗,兒童的快樂?自由讀、個別讀。
6.師范讀:生閉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寫孩子們快樂釣魚的場面,為什么還要寫景呢?
師總結:寫景色突出了“平靜”,為什么要突出平靜呢?聯系《小兒垂釣》體會兒童釣魚的專注。也更能體現釣上魚后的歡樂。
四、學習《江上》。
1.如果說《溪邊》是寫兒童溪邊釣魚,那么《江上》是寫什么呢?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聯系學過的知識自學《江上》。
2.出示自學提示,自學。
思考《江上》是寫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江上》與《溪邊》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設計意圖:鞏固詩歌的學習方法,發現寫法上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交流:
師:《江上》是寫什么?
生:游泳。
生:戲水。
師:你們覺得哪個詞更好?
生(異口同聲):戲水!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么相同點?
生:都是寫兒童的。
生:都寫童年的快樂的。
生:都運用了比喻的方法。
師:《江上》與《溪邊》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江上》沒有寫景色的美麗,只是寫了兒童的戲水的情景。
師:如果說《溪邊》是一幅動靜結合的畫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脫脫的動態圖畫了,讀過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呢?想象一下,孩子們會怎樣戲水?你仿佛還聽見了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4.感情朗讀。讀出兒童的游泳水平高、戲水的快樂。
五、學習《林中》。
5.總結學法:剛才大家運用什么方法學習了前兩小節?讀詩,找到不理解的地方,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聯系學過的知識等方法讀懂。
6.請大家利用剛才學過的方法繼續學習《林中》。
生暢所欲言:第一個斗笠指“蘑菇”,第二個斗笠指“兒童”
五、動筆仿詩,抒發情感。
2.續編詩歌的第四小節,體現兒童的歡樂。
【設計意圖:爭當小詩人的環節,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讓學生學習寫詩。】。
3.共同交流,師當堂點播。
六、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板書設計:
溪邊。
童年的水墨畫江上。
林中。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重點指導寫好“級、劃、嘗、改、虧“這幾個字。
2.讀準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讀準含輕聲和多音字的詞語。
3.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4.聯系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教學重點: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仿照寫一寫。
教學難點:
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仿寫一段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準備稿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題目,激趣導入。
1.老師先請大家看一幅圖片,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圖片)圖片上是一只什么樣的老虎?老虎會什么本領?(板書題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生自由補充:兇猛、威風……)。
(師補全板書題目: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看到這個詞語,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窩囊”的老虎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語:我(誰)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結果演砸鍋了。
師小結: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結果。可以用上課文中的關鍵詞。
2.老師從課文中找了一些詞語,考考你們都讀得準確嗎?(分組出示課文中的詞語)。
演技撤換砸鍋笨拙逗樂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頭罩羨慕(易讀錯)。
角色四腳著地直沖腦門露臉哄堂大笑(多音字)。
窩囊糨糊虧得窟窿比劃將就打瞌睡(這組加點字變淺色)(輕聲詞)。
接連不斷唉聲嘆氣垂頭喪氣踱來踱去通情達理(成語)。
3.哪些詞你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詞充滿生活氣息,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
4.哪些詞你不明白意思?先從課文中找出含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猜猜是什么意思?換個別的意思相同的詞試試。
細讀課文,體會“我”的心理變化。
1.(出示提示句)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邊讀畫出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看著同班小朋友在臺上又唱又跳,我……。
老師挑選演員分派角色的時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不好時,我……。
老師鼓勵我說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時,我……。
在老師指導我怎樣演老虎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還是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得窩囊時,我……。
演出時,我聽到臺下一陣哄堂大笑時,我……。
演完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我……。
我至今還不明白……。
請你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說一說演出前后我的幾次心理變化。
板書:期待自信緊張不明白。
再完成課后第一題填寫完表格。
四、創設情境,練寫心理活動。
1.心理活動是指我們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動變化寫得豐富而生動。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情,你能說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詞語嗎?兩字、三字、四字看誰說得多?(難過后悔快樂激動興奮得意美滋滋垂頭喪氣興高采烈……)。
2.下面這些情況你遇到過嗎?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又會想些什么?(說一說)。
試卷發下來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錯得都是計算題,我……。
五、變換題目開導作者。
1.作者一直覺得自己演砸了鍋所以不開心,你覺得“我”真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嗎?誰能把題目改一改。你想怎么開導“我”呢?(引導學生說:“我”是一只可愛、有趣的大老虎,給大家帶來了快樂。)。
2.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論是高興的,還是難過的,不論是好事,還是傻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平時同學們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及時記下來。
板書設計:
可愛期待上臺。
一只窩囊的大老虎自信排練。
有趣緊張演出。
不明白哄堂大笑。
第二課時。
一、認讀生字。
1.出示“我會認”和“我會”的字在文中的詞語,指名領讀。
2.出示注音生字,開火車認讀。
3.觀察字形、結構、部首。說說哪個字最難認,交流識字方法。
二、指導寫字。
1.出示幾個要求會寫的大字。(級、劃、嘗、段、改、虧、強、槍、達、挖)。
2.動畫演示“級”、“劃”“嘗”“段”“強“的筆順。注意“及”和“戈”“弓”字筆順。“段”的第一筆是撇,提醒學生不要連寫。
3.“嘗”上面要和“學”上邊區分。“改”左邊第三筆是提。“虧”字下面是豎折鉤,不要和“專”字下面混淆。“達”第三筆是點。“槍”右邊不要寫成“侖”。“挖”最后一筆折要向左斜。
4.形近字比較:級極槍搶虧專技枝。
5.多音字組詞:劃角。
6.把每個字認真寫三遍,同桌互相檢查糾錯。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三
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主要是寫童話。我們要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寫出以事實為基礎的有想象力的童話。
2、選定內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是在哪里發生的。
(3)他們在那里做什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開門見山,首尾呼應。
5、結構順序:先交代時間、事情的起因。接著描寫啄木鳥看病和治病的過程,最后寫治好病后的啄木鳥和樹的心情。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四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風風火火闖進了啄木鳥的診室,慌慌張張地說:“我的桃樹要死了。前一段時間還好端端的。可前兩天開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鮮美的桃子吃了,這下可泡湯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來到小猴家,啄木鳥醫生看著那棵桃樹,從容鎮定地繞著樹枝飛了一圈。啄木鳥一邊飛,一邊細心地觀察:“這棵樹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樹蟲惹的禍。”果然,他看見樹上有許多小洞。于是,啄木鳥醫生就用尾巴支著身子,用爪子抓住樹干,穩穩當當地站在樹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進樹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蟲叼了出來,給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鳥說:“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證你會有桃子吃的。包你吃個夠。”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鳥醫生,說他是森林好醫生。
兩個星期后,桃樹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生機盎然。小動物們在樹上玩耍,猴爸爸也收獲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動物一起分享。
開頭扣題,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風風火火”寫出小猴爸爸的緊張的心情。
動作描寫,寫出了啄木鳥工作認真。
首尾呼應。
童話世界多么神奇啊!我們也來編一個童話故事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五
《趙州橋》,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就論壇上大家議論較多的幾個問題我結合著自己的課堂教學談這樣的幾點看法。
我個人認為在小學三年級這個階段,讓學生知道說明文這種文體,這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一兩句話簡單說說可以,不說也不是什么缺點。但是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趙州橋雄偉一部分的時候,通過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勾勒了橋的結構,引導學生說出設計的特點,并清楚的引導學生標上了那幾個數字,并告訴學生這種說明方法叫“列數字”。我是這樣想的,列數字這種說明方法在以后課文的學習當中還會涉及到,本課提出來作為一種初步的認識讓學生有所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點基礎。
當時在備課的時候,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其中有關趙州橋傳的傳說有很多。但是如何的將這些傳說恰倒好處的引用到課堂的學習當中,還真的需要細細思考。當我和二實小的王霞老師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她的點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王老師將“張果老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了五岳名山,裝在車上推車趕驢上橋。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這一情節用在本段學習了趙州橋雄偉之后,目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清楚趙州橋的雄偉堅固,這樣的引用可以說是恰倒好處。
在本課的學習當中中心句與過渡句我處理的方法基本相同。第二段的中心句,我是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段課文之后,讓學生歸納第二段主要寫了什么,然后引到第一句話上,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過渡句的處理方法基本相同。
通過在線交流,我得到了很多課堂小練筆的方法與竅門。有的老師提供多種中心句讓學生自主選擇,仿照著課文的句式進行訓練。有的老師則直接將課文的內容重新提煉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重新描述趙州橋。這些方法都給了我啟發。
對于課后練習中的夸夸趙州橋一題,我非常欣賞論壇上有些老師提出的做法:由夸獎趙州橋引申到夸獎設計者李春、夸獎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次課例大教研落下了帷幕。課例教研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在線研討還是雙向視頻還是課堂研討都讓人真正地動了起來。在參加整個教研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了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參與其中,進步很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六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語。
2.能照樣子一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3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舉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驕傲。
教學時間:三課時。
初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梗概,學習車課生字新詞。
你們看見過哪些橋?我國有哪些著名的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扛大橋、上海南浦大橋、趙卅f橋等)。
板書:趙州橋。教學生字“趙”“州”。
師趙州橋雖然沒有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那樣高大,但卻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橋。這座橋為什么能聞名于世界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1自學生字表上的生字,掌握字的音、形。注意“砌”字的結構,“慧”、”互”、“匠”等字的筆畫筆順。
2默讀課文,劃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不懂的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正確地讀,即不加字、不減字、不錯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
3討論后,師生共同小結。
板書:
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趙州橋。
非常雄偉、堅固。
不但堅同,而且美觀。
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1抄寫生字及課后題3的詞語。
2完成謀堂作業本中的1、2兩題。
3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講讀課文1、2段,弄清趙州橋設計上的兩個特點。
1.用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課文中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1.默讀第l段:
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還告訴我們什么?
討論::共二句話,主要講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還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2.“聞名”什么意思?它的近義詞是什么?
(有名)。
3.指名朗讀o。
1.自由讀第2段:
思考:
(1)趙州橋聞名于世界,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雄偉、堅固)“雄偉”什么意思7。
(2)課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o。
2.出示兩幅投影圖,讓學生比較:一幅是甲橋即趙州橋簡圖j一幅是乙橋,河中有橋墩,用長的單石橋板鋪成的普通橋。通過兩橋的比較,使學生了解:甲橋是拱形橋,無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而乙橋是平板橋,有橋墩,橋洞頂上沒有小橋洞。
3.大橋洞沒有橋墩有什么好處?(減少沖擊力、節省石料。)。
4.四個小橋洞有什么好處?(減少沖擊力,減輕橋身重量、節省石料。)。
5.李春為什么要設計成拱形的石橋7。
實驗比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橋和普通橋相比,哪個承受的重量大?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橋,承受的重量,要比普通橋大得多。)。
6.“設計”什么意思?課文中“這種設計”是指哪種設計?
(大橋洞沒有橋墩、四個小橋洞)誰能用“設計”說一句話?
7.課文中哪個句子寫出了這種設計上的優點?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頭造句。然后指名朗讀這一句。
8.齊讀第2段后回答: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討論后小結:這座橋大橋洞沒有橋墩,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它既減少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從來沒有的,’所以說是一個創舉。
9.這一段主要寫了趙州橋設計上雄偉堅固的特點,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在這一段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特別密切,請找出這些詞語和句子。(”雄偉”、“創舉”;“趙州橋非常雄偉”)。
師:我們在閱讀文章時抓住了關鍵詞句,就如同找到了打開文章“門窗”的鑰匙,對深刻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比較容易了。在寫文章時,如果我們圍繞關鍵的詞句‘寫,這樣文章的主題就突出,中心就明確了。
1.完成課堂作業本中3、4、5題。
2.熟讀課文第二段。
學習課文3、4段,重點理解課文第3段。
攣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橋的設計雄偉、堅固,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還十分美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3段,看趙州橋是怎樣的美觀。
1.思考并討論:
(1)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美觀”一詞又概括了本段所寫的橋的另一個特點。
2.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寫出橋的美觀的?
(1)課文中寫了大橋哪一部分的美觀,它是怎么寫的?指名讀有關句子。
板書:雕刻精美有的有的還有的。
(2)“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頭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片出示句子: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
(1)齊讀投影片上的句子。
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分號,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問的并列關系,并列地寫出了三種龍的樣子,最后一句是前面幾句的總的說明。這種寫作手法是“先分后總。
如果把最后一句調到前面去,請同學們讀一讀,是否可以?這里的寫作手法是“先總后分”。
4.對照投影片上的圖案引讀課文。
5.作者寫趙州橋的美觀,為什么只寫了橋面兩側石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因為石欄板上雕刻的三幅神態各異、象活的一樣的龍的圖案,最能說明大橋的美觀,最能突出主題,所以只選擇這一部分寫。)。
6.練習背誦課文第3段(基礎較差的班級改為讀第3段)。
趙州橋不但雄偉、堅固,而且精致美觀,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1.齊讀第4段。
思考討論: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這一段是課文的總結,告訴我們趙州橋是我國的寶貴的歷史遺產,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先總述了趙州橋是石拱橋聞名世界,最后總結了趙州橋的建造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杰出表現,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課文2、3段分別圍繞“雄偉”、“堅固”、“美觀”這些關鍵詞和“趙州橋非常雄偉”、“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的總起句來寫,這樣就使主題更突出,中心更明確。
(萬里長城、北京故宮、蘇州林園、杭州六和塔、靈隱寺、大禹陵、保國寺、國清寺等)。
我們的祖先建造了許許多多聞名于世界的建筑物,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這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干,說明了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曾為人類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自強自立從小刻苦學習,練好本領,將來更好地建設家鄉、建設祖國。)。
(課文學完后,可結合學習單元提示,以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1.用“設計”、“似乎”書面造句。
2.完成課堂作業本中第6、7兩題。
3.課堂小練筆:圍繞一個句子寫一段話。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七
1、認讀詞語。
2、回顧主要內容,說說你心目中的趙州橋。
雄偉、堅固。
1、學生讀第2自然段。
2、學生找這一段的中心句:趙州橋非常雄偉。
3、為什么說它雄偉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趙州橋非常雄偉"的。
4、學生匯報交流: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
5、引導學生體會大小橋洞的作用和這種設計的優點。
6、播放"趙州橋"圖象資料,感受它設計上的巧妙,理解"創舉"。
7、看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贊美一下嗎。
8、體會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9、再讀第2自然段,
美觀。
1、學生輪讀課文第3自然段,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2、"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趙州橋到底怎樣美觀呢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4、齊讀,再次感悟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1、齊讀最后一段。
談談學習感受。
小練筆:
下課了,操場上真是熱鬧啊!……。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八
成功之處:
要選擇自己最熟悉比較喜歡的動物來寫。還要非常了解這些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比如啄木鳥篤篤叫,吃蟲子;小鴨嘎嘎叫,喜歡捉魚;小兔跑得快,愛吃蘿卜青菜;小馬能干,能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狐貍狡猾,詭計多端等。
二、把“物”人格化。
在我們的筆下。要把這些動物當著人來寫,會做事,會學習,會生活,會思考,會說話……例如:如果寫啄木鳥,既要寫啄木鳥給樹木捉蟲子的習性,又要讓啄木鳥有人的語言、想法、感情等等。
三、想象是關鍵。
想象是編好童話故事的關鍵。童話故事里的事情可以虛構,環境可以假設,情節可以離奇。可以沖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深入到人所不能達到的領域去。把動物看成像人那樣生活思維。
四、主題要鮮明。
每篇童話都要告訴別人,你想歌頌他什么,鞭撻他什么;你想表揚他什么,批評他什么。你想寫他誠實善良,助人為樂,寬容大度,勤勞勇敢,謙虛謹慎,文明有禮……還是寫他詭計多端,驕傲自大,自私小氣,懶惰貪玩,蠻橫無理……一定要表達一個鮮明的主題。讓人們從你的童話故事中受到教育。
《我來編童話》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教學內容。本單元的課文都是童話故事,從讀童話到寫童話,教材編排體現了閱讀鋪路、由讀到寫的過程,也為三年級學生起步階段的習作降低了難度。雖然學習了一單元的童話故事,自己在課外也閱讀過不少故事,可真正讓孩子們自己動筆來創編故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我將本次習作的目標定為:1.讀詞語想畫面,在三組“人物”“時間”“地點”詞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幾個,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角色,發揮想象,編一個童話故事。2.將自己創編的童話故事寫下來,寫完后小聲地讀一讀,修改通順,再與同學進行交流,感受創編童話故事的快樂。3.能嘗試運用改正、增補、刪除的修改符號自主修改習作,初步形成修改習作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選擇詞語想象畫面,創編童話故事。教學難點是能夠將童話故事編得具體、有趣。
教學共分為六大板塊:
第一板塊:我設計了一個“課前小游戲”,準備四組詞語卡片,讓學生隨機抽取,連成一句或幾句話。這樣,打開他們的思維,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為接下來的選擇詞語編故事做好鋪墊。(這一環節不計在課堂40分鐘內)。
第二板塊:“情境導入,聊童話”。你讀過哪些童話故事?讓學生聊一聊故事中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打動了你,作為本課導入時的談話內容,借以引出童話故事要敢于大膽想象。
第三板塊:“明確要求,講童話”。首先,出示課本上的三組詞語,讓學生找一找它們的規律;接著,讓學生想一想看到這些詞語,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把這些畫面變成語言,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最后,指名說一說自己的故事,師生共同評價、修改。
第四板塊:“激發興趣,寫童話”。在這一板塊中,寫的時間盡量給的足夠,但也不排除有的學生故事沒有寫完,主要注重故事的內容。另外,還要提醒學生寫作的。
格式。
第五板塊:“自我修改,評童話”。首先,給出評價標準,師示范修改。這里要注意兩點:1.注意運用修改符號;2.給故事加上一個題目。其次,同桌互改、互評,感受分享習作的快樂。
第六板塊:“完成童話,編成集”。利用課下時間,把孩子創編的童話故事打印出來,編成“三(2)班故事集”,借以激發他們繼續創作的興趣。
這節課結束后,我自己也觀看了自己的教學視頻,發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整節課的趣味性不足。童話就應該是好玩的、有趣的,但是在我的課堂上還是稍顯沉悶,沒有將學生的興趣帶動起來,沒有為學生營造一個“童話氛圍。”其次,就是作前指導還不夠。因為,最開始我的設想是想讓孩子在寫的時候盡量能把故事寫得完整些,不然在評價的時候,如果孩子只寫了一個故事開頭,那故事的趣味性就出不來,這節課的難點就無法突破。這一點,我一直很糾結。所以,最后就是我選擇了要兼顧到寫作,因此,我把原定于2次的討論合并成了一次,在同桌討論后就直接進行寫作了。現在想想,一次討論指導根本不行,因為一下子拋出“起因、經過、結果”對于中等以及偏下的學生來說,比較難,他沒有辦法掌握并運用好。如果換成同桌合作后再小組合作,經過兩次作前指導,孩子們可能會掌握得更好,寫出的故事更有趣。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九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沖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欄板、精美、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干、寶貴、遺產”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材簡說:
這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短短的幾百字,不但寫明了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趙州橋的外形特點清楚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然后講這樣設計的好處:減輕沖擊力,節省石料;并對其設計的美觀加以描繪,使人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這篇課文,從建筑藝術這個側面,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
1.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4.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1、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
2、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課件范例。
2課時。
課時目標:讀例文,明確目標。
一、展示自畫像。
1、同學們看了杜小虎的自畫像后,都躍躍欲試,回家去畫了自己的自畫像,今天都帶來了吧!
2、老師隨即選擇幾幅,讓大家猜一猜。
3、請同學們選出畫的最像的一幅,討論:這幅畫的哪些地方最像?
4、請這幅畫的作者介紹:怎樣畫的?(抓住了長相、衣著、神態、姿態等方面特點。)。
小結:要畫得像,就得找準人的特點。畫畫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
二、學習例文。
1、讀例文,說說文章寫了什么?
2、再讀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點找出來并畫出來。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點?
姓名:杜小虎年齡:9歲。
體重:20千克身材:身高1.2米,瘦而結實。
表情:笑瞇瞇穿戴:藍色衣服。
愛好:喜歡打乒乓球,喜歡讀書。
找重點:
(1)要點:身材、長相、表情、穿戴、愛好。
(2)順序:從身材、長相、表情、穿戴到愛好從頭到腳從整體到部分。
4、教師小結:寫人要抓住每個人的特點來寫。
(1)我的十分鐘。
1、請同座位互相對自畫像提意見,說說對方的特點。
2、按一定順序說一說《我的自畫像》。
四、師生交流:
1、有沒有覺得難寫的地方?
2、重點交流寫一個人的外貌應該怎樣寫?
(要抓住一個人的特點,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五、品讀范文。
課時目標:修改習作。
一、學生寫草稿。
1、教師巡視,拿一篇習作讀一讀,大家猜一猜。
2、師生共同“評評看”,肯定,表揚優點,指出缺點。
(2)我的十分鐘。
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文章認真的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的.作品讀給同桌聽,征求別人的意見。
四、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五、朗讀習作。
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六、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
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板書設計。
我的自畫像。
要點:身材、長相、表情、穿戴、愛好。
順序:從身材、長相、表情、穿戴到愛好。
從頭到腳從整體到部分。
智慧空間:
附范文。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
學習難點:
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合作交流,細讀比較:
1、帶著問題讀課文:了解趙州橋的特點:堅固、美觀。(板書“趙州橋”)。
2、全班齊讀。
四、小組展示,深入理解。
讀一讀:答一答:從第一自然段我們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從“一千三百多年”這個數字中我們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歷史悠久”、“堅固”)。
趙州橋經歷了千年的風雨仍如此堅固,讓我們帶著對趙州橋的感嘆之情再一次朗讀第一自然段。
1、趙州橋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飽經風雨的洗禮,至今仍能安然無恙地屹立在世人的眼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學習下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的總起句是哪一句?(第一句)。
(1)文中的哪些語句、詞語體現了雄偉的特點?(第二句和橫跨這個詞)(通過圖片,講解理解橫跨的意思)(板書“雄偉”)。
(2)趙州橋設計上有哪兩個特點?(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沒有橋墩,大橋洞頂上有兩個拱形小橋洞。)(看圖指出大小橋洞的位置)這種設計的好處?(第2段第5句)這種設計的優點?(第2段最后一句)。
(3)不容易被大水沖毀說明了橋的什么特點?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能設計這樣舉世聞名的橋說明了什么?)誰能用“既……又……”關聯詞寫一句話。
(4)如此堅固的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一次朗讀第2自然段。
3、創設情境,升華感情:
第三段的第一句話的寫法好在哪里呢?(既總結了上文趙州橋的特點,又提示下文將要寫趙州橋美觀的特點,是個過渡句。)課件展示: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座橋怎樣堅固?趙州橋美在哪里?文中是怎么樣描寫的?欄板上雕刻了哪幾種形態的龍?(看圖理解文中“纏繞”、“抵著”等詞,直觀地了解龍的各種形態)。
(1)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那些龍都是什么樣的形態,他們都在做些什么?看了作者的文字,讓我感覺那些雕刻在欄板上的龍仿佛都在游動,都動起來了,作者描寫得真是栩栩如生。雕刻這么美的圖案需要什么呢?說明了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都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你們知道為什么欄板上雕刻的是龍的圖案而不是別的圖案嗎?(介紹有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豐富課文的內容,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
這么美的圖案,這么有智慧的勞動人民,讓我們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和對趙州橋的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4、學習第四自然段:
為什么說趙州橋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誰能總結得說一說?
五、拓展延伸,激發興趣,搜集有關橋的資料和圖片,舉辦小小展覽會。(夸一夸趙州橋)。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二
關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時間,在“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把自己想說的話用一段話寫下來。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們的作息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親情”這一單元,使我們感到親人之間的關愛與親情。那作為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對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了解。今天我們就將自己了解的.在班上進行交流,并寫下來。
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勞。
1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指名全班交流,老師點撥。
三指導寫文。
1學生思考討論:怎樣才能寫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
2師指導: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資料,并舉出具體事例來說明。
要求:語句要流暢,內容要真實。
四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學生打草稿。
二師巡視并單獨指導。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三
教學要求:
1.認識“洼、印”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隱喻的寫作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4.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善于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你有沒有發現路途上美麗的風景?本文作者就發現了上學路上的美麗風景,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學會發現美、描述美、贊賞美!
2.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海縣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創作集童話、詩歌、散文于一體的文學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涵,頗受小讀者喜愛。本課就選自張秋生的童話集《小巴掌童話》。
4.法國梧桐:大量傳入我國約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國人種植于上海的租界內,故稱為“法國梧桐”,簡稱“法桐”或“法梧”。葉子有5個葉尖,少有3個或7個,葉子長寬差不多。正式的名稱叫“三球懸鈴木”,屬落葉喬木,是世界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稱。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3.邊讀邊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
2.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3.通過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詞語?
四、交流課文內容。
1.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五、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記憶生字,提醒學生與熟字區分比較。
3.書寫點撥。
4.寫生字和詞語,當堂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語段。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2.小組內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讀、比賽讀等方式激勵學生朗讀。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借助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把一物當作另一物來寫。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我穿著一雙棕紅色的小雨靴。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動。
5.你能說一個打比方的句子嗎?
6.短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還有什么樣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豐富想象。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指名說一說。
四、總結感受。
1.這篇課文描寫了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風雨過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學路上,發現水泥道上布滿了落葉,通過比喻的手法詳細描寫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動情地贊賞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上學路上水泥道的美。
文檔為doc格式。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四
知識與技能:。
1.會用查字典的方式認生字。
2.學會用預測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掌握“假、幾”等多音字,積累四字詞語,熟悉引號的用法。
積累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
1.學會用預測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幾”等多音字,積累四字詞語,熟悉引號的用法。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讀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件、生字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用查字典的方式認生字。
2.學會用預測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一、交流平臺。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覺得預測有什么好處?
(1)組內交流。
(2)同學之間說一說。
2.為了更好地做出正確的預測,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二、識字加油站。
1.同學們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間相互檢查、互相指正。
三、課堂小結。
預測是閱讀故事時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既會充分調動大家的閱讀積極性,也會讓大家閱讀時更加仔細認真。但是預測有時也會有誤差,我們在查找資料時,要注意這種方發是否通用。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典基礎閣佳盲唐。
課時作業:
書寫生字。
課后反思: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運用詞句段。
2、從“日積月累”中積累句子。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一、詞句段運用。
1.讀準加點的字音。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四個詞語中的加點字。
(2)小組交流:組內同學互相讀一讀。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練習。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你能舉個例子嗎?
2.下列成語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說出這樣的成語嗎?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列三個成語的特點。
(2)小組交流:看看自己的發現是否和其他同學一樣。
(3)指名朗讀。
(4)全班交流。
(5)教師引導小結:這三列成語,都是含有數字的`成語。
(6)拓展練習。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成語?你能舉個例子嗎?
3.讀句子,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句子。
(2)小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現?
(3)全班交流。
(4)教師引導小結:對于人物的語言描寫,有的提示語在前,有的提示語在后,有的提示語在中間。
(5)拓展練習。
你能舉個例子嗎?
二、日積月累。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2.小組朗讀。
3.師生對讀,齊讀。
4.看誰最先背下來。
5.背誦比賽。
三、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多音字。
帶數字的成語。
引號的用法。
團結的力量和意義。
課時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書寫本課練習冊。
課后反思:
省略。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五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課件。
一、談話導入。
1.我國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能說說嗎?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與橋梁有關的古代建筑。這座橋,它沒有萬里長城恢弘氣勢,也沒有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但它卻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大奇跡,因為它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這就是趙州橋。(板書課題)。
2.結合預習,談談你對趙州橋的'了解。(生自由發言)課文中的詞語也認識了吧,我們再來共同學習。
二、檢查字詞。
1.讀音要注意的詞語有:橫跨參加前爪;字形要注意的有:縣、設、爪、貴;詞義要注意的有:創舉和智慧。
2.齊讀詞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趙州橋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遺產,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結晶。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讀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2.生匯報。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本。
1.通過一千四百年體會到它的古老。(抓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2.趙州橋是一座非常雄偉的橋。
(1)“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橫跨在30多米寬的河面上。”能體會到這些數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文中列舉了這么多數字,為我們展現了栩栩如生的趙州橋。我們邊讀邊想象。(指名讀句子)。
(2)通過想象,雄偉的趙州橋仿佛就在眼前,這種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有助于理解課文,想讀的孩子借助這種方法一起讀。
3.趙州橋是一座堅固的橋。
(1)它不易被沖毀,這與它的設計有關。(指名讀相關語句)。
(2)結合感悟,借助圖片,講講趙州橋的構造特點。(大橋左右各有兩個小洞,平時水從大洞流過,發大水時還可以從小橋洞流過。這樣的設計不容易被大水沖毀,而且還節省了石料。)。
(3)這種設計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作者用的什么詞?(創舉)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也就是說。在趙州橋之前,沒有人這么建橋,趙州橋是第一座這樣的橋。
我們的趙州橋經過了一千四百多年,仍完好地橫跨在河面上,這就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見證呀!帶著你的感悟,再來讀這一段。(指名讀)。
4.趙州橋是一座美觀的橋。
(1)作者為什么不說趙州橋堅固美觀?比較句子異同,總結原句的優點。(因為這句既總結上邊的內容,又引起下邊的內容。)。
(2)用“不但”總結上文,用“而且”引起下文。這對詞語非常重要,不僅起到連接作用,而且使表達更有條理性。
(3)趙州橋雕刻的三種龍的圖案很美。課文寫的多細致,再想象,看看還能體會到什么?(感覺這些龍像真的一樣)帶著理解,邊讀邊想象。把靜態的都寫活了,多令人想象。
(4)我們借助圖片,穿越時空,來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欣賞圖片)。
(5)圖案雕刻的精美,作者的語言描繪的優美,把它積累起來。(指導背誦)。
5.一千四百多年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不就是對古人智慧與才干的最高評價嗎!帶著驕傲與自豪齊讀最后一句。(齊讀)。
五、指導書寫規范筆畫。
1.回讀要寫的生字。
2.記憶字形。
3.重點指導“橫”和“舉”兩個字。
六、布置作業。
1.把生字寫一寫并組詞,再用“不但……而且……”造句。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上網、看書或向他人請教,了解自己家鄉的古代建筑,下節交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六
1、審閱題目:本次習作主要是寫童話。我們要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寫出以事實為基礎的有想象力的童話。
2、選定內容: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
(2)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是在哪里發生的。
(3)他們在那里做什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
4、表現手法:開門見山,首尾呼應。
5、結構順序:先交代時間、事情的起因。接著描寫啄木鳥看病和治病的過程,最后寫治好病后的.啄木鳥和樹的心情。
()。
啄木鳥治病。
一個星期天的早上,小猴爸爸風風火火闖進了啄木鳥的診室,慌慌張張地說:“我的桃樹要死了。前一段時間還好端端的。可前兩天開始,它好像快干枯了。眼看我就有鮮美的桃子吃了,這下可泡湯了。你快去我家看看吧。”
來到小猴家,啄木鳥醫生看著那棵桃樹,從容鎮定地繞著樹枝飛了一圈。啄木鳥一邊飛,一邊細心地觀察:“這棵樹啊,如果不是缺水,就是樹蟲惹的禍。”果然,他看見樹上有許多小洞。于是,啄木鳥醫生就用尾巴支著身子,用爪子抓住樹干,穩穩當當地站在樹干上,把它尖尖的嘴巴,伸進樹洞里,把一只黑色的毛毛蟲叼了出來,給猴爸爸看了看,然后吃了下去。
治完病后,啄木鳥說:“猴爸爸,你放心好了。我保證你會有桃子吃的。包你吃個夠。”猴爸爸很感激啄木鳥醫生,說他是森林好醫生。
兩個星期后,桃樹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生機盎然。小動物們在樹上玩耍,猴爸爸也收獲了很多桃子,他拿出桃子和森木里的動物一起分享。
開頭扣題,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用“風風火火”寫出小猴爸爸的緊張的心情。
動作描寫,寫出了啄木鳥工作認真。
首尾呼應。
童話世界多么神奇啊!我們也來編一個童話故事吧。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七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題是“讀書”。安排了《小小的書櫥》、《山溝里的孩子》、《爸爸和書》三篇主題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讀書的樂趣,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
“語文天地”中涉及的各項活動和練習,突出了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了語言的積累,同時又注重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32個生字,會8個生字,掌握與課文有關的詞。
2學習課文,從不同角度感受讀書的樂趣及讀書的重要性。
3抓住重點此,理解課文內容。
4積累好詞佳句。
課時安排:8―9課時
小小的書櫥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9個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詞。
2學習詩歌,懂得小書櫥中蘊含的知識,能使人眼界開闊,生活充實,體會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之情。
3體會關鍵此舉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讀書的樂趣。
4有語氣地朗讀全詩。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詩歌,會認識中的生字詞。
2熟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小書櫥的喜愛。
3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導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小書櫥?說說你從中獲取了那些知識。
今天,老師帶領你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板書《小小的書櫥》,看看小作者是怎樣寫他的小書櫥的。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書,花初步認識的字,用自己的認字方法認識它。
2至明看火車,檢測識字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1自讀詩歌。
2讀完詩歌,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3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愛讀書?
作者為什么把書櫥比作是“廣闊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感悟2―5小節,體會讀書的樂趣。
讀最后一小節,面對書中的無窮的寶藏,我們應該怎樣做?
四配樂朗讀,放飛想想談感受。
1指名配樂朗讀課文。
2學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結合自己讀書的感受來談。
3生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五總結評價,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再讀詩歌,進一步感受詩歌內容。
2完成古詩《觀書有感》。
3會寫本課生字。
導學過程:
一直揭課題
二感情朗讀,回顧全文。
三完成讀一讀,背一背《觀書有感》
1自由讀古詩。
2再讀古詩,結合插圖,自悟詩意。
3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生字
1學生觀察生字,提出不會寫的字全班交流解決。
2重點指導“瀚、尊”
五總結評價,布置作業
鼓勵孩子積累好詞好句,摘抄有關讀書書的名言警句。
山溝里的孩子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學會9個生字、詞。
2學習課文,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還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3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段落結構。
4能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在杜重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悟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生字,掌握“籠罩、啟程”等詞。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
3學習課文,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導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你們平時是怎么上學的?想了解山溝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山溝里的孩子》一課,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們是怎么上學的。
二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用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它
2指名讀課文,檢測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仔細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那兩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分段,理清結構。
3說說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師小結。
四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認真地將課文瀏覽一遍。
2說說:山溝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學的?
3找出文中描寫山溝里的孩子不怕困難的句子讀一讀。
小組討論、交流:山溝里的孩子上學有什么困難?他們是怎樣面對的?
4指導朗讀,學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讀。
5學生自學課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
討論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讀。
激發學生想想:看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話補充一下嗎?
5師小結。
五齊讀課文,全面感受課文內容。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再讀課文,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2完成語文天地中的―
3會寫本課生字。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課。
二再讀課文,聯系自己,深入感受內容。
1齊讀課文。
2想想山溝里的孩子是怎樣上學,聯系自己,談談你此刻的想法。
3找出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讀給你的同桌聽,并在班上展示。
三完成語文天地中的―
1讀句子,在文中找出對應的句子。
2讀一讀兩組句子,抄一抄,積累精彩句子。
四指導學生寫本課生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說說那個字較難寫或易寫錯?
2重點指導“罩、慧、貌、勤”的寫法。
五布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時間長
山溝里的孩子(上學)路不好走(勇敢、樂觀)
不十分安全
教學內容:寫自己一次借書的經歷。
教學目標:
1會按事情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
2指導學生將借書的過程寫具體(能通過自己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來寫)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向圖書館或別人借過書嗎?,說說你是怎么借的?并把這件事記下來。
二打開思維,互相啟發
1同桌互相說自己借書的經過。
2全班交流,師點撥。
三指導寫作
1思考:怎樣才能將借書的過程寫得清楚、具體。
2師小結后,提出寫作要求:
第一:要交待結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第二: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等,將借書的過程作為重點來寫(在借書的過程中若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的,也應寫下來)
另注:
學生也可選擇寫介紹一本好書。
要求:
1寫出你喜歡什么書以及喜歡的原因。
2在寫你讀后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一學生構思作文。
二學生打草稿。
三師巡視指導。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八
知識與技能:。
了解續寫的相關知識;學習編寫習作提綱;積累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及思維方式。
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自讀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課件。
1課時。
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續寫的相關知識;學習編寫習作提綱;積累把一件事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2、通過思維訓練、創設情景、自主構思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明白怎么寫,如何寫好等問題。
3、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及思維方式。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一、思維訓練,認識“續寫”。
1.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句子,請你們發揮想象,將句子補充完整。(出示擴句)。
(1)春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啪”,花瓶打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春天的景物是什么樣的?花瓶打碎和我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2.引導學生想象填充。
過渡:剛才我們是進行擴句訓練,大家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力把句子補充完整。今天咱們要完成的作文——續寫形式跟擴句相似,不過有一定難度。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續寫?(指名讀)。
出示:續寫就是抓住“續”字,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接著原材料的故事情節延伸下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提煉要點,明確要求。
1.出示習作要求:
第一幅圖:
同學a:“我上個星期過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蛋糕。”
同學b:“我也剛滿九歲,全家人一起給我慶祝了生日。”
同學們圍在一起議論起自己的生日。
第二幅圖:
李曉明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
第三幅圖:
同學a對同學b說:“李曉明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我們一起為他慶祝生日吧……”
第四幅圖:
結果會是什么呢?
以上是這幅圖中提煉到的信息,即:只講了事情的開頭,沒有詳細地講述事情后來怎樣了,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根據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寫清楚,寫具體。
思考:從習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教師引導歸納出示:
(1)范圍:記事材料作文(給出開頭,續寫經過,結果)。
(2)順序: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3)要求:展開想象;寫清楚;寫具體。
三、創設情景,師生續編故事。
1.談話出示語言片斷:(既然根據材料續編故事,那么我們就得弄清材料內容。)。
同學們,想一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板書:準備生日】。
結果又會怎樣?【板書:慶祝生日】今天咱們一起把故事編下去。
小結:在續寫之前我們首先要【板書:理清線索】。
3.師生口頭共同續編故事。
(過渡)在續寫過程中,除了理清線索之外還要對發生的事情進行合理想象。
(4)出示:常用的過渡方法有:
a.用一個句子過渡;
b.用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過渡;
c.用提示語過渡。
(5)對于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6)試著給這個故事擬定一個合適的題目。
過渡:剛才我們共同續編了一個故事,這只是一種情況,可能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請大家充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根據材料內容展開合理想象。
四、各抒己見,發散思維。
1.出示討論提示:
(1)我們為什么打算為李曉明慶祝生日。
(2)我們為李曉明的生日做了哪些準備。
(3)李曉明當時有什么反應?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4)結局如何。
(5)我有什么感受或收獲。
2.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習作:續寫故事。
續寫指導。
理清線索。
語意連貫。
合理想象。
課時作業:
和同學交流自己寫的故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篇說一說。
課后反思:
省略。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十九
關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時間,在“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來臨之際,把自己想說的話用一段話寫下來。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們的作息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親情”這一單元,使我們感到親人之間的關愛與親情。那作為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為我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多。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對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時間表進行了解。今天我們就將自己了解的在班上進行交流,并寫下來。
二 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勞
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師點撥。
三 指導寫文
1 學生思考討論:怎樣才能寫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
2 師指導: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資料,并舉出具體事例來說明。
要求:語句要流暢,內容要真實。
四 老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 學生打草稿。
二 師巡視并單獨指導。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趙州橋的教案(匯總20篇)篇二十
生字:會認會寫生字23個,認讀生字34個。
積累:(一)、生字目標:會認34個字,會寫23個字。
(二)、理解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重要詞語的意思。
3、培養搜集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
(三)、積累目標:
1、通過朗讀和交流能根據上下文理解相關詞語,積累詞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
2、學句子寫句子,提高寫話能力。
感受智慧的意義,體會指揮來源于創造力、知識、經驗、意志品質。
續寫《田忌賽馬》
用冰取火
整體設計個性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支探險隊到南極去考察,在一個孤島上,他們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險隊員用冰做成“冰透鏡”,點燃了火。故事表現了探險隊員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聰明與智慧。
學習目標
1、讀課文內容,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探險隊員們的聰明與智慧。
3、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運用智慧和知識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事例。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南極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南極的氣候,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板書課題。
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
用所有可能的辦法認識生字。讀通句子。抽讀。你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分小組合作學生,小組討論。
三、細讀課文討論交流:
1、當大家絕望的時候,年輕的隊員是怎么做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
指導朗讀,學生交流,總結:自讀,抽讀,賽讀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