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編寫是師生互動教學的基礎,它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照顧。希望以下精選的大班教案范文,能夠為教師們的備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一
1、學習3的加減法,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其含義)。
2、學習書寫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1.2-64分開和聚集。
2.2-65分開和聚集。
3.課件:圖片-螃蟹4。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螃蟹。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幅圖上有什么?看完后講給大家聽。
什么地方有誰?”
(石頭說有兩只螃蟹)。
再看看旁邊(又來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雞怎樣表示?
幼兒回答老師邊用數字記錄。
用什么符號表示又來了呢?(+)。
用什么符號表示一共有呢?(=)。
(2+1=3)“這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
石頭上有2只螃蟹,又來了1只螃蟹,一共有3只螃蟹。
2+1=3。
2、出示數學卡。
(1)2-64分開和聚集。
誰會把這幅圖講一講?
有一個面包,再拿來一個面包,一個有3個面包。
那用算式怎樣來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有3個面包,拿走1個面包,還剩幾個面包?
“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叫什么名字?(減號)怎樣讀?(減)。
這道算式叫做減法算式。”
3、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的什么意呢?
3–1=22–1=3。
二、操作活動。
1.看圖講述含義,指導幼兒正確列出3的加減算式。
講清楚含義,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寫數字。
3.依樣填空格。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2、借助動畫演示,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加減的互逆規律。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數字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與分解點擊課件,出現貓媽媽:“小朋友看,誰來了?貓媽媽要和小朋友做一個問答游戲!
點擊課件,貓媽媽問: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復習7的組成和分解,貓媽媽表揚小朋友”棒極啦!“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基本部分:
(一)欣賞”小貓釣魚“,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1、演示課件,幼兒欣賞動畫,回答問題。
(1)小貓咪也來啦,看一看,貓媽媽和小貓一共有幾只?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可以怎樣表示。學習1+6=76+1=7。
(2)貓媽媽帶小貓到河邊釣魚,觀看小貓釣魚、吃魚,學習7―1=67―6=1。
2、動畫演示加減互逆規律動畫演示數字和加減號的移動、變化,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欣賞”小貓撲蝶“”小貓追鳥"自編應用題。
1、課件演示小貓撲蝶:來了幾只蝴蝶,飛走了幾只,還剩幾只?
幼兒自編應用題,操作練習:6+1=71+6=77―1=67―6=1。
(三)根據實物編應用題。(泥工在計算活動中的應用)(四)看算式編應用題。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三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系,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兩組圖片。
2、幼兒每人一套數字列式操作卡。
3、幼兒用書《數學》第19頁。
1、做游戲“碰球”,復習5的組成。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教師(出示圖片):樹上有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幼兒可集體回答。)。
飛走了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只蝴蝶?
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1=4(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海里有5條鯨魚,游走了2條鯨魚,還剩下幾條鯨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請幾位小朋友講述圖意,其他小朋友擺一擺算式。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的算式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個別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2=3。
3、列式計算,進一步掌握5以內的減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喜歡吃的開心果,每人5顆開心果,請小朋友吃掉3顆開心果,還剩下幾顆?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板書,集體驗證。)。
4、活動延伸,小動物吃東西。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把幼兒用書翻到第19頁,看看小動物們喜歡吃什么?
師:請個別小朋友說說圖意,其他小朋友邊聽邊寫算式。(小猴家有幾根香蕉?小猴吃了幾根香蕉?還剩下幾根香蕉?)。
個別幼兒回答,集體驗證。
師:誰的算式不一樣?表示什么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與驗證。)。
——同樣方法引導幼兒驗證其他幾個算式。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分組學習,引入競爭機智,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2、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通過創設情景,培養和提高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人人參與口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棒、計數器、合作花、學具錢、藍貓(淘氣)分組比賽題單、小棒。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具嗎?今天呀,藍貓帶著他的玩具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聽了玩具們精彩的自我介紹,聯系自己手中的錢,你們想到了什么?
(1)我想買一個機器人40元和一個恐龍3元,一共要多少元錢?(40+3=43)。
(2)我用58元去買賽車4元,還剩多少元?(58-4=54)……。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本領!咦?真奇怪!這些題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呢?能不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題,講給小組的伙伴們聽聽。
二、自主學習探究算理。
1、小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說算法。
師:誰愿給大家講講,你是怎么算的?(數的組成法。)(先減再加的方法。)。
3、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么多的算法,誰來評一評,你最喜歡的是那一種算法?為什么呢?在今后的計算中,我們可以選用自己最喜歡的、又比較快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課間休息師生律動。
四、鞏固內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題。
76-4=57-3=68-5=。
2、猜小棒、人民幣活動。
我一共有67元錢,用了5元,還剩多少元?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你們想玩嗎?用你喜歡的學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組比賽。
準備——開始!(比賽完后)停!和你的小伙伴交換題單,互相評改,(參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對了的請小組長給你獎勵一顆智慧星!
4、搶摘蘋果。
師:讓我們繼續加油吧!瞧!這些五顏六色的蘋果正等著你們來摘呢!只要你能搶先算對蘋果上面的題,這個蘋果就送給你了!
5、拓展練習。
師:小朋友們都在積極的開動小腦筋,還能編出很多很多的問題來考大家。是呀,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就會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五
1、 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2、 學習看圖列式,口頭編應用題,促進分析能力的提高。
1、 一個寶藏箱。
2、 每人一套 1~5 的數字卡片及―、 = 符號,鉛筆,橡皮,作業本。
3、 圖片: 1 個農民伯伯,柿子 2 個,梨 3 個,蘋果 4 個,桃子 5 個和畫一幅作業本里的題目和圖片。
4、 畫幼兒用書第 28 頁中的四幅圖(貓,猴,熊,兔)。
5、 課前練習開火車(咔嚓、咔嚓、咔嚓,嗚 ,咔嚓咔嚓,噓)。
一、 以游戲引題
1 、教師:小朋友,歡迎來到數字列車總動員,我是列車長――小不點。我的口號是:只要你努力,關關都能過!今天,我們要乘著這列火車去尋找寶藏(出示寶藏箱),不過呢,在找到寶藏之前,我們要先闖過三個有困難的關卡站,小朋友們過了關才能找到寶藏,才能知道這個寶藏到底是什么?你們有沒有信心?(有)那我們一起開火車進入第一站(做動作)水果園。
二、數字列車到達第一站 :水果園(逐一出示教具,講解口頭應用題,幼兒用數字卡片擺出算式)。
請聽題一:
2 、師:下面我要請小朋友們自己來擺一擺,說一說。咦!看看你們的桌子上是不是也有數字寶寶,農民伯伯要出題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先找到數字寶寶,然后擺出算式。
3、 請小朋友們快快整理好數字寶寶,我們要來過第三個難題了!
請聽題三:果園里有 3 個梨, 2 個梨壞了,問還剩下幾個梨?(引導幼兒說出算式)
4、 還有最后一道題,過了這道,才能進入第二關。
請聽題四:果園里有 4 個蘋果,分給小胖 3 個,果園里還剩下幾個蘋果?(講解同上)
三、 數字列車到達第二關:動物園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口頭編應用題,列式)。
1 、看看動物園里有哪些小動物們來考我們,咦,喵喵、、、是誰呀?
出示圖片小貓:小貓說想要找到寶藏,也必須得過我這關!
問:小貓我原來有幾條魚?吃掉了幾條?還剩幾條?(算式怎么列,有誰知道?)
小結:小貓我原來有 3 條魚,吃掉了 2 條,還剩 1 條。 3 ― 2=1
2 、看看第二位出場的是誰?
出示圖片小猴,請幼兒自己來口頭編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小結:小猴原來有 4 個橘子,吃掉了 2 個,還剩下幾個? 4 ― 2=2
3 、看看還有誰?
出示圖片小熊、小兔:同上請幼兒自己來口頭編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小結:小熊原來有 5 瓶汽水,喝掉了 2 瓶,還剩下幾瓶? 5 ― 2=3
小兔原來有 5 只香蕉,吃掉了 3 只,還剩下幾只? 5 ― 3=2
四、 歡迎來到第三站:作業園。( 教師講解示范第一題,幼兒根據題意,獨立完成以下各題,教師和幼兒一起點評分析。)
1、 看看作業園里又會有什么呢?(出示事先畫好的作業本中的題目,請幼兒說說圖上有哪些東西?――小樹、蠟燭,書本,老鼠、箭頭等等。教師講解虛線的圓圈,蠟燭滅了,叉等都表示去掉或者減掉的意思,為下面做題作鋪墊。)
2 、請小朋友們翻開作業本第 37 頁,看看你書上的是不是和老師黑板上的一樣。現在請你們快快把其他題目給完成,我要來看看哪個小朋友動作最快。
3 、教師和幼兒一起驗證到底做的對不對,請個別幼兒來講解題意,并列出算式。
五、以找到寶藏結束活動,并且起到點題的作用。
小朋友們真厲害,三關都被你們闖過了,火車達到了目的地,現在呀,寶藏馬上要被找到了,你們高不高興?再來猜猜這個箱子里到底是什么呢?揭曉答案:教師拿出箱子里的笑臉娃娃帖。
師: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在遇到困難時都能像笑臉娃娃一樣笑著去勇敢面對困難,相信一定能成功!!現在,我把笑臉娃娃獎給每個小朋友。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六
1.能夠根據圖示,編寫減法算式題。
2.了解算式中個數字符號的意義。
1.理解減法的意義,學習6以內的減法算式題。
2.認識“-”號和“=”號,了解意義。
集體。
兒童經驗基礎。
認識6以內的`數字、
《小朋友的書.數學》、減法提的圖片、紙、筆。
一、游戲引入課題。
1.以領獎品引入課題,了解減法的意義。
二、認識減法算式,嘗試列算式。
1.游戲“領獎品”,教師列出算式:6-2=4。
2.認識題中的符號,引導幼兒理解算式題中每個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3.換數字,幼兒分別嘗試列出6以內的減法算式。
三、看圖列算式。
1.請幼兒根據圖示討論列出算式題。
四、操作。
1.完成《數學》p32練習。
有效語言設計。
1.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發禮物了,數數看,我總共帶來了多少份禮物?
2.一共有多少份禮物?領走了多少份?還剩多少份?
3.說說算式中,“6”、“2”、“4”、“-”、“=”分別表示的意義。
環境輔助。
游戲。
引導分析。
出示圖片。
指導。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七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算式題(掛于幼兒胸口)、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停車場標記、沙包(上面有數字)、簍子(有數字110)、獎品(有算式題)、塑圈、黑板。
一、導入游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開著汽車一起到數學宮玩玩吧!(幼兒聽音樂開汽車進活動室)
師:數學宮到了,讓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胸口算式的得數就是你的車位號。
師:汽車停好了,我們一起進數學宮吧。
二、闖關游戲
1、錄音:歡迎來到數學宮,請闖第一關:對暗號。
師:進數學宮還得闖關啊!讓我們看看闖關的'要求是什么!
師:老師說一個數,你們對一個數,兩數合成小旗上的數。這樣就能闖關成功。
師:嘿!嘿!我說數字2。
幼兒:嘿!嘿!我說數字6,2和6合成8。
2、錄音:小朋友你們真棒!歡迎進入第二關:投擲。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算出沙包上的得數,然后站在線上投到相應的數簍子里。
(幼兒分組檢查)
3、錄音: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快快來闖最后一關吧!第三關:看誰報得多。
師:這一關的要求是:聽一個數,請你說說有哪些算式的得數等于它。
4、錄音:祝賀你們闖關成功。博士爺爺還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禮物。請你找一找跟你胸口得數一樣的就是爺爺送給你的禮物。
三、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
那讓我們一起帶著禮物開著開汽車回家吧!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八
(1)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編減法應用題。
(2)根據數字或算式進行仿編、創編減法應用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掛圖、數字卡片、圖片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圖。
一、鞏固復習加法應用題,以問答形式回答所提問題。
二、學習看圖自編減法應用題。
(2)提問,這是運用了什么方法?請一名幼兒把算式寫出來,剛才老師讓小朋友根據掛圖完整的吧這幅圖復述出來,這種形式就是減法應用題,應用題有他必然條件,一件事,兩個數字一個問題,這是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那么老師讓小朋友根據老師給你們講的上述條件請小朋友們看圖編一編減法應用題。
(3)出示小鳥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仿編應用題,并把算式寫出來。
三嘗試用數學創編減法應用題。
四探索用減法算式創編應用題。
進一步加深鞏固,讓幼兒根據減法算式進行創編如9-3=?
五自由發揮編減法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七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帶著禮物回家給爸媽編應用題。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發現觀察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的思維,從而讓幼兒理解減法應用題的實際意義,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了成功喜悅,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的理念,然而我也發現了不足,幼兒在創編過程中,內容比較單一,有一個孩子編出來,多數的孩子都模仿他的思路創編,只有少部分幼兒創編有新意,以后要加強幼兒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要突破幼兒單一的模式,加強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自編減法應用題是在自編加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的便于大班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去創新去表達,整個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孩子都參與在活動中,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減法應用題的創編。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九
大班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解和10以內的加減法,本次活動是在孩子已經學習了7的組成的基礎上來進行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本次活動我將數學融入圖片、游戲中,讓孩子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教學目標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還是偏向于設計意圖,教材分析應該分析教材里存在的有教育價值的東西,而不是我們的教法)。
掌握7的減法運算的方法。
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
1、在掌握7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7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2、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3、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激發探索數學的興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1、幼兒數學用書。
2、"-""=",數字1~7,水果動物等磁性教具。
一、利用"碰球"游戲復習7的組成。
例:老師說出數字1,"嘿,嘿,我的1球碰你幾球?"幼兒"嘿,嘿,你的1球碰我6球"。
1、出示磁性教具7個蘋果,提問:7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小朋友把7個蘋果分成兩份,看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教師演示)你們用什么方法分出來的?(減法)請小朋友根據7的組成列出減法算式例:7-6=1、7-5=2、7-4=3、7-3=4、7-2=5、7-1=6(依次類推得出算式)提問:為什么7-6=1?(因為7可以分成6和1,所以7-6=1……)。
2、理解減法算式中的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小結7―1=6、7―6=1中三個數字相同,位置卻不同,所以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為了我們好記憶,我們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這個環節可能有難度,或者這樣問:你們找找看,哪兩道題里的數字是一樣的?然后把它們放在一起,請孩子們找找規律,教師再總結。)。
三、幼兒操作。
幼兒操作幼兒數學用書第8頁"學習7的減法"進行練習。
四、課后延伸。
引導幼兒使用幼兒數學用書第9頁"復習7的減法",進一步鞏固幼兒7以內的加減運算。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首先通過游戲復習7組成。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圖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擺一擺、議一議、說一說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收獲。雖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經有了1-6的分成與計算初步感知,但要經歷觀察、質疑、自己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所以我設計了課件演示、花片、闖關游戲等形式,幼兒園的孩子比較沒接觸過用課件上的數學課,所以會更吸引孩子。
幼兒園與小學是相鄰的兩個階段,大班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小學一年級是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幼兒園大班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提高,他們二者既有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系,幼兒園的課堂主要以育為主,以教為輔,注重的是玩中學,教學的形式是以游戲為主,靈活、自由、趣味性強,沒有嚴格的約束力和規范性。而小學的課堂,是以教為主,以育為輔,有較強的學習目的性,知識的密度相應增大,課堂的規則也比較多,行為上存在一定的約束力。這種教學形式上的“動”—“靜”,教師教法上的差異,許多孩子存在著不適應。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
1、進行學習數量的關系,了解加減法的意思。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幼兒每人一套1-9的數字卡、十、一、=、有關動物的頭飾。
2、教師準備磁鐵教具。
一、引發幼兒的興趣。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玩具9個,讓幼兒數一數。
2、讓幼兒說出9的分合。
二、團體活動。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圖形寶寶,出示三角形(紅色和藍色)讓幼兒說出加法算式。
師在問:9個三角形去掉1個還剩多少個?
怎樣寫算式?(書:9-1=8)。
9個三角形寶寶去掉8個,還剩多少個?
2、出示蘋果圖形。
小朋友,老師又帶來了什么?(7個紅蘋果、2個紫色蘋果)一共有多少個?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樣寫加法算式?(書:7+2)還可以寫加法算式(2+7)。
一共有9個蘋果送給2個蘋果給小朋友,還剩多少個?怎樣寫算式9-2=7。
9個蘋果送給7個小朋友,還剩多少個?9-7=2。
三、操作活動:
四、游戲動物找家。
游戲規則;帶動物頭飾的小朋友算好得數,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說“xx動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動物回答“我的家在這里”。
認識數是計算的前提,反過來,計算又可加深對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兩者是密切聯系的本節活動通過數的組成把10以內數的認數和計算有機地聯系在一起。10以內的每個數,都通過動手操作,使孩子逐漸形成數的概念,掌握數的組成、分解、進而達到正確計算。幼兒已經學過10以內數的加減,但幼兒并不十分了解每個數的含義,本節活動出現了8個添上1個是幾個?使他們了解每個自然數是怎么形成的及它與前面各數的關系,最后通過擺一擺鞏固他們對算式的運用。既加深幼兒對10以內組成、分解和運算。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一
1、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的操作,嘗試進行20以內簡單的減法運算。
2、能積極思考、細致觀察,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1、教具準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2個圓形的蒙氏線場地;數字卡1-20;戒指樣的小圓圈若干。
2、學具準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作業單若干。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青蛙跳水。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兩個蒙氏線的圓圈上,每組小朋友記住自己組的人數,邊聽音樂邊走線。當音樂停止時,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數卡。如“8”,每組8個小朋友跳進圈里,再數數線上每組還剩下幾個小朋友。游戲可反復進行。
2集體活動。
(1)復習10以內的減法。
教師出示答案在10以內的減法算式,請幼兒口算得出結果。
(2)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創設情景:神奇工具又現身。小朋友,誰又來到我們班上作客啦?
教師出示工具“加法、減法板”,按順序擺放好。
教師:看,他又說話了:小朋友們好,又和你們見面了。我是加法、減法板,做起減法也有招。先把大數固定好,根據小數取藍條。數數看看剩多少,減法計算完成了。
教師從題卡中任意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4=,教師先讀算式,然后再找出加法減法板中的數字16,用小圓圈圈住,再從藍色定規中取出4擺放在右端靠著數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后數出前面還剩下幾格,剩下的格數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減法板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從題卡中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減法板,得出正確答案。
3分組活動教師:加法減法板想檢測一下小朋友學的怎么樣,我們每個人都來露一手,比試比試吧。
第一組: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做減法練習。教師事先準備好減法算式,請幼兒看算式,操作加法減法板計算出結果。
第二組:利用劃點子的方法進行減法練習。每張作業紙上都有一道減法算式題和被減數的點子,減去幾,就劃去幾個點子,最后數出剩下的點子數量,記錄在作業單上。
第三組:做花環。操作加法減法板完成《操作冊》32頁的活動“美麗的花環”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看分合式列出相應的9的加減法算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聽老師口報應用題,列出相應的算式解答。
3、在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書寫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分合式列出相應的9的加減法算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活動難點:
聽口報應用題,列算式。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火車”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開火車”的游戲。要計算出老師手上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車才可以出發哦。
2、教師出示9的加減法的算式卡,出示相應的算式卡,請幼兒計算出相應的算式,然后帶領幼兒玩開火車的游戲。
(一)復習9的組成。
1、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來吧。
2、教師與幼兒一起說,教師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師現在請你們看著9的分合式來列出9的加減法算式。
2、(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請小朋友看著這道分合式擺出算式。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1+8=9,8+1=9,9-1=8,9-8=1。
3、(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2+7=9,7+2=9,9-2=7,9-7=2.
4、(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算式3+6=9,6+3=9,9-3=6,9-6=3.
5、(指著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著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幾道算式呢?
幼兒擺,教師寫出算式4+5=9,5+4=9,9-4=5,9-5=4.
三、幼兒操作“聽教師口報9的加減法應用題列算式”
1、介紹活動要求: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練習本和鉛筆,請小朋友翻到沒有寫的一頁,聽老師口報應用題,報完一題,你就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解答。聽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自己認真聽,別急著寫,邊聽邊想這道題應該用加法還是減法。寫算式的時候要坐端正,頭不能低得太下,注意書寫格式。
2、教師口報應用題,幼兒書寫算式。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三
1、進行學習數量的關系,了解加減法的意思。
2、進一步練習9的'加減法。
1、幼兒每人一套1-9的數字卡、十、一、=、有關動物的頭飾。
2、教師準備磁鐵教具。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玩具9個,讓幼兒數一數。
2、讓幼兒說出9的分合。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圖形寶寶。出示三角形(紅色和藍色)讓幼兒說出加法算式。
師在問:9個三角形去掉1個還剩多少個?
怎樣寫算式?(書:9-1=8)。
9個三角形寶寶去掉8個,還剩多少個?
2、出示蘋果圖形。
小朋友,老師又帶來了什么?(7個紅蘋果、2個紫色蘋果)一共有多少個?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樣寫加法算式?(書:7+2)還可以寫加法算式(2+7)。一共有9個蘋果送給2個蘋果給小朋友,還剩多少個?怎樣寫算式9-2=7。
9個蘋果送給7個小朋友,還剩多少個?9-7=2。
游戲規則;帶動物頭飾的小朋友算好得數,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說“xx動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動物回答“我的家在這里”。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四
1.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歸納概括10的組成,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組加減法。
2.提高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能積極探索新知,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直接快速地湊10。
1.人手雪花片10個人手這樣表格若干。
2.10個蘋果卡片,10級臺階圖,小狗、骨頭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給我們帶什么來了?(從桌下拿出一盤蘋果)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喜羊羊一共帶來了多少個蘋果。(將盤里的蘋果一個一個地擺在桌上)生:10個。
師:喜羊羊說,今天誰分得好,她就把蘋果獎勵給他。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現1.動手操作培養幼兒數感。
(1)分一分師:現在請你們聽清老師的要求,請每位幼兒把桌子右上角的10個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間。
生:(放雪花片)師:我們用這10個雪花片代替10個蘋果,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快又好,開始。
(在幼兒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2)說一說師:請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幾和幾。
2.幼兒匯報后整理湊10法師:現在我要請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給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請仔細觀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樣嗎?(抽1位幼兒上臺分蘋果)師: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們你們同意嗎。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蘋果獎勵給你。
師:(指圖形)從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從右往左看10還可以分成9和1,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我們記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來記,(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師:現在又聽老師要求,請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
師:請你們動動腦筋,剛才我們已經把10分成了1和9,接著我們又可以怎樣來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聲的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生動手分,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師(分蘋果,中間用一條虛線分開)師:從左看10分成了2和8,從右看10還分成了8和2,它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填表格2、8)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
師:請你們又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想一想接著我們又可以怎樣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聲地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帶著幼兒把剩下的幾種分法一起分完,把表格完成。)師:你們真能干,幫喜羊羊把10個蘋果分成了兩堆,并且有這么多種分法。現在我們一起來記一記你們的分法吧。
(三)整理算式。
生(1):左邊有1個蘋果,右邊有9個蘋果,合起來就是10個蘋果。
師:誰再來列另一個加法算式?
生(2):左邊有9個蘋果,右邊有1個蘋果,合起來就是10個蘋果。
師:誰來列一個減法算式?
生(3):一共有10個蘋果,去掉1個蘋果,還剩下9個蘋果?
師:誰再來列一個減法算式?
生(3):一共有10個蘋果,去掉9個蘋果,還剩下1個蘋果?
師:為了你們能更準確的計算10的加減法,我們還可以通過找好朋友的方法來計算。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吧。
(師指表格,學生算)(四)應用拓展,寓學于嬉1.口算師:你們會了嗎?好,老師來考考大家。現在,請大家看老師的卡片,很快的口算出答案,比一比誰算的最快最好。
師:我們一起先來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級臺階。
生:9。
師:怎樣列算式呢?
(抽幼兒提問并列式回答,教師在臺階上板書減法算式,繼續把臺階爬完。)3.做練習。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剩”的含義。
觀察圖案的排列規律,依樣接著畫。
活動準備:
教具:三幅實物圖,貼絨數字及符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仔細看看誰能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講清楚?”先講第一幅。(花上有4只蜜蜂。)“看看第二幅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么看出來的?”(飛走了兩只蜜蜂。)“我們把第一幅與第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圖應該怎樣說?”(花心上還剩兩只蜜蜂。)“大家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用算式記錄,并表達圖意。
1、“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記錄這件事?大家看他記的對不對?”
2、“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什么意思。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看三幅圖列減法算式。
教后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能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并且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剩”的含義。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六
1、學習10的減法計算。
2、提高運算能力,進一步加深對減法的了解。
3、能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1、10節的小火車圖片。
2、保齡球10個,10根小棒。
蒙氏數學:10的減法。
走線,線上游戲:問答游戲。
10可以分成幾和幾。
1、復習10的加法。
出示10節小火車圖片。
游戲:數小棒給幼兒準備10根小棒,請幼兒拿出相應數字的小棒,列式并計算剩余的小棒,再點數驗證。
游戲:打保齡球4人一組,擊球,根據擊倒的數量,編一道減法運算題并計算出來。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七
1.學習5的減法,理解每幅圖之間的數量關系,體驗“走掉”“還剩”的含義。
2.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述的圖意。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兩組圖片。
2.幼兒每人一套數字列式操作卡。
3.幼兒用書《數學》第19頁。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來玩一玩“碰球”的游戲。
講解游戲規則:幼兒說出的球的數量和老師的球的數量合起來是5個。如:教師說“我的一球碰幾球?”幼兒回答“你的1球碰4球”。幼兒可集體回答,也可個別練習。
教師(出示圖片):樹上有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幼兒可集體回答。)
飛走了幾只蝴蝶?用數字寶寶幾表示?還剩下幾只蝴蝶?
教師(出示“”):這個符號表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減號”的含義。)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 - 1 = 4 (大家一起讀讀這道算式。)
教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導幼兒理解算式的含義。)
教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看圖講述算式的含義,并擺一擺算式。
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海里有5條鯨魚,游走了2條鯨魚,還剩下幾條鯨魚?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請幾位小朋友講述圖意 ,其他小朋友擺一擺算式。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你的算式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個別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板書:5 2 = 3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喜歡吃的開心果,每人5顆開心果,請小朋友吃掉3顆開心果,還剩下幾顆?請你用算式來表示。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你是怎么擺放的?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板書,集體驗證。)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把幼兒用書翻到第19頁,看看小動物們喜歡吃什么?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說說圖意,其他小朋友邊聽邊寫算式。(小猴家有幾根香蕉?小猴吃了幾根香蕉?還剩下幾根香蕉?)
個別幼兒回答,集體驗證。
教師:誰的算式不一樣?表示什么意思?(不同算式的交流與驗證。)
同樣方法引導幼兒驗證其他幾個算式。
大班學習的減法教案(實用18篇)篇十八
二、學習6的減法。
教師說明玩法:
幼兒當小司機、老師當警察,玩開汽車的游戲。要求幼兒根據“警察”出示的紅綠燈進行開汽車。
先請6輛汽車上前,開走一輛,還剩幾輛?要求幼兒列式,并引導幼兒說出算式中各數表示的意義。
列式6—1=5。
以此游戲讓幼兒學習掌握6的減法。
教師出示6的減法題。
6—1=56—2=46—3=36—=26—5=1。
讓幼兒完整讀。
三、游戲:開汽車。
幼兒每人手中拿一張1—5的數字卡,看教師出示的題目如教師出示:6—1=,手中拿數字5的幼兒出來開汽車。
讓幼兒互相交換手中的卡片后再次進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