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月工作總結,我們可以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和職業發展。大家可以從以下的范文中找到一些共同點,然后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總結。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一
2021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年,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動態更新“兩個清單”,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現場推進會、推廣有關地方和標桿企業的經驗等措施,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落實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細化工作方案。依據省、阜陽市方案,進一步細化方案,增強方案的可行性與針對性。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界首市“1+9+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度集中攻堅實施方案》,圍繞“六強化、六聚焦”,明確工作任務及步驟,強化措施,著力補短板、強弱項、破難題、夯基礎,以點帶面推動我市安全生產能力提升,固化制度成果,推廣先進經驗做法,切實促進全市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任務落地見效。二是加強工作調度。充分發揮x個專項工作組和工作專班作用,加強工作調度,定期召開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工作調度和推進會,認真研究分析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扎實推進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三是著力化解重大風險隱患。2020年x月和2021年x月市安委會辦公室先后兩次召開安全風險分析研判會,針對排查出的x個重大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建立預警機制、研判風險等級、提出解決對策、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及時交辦整改。對整改進度較慢、整改不徹底的,及時召開推進會,持續督促責任單位,推進整改工作。四是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今年以來,我市陸續發生多起安全事故,事故暴露出一些部門、單位安全責任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不深入、走過場。反映出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意識淡薄,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麻痹、僥幸思想嚴重。為全面落實“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要求,切實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安排,市安委會從5月20日—6月30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全領域、全方位、全覆蓋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
(二)突出抓好安全生產排查整治。
一是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今年1-5月份,共發現政府部門層面突出問題x處,企業層面,共排查隱患3531處。其中一般隱患x處,整改x處,整改率100%;重大隱患x處,整改3處,其余隱患均未到整改期限。全市共成立了x個檢查組,開展督導檢查x次,檢查單位x家,共督導問題x個。對x家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責令1家企業停頓整改,查封1家企業,移送司法機關x家企業,約談了x家企業,共處罰款x萬元。二是嚴格落實“一單四制”,確保隱患整改見效。集中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問題清單和隱患臺賬,落實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對重大事故隱患嚴格落實“一單四制”制度有關規定,實施掛牌督辦,按期銷號。今年以來,錄入“一單四制”系統x條隱患,已整改5處,其余隱患未到整改期限。三是汲取事故教訓,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深刻汲取“9.28”道路交通和潁上“3.23”火災、建筑施工等事故教訓,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緊盯行業領域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做到真查真治“全覆蓋”、嚴查嚴治“零容忍”,實現事故隱患動態閉環管理,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崗位、環節和個人。
(三)突出抓好行業監管,提升安全服務意識。
一是加強安全監管治理,持續推進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繼續深入開展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了金屬冶煉、存在有限空間作業、“反三違”行動等執法檢查,共檢查企業x家,發現的隱患總數x項,其中重大隱患數x項,執法覆蓋率x%。已復查x家,未到期復查x家,責令停產停業整頓1家,未按期整改立案處罰1家,罰款2萬元。二是做好安全服務工作,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難題。為切實解決企業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或不符合要求證件上崗問題,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開展了“四送一服”特種作業培訓考證專項服務活動。4月x日,在市文體旅游局組織開展了特種作業人員考取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資格證培訓,此次培訓共x人報名參加。對全市工貿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持證上崗的進行統計,擬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培訓,使我市工貿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都取得《安全管理資格證書》。
(四)突出抓好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監管。
危險化學品方面:一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利用安全風險防控監測信息系統和綜合監控信息系統,督促?;飞a和使用企業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監督各經營單位認真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改;二是嚴把安全準入關,上半年共許可無存儲設施?;妨闶劢洜Ix件,監督x家?;窂臉I單位依法履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手續,查出未經許可無證經營?;钒讣起;三是加強日常執法檢查,共檢查?;飞a經營單位企業x家,重大危險源1處,發現隱患x條,下達限期整改指令書x份、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x份,查封?;方洜I許可證過期加油站1座;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查處非法流動加油車和加油點案件x起,沒收成品油x噸。
煙花爆竹方面:一是春節期間配合環保、公安等部門落實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大盤香政策,不間斷對城區和禁燃禁放鄉鎮開展督查巡查,查處非法經營煙花爆竹行為;二是持續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行動,嚴禁無證非法經營和許可證件到期后繼續經營行為,共立案查處3起,沒收煙花爆竹產品x余箱,罰款1.2萬元;三是監督指導轄區內3家煙花爆竹批發企業更新完善“全國煙花爆竹流向管理系統”基本信息和出入庫信息,加強線上線下協同監管。
(五)加強《刑法修正案(十一)》宣傳工作,及時受理辦結群眾舉報案件。
一是加強普法宣傳。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切實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有關安全生產領域規定的貫徹實施工作,增強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法治意識。4月26日上午,阜陽市暨界首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宣講培訓會在中共界首市委黨校召開,各鄉、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安監辦主任,各園區分管負責同志、安委會成員單位負責同志以及建筑施工、交通運輸、金屬冶煉企業、大型商場超市負責同志x余人參加了培訓會。二是及時受理辦結舉報案件。今年截止到目前,共受理舉報件x件,其中阜陽市局轉辦件x件,界首市熱線辦轉辦件x件,其余x件為電話舉報件。內容分別舉報建筑施工安全隱患、電瓶車飛線充電、流動加油車等,已辦結并回復舉報人x件,一件正在辦理中,兌現舉報獎勵x件。
(六)落實防汛責任,加強應急值守。
一是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責任制、部門分工責任制等各項責任制。全面落實了潁、泉河堤防、涵閘泵站等重要工程設施防汛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調整了潁、泉河堤防技術人員責任分工。二是全面部署開展汛前檢查。全面部署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物資儲備補充、隊伍組建調整、預案修訂完善等工作,建立了全市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臺賬,明確了風險隱患位置、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共排查風險隱患x個,已完成整改x個,未整改隱患3個,明確了度汛措施。進一步查清、查實影響我市度汛安全的各類風險隱患,建立隱患排查整改清單,對排查出的隱患實行交辦制、臺賬制、銷號制、通報制“一單四制”制度。三修訂完善預案方案。修訂完成了《界首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目前已完成專家評審及征求意見。《界首市潁河防汛搶險預案》《界首市泉河防汛搶險預案》等專項預案已完成修訂。四是足額儲備防汛抗旱物資。利用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采購補充x萬元的防汛搶險物資,與界首市合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磚集黃莊建峰建材、安徽省鑫宮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簽訂了2021年界首市防汛物資社會儲備協議書,儲備砂石料x立方,混凝土塊x噸。五是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積極建立完善軍地對接協調機制,與人武部、消防部門對接,通報防守重點,做好用兵對接,推動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積極引導社會救援組織參與防汛救援工作,推動防汛抗旱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和應急搶險隊伍的整合組建。六是健全應急值守保障。設立了防汛值班室,配備了專用值班電話、電腦、傳真機等辦公設施,并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八是加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I備應急指揮中心規范化建設,和消防大隊對接,計劃和消防大隊合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七)扎實推進防災減災工作。
一是及時下撥救災款,妥善安排受災困難群眾冬春生活為切實保障2020-2021年冬春期間我市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止2021年元月20日,及時下撥冬春救助款x萬元(其中:冬春救助中央資金494萬元,冬春救助省級資金x萬元,本級配套資金x萬)。財政部門打卡發放結束后,我局組織人員到各鄉鎮、街道對冬春救助資金發放情況進行了督查。
二是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5月12日組織應急局、教育局、民政局、住建局等16家防災減災委成員單位在市委廣場懸掛條幅,設宣傳臺,擺展板,散發宣傳單等,多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各類自然災害發生過程、災害預警、逃生、自救知識。三是做好我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根據阜陽市《關于做好2021年度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和推薦工作的通知》(阜應急【2021】35號)要求,本著“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嚴格標準,抓好初評”、“加強領導,推進創建”三個方面要求我市符合創建條件的村(居)民委員會結合自身實際,踴躍參與創建工作。目前,已確定泉陽鎮集東回族社區、西城街道張莊社區擬申報創建2021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泉陽鎮王付全村擬申報創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二、存在問題。
(一)站位不高,力度不夠。部分鄉鎮(街道)和部門對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隱患排查不到位、上報不及時。
(二)“三必須”落實不到位。個別行業對行業內非法經營行為監管不力、打擊不夠,個別鄉鎮及科技園對停產的經營單位疏于管理。
(三)企業主體責任不到位問題。一些中小微企業規模小、效益差、存在制度、操作規程不健全、不規范等現象;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存在履職能力不足,隱患排查不嚴、不實、不細、不準,事故防范和風險管控能力明顯不足的問題;企業員工大部分為農民工,農閑務工,農忙務農,造成企業人員流動頻繁,安全培訓教育不足現象普遍存在。
(四)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急需提升。一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各類風險隱患交織疊加,大多監管單位感到力不從心,行業統籌不到位,屬地統管不全面,部分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執法力度需進一步加大。二是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市、鄉鎮(科技園區管委會)、行政村三級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安全生產監管力量顯著增強。但是,部分鄉、鎮(街道),科技園管委會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人員不健全、經費不足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安全生產監管水平和能力不能完全滿足安全生產監管需要。
(五)安委辦的綜合協調功能需要加強。市安委辦的日常工作根據三定方案設在應急局綜合監管股,編制1人,整天忙于各類報表、文件、材料。出不了辦公室,走不到部門、鄉鎮,下不了企業。不能結合界首實際發揮綜合協調職能。
(六)防汛體制機制尚待理順,專業力量不足等問題。一是在防汛指揮系統方面。相關部門在磨合過程中還有一些漏洞,應急、水利兩部門防汛抗旱工作職責還存在一些交叉和空檔的地方,許多職責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厘清,避免“事情多頭管、事情無人管”。防汛應急搶險技術支撐和實施應急搶險之間的關系需理順,水利部門和應急部門的職責范圍需進一步界定。二是防汛搶險專業力量不足。界首市從2003年以來沒有發生大的汛情,具有防汛實戰經驗的同志逐年減少,防汛抗旱專業力量缺乏、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目前界首市農村在家的青壯年不足三分之一,群眾性巡堤查險隊伍組建難度大,群眾災害自救能力不強;縣、鄉兩級指揮長、水利部門尤其應急部門的一些同志都沒有經歷過大的汛情,缺乏打硬仗的思想準備和工作經驗。三是機構改革尚未延伸到底。由于鄉鎮一級沒有參與機構改革,機構改革前鄉鎮承擔防汛抗旱日常工作任務的為水利員,防汛抗旱工作轉隸至應急部門后,鄉鎮安全員和水利員有扯皮現象,水利員需接受水利部門和應急部門的雙重業務督導,且工作部署有交叉重復現象,部分水利員有怨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開展宣傳培訓,筑牢安全發展理念。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相互交流的工作方式,加強對鄉鎮、部門和企業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提振精神狀態,進一步提高全面推進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
(二)細化責任體系,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圍繞工作目標,梳理工作任務,細化責任體系,量化工作清單。實行清單式交辦、臺賬式管理,對年度任務實現月保季、季保年,達到整體性精準化推進。
(三)強化依法治安、推進科技興安。加大安全生產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安全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大執法處罰力度,推進政府部門依法治理水平,提升企業依法生產意識。推進科技興安,鼓勵企業實行機械化換人、智能化減人。推進各監管單位科技化監管能力。
(四)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整治攻堅力度。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三年行動”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隱患排查治理,落實“一單四制”制度治理重大隱患。針對行動開展以來暴露的主要問題和主要隱患,進一步強化責任、明確任務、細化措施,通過調研會、通報制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全力做到事故防范到位。
(五)創新監管方式,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全面提升。各行業領域深化分級分類管理,對企業的監管由保姆式監管轉變為導師型監管,由注重隱患的排查整改轉變為對企業安全責任、培訓教育、安全管理、應急管理等全面監管。同時加大處罰力度,強化示范帶動。使全市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得到大的提升。
(六)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進一步壓實防汛搶險責任,全面排查整改度汛風險隱患,備足防汛應急物資,組織全市防汛抗旱綜合演練,全面提高防汛抗洪指揮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水平。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應急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充分發揮防指辦牽頭協調作用,恪盡職責,加強督查調度,強化會商研判,全力服務防汛抗旱工作大局,確保我市安全度汛。
(七)適時啟動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省應急管理廳《關于進一步明確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建設相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原則上待省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方案確定后,按照系統培訓、現場觀摩、研討答疑、編制上報、組織實施的步驟分級分步開展”,目前省廳尚未出臺全省應急指揮中心標準規范或建設指南。待省廳建設方案出臺、組織系統培訓后,啟動我市應急指揮中心內部裝修及信息指揮平臺軟硬件設施建設。
(八)進一步提升?;繁O管能力。一是強化重大危險源風險管控,完善固化“消地協作”聯合監管機制,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聯合督導檢查,監督企業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制辦法(試行)》;二是維護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有效運行,提升重大危險源風險管控水平,督促相關企業加快“二道門”建設;三是強化煙花爆竹安全風險管控,強化監管執法,從嚴查處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超量儲存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煙花爆竹零售點“兩關閉”、“三嚴禁”和批發企業“六嚴禁”規定,排查整治冷煙花和“鋼絲棉煙花”等問題。
(九)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努力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確保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二
一是組織保障規范有力。今年以來,市委常委會議3次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提出指導性意見;市政府常務(市長辦公)會議多次研究解決安全生產方面重大問題,及時調整市安委會組成人員并成立了16個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市安委會定期召開會議,對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
二是改革發展有序推進。市委、市政府于5月18日印發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對67項重點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我市安全生產工作的行動指南。
三是風險管控日趨規范。市安委辦適時采取“四不兩直”執法、綜合督導執法等方式,開展預防性專項檢查,對排查出來并經分析研判確認為重大隱患的,一律實施掛牌督辦整治。全年掛牌整治和督辦重大安全隱患31起,其中,市本級分兩批對18項重大隱患掛牌整治,對6項重大安全隱患下達督辦整改意見書,提請滁州市安委會對5項重大隱患掛牌督辦,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對排查出來的京滬鐵路上跨309省道重大建筑安全隱患,致函商請中國鐵路上海公司完成了整治。
四是“除患強安”扎實有效。4月下旬,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安全生產“除患強安”專項行動。期間,共排查各類事故隱患572處,其中重大隱患43處,已完成整治。
五是“攻堅行動”持續深入。自6月中旬開始,全市開展了為期六個月的安全生產“十大攻堅行動”,截至目前,共組織隱患排查治理544次、排查生產經營單位1561家(次)、排查隱患1867項(處)、限期整改企業452個、停產整頓企業21個、取締非法違法企業1個;組織監管執法741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613家(次)、下達執法文書305份、經濟罰款47.8萬元、曝光重大隱患11個、懲治典型違法行為3起。其中:
在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攻堅行動方面,集中開展了以建設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設施為重點的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行動。市安委辦明確相關部門建設任務,市四城聯創辦、文明辦、市政府督查室跟蹤督查,截止目前,全市已有65個小區、21個機關事業單位、46家企業、2家商超市場完成了充電樁棚建設任務,共安裝完成智能充電樁1163套、充電插座1萬余個。10月23日,滁州市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現場會在xx召開,許光友副市長出席并講話。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三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嘉山行”系列活動。組織志愿服務隊伍28個,開展安全生產“七進”101次、典型經驗現場觀摩17次、警示教育76次、“千人培訓”38次參訓1968人,開展全市性綜合性演練5場。積極組織參加全國“應急和安全知識競賽”,有效答題7.74萬人次,居滁州市第3位,全省第7位。
邀請國家應急部領導、省及滁州市專家來明授課、以春訓班、培訓班、嘉山大講堂等形式,學習宣傳《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等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參學黨政領導和一線監管人員700余人次。
七是責任追究與監管執法更加嚴格。依法查處“4.12”觸電、“6.3”高處墜落事故,對事故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行政處罰和責任追究。全年共立案查處安全生產領域違法案件11起(2020年僅1起),行政罰款59.39萬元(其中追繳2020年罰款11.56萬元),并針對事故暴露出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和完善安全生產工作措施。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四
根據《關于報送2021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和1-5月份經濟運行分析的通知》要求,現將界首市應急管理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
2021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年,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動態更新“兩個清單”,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現場推進會、推廣有關地方和標桿企業的經驗等措施,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落實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細化工作方案。依據省、阜陽市方案,進一步細化方案,增強方案的可行性與針對性。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界首市“1+9+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度集中攻堅實施方案》,圍繞“六強化、六聚焦”,明確工作任務及步驟,強化措施,著力補短板、強弱項、破難題、夯基礎,以點帶面推動我市安全生產能力提升,固化制度成果,推廣先進經驗做法,切實促進全市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任務落地見效。二是加強工作調度。充分發揮19個專項工作組和工作專班作用,加強工作調度,定期召開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工作調度和推進會,認真研究分析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扎實推進三年行動集中攻堅。三是著力化解重大風險隱患。2020年3月和2021年5月市安委會辦公室先后兩次召開安全風險分析研判會,針對排查出的39個重大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建立預警機制、研判風險等級、提出解決對策、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及時交辦整改。對整改進度較慢、整改不徹底的,及時召開推進會,持續督促責任單位,推進整改工作。四是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今年以來,我市陸續發生多起安全事故,事故暴露出一些部門、單位安全責任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不深入、走過場。反映出一些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意識淡薄,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麻痹、僥幸思想嚴重。為全面落實“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要求,切實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安排,市安委會從5月20日—6月30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全領域、全方位、全覆蓋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
(二)突出抓好安全生產排查整治。
一是強化隱患排查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今年1-5月份,共發現政府部門層面突出問題18處,企業層面,共排查隱患3531處。其中一般隱患3516處,整改3516處,整改率100%;重大隱患15處,整改3處,其余隱患均未到整改期限。全市共成立了182個檢查組,開展督導檢查767次,檢查單位2071家,共督導問題1925個。對177家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責令1家企業停頓整改,查封1家企業,移送司法機關3家企業,約談了10家企業,共處罰款142.587萬元。二是嚴格落實“一單四制”,確保隱患整改見效。集中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問題清單和隱患臺賬,落實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人。對重大事故隱患嚴格落實“一單四制”制度有關規定,實施掛牌督辦,按期銷號。今年以來,錄入“一單四制”系統21條隱患,已整改5處,其余隱患未到整改期限。三是汲取事故教訓,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深刻汲取“9.28”道路交通和潁上“3.23”火災、建筑施工等事故教訓,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緊盯行業領域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做到真查真治“全覆蓋”、嚴查嚴治“零容忍”,實現事故隱患動態閉環管理,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崗位、環節和個人。
(三)突出抓好行業監管,提升安全服務意識。
一是加強安全監管治理,持續推進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繼續深入開展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了金屬冶煉、存在有限空間作業、“反三違”行動等執法檢查,共檢查企業99家,發現的隱患總數672項,其中重大隱患數64項,執法覆蓋率31.3%。已復查18家,未到期復查81家,責令停產停業整頓1家,未按期整改立案處罰1家,罰款2萬元。二是做好安全服務工作,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難題。為切實解決企業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或不符合要求證件上崗問題,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開展了“四送一服”特種作業培訓考證專項服務活動。4月26日,在市文體旅游局組織開展了特種作業人員考取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資格證培訓,此次培訓共436人報名參加。對全市工貿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主要負責人持證上崗的進行統計,擬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培訓,使我市工貿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都取得《安全管理資格證書》。
(四)突出抓好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安全監管。
危險化學品方面:一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利用安全風險防控監測信息系統和綜合監控信息系統,督促?;飞a和使用企業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監督各經營單位認真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改;二是嚴把安全準入關,上半年共許可無存儲設施危化品零售經營5件,監督2家?;窂臉I單位依法履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手續,查出未經許可無證經營?;钒讣?起;三是加強日常執法檢查,共檢查危化品生產經營單位企業8家,重大危險源1處,發現隱患23條,下達限期整改指令書7份、現場處理措施決定書1份,查封?;方洜I許可證過期加油站1座;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查處非法流動加油車和加油點案件7起,沒收成品油10.9噸。
煙花爆竹方面:一是春節期間配合環保、公安等部門落實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和大盤香政策,不間斷對城區和禁燃禁放鄉鎮開展督查巡查,查處非法經營煙花爆竹行為;二是持續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行動,嚴禁無證非法經營和許可證件到期后繼續經營行為,共立案查處3起,沒收煙花爆竹產品200余箱,罰款1.2萬元;三是監督指導轄區內3家煙花爆竹批發企業更新完善“全國煙花爆竹流向管理系統”基本信息和出入庫信息,加強線上線下協同監管。
(五)加強《刑法修正案(十一)》宣傳工作,及時受理辦結群眾舉報案件。
一是加強普法宣傳。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切實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有關安全生產領域規定的貫徹實施工作,增強企業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法治意識。4月26日上午,阜陽市暨界首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宣講培訓會在中共界首市委黨校召開,各鄉、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安監辦主任,各園區分管負責同志、安委會成員單位負責同志以及建筑施工、交通運輸、金屬冶煉企業、大型商場超市負責同志130余人參加了培訓會。二是及時受理辦結舉報案件。今年截止到目前,共受理舉報件40件,其中阜陽市局轉辦件25件,界首市熱線辦轉辦件6件,其余9件為電話舉報件。內容分別舉報建筑施工安全隱患、電瓶車飛線充電、流動加油車等,已辦結并回復舉報人39件,一件正在辦理中,兌現舉報獎勵2件。
(六)落實防汛責任,加強應急值守。
一是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責任制、部門分工責任制等各項責任制。全面落實了潁、泉河堤防、涵閘泵站等重要工程設施防汛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調整了潁、泉河堤防技術人員責任分工。二是全面部署開展汛前檢查。全面部署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物資儲備補充、隊伍組建調整、預案修訂完善等工作,建立了全市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臺賬,明確了風險隱患位置、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共排查風險隱患18個,已完成整改15個,未整改隱患3個,明確了度汛措施。進一步查清、查實影響我市度汛安全的各類風險隱患,建立隱患排查整改清單,對排查出的隱患實行交辦制、臺賬制、銷號制、通報制“一單四制”制度。三修訂完善預案方案。修訂完成了《界首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目前已完成專家評審及征求意見?!督缡资袧}河防汛搶險預案》《界首市泉河防汛搶險預案》等專項預案已完成修訂。四是足額儲備防汛抗旱物資。利用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采購補充50萬元的防汛搶險物資,與界首市合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磚集黃莊建峰建材、安徽省鑫宮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簽訂了2021年界首市防汛物資社會儲備協議書,儲備砂石料18000立方,混凝土塊1000噸。六是加強防汛搶險隊伍建設。積極建立完善軍地對接協調機制,與人武部、消防部門對接,通報防守重點,做好用兵對接,推動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積極引導社會救援組織參與防汛救援工作,推動防汛抗旱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和應急搶險隊伍的整合組建。七是健全應急值守保障。設立了防汛值班室,配備了專用值班電話、電腦、傳真機等辦公設施,并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八是加快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I備應急指揮中心規范化建設,和消防大隊對接,計劃和消防大隊合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七)扎實推進防災減災工作。
一是及時下撥救災款,妥善安排受災困難群眾冬春生活為切實保障2020-2021年冬春期間我市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止2021年元月20日,及時下撥冬春救助款524萬元(其中:冬春救助中央資金494萬元,冬春救助省級資金20萬元,本級配套資金10萬)。財政部門打卡發放結束后,我局組織人員到各鄉鎮、街道對冬春救助資金發放情況進行了督查。
二是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5月12日組織應急局、教育局、民政局、住建局等16家防災減災委成員單位在市委廣場懸掛條幅,設宣傳臺,擺展板,散發宣傳單等,多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各類自然災害發生過程、災害預警、逃生、自救知識。三是做好我市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根據阜陽市《關于做好2021年度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和推薦工作的通知》(阜應急[2021]35號)要求,本著“突出重點,全面推進”、“嚴格標準,抓好初評”、“加強領導,推進創建”三個方面要求我市符合創建條件的村(居)民委員會結合自身實際,踴躍參與創建工作。目前,已確定泉陽鎮集東回族社區、西城街道張莊社區擬申報創建2021年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泉陽鎮王付全村擬申報創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一)站位不高,力度不夠。部分鄉鎮(街道)和部門對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隱患排查不到位、上報不及時。
(二)“三必須”落實不到位。個別行業對行業內非法經營行為監管不力、打擊不夠,個別鄉鎮及科技園對停產的經營單位疏于管理。
(三)企業主體責任不到位問題。一些中小微企業規模小、效益差、存在制度、操作規程不健全、不規范等現象;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存在履職能力不足,隱患排查不嚴、不實、不細、不準,事故防范和風險管控能力明顯不足的問題;企業員工大部分為農民工,農閑務工,農忙務農,造成企業人員流動頻繁,安全培訓教育不足現象普遍存在。
(四)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急需提升。
一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各類風險隱患交織疊加,大多監管單位感到力不從心,行業統籌不到位,屬地統管不全面,部分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執法力度需進一步加大。二是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市、鄉鎮(科技園區管委會)、行政村三級安全生產監管網絡,安全生產監管力量顯著增強。但是,部分鄉、鎮(街道),科技園管委會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人員不健全、經費不足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安全生產監管水平和能力不能完全滿足安全生產監管需要。
(五)安委辦的綜合協調功能需要加強。
市安委辦的日常工作根據三定方案設在應急局綜合監管股,編制1人,整天忙于各類報表、文件、材料。出不了辦公室,走不到部門、鄉鎮,下不了企業。不能結合界首實際發揮綜合協調職能。
(六)防汛體制機制尚待理順,專業力量不足等問題。
一是在防汛指揮系統方面。相關部門在磨合過程中還有一些漏洞,應急、水利兩部門防汛抗旱工作職責還存在一些交叉和空檔的地方,許多職責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厘清,避免“事情多頭管、事情無人管”。防汛應急搶險技術支撐和實施應急搶險之間的關系需理順,水利部門和應急部門的職責范圍需進一步界定。二是防汛搶險專業力量不足。界首市從2003年以來沒有發生大的汛情,具有防汛實戰經驗的同志逐年減少,防汛抗旱專業力量缺乏、人員老化、結構不合理。目前界首市農村在家的青壯年不足三分之一,群眾性巡堤查險隊伍組建難度大,群眾災害自救能力不強;縣、鄉兩級指揮長、水利部門尤其應急部門的一些同志都沒有經歷過大的汛情,缺乏打硬仗的思想準備和工作經驗。三是機構改革尚未延伸到底。由于鄉鎮一級沒有參與機構改革,機構改革前鄉鎮承擔防汛抗旱日常工作任務的為水利員,防汛抗旱工作轉隸至應急部門后,鄉鎮安全員和水利員有扯皮現象,水利員需接受水利部門和應急部門的雙重業務督導,且工作部署有交叉重復現象,部分水利員有怨言。
(一)開展宣傳培訓,筑牢安全發展理念。
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相互交流的工作方式,加強對鄉鎮、部門和企業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提振精神狀態,進一步提高全面推進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
(二)細化責任體系,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圍繞工作目標,梳理工作任務,細化責任體系,量化工作清單。實行清單式交辦、臺賬式管理,對年度任務實現月保季、季保年,達到整體性精準化推進。
(三)強化依法治安、推進科技興安。
加大安全生產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安全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加大執法處罰力度,推進政府部門依法治理水平,提升企業依法生產意識。推進科技興安,鼓勵企業實行機械化換人、智能化減人。推進各監管單位科技化監管能力。
(四)針對重點難點問題,加大整治攻堅力度。
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以“三年行動”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隱患排查治理,落實“一單四制”制度治理重大隱患。針對行動開展以來暴露的主要問題和主要隱患,進一步強化責任、明確任務、細化措施,通過調研會、通報制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全力做到事故防范到位。
(五)創新監管方式,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全面提升。
各行業領域深化分級分類管理,對企業的監管由保姆式監管轉變為導師型監管,由注重隱患的排查整改轉變為對企業安全責任、培訓教育、安全管理、應急管理等全面監管。同時加大處罰力度,強化示范帶動。使全市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得到大的提升。
(六)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進一步壓實防汛搶險責任,全面排查整改度汛風險隱患,備足防汛應急物資,組織全市防汛抗旱綜合演練,全面提高防汛抗洪指揮決策和應急處置能力水平。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應急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充分發揮防指辦牽頭協調作用,恪盡職責,加強督查調度,強化會商研判,全力服務防汛抗旱工作大局,確保我市安全度汛。
(七)適時啟動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
省應急管理廳《關于進一步明確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建設相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原則上待省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方案確定后,按照系統培訓、現場觀摩、研討答疑、編制上報、組織實施的步驟分級分步開展”,目前省廳尚未出臺全省應急指揮中心標準規范或建設指南。待省廳建設方案出臺、組織系統培訓后,啟動我市應急指揮中心內部裝修及信息指揮平臺軟硬件設施建設。
(八)進一步提升?;繁O管能力。
一是強化重大危險源風險管控,完善固化“消地協作”聯合監管機制,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聯合督導檢查,監督企業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制辦法(試行)》;二是維護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有效運行,提升重大危險源風險管控水平,督促相關企業加快“二道門”建設;三是強化煙花爆竹安全風險管控,強化監管執法,從嚴查處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超量儲存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煙花爆竹零售點“兩關閉”、“三嚴禁”和批發企業“六嚴禁”規定,排查整治冷煙花和“鋼絲棉煙花”等問題。
(九)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執法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努力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確保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五
****年區應急管理局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精神和省、市、區委政府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的決策部署,堅持以防為主、防救結合的工作方針,以構建大安全、大應急體系為方向,不斷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緊扣年初區委常委會工作要點,有效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恪盡職守,砥礪前行,實現了全區安全生產總體形勢穩中趨好,應急管理各項工作穩步開展。根據要求,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x-x月,全區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平穩,發生生產經營性事故一起,死亡x人。
(一)持續發揮黨建引擎作用。****年以來,區應急局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工作”,堅持黨建工作和應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助推應急管理事業邁向新臺階。由于機構改革整合多項職能,為盡快讓干部職工熟悉全局業務,每周舉行一次全體干部集中學習業務知識。始終不斷提升政治站位、以黨建為引領,把目標定在高處,主動適應新時代對安全生產工作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強化卡點值班值守。機關黨員先鋒隊積極參加羅嶺鎮林春村道路進出口防控卡點排查,每天派出x名同志分二班在卡點進行值班排查;由分管領導帶領**名區應急救援專業隊隊員承擔了進出x的x個高速路口卡點疫情查驗工作,全天**小時的人員、車輛防控排查工作。二是強化應急物資保障。積極與市局協調,向疫情防控卡調配救災帳篷;通過多種渠道購買防疫物資支援防疫包保村及幫扶聯系村。三是強化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認真開展春節后防疫復工督查驗收,督促轄區內高危行業企業認真開展復產復工自查自改工作,對復產復工前企業生產設備、設施、管道、物料等進行全面檢查,堅持驗收標準,嚴禁盲目復產復工。
(三)集中開展隱患排查整治。一是扎實開展“除、保、服”專項行動,為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國務院、省關于安全生產工作決策部署,深刻吸取安全生產事故特別是x“x.x”坍塌事故教訓,按照市委、市政府“隱患排查全覆蓋、安全責任真落實、問題整改零容忍”的總體要求,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除隱患、保安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專項行動。按照區級領導領銜、行業主管部門牽頭、鄉鎮(街道)平臺組織發動、企業自查自糾等形式進行全覆蓋的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實行日報告、日通報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制度,全區共排查企事業單位和場所****家,出動檢查人員****人次,行政罰款**萬元,發現整改隱患****個;區級領導接受市級調度和開展“四不兩直”督查檢查**多人次,編發工作簡報**期,發布工作指令**個。二是強化風險源頭管控。鞏固“除、保、服”專項行動成果,對排查出的隱患實行清單閉環管理,按照隱患清單、跟蹤整改,進行閉環管理,確保所有隱患整改到位。對排查的風險,各地全面繪制安全生產風險點分布圖,在行業上繪制了危化、非煤礦山及地質災害、工貿、消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特種設備、養老場所、宗教場所、教體、文化旅游、農業、農機、水利**專項領域安全生產風險分布圖,并將風險分布圖匯編成冊,實現掛圖作戰,分級管控。三是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層。壓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對鄉村安全生產網格進行優化,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專項督查,防止網格化管理虛化,對網格化管理業務進行培訓。
(四)應急管理責任體系進一步加強。
一是根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森林防火指揮部劃轉工作統一部署要求,以x月x日為節點,完善兩個指揮部成員職責分工,實現“兩辦劃轉”,市、區、鄉同步,確保“兩辦劃轉”工作有效銜接、高效運轉。二是完善自然災害風險形勢綜合會商研判機制,應急局牽頭協調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等部門加強極端天氣、汛情旱情、地質災害和森林火情監測預警,建立群防體系。三是開展有班子、有機制,有預案、有隊伍、有物資、有培訓演練等主要內容的鄉鎮(街道)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整合原有災情信息員、火災巡防員等隊伍力量,推進基層網格化管理,強化網格員對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巡查、勸導、制止、報告、跟蹤職能。
(五)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一是推進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組建**人的區級森林防滅火應急救援隊伍,強化搶險救援隊伍訓練,打造準軍事化實戰型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綜合性救援隊伍,同時督促鄉鎮、村級救援隊伍的建立完善,建成統一指揮、裝備完善、訓練有素的區、鄉鎮、村三級應急救援隊伍,提升應急救援能力水平。二是加快應急指揮中心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快推進擬建于區消防大隊的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專線接入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數據,盡快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目前該項工作現進入招投標階段。三是持續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支持楊亭村爭創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四是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小時值班值守規定,完善值班值守工作規程,規范突發事件信息接報處置工作流程。
(六)廣泛開展宣教培訓。x月**日區安委會組織區安委會成員單位及相關企業在市客運長途汽車站開展宣傳咨詢活動。同時各鄉鎮(街道)、平臺也相應開展咨詢日活動,發放各類宣傳冊(畫)****余份,現場接受干部、群眾、職工的咨詢。為進一步做好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災減災能力,x月**日在天域時代酒店舉辦**x余人參加的宜秀區鄉鎮、村(社區)網格員和災害信息員培訓班。組織全區重點工貿企業及危化、非煤礦山、煙花爆竹等企業法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分批參加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的安全培訓,營造了安全生產良好氛圍。
今年以來,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但與上級的要求和廣大群眾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落實不到位。二是各鄉鎮街道、平臺安全生產監管力量有待加強,劃轉后的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職能對口銜接有待進一步強化。三是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管理職責有待進一步明晰。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工作部署為主線,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通過大數據、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應急,努力提高全區整體本質安全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安全發展環境。
(一)是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評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等制度,進一步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
(二)是推進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以推進智慧應急建設為核心,以建設“六項制度”為抓手,著力構建常態化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的工作機制,嚴格實行安全生產隱患閉環管控。
(三)是提升安全生產執法監管水平。提升安全生產執法信息化、規范化水平,強化安全生產執法保障,充分發揮執法“利劍”作用,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等行動。
(四)是深化全民安全生產意識。扎實開展安全生產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有力地營造全區安全發展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齊抓共管的濃厚氛圍。
(五)是提高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當前企業安全生產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安全基礎薄弱、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難題,有效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效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六
(一)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促安全責任體系落實。以貫徹落實我市《關于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抓手,指導、督促、推動各鎮街、部門落實50項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任務,2020年度的45任務項已全部完成,其余5項正在推進中。一是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治指揮部和市安委辦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抽調公安、教育、市場監管、衛計委等部門12名人員充實指揮部力量,加強安委辦職責作用的發揮。今年來,市安委辦會同安全生產指揮部持續開展督查,共發出督查通報20期,工作提醒單25份,交辦單21期,通過推動監管責任落實倒逼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實“減權、減材料、減證明、減窗”工作要求,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權力事項2項,減材料28份,減證明3份,剩余的19個權力事項已全部實現“義網通辦”和零次跑。截至目前,辦件量1007件,已達去年全年辦件量的107%,所有權力事項的辦理無一差錯。我局改革做法先后被省政府《專報國辦信息》、省跑改辦《四單一網簡報》刊登,并在全省安監系統會議上推廣。三是提升?;钒踩O管基礎。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招大引強的決策部署,積極服務市級重點項目落地,我局通過省局、xx局支持,省安科院指導支持,并在高新區、編辦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菲髽I“五個一體化”工作要求,在我市信息光電高新區成立了高新區安監局,明確了高新區安監局的人員配備、工作職能和管轄區域,組建了市級首支?;肥鹿蕬碧幹镁仍牐M一步加強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全力夯實全市?;I域安全基礎。
(二)深化安全生產“治標更治本”。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市安委會又部署涉及8個牽頭部門、10個重點領域的第一批13項工作任務,目前,已完成11項工作任務,其他工作正有序推進。一是開展2輪次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行動,打好安全事故防控組合拳。從火災警情和事故情況出發,重點對建筑工地、鋼瓶液化氣、?;?、電氣火災、工業車輛(簡易升降平臺)、農村(社區)小加工作坊(單位)、道路交通、高層建筑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常態化“問題清單”排查整治,制定標準,理順機制責任,全力推進破解安全隱患頑癥。二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實行全員監管執法,進一步擴大監管執法覆蓋面。截止目前,共立案查處安全生產違法行為354起,罰沒款713萬元,同比分別上升47%、16%,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6起9人,執法工作各項指標均列xx市首位。全面從嚴執法監管倒逼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工作氛圍基本形成。三是融合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宗地企業主體責任“六有六提升”建設。通過采取培訓指導、示范引領、督查檢查、執法約談等方式,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三創”工作(企業自創、政府輔導創、第三方機構協助創),真正讓企業主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目前,完成xx市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企業52家,宗地企業主體責任“六有六提升”示范企業13家,三級標準化新創和復評企業共248家,國家二級標準化企業6家(目前累計有標準化企業848家),1.2萬家企業已建立安全戶口,平均活躍度在60%以上。
(三)改革創新安全監管模式。一是創新開展智慧安全管理中心體系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建立“網上網下聯控的第三方技防服務”事故防控應急處置新模式,構建大安全“防控一體化”格局,全面提升各類企(事)業單位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同時,制定了《xx市智慧安全站建設運行管理辦法(試行)》,規范智慧安全站的建設、運行、考核、結果運用,全面提升安全風險管控水平。截止目前,在全市建成智慧安全站48個,覆蓋宗地957宗,覆蓋企業3698家,覆蓋九小場所2515處,覆蓋村(居)138個。二是加強?;奉I域抓源清流式監管。結合全市?;钒踩O管工作實際,創新開展危化品安全監管平臺研發并運行,全市所有67家?;飞a、經營、倉儲單位和715家?;肥褂脝挝坏奈;沸畔崟r監控收集數據,實行可溯化、信息化、網上痕跡管理。我市依托危化品使用管控平臺加強?;肥褂脝挝粍討B監管工作得到省安監局的肯定,并在xx市推廣,我局列入省政府數字化轉型8+13工作重點項目之一。三是開展道路交通“兩站兩員”建設。建立鎮街交通安全管理站和勸導站,配備管理員和勸導員,加大交通安全宣傳力度,尤其是對村(居)老年人群體的安全宣傳,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防控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14處交通安全管理站,275個勸導站,交通事故防控能力和實效進一步得到加強。四是抓好安全培訓和宣傳教育改革。為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高等院校在安全培訓工作中的作用,我局創新改革,由工商學院和機電學院承接企業負責人和安管員的培訓工作,同時,制定安全培訓效果評估辦法,從基礎管理、服務質量、鎮街評定等方面評估學校培訓效果。我市培訓工作做法得到全省安全培訓工作會議上進行經驗推廣。
(四)全力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一是完善安全生產誠信評價體系建設。今年新增兩個信用應用項目:“好信用、好服務”和“好信用、輕松考”,具體包含優先排班考試、免費培訓、免費參觀、免費體驗、免費講解系列服務,實現聯合懲戒個人4617人、企業651家。二是加強重點單位的隱患整治。常態化開展省、xx市、市級、鎮街重點單位隱患掛牌整治銷號制,通過抓掛牌整改舉一反三,推動本轄區、本行業安全隱患的整改。今年,省、xx市、我市掛牌的30家工礦商貿企業、9處道路交通事故黑點全部完成整改。三是深入開展職業衛生和安全生產監管一體化工作。重點對印刷、皮革箱包等重點行業職業病防治專項治理,完成整治416家,創建職業衛生管理示范企業8家,完成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企業814家,檢測1075家,職業健康體檢企業319家,同比分別上升73.2%、70.1%、13.8%,各項數據均列xx首位。
(五)營造全民參與關注安全氛圍。一是開展6月份安全生產宣傳月系列活動。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渠道和途徑建設。整合14個鎮街、17個部門的1431塊宣傳電子顯示屏資源和111個文化禮堂及所有723個行政村的宣傳欄,常態化開展宣傳。加強“xx安監”安全微信公眾號推廣力度,組織安全知識答題6.5萬多人次,擴大受眾覆蓋面,關注人數從1.2萬上升14.6萬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二是加大安全警示曝光教育常態化。開展警示性觀摩執法活動,通過執法一家,帶動面上企業履職,今年共開展4期。堅持以案說法,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的相關欄目警示曝光,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及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和應急知識,提高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截止目前,共宣傳曝光471期。三是安全生產培訓力度大幅提高。共培訓鎮街安全監管人員4126余人次,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2186人,安全管理人員1837人,特種作業人員975人,危化品專管員400余人,從業人員34萬人。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街部門的共同履職下,全市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短板和不足,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事故防控壓力依然較大。部分行業領域安全隱患仍然存在,安全事故仍偶有發生;安全基礎仍然薄弱,機制運行效果評估上還有待完善改進,企業(房東)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待加強,“政熱企冷,上熱下冷”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與真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這些問題的存在給我們做好當前的安全生產工作帶來較大不確定性,需在今后工作中著力解決。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七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應急管理工作遇到了許多艱難挑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國內環境深刻變化給安全生產帶來的嚴重沖擊,全局上下堅決貫徹*********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堅定落實黨***國務院為xx“開小灶”的政治要求,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胸懷大局、奮勇擔當,在大戰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制,出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重點任務清單、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實施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工作規則,調整優化安全生產專業專委會。修訂市級職能部門、單位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安全生產職責規定,實現“寧可跨前一步形成重疊,不可退后一步形成盲區”壓力傳導。率先在全省探索行業領域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全市x個板塊x個市級職能部門增設或加掛安全生產監管內設機構。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安全,堅決守牢安全風險防范處置基本盤。出臺《關于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局領導帶隊深入基層,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組建支援基層疫情防控志愿者隊伍,當好衛生防疫巡查員、重點卡口協管員、復工復產指導員。發揮應急指揮中心優勢,積極組織救援,妥善處理各類突發警情事故x起。組織修編市級應急預案x個。推進自救互救工程建設,新建自救互救項目x個,年內培訓x萬人次。
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全面整治和重點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冶金等工貿、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累計排查治理隱患x萬余項。完成x家?;分攸c企業兩輪檢查,責令停產整頓企業x家,關停企業x家。推動違法違規“小化工”專項整治行動,整治違法違規企業(個人)x個(名)。排摸使用危化品工貿企業x家,對市重點監管企業實施“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深井鑄造企業技術改造驗收x家,粉塵涉爆企業安全診斷x家,重點監管企業高處作業備案登記x家。聘請專業機構對厭氧罐印染企業完成安全檢測評估x家。狠抓森林火災源頭防控,開展“實戰化”演練,全年未發生森林火災事故。
突出問題導向,堅持依法行政,推行“監管+執法+技術”模式,努力做到精準執法、靶向執法。開展“廠中廠”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雷霆行動、“利劍出鞘”專項執法行動,全市應急管理系統事前立案x起,其中重大案件x起,處罰金額x萬元,關停企業x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x起,對多名事故責任人追究刑責。發揮安委辦職能作用,組織安全生產巡查、季度考評、派駐督導等各類檢查x余次,跟蹤督促各級交辦隱患問題整改x項。完善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大聯合懲戒和警示曝光力度。配合市人大、市政協開展安全生產“一法兩條例”民主評議、重點項目視察等工作。
完成公共安全總體規劃和x個專項規劃編制。出臺安全村(社區)建設標準“x條”,x多個村(社區)參加創建。聘請中海油、上海普蘭等專業服務機構對危化品、工貿重點企業深度檢查。加強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技術服務管理,對技術服務機構主要負責人集體約談,組織互看互評互學。廣泛宣傳《xx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編發市民應急與安全手冊x萬冊。沿江危化品應急救援基地正式掛牌運行,“防救訓”集成指揮平臺初步建立。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建設,完善重大危險源預警監測平臺,對高危作業現場和儲存裝置場所實現可視化、數字化監管。建成問題隱患、安全專家、監管人員等信息數據庫,為防范化解風險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百團進百萬企業”安全生產。
學習。
宣講活動,累計宣講x場次,覆蓋人員x萬余人,基本實現“兩個全覆蓋”。舉行“學重要論述促安全發展”學習宣講,全市x萬余家工業企業、x萬余人參加培訓。大力宣傳企業主體責任、企業現場安全管理十項基本措施。加強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推廣中石化長山油庫hsse管理體系經驗。參加“全國安全知識網絡競賽”活動,積分位列全國縣級單位第x名、省和xx市第x名。學習。
強國。
推送應急小課堂廣播劇、南理工江陰校區應急救援演練等做法。
圍繞“轉思路、轉方法、轉作風、提效能”主題,組織開展“三轉一提”學習。
教育。
活動,x名干部參加專題培訓。將市委專項巡查作為寶貴機遇,扎實推動問題整改。依托“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網上培訓平臺,開展安全監管、行政執法、事故調查、應急救援等業務培訓。舉行崗位練兵,組隊參加xx應急系統安全生產執法技能競賽活動。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嚴格執行***八項規定精神,完善黨組議事規則、“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機制,修訂公車管理、公務接待等。
制度。
規范權力運行。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
工作。
中的短板和不足,2021年是“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起步之年。全局上下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任務、新要求,結合實際,開動腦筋,篤行實干,在2021年奮力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八
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要求各鄉(鎮、場、企業集團)深入到自然村、社區,全面提高老百姓知災防災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應急管理資金投入。一是將防災減災救災管理資金納入縣財政預算,優先安排,并加大爭取上級財政轉移資金力度,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財政保障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防災減災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動員社會力量投入。三是結合實際,建立防災救災公益性基金,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進行捐贈。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九
嚴格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排查銷號工作,確保重點監管行業企業應急預案演練排查銷號完成率達到100%。嚴格落實領導在崗帶班和工作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備足應急物資和裝備,一旦發生事故,及時報告,全力組織搶救,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十
切實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通過執法處罰、聯合懲戒、媒體曝光、行刑銜接等手段,對隱患嚴重且不能保證安全的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上限處罰、追究法律責任等執法措施,以高壓態勢促進企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十一
縣政府在人員招聘上給予支持,繼續通過“綠色通道”招聘至少5名以上專業監管人員,盡快充實園區分局安全監管干部隊伍,提升安全監管水平;強力推進小化工清理,提高園區整體安全水平;繼續做好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工作,在給企業“問診把脈”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監管能力;全力推進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持續深入推進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延伸、深化“十大”專項整治和危化品、xx、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打非治違”百日行動,開展小微企業安全專項整治。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十二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2021年x市應急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知風險、會防范、能應對、有準備”為主線,以防范和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為目標,強力提升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三大支撐”,全力推動監管執法規范化、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可控、社會防災減災能力穩步提升。
一、爭先創優,認真抓好績效工作。
我局高度重視績效工作,以爭一流、創特色為目標,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努力營造考核氛圍。一是先后多次召開績效考核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績效工作,并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股室負責人任成員的績效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跟進日??冃Э己斯ぷ?,確保了績效考核工作全面推進。二是按照《x市2021年市直機關單位績效方案》要求,今年x月,我局制定《x市2021年應急管理工作要點》,嚴格要求各股室和下屬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并定期報送進展情況,使各項工作有標準,有措施地穩步開展,做到績效考核工作早謀劃早落實。三是x月初我局制定《x市x市應急管理局2021年機關績效考核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各股室和下屬單位的績效考核工作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對各股室和下屬實際工作成效監督,確保績效考核全面推進,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激發本單位干部職工主動擔當、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營造高效、廉潔、務實的政務環境,有效地加強了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
二、全力以赴,履行應急管理職能。
(一)堅持黨建引領,提高政治能力建設。
1.落實“第一議題”學習機制。
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建立了“第一議題”常態化學習制度,認真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并研究制定具體貫徹落實意見,逐項分工到各股室,建立任務臺賬,定期上報落實情況,確保不折不扣貫徹到位。截至2021年x月,共計開展“第一議題”學習x次,制定具體工作任務x個,定期上報匯報情況x份。
2.狠抓“黨風廉政教育”工作。
一是年度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x份,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二是堅持執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切實做到“抓早抓小”,對干部工作或生活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談話提醒,及時了解情況,盡可能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2021年我局開展提醒談話x次,警誡談話x次。三是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開展清正廉潔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四是年中修訂印發《中共x市應急管理局委員會議事規則》、《x市應急管理局財務管理制度》、《x市應急管理局采購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則,健全有效內控機制。
3.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一是通過專題黨課、集中研討、個人自學、分組學習、學習強國、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共開展黨委中心理論組學習x次,帶動黨支部集中學習x次,黨小組開展黨史學習會x次。二是聚焦服務,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全年組織黨員志愿者x次共x人次開展防疫服務、交通文明勸導、環境面貌整治和入戶宣傳走訪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揚黨員的“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二)聚焦風險防范,突出安全隱患治理。
1.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是在元旦、春節、兩會、五一、中秋、國慶等重點時段,多次組織開展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和綜合督查,有效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2.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作出行政處罰x次,立案查處違法案件x宗,責令停產整頓企業x家,取締關閉x家,罰款x萬元。
3.深入推進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
牽頭制定并印發《x市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清單,細化任務措施,實現清單化管理、掛圖作戰。今年x至x月全市交通事故總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x%、x%、x%,提前完成了“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x%,堅決防止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工作目標,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成效明顯。
4.扎實開展自然災害防范九項重點工程建設。
一是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職責、落實人員;
按期完成農業、水利、氣象、自然、交通、住建等各類自然防御工程項目建設;
持續建設x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指揮系統,已將“十七合一”升級為“三十合一”。
5.及時組織事故復盤總結提升。
深刻吸取今年以來省內外、周邊市區及我市各類事故及突發事件教訓,及時研判當前安全風險和安全形勢,開展高處作業、皮革行業、有限空間、危險化學品、在建工程、戶外涉水點、漁業船舶、燃氣安全等各類專項檢查督查x次,整治一般安全隱患x余項,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職責、部門監管職責和企業主體責任,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有效防范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
(三)高效災害防御,筑牢防災減災防線。
1.全力抓細抓實三防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三防會商會議,提前部署防御措施;
加強預警監測,及時發布短時臨災預警信息;
嚴格執行“四個一”制度,實現“人員零傷亡,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的目標,全市安全度汛。
2.突出抓好森林防滅火工作。
一是通過召開全市森林防滅火會議,提前研判防火形勢,查找防滅火薄弱環節,提前預置防滅火力量,確保安全穩定。二是在春節、清明、五一、重陽等重點時段,組織督導組對各鎮街森林防滅火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嚴格落實“包山頭、守路口、簽責任、盯重點、打早小”等工作措施。三是通過發布“森林防火禁火”通告,組織森林防火宣傳,提高森林防火宣傳覆蓋面。
3.統籌做好防寒抗旱工作。
(四)立足能力建設,夯實防災減災基礎。
1.不斷提升應急救援指揮能力。
二是通過開展x市“x·x”防災減災宣傳日活動啟動儀式暨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演練、x市2021年危險化學品暨特種設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森林防滅火演練等各式演練,全面提升我市應急處置救援實戰能力。
2.持續增強專業隊伍戰斗能力。
四是定期組織開展業務培訓班和實戰演練。
3.全力提高基層防災減災能力。
一是通過以點帶面全面推動行政村(社區)開展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
三是通過大力推進“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采取線上+線下全方位多渠道方式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社會公眾的應急意識和安全素質。
4.繼續提級應急信息化能力。
應急指揮中心接入了市氣象局“三十合一”應急指揮平臺和省“智慧大應急”綜合應用平臺,安裝了新“金視通”系統,實現遠程監控、風險評估、災情分析、快速反應等功能,全面提升應急信息化水平。
五、監管服務并重,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扎實抓好安全生產檢查監管。
二是按照執法工作計劃,采取“四不兩直”和“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加強對企業執法檢查和抽查,落實隱患整改復查工作,確保隱患整改閉環管理。
2.從嚴從實做好行政審批服務。
三是嚴把“檔案關”,完善許可檔案臺賬,按照“一企一檔”的要求,規范完善行政審批檔案,形成完整齊全的書面和電子資料檔案,及時更新企業許可情況臺賬。
四、求真務實,認真做好共性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政務公開工作。我局積極借助網站平臺,從多角度、多層次貫徹落實政務“五公開”,信用信息“雙公示”。今年以來我局門戶網站共發布信息x條,各欄目均做到及時更新,依時更新。
二是細心做好信訪綜治維穩工作。2021年我局及時處理各類舉報投訴案件,依法依規辦理群眾來電、來訪、來信和x政府熱線交辦的舉報投訴事項x件,對每個投訴舉報從具體內容、是否屬實、現場核查情況、舉報問題查處情況、責任追究情況和整改方案等方面進行認真審核和反饋,辦結率和回復率均達x%,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復”。
三是認真組織做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答復、財政資金績效管理、禁毒、保密、信息、雙擁和計劃生育等各項工作,確保全面發展,一個不落。
應急管理局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優秀13篇)篇十三
今年以來,__縣應急管理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局、省廳的精心指導下,瞄準“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爭先創優,實干創新,圍繞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格局的工作思路,按照“爭先創優、全市領先、全省爭先”的工作要求,著力防控化解安全風險,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應急保障。現將__年工作總結和__年工作思路作一匯報:
1.“夯基礎”,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全市率先建立縣領導帶隊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全面履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調整充實安委會力量,政府領導班子全部擔任安委會領導,設置__大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探索建立鄉鎮安全生產互看互學互查互比機制,已開展x輪檢查。制定《__縣應急聯動分級模式和工作要求》,完善應急救援處置流程。
2.“治隱患”,各項攻堅任務成效明顯。牽頭聯合開展多領域安全專項檢查__余次,共發現問題隱患__處,整改完成__處,整改完成率__.x%。公布x-x月安全生產力管控指數排行,我縣安全生產力管控力指數為__.__,位居全市第二。其中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本年度__項任務,“遏重大”攻堅戰,全部完成。
3.“強保障”,災害防御能力不斷提升。制定森林防滅火責任落實辦法,森林火情發生次數下降__.__%。建立縣、鄉兩級指揮協調機制。對防汛防臺、地質災害防治等領域全方位排查,排查隱患__處,其中完成整改__處,x處列入項目治理。編制完成《__縣防災減災一本通》,為決策部署提供依據和參考。補充__余萬元應急搶險救災物資,提前啟動并率先在全市完成省市下達的__年避災場所規范化建設和可視化建設目標。建成?;窇蔽镔Y倉庫x處,配備應急管理局和化工園區?;O管應急裝備__余萬元、便攜式衛星站__萬元。完成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森林防滅火、防汛防臺等__部專項預案的修編。
4.“建平臺”,系統作戰能力不斷強化。完成縣社會治理中心應急指揮模塊設計,并統籌推進“小流域山洪預警及應急聯動應用場景”建設,已完成方案編制。完成應急指揮平臺x期基礎設施建設,配備可視化調度平臺、單兵等設備。培育x支社會應急救援隊伍,推進華埠、池淮x支的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成華埠鎮中心小學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建設。舉辦森林防滅火、?;阮I域技能競賽和演練。完成《__縣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制作,推進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組織開展應急管理系統干部培訓班,在全市率先完成百萬員工大培訓工作。全年__余起突發事件得以妥善處置,有力降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本質安全水平仍然薄弱。我縣“低小散”企業較為普遍,風險隱患多,企業安全投入歷史欠賬較多、企業安全風險防控和管理水平偏低、人員安全素養不高等問題仍然突出,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脆弱,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工貿、?;?、旅游、城市運行、農業領域等各領域安全風險隱患仍然存在。
2.安全風險防控壓力依然較大?!按媪匡L險”去除難,安全風險源頭治理不到位現象仍然存在,工藝本質安全水平低,技術和裝備更新改造投入不足、安全標準執行不到位、生產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監管等老大難問題缺乏機制上突破;對外包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流于形式,事故多發,作業現場安全管理薄弱,存在“以包代管”的現象。
3.自然災害點多面廣易發多發。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救災救助綜合協調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受區位地形條件和極端天氣影響,梅汛期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防范難度大,高溫干旱天氣森林防滅火形勢仍然嚴峻??h鄉兩級防災減災人員偏少、不穩定,尤其是部分鄉鎮無法做到專人負責、專事專管;基層物資儲備和避災場所日常管理和維護仍有不到位,重救災、輕減災的傾向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4.責任落實不夠堅決有效。少數鄉鎮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抓而不實的現象依然存在,存在麻痹僥幸思想,監管力量薄弱,人員參差不齊,沒有形成反復抓、抓反復的長效機制。少數企業未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安全投入不足,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水平不高,重效益、輕安全的現象依然突出。部分專業安委會運行不暢,作用發揮不明顯,相關工作大多僅停留于每年召開一次工作例會上,鄉鎮安委會組織責任體系不健全,組織架構體系生搬硬套,具體職責不明晰。
5.應急救援力量整合還需深化。面向全災種、全鏈條的應急救援能力仍然不足,危險化學品、森林火災和水域救援等重點領域專業隊伍建設仍有短板;基層應急管理機構建設不規范、人員配置不到位、人員流動性大等現象仍然普遍存在,機構改革的制度優勢未能有效體現。應急救援力量目前主要由消防、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社會志愿者等組成,應對突發性事件救援時,在力量整合、快速反應、精準協同等方面還需不斷磨合。
1.強化應急管理機制建設,提升整體高效協同水平。
2.強化推進三年行動、遏重大、化工行業三大攻堅行動,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3.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提升自然災害防抗救一體化水平。
4.強化應急平臺建設,提升應急處突實戰化能力。
5.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6.強化“黨建+應急”工作理念,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