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是指教師在一定時間內安排教學活動的計劃,對于教學的有序進行至關重要。教學計劃是一份重要的教學工具,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一
本冊教材努力做到了使教科書既成為老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比如“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此欄目的呈現方式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他們的對話只是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余地。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二
人教版教科書,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三
1、繼續重視詞句訓練:
(1)讓學生學會借助字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詞語。
(2)重視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3)理解重點句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4)詞句的訓練,要側重抓住重點詞句、含義深刻詞句的理解。
2、加強預習的指導。
3、滲透閱讀學習重點。
4、精讀課文的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5、重視朗讀指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四
一、本班情況簡析:
經過學習,本班學生掌握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初步學會了獨立識字。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會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能說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根據課文結構劃分段落。能閱讀程度適宜的兒童書報,了解主要內容。能觀察圖畫和事物,能說語句通順連貫的話。能說一段話敘述自己看到的事。
二、全冊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序編排。教材編寫時,把《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定的六年制第四學年的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個訓練點。這些訓練點按照難易程度和四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水平,分別安排在第七、第八兩冊教材中。從縱向看,教材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把訓練點排列成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三條線索;從橫向看,按橫向聯系,協調發展的原則,把這些訓練點組成單元。各單元按教學目標編選課文和練習。
三、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人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教師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五
一個學期又開始了,四年級學生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扎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說,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整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達成一致,讀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學生與學習伙伴對話。人教版教科書,在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4.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書的編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教科書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二)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
人教版教科書有著自己的教科書話語表述系統,這是不同于教師教學的話語系統,同時又指導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而言,學生容易接受的是親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語言。人教版教科書在這一點尤其突出,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設計,給學生更多關注,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引。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六
本學期著重進行分段訓練等,但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朗讀、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的訓練,本冊教材有兩個單元著重進行默讀和背誦的訓練,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訓練。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七
讀寫例話提示了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同時擔負著指導閱讀或習作的任務。它屬于獨立閱讀性質,可以由學生自學完成。指導學生學習讀寫例話,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讀讀,了解例話在讀寫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然后聯系本組的精讀課文對例話中提示的閱讀或習作方法進一步加以理解;最后聯系自己的讀寫實際,組織討論、交流,鼓勵學生說出啟發和體會,重在引導學生把學習例話的收獲運用于今后的讀寫實踐。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八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含導語、渴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即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同時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喜歡學語文,學會學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本冊精選課文,將課文分為精讀、略讀兩類。教材安排了32篇課文,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教材后面還選了8篇內容豐富、時代感強的課文。它們是:《延安,我把你追尋》《五彩池》《小青石》《麻雀》《迷人的張家港》《一個蘋果》等。
本冊教材要求學會的字200個(安排在精讀課文中,標明在課后方格中),只要求認讀、不要求會寫的80個(在課后的橫條中列出)。生字和多音字均隨課文注音。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陶冶愛美情趣,教材編繪了多幅插畫,它們也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外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收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習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九
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本冊教材的每組課文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
本班級除個別學生比較特殊外,其他學生成績比較平均。語文課外知識懂得較少,古詩背誦積累有待加強。口語交際、寫作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有課外閱讀的興趣,閱讀量要增加,閱讀書目需要必要的指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序編排。從縱向來看,教材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把訓練點排列成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三條線索;從橫向看,按橫向聯系,協調發展的原則,把這些訓練點組成單元。
本冊教材共八個單元,1、3、5、7各有選學課文一篇,聽說訓練一次。
三、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的幾種特殊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地意思,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260個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3、初步學會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初步學會用毛筆字,繼續練習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初步養成認真臨摹的習慣。
4、初步養成有禮貌的認真聽人講話的習慣,能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初步學會完整地講述一件事,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連貫;能聽寫一段話。
5、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讀課文時能注意到文章的題目;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程度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兒童科普文章,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6、初步學會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條理比較清楚地記敘一件事,語句通順連貫;初步學會寫留言條,學會寫信,掌握普通書信和信封的書寫格式。
7、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有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于助人、謙虛謹慎、敢于拚搏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
3、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
4、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
本學期進行8次習作訓練,每周一篇隨筆。
五、實踐活動安排。
本學期進行多種多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誦古代詩詞吸多樣文化;新聞大看點;成語大擂臺;走進歇后語王國;標點符號聯歡會;前進中的家鄉等等。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周次。
教學內容。
備注。
趙州橋(3)1。
敦煌莫高窟(2)元帥和小棋手(2)轉告(1)練習1(2)。
電子娃娃乘車記(1)練習5(2)田忌賽馬(3)13。
密林怪客(3)小鎮的早晨(3)。
李時珍(3)少年聶耳(3)3。
熟能生巧(2)練習2(2)機動(1)。
練習6(2)船過三峽(3。
古詩三首(3)鸕鶿(3)15。
美麗的田野(1)練習7(316。
西沙魚人(3)。
國慶放假5。
雨中(3)當飛機遇險的時候(36。
羅盛教(3)自我介紹(1)練7。
習3(1)17。
神筆馬良(3)爆竹聲聲(3。
練習8(2)期末復習。
元旦休假1天。
練習3(1)觀潮(3)秋游景山8。
(2)。
期末復習。
期末復習20。
期末復習21。
秋游景山(1)五彩池(3)練9。
習4(2)。
會說話的燈(3)大自然的語言。
(2)機動(1)。
期中測試(3)航天飛機(3)11。
期末考試。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一
34、5、6。
46、練習2。
5國慶放假。
67、8、9。
7----練習3。
810、11、12。
912、--練習4。
1013、14、15。
11------練習5。
1216、17、18。
1318、---練習6。
1419、20、21。
1521、習作訓練。
16練習7、22、23。
1723、24、習作訓練。
18練習8。
19復習。
20期末測試。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識字”、“課文”組成。“識字”與“課文”部分全部注了音。
“識字”安排了兩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
“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5課,共24課。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本冊繼續采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56個,其中要求寫的為279個,另外的17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6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為6個單元:1~4課為“秋光篇”,課文內容大都與秋天的物候有關;5~8課為“生活篇”,意在反映兒童的生活樂趣;9~12課為“人生篇”,意在讓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13~16課為“勤學篇”目的是教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科學知識;18~21課為“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21~23課為“品德篇”,意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
每篇課文后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了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默讀、復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繼續培養語感,并增加其規范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按筆順描紅,繼續堅持指導學生練好寫字的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復習鞏固所學生字新詞,也為今后的正確運用打好基礎。四是句式訓練,意在結合具體的詞語形態、句式的變化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使他們充分感知,反復習用,逐步實現內化與遷移。
二、班級情況分析。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456個?生字。會默寫出279個生字,掌握29個偏旁。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當眾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的意思。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
作文。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好、問好和感嘆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閱讀課,注重讀寫結合。
2、充分利用各種電教媒體,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
3、習作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習作源泉。
4、加強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習作視野,豐富學生閱歷,積累詞語。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通過9~11的學習,讓同學們懂得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3~17的學習,知道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刻苦學習文化知識;18~21的學習,讓同學們熱愛祖國,了解祖國的一些祖國風光和民族風情;22~24的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從許多生動具體的故事中,學習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尊重平凡勞動、實事求事等優良品質,同時受到學科學、用科學的教育。從寫景的詩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陶冶愛美的情趣。
六、教學安排:
周次?內容。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三)?識字?1—?3。
2?識字4?練習1。
3?課文1—3課。
4?課文第4課?練習2。
5?課文5—7課。
6?課文第8課?練習3。
7?課文9—10課。
8?課文11—12課?。
9?練習4?期中復習。
10?期中考試。
11?識字5—7。
12?識字8?練習5。
13?課文13—15課。
14?課文16?練習6。
15?課文17—19課。
16?課文20課?練習7。
17?課文21—23課。
18?練習8。
19?復習考試?。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三
“讀讀背背”中分別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詩、成語、對聯、古詞等內容,重在積累語言,只要熟讀成誦即可。“閱讀”主要目的是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引導學生根據短文后面的思考題,邊讀邊想,嘗試自己回答問題,最后再討論、交流。“口語交際”要從啟發興趣、激發交際的欲望入手,使學生產生聽說的愿望,知道怎樣去說,要采取多種形式,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
本冊的習作練習安排了8次,指導習作,要注意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表達真情實感。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教師要根據實際,靈活運用教材,盡量為學生的自主作文創造條件。“實踐活動”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實踐,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自找合作伙伴,通過個人或小組的努力來完成任務,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因地制宜,創造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四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五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序編排的。教材把《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定的六年制第四學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解成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3個板塊,每個板快又分解成若干個訓練點,并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橫向聯系、協調發展的原則,把這些訓練點組成單元。
1、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幾種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學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260多個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4、初步養成有禮貌地認真聽人講話的習慣,能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初步學會完整地講述一件事,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連貫;能聽寫一段話。
5、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讀課文時能注意到文章的題目;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程度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兒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內容。
6、初步學會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條理比較清楚地記敘一件事,語句通順連貫;初步學會寫留言條,學會寫信,掌握普通書信和信封的書寫格式。
7、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有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于助人、謙虛謹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本冊教材明確規定了每個單元、每篇課文以及聽說訓練、習作訓練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好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制訂應做到明確,可以操作,能夠檢測。
本學期著重進行分段訓練等,但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朗讀、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的訓練,本冊教材有兩個單元著重進行默讀和背誦的訓練,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訓練。
本冊教材的一個特點是各單元有明確的閱讀、習作、聽說訓練點,教學中要把這些訓練點的要求落到實處。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為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轉移到訓練目標導向上來。一篇課文教學2-3課時,要著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發揮“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提示”的教學,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中進行;還有的可以在學完課文后再鞏固、加深認識。需要注意的是,本學期剛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分段的教學一般應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以后進行,而不宜在一開始接觸課文就進行。
本冊教材的單元訓練點編排,考慮到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聯系。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表達的方法,從讀中學寫。
11、2、3。
23、練習1。
34、5、6。
46、練習2。
5國慶放假。
67、8、9。
7----練習3。
810、11、12。
912、--練習4。
1013、14、15。
11------練習5。
1216、17、18。
1318、---練習6。
1419、20、21。
1521、習作訓練。
16練習7、22、23。
1723、24、習作訓練。
18練習8。
19復習。
20期末測試。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六
1重視字的教學。
要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此外,要加強寫字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繼續加強詞句訓練。
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要避免以詞解詞,要鼓勵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聯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句,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三是重視詞句的運用,加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系。3思考·練習的教學。
思考練習題重視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引導,要充分利用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啟發學生閱讀、思考和討論,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進。
4、要加強朗讀、默讀的訓練。
要多讀少講;要體現讀通、讀熟和讀出感情這樣的朗讀層次;指導朗讀,要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七
1、本冊教材明確規定了每個單元、每篇課文以及聽說訓練、習作訓練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好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制訂應做到明確,可以操作,能夠檢測。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本學期著重進行分段訓練等,但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朗讀、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的訓練,本冊教材有兩個單元著重進行默讀和背誦的訓練,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訓練。
3、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本冊教材的一個特點是各單元有明確的閱讀、習作、聽說訓練點,教學中要把這些訓練點的要求落到實處。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為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轉移到訓練目標導向上來。一篇課文教學2-3課時,要著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
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發揮“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提示”的教學,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中進行。還有的可以在學完課文后再鞏固、加深認識。需要注意的是,本學期剛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分段的教學一般應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以后進行,而不宜在一開始接觸課文就進行。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八
本冊教材是以語文知識和能力訓練為序編排的。教材把《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指導綱要》規定的六年制第四學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解成閱讀訓練、習作訓練和聽說訓練3個板塊,每個板快又分解成若干個訓練點,并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橫向聯系、協調發展的原則,把這些訓練點組成單元。
1、能借助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201個,能辨別常見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認讀學過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幾種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學會獨立識字。
2、會讀寫260多個詞語,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4、初步養成有禮貌地認真聽人講話的習慣,能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初步學會完整地講述一件事,條理比較清楚,語句比較連貫;能聽寫一段話。
5、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內容;讀課文時能注意到文章的題目;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能讀懂程度適宜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兒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內容。
6、初步學會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的事物,能條理比較清楚地記敘一件事,語句通順連貫;初步學會寫留言條,學會寫信,掌握普通書信和信封的書寫格式。
7、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歷史悠久,有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初步培養民族自豪感;初步培養勤奮學習、樂于助人、謙虛謹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本冊教材明確規定了每個單元、每篇課文以及聽說訓練、習作訓練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熟悉本冊教材的學期教學目標,把握單元教學和課文教學目標,并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訂好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的制訂應做到明確,可以操作,能夠檢測。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本學期著重進行分段訓練等,但字、詞、句的基本功訓練仍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朗讀、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基本的訓練,本冊教材有兩個單元著重進行默讀和背誦的訓練,課堂教學中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訓練。
3、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本冊教材的一個特點是各單元有明確的閱讀、習作、聽說訓練點,教學中要把這些訓練點的要求落到實處。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為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轉移到訓練目標導向上來。一篇課文教學2-3課時,要著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在進行閱讀訓練時,要發揮“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習提示”的教學,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學習課文中進行;還有的可以在學完課文后再鞏固、加深認識。需要注意的是,本學期剛開始學習給課文分段,分段的教學一般應充分理解課文內容以后進行,而不宜在一開始接觸課文就進行。
4、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本冊教材的單元訓練點編排,考慮到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聯系。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注意表達的方法,從讀中學寫。
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模板19篇)篇十九
29/9——9/123、鳥的天堂4、火燒云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
49/22—9/267、蟋蟀的住宅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語文園地二(口語交際)。
59/28—9/30語文園地二(習作)9、巨人的花園第二單元練筆。
610/8—10/11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樹閱讀指導課《會飛的教室》(二)。
710/13—10/1712、小木偶的故事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
810/20—10/24語文園地三(習作)13、白鵝第三單元練筆。
910/27—10/31閱讀指導課《會飛的教室》(三)14、白公鵝15、貓。
1011/3—11/716、母雞語文園地四(口語交際)17、長城。
1111/10—11/14語文園地四(習作)第四單元練筆18、頤和園。
1211/17—11/2119、秦兵馬俑20、古詩兩首語文園地五(口語交際)。
1311/24—11/28語文園地五(習作)第五單元練筆21、搭石。
1412/1—12/5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23、卡羅納24、給予是快樂的。
1612/15—12/19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27、烏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口語交際)。
191/5—1/9期末復習(分類復習:字詞句段)。
201/12—1/16期末復習(閱讀理解、作文)。
211/19—1/23期末復習(綜合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