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學工作計劃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以下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實用模板,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一
1、課文講了:給予快樂。
2、這個故事是因何而起的?
由汽車引出這個故事,文中記述了保羅兩次都把小男孩想錯了。誰能用當是,保羅的句式說說。
第一次:
第二次:
過渡:辦公室前,保羅告訴小男孩,這車是哥哥送給我的圣誕禮物,小男孩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1、演示第三節:
a、小男孩的意思是?
b、你驚訝嗎?指導讀出驚訝的語氣。
c、師生對讀。指導齊讀。
2、但小男孩接下去說的話讓保羅也十分驚訝。
演示第5節:
a、齊讀。誰能把這一段話讀好,把自己內心的震撼、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
b、保羅驚訝的是什么?演示(第4節):
c、保羅被感動(敬佩)了,你是從哪里看出的?(吃驚、不由自主)
3、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引讀:你愿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
小男孩愿意嗎?齊讀第7節。
過渡:
1、步置自學課文,小男孩的表現;保羅的想法;想想保羅又錯在哪里?
2、檢查:保羅又錯了,他錯在哪里?
3、小男孩說的那一番充滿愛心的話真讓人感動,誰能念這一段話?
老師相信你們是一群充滿愛心的還孩子,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
過渡:保羅下了車,把弟弟抱進了車里他們三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演示:他們三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這會是一個怎樣的夜晚呢?
2、為什么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引導學生從不同的人物角度說說。)
3、演示第13節:
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懂得給予別人的東西是多方面的,物質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只要你能夠給別人一點幫助、安慰,別人都會感激你,你也會快樂。
1、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我也曾因為而感到快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2、名言互勉。
高爾基:給永遠比拿愉快。
巴金:一心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二
1、教師板書:給予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給予樹》,說說自己對給予的理解,找一找生活中的反義詞。
1、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中的要求,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步驟,教師進行引導,并提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
2、教師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一做記號。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4、教師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1)分段讀課文,讀到讀不通的地方引導多讀幾遍。
(2)檢查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順勢板書課文中的關鍵人物,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關鍵人物,來概括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1、再讀課文,讀到讓你感動的地方,請你用波浪線畫出相關的句子,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特別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同學。
3、全班反饋。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出示重要的句子。
a、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1)你為什么被這句話感動了?
(2)難道這個小男孩他不喜歡這輛小汽車嗎?
(3)你是從哪里感受到小男孩也很喜歡這輛小汽車?
(4)同桌進行對話反饋,作為保羅他的哥哥送給他一輛車,他又有怎樣的態度?
(很自然,很平常,不足為奇)。
(5)他和我們一樣都被小男孩這種舉動驚呆了?再讀讀這句讓我們感動的句子。
b、男孩跳下車……..
(1)這句話分別從描寫小男孩的哪兩個方面來寫的?
(2)請你標出相關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再讀一讀,面對小男孩的做法,你想說什么?
(3)面對小男孩的要求,保羅是一種怎樣的猜測?你又是一種怎樣的猜測?
(5)那個晚上的圣誕節你猜測一下,他們會是怎樣度過的?
c、那個晚上為什么令保羅難忘?請你說說自己的理解。
1、學生自讀閱讀連接《給,永遠比拿愉快》。
2、讀了課文,請你談談高爾基想告訴他的孩子什么?你有什么啟發?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三
認知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
技能目標:
1、學會運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中,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
情意目標:在理解"給予是快樂的"過程中,學會關愛別人與尊重別人的關愛。
按常規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掌握本課生字詞,理解、運用"炫耀"、"懂得";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初步體會寫作方法對于日常習作的啟示;理解"給予是快樂的"。
教師組織流程學生活動流程設計意圖。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讀懂什么?適當注上記號。能讀好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嗎?(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各知識點達成狀況的調控)1、自主閱讀2、小組交流3、全班反饋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學習就是放任自流。2、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語"要體現"小"的特點,"知識與技能"是"三個維度"的首席。
2、適當小結,點撥升華在交流中達成。
二、主動參與,探究方法。
從寫作的角度看,這篇文章給了你什么啟示?暢所欲言,各抒已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自我反饋、調節、總結"閱讀"中的方法,無疑有利于激發"習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語"與"文"的和諧發展與相互促進。
三、聯系生活,體驗情感。
1、今天這節課上你給予了誰什么?或誰給予了你什么?今天來聽課的老師中誰曾經給予你什么?2、在你的記憶中曾經有誰給予了你什么?你給予了誰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饋1、對學生的評價重在內在素質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體"關系的體現。
四、作業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把握人物特點,嘗試課本劇表演。2、回顧你給別人帶來快樂或別人給你帶來快樂的一件事,并學習寫法寫一個片斷。課后選擇完成"延伸——提升——鋪墊"。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四
這是一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學會體貼和理解他人的好文章。文本字詞簡單,對于課題中給予的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在哪一文章中和他們見過面。這樣給予的含義,學生就了解在心了。
在引導孩子畫出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畫出了小男孩說的這句話:“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以下是讓學生自由感悟的教學片段:
生:男孩說的話很讓我感動,因為我也是小孩子,我想小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一樣的,我們都喜歡別人送給自己禮物,自己擁有別人羨慕的禮物,但是他卻要做送禮物的哥哥,我真的很感動。
師:你能把你的這種與眾不同的感動讀出來嗎?生讀。
生:我感動的原因是小男孩在自己家很不寬裕的情況下,他想的更多的是他的弟弟,而不是自己。
生:請大家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從這段中也讀懂了小男孩其實也非常喜歡這輛小汽車。
生:我是從“走來走去、輕輕、摸、滿臉羨慕”都可以感受到他對小汽車的喜愛之情。
師:講得真好。謝謝你精彩而細致的感悟,把我們也帶到了小男孩的身邊,讓我們對小男孩更了解了。帶著你的理解請你也讀一讀。
……
(學生細膩而精彩的理解讓我驚嘆,他們從一個小孩子自身的心里出發,通過感受小男孩喜歡小汽車但是卻愿意做哥哥的這一舉動出發,相信他們生活中也會學會謙讓,學會關心他人。)
當學生的情感隨著文本漸漸走向高潮的時候,小男孩的另一不平凡的舉動也引起了班里同學的關注,你瞧,他們熱烈的爭論,把自己完全看作故事中的人物了:
教師出示課文的第十自然段,引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段話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生:我從“三步兩步跑”中讀懂了小男孩的心情非常著急,聯系下文,他的著急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殘疾的弟弟。
師:一個“跑”字,就讓你有這么多的體會,多好啊!這是小男孩的動作描寫,像這樣的動作描寫還有嗎?請你用三角形標出來,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體會。
生:一個“背”,一個“放”,還有緊靠,我都感受到了小男孩對弟弟的關心。
生:我從“緊靠”中感受到他們的感情不一般。也許是一種心靈的接觸吧!
全班響起了掌聲。
生:我認為他是向他弟弟承諾,當他有錢的時候他也要買車給他弟弟,讓他開心。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小男孩實現這樣的承諾很簡單嗎?(不是)但他只是騙騙他弟弟嗎?(也不是)其實這是一個孩子純潔無暇的想法。
師:此時此刻,你理解給予是什么了嗎?
生:我認為給予就是對他人無微不至的關愛。
生:我認為給予不僅僅是金錢的幫助,有時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能讓感到溫暖,這就是生活中的給予。
……
(學生并沒有從很高很空的高度來回答給予是什么,而是從生活中的小事來理解生活中的理解,這樣的理解更具有現實性。)
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高度,但是這種高度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覺得從小學生力所能及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所得。這也是我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教學時間】2課時。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去探究文本內容。
第一課時重在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段落結構,弄清文章中三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第二課時圍繞(誰)把(什么)給予(誰)?這個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說說課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再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保羅開始以為能得到一輛新車是十分快樂的事,后來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感悟到給予是快樂的。從而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也應該學會給予,不應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一心助人,還帶動別人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你們一定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再讀課文。
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根據以上提示,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老師把握好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寫到黑板上。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
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
3、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讀這句話,想什么意思。
請你說說小男孩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
板書:給予。
保羅聽了這句話為什么很吃驚?
讀文中內容,知道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驚訝。
理解不由自主。
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車出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從小男孩的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歡樂給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才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圣誕節櫥窗里那些好東西了!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1)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2)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認為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3)聽了這句話后保羅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并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里看圣誕節櫥窗里的好東西。
(4)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現在會怎么做呢?
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
下了車抱進了。
(5)接下去他們去了哪?請大家發揮想象。
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小弟弟。
小男孩。
保羅。
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圣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是為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于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得到了一輛新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你認為什么更使他高興?為什么?
誰的話讓你感動了。(小男孩)。
那么你現在有什么話要對小男孩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文檔為doc格式。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組詞。
2、理解感悟課文。
3、憑借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三、教學時間:1、課時。
【設計思路】。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去探究文本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高興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情?(笑)。
2、那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笑的游戲,看誰最會笑?我來說,你們表演。同桌面對面。
微笑——笑瞇瞇——哈哈大笑——冷笑。
(冷笑可不代表笑啊)。
3、看著同學們這么高興,老師也替你們高興,想想與高興相近的詞語還有哪些?
什么時候你會感覺很快樂呢?
是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作者卻得出了這樣的感受:
齊讀 給予???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多讀幾篇,把課文讀通順。
2、邊讀邊給課文標上小節號,想想課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反饋。
1、課件出示詞語。
2、課文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四、理解感悟課文:
(一)、學習1~4自然段。
1、自由讀(課件出示)。
2、讀了這部分內容,你知道了什么?
3、(預設:a小男孩家很窮?b、小男孩很羨慕保羅的新車)。
4、小男孩很羨慕保羅的新車,你從哪看出來?
(1、看見一個男孩……滿臉羨慕的神情。?2、哇!我希望……)。
指導朗讀。
5、你覺得小男孩會希望什么呢?
6、看看小男孩想的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呢?課件出示5~7自然段。
指名讀第五段小男孩的話。
7、這樣的哥哥是怎樣的哥哥?
8、指導朗讀:“我希望……”把小男孩的這種決心讀出來。
9、保羅聽了小男孩的話感到非常的吃驚保羅怎么會感到吃驚呢?
(保羅開始以為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是想要做一個能給予弟弟新車的哥哥。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高尚,所以……)。
10、齊讀1~7自然段。
(二)、學習8~11自然段。
師:聽了小男孩的話,保羅不由自主地提出要帶小男孩出去玩玩。
(課件出示8~11自然段)。
1、讀了這段話,你又知道了什么?
(預設:a、小男孩要保羅把車開到他家門口。b、小男孩讓弟弟看看保羅的新車?c、小男孩也想送給弟弟一輛新車)。
引出小男孩的話:(課件出示)。
2、指名讀。
(1)保羅在聽到這句話前是怎么想的?
(2)小男孩僅僅是想送給弟弟一輛新車嗎?
指名讀體會感悟?(你等著,……那些好東西了)。
(三)、學習12~13自然段。
課件出示12~13段。
1、指名說隨機讀的12段。
2、保羅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a、他想幫小男孩提前完成他的心愿b、他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隨機指導讀13段。
3、文章中除了保羅體會到了給予的快樂,還有誰也體驗了給予的樂?
生說師板書:
板書:哥哥保羅。
小男孩?弟弟。
4、師:所以說——齊讀課題。
5、師:在那個難忘的夜晚,他們一起共同體會著給予帶來的快樂,讓我們再來找找他們快樂的原因吧!
(課件)。
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而感到快樂。
4、同學們理解的非常精彩,那么你有沒有過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呢?
(課件)我也曾因為()而感到快樂!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四、課外延伸:
(課件)。
1、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
2、關心是一種付出,關心是一種奉獻,關心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學會理解,學會關心,學會做人。“愛人”是帆,“愛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動和支撐,才能使愛心常存,愛意永駐。
3、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關愛別人其實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關愛別人是我們得到別人關愛的前提。
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共同學習了這樣難忘的一課。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我們會不時地體會到這種給予的快樂,也許他就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只攙扶的手臂,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慷慨的愛心……他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給予,奉獻,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加的美好!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七
1、能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件。
一、情境導入。
1、今天,我帶來幾件小禮物,獎給昨天家庭作業做的好的同學。給學生發禮物,請獲獎者談一談此時的心情。
2、教師小結,得到是快樂的,其實給予更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希望同學們大膽地提出問題,學完課文將根據大家的提問,評選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
二、感知發現。
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評價問題的質量。(估計學生會提出:誰給予誰?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予的?給予了什么?)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針對課題提問時,要抓住關鍵詞"給予"進行思考。
3、學生選擇好的問題朗讀思考。
4、交流,請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新車坐車、停車承諾。
保羅的哥哥保羅、保羅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保羅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羅。
5、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簡要地復述課文的內容。
三、感悟發現。
1、教師引導:哪一個給予最珍貴?
2、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3、交流。指名發言。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在思維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3、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4、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要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根據三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豐富、合理的想象。
四、鑒賞發現。
1、朗讀課文思考:你認為課文在選材、描繪等方面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2、討論并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可能會提出:人物的語言描述的具體。以此為鍥機,引導學生體會說話的語氣,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五、質疑問難。
1、學習中遇到哪些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共同討論解決。同時評價問題的`質量。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問,應在深入思考后,的確無法解決問題才可以提問,問題要有助于對課文的深入思考。
六、總結表彰。
1、請學生談一談學習的收獲可包括對課文的理解、提問的方法等。(學生可能會提出:我知道了給予是快樂的。以此引導學生填空: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我也曾因為而感到快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2、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問題、最佳提問人,贈送小禮品,頒發榮譽證書。
七、實踐活動。
本課故事性強,人物角色鮮明,對話較多。讓學生把課文改寫成劇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再組織匯報表演,評選最佳小演員。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八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課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很適于學生朗讀、復述;男孩面對新車的種種表現和保羅由此產生的心理變化交替敘述,使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很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結尾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易于學生遷移運用,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發揮教材的優勢。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系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為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小男孩一心助人,還帶動別人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道理。你們一定想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課題,解題。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里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圣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名分節讀課文。
3、再讀課文。
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么時候發生的?
(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里。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么?
根據以上提示,再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四、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九
1、能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目標3。
一課時。
1、今天,我帶來幾件小禮物,獎給昨天家庭作業做的好的同學。給學生發禮物,請獲獎者談一談此時的心情。
2、教師小結,得到是快樂的,其實給予更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希望同學們大膽地提出問題,學完課文將根據大家的提問,評選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
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評價問題的質量。(估計學生會提出:誰給予誰?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予的?給予了什么?)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針對課題提問時,要抓住關鍵詞“給予”進行思考。
3、學生選擇好的問題朗讀思考。
4、交流,請學生回答:
新車坐車、停車承諾。
保羅的哥哥保羅、保羅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保羅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羅。
5、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簡要地復述課文的內容。
1、教師引導:
哪一個給予最珍貴?
2、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3、交流:
指名發言。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在思維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3、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4、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要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根據三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豐富、合理的想象。
1、朗讀課文思考:
你認為課文在選材、描繪等方面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2、討論并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可能會提出:人物的'語言描述的具體。以此為鍥機,引導學生體會說話的語氣,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1、學習中遇到哪些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共同討論解決。同時評價問題的質量。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問,應在深入思考后,的確無法解決問題才可以提問,問題要有助于對課文的深入思考。
1、請學生談一談學習的收獲可包括對課文的理解、提問的方法等。
(學生可能會提出:我知道了給予是快樂的。以此引導學生填空: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而感到快樂,我也曾因為而感到快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2、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問題、最佳提問人,贈送小禮品,頒發榮譽證書。
本課故事性強,人物角色鮮明,對話較多。讓學生把課文改寫成劇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再組織匯報表演,評選最佳小演員。
這篇課文的內容淺顯易懂,主要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及引導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生暢談讀文體會時,我相機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小男孩純潔無暇、美好無私的心靈和樂觀自信的性格。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
老師上課時曾說:,但我之前一直不能理解,給予怎么會快樂?東西都給別人了,自己沒有了,還怎么快樂的起來?直到有一天,我給出了人生第一筆零花錢,雖然沒有買到東西,但我確實獲得了快樂。
事情是這樣的:去年春節過后,我得到了人生第一筆零花錢,整整100元,我開心極了!我求著媽媽和我一起去新華書店買書。媽媽帶著我到了新華書店,當我們準備進門時,我看見門口的地上坐著一個老奶奶,她的臉上和手上充滿皺紋,身上衣衫襤褸,渾身臟兮兮的,看起來非常可憐。老奶奶用乞求的眼神看著我,似乎正對我說:“可憐可憐,給我一點錢吧!”
這時我心里矛盾了,我是有零花錢,要不要給她呢?給她多少好呢?可是我還想買書呢!
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媽媽問我:“你怎么不走啦,發生什么事了?”
“媽媽,我覺得這個老奶奶很可憐,可是我只有100元錢,我想給她又不想給她,我該怎么辦呢?”
“哦,我的孩子真是一個善良的小朋友,給出零花錢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在你覺得合適的范圍內你可以給出你的零花錢,媽媽支持你。”
經過思考,最后我拿出零花錢里的十元錢,給了老奶奶。看著老奶奶感激的表情,我也開心了,我花出了人生第一筆錢花錢,我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他人。
經過了這件事,我明白了老師說的那句話:。
文檔為doc格式。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一
暑假的一天,天氣十分炎熱。傍晚,太陽公公像喝了酒一樣,臉變得紅彤彤的。我打開自家的信箱,看見里面有一封信,便取了出來。一看是601室的'信。就自言自語地說:“是哪個馬大哈這么粗心啊。這封信就由我來送吧。”
一會兒,我又猶豫了:六樓這么高,再說天氣這么熱,我不去了。正當我想打退鼓堂時,我想到我曾學過的一篇課文——《信箱》。課文講的是娃麗的哥哥在信箱里發現一封送錯的信,把它扔在臺階上。被娃麗看見了。于是,她冒著大雨,頂著寒風,把信送到主人家。我想到這里,覺得娃麗的困難比我大得多,再說助人為人乃快樂之本。
于是,我拿起信沖上樓去。沖到五樓時,我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終于我來到了601。輕輕地按了一下門鈴,從里面走出來一位老奶奶。我說:“老奶奶,我把您的信送來了。”老奶奶連聲說:“謝謝,謝謝。我這兩天正盼著這封信呢!”我聽了甜甜地笑了。
我走下樓時還在想:原來這封信對老奶奶來說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老奶奶沒有及時收到信她該有多著急。我從心里體會到。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二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文麗梅,她常常在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
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削鉛筆的時候,不小心把手指割破了,流了好多血。文麗梅看見了,急忙向老師借布和線,幫我把血止住。第二天早上,我沒戴手套,手凍得通紅,像兩個紅蘿卜,受傷處更生疼。文麗梅看見了,急忙脫下手套,把他們塞進我的懷里。我不接受,把手套塞了回去。她嘟起嘴,故作生氣地說:“你不接受,說明不當我是你的好朋友。再說你的手受了傷,更需要呵護。”望著她友好的雙眼,我的`心里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流,慢慢地戴上了她遞過來的手套。長跑過后,我的手好像在火爐邊烤過一樣溫暖,而麗梅的手卻被寒風吹得紫紅。我跑過去,心疼地捧起她的手,說不出話來。她看出了我的心思,笑了笑說:“傻瓜,知道嗎,給予朋友,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哦。”
麗梅,我的好朋友,我深深地記住了你,深深地記住了冬日的那雙暖手套,也深深記住了“”這句人世間美麗的語言。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三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看看嗎?(出示)。
漂亮嗎?看得這么入迷,心里在想什么呢?
老師今天不但帶來了這么多汽車,還帶來了一個跟汽車有關的動人故事,題目是“給予是快樂的”。(同時板書: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課題。
1、同學們,讓我們暫時拋開世俗的紛擾,用心聆聽這個感人的故事!(出示)。
2、誰來說你此時的心情?
3、過渡:帶著你們的感動,打開課本到142頁,輕聲地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內容。
4、學生自學。
3、全班討論。
l故事中出現了幾個人物?哪兩個是主要人物?
l哪些內容讓你感動?(學生自由說)。
1、
a、(出示):
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天哪!我希望……”
指名讀。
評價指導。(讀出“羨慕”)。
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b、同學們認為小男孩會希望什么?
過渡:保羅是怎么想的呢?小男孩又究竟希望什么呢?我們來看:(出示)。
(1)保羅: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會希望他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
(2)小男孩:“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
這里有兩個省略號,都是蔣老師加的,你能分別說出省略號里的內容嗎?先自己讀讀,再告訴我。
c、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們的意料嗎?對于保羅呢?你們怎么知道的?
d、試著讀讀這幾句話,把這種強烈的反差讀出來?
分角色讀。
a、(出示第二次對比):
l指名讀。
l再次將保羅的想法和小男孩所說的話對比,你們能得到什么結論?
l錯在哪兒?
b、這幾句話中出現了一個節日是什么?誰知道這個節日?
(出示“圣誕節”)。
c、師:
圣誕節,一個多么令人期待的節日,每個孩子本應無憂無慮地等待著它的到來,然而小男孩卻一心想著他那腳有殘疾的弟弟。對于腳有殘疾的人來說,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給弟弟一輛新車,對弟弟來說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
l你們認為小男孩的這番話包含著他對弟弟的什么情感?
l自己練讀,讀出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l指名讀。(你認為小男孩以后會努力實現這個承諾嗎?讀出他的那種堅定的決心!)。
l挑戰讀。
e、師: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如何?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來嗎?齊讀小男孩的話。
3、
a、(出示最后2節)。
指名讀。
l看著車窗外的一切,車內的三個人心情一定難以平靜。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那個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羅,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或是做些什么呢?圍成三人小組分角色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l請1--2個小組上臺表演。
b、這真是一個令他們三人都難以忘記的夜晚,
尤其是保羅,因為從此他真正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給予是快樂的”。
齊讀。
通過剛才的學習,誰能告訴我“給予”就是指什么?(相機板書:奉獻、幫助、關懷、關愛……)。
師領讀課題。(突出“給予”再突出“快樂”)。
1、過渡: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侯,我真的很感動,感動于小弟弟的幸福,感動于小男孩的無私,感動于保羅思想的升華。
我把自己的收獲總結為這樣一句話:
(出示)。
2、學了課文,你們想到了什么呢?拿出小卡片,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
3、生書寫,小組交流。
4、選比較1-2個優秀的打到電腦上,大家一塊兒讀。再指名說說自己寫的。
5、師總結:看到同學們有這么多的感想,老師感到很高興,有句話叫作: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取一份真正的快樂。
布置作業。
嘗試給予別人一句關懷、一次援助,哪怕是一個笑容,并將自己的快樂與同學交流。
奉獻。
幫助。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四
去二舅媽家吃完酒后,就去了龍溪三伯家玩。三伯不在家,三伯母很熱情,拿出瓜子和橘子招待我們。爸爸很著急的說:“把橘子收回去,趁小家伙還沒醒,他吃了要感冒”。伯母趕緊把橘子收了回去。弟弟醒了后非吵著要吃橘子和香梨。伯母對弟弟說:“我帶你去買。”爸爸說:“不麻煩了,我們回余慶買。”“跟我客氣什么。”說著,拉起弟弟的就去買。弟弟回來后心情大好。伯母洗了一個她認為最好的梨給弟弟。弟弟一口氣就吃了3個梨。不過,在吃第四個梨的時候吃到一半,他突然不要了。說要給我吃。我說:“我們一人一口,好不好?“好!”
其實我根本沒有吃多少,到我吃的時候我只要一小口,到弟弟吃的時候他就有一大口。臨走時,弟弟想把剩下的梨帶走,可爸爸媽媽不允許。趁爸媽不注意,伯母悄悄放了一個在他包里。在車上時,弟弟把梨給我看,我說:“給我吃好嗎?”他把梨藏在包里,不讓我看。回到余慶后我們去醫院看望奶奶。弟弟雖說睡著了,可還是把梨緊緊地握在手心里。弟弟醒了以后,居然把自己視如寶貝的.梨給了奶奶。
爸媽自夸他是個乖孩子,有孝心。
給予是快樂的教案(優質15篇)篇十五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要尊老愛幼,在坐公共汽車時要給有需要的人讓座。
有一天早上,我和媽媽乘著公共汽車去人民公園旁的新華書店買書。上了車以后,我和媽媽都坐到了座位給予。公共汽車經過了許多站,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時,上來了一位老奶奶,可車上已經坐滿了人,沒有空位了,但老奶奶一只手提著一個裝滿了蔬菜的籃子,另一只手扶著欄桿。司機開車了,老奶奶的'腳站不穩,有些東搖西晃,我看見了,連忙站起來,讓老奶奶坐在我的座位上,老奶奶坐下后,用慈愛的目光看著我笑瞇瞇地說:“謝謝你,小朋友。”“不用謝。”我對老奶奶說,“這是我應該做的。”與此同時,我看見媽媽和車上的人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
那一天,我非常開心,因為我幫助了別人。媽媽說得沒錯,我們只要用心去幫助別人,就能得到無比的快樂。我懂得了給予快樂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