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心得(精)一
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那么,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么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
其實,我們知道,second1anguage與firstlanguage相對,而foreign1anguage和non-nativelanguage是與mothertongue和native1anguage相對的。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志,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采用采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__大量重復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于直接法。以直接法為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通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匯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采用二語教學類型,而要以語言知識為拐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于小學生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能排斥語言知識。
而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相對低下,語言環境的缺乏,大規模的班級授課,都告訴我們直接法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目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實際。
三、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__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鐘的英語課,單__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并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不斷反思,集體討論,積極了解訊息是我們現代教師必須作到的功課,我們的不斷積累和成長才能幫助孩子們更好的進步。
推薦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心得(精)二
摘要:如何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如何使作業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負擔?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要注重形式多樣化:制造新對話、編造英語小故事、創編英語童謠和歌曲等。讓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活動,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運用能力都得到訓練。?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創新略談?
小學生對于英語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常常是主觀上并不愿意完成,但迫于對教師、家長的畏懼又不得不完成,于是形成了:”你留我寫,你逼我交,你批我改”的被動、無奈的作業形式。有10%左右的學生,經常在次日早晨忙忙碌碌地補作業或者拿著別人的作業本抄。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幾乎天天不完成作業,原因是不會做或不愿意做。當問及”你認為理想的家庭作業是什么樣的?”,絕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喜歡有特色的、動手實踐的、有吸引力的、發揮自己創造力的、聯系生活實際的、自己跳一跳就能夠完成的課外作業。所以,我們設計的課外作業必須要創新。?
一、尊重個性差異,體現作業的選擇性?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教育面對的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智力水平、認知結構和學習動機、心理、個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習能力發展不均衡,所以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建立多層次的彈性作業結構,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這樣,既能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能保證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在授完新單詞或短語或句子后,我的作業往往有幾種形式供學生選擇。(1)copythewordsorsentenc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就僅僅只是對課本知識的機械再現;(2)makesentences,選擇這個層面的是中等生,可在造句的詞匯上自主選擇;(3)makedialogues,這些往往是稍有依賴心理的孩子,他們總會2-3人一組討論對話的內容與語言組織。(4)makestoriesormakepoems,這些是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想象力,在作業反饋階段總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極大興趣,因為故事或詩歌對他們總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二、嘗試設計實踐型的作業?
”任務型”教學倡導把握語言的最終途徑是讓學生去做事情。當學生積極地參與,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嘗試時,語言也就被把握了。因此,采訪、寫觀察記錄、做調查等作業形式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語言潛能。?
在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的《unit5whatwouldyoulike?》這一單元后,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學校新餐廳要開業了,炊事員想了解一下班里同學愛吃的食物,以方便同學們。要求學生設計一份采訪記錄表,用英語記錄被采訪對象的姓名以及喜愛的食物名稱,每人至少采訪5個以上同學并在小組內交流,再把統計的結果制成表格在班內匯報。?
這道作業貼近生活,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真實地交際。他們的愛好被真實地調動了起來,不僅鞏固了語言知識,還與其他同學溝通了感情,培養了一定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三、嘗試設計創新型的作業?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過程。教學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創造性能力外,還應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滲透這一理念,讓學生將學過的詞匯、語言結構等重新組合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小學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歌曲、韻詩、故事等豐富的學習內容,教師除了可以布置讀、背、表演類的作業外,還可以設計如”歌詞新作”、”小詩新創”、”故事新編”等作業。?
在學完《booksandpencils》這首歌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同學們能自己試著寫出新的歌詞嗎?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了一個”老歌新唱”演唱會,學生用學過的或自學的文具及課本單詞編出了一首首新歌。課上課下學生邊演邊唱,熱情高漲。一些平時學習英語比較困難,成績落后的學生也加入到”小作家”的行列,開始模擬著”寫詩”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上班級的”大雅之堂”,心里格外興奮,自信心油然而生,也就逐漸喜歡上英語課啦。?
四、嘗試設計制作型的作業?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動手制作以獲得和積累學習經驗。這類型的作業無疑能使學生享受”icandoitinenglish”的樂趣。?
如:學完祈使句后,我讓學生為校園的各個場所設計英語警示牌。學生留心觀察校園的各個角落,精心完成這項作業。于是,學校的綠樹、紅花上有了”don’tclimbthetree!””don’tpicktheflowers!”等提示語。垃圾箱旁樹上了”putthetrashinthebin!”樓梯拐角處貼上了”don’tpush!”等溫馨提示……?
又如:到了圣誕節、元旦或者班里同學生日,我都動員學生自制英文賀卡,用英語傳遞自己的真誠祝福。這類作業強化了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變學生被動學習為有意義地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意識,更從中傳遞著濃濃的同學友誼和人文關懷。?
五、設計要尊重學生年齡特點,體現作業的趣味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所顯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到創造的快樂,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就是興趣。”因此,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常把“玩”滲透到作業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感受學和玩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例如,我們在學習了身體部位及顏色后,我布置的作業是畫一個自己喜歡的機器人或怪物,且要求第二天在課堂上展示并進行描述。在展示介紹時學生個個興趣十足,妙語連珠。yellowbody…等,這樣就讓機械的單詞抄寫變成了生動有趣的活動。這樣的作業,符合各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達到寓學于樂、以玩促學的目的,讓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我們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作業的創新設計,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運用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總之,我們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英語教育中的創新,才能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推薦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心得(精)三
在本學期我擔任三、五年級的英語教學。教小學低年級英語,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的英語教學,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關注課堂活動設置
本學期我將主要關注學生的課堂活動,我將在每一節課中插入一個與當次課時相符的游戲,保證一周至少有三個游戲,同時記錄學生反饋過程,調節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能讓自己更多的掌握,如何全方位的帶領學生學習。
二、落實學生評價機制
通過對學生的評價,建立更好的競賽以及互助措施,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針對三年級學生:分為兩人組和四人組,在上課的時候發言表現好,每節課選出兩到三組給小星星,紀律每堂課給出兩組紀律標兵,課后作業書寫的好,一個a+印章相當于一顆星星,十個可以換取獎狀,期末將根據獎狀數量評優。 針對五年級學生:分為兩人組和四人組,在上課的時候發言表現好,每節課選出兩到三組給小星星,紀律標兵在五年二班建立,五年一班的紀律可以暫時控制。另外,作業a+獎勵機制一樣。同時在課堂上給更多的時間寫作業,無論三年級還是五年級,建立收作業的紀律,每組派發小組長,由組長收作業給課代表,最后交給老師,期末評出最優組長和課代表。
三、帶動學生培養語境、
在本學期的工作中,我將讓對話和課程設置更多的融入語境,這一直是對于學生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他們紀律不太好控制,如果英語授課孩子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我將從小的、短的口語化指令語開始訓練。同時,每班指定孩子負責幫我控制多媒體,負責課前檢查和準備落實。
四、 著手學生落筆方式
本學期的落筆主要集中在三年級上,我要花時間在糾正三年級的作業書寫情況。我決定建立小組長制度,以及互助制度,讓學生互相監督,寫好英語字母。
五、關注自身學習。
在上學期以及這學期的工作中,對我來說最有難度的是五年二班的紀律問題。為此,我下決心,從理論知識做起,結合實踐,本學期我將要完成《正面管教》和《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的腦圖總結。在期末的時候要寫出我的實踐對比感受。
六、建立健全圖書館管理辦法。
遠達書館在校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如今已經逐漸走向了正軌。在這個過程中,我非常感謝領導對我的幫助和指導,也很感謝很多班主任老師對我的支持,為我提供了很多學生幫忙,也感謝科任老師們,對我進行了工作方法的建議和身體力行的幫忙。本學期我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好圖書館的圖書分類擺放,同時建立圖書管理員志愿者篩選管理辦法。
推薦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心得(精)四
興趣是學生的內驅力,引發學生濃厚的情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缺乏語言環境,學生遺忘現象比較比較嚴重,出現學時會、用時忘的現象。長此以來,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績偏差,慢慢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的活動立足于現實,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僅靠純課堂內教學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我們應樹立大課堂的教學觀,重視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為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積極性,為了豐富小學生的課余生活,我們開設小學英語課外活動小組。
1、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英語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授人以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個性心理。
4、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日后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1、進行課文朗讀訓練。
2、學生自我介紹,及學生唱英語歌。
3、根據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及表演。
4、英語詞匯大比拼訓練。
5、學唱英文歌。
6、討論英語,讓學生用英語去表達,做1-2分鐘的口語表達。
7、根據話題,進行討論,編對話表演。
8、自由對話(用英語交流)。
每位同學必須按時參加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1、充分利用錄音磁帶進行朗讀訓練,并積極開展朗讀比賽。
2、開展有效的游戲比賽,學生進行詞匯大比拼。
3、利用校園小廣播,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夠流利地進行口語交際。
4、活動前教師要確定好主題,讓學生能夠按主題進行活動。
推薦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心得(精)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英語教師的課堂角色開始發生變化,這就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推動自身的素質,我有計劃、有步驟地制訂了近期發展計劃,以便自己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一、總體目標
繼續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廣博的知識,對學生要寬容有愛心和責任心,以教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響學生。不斷學習和積累,要把“學習與思考”真正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持之以恒,努力充實自己,爭取自己在英語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教育能力和教學行為、個人素養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二、具體實施方案
1、實現終身學習,尋求自身的發展。每月讀三本教育理論書籍;寫讀書筆記1萬字;每月在讀書論壇上至少發表讀書體會兩篇;每月上交1篇案例、1篇詳案、1份電子教案;每周上交一篇反思。
2、爭取信息技術有較大的提高,能夠獨立制作電子教案及復雜的教學課件。
3、和其他教師共同提高,互相聽課,評課、做好診斷記錄,每學期看課不少于16節。
4,堅持參加教師教育研修活動,及時撰寫自主學習筆記。
5,善于自我激勵、自我控制。不管遇到任何情況,應做到鎮定自若、從容不迫,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學生面前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尊重、理解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可愛之處,并向學生表達教師由衷的欣賞,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三、月份計劃:
三月:
1、制定本學年發展計劃。
2、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標準、規范。
3、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本學科本學段的質量評價標準。
4、閱讀學校推薦的教育教學,寫好讀書筆記2千字;在讀書論壇上至少發表讀書體會兩篇。
5、寫四篇反思;寫并上交1篇案例、1篇詳案、1份電子教案;1篇反思。
6、上一節公開課(組內),及時看課、評課,寫好診斷記錄。
7、堅持參加教師教育研修活動,及時撰寫自主學習筆記。
8、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資源培訓。
四月:
1、學習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藝術與調控技巧。
2、學習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三種學習方式)之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3、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資源培訓。
4、學習新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
5、閱讀學校推薦的教育教學,寫好讀書筆記2千字;在讀書論壇上至少發表讀書體會兩篇。
6、寫四篇反思;寫并上交1篇案例、1篇詳案、1份電子教案;1篇反思。
7、上一節公開課(組內),及時看課、評課,寫好診斷記錄。
8、堅持參加教師教育研修活動,及時撰寫自主學習筆記。
五月:
1、學習新課程理念:樹立合作學習意識
2、研究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資源培訓。
4、進行教學理論實踐與考察,上一節公開課(組內),及時看課、評課,寫好診斷記錄。
5、閱讀學校推薦的教育教學,寫好讀書筆記2千字;在讀書論壇上至少發表讀書體會兩篇。
6、寫四篇反思;寫并上交1篇案例、1篇詳案、1份電子教案;1篇反思。
7、堅持參加教師教育研修活動,及時撰寫自主學習筆記。
六月:
1、學習新課程理念:樹立探索學習意識
2、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資源培訓。
3、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真正的教育以“心”為本。
4、閱讀學校推薦的教育教學,寫好讀書筆記2千字;在讀書論壇上至少發表讀書體會兩篇。
5、寫四篇反思;寫并上交1篇案例、1篇詳案、1份電子教案;1篇反思。
6、上一節公開課(組內),及時看課、評課,寫好診斷記錄。
7、堅持參加教師教育研修活動,及時撰寫自主學習筆記。
七月:
1、進行學科教學總結、期末復習經驗交流。
2、學年度學習工作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