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推薦張家界的導游詞(精)一
大家好,我是張家界康泰國際旅行社的導游,為大家講解張家界旅游、鳳凰古城、長沙、韶山等地的景點及民俗風情;
袁家界位于張家界森林公園北部,是鑲嵌在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一顆明珠。袁家界名稱相傳來源于后唐時期,黃巢起義失敗后,朝庭為徹底肅清亂黨,四處張榜,捉拿反賊。當時黃巢手下有一名將士,姓袁,為躲避追捕,便來到了這遠離人世的深山野嶺——青巖山隱居,他在這里結廬為舍,墾荒種糧,并以自己的姓氏為這里命名,起名“袁家界”。
袁家界面積約1200公頃,平均海拔1074米,它東鄰金鞭溪、遠眺鷂子寨;南望黃石寨,連接天波府;西通天子山;北距索溪峪。從山下往袁家界有兩條通道,一是走“金鞭溪”中段上“亂竄坡”到“后花園”;另一條則是乘“世界第一梯”——百龍天梯至下坪,乘電梯上山只需3分鐘時間,既輕松又安全,不僅這壯觀的電梯工程奇觀令人驚嘆,更令人叫絕是當電梯馳出豎井的那一瞬間,一幅神奇的畫卷直入眼簾,那列隊森嚴,高大威猛的“天兵聚會”,就像是一支整齊、雄壯的儀仗隊,正等待著您的“檢閱”呢;電梯到達山頂,走出站房,舉目遠望,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園山水畫凌空突出,如海市蜃樓般悄然而至,這便是大家向往已久的“空中田園”。
袁家界風景以雄、奇、險、峻著稱,在十多華里的環山游道上,沿途景色美不勝數。山上居住著一個村莊,幾十家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勤勞善良,與世無爭。在居戶外面的墻壁上,掛滿了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串串紅薯、土豆;屋內的火炕上,琳瑯滿目的掛滿了臘肉、臘魚、臘腸、臘豆腐等等。如有幸在他們家里做客,您將會享受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尊貴和殊榮,那令人唾涎欲滴的十大碗,那透著誘人醇香的土家米酒,會使您夢回故里,永世不忘!
從百龍電梯乘環保車前往“后花園”約需十分鐘車程,沿途峰巒連綿,綠樹成蔭,中途會經過一片尚未開發的景區,山的名字叫“松子崗”。這里只有本地農民和少量的寫生者曾涉足此地,但究其景觀并不比其他景點遜色,整個“松子崗”灌木蔥蘢,山蕨遍野,沿一條幽徑小路到達后山一山凹處,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嶂疊,萬石竄空,婉如仙境,即似是而非;細觀眼前,一石婷婷玉立,丹眼、娥眉、巧鼻、小嘴、盤發,秀麗的臉蛋,清晰的面容,這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嗎?當地人都稱她為“美女峰”。左邊的石崖下,常年放置著幾只筒狀蜂箱,因為這里沒有任何污染,蜜蜂采摘的都是原始花粉,天然水分,這種蜂蜜營養豐富,含鈣極高,其中又有大量對人體有利的微量元素,對美容養顏,延年益壽,增長智力都具有極好的作用,特別是還具有防癌和治癌的功效,品一口這特殊的蜂蜜,會使您沁甜入脾,回味無窮……。
下車后小走幾步,便是上山游道,再沿著左邊的臺階下行50米,便可見一橢圓的石門,請大家屏住呼吸,不要出聲:請看在門前的左上角,有一石突出,像一只兇猛的動物,但此時卻特別安靜,你看它四肢伏地,抿嘴翹鼻,閉目養神,感覺中似乎伴有輕輕的“鼾”聲。大家沒有想到吧,它可就是鎮守后花園的雄獅啊?大家千萬別吵醒它。透過石門往里看,這里真是別有洞天啊,您看那生意盎然的“盆景”,那似是而非的“假山”;那櫛次枇鄰的“屏風”、“壁畫”、“雕刻”;那形狀逼真的石桌、石椅;還有那川流不斷的“小橋流水”……這是誰的“大宅院”呢?不是,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精美秀麗的“后花園”。進“后花園”往右走,在一石崖下有一條棧道,要貓著腰、低著頭,方能過去,站在中間向對面大叫一聲:“我愛你——”,將會有經久不息的回聲從中傳出,愛——你——,愛——你——,愛——你……這種釋放會使您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快感。
在“后花園”的對面,是一座巍峨的山巒,山上古木參天,遮天蔽日。森林中常有野山羊出沒,夜深人靜之際,常能聽到野羊羔“咩洋”地叫聲,因此被稱作“羊寨”。民國時期,此地曾為土匪占領,直到現地,山上還殘留有卡門、暗堡、斷壕、屋場、水井、碓臼、磨坊等殘跡。粗大的松樹上還留有土匪當年留下的“v”字型標志。站在“山寨”上,舉目眺望,可看見金鞭溪全景,只見一條美麗的溪水從數百座石林中緩緩穿過,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和諧。從“后花園”向前步行約100米,便是袁家界又一處絕世奇觀——迷魂臺,走上迷魂臺,只見上百座山巒拔地而起,峰涌而至,它們姿態萬千、氣勢非凡;有的似“天狗望月”,有的像“海螺出水”;有的像“將軍列隊”,有的如“一柱擎天”。幾道山坳和屏障將這些山巒有序的分開,使這些石峰更顯得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在萬道霞光的點綴下,顯得蔚為壯觀,不同凡響。這更像是一幅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迷魂臺”攬勝,真宛如仙境神游啊。
“后花園”至天下第一橋,有一條全長多米的游道,路面多為白色的條石鋪成,站在遠處觀望,很像一條白色的綢帶打了兩個結,一頭系在“迷魂臺”,一頭第在“天下第一橋”。信步漫游,沿途可欣賞到“拜仙臺”、“百丈絕壁”、“小洞天”、“情人谷”等別有情趣的景點,這里海拔不高,一般不受氣候影響,慢慢品味,定會使您賞心悅目。 “天下第一橋”是張家界“十大絕景”之一。也是袁家界的標志性景點,它是居于兩山之間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橋,而兩山原為一體,橋身是兩山相連的關鍵部分,但因中間石質較為薄弱,由于風化、崩塌作用的影響,又經過日曬雨淋、流水洗刷、山洪沖擊,久而久之,終于形成今天這一特別的奇景……。
“天下第一橋”橋面寬兩米,厚四米,跨度為二十多米,高度為三百多米,是世界是迄今為止所發現落差最高的天然石橋。縱觀橋下,只見白云飛渡,奇峰突出;才一舉目,已不覺心曠神怡。放眼對面,便是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那高高矗立的“六奇閣”在陽光下更是顯得褶褶生輝,在黃石寨與袁家界之間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將兩山隔開,峽谷中有一條小溪水,溪水邊萬木爭春,姹紫嫣紅,溪水從“天下第一橋”下面淙淙流過,這便是有名的“沙刀溝”。
說到“沙刀溝”的來由,我該為大家講個傳說故事了。相傳在很早以前,在袁家界住著婆孫三人:爺爺、奶奶和七、八歲的小孫女,小女孩父母早逝,她從未享受過幸福和快樂。從小就幫爺爺、奶奶擔負起沉重的家務活和體力活,爺爺、奶奶對她管得可嚴了,她每天都得掃地、抹灰、洗衣服、扯豬草,還得去砍柴禾。一天,小女孩子砍柴回來,爺爺和奶奶因為沒有看到小孫女把刀帶回家,便厲聲地責問她:“鬼丫頭,你把沙刀丟哪去了,找不到,今天就不要回家!”可憐的小女孩含著眼淚一個人上山尋刀,太陽下山了,天越來越黑了,樹林中傳來野獸、怪鳥的叫聲,小女孩驚恐地望著四周,她好害怕,可她不敢回家。她在黑夜中跌跌撞撞地走著,突然一腳踩空,小女孩從“天下第一橋”掉下了深淵,小姑娘帶著驚駭,帶著恐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原本屬于她的世界,只有山谷在為她哀慟,只有風兒在為她哭泣。不知何時,從山谷中飛出一只小鳥,邊飛邊發出凄涼的哀叫:“公叨叨,婆叨叨,掉把彎刀”,人們后來把這種鳥叫做“刀刀鳥”。據說是那小女孩的靈魂轉化而成的,直到現在,當地人還常常在深夜聽到她的哀叫,有人為紀念落崖的小女孩,便把這條峽谷起名叫“沙刀溝”,也有叫做“畬刀溝”的。
離開“天下第一橋”,乘環保車繼續前行,10分鐘后,便又是一處最佳景點——天懸白練,下車后沿公路直下,走數百個臺階,往右邊觀賞:有一道急流從200多米高的絕壁上飛瀉直下,涓流如練。盛夏多雨時,瀑布直沖壁下石坎,水珠飛濺半空后復跌落谷底,灑落至10余米外,聲如悶雷。常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出一道道的彩虹,如遇一陣清風吹過,便見金光萬點,飄飄灑灑;又仿如六月飛雪,迎風飛舞;真給人一種清心灑脫,靜如止水般的意境啊。好了,各位朋友,袁家界的美景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原袁家界之行留給您永遠美好的回憶。
推薦張家界的導游詞(精)二
看著那從未見過的漫山遍野的綠色,呼吸著從未體驗過的夾著太多太多水汽的空氣,此時的我已站在此次旅行的最南端,也是著名風景區——張家界。
到了張家界,森林公園必去。到了森林公園,黃石寨和金鞭溪也是必去的。那山,那水,那人,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而迷人。
南京紫金山我見過,巍峨聳立讓我贊嘆不已,可我從未見過如此多的山,這么多的綠。放眼望去,那山層層疊疊,曲曲折折,生機盎然,讓我無從下筆,就怕自己的拙筆有損這景色之美。
步入黃石寨,先看到的是一條涓涓細流——金鞭溪。溪水兩旁的樹木,都伸展著粗壯的枝干,這么多綠色,一簇堆在一簇上,不留一絲縫隙,好像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看著那清澈見底的水中的彩色鵝卵石,頓生愛慕之心,只覺得心中無比舒暢。
接著我們來到黃石寨山頂的云海奇觀處,氣宇不凡,云纏霧繞。沿石階處,撲面而來的是綠色,我的心跳加快不少。放眼望去,“定海神針”直入云霄,“南天門”劈地而起,“天書寶匣”猶如半掩神龕,難道真有天書置于其中?“夫妻巖”,儼然一對夫妻緊緊相依,再仔細一瞧,兩個人竟連臉龐、眉眼、口鼻、牙齒等都一應俱全呢!還有“金魚探海”、“采藥老人”、“望夫巖”、“將軍石”……這些如柱、如鞭、如塔、似人、似禽、似獸的峰林石景讓我由衷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正是它那鬼斧神工給人類留下了這樣一份震撼人的美。登上頂峰,清風拂面,讓人不禁發出贊嘆:“如斯仙境何處有,不羨天堂不羨仙!”
黃河我見過,我被他的洶涌氣勢所折服;長江我去過,我被他奔涌不息而震撼。可是張家界的水是如此清,如此綠,仿佛一塊通體透明的翡翠,忍不住掬起一捧珍藏起來。
再走幾公里,就到苗寨了。到了苗寨門口處,燈火通明,滿地野花、野草。進入苗寨,古房古樹呈現在眼前,再一睹那房中的模樣,木柴、木床,靜靜地躺在屋中,不免有一種危機感油然而生。到了寨中央,苗族姑娘們縱情放歌,熱情地端上“土家老四樣”:番茄炒蛋,青椒土豆絲,韭菜燒肉,水煮大白菜。大人們喝酒接歌,我們這一群小孩則在一旁嬉戲,聊天。
天色已晚,我們從苗寨出來。匆忙來到酒店收拾行李,因為明天就要回南京。張家界,山美,水綠,空氣清,怎不是一個旅游度假的勝地呢?
推薦張家界的導游詞(精)三
大家好,我是小張,是你們的導游。
還沒去張家界玩的人,我告訴你們,湖南張家界有著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桂林之麗。只有身臨其境,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家界看山,九寨溝看水。張家界擁有令人驚嘆的風景。
我們第一范文網來到了張家界,那里群山環繞。有的像盾,有的像矛,還有的像劍。大部分山峰遠看像刀,近看像香蕉。
我們現在來到了天門山腳下,可以眼見一個玻璃電梯,我們一組一組上電梯。在天門山上望下去是只看見云,不能看見谷底。
張家界素有“三千峰林八百水”之說,張家界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它的核心景區面積約254平方千米,在全國也算是較大的景區了。
下面,大家聽一聽這個故事吧。以前這里不叫張家界,叫青巖山,那時,青巖山也沒有姓張的人。身邊留候張良想到韓信的遭遇,自己可得小心了,但思來想去,就是沒個夠安然的地方。后來終于找到個去處。一個叫張萬沖的作惡多端,與一個叫張家雄的發生了矛盾,張良化作老公公在七棵銀杏樹上寫“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大字,并懲罰惡人張萬沖,因為張良的賜名,青巖山就叫張家界了。
張家界有著泰山之雄、華山之險,一定要多加小心啊!不要掉下山峽之中!
推薦張家界的導游詞(精)四
各位團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歡迎各位來到風景秀美、氣候宜人、美女如云、帥哥成林的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人間仙境張家界,俗話說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現在流行的說法呢,就是百年修得同車行,我們大家今天在同一輛車里可是百年才修來的緣分吶,我們進了這個門,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大家可以叫我向導,真是深感榮幸,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要獻丑,誰不鼓掌就是嫌我丑!中國有句話說,要活到老學到老,那來到了張家界呢!
首先我們也要學習一下三個代表啊:
第一:我謹代表熱情好客的158萬張家界人民對遠道而來的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第二:我謹代表張家界明珠旅行社全體員工歡迎大家參加本次快樂之旅,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第三個代表呢是我代表我本人和師傅,做個簡單的介紹,我呢是湖南張家界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專職導游,也是大家這次張家界之行的地接導游,我的名字是向佐仲,大家可以叫向導但是有很多客人叫我向左轉/哈哈。只要讓我知道你們是在叫我就可以了啊。那接下來呢我要為大家隆重的介紹一下在我們本次旅游中占有絕對重要位置的人,那就是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司機師傅x師傅,我們業內呢,有這樣的說法,司機呢到了吉林是急著開,到了蒙古呢是猛開,到了上海是胡開,那有沒有人能想到來了我們張家界是怎么開啊?還是我來揭開謎底吧,我們張家界的師傅呢,比較特殊,他們呢是在黑白兩道都能開,為什么這樣說呢,那就要說到我們張家界的氣候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就是我們張家界的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的道路呢一般是黑色的,到了冬季一下雪,道路就變成白色了,所以呢我們的師傅是黑百兩道都混的很熟的,所以大家對我們這幾天的行車安全呢盡可以放心了。那現在呢我想請我們車上的女士朋友呢,把你們的目光全部集中到我們師傅這里來,有這樣一個說法: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尋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呵呵,那大家看看我們師傅屬于幾等男人呢?開動您的大腦,好好的想一想,哦,去掉一個錯誤答案,d,想我們這樣,師傅一出團就是4、5天是不可能下班就回家的啊。師傅呢可是一等一的好男人啊,為什么這樣說呢,大家可別瞎想啊,我可沒有說我們師傅花心啊。那大家看看此時此刻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旅游車,它呢就是我們師傅一個流動的家啊,當然師傅也很愛它,我想說的是,在大家每天離開我們自己的家時一定要做他個瀟灑狀: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好在這里呢,請大家伸出您熱情而高貴的金掌、銀掌、仙人掌,把你們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一等一的好男人......我們的旅游車呢,現在正徐徐的駛離被譽為我們湖南“三朵花”之一的張家界荷花機場。荷花機場因建于美麗的荷花村而得名,1994年8月18日正式通航。機場是按照國家民航和國際民航組織有關技術設計的4d類機場,機場占地面積2700余畝。可供150-250座d類及以下飛機滿載起降,目前已開辟了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50多條國內地區航線。是張家界旅游的一個對外窗口。而另兩朵花呢,就是我們省會長沙的“黃花機場”和八百里洞庭湖畔的“桃花機場”。這是我們湖南省的三大民用機場,因為每個機場都以一種花兒的名字來冠名,所以被妮稱為“三朵花”。
我想朋友們應該都是第一次來咱們張家界旅游了,非常感謝大家把第一次獻給張家界,對張家界很是向往,但不是很了解它。借此機會呢,瀟湘夜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張家界的概況和當地濃郁的民俗風情。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澧水河的中上游、武陵山脈的腹心地段。它東接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最后歸隱之地---常德石門縣和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外桃源---常德桃源縣;南鄰懷化市沅陵縣,沅陵古稱辰州,是湘西6大古謎之一“辰州符”的發源地;西與咱們省剛剛卸任的省委書記楊正午的家鄉龍山縣毗鄰;北與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接壤。張家界市全市總面積為9653平方公里,相當于全國領土面積的1000分之一。
從地圖上看,張家界市的形狀就象一只展翅高飛的鴿子,鴿子在我們的心目中是和平友好的象征。無巧不成書的是在我們張家界市境內生長著一種植物,這種植物盛開的花朵極象鴿子,我們把它叫做“鴿子花”。這鴿子花就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深受我們當地人的喜愛,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張家界的市花。張家界市是一個地級市,轄兩區兩縣。兩區是指永定區和武陵源區,永定區呢,就是張家界的市城區,也就是我們剛剛經過的地方。永定區城區面積很小,只有158.88平方公里,人口呢,也不多,不足16萬,永定區是一個有著20__多年歷史的小城。另一個區呢,就是我們這次張家界之旅主要活動的地方了---武陵源世界風景名勝區,它的總面積有396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首批aaaaa級風景區,同時它又是一個縣級區。兩縣包含了慈利縣和桑植縣,慈利縣是孫中山的保鏢---南北大俠杜心武的家鄉,同時慈利縣享有“兩鄉”之稱的美譽。慈利縣擁有全國最大的杜仲林種植基地,因此被稱之為“杜仲之鄉”,杜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樹皮可以入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的作用,特別是對高血壓的治療具有神奇的效果;樹葉被我們聰明的土家人制成了一種保健茶,具有延緩衰老、健身、減肥的作用,成為了張家界的一絕。另一個稱號就是“武術之鄉”。還有一個縣就是說起來既使我們自豪又使我們慚愧的桑植縣,自豪的是賀龍元帥就是我們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人,當年他帶領我們的土家兒女鬧革命,帶領紅2方面軍的主力部隊從桑植縣的劉家坪出發,進行了堅苦卓絕的25000里長征,并最終取得了勝利,為我們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慚愧的是就是在這樣一塊紅色的土地上,至今桑植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先輩們的流血犧牲并沒有給他們的后代帶來財富。相反的是當地的好多小孩子衣衫藍縷,無學可上,普及9年義務教育對他們來說猶如“蜀道之難”。這次,朋友們有機會來到了張家界,就請用你們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你們對老區人民的關愛吧!!!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啊!!!向導在這里代表桑植的小朋友先謝謝大家了!!!
張家界總人口有158萬,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土家族/苗族/瑤族/壯族/白族/等等34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人口最多,占了108萬之巨,達到了70%以上。在這里漢族人極少,我們車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漢族吧!那到了我們張家界,到了我們大湘西,那你們可就變成少數民族了哦!各個民族在我們張家界快樂的生活在一起,歲月已經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他們均保留著本民族的特色,我們這次來張家界旅游就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到我們這些兄弟民族的同胞們,有的阿哥/阿妹還極有可能跟他們交上朋友!張家界生活著這么多的民族,我們有沒有比較好的識別他們的方法呢,怎么樣一下子就分別出他們的民族呢?以便更快的和他們交上朋友!有嗎?哎!對!服飾!語言!從穿著打扮這里入手是最好的!
像我們在張家界游玩的時候,如果迎面走來一個穿著非常漂亮的民族服裝,走路一搖一擺的一個阿妹,那我們大致上就可以確定這個阿妹是瑤族的;象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就是我們大湘西的一位苗族阿妹,她身材高挑,細細瘦瘦的,長得非常的苗條,對!長得非常苗條的就是苗族的!皮膚長得白的就是白族的,那你們千萬可別說向導是黑族的哦!看來我們車上的阿妹都是苗族和白族的哦!那我們車上的阿哥可都是壯族的啊!一個個高大威猛,結實強壯!向導已經自我否定了是黑族,那你們猜一猜向導到底是什么民族的?對!土家族,我們的阿哥/阿妹真心細!向導是一個地地道到的土家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最早起源于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武落鐘離山,幫助過武王伐紂的巴稟君是我們的祖先,傳說巴稟君是白虎的化身,土家人總共有800多萬,是全國的第8大民族。土家人自稱“畢茲卡”意思是土生土長的人,我們這次會在游玩的過程中看到好多酒店的名字取名為“畢茲卡酒店”,好多土特產,比如“畢茲卡酒”,意思就是土家人開的酒店,土家人喝的酒。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自己的文字。向導來一句土家人的歡迎語:“窩我泥張家界恩切!”大家聽懂了嗎?沒聽懂是吧!張家界3個字大家肯定都聽明白了,給大家一點提示,我們的朋友都是初來乍到,向導是非常的高興,心情忒激動,肯定是歡迎語之類的!大家要順著這個思路去想一想,很快就會猜出來了!對,我們的阿妹真聰明,歡迎來張家界旅游觀光,歡迎來張家界做客!第一句已經猜出來了,那下面就來一句難度稍微大一點的:“泥格次么差!”,對!祝愿大家張家界玩得開心/愉快!這也是向導的一個衷心祝愿!
推薦張家界的導游詞(精)五
各位朋友,飽覽了張家界的砂巖峰林奇觀之后,今天,換個新節目:玩水--漂流茅巖河!
茅巖河位于永定區境內的澧水上游之一段,上至苦竹寨,下至花巖電站,全程50公里。因90年代修建漁潭電站,使茅巖河一分為二,大壩以上為平湖游,20公里,以下為漂流旅游,25公里。
茅巖河自古系茅崗土司領地,六百年前土家人民的首領覃后就在這一帶抗擊官軍,反對朱元璋的民族壓迫。這里的山水洞寨,地名掌故無一不附麗著覃后王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所有這些,都給茅巖河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茅巖河是張家界五條精品旅游線之一。今天我們漂流途中所要觀賞的主要景點有溫塘古渡、索影潭、樅蔸灘、巖板灘、連環灘、水洞子瀑布,鴛鴦洲、寄馬莊、黑社、星子灘、貓兒灘、巖河峽、火燒溶、新瀾灘、繞瀾灘、陰陽灘、黃土城、阻舟河、象鼻子灘、麻姑灘、大瀾子灘、小瀾子灘、撐架巖等。
現在我們即將起漂的渡口就稱為溫塘古渡。這個渡口建于何年已無從考證,這里就是茅崗土司與永順土司的分界點,是茅崗司的第三道關,也是最后一道關。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湘西籍大文豪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就在這里由著名導演凌子風拍成電影,據說,出演翠翠的那個演員拍完了戲,舍不得離開她住過的那棟吊腳樓了。
渡口兩邊各有一處溫泉,對岸的一處緊挨著河床,與河面平接,水溫37-39攝氏度,每小時涌流量二、三百噸。經鑒測,溫泉為優質礦泉水,常年飲用和洗浴,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
這一段峽谷,河水碧綠,深不見底,水面一如平鏡,倒映兩岸青山,所以老百姓叫它索影潭。
請注意,前面就是樅蔸漢,這是漂流中的第一道灘。請大家用手抓牢繩子,檢查一救生衣,準備“與浪共舞”!
前面有兩個矗立在河心的小島,這就是鴛鴦洲。兩島相距不遠,上島長約200米,高50米,下島較小。兩島都呈長條橢圓形,島上怪石嶙峋,長滿芭茅灌木,乍看像浮在水中的兩只大鴛鴦。
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相傳覃后當年被明朝官軍追殺,退守茅崗時在這里寄養一匹戰馬,村里人將馬野放到鴛鴦洲。覃后被圍七年寨一時無法前來,馬兒終夜嘶鳴。于是有仙人撒沙,將鴛鴦洲與右岸相連,五馬離島。后覃后兵敗被害,五馬因戀主人仍不肯遠去,終于化作五座山頭。現寄馬莊和下游不遠處的五馬頭兩個地名,便由此而來。
現在準備上岸,在沙灘上玩玩,如果有收藏石頭的興趣,這大沙灘就是取之不盡的石頭倉庫!
這里叫黑社,土家人有兩種說法,一叫黑社三百高,是指從對面絕壁登黑社寨,必須爬三百步高崖石墩;二叫“黑社三百篙”,過去船工、排佬從這里進入巖河峽,一路左沖右突,水急浪險,河床狹窄,兩岸亂石相疊,河中暗礁叢生,稍有疏忽,便船毀人亡,船工到此,必須抖摟精神,嚴陣以待,不能懈怠。有船進入峪谷,必須連點三百篙方能沖出巖河峽,沖出鬼門關。請大家抓緊纜繩,準備過巖河峽。
朋友們,巖河峽到了。現在我給大家念一首清代土家族詩人向則友寫的《過茅巖峽》詩好不好?“沿河修阻險最多,獨有茅巖形勢尤嵯峨;兩岸青峰相對立,峭壁層巖千萬級;山路曲盤僻更僻,河流逼窄復逼窄。險哉!茅巖真險絕!
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有個叫柳宗元的嗎?對,就是寫《捕蛇者說》的那位大散文家。他曾經聽一位遠征茅崗土司的將軍朋友介紹澧水風光,不禁心向往之,在給友人贈詩中,他寫道:“自漢(指湖北漢水)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如澧”。可惜他至死都未能親眼看一看眼前的澧水風光。巖河峽長10余公里,兩岸峭壁高達四、五千米,這里灘多潭深,浪大水急。古往今來,再好的水手駕船放排至此,都要經受嚴峻的考驗。所謂“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生死之間全在一瞬。每當大雨過后,巖河峽兩岸的瀑布數不勝數,有的從崖頂一瀉到底,有的循山坡一瀑三疊,這樣的季節性瀑布茅巖河共有300多處。整個峽谷里水聲轟鳴,霧氣彌漫,仿佛進入了水鄉澤國。大家往岸邊石壁上看,那是人工鑿成的纖道,偶爾能碰上幾條烏篷船逆水而上,那些光著屁股,渾身漆黑的船工們,或背起纖繩在岸上拼命,或是扶著船舷在水里掙扎,一個勁兒發出凄厲的撕心裂肺的叫喊,艱難地把船拉到上游。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如今很難見到了。但是,曾創下9次世界冠軍的羽壇名將關渭貞小姐在茅巖河拍她個人的專題片時,還正兒八經當了一回纖夫。當時她還即興寫詩一首:“弄潮漂流茅巖河,激流勇進互高歌。豪情滿懷寄山水,不使光陰空蹉跎。”
朋友們,前面有一個落差5-6米的急流險灘,這是茅巖河最刺激、最叫絕的一道灘。請大家振作精神,注意安全,感受一下與驚濤駭浪搏斗的那份豪情,那份刺激。
水洞子瀑布是茅巖河的王牌景點。請抬頭看左邊,自70多米高的石洞中噴涌出一股地下水,順坡崖時開時合,似碎玉遍山,如冰凌下滑。臨近河邊的懸崖,形成數十米寬的巨瀑,飛瀉直下,聲震峽谷。瀑布對岸矗立幾塊巨大的巖石,像天然觀景臺,是游人拍照留影的最佳位置。凡是來茅巖河漂流的,沒有一個不在這里觀或留影拍照的。1991年6月,原國家體委主任、全國體總主席李夢華漂流茅巖河時在這瀑布前即興題詞:“輕舟游茅巖,浪中樂陶然。人生似漂流,不斷過險灘。”一句輕舟游、浪中樂,表達了漂流途中輕松快樂而又愜意的感受,后面兩句筆峰一轉,借漂流比喻人生的道路曲折,不可能一帆風順,含有深刻的哲理。現在請大家下船,在這里休息照像留影,把茅巖河的濤聲峽影帶回家去!
朋友們,,請往左看,那兒有一片村落的地方,叫覃后城,相傳元代末年,覃后響應徐壽輝、陳友諒起義之前,曾從戰略高度上作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建立了十分完備的防御體系,先后在慈利永定渡、茅巖河等要塞建立軍事據點,后人叫它“覃后城”。同時若干關口以對付強敵。靠茅崗司這邊,就有茅寨子關、茅頭關、黑松關、溫塘關。這座城堡因為是用黃土構筑,故又叫黃土城。當年朱元璋派楊景、周德興從水陸進攻茅崗司與黃土城土軍血戰十來天,才將土城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