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一
爸爸,媽媽帶我到江西被世界遺產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美麗的三清山游玩。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繞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而得其名,三峰以玉京為最,海拔1816。9米,三清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是有明的道教名山。一進入景區,我就被美麗的三清山迷住了。那里不僅有梯云嶺,南清園,西海岸,玉京峰,三清宮……等名勝古跡,山的東南連著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勝收。
三清山行走棧道。那棧道順著山勢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彎曲迂回,這長長的棧道仿佛是一條灰色的巨龍,盤繞在山林中。
三清山,看到最多的是奇形怪狀的山石。有的石頭看上去像一尊高大的身影,戴高高的官帽披著斗篷。
三清山的松樹是纖細而美麗,有的獨立在山巔,有的在山坡上,一棵棵郁郁蔥蔥,豐姿卓約,有的從裸露的巖石上拔地而起,一棵棵龍盤虎踞,不畏險惡。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它兼具泰山雄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奇秀。并列為國家4a級風景游覽區,國家地質公園。
啊!三清山真美啊!這可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仙山,讓人流連忘返。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到具有人杰地靈美譽的靈地觀光旅游,我是xxxx旅行社的導游,我姓黃,大家可以稱我為黃導。
靈地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是山區的平川沃土,是清流南部的重要集鎮,靈地有著深厚的客家文化沉淀,豐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我將帶領大家去參觀具有客特色的靈地祠堂參觀游覽。
這四座祠堂距今都有200多年以上的歷史了。其建筑規模、結構基本相同:祠堂都是坐東朝西,空坪上的外大門朝南,祠堂上下廳左右各有一個房間,上下廳天井左右各有一間廂房,上下廳兩個大屋間左右各有2縱房間,每縱8間,上下廳左右各有過道來往于各縱房屋之間。每縱屋的東西兩面各開一小門與屋外相通?,F在我們先來去先雕公祠看看,大家看這是先雕公祠的花壇,花壇上有兩株枝繁葉茂的羅漢松。羅漢松如虬如傘,翠綠如油,成為靈地村獨特的風景線。這兩株古樹已有200多年歷史了。
相傳,有一年這兩株羅漢松忽然生了蟲,枝枯葉落,奄奄一息。當時在祖祠內讀書的學子,見狀大驚,為了拯救垂危的羅漢松,他們公推一位文章寫得好的同學寫篇祭文驅蟲。但祭文焚化之后,并不見效,羅漢松葉落如故,于是他們去請教老師陳光晉。
陳光晉是清道光年間的舉人,學富五車。他聽了學生的話后,命將祭文呈上一閱。閱后,陳光晉搖頭嘆道:這樣的祭文怎能驅掉蛀蟲呢?于是他親自動筆寫了篇祭文,叫學生們拿到花壇焚燒。
說也奇怪,第二天,學生們到花壇上一看,羅漢松的葉子已由黃轉青,那些蛀蟲也無影無蹤。從此,這兩棵羅漢松越長越青翠。人們都說兩棵羅漢是松陳光晉先生救活的。
這兩棵羅漢松左右對稱,株距10米,現在這兩棵羅漢松已枝葉相連,形成合拱。樹干比二人合抱還大,那枝葉一束束向上伸展,顯示了它奮發向上的生命力。
97年曾不斷有外商來買這兩株羅漢松,最高價格是30萬元。但先雕公有遠見的后裔們不同意出賣,要作為祖傳文物永遠紀念。
下面我們來去其它三處祠堂看一看。(游客自行觀看)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大家看那老祠堂屋檐雕刻得極為精美,那些年代久遠的碑文,斑駁陸離,黯然無色;那些墻上、門框上張貼的對聯承襲了無數的風雨,我們是否仿佛行走在時空隧道里,領略先人在歲月的長河里的無數起落;看看那些刀功精湛木刻窗花。屏風,可以看出我們的先輩是多么的勤勞與智慧。
老祠堂給人一種古樸、大方的感覺。這樣風格獨特的古民居建筑物如今在國內或許另外難覓蹤跡了。歷史上,在一幢祠堂居住著同一家族的子孫,遇有紅白喜事,大家不招而至,互相幫助;或有什么急難,合族齊聚大廳商議解決辦法,無形中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維系著整個家族的團結,尤其是充滿著濃濃的親情。
下面我們到靈地聞名遐邇的宏偉古建筑--土樓去看看。
傳說,土樓是清流靈地第十二世祖黃子良所建據族譜記載,土樓大概建于康熙初葉或中葉,距今已有300多年了。土樓東西長44米,南北寬40米,為磚木結構,樓墻全用厚磚砌成。土樓內有房子100余間,緊鄰樓墻四周的房子是兩層的,樓墻砌至約7米高處,四周留一條寬約2米以上的“馬道”(即四周可以來往相通的大走廊),小孩可以從樓四個角上的四座樓梯走上馬道去戲耍。馬道周圍的墻上,每隔數米還開一弓形窗戶,每面5個窗,窗戶距離馬道約1米多高。人們走在馬道上可以透過窗戶了望樓外景物。如遇兵匪為患,還可以利用窗戶監視敵人和射擊自衛。
土樓有兩座大門,一朝北、一朝西。兩座大門正中的頂端,還有個方形比碗口還大的洞穴,直通馬道。敵人用火或刀斧毀器朝下射擊,保衛大門安全。大門的兩塊門板,約5寸厚,是質地最堅硬的木料做成的。
土樓在建筑上還有個別致之處,就是在縷的四周挖了一條寬5米,深2米左右的蓄水溝,使土樓易守難攻,更為安全。
大地東流水,茲池契杳冥。
月疑雙鏡滿,天與四時青。
岸闊牛羊小,源深氣化停。
曾聞垂釣者,獨坐見仙靈。
雖然幾百年來從未見有甚第仙靈出現,但天星池確有許多奇特的地方。
奇特之一,天星池從未干枯過。1963年,清流靈地發生百年未遇大旱,不公無法插秧,而且飲水也困難,但池中泉水仍汩汩面來積水不干。
奇特之二,天星池放養的鰱魚,小小的魚苗,到了3斤重以后,魚尾巴上便會長出一顆比黃豆還大的紅痣(魚越大,痣也越大)。而近兩年來,1斤多重的鰱魚有的也會長紅痣。
奇特之三,用天星池的水用來做豆腐和米粉,其出腐率與出粉率,比用河水或井水做的要高得多。據說,過去曾有人做過一個試驗:用兩個大小相同的水缸,一個缸裝滿天星池的水;另一個缸裝滿井水,然后兩面個缸加上蓋。三年之后,打開缸蓋一看,裝井水的缸內,水上長滿小蟲,而盛天星池水的那個缸內,則水清見底。原因何在,有待遇于科學家們去解謎,但這三奇卻是家喻戶曉。
各位游客由于時間緊,我們的旅游行程就到此結束,大家對我的服務有什么意見或是對靈地旅游景點的開發有什么好的建議,歡迎賜教。大家先回旅店休息一下,待會我們到李家農家樂去品償獨俱特色的鮮水魚宴。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三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內外,惟余莽莽……”大家好我是這次旅行的導游——曾梓龍,大家也可以叫我曾導,今天,我帶大家去大名鼎鼎的世界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
這段長城修建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我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御建筑工程,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連綿起伏,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長城是從秦朝開始修建的,當時為抵御匈奴而建的。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們大家今天都將成為好漢,我們腳下走的事巨大的條石,別單看那些巨大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長城很寬,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每兩個垛子之間有一個射口和瞭望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我們走了這么久,大家一定很累吧!我們坐在前面的城臺上休息一會,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女和她的丈夫剛結婚三天,她的丈夫就被抓去修長城了。一去三年沒回來,孟姜女就千里迢迢來長城找自己的丈夫,得知她的丈夫因勞累過度而死去。傷心的孟姜女哭了三天三夜,突然間堅固的長城被孟姜女哭倒了,她丈夫的尸骨露了出來,最后,孟姜女抱著自己的丈夫投海自盡了。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接下來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于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亂人來犯,就燃峰火通報情。明朝的時候,還對峰火與亂人的關系作了嚴格規定,亂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百人以上,就燃兩煙點兩炮;一千人以上,燃三煙點三炮;五千人以上,燃四煙點四炮;萬人以上,燃五煙點五炮。
好了,游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終點,祝大家旅行愉快!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四
大家好!我是xxx的導游。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徐導。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安臨潼,大家一定都知道了,今天我介紹的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兵馬俑。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在墓封土高43米,底部周長1700余米,筑有內外兩重量土城恒,周長3890米。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坑,呈長方形,東長23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置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墻部空檔的過洞中。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對了,它就是將軍俑。
我再介紹介紹其他類型兵馬俑吧!
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在手執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著上馬沖殺。
怎么樣?很雄偉吧!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多多參觀哦!再見!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五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小導游。大家都知道吧,我國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今天,我就帶你們去游覽九寨溝。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南坪縣境內,是一個中外聞名的自然風景區。九寨溝的秀峰挺立,山谷幽靜,湖泊棋布,河流縱橫,道道瀑布點綴其間,是一個景物奇異、風光秀麗的佳境。有“人間仙境”“九寨風光勝桂林”的美稱。
游客們,我們順著林陰小道向上走去,一會兒就到諾日朗瀑布!你們看,這瀑布怎么樣?白花花的流水從樹叢中飛流出來,好像銀河奔瀉,拋珠撒玉,聲震幽谷,映出彩虹。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花朵點綴水面,夏天濃蔭遮蓋水層,秋天楓葉野果為水添色,冬天,玉樹瓊枝倒掛水邊。
前面就是九寨溝的湖泊。大家跟著我去游覽九寨溝的湖泊。九寨溝的湖泊是非常美麗的。它像一面鏡子鑲嵌在深山峽谷中,湖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水的顏色由淺處的天藍色,變為較深處的墨綠色。水面上鴛鴦、野鴨和翠鳥雙雙結伴,水中游魚清晰可見,歷歷可數。清水隨風蕩漾,遠看好像水波仙子在翩翩起舞。
你們真有眼福啊,看,那些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金絲猴全身毛色金黃,背毛很長,宛如肩披一件金色的蓑衣,鼻子向前翹著。它爪子很尖,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從遠處看,像一個威武的衛士,在守護著九寨溝。
游客們,這里還有很多美景,現在就在此解散,你們可以拍照,還可以漫步欣賞了!請大家注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參觀我國的世界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為了造這個陵,征集了70萬個工匠,大約建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馬坑是1974年發現的,當時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一號坑。1976年通過鉆探,又發現了兩號坑和三號坑。1980年發現了秦陵銅馬車,銅馬車主體為青銅所做的,一些零件為金銀飾品,銅車馬有三個零件所組成;至今,銅馬車上的門、窗都能開閉自如,體現出當時的工匠真是“強”啊!
那么我來介紹一號坑,請大家注意聽一聽,一號為東西向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東西兩端有長廊。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炬形聯合編隊。兵馬俑們有的穿著戰袍,有的戴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后有車士兩名。
二號坑面積聚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曲尺形軍形,中間是射兵,周圍都是戰車,陣形不同,跟兵也不同。
好了,就先介紹到這里吧,有機會再來介紹三號坑吧!但是,請你們不管到那個地方的古跡,都請你們不要破壞,古跡是獨一無二的,要是你破壞了它,以后就沒得再觀賞了。最后,祝大家旅程愉快。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七
跟著《世界遺產之旅》走了一大圈了。似乎窺視到一點點西方建筑的人文精神。
錫耶納大教堂由多位設計師合作制成,三座羅馬式拱門由喬凡尼·畢薩諾設計,哥特式部分為4世紀切可的成果;洗禮盤上的浮雕出自兩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雕塑家唐納太羅和吉拍提之手。
西班牙拱廊廣場由西班牙最著名的藝術家和建筑師阿爾伯托·丘里格拉負責設計。
薩拉曼卡新大教堂由胡安主導設計。
卡爾卡松舊城墻和伯爵城堡由維利·杜克接受修復任務。
19世紀蘇格蘭著名新古典主義建筑師威廉·亨利·普雷費爾,以其希臘復興現古典式的建筑設計讓愛丁堡獲得了另一項封號——北方雅典。愛丁堡的許多建筑都出自普雷費爾之手。
西班牙巴塞羅那圣家堂,是天才建筑師安東尼·高迪的畢生杰作。
建筑因偉大的建筑設計師而崛起,建筑師也因偉大的建筑而名垂千古。個人認為這種相附相存應該是西方建筑史的精華。勿庸置疑,在一幅幅絕美的照片上,我看到了建筑的靈魂以及建筑師的靈魂,這就是西方建筑的人文精神了。
翻開中國的建筑史封面,我們的亭臺樓閣雖然也有婉約動人之處,但似乎缺少什么,我們看不到人的名字,也聽不到建筑的個性名稱,建筑只是建筑,讀不到更多的內容。
帶著疑惑連線楊澤,楊澤可謂一針見血:“人家是尊重人材,責職分明,冠了名的東西,誰還敢粗制濫造?!笔前?!在一個專制的國度,人是何等渺小,不提也罷,由此建筑也只有冠了朝代年號的介紹和標志等級規格的款式,別無其它,我們的萬里長城也只不過是古代勞動人民辛勤汗水的結晶。這就是中國建筑的蒼白和悲哀了!
世界遺產字世界遺產字篇八
在陜西西安,有一個著名的5a級風景名勝區——秦始皇兵馬俑。我有幸一睹它那宏偉的樣子。
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它的規模宏大,現在已經有五個坑了,在這五個坑中,4號坑和5號坑為了保留兵馬俑原有的色彩,還未挖掘,1號坑最大,也最為宏偉。
我久久凝視著這些兵馬俑,仿佛聽見了他們健壯而有力的心跳聲,仿佛看到了他們浴血搏殺的樣子,仿佛聽見了戰斗勝利后的歡呼聲;我不禁感嘆道:??!這兵馬俑可真是氣勢宏偉呀!
世界上有七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世界上便有了八大奇跡,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