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生快樂的端午字篇一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到這天,人們就會吃棕子、賽龍舟??墒?,你知道嗎?現在吃棕子可要注意了,棕葉一開始是青綠色的,正常在煮過之后葉子都會呈深綠偏灰黑色或是暗黃色,不會呈青綠色,如仍是青綠色的棕子,可千萬別吃,因為這種棕葉含有大量的銅。
沒想到父親和母親一回家,父親急忙換了一身迷彩軍裝要出門,我急忙問:“父親,你干什么去呀?”,父親只說了一句“單位有事”就出門了。
父親出門之后,母親問我餓不餓,要不要先吃點飯?我說:“現不餓,等父親回來之后一起吃吧!”可沒想到一直等到十一點多,父親才終于回來,母親笑著說:“看來我們今天只要吃兩頓飯了?!比缓螅赣H和我就開始端菜上桌,我們一家三口說著笑著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飯了。
吃完飯,我們一起觀看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節目,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生快樂的端午字篇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包粽子、賽龍舟、踏青等習俗,今年端午節,我跟媽媽一起上山踏青。度過了一個很快樂的端午節。
剛一上山,我就被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蒼青色的群山,一座疊著一座,像大海的波濤,無邊無盡伸到遙遠的天邊。還有黃燦燦、紅艷艷的小花從草里冒出來,在山坡上一簇簇噴放。
這時,太陽升起來了,紅艷艷的太陽射在山尖上,把山頂的霧氣像幕布一樣拉開了,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毛巾,開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傳說端午這一天,當太陽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臉可以除災百病。
踏青結束,人們手里都拿著新鮮的艾蒿,在傳說中,端午的時候把艾蒿掛在門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進入家門。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粽子,自然很高興,但我又想到了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為了紀念他,發明了粽子這種食品。
今年的端午就這樣快樂的過了,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希望下一個端午節也能像這樣子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生快樂的端午字篇三
端一盤粽子,呈一枝艾葉,與你一起過——端午。
自多了端午節假日,端午的“節”氣立時濃了起來。這也讓現時代的人們,體味到了舊時中國的傳統意味。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國,流傳至今的節日“四大名旦”,當屬春節、中秋、清明和端午。而這四者中,端午名氣相對最小,但它又是內容最為豐富的一個。自然,它的“中國味”也是最濃的。端午的習俗來源,最廣的說法當屬屈原投江忌日。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這一日,劃龍舟,包粽子……而從歷史淵源上講,正是紀念屈原這一點,讓端午變得豐富和更有價值。
農歷五月五,本不是一個“好日子”。在國人的傳統上,5月及5日,屬“惡”月與“惡”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驅惡,成為端午的重要內容。
為什么選擇5月5日作為“端午”?在時間上,5月初,正是“五毒”從冬日復蘇,開始活躍,容易對人造成傷害的時節;而5月,則是氣候多變,各種瘟疫最為流行的季節。這也是認為5月是“惡”月的一個原因吧。
是日,家家門前掛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額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或一個點;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個五色線。這都是在辟邪驅惡呢。
大約在50年前,如此習俗,無論是窮人還是富家,都會這樣做。后來,明顯少了許多。近些年,雖然傳統越來越有回歸的意思。但人們,大概很少想起要靠這些方式驅毒。它只是一個象征,是人們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
畢竟,那一代人還有端午之“憶”。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的許多傳統,包括傳統節日與習俗,不能丟。那是滲入中國人骨髓的根。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生快樂的端午字篇四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據說這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這一天還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等一些活動。
清晨,我看見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有艾草,那是因為在屈原那個時代沒有蚊香和花露水,所以人們就用艾草來趕走夜里入侵的蚊蟲。
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做了許多雞蛋:煎雞蛋,煮雞蛋,炒雞蛋。中午時,奶奶從街上買回了粽子。我們幾個孩子目不轉睛地盯著粽子看,粽子被我們看的害羞極了,恨不得從地下找個縫鉆進去。
快要吃飯時,奶奶把粽子放在鍋里煮,等煮熟后,掀開鍋蓋的一瞬間,一陣清香撲鼻而來。過了一會兒,奶奶把粽子那綠色的衣服脫了,露出雪白的的'糯米,然后把糖倒在粽子上,用筷子攪一攪。我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據說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屈原跳江死后,人們紛紛把一些吃的東西拋入江中,讓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吃人們拋的一些食物,這就是吃粽子,吃雞蛋等習俗;賽龍舟是人們為了在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而形成的習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每個節日都裝載了我們的快樂,也讓我們了解到了一些節日的風俗習慣和知識,這些節日源遠流長,滿載了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教師評語:小作者抓住了端午節掛艾草、吃粽子,以及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寫出了自己對端午節的喜愛之情。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生快樂的端午字篇五
端午節到了,學校按規定放了三天假,我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
過端午節,我們這里最普遍的風俗就是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這不,星期三的'晚上,我和媽媽就開始包粽子。我們包的是糯米粽子,另外還加上了紅棗、葡萄干等材料。
我們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把竹葉卷成圓錐形;第二步往里面放入適當的米,然后,放上幾個棗;第三步再把竹葉包起來;第四步用線把粽子纏繞起來。粽子就做好了。
吃完粽子,爸爸又帶我和媽媽去濱州游中海公園。到了那里,藍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云,小草也好像在說:“歡迎你們的到來!”這里可真是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我太喜歡這個地方了!
我們先玩的是開船游戲,而且爸爸、媽媽把舵手的任務交給了我,我覺得掌握方向太難了,小船也總是搖搖晃晃的,有好幾次我險些掉下水去呢!不過我們都穿了救生衣,我說:“如果我真的掉進水中,漂浮在水面上,會不會有鯊魚一口把我吞下去的?”媽媽笑著說:“就算是吃,它也不會一口吃掉,也得三口兩口的?!卑职致犃斯笮ζ饋?。
最后,天色已經不早,我們交了船,戀戀不舍的離開了中海公園。
這個端午我過得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