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一
春節七天假期過得真快,又踏上返程的道路。回想這個春節,還真的和往年不一樣。
就說說年夜飯吧,往年都是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每盤都盛得滿滿。還有老傳統,說是年夜飯不能吃光,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過去我記憶中的年夜飯,都是按照老傳統來。可是,今年除夕那晚,家里的掌門人爺爺向大家宣布:“最近國家提倡厲行節約,咱們家也要與時俱進年夜飯要光盤。”我當時就為爺爺的決定鼓起掌來,可是又有些許疑慮,爺爺是很講究傳統的人,吃光了飯菜豈不是沒有了好的寓意。爺爺的話打消了我的疑慮,他說“年年有余,過去我一直有誤解。其實啊,吃光了節儉了,才能有富余。如果一年一直頓頓有剩飯,日積月累,就沒有了余,只剩下空了,未來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活。”是啊,只有日積月累的小節儉,才能有積少成多的大富有。這是爺爺給“年年有余”下的新定義。
爺爺的號召,得到了全家人得積極響應。
媽媽作為年夜飯的主廚,年夜飯前,也有了新舉措。讓大家提前報菜名。而且要求,每人負責將自己報的主菜光盤。這個辦法好,征集下來,菜品種類大大減少了。而且針對每個人的口味,不但讓每個人都吃到可口的飯菜,還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老媽為我們家春節光盤行動的執行功不可沒。
不但年夜飯,春節期間,走家串親戚,為客人準備一桌可口的飯菜,那是必須精心預備的。讓客人親屬吃的滿意,也需要花一分心思。往年,親戚家都是準備一大桌子飯菜,好像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熱情好客。今年,餐桌上好像也瘦了身,不像原來那樣大魚大肉滿桌擺,精致、適量好像成了所有家庭宴請的標準。而親朋好友也對光盤的宴請,稱贊不絕。真沒想到,我們家這么一個小小的分子,都能將“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倡議實施起來。我想全國很多家庭應該和我家一樣,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過了一個以勤儉節約為榮的春節。我也在時刻提醒著自己,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厲行節約,將光盤進行到底!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二
你們眼中的春節是怎么樣的呢?是幸福的?開心的?還是煩惱的?我眼中的春節可是一個讓我歡喜讓我憂的春節啊!
春節為什么讓我憂呢?
我膽子很小,特別害怕放炮,一到春節,一些調皮的小男孩,買炮在院子里放,嚇得我趕快跑開,可是,我躲到另一邊,背后又響起了炮竹聲,我“啊呀,媽呀!”一溜煙地跑掉了,哎,我簡直是在“槍林彈雨”中穿行啊!那些小屁孩看到我們女孩子那個熊樣,常常是哈哈大笑。真是丟臉極了!
除夕晚上,放炮的聲音就更大了,連春節晚會都看不好,到了午夜12點,放炮聲就更壯觀了,這家放了那家放,此起彼伏,震耳欲聾,我只好捂住耳朵,默默忍受。終于熬過了午夜12點,可是鞭炮聲、音樂聲還是斷斷續續的,覺也睡不好。
一到春節,人們好像提前約好了似的,都趕著回家過年,路上,也是擠得很,車子一輛接一輛,紅的、黑的、白的數也數不清,馬路上排成一條長龍,看到都頭大。家里,親戚朋友也多,做飯的、洗菜的,忙都忙不過來,好像這幾天要把所有好吃的都吃到嘴一樣。特別是商場里,買年貨的人,人山人海,一下子就把我這個小不點淹沒了,付錢的隊伍彎彎曲曲,連綿不斷,這天的人們好像一點都不心疼錢包里的錢,各各的小推車里都是滿滿當當的。
春節為什么讓我歡喜呢?
我最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因為一年到頭,只有這一次能爽爽地看電視,再說,春節晚會里的節目很精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真的好快活。
“過年了,團圓了”這是我在吃團年飯時,最高興說的話,是啊,家人團聚在一起,有比這更幸福的事嗎?你親親我,我抱抱你,你給我發紅包,我給你送祝福,哇,好熱鬧,好開心!
這就是我眼里的春節,她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啊!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三
八駿嘶風傳捷報,五羊跳躍展新圖。
50年代的年夜飯:幾斤肉快活吃幾天。
60年代的瀟灑:在廣闊天地里過年。
70年代的年貨:新奇玩藝造出來。
80年代的娛樂:看春節聯歡晚會。
90年代的拜年話:身體健康排第一。
現代社會花樣更多,過幾年一個樣,呼機拜年,電話祝福,短信傳情,餐館年夜飯,旅游過大年。但這畢竟是少數時尚弄潮兒的好戲,大眾的呼聲是,年越過越淡了。可不是,這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第一是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節民俗面臨危機。慶豐收,祭祖和驅鬼,這是春節的靈魂。如今的人們,特別是城市的新生代們,不僅擺脫了農耕,而且也遠離了宗法家族,春節慶豐收祭祖的意義消失了,人們現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驅鬼也取消了。守歲,它是年節的核心。如果說,連它也省略的話,那肯定會影響到年節的地位,會減弱民眾的節日心理,使人們覺得節日跟常日沒有多大的區別,就會影響到節日的傳承。它本來的意義是為了祈求長命百歲,現在人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們把"守歲"當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說話、娛樂、總結過去、暢想未來,這沒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進主義。他們把現代化與傳統對立起來,把科學與信仰對立起來,反傳統、反宗教信仰;結果春節民俗中許多傳統內容、信仰內容被破壞。例如,把公歷第一天稱為"新年",而把傳統的歷法新年改稱春節,淡化了、模糊了春節的"新年"含義。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節,用陽歷年取代春節。
第三,國外節日文化的引入對我國傳統年節產生了沖擊。物質享受為主的春節氣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為主的西方節日的興盛,現代生活的個性化與多元化,也需要多樣化的節日。不同層位的人們大可從那些節日中獲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應該是最具有魅力的,一個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強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導地位才能更突現出來。
時代不斷賦予春節新的內容,時代也不斷給予它新的挑戰,不同的時代雖然內容上不斷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題卻始終保持不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正是春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現。無論怎么變,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層含義沒有改變。春節家庭團聚的習俗至今相傳,人們再苦再累,春節那幾天一定要好好過,這是個人生理調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調整與社會關系調整的需要。無論是旅游過年、上網過年、還是晚會過年,人們尋求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在同一的時間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體一致的選擇,是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與民族的需要。
一種民俗的傳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會生活環境的。當社會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民俗心理必然發生變化。然而這種心理變化并不似社會變遷那樣快,需要與新的生活方式進行長時間的整合。春節作為一個民俗,在社會的發展逐步擺脫農業主導而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的時候,去與留就是純自然選擇,而不能人為干預,其保留的也將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個時代都為春節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們身處于一個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時代,自然應該為春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增光添彩,因為民俗應該是民眾在生活中自發形成和傳承的,來體現民眾的文化訴求。我們只有在保持傳統與接受現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個契合點,我們才可能建構出一個新的民族文化體系,也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傳承我們的春節文化,強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進軍,讓它成為世界人民同樂的佳節!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四
調皮的金猴已經踩著祥云逐漸離我們遠去,而雄壯的金雞卻踏著紅日昂首展翅向我們飛來。正當人們興高采烈,準備辭舊迎新的時候,春節,已加快了它的腳步,向我們翩翩走來。
春節,向我們走來。看!在農家的村莊里,到處彌漫著一種香香甜甜的粘豆包的味道。那是一種用玉米磨成粉后再和成面的食品,以豆沙為餡,吃起來香甜可口,美味極了。品相也好看,一個個粘豆包活像一個個金元寶。再瞧,這家早已把自家釀好的美酒拿出來了,這種酒聞起來就香醇美極了,十分誘人。他們是準備在春節那天“痛飲”一頓的。聽!遠處傳來了幾聲豬的嚎叫聲,啊,可能是有幾戶人家已經開始殺豬了,他們先把豬趕出了豬圈,把它們按在案子上,隨后便用寒光閃閃的尖刀對著肥豬下刺去……小孩們卻很開心,因為他們很快就能吃到美味的殺豬菜了。孩子們貼窗花,放鞭炮,穿著大衣去外面玩雪去了,整個農家盡現著春節的喜慶與快活。
春節,向我們走來。瞧,城市里的商場上掛起了大紅燈籠,披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貼上了大紅布條,上面寫著打折商品的消息。人們的背包鼓起了,而手里的錢包卻也沒有癟了多少。大家難以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在家里,人們打掃房間,掛燈籠,貼對聯,從里到外洋溢著一片喜氣洋洋的歡樂氣氛。雖然要過年了,但人們的工作壓力卻絲毫沒有減弱,工作中的人們依舊忙忙碌碌。而在火車站,準備返鄉的人群已經排成了長龍,他們拿著自己如視珍寶的物品——火車票,背著能裝下幾個人的行李包,拎著滿袋年貨,準備回家過年,說一說他們這幾年在外地打工的“酸甜苦辣”,嘗一嘗爸媽準備的豐盛美食。雖然城市里還是車水馬龍,但春節到來的氣息已經被完全顯現了出來。
春節,向我們走來。她像一位幸福女神,給我們帶來了無邊的喜悅,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憧憬,給我們帶來新的.一年無盡的春暖花開!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五
深圳的春節是最特殊的。
深圳是一個流動人口極大的城市,每到過年,深圳便成為了一座空城。從一月十幾號學生放假開始,這算是過年的開始。從這時起,每家每戶都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老家。
過年前的深圳,那可是熱鬧非凡,街道上車滿為患,到處找不到停車位;商場里人滿為患,擠得沒有落腳的地方;小區里的電梯供應不足。然而開始過年,人便越來越少。左鄰右舍都高高興興提著大行李箱的鎖上門回老家。原本擁擠的供應不暇的電梯,過年時便隨叫隨到。
大街上清清涼涼,雖然張燈結彩,但是幾乎沒有行人,沒有幾個人看。花市是最熱鬧的,這里可是摩肩接踵,人聲鼎沸。深圳的愛國路花市,是全國最著名的花市之一,每逢過年,留在深圳的人,定會到花市逛逛。花市不光賣花,還賣過年的小玩意兒,春聯年畫,這恐怕是深圳最有過年氣氛的公共場所吧!花市上人人喜氣洋洋,穿著新衣裳,在這里選著年貨。狹小的店鋪里熙熙攘攘,商家總是應付不過來這樣多顧客。雖然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但是走在這街上,卻年味十足。瞅瞅吹糖人兒,瞧瞧小葫蘆,望望紅剪紙,看著這喜慶的傳統民俗活動便是花市的最大亮點與樂趣。
除夕前是火車站飛機場最忙的時候,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日夜不停的忙著。這時出深圳的人便是回老家,來深圳的人定是在這邊有親戚被接了過來。深圳的人似乎在一夜間換了一批。
深圳是現代的除夕。家家戶戶燈火通宵,一家人坐在沙發上邊吃邊看春晚。用電話是要排隊的,雖然無法兒回老家,但也要打電話拜年,嘮上兩句。城市內不能放大型的煙花炮竹,但是街道上、花園里、樓頂上都有男孩子們玩著飛碟,摔炮等小樣式的。
初一到初六,家家戶戶,都會到公園去玩一玩,那時的公園會擠滿了人,深圳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公園中和這樣多人在一起,真是讓人倍感溫暖。
直到初七,去老家的人又要來深圳了,來深圳的人要回去了,元宵節以后,年便算是過完了,大人們上班,學生再過幾天便要上學了,一切正常起來。
初二寫春節字寫春節字初二篇六
照陜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在臘月就開始了。我們山西的春節和別處的春節差不多,但我還是要介紹一下我們的春節,因為我們還有特別之處。
在臘月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準備了。我們要開始準備過年吃的,比如,我們要把大蒜,生姜和辣椒還有醬油和醋放在一起泡,這樣到了吃餃子的時候,把罐子打開,光是聞聞味道就讓人食欲大振,吃上那么一個生姜或大蒜,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不僅僅是大蒜,我們還會把雞爪和蘿卜泡起來。
我們小孩子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里買我們要吃的。西,我們會買糕點,糖果和一些果脯。而大人們則會去買瓜子花生,還有一些涼菜,當然,才是必不可少的,水果就不用買了,因為那些老人們會去買。我們第二件事就是去買對聯和燈籠之類的裝飾品了。第三件事,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事情,那就是買鞭炮。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碌。他們必須要準備過年的一切,比如,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這樣好顯示出煥然一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這天就好像是春節的彩排。在吃晚飯之前,農村的人會先在院子里放那中一連串的炮,在吃完飯后,我們就會讓小朋友們出來玩炮,今天是不會放禮花的。
過了小年,我們這里許多的店鋪都關門了,大家都要準備糍粑,年糕,和一些涼菜,我們陜西這邊大部分菜都是涼菜的,老人家還要準備一些鹵的東西,如,鹵雞翅,雞爪,還有整雞等。
除夕節真熱鬧。每家每戶都干著做年菜,處處彌漫著酒肉的香味,每家每戶都貼上了對聯,掛上了燈籠,貼上了年畫。除夕夜,大家都不睡覺,每個人都在守歲,除了一些很小的孩子。鞭炮聲日夜不絕。我們這守歲的人都必須要吃一碗漿水面。
正月初一到元宵之前大家都會放鞭炮,拜年和朋友間家人間一起吃飯,出去玩等等。到了元宵節大家都一起吃元宵,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