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一
如果說人的記憶是一串五顏六色的珠子項鏈,那么,童年的記憶則是這些珠子當中最閃耀的一顆。
——題記
每個人對童年一定都有深刻的記憶,有的人是灰暗的記憶,有的人是憂傷的記憶,有的人是美好的記憶,有的人是快樂的記憶,升入初中的我們,一個個美好的童年瞬間,一回回游玩經歷,一片片開心的歡笑,一粒粒童年的種子,都被我們埋藏在心里。
在那個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拜年,我一見到外婆外公就連忙給他們拜年,祝他們福壽安康,祝舅舅和舅媽越活越年輕,同時也給表姐送上了祝福。
下午,我和表姐閑著沒事,表姐就提議說:“我們來打羽毛球吧!”我一聽,來了興致,但又翹起小嘴說:“表姐,我還不會打羽毛球呢!你先教教我吧!”姐姐非常樂意。
于是,我們拿來了羽毛球和球拍,首先表姐教我怎樣發球,把球輕輕向上一扔,等到球落到一定程度時就揮舞球拍。哈!原來這么簡單,我喜滋滋地拿起一只球拍度一試,但我發現,其實沒那么簡單,我一連試了幾次都發的空球,要么是過早的揮舞球拍,要么就是動作太慢,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逗得姐姐哈哈大笑,她說我的嘴翹得能掛個油瓶了,我有點沮喪,姐姐連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嘛!練練就會,我剛剛學打羽毛球還不是跟你一個樣呢……”她還告訴了我一些發球的技巧,讓我不要放棄,持之以恒,我一定能學會的。
現在,時不光使者來了,她悄悄地把童年帶去了,但卻把童年的美好事情留在了我的記憶中。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二
今天是臘八節,對我來說應該是第四十個了吧,即使是神10發射的速度,也比不上這歲月的流逝!
兒時,過臘八節就是過年了。我家后院養的那頭大白豬或大黑豬,臘八節就是它們活在這人間的最后一天,也是它們鬼哭狼嚎拼命和死神抗爭的一天,而那時的我們,似乎覺得,豬養肥了就是殺給我們吃的,那么幼小的心靈,怎沒有一絲的憐憫和悲痛,卻是歡天喜地地希望大人把那頭用熱水燙過,拔的一根毛都沒有的大肥豬掛起來,不久,我們就可以吃上鮮嫩的豬肉了,那個樂呀,比過年穿新衣服還高興!
臘八節那天,我們已經放寒假。那時候的農村學校,放假就是玩樂,不管你期末考試是雙百還是是個“大雞蛋”,考完就結束了,也沒有娃娃因為考的不好而挨批挨打,大不了家長說,這是個不好好念書的,等個子長高了趕緊幫忙干活。
臘八節那天早上,我們小孩子起的特別早,有從麥場里往廚房抱柴火的,有在廚房燒火的,有往那深不見底的殺豬木缸里倒水的,也有到后院看豬圈里的豬是否睡醒的,還有跑到鄰居家看水是否燒開的……因為一家人殺豬,必須幾家人燒水,燙豬毛的缸要裝滿開水才能燙洗殺過的大肥豬。
比如說,人在行刑前是好酒好吃后上路。豬的命運卻沒有這么好,因為殺豬人要翻豬胃倒豬腸,里面污物越少越好,所以,先一天豬都是半飽或餓著,它們行刑前是空腹。
屠夫一般會在幾家人鍋里燒的開水都好了,就把開水舀到桶里,再用桶倒進缸里。在此之前,大人們會卸下一只大門扇,準備一條粗繩,把那一尺多長的殺豬刀在水磨上沙沙的打磨,明晃晃的,看得人都滲的慌。殺一頭豬至少需要四五個青壯年勞力。四五個人“豬嘍嘍”地叫著,豬雖然很笨,但臘八節這天它似乎聰明了好多,看見那么多的人圍堵它,它可能也知道要么死要么傷。它是不甘等死的,看人上去捉它,它咬,它嚎,它躲……它使勁渾身解數也斗不過那四五個人腦袋。
在豬的嚎叫聲里,被四五個壯漢連拖帶拉送到了大門外已經準備好的門板上。屠夫很熟練的用手在豬脖子附近丈量一下,然后一白刀進去一紅刀出來,經常是有人拿著盆子在接咕咕留出的豬血(用豬血做的煎餅非常好吃),豬就在慢慢的呼吸里斷氣了。
剛殺完的豬胸膛里特別熱,那時候的冬天是特別冷的,大人小孩的手上都有凍瘡,不知哪位先人傳下來的話,剛殺的豬,把凍手放胸膛里暖一下,來年就不再起凍瘡了!我一直沒有記清,到底有無這樣的神效,但我記得最清的是一直有人這樣去暖。
那些“暖手”的人暖結束,豬被幾個人抬進大缸里。有罵人的俗語,象死豬一樣重。豬死了應該很重吧,四五個人喊著“一二、一二”就把豬放那盛滿水的大缸里。豬毛被熱水一燙,拔起來特別容易。不一會兒,不管黑豬白豬,拔完毛的豬都是雪白雪白的。
在這之前,人們會利用兩棵樹,在大概離地面比一人高的地方,橫著綁一個棍子,然后把那頭豬的后腿割兩道口子,在口子的地方串跟繩子,然后用繩子把豬倒掛到橫棍子上。屠夫就開始開堂破肚,這是男孩子最高興的時候。他們都在翹首期盼豬尿泡。豬尿泡只有一個,而且是給了養豬人家父母最疼愛的那個孩子。
孩子拿上豬尿泡,先倒了尿,在殺豬缸的熱水里涮一下,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半截掃帚上的竹子,插在尿泡的口上,開始吹尿泡。吹尿泡是很有講究的,要把尿泡靠在墻上,邊研邊吹,要吹大,在大冬天要出一身汗的,也有幾個人換著吹的,我們那時候肺活量測試都很高,吹尿泡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功勞。
費上九牛二虎之力,把尿泡吹的象皮球一樣大,然后,用麻絲扎的結結實實,它就搖身變成了我們的足球,我們就順著那門前的路,不知疲倦地踢尿泡,踢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把殺豬的事忘在了一邊。這個尿泡,遲早被我們踢破。踢破它有更大的用處。我們把破尿泡找個給豬給食的盆放里面,然后,倒一壺開水,燙軟了,我們就把它蒙在廢棄的,露底子的陽瓷碗上,它又搖身一變成為我們春節期間打的鼓。
晚飯時分,大白豬已被屠夫游刃有余的大卸八塊,扛到廚房的案板上,媽媽就把那新鮮的豬肉炒上幾大碟,殺豬幫忙的',我們自己人都吃,真是大口吃肉,這也是一年中吃的最新鮮,最多的一頓肉。
以前的豬可不是現在瘦肉豬,那豬有許多肥肉,而且還有許多肥油。肉一般會分門別類,把排骨和骨頭放在一個缸里,那是將來煮著吃的,現在的人喝排骨湯。我記得我們那時候只吃肉,沒有人喝湯的,湯卻是倒給狗或雞或來年的小豬了,反正我們人是不喝的。我們啃骨頭最喜歡吃肋骨,但我們還搶豬的兩個扇形肩胛骨,那可是我們過年時的玩具;瘦肉一般放盆里,用來包餃子,炒菜;肥夾瘦的肉一般會切成20厘米左右的方塊,在鍋里炸了,放另一個缸里,放重鹽和調料,這是要將來吃一年的,這個肉的制作要有技術,做的好的人家放一年,我記得老媽技術不行,做的這個肉到夏天就起霉點了,如果味不重,還是會吃的,如果不能吃了,就成狗食了。所以,每年是爸爸親手炒肥肉,然后用豬油把肥肉蒙住,一般情況是能吃一年的。我家的豬頭豬蹄和豬下水(豬肚,豬腸),還有一兩根豬肉送給了姑姑家(姑姑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當時經濟非常緊張,她家是過年不殺豬的)。我最痛恨的是把豬蹄送人了,因為豬蹄吃完,可以制作一副叫“拐拐”的玩具,那是女孩子樂此不疲的玩具,我就沒有,老爸就給我用木頭做的長方體的“拐拐”,然后涂上顏色,也好玩,但我一直覺得沒有豬“拐拐”好。
臘八節這天晚上,不管豬收拾完多遲,爸爸都會煉油(就是把豬板油切小,放鍋里燒,一直把他們燒干,就用漏勺把油渣撈出來),油渣就是臘八節熬粥的必備品,我覺得有油渣的臘八粥最好喝;油渣還可以在來年包包子,我非常喜歡吃的。在煉油的時候,爸爸會把兩個豬背腰在油里炸了,分給我們吃,簡直是美味。
這晚,我們睡的特別吃,因為吃了一天的肉,雖然也瘋了一天,樂了一天,但還是撐的睡不倒,實在太累,就不知什么時候倒炕睡了。這天,爸爸媽媽睡的更遲,晚上我們是和衣而睡,早晨起床發現是光臂膀,那肯定就是爸媽幫忙把厚厚的棉衣給我們脫了。
時光飛逝了三四十年,臘八節的這些趣事一直留在記憶里,溫暖著我!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三
門外又響起了那單調的機械抽糞的隆隆聲。
凌晨,每當鐘清脆洪亮地敲過五下,接著便是一陣令人發 怵的“轟轟”的車輪轉動聲,加之窗外枝晃葉搖,我感到可怖, 被嚇得趕忙用被子蒙住頭,覺得是“妖怪”來了。
后來,媽媽告訴我那是掏糞工人來掏糞了。這以后,倒也 不再被嚇得用被子蒙住頭。但兒童的獵奇心驅使我想去看個究竟。
“阿三,你再欠好好讀書,以后就跟那個人一樣去拖糞車! ”
“知道了。”我沒動身,只是獵奇地瞅著他。
望著他得背影,我心里發生了一種憐憫感。
幾年過去了,他照舊那樣,一聲不吭,風雨無阻地掏糞。我曾幾回三番想阻止那幾個孩子的無禮行為,但自己又幾回三番地被另一種有形的力量阻擋著。就這樣,我消除了那個 “蠢”念頭。終于,我從沒聽他說一句話,我也沒跟他說過一句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不知哪天幵抬,不見了那個掏糞工人的影蹤,漸漸,人們 把他淡忘了。掏糞工作由機械代替了,但我沒有健忘,沒有健忘那張通俗的臉和那身綴滿了補丁的衣服;相反,心中時時感到悵然—沒能和他扳談過一句話,感到一種悵惘。
現在,作為一個即將初中畢業的我也懂了一點事理。我要衷心嘉贊清潔工人,為人類文明生活作出貢獻的清潔工人;我 要無情地鄙視那些至今還對清潔工人抱有偏見的人們,那些自命清高、麻木不仁的人們,那些受習慣勢力愚弄,不懂得人生真正價值的人們。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四
童年的花園里留著太多的回憶,你不能帶走,但可以回望自己走過的路,自己經歷過的故事,自己度過的時光。回望中,看見一團光芒,走近一看,原來是那場陪伴。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季,學校的學習時間不斷地被壓縮。我每天都只能呆呆看著窗外那雪白的一片。
我看著看著,覺的那雪白仿佛在漸漸地變灰,變黑。突然,一陣手機鈴聲傳來,把我從自己的想象拉回現實,我本能地拿起手機,那上面的兩個字不論何時都會讓我溫暖。我向那團綠光按去,一陣甜美的聲音讓我欣喜若狂:“寶貝,我在樓下,來接我吧。”話音剛落,我已從門口飛奔而下,那個身影總是能讓我放下心里的包袱,融化我心靈上的積雪。
你和我跑進學校里,你和我剛進雪堆便用一團雪偷襲了我,我也不甘示弱,發起反擊。打累了,我們坐在走廊的長椅上,你的臉紅紅的,頭發上,身上都是雪,你微微喘著氣,問我近期過得怎么樣,你來接我我開不開心。
我伸出手,接了一片雪,傻傻地告訴你,雪很冷,會把手凍得紅紅的,但雪在手里會融化。你笑看著我,用你溫暖的手握著我冰冷的手。我很想與你一起在這里坐著,坐著,仿佛有了你就是春天。我們一起說著自己的近況,生活得如何。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了,只有我和你在說著話。
你忽然嘆了口氣,小聲地說了一句:“我陪伴你太少了。”我傻傻地問你:“陪伴是什么。”你說我長大后就會明白了。
現在我才懂了陪伴是什么意思。對于童年來說,陪伴就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玩,對話;陪伴是童年的一束光,沒有陪伴的童年便會留下陰影和不可去掉的傷痕。一個沒有陪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五
童年是人這一生中的黃金階段,孩子們在屬于自己的童年里,獲得了快樂與樂趣。
在我的腦海里,童年的樂趣莫過于親近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的童年似乎與別人的不太一樣。小時候的我天真、率真,一段段三字經靈活運用,爽朗的笑聲時刻縈繞在每一個人的耳邊。我的童年沒有現在的平板,沒有觸屏手機,有的,只是各式各樣的車和大自然的芳香。自從我2歲開始爸爸開始做二手車生意。從小我就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車,我也很喜歡車,喜歡研究車,從4歲開始,我就能牢記30幾個汽車商標,我也自己設計過車,商標也是我自己設計的,車的形狀是各三角形,商標僅僅是一格圓形中間加上一個點,但是在我的心里,這就是寶貝,是我的寶貝。這種形狀的車恐怕別人都會笑話我吧!但是,這就是我的想象,這也是我的童年干得樂此不疲的一件事了。
小時候的我,不是宅女。我喜歡旅游,喜歡到大江南北去游玩,喜歡美麗的影色,喜歡中國古式的物件。當我4歲時,第一次進入紫禁城、故宮內,我的身體就像一只雀躍的小鳥,我幾乎和每一個上百年的古樹、古建筑合影,和皇宮邊的花花草草,天空上的朵朵白云合影、照相。
天,我們不會傻傻地頂著炎炎夏日玩,我們會在傍晚,躲在松樹的陰影下,看著樹下的影子越變越長;秋天,我們會穿著長衣長褲,在松樹下跑來跑去,玩著捉迷藏的游戲,直至跑得滿頭大汗,跑不動為止;冬天,鵝毛大雪在天空中飛舞,我們在松樹下打雪仗,堆雪人,一個個雪人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童年,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是最閃亮的,應為我們曾經經歷過最完美的童年。
在我的心里,我的人生就像一本書,記錄著我的人生,我的童年,我的未來。如今,同年早已變為回憶,那金色的一頁已被翻開,隨之而來的是----青春。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六
童年,是個美妙的詞匯,它可以把人生通通彩繪,流年似水,只有童年的記憶碎片還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占有一席之地。
童年是無邪的,還記得小時候,雕沙堡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自己就變成了小花貓,回到家后,媽媽總會打趣道:“喲,這是誰家的小花貓啊?”我總是天真地回答:“當然是你家的小花貓啊—。”媽媽總會哈哈大笑。
童年是充滿問號的,小時候,我遇到什么事都會問個不停,又一次,家里的魚缸打了,我就問爸爸:“爸爸,為什么魚缸會打碎啊?”“因為,它是玻璃的啊。”“哦,那為什么玻璃就會碎啊?”“因為……因為,玻璃很脆弱啊。”“哦,那為什么……”“因為……”每次都把爸爸折磨的口干舌燥,我才肯罷休。
童年是沒有悲傷的,上了小學二年級,我遇到什么好玩的事都會哈哈大笑,因此,同學們都叫我“開心果”,那時候,我是不會哭的,因為每次在快要哭出來的時候,我就會笑著說:“哈哈哈,哈哈哈,不哭不哭,我是堅強的小孩……”每次弄得大家都哭笑不得。
童年,永遠只有美好的回憶。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七
每個人都會有難以忘卻的回憶,這段回憶或許是開心,也許是難過的,但都是一段無法抹掉的記憶,它會悄悄地浮現眼前,在腦海里翻滾,無法忘卻。
而在我心中,也有一段深刻的回憶,現在回憶起來也記憶猶新,像一幕幕電影常常在腦海中回放。
記憶深處是我8歲時童年的一次“潑水節”。
在赤日炎炎的夏季里,哥、姐、弟和我一起坐在客廳里,風扇呼呼地轉動著,但卻無幫助我們散熱。我們已汗流浹背,衣服也濕透了。
我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于是便走進衛生間,用冷水洗一下臉。
我捧起清水,緊閉雙眼,低下頭來,清涼的水撫摸著我的臉龐,帶走了酷暑的悶熱,比想像中還要涼快。
于是,潑水活動開始了。
我們便分為兩個小組,男子組有三人,女子組有兩人,我們就在男子組里選了年齡最小的弟弟作為裁判。
弟弟發令:“預備,開始。”話音剛落,我們就拿著勺子裝滿水,迅速潑向男子組;男子組也不甘示弱,連忙反攻,把水潑向我們……我們立即斗志昂揚,七手八腳地把水潑向男子組的那邊,而我卻在偷懶不潑水,只是想盡千方百計地躲避那突如其來的水。結果,由于我聰明過人,所以我的衣服沒濕,而大家的衣服卻濕了,就連當裁判的小弟弟也難逃此劫,和他們一樣變成了“落湯雞”。“我勝利了!”我欣喜若狂地大叫著,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突然,一碗水迎面向我潑來,我已經來不及躲避了,只好接受了這清涼的水花,全身濕透了。這時,大家看著我,便哄堂大笑起來,一個個笑得東倒西歪,前俯后仰的。我一抹臉上的水滴,看著他們,不由得也笑了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真懷念當時的情景。這段回憶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成為一段快樂的回憶。
在漫長的成長路途上,無論成功還是遭遇挫折,我都常常在腦海中回放記憶深處的“潑水節”。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八
上個星期四,我們四至六年級的同學們一起去長隆歡樂世界,好興奮啊!o(≧v≦)o~~好棒!
下了車我們像風一樣沖進大門口。我們放下書包,組成幾個小組一起玩。我的這個組的成員有:何心雨、張嘉怡、梁婉薇、吳歡殊、王琪和我。我們第一個沖去的是“大力水手”,我們坐了上去,我是和梁婉薇、吳歡殊坐的,何心雨和王琪還有張嘉怡坐的。過了5秒鐘,它開始上下擺動起來,剛開始我和梁婉薇都有點不行,后來慢慢的好了些,但吳歡殊受不了啦!她在上面尖叫,哭,喊我和梁婉薇的耳朵被她吵得耳鳴了。
下來后,吳歡殊哭得快吐了,我們安慰她說:“歡殊姐別哭了哈。”就叫我看好她,她們去拿錢買了布丁給歡殊姐吃。
第二個要玩的項目是十環過山車,我有點怕,所以我和吳歡殊在下面等。我望去排隊的地方,看到那人山人海的,都看不到何心雨他們了,我只看到一片黑糊糊的頭發。我和吳歡殊有點等的不耐煩了,就先跑了。
到4點了,我們也該回學校了,雖然我們的人已在車上,但我們的心還留在“長隆”里。“長隆歡樂世界”春游永遠留在我們的童年記憶里。
留在童年的記憶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快樂篇九
童年發生了許多趣事,現在回味一下,就像吃糖果一樣,還是有甜味的。在這么多的趣事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井中釣魚”這件事了。
這一天,我在外婆家玩,家門前有一條小河,那里一直有很多人釣魚,我看見了,也想一試身手。
過了一會兒,外婆、外公要去干活了,走之前,他倆特別叮囑我:“千萬別到河邊去玩。那里很危險,萬一掉下去,我們可來不及把你救上來,你愛吃的魚也已經買好了。”我裝作懂事似的點了點頭。
我在房前屋后玩了沒多久,就覺得很無聊。再看看河邊釣魚的人,他們談笑風生。我多么想去釣一次啊!我不禁蠢蠢欲動了。望著水桶里自由自在的魚兒,我突然靈機一動,想:魚兒只要有干凈的水就能活,這邊的井水不是挺干凈的,不如我把中午要吃的魚放在井里釣吧!
說干就干,我拿出了兩條鮮活的魚,把它們放進了井里,然后拿起魚竿,學著大人的樣兒,有模有樣地釣了起來。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半小時都過去了,還是沒有一點動靜,我的心早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了,心想:這次釣不著魚怎么辦,要是這樣的話,我的午飯就吃不著魚了。不過別小瞧我,我可不會像小貓釣魚那樣三心二意,我努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繼續守在井邊,其實我的心里也沒有底,不知道釣得到,釣不著。
這件事現在想起來,我還會發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