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成熟了字篇一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
2、練習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說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課文。
1、提出要求: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二、再讀課文。
1、指名讀思考練習1。
2、請同學們按要求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后自己試著回答,也可互相討論。
三、逐題檢查討論。
1、第一題: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兒又多又好?
2、第二題:鄰居淘淘偷摘杏兒,“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摔了活該;完全不同)
3、第三題:你是怎樣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這句話的?(有了好吃的東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覺的香甜。)
四、練習給課文分段。
1、用較快的速度再默讀課文一遍,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別做上記號。
2、討論課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先個人自己練習。
2、指名當眾朗讀。
六、布置作業
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數
小伙伴 送我
我成熟了字篇二
;暖風吹過,垂柳依依,繡花粉裙格外讓人著迷,田間小路上白短袖牛仔褲的帥哥牽著妹妹甜言蜜語,還有壓彎腰的油菜告訴我們,豌豆角熟了。
每次遇到菜攤上的豌豆,我都一如初見的喜歡。買上好幾斤回家,剝皮后摻和大米做上一大鍋豌豆米飯。大白碗里綠白相映的豌豆米飯讓此時記憶的閘門一泄而出,不禁打開一段豌豆角的回憶。
那時候,我們小隊也有菜園子,里面種的黃瓜、西紅柿等長得也還算好,但都有隊長派專人值守看護,我們很少能成功“偷襲”獵取。所以,我們經常惦記的還是那一片豌豆地,那鼓飽飽的豌豆角又甜又脆,是我們解饞的最好零食,豌豆角長得肚大腰圓,兩頭尖尖,中間有一道縫,順著縫一擠,“啪”地就裂開了,里面珍珠般的小豆米并排多有七八顆,掏出來放到嘴里一嚼,又甜又香,比大米干飯好吃得多。
豌豆熟了的時候,我與小伙伴以偷摘生產隊嫩豌豆角一飽口福解饞為最大樂趣。偷摘豌豆角那可是一個要冒險的活兒,遇到好的“管家”還好,萬一逮到了照屁股踹兩腳讓你帶上戰利品滾蛋;遇到脾氣不好的就會沒收戰果,“管家”會解下“小賊”的褲腰帶或鞋帶,反綁其雙手讓其站在地頭,以威懾其他小賊娃子們。
即使這樣,我們還是只記吃不記打,哪塊地種了豌豆,哪塊地豌豆長得飽滿,早被我們提前掌握得一清二楚。
某個星期天,下著毛毛細雨,據探子報告,看豌豆的黃麻子到老街供銷社打醬油去了。黃麻子是個會計,老光棍,嗓門兒大,脾氣暴,罵人不分場合,擰耳朵的功夫能旋轉360°,我們都有些懼怕他。得知他不在地里,我們幾個挎著草筐裝著割草的樣子,朝村南豌豆地直奔而去。
平時我們六人每次去偷豌豆,都兵分兩路,由二人號稱“飛毛腿”的玩伴兒到地另一頭喊兒歌罵黃麻子:“黃麻子,看豆角,攆走一撥來一撥,摔破死鬼壞腦殼。”惹怒他調虎離山,其他人就在地的另一頭勝利收獲果實。甜絲絲的豌豆清香還是誘惑我們快速來到豌豆地邊,今天獲知黃麻子不在,我們一群伙伴迅速跳入田間開始偷摘豌豆角,邊摘邊吃,嫩綠的豆角帶著雨水的甜味兒,遍地都是一股花草的馨香氣息。
剛摘了一小會兒,忽然一個伙伴驚叫聲:“黃麻子來了,快跑!”我抬頭一看,黃麻子正朝我們逼來,“小賊娃子們,站住,小狗日的,都給我站住!”伙伴們像受驚的兔子四散逃跑,我在地的深處落在了后面。那時我較瘦小,硬跑肯定會被捉到,于是便順勢哧溜一下鉆到麥地里趴在那里,大氣不敢出一口,小心臟嚇得咚咚響,好像要跳出來。抽支煙的工夫,安靜下來了,黃麻子沒追上同伴罵罵咧咧地轉了回來,正好站在我藏身的地頭,黃麻子安靜了,我卻演奏了不該奏的音樂,“嘟嘟”在這空曠的田野里不爭氣的屁聲顯得格外嘹亮。目標暴露,黃麻子擰著我的耳朵,提起瑟瑟發抖的我,質問我逃走的伙伴的名字。我低著頭,緊咬著嘴唇不敢看他。
“小鬼,是不是還有村東頭‘臘云家的福娃也來偷了?”他問的是福娃弟。我心里一驚,因為去年我見過他罵過福娃媽媽,黃麻子非說臘云偷了他家的蒜苗,上門罵了一上午,嚇得人家大門緊關,一天都沒敢出門。聽大人說,黃麻子想娶臘云嬸,但人家不同意,臘云嬸的丈夫因修路讓石頭給砸死了。黃麻子問了我好一陣子,我也沒吭聲,他突然說:“你不說算了,我已經認出他了。”說完他撿起路邊玩伴們逃跑時丟棄的草筐要我和他一起下地摘豌豆角,他把我帶到那塊最飽滿的豌豆地,由于害怕,我也不敢偷懶,不一會兒就摘了大半筐。他讓我抬著豌豆筐向村里走去,并沒讓我回家,竟然朝福娃家走去。
來到了福娃家門前。他家的房門緊關著,黃麻子拍打幾下房門,開門的正是臘云嬸子,黃麻子挺著肚子,放下胳肢窩夾著的草帽,讓我把那筐豌豆抬到堂屋里放到地上,他眼睛里釋放出和善的光芒輕聲地說:“臘云呀,福娃今天闖禍了,到地里偷豌豆,攘壞了好大一片莊稼,要是報到隊長那里可要扣你家口糧!”臘云嬸連聲求饒,趕緊燙了一碗紅糖水雙手端給黃麻子,又拿出家里二十幾個雞蛋進貢,以示黃麻子不要上報。黃麻子說:“算了,算了,不就攘壞那么點么,損失不了啥,這些豌豆你們先吃,過幾天我再送些。”說完,黃麻子又跑到廚房里拿起水桶扁擔到村外水井擔水去了,不一會兒,臘云嬸家的水缸,水漫缸頂。
又到了豌豆成熟要收割的時候,紅紅的大“囍”字貼在福娃家的大門上,黃麻子如愿迎娶了臘云嬸。
責任編輯:黃艷秋
相關熱詞搜索:;我成熟了字篇三
15.
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們家種的果樹結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長出了喜人的果實,花草開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興的同時會不會拿這份喜悅和別人一起分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五課,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會這么做。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課文
(1)要求:
①讀準生字讀音。
②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本文主要講,鄰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來“偷”杏兒,不僅沒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奶奶送的杏兒,我從中受到,每年杏兒熟后都給鄉親們送杏兒的事。
2.再讀課文
(1)要求:
①從課文中找出與有關的表示時間的詞語;
②在的這幾次時間里,各寫了哪些事?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①表示時間的詞語:每年麥收時節、這一年、每年、今年;
②每年麥收時節,我家杏樹上就結滿了黃澄澄的杏兒;這一年的時候,鄰居的一個小孩偷杏兒時從樹上摔下來,奶奶卻給他摘杏兒吃;以后每年杏兒熟時,我都按奶奶的吩咐給鄉親們送杏兒;今年,我挑熟透了的杏兒給鄉親們送去。
小結:從開始對偷杏兒的孩子們的氣憤,到后來主動給鄉親們送杏兒,“我”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改變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自學提示。
(l)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家杏樹上結的杏兒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老師相機點撥。
交流第一個問題:從哪些部分可以看出我家杏樹結的杏兒又大又好?(學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結合重點詞句自由談)
指導朗讀一至四自然段:
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配樂朗讀。
小結:正因為杏兒好,杏兒多,不僅引來了那么多人羨慕,還招來了孩子們的“偷”。
交流第二個問題:
引導學生從以下三部分理解:
①走過去扶起淘淘,給他揉腿,讓他們別走。(引導學生體會奶奶安慰孩子,心腸很好)
②為孩子們摘杏兒時挑熟的打,腳站不穩,身子顫顫巍巍的。(理解“顫顫巍巍”:抖動搖晃,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老年人的樣子理解)
思考:奶奶身子這么弱,為什么還盡力摘杏兒?
(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真心讓孩子們吃杏兒,心腸好、樸實)
思考: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理解奶奶的純樸、善良)課文中對奶奶動作、語言的描寫,對突出奶奶的品格有什么好處?(更能準確、形象、生動地表現出奶奶的純樸、善良)
指導朗讀五至九自然段。
范讀: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自由讀、體會;指名分角色朗讀。(通過“我”和奶奶的態度對比進一步體會奶奶的樸實、善良)
小作者從奶奶身上受到了啟示,那么我們在快樂、幸福的時候該怎么做呢?為什么這么做呢?誰來表演一下?(學生表演并說出原因:把自己家結的果子送給別人;請別人和自己一同欣賞自家美麗的花朵;自己考了好成績去幫助成績差的同學……)
5.朗讀全文,再一次體會奶奶說的話的含義。
四、總結全文,提示規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知道了自己在幸福、快樂的時候,應該怎么做。(總結)
我們還學會了以下學習方法:(擴展)
1.理解詞語的方法:
(1)查字典理解;(2)結合上下文理解;(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重點句子的方法:
先聯系上下文或用對比的方法理解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再結合全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3.朗讀的方法:
讀人物的語言時要先揣摩人物的心情或了解人物的品質,讀敘述性語言時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熟讀本課。
2.預習16課《信箱》。
六、設計
點評: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鄰居家的小伙伴來摘杏兒,不僅沒有受到奶奶的責備,還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兒,表現了奶奶純樸、善良的品格。這篇設計示例設計了一課時,主要以學生朗讀課文為主,在反復朗讀中去體會情感,把握內容。
探究活動
1.找。搜集自己小時候的一些趣事,這些趣事讓你明白了哪些道理,選取記憶最深刻的一件,組織好語言,做好講給別人聽的準備。
2.說。全班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講給大家聽。
3.寫。把你說的編寫成文,全班可以出一本集,以此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