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一
作為一種數學教育活動的數學競賽,對于推進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和課堂教學難以取代的作用。1、鞏固和擴大學生在課內所學的知識,拓寬解題思路,增強邏輯推理能力、解題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探索精神和創造才能;3、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促使中小學數學教學更好地銜接;4、發現和發展學生的.特長,選拔和培養智力超常的青少年。
二、競賽學科:數學
三、競賽時間:3月到21日。
四、競賽對象:四、五、六年級學生
五、安排:
1、出卷(閱卷):四年級(魯先瓊)、五年級(尚忠德)、六年級(彭小瓊)。
2、監考:魯先瓊、秦中華、劉新民。
3、參賽地點:學校操場
要求:
1、嚴格監考、獨立完成、考出真實水平。
2、閱卷教師:認真、公平、公正。
3、各年級取前十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
六、活動注意事項:
1、各位教師要把本次活動當作一次學習理論、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提高水平的過程,努力用《綱要》、《課標》精神指導本次競賽,及時總結反思。
2、教師之間互相配合,調整安排好課堂教學,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二
指導思想:
本次活動以“和諧的數學、快樂的數學、創新的數學”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數學活動為基本載體,為全體學生展示自身的聰明智慧提供平臺,感受數學的魅力,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們體驗“學數學,其樂無窮;用數學,無處不在;愛數學,受益終身”,讓大家感悟數學之美,擁有一雙用數學觀察世界的眼睛,擁有一個用數學思維認識世界的頭腦,從而去發現,去創造。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希望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鍛煉,讓數學愛好者能一顯身手,脫穎而出;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每一個學生真正走進數學,感受數學,喜歡數學,在數學中得到快樂,加強我校數學文化建設。
活動時間:
4月18日——4月30日
活動安排:
活動:發揮想象,奇妙創造
活動內容:數學繪畫創作大賽
參賽對象:一~三年級學生
參賽作品要求:
以數字、圖形等為創作基本素材,可運用平移、旋轉等規律做圖。繪畫形式不限,比賽統一用8開美術紙。各班選出5件優秀作品交給評委教師,參加校想象畫比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參加全校展覽。
作品上交截止日期:4月29日。
評委教師:柯晶晶
活動主題:我是小主編
活動內容:數學手抄報創作大賽
參賽對象:四~六年級學生
活動要求:
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數學手抄報,比賽統一用8開美術紙,要求規范、整潔、美觀,做出個性。各班選出5件優秀作品交給評委教師,參加校“數學手抄報比賽”。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參加全校展覽。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腦筋急轉彎、數學日記……等。
手抄報上交截止日期:4月30日。
評委教師:何雅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三
為了開發大學生思維,更好落實大學生素質拓展要求,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為學生的多方位發展提供空間,數學與統計學院決定舉辦一系列與數學相關的校園活動,以更好展現我院的特色文化,同時讓大家了解以及喜歡上“數學”——這門在高校教學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的學科。
二、活動口號
“展現數學的美,盡顯理性的魅力!”
三、活動目標
使我系大一新生對數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數學之精確、數學之周密、數學之趣味、數學之美感,同時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更好的融入校園活動中。
四、活動內容與要求:
1.面向數學系大一新生舉行,各班同學應積極參加,不得無故缺席。
2.采取智力測試的形式,在規定的時間(50分鐘)內完成指定的題目,要求條理清晰。
3.在參賽選手中按比例評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數名。
五、所需設備及工具
1、 多媒體教室及設備
2、復印資料、獎狀、筆、a4答題紙
六、工作安排(人員另定)
1、 大量數學資料的收集整理,競賽題庫的建立:
2、 參賽活動的宣傳,活動地點的設定
3、評委、主持人
4、活動過程的記錄(包括照片、新聞稿等)
七:獎項設置
此次比賽決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優秀獎數名。(具體按參賽選手人數而定)。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四
設計圍墻、籬笆。
四年級以上。
(一)知識訓練點。
1.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及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乘、除法的含義及實際情況預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訓練點。
1.在操作、觀察、想象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綜合運知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并培養其優化意識。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三)德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與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
學生每組準備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等模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敘述:小強的奶奶家最近蓋了新房子,(屏幕顯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5米。
2.讓學生充分發言。然后教師概括:對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予以肯定,同時指出:今天這節課重點來研究一下圍墻的位置。
二、協作研討,探求方法
1.小組活動。
發給每個小組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的模型,讓學生互相合作,動手操作,設計圍墻的位置。
2.小組匯報。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演示,并說明自己的設計方案,根據學生演示在電腦上顯示出實物圖,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圖。
估計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案(陰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線表示鐵門):
3.深入研究。
(l)猜一猜。
請學生猜一猜,小強的奶奶會選擇哪一種方案,并初步說明理由。(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去考慮)
(2)算一算。
a.提問:怎樣才能預算出砌圍墻共需多少塊磚?
如果砌1米長的圍墻需要200塊磚(顯示實物圖),那么你們能算出砌自己設計的圍墻大約需要多少塊磚嗎?圍出的空地面積呢?(顯示下表:圍墻長度。所需磚的塊數、圍出的空地面積數據暫空,待填)
b.學生分組計算。
c.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逐步顯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問:看看算出的數據,你想說什么?
重點思考:
a.哪幾種最節省材料?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b.哪幾種圖出的空地面積最大?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學生充分發表見解后,教師略作小結。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
2.獨立設計。
3.匯報討論。
(1)指名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顯示出平面示意圖:
(2)討論:哪一種最節省材料?為什么?
得出第二種最節省材料。(閃動第二種示意圖中表示籬笆的兩條邊,刪去圖①)
4.預算材料。
(2)學生計算(如有困難可自由討論)。
(3)學生匯報:(電腦顯示在示意圖旁)
正方形面積為4平方米,說明邊長是2米。
籬笆長度:2x2=4(米)=4oo厘米
竹竿根數:①400÷5=80(根)
②400÷5-l=79(根)
(4)討論:要不要“減1”?為什么要“減1”?
電腦模擬插竹竿的過程:閃動一段5厘米長的`邊,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聲音),(這樣插四根后中間過程省略,直到最后兩個5厘米)閃動倒數第二個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閃動最后一個5厘米,(問:還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嗎?為什么?)閃動那一段圍墻,說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減1”。(刪去第①種)
1.總結方法。
2.評選“優秀設計師”,并委派他們課后把研究結果告訴小強的奶奶。
1.注意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
從“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協作研討、探求方法”——“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總結方法、活動小結”,始終把學生放在“活動主體”的位置,為學生創設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通過小組活動、全班討論、獨立設計等形式,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才華的舞臺,充分體現學生活動的全體性、自主性。
2.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大膽猜測,并提出合理、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活動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圍墻的設計,從設計方案到選擇方案,都注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從而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3.注意對學生協作意識的培養。
設計圍墻時采用小組活動、小組討論的形式,預算用籬笆材料時,又允許學生通過自由討論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增強實踐能力。
4、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在學中用,在用中學,這是學習鞏固各種知識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教材中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內容,讓學生做一做、量一量、驗一驗、用一用,以便使他們在用中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培養兒童的應用技能。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五
1.嘗試用樹葉按二維特征進行分類。
2.觀察樹葉的排列順序,能發現基本的排列規律。
3.在了解有規律排序的基礎上,嘗試設計不同的排列規律。
4.能積極參與動腦活動,感受成功的喜悅。
1.各種(大小、形狀不同)樹葉(實物、小卡片)。
2.幼兒人手一塊黏貼板。
1.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
2.自創規律排序。
一、認識材料,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今天我們要和樹葉紙板來玩幾種游戲。
二、給樹葉分類。
1.請小朋友給樹葉分類。(大小、形狀、顏色)
2.請小朋友給樹葉按大小、形狀分類。
3.請小朋友給樹葉按大小、顏色分類。
4.請小朋友給樹葉按顏色、形狀分類。
三、給樹葉排序
1.感知不同的排列規律。
小朋友請你看看這些樹葉是怎樣排序的。
2.觀察、學習有規律地排列。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書是怎樣排序的。
3.觀察、學習樹葉的有規律排列,愿意自己獨立探索引導孩子大膽設計自己的排列規律,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能力。
引導孩子大膽說出與同伴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講解操作作業,理解操作要求。
孩子自主操作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五、講評作業
數學的小活動方案圖片篇六
為提高我校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競爭意識,我校數學教研組決定在20xx年十月底舉行制作數學知識小報的競賽活動。
通過制作數學知識小報的競賽,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探索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美感,把所學的知識以美的形式展現出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使學生在競賽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通過競賽啟動大多數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次活動將檢查我校學生掌握課外數學知識的一些情況,為今后的數學教學改進收集一些參考依據。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1. 競賽時間:20xx年10月
2. 競賽地點:各班教室
做知識小報。
一、二年級用a4紙,其它年級用16開紙內容由各年級負責老師自定。要求結合本年級學生特征。
根據小報所得分數評出各類獎項。
按年級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