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分別篇一
梔子花開,薔薇燦爛,玫瑰盛開,綠樹成蔭,渲染了初夏醉人的景色。可是我無暇顧及,無暇觀賞。
離別的腳步近了,近了。
我再也沒有勇氣調侃:離別么,沒什么,我會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
此刻,我不奢求時光倒轉回到往昔,只希望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升入中學,還是我們班。
這似乎真的是奢求。
分別篇二
心,我最好的朋友還記得我嗎?你有時會想起我嗎?無論如何,你是我最好最親密的朋友。
佛說,前世回望500次,換來今生路過一次。三年的時間,我們應該回頭看對方多少次?那時候我剛轉到新學校,一切都覺得很奇怪,很可怕。第一次見到你,你就像一個公主,那是糖果和夢幻。但我像一個闖入者,成了班里的代課學生。是你向我伸出手,像老朋友一樣問我的名字。我無法拒絕你溫暖的微笑。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就熟悉了,打架,歡笑,依偎,在一起。是的,一個普通的朋友沒見過你哭;真正的朋友有讓你濕透的肩膀。一個普通朋友來找你傾訴煩惱;一個真正的朋友來找你解決你的煩惱。
但是,對不起,辛。我沒有履行我們的協議。當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初中是如此匆忙,以至于我們迷路了。從此,我們手中的線斷了。我們的友誼只是煙消云散。
你還記得我們的秘密協議嗎?
有些事,有些人,只能記住,永遠記不住。
分別篇三
窗外偶爾有幾片雪花從天而降,天陰沉得讓人覺得仿佛要塌了,這是一個讓人揪心的“告別日”。
今天的晚飯比平時提前一個小時吃完,媽媽穿上大衣準備往機場趕。臨走前,媽媽把一塊玉石掛在我脖子上,說有它陪著我就像媽媽一直在身邊,想媽媽了就摸摸它。這是一只俏皮的貔貅,它的頭正往后看著,就像媽媽時時回頭望我一樣,我情不自禁地握緊了這只小貔貅。
希望媽媽和弟弟能早點兒回來,期待我們一家團聚的時刻快快到來!
分別篇四
春意融融的四月,我們卻迎來了與“圖書角”的分別!今天,我們告別了親愛的圖書角,也意味著告別了那一份在圖書里探險,與主人公在童話王國一起漫游的樂趣,也告別了許多書朋友們。
我愛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我早就記在心中,我愛讀書,不亞于繪畫和小提琴,甚至遠遠超過。雙語節的比賽,有60%是靠讀書來考得高分。所以,圖書角的分別,既讓我傷心悲痛,還有可能拉低我的成績。
那到底是什么讓圖書角消失,一去不復返?是愛好,是習慣。今天,有兩本圖書從圖書角神秘消失再也沒出現過。大章老師很生氣,召集中隊委員開了一個會,最后的結果是:圖書角不建了!中午,同學們一個個沒精打采地拿回了自己的書。我拿書的時候,表面沒哭,心已經碎了一地。我也不怪那個拿了書的人,他只是喜歡罷了,也不是故意的。但他為什么不說一聲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建圖書角的時候,目的除了讓同學愛上圖書以外。二是想培養習慣,建立友誼。當同學把書放上圖書角時,就是要把它獻給同學們。而同學把書借下來時,就是要接受這份好意。
圖書角把它們合成一股看不見的友誼。有圖書角的同學們,在心底一定埋著一顆友誼之種,它有一天必定會開出美麗的,還帶著陣陣芳香的友誼之花。
我們班每個同學都有對圖書的愛好,或多或少。但習慣,包括我在內,是沒幾個人在意的。有哪幾個同學會將書好好放在書架上,不亂放?有哪幾個同學會為書精心包上書皮,不讓它受到破壞?所以,我們不應該怪大章老師,她這么做,也一定有她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做好對圖書的保護,能做好對友誼的尊重。那么我們一定能建出一個圖書奇多,散發著友誼之花芳香的圖書角!
分別篇五
三年仿佛一轉眼的時間,初中這三年的師生情與同窗情是最為珍貴的,因為小學的我們還太小,而當上了初中,有了青春期,我們開始叛逆,但都互相理解,互相體諒,曾經的我以為不就是三年嗎?這一千來天,多慢呢?畢業離我們還遠著呢?可是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三年,就好像沒過過一樣。
要臨近中考的我們,要畢業的我們,回想起這三年來的點點滴滴,雖然有身為組長的人會因為組員而傷心,有的身為組員的人會因為組長的做法而感到氣憤,但我們仍然是朋友,好朋友,好同學;雖然大多數的同學都很討厭老師的苛刻與霸道的“統治政權”,雖然老師有的時候會對我們發火,有的時候會對我們失望,但畢竟我們是師生。
老師曾說過:學校班級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家是讓人來用心維護的,可是想一想我們曾經對這個家的所作所為,真的是深感愧疚啊!
在這個班級里,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發生了實屬不少的悲傷,高興的事情,有同學與班長之間的畫面,有同學與老師之間的畫面,有爭吵,有嬉鬧,有傷感,有開心,班級就像調味品,酸,甜,苦,辣,咸,應有盡有,不同味道有著不同的內涵。可是在夏天,這個分別傷感的季節,應該是以甜為主的呀!但這悶熱的天氣,仿佛映襯著我們即將分別的心情。
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好好看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