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閱讀一篇優秀作文,總會被其中的觸動和啟發所深深吸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啟示和參考。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一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祭祖表達的是對祖先的思念。在這樣的一個日子里來到先人的墳前,化點紙錢,擺上一束鮮花,陳列些祭品,然后在那里坐上一陣子,與先人進行一番著久別之后的無聲交流。這是一種充滿了人性的行為,是先人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最具體的表現形式。當然,人們在這樣做的時候,是會有一點淡淡的傷感的,但是這種傷感一點也不讓人頹喪,相反,它讓人們更加珍惜著生,并且還賦于了清明這個明亮的日子一份沉重,使它變得沉甸甸的,有了豐富的內涵了。祭祖為什么選擇清明我無法考證,可是在這初春的時節里,因為要上墳人們就必得紛紛走出戶外。你看,在清明的日子里,鄉村或山野的路上,隨時都可以看到抱著柳枝,捧著鮮花,提著祭品的人們,他們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散發著野花野草香氣的路上,呼吸著早春里芳香的空氣,與自然融合在一起,顯得是那樣地和諧。這樣,走著的人和看見的人都禁不住會這樣想:清明上墳,有沒有讓人走出戶外,去感受感受春天的用意呢?我感覺到了我們的祖先那份熱愛大自然的濃烈情感。我們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民族,把時間、空間和人的活動結合得這樣密切,是我們民族的獨一無二的創造。
有人稱清明為“鬼節”。人死為鬼。鬼是大人們用來下虎小孩的拿手武器,成人也有談鬼色變的時候。可是,在清明這樣一個亮光光的日子里,我們感到連鬼也變得有些可愛了。那墳上剪成古銅錢串的迎風飄動著的或白或紅的紙錢,與死人靈堂前的招魂幡是那樣地不同,讓人一點怕的感覺也沒有,小孩子們也會去拔來一串當成玩物。它們仿佛就是一件件藝術品,在綠樹叢中,在青草之上,有姿有態地飄動著,在自然里點綴上了人文的氣息。、早晨,一些人家農村的親友們送來了粑粑,說這是“芽稻粑粑”。這粑粑前還要加上“芽稻”兩個字,是在告訴人們說水稻已經泡種并發芽了。這個時候做些粑粑這種傳統的食品,表達的是一種紀念,是一種對豐收年景的祈盼和祝福,也是對自然的一種尊重。農耕文明給人留下的情感就是這樣地真誠和純樸!稻種已經發芽,春耕的忙碌也已經臨近了。
清明正是一個美麗希望的開始。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二
清明的前一天,各大超市可火了,人們推著購物車,仔細地挑選祭祀用的糕點、水果和糖果,生怕給長輩的祭祀品不夠好。媽媽每年都是這個購物團中有力的一個,你看她挑好滿滿一車的祭祀用品,排在長龍般的隊伍中,然后急沖沖地回家整理,就怕出一點點差錯。
經過漫長的路途,來到久違的家鄉,吃上幾個美味的青團是再愜意不過的事了。農村人做青團也特別熱鬧,七姑八婆聚在一起,邊做邊談笑風生。
青團是由糯米粉、小麥粉摻在一起,做成皮;餡一般分甜咸二種,甜的基本上都是豆沙餡,香香甜甜,吃起來甜而不膩;而咸的一般用筍、豬肉、花生米等炒在一起,咬起來脆生生,聞起來香噴噴。再在青團外面包上二片“青葉娘”,往鍋里一蒸,清香撲鼻而來,咬一口,香味就在你的嘴里彌漫開來,讓你吃完一個還想吃一個。
清明節的重點當屬祭祀了,走著不常走的崎嶇山路,欣賞著不常見的鄉野風光,一路上傾聽春風的歌聲,我們來到了一座座長輩的墳塋前點上香和蠟燭,倒上三杯陳年老酒,擺好精心挑選的祭祀品,再在墳前全心全意地拜一拜,保佑自己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不過,現在人們防火意識越來越高,燒冥幣、放鞭炮等習俗逐漸被敬獻鮮花等文明的祭祀方式所取代。雖然上了年紀的奶奶還是十二萬分的不高興,但也拗不過我們的集體勸說。我呢,總是親手采摘一些野花,扎成一束,恭敬地放在墳前,看到這個,奶奶也笑了!
如果你的家鄉有竹林,那挖筍也是別有一番樂趣的。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三
清明節快到了,又到了祭祖掃墓,栽瓜種豆的時候了,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去掃墓,踏青……。清明節年年都有,但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和過清明節的目的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八個節日之一,也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四月五、六號。早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人們就用“清明”這個詞來慶賀天下太平。這個時候正是春暖花開的初春時節,是春游踏青的時光。踏青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就已經開始了,歷代延續下來,成為了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之外,還要開展各種娛樂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還叫寒食節,這一天大家會去掃墓祭奠親人。掃墓的習俗,據說來自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兒子繼位,就設毒計要害死太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重耳帶著幾位臣子流亡出逃。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他多次救過重耳。后來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重耳猛然憶起舊事,就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封賞??墒?,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重耳親自去請,介子推便躲避上了山。重耳為逼他下山,便三面點起了火,只留下一面山路,介子推就是不下來,最后被燒死在山上。為了紀念他,就決定這一天不能用火,只能吃寒冷的食物,來祭奠介子推。但怕老弱耐不住寒冷,就組織了春游等戶外活動,為這個悲傷的節日增加一些歡樂。
從2008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為三天。大家都稱為清明小長假。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墳墓上去悼念已死去的親人。
我的老家在復盛,清明節那天,街道上買祭奠用品的人隨處可見,門前擺放有許多白色以及其它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著媽媽來到了復盛。我懷著一顆對爺爺無比思念之心,走到墓前,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爺爺安詳的笑著,仿佛所有的一切從未發生過,他似乎還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看著照片,想哭,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和媽媽一起拿出口袋的紙錢,把它撕散再點火,我再向火里倒酒給爺爺請安,我輕聲的對著爺爺的相片說:“爺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也要保佑我和姐姐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爺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滾滾而來的熱火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爺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捧起幾把泥土,放在爺爺的墓上,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還想著爺爺。因為爺爺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紙錢等一些方式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一種深深的懷念之情。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五
春暖花開,在清明節前兩天,我們少先大隊部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寨崗革命烈士墓前掃墓。
掃墓的活動內容可多了:獻花圈、默哀三分鐘、宣誓、詩朗誦……。
讓我慷慨激昂的要數詩朗誦了。“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蔽覀円謸P頓挫地朗誦完了這首詩。我心想:烈士英雄們真偉大!
讓我最難忘的要數參觀烈士墓了。老師一宣布,我們就像出了籠的小鳥成群結隊地參觀烈士墓。一座高高的烈士墓映入眼簾,上面有一顆紅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我仿佛看到了烈士英雄們忠誠、赤紅的心!它坐立在山之中,仿佛一位高大威猛的烈士時刻準備著保護我們的安全。
我們的目光停留在了烈士墓的名字上,“你們看,這些烈士都是為祖國才犧牲的耶!”小麗興奮地說。
“是呀!他們可真偉大!”小紅佩服道。
“看這,還有我們女同胞呢——唐者三爾烈士和朱詠儀烈士!”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她們真為女同胞爭光呀!”
“我們男同胞也不賴呀!”小剛突然插話進來。
“你們男生本來就是打仗的料嘛!”小芳不服氣了。
“比不過就找理由!”小剛說。
“你……”小芳生氣了。
“哎呀!別吵了,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是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我們才犧牲的,好不好!”我激動地說。
話音剛落,小剛和小芳臉紅得像紅蘋果一樣,慚愧地低下頭。我們繼續參觀著,突然,我感慨萬千道:這些烈士自我犧牲,造福百姓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
??!掃墓讓我感慨萬千;??!掃墓讓我慷慨激昂;?。吣棺屛沂蛛y忘。從這以后,我決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也像這些烈士們為祖國出力!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六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著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著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上墳呢?”于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汕迕鞴澾€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卑职诸D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p>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七
清明節到了,我、妹妹和媽媽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烈士的墓。
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出館后,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后,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里拿著望遠鏡,威嚴中帶著慈祥的目光凝視著前方,他好像看著這么繁華的醴陵,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到特別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斗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斗!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八
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的頭兩句寫的是3、4月多變的天氣,像娃娃臉,一會兒晴,一會兒雨,這清明幾日,出門的人往往備不勝備,不帶雨具吧,忽然“雨紛紛‘’打濕了衣衫;帶上雨具吧,又忽然云開日出,傘成為累贅?!甭飞闲腥恕爸傅氖锹糜蔚娜撕蛼吣沟娜?,我覺得主要是掃墓的人,人們在這春雨綿綿的日子里給去世的親朋好友掃墓,在掃墓的過程中會慢慢回憶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學習、相處的情景。掃墓的人的淚水宛如小雨從面頰上流了下來,從這一顆顆晶瑩的淚水中,我們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掃墓的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后兩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個地方休息,就問牧童何處有酒家,牧童說:”看我指向哪兒?!靶腥送^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詩我最喜歡”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因為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掃墓了。雖然7月的天氣很熱,但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沒有”雨紛紛“的情景,但我的心里還下著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媽媽的嬸嬸,她離開了我們。她得了肺癌,經過15個月的治療,最終在7月25日早上5點去了,小外婆生前是個堅強、熱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會給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間,醫生說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卻活了一年多3個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個月還和我說過,她想活下去……我覺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遠活著!
我想對小外公說:”小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您好好地活著,請您快樂地活著!“。
以后每年清明時,我一定會給小外婆去掃墓,以表達我對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九
一年一度清明節,國人已將清明節納入國假,讓我們在這個時節去祭奠故去的親人,知道何為孝?何為敬?知道我們來自何方?知道一個家族的煙火延續。對人、神、鬼三界多些敬畏,多些想象,多些自律。媽媽是_徒,生前是不喜歡偶拜香火的,即使父親去世后她也不履行這些儀式,只是我和姐姐打點。因為平日時?;丶?,所以也不一定清明趕回。但是在這里也總是買點香火到路口祭奠一下。默默祝福天上父母安然,了卻人間記掛。記得媽媽剛去世的那年母親節,我曾寫過一篇悼文。我找找,如果還有,就發在這里,權作對媽媽的祭奠。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評價一部電影:誰是主角?大意是:我們小的時候是媽媽的主角,父母全身心都在孩子身上。當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認為他們成了主角,殊不知長大的孩子眼里的世界豈止是父母那個圈子。這時候父母慢慢淡出了孩子的圈子。也就是到了這時候做父母的才意識到:她還是她,她們不會成為什么主角。想想一輩輩、一代代確實是這么輪回的。但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還是無怨無悔、一如既往地把孩子當成主角,敢當孩子的配角。儒家文化倡導:父母在不遠游。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些“主角”們那一個不是撲棱著翅膀向外飛。有誰肯留在父母身邊。當他們功成名就,這時候的父母也人老珠黃風燭殘年了。子欲孝,親不在。我想只有經歷了方知道那切膚之疼吧!愿父母還健在的孩子們,拿出時間多給父母一些愛:愿父母已離開的兒女們,常思起故鄉的往事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多些悲憫之情。
清明時節還讓我想起過清明的童趣。小時候每當過清明節,按照當地的風俗,要煮雞蛋、吃燒餅,還有用涼粉拌菠菜的美食。條件好了,涼粉拌菠菜還加上只有萊州灣我們那里出產的這個季節的桃花蝦。有時候飯桌上還有春天鮮嫩的苦菜。那苦菜都是在麥地里或者水渠邊上挖來的,根須很長、雪白細嫩。攢上豆醬,美味無窮。印象比較深的是揣上熱乎乎的雞蛋,一般不在飯桌上吃,而是放在兜里,興致勃勃地去掃墓。小學階段在鎮上的烈士園里掃墓,中學階段就到縣里的烈士陵園掃。一路上和同學打打鬧鬧,還不時用手摸摸兜里的雞蛋。唯恐丟了。什么時候開始下肚不記得了,只記得這兩個雞蛋在身邊把玩很久。我家孩子少,媽媽給我和姐姐每人倆。家里孩子多的只有一個了。清明節一年一度地是掃完墓,回來寫一篇作文:記清明節或者記一次掃墓。我總是帶著紅領巾站在隊伍前面給烈士致辭。自然有很多話說,所以每次的清明作文老師都在全班點評我的作文。想想那個年代所謂范文也多是套話,向烈士學習,烈士安息之類的標語口號。我想對雞蛋的感受是不能說的。
現在想起一家人圍坐飯桌過清明的情景歷歷在目。想起來感覺那一天天也藍,水也清,家里廳堂也敞亮起來,桌上的菜肴也是脆生生,鮮嫩嫩的。小時候不知道,祭奠長輩的事是父母去干,孩子們只管留著口水盼著好吃的?,F在回想起來。才知道這一切完全是春天的色彩,是春光灑滿了大地。鄉里的春天更是多了些大自然的原生味道。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
今天是清明節,上午我和哥哥、媽媽、爸爸、姥姥一起回老家掃墓。
在路上,我發現路的兩旁有許多又高又粗的柏樹,大約有六層樓那么高,大約有碗口那么粗。抬頭一看,我驚訝地跳了起來,原來是像龍卷風樣的鳥巢,大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遠處就有一個,甚至一棵樹上還有兩個鳥巢,一邊走一邊數,一共有三十多個。我多想讓車停下來,在有鳥巢的樹上做個記號,等我放了暑假來看看鳥蛋和小鳥。
我又發現柳樹不但發芽了,還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多像媽媽辮的長辮子,十分好看。正在我欣賞風景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我哥哥想噦:”停車,我想噦?!翱晌野职謪s說:”忍者。“不過,我和媽媽還是把方便袋準備好了。過了一會兒,我看我哥哥有點不對勁兒,就說:”不如快拿方便袋?!拔覀儼逊奖愦鼡巫≈?,我哥哥就嘩嘩地吐了,可能是我沒撐好,流到了我、我媽、我爸的褲子上,我爸真是倒霉透了,因為袋子漏了,他的褲子都濕了,于是我們急忙開開車門讓他站在外邊吐,他吐完之后我們又上路了。
不知不覺到麥地,綠油油的麥子,微風一吹像綠色的波浪。再往前走,看見了三個用土圍起來的土堆,原來那就是墳地。媽媽說:”這個就是你老爺的墳,前面的是你太老的,再前面的是你太太老的。媽媽小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都是你老爺省吃儉用供媽媽上學,才有今天,為了紀念他,每到清明節都來上墳。“媽媽嘴里一邊說保佑全家平安,一邊從籃子里拿出了紙錢和元寶,點燃后冒出了一股煙,好像那邊已經收到了,還有供品燒雞、香蕉、白酒等。我作了個揖,磕了四個頭。
盡管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一
夜里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里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錯過了季節,又錯過了回憶,只剩下一幅對聯,在日長飛絮輕的時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驚蟄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p>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為社日,俗稱“春社”?!按荷纭庇泄偕纭⒚裆缰??!抖Y記。明堂位》有官社的記載:“是故夏勺、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蠟,天子之祭也?!碧圃娙藦埣?、王駕則描繪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p>
生于山野鄉村,對土地和時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豐盛味美的食物時,我們總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綿陽,最隆重的“春社”祈福儀式,莫過于安縣睢水關的“春社踩橋”。這座橋叫“太平橋”,始建于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歷史,橋身為20余米巨型單孔弧架,猶如一道彩虹橫臥水上,素有“漁洞山前懸半月,虎頭巖下見長虹”的美譽。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地百姓篤信,在“春社”日這天到這里來踩橋,可消災免難,祈禱平安。后來,這種習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漸成了川西北最負盛名的民間春社活動。每到“春社”日,菜花叢中,鞭炮陣陣,潮水般的人流紛紛云集于此,綿延數十公里,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與“燕子來時春社”的喧囂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顯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叭f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鞴澓笥晁龆啵f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歡樂之節,大禹故里北川,歷來有“清明”賀治水成功之說,鄉人奔走相告,共慶天下太平。從唐代起,“清明”漸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詞,且歷代承襲成為習慣,人們在這個時節,紛紛走出戶外,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其樂融融。孩子們最鐘情的,則要數放風箏,有的風箏上還裝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在現代人眼里,“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干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后,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綿陽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后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萬喚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關于“清明”的解讀,卻仍眾說紛紜。這兩天,著名學者、中國古代韻文專家熊篤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來面目”。在熊篤看來,按照《禮記》的說法,“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清明節應是提倡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節?!?/p>
我想,還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比如踏青、掃墓、祭祖、省親。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二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上墳的繁瑣和奔波卻從未改變,變得只是今年清明,大家的腳步慢了起來,因為今年清明列入了國家法定的假日。這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多留在山上一會。每年都給外公上墳,而外公留給我的確是一段段無數的猜疑和想象??峙逻B媽媽都對外公的身影模糊了在媽媽9歲時,正在上班的外公卻意外死去。原因我至今也沒搞清楚,在那個落后的年代,這么個封閉的小山村恐怕至今仍是個謎。當家人都圍著墓燒紙錢`,點香,放貢品時。只有我靜靜地蹲在這個小包邊,對著里面早已逝去的外公揣測著失去的重重,想得出神。
天氣陰沉沉的,是個掃墓的好時候。這座山卻冷冷清清的,大概是山上都為老墳了吧。我走過一個個墓,并為之逗留。有些墓很豪華,大氣,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先人之墓吧。墓上的磚塊都很整齊,也很考究,墓碑上更是刻著龍虎花草等巧奪天工之美景,倒也給人新的視覺享受。而也有幾個墳凄涼落魄,仿佛親人們早已忘記了他們的存在。雜草從生,凌亂不堪,碑上的姓名也難以辨認。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公墓邊的“金阿大之墓”,死者的名字讓我啞然失笑?!翱峙戮褪莻€土生土長的農民,是金家的兒子,父母也不識字,就為順口,叫上”阿大”了?!?/p>
爸爸吸口煙,慢慢吐出些縷煙霧,解答了我的不解。我的心猛地一怔。我們的先祖,因為不識字,結果一輩子乃至死后也沒有名字,只能以“阿大”等代號來留給自己的后代。他們這輩因為沒有讀書,連自己的名字也沒有,便永遠荒蕪在歷史浩浩蕩蕩的長河里。這一塊墓碑,無凝就是一個悲劇。我由此前對先輩的崇敬,競轉變到對躺在墓里的主人的憐憫之情。我開始重新審視這代人所生長的社會。
在此之前,我對外婆甚至更久的年代抱著美好的憧憬:在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人們朝耕暮歸,悠然自得,清新的空氣中決沒有那惡臭的汽車尾氣;可是他們沒有學習的機會,自己就變得不具思想,沒有意義;因為文盲的眼睛是清澈可也是呆滯的,這種純真的目光也許在孩提時代很可愛,而長大后,他們就變成了魯迅筆下的成年“閏土”,可憐而木然,甚至死后連墓碑上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名字,到處的“阿大”、“狗娃”……讓人心痛,更讓人清醒地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正因為當年廣大的中國農民沒有讀書的機會,有國無防,外敵才得以入侵,迫使們簽下了一個個屈辱的合約,導致中國付出了大半世紀的努力才得以洗去國家的恥辱。
面對著先輩之墓,帶給我們的是縷縷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更是對明天的展望。今天的祖國,再也不是愚昧落后的舊中國。義務教育的普及,使得我們每個人都能讀上書,祖國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逝者,安息吧!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三
在清明節,祭祀死者的一系列掃墓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我來到烈士陵園,為革命先輩掃墓,哀悼。我也按照舊的習俗,掃墓的時候,我和爸爸、妹妹帶著酒食果品、紙錢等東西來。將食品供祭在烈士的面前,為烈士墳墓培上新士,在專門折了幾枝嫩綠的樹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祭拜,最后就沒什么重要的!
在烈士面前,我心中充滿悔恨與挽惜。我面對烈士,心中的一些疑惑都消失了。我償到了自己勞動開心的果實,有開心的氣息。
我用自己的勞動,根據歷史悠久的習俗,為革命、祖先掃墓上墳。為祖先掃掃墓,哀悼……。
我這時想起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問及此事《清明》。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這天,不光稱為掃墓的日子,它還是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每年4月4日至4月5日中,是春光明媚樹綠的大好日子,也是我們春游的好時機。于是,古人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也叫“三月節”,直到今天,悼念已逝的親人習俗仍很盛行。也是和清明節做的事完全相同的!
清明節這一天,到處能看到人山人海的人群為祖先掃墓、上墳。祭拜他們,讓他們的心里會很思念自己的親人,甚至有的百發老人思念她年紀輕輕的死去兒女。真是令人傷心不已啊!
清明節這天,我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了許多富有人生哲理的理念。我們這個民風民俗最值得學習!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溫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每年清明祭拜先人的時候,就讓我自然地想到這首詩。清明,一向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麥地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共不斷地老朽,不斷地死亡,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在這里我們盡情道出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不再是生活的負擔。在這里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在這里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援手于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不知何時,喧囂漸漸遠去,陰霾悄悄退去,悲憤化為寧靜,直到那不經意的一天,我發現一切都不曾改變,唯一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時間給我換了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清明》,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在每年的清明節時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祭拜,給在陰間的祖先捎錢花,并求得祖先保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不同,我并沒有去我的祖先那里掃墓,而是去了我八年未去的曾姥姥墳上祭拜。曾姥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我只能隱約想起她是一個很善良、肯吃苦、一心一意對孩子好的天使!
我們坐車來到了曾姥姥生前的故鄉,然后把車停到一個院子里,便帶著紙錢等東西下溝了。下溝路上的景色非常美:粉紅色的小花,郁郁蔥蔥的樹木,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山峰……可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的腦海里全部都在“放映”著曾姥姥的點點滴滴。
我們抄小路向曾姥姥的墳走去。走了一會,終于看到了墓,我迫不及待的跑了過去。在大家都到齊后,我們便開始燒錢了。我們先在曾姥姥墳頭挖了個小坑,插了一面小黃旗,接著我自告奮勇拿著鐮刀給曾姥姥的墳頭“整容”,也就是把墳上的雜草清除干凈。在燒紙時,我們先在墳前劃一個圈,防止別的鬼來搶曾姥姥的錢花。
時間滴滴答答地過去了,我們要走了??晌疫€是依依不舍,頓時,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落在地上,啊!曾姥姥!我一定會來看您的。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六
春天到,大地顯得生機勃勃,草兒醒來!花兒醒來!各種各樣的植物都醒來!我們踏著又青又軟的小草,來到美麗的上方山,那里春色迷人,空氣清新,輕風微微的吹著!鳥兒唱起它那動聽的歌兒!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老師帶著我們來到孔雀園,我看見一只孔雀開屏,可是他老是把屁股對著我們,害得我們干著急,真拿他沒辦法??赐昕兹?,我們又去看珍珠雞,珍珠雞身上的白點、一點一點的真象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我們又去看獼猴,獼猴真厲害,我真佩服它,獼猴的籠子里有一根鐵鏈和一顆大樹,一只小獼猴站在樹上,我看見它好像要跳下去,我真害怕它會摔傷,突然,它一下子跳到那根鐵鏈上,它在上面昂然自若得走來走去,我覺得小獼猴又可愛又厲害,小獼猴你真棒!好笑的是,另外一只小獼猴把珍珠奶茶的杯子套在頭上,它看不見,不隆咚摔一跤!
看完這些有趣的動物,老師又帶我們到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老師說,小朋友們拿出自己吃的東西吃吧!小朋友們興奮得把包拿下來、準備吃午餐,我和唐可沁把餐布攤好,一邊說笑話一邊吃著,說到開心的時候,我差一點把袋子也一齊吃。吃完以后,陳天灝拿起袋子準備撿垃圾,好笑的是,金知怡也在撿垃圾,陳天灝和金知怡比賽看誰撿得多,金知怡說道,你們撿到的垃圾袋子全都給我、我去扔,陳天灝為把袋子弄得鼓鼓的,他和金知怡一齊搶垃圾!比賽完,最后金知怡贏,陳天灝垂頭喪氣得跑走,我覺得雖然他們是在鬧著玩玩,不過還挺環保的。還有一件讓人難過的事,秦文軒用刀把手劃破,老師趕忙帶著他到徐醫生那里把手包好,我本來想秦文軒回來的時候一定會覺得很痛的,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回來時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我心里想,你手指頭都破還象中大獎一樣蹦蹦跳跳的,那么快樂!那么開心!真是個小樂天。
今天玩得可真高興!我也像中大獎一樣、蹦蹦跳跳的回家。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七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令人難忘的清明節高分(模板18篇)篇十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了,同樣是細雨霏霏的天氣,爸爸媽媽又帶著我回農村祭祖了。
一路上,我們絲毫沒有受到風雨的束縛,很快就到了外公的墳前。啊!墳上長滿了雜亂的野草,去年來祭祀時的一些殘留物依稀可見。我們趕快齊心協力,用割草刀把墳墓及周圍收拾干凈,不一會兒終于收拾好了外公的“家”。
接著,我們開始放鞭炮。我們拿出一串鞭炮并點燃,鞭炮立即“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望著那“噼里啪啦”直作響的鞭炮,我浮想聯翩:我那親愛的外公,您是否從那長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您是否知道,您的外孫女來看您了?我相信您是知道的,對吧?雖然,那時我的性格還很童真,但我的真情絕不那么的“童真”。
冥幣很快就燒完了,我們又開始為去世的外公磕頭。每磕一個頭,我便想起了外公去世之前的事情:從前,外公總特別疼我。他給我買了不少的衣服,玩具和文具,那個外公送給我的眨眼布娃娃我至今都還保存著哩!特別是有一個冬日的早晨,天氣寒冷,外公看著我那凍得通紅的臉蛋,便給我買了一碗豆腐花吃,說吃了會暖和些。但之后只過了一年,噩耗就傳來了,親愛的外公居然因過度勞累,拒絕吃藥而去世了。那一年,我們一家人都悶悶不樂的,為失去了一個親人而感到萬分痛苦。還沒有等我整理好情緒,三個響頭便磕完了,但腦子里還是不住地想著外公生前的事情……眼淚也不禁奪眶而出,外公,您知道您的去世對我們一家帶來多大的打擊嗎?您為什么不吃藥呢?您難道不知道不吃藥而會死去嗎?我知道,你是為了省吃儉用,為了我們。此刻,我看見媽媽的眼里也閃著淚花,我似乎也聽到了媽媽的悄悄默念聲:“爸呀,您老在天堂過得好嗎?一定要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保佑您的外孫女和外孫學習進步呀……”外公在世時媽媽總是很孝順他,自從外公去世后,媽媽日漸消沉,沉默不語了。但她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有一次我聽到她一人獨自在房間里低聲抽泣。可見外公的死對她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不一會兒就祭奠完了,我們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