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與美德有約篇一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天下午,陽光明媚,我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去公園玩耍,我們在那里賞花,玩著各種各樣的小游戲,正當來勁的時候,只聽“啪”的一聲,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倒在了地上。我環顧下四周,竟發現那些人似乎沒有看見一樣,若無其事地干著自己手了點事情。我和朋友們談了一下我的感受,朋友們都點了點頭。于是,我和另外兩個小朋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老人家,你還好吧?”比我長一歲的男孩問,說著,我們三個合力把她扶到了旁邊的石椅上。老婆婆吃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用親切的口吻說:“謝謝啊,孩子們,要是就靠我這把老骨頭,恐怕一十半會兒起不來啊!”我們不應該因為一些自身的原因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丟棄。
你看,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帶給別人的是多大的幫助啊!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有些空巢老人因兒女在外工作,沒有家人陪伴,孤獨寂寞;有些留守兒童因父母在千里之外工作,只能和其他親人在一起,而得不到父母應有的呵護……難道對于這些人、這些事我們能視而不見嗎?難道我們就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嗎?是的!我們應該攜手把尊老愛幼這些中華民族的傳承美德發揚光大。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自己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我們要把美德時時刻刻放在心中,把它落實到行動上去,讓美德之花綻放出它最美的一面,讓它陪伴我們一生。
我與美德有約篇二
最近上網閱讀許多美德少年的故事,我十分感動 。他們有的雙目失明,有的雙耳失聰,有的腿腳不便,有的有先天疾病……但他們都善良純真、樂于助人。他們如同花兒,冒著風雨在懸崖峭壁上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為大家送來美德的芳香。
看著他們的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
小時候我受媽媽講拾金不昧的故事啟發,有一次,我在路上撿到一角錢,便立即交給警亭里的警察叔叔,叔叔笑瞇瞇地摸著我的頭,夸我是個好孩子,還給了我一塊糖吃。幼小的我以一角錢換來一塊糖而十分高興。“撿錢有糖吃”這個念頭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有一天,我在家里玩,無意間瞧見地上有一元錢。我連忙像撿到寶貝似的交給媽媽,嘴里叫著:“糖!糖!”媽媽笑了,說:“那是從外婆錢包里掉下的,本來就是我們的錢。而且,如果你為了吃糖而做好事,不是真的做好事!”我當時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后來漸漸長大了,不那么愛吃糖。我開始非常渴望受到大人們的夸獎。有一天在小區,隨手撿了一個零食袋扔進垃圾筒,便受到了鄰居阿姨的夸獎,我很高興。回家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并說我以后一定多做好事,讓大家都來夸我。媽媽就在那一瞬間變得嚴肅起來:“小時候我告訴你不要為吃糖而做好事,現在,你也不能為得到大人的夸獎而做好事!”我點了點頭。
不為吃糖而做好事,不為他人的夸獎而做好事,不為做好事而做好事。做好事是沒有目的的。如果我能發自內心地為他人著想,發自內心地做好事,那樣,我才真正與美德有約。
我與美德有約篇三
最近我讀了《美德少年叢書》的事跡,那一則則故事如同冰清玉潔的荷花在我腦海中綻放。其中有一朵最為璀璨、耀眼,那就是江蘇省徐州市中央工藝美院附中初二(4)班學生小孝星邵帥獻髓救母的故事。
是啊,我們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邵帥獻髓救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做一番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雖然上三年級,但我從小就很孝敬父母。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洗碗、疊被子、洗襪子等等;我還堅持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打掃衛生、一起鍛煉,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由于我的孝心加上努力學習,那次感恩征文《我給爸媽洗腳》得了省一等獎呢!在重大節日,如: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爸媽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親手制作的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不辜負爸媽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我聽老師的話,當好老師的小助手,幫助身邊的同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
我與美德有約篇四
在許久以前,我的身心便與美德緊緊的連在一起。小時候,當我牙牙學語時,父母就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教我“美德”二字;剛剛入學,老師便指著獵獵飛揚的五星紅旗,扶著我的肩頭,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什么是美德;在與同學相處時,我深感到了美德的重要。
奶奶她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嘴里不停的說累,我趕緊跑了過去,對奶奶說:“奶奶,你辛苦了,來,坐下,孫女來給您捶捶背。”說著,用自己的小手拉著奶奶的大手,將奶奶輕輕的按在椅子上,捏著她的肩,揉了幾下,然后握著空心拳順著奶奶的脊椎咚咚,咚咚地捶著。奶奶舒服地笑了,臉上洋溢著幸福,對我說:“乖寶貝,你的小拳頭可真有勁啊!”我繼續捶著,捏著,揉著,奶奶閉起眼睛開始享受起來。
我仔細端詳著奶奶,她今年66歲了,頭發花白了,一條條魚尾紋訴說著她人生的艱辛。奶奶每天從早忙到晚,又是為菜澆水,有時為菜殺蟲,又是為菜除草,多么的辛苦啊!
捶著捶著,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事,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長時間的寄托在奶奶家。那時的我體弱多病,兩天小病一場,三天大病一場,臉色總是十分蒼白,一點兒也紅潤不起來。打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就不同我與其他孩子相提并論,每隔一會兒便回到我房間送點甜點,總是給我最好的,還時常囑咐我:“龍龍,你體質弱,要多吃點誒。”每當奶奶叮囑我時,我便點點頭,但還是對飯菜挑三揀四。奶奶便想盡辦法,引起我的食欲,麻婆豆腐,小雞燉蘑菇,醬燒豬蹄……可是,無論眼前是多么美味的食物,我都無動于衷,直到有一次,奶奶為了給我燉雞湯,被擊中破了手指,雖然只是小傷,但對那時幼小的我來說,血,是很可怕的事物。望著鮮紅的血,我不禁淚如泉涌。抱著奶奶,說:“奶奶奶奶,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好不好!”奶奶幫我擦干眼淚,慈祥地望著我說:“好了,寶寶不哭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很少再生病。
想著想著,手捶的力度漸漸減弱了,奶奶感受到了我的倦意,舒展了一下身子,笑著說:“好了好了,把我一天的疲勞都捶走了,謝謝我的乖孫女。”我望著奶奶甜甜地笑了。
通過捶背,我終于體會到了我最珍重的美德是什么了,是孝敬。只有做一個懂得孝敬的人,才會受到人的尊敬。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會體會到各種各樣的美德,我會盡力將美德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因為這是我與美德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