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是指年齡在3-4歲之間的孩子所組成的班級。幼兒園小班的教育總結范文匯總,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示和幫助。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音樂創編:
母鴨帶小鴨。
活動目的':
1、學編歌曲《母鴨帶小鴨》,引導幼兒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動作仿編成歌曲并能大膽的唱出來,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音樂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二
1.愿意自由創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樂意向同伴學習新編的動作。
1.幼兒已學會了歌曲《大公雞》。
2.大公雞頭飾若干。
一.復習部分。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準。
二.進行韻律活動《大公雞》。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自己創編歌詞。
2.教師出示公雞頭飾,問:大公雞是什么樣?它們在干什么?請你用動作做出來?
1)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可指導幼兒用左手和右手結合做大公雞的'動作。
2)教師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兒,為他帶上大公雞的頭飾,并帶領大家一起做。
3)引導幼兒在“撲棱”“撲棱”出擺動四次手避(公雞扇動翅膀),動作要合上音樂節奏。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三
1.開端學慣用唱與默唱瓜代的要領演唱歌曲。
2.引發幼兒敬服、喜好至公雞的`情緒。
1.歌曲灌音。
2.鋼琴。
一.溫習部門。
1.溫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歡迎客人和做客痛快地心境。
3.舉行簡樸地歌演出,重點提示幼兒左手行動。
幼兒手工制作二.進修歌曲《至公雞》。
1.觀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奈何?
2.進修按歌曲的節拍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至公雞》,邊唱邊鼓掌。
4.分小組繼承進修對唱歌曲,如一組唱“至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幼兒園教育隨筆開導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末了一個字處置懲罰為默唱,并用鼓掌表示。
6.開導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門或后半部門處置懲罰為默唱。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四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1.歌曲錄音。
2.鋼琴。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五
教會幼兒用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并能按歌曲節奏邊唱邊拍手。
老師:“小朋友,你們的衣服臟了都是誰幫你們洗呀。”
小朋友齊聲說:“是媽媽幫我洗。”
老師:“媽媽是怎么幫你們洗衣服的呢?”
幼兒:“媽媽用手幫我洗。”
幼兒:“媽媽用洗衣機洗。”
老師:“媽媽洗衣服除了用洗衣機還需要用些什么東西呢?”
幼兒:“還需要用洗衣粉。”
幼兒:“還要用肥皂。”
老師:“除了這些還需要用什么呢,小朋友動動腦筋仔細的想一想,還缺少最重要的一樣東西,是什么呢?”
xx大聲地說:“老師還要用水。”
老師:“小朋友真聰明,我們的衣服臟了媽媽要用水、洗衣粉或著是肥皂來幫我們洗干凈,那小朋友你們知道大公雞的衣服臟了,它會怎么辦呢?”
xx:“它會洗個澡。”
老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新歌,名字是《大公雞》”。
xx:“老師我見過大公雞,我爺爺家就有。”
xx又說:“我最喜歡吃大公雞了。”
小朋友都跟著喊起來“我也喜歡吃。”
(評析:幼兒對這一事物很感興趣,因此學習起來很方便。對他們知識經驗的增長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你們在哪里見過大公雞呢?”
xx:“我在奶奶家見過。”
xx:“我跟媽媽在菜場見過。”
xx:“老師我在麥當勞見過用雞肉做的雞腿和漢堡包。”
老師:“誰會學大公雞叫。”
小朋友都踴躍的學起大公雞叫“喔喔喔”
(評析:幼兒學的很多,但不一樣,在學大公雞叫時,他們知道叫的聲音是重疊詞,但是各自不同,對幼兒的口語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你們知道大公雞是怎么洗澡的嗎?”
小朋友一臉的茫然,我讓全體幼兒一起來猜猜,進行討論。
(評析:通過幼兒的對話,加深他們對雞的認識,了解雞的生活習性。在豐富他們的知識的同時,對他們的.語言進行一定的訓練。)。
通過討論,很多幼兒說了大公雞是怎么洗澡的,說法不一樣,我聽了就笑了,很多幼兒也笑了。孩子們看見我笑,不知道為什么,大家面面相覷。
老師:“大公雞是怎么洗澡的呢,下面請小朋友聽一首歌,歌里面會告訴小朋友請大家仔細聽。”
請幼兒聽歌曲。
xx:“大公雞用沙子洗。”
(評析:這一環節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傾聽能力。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調動積極性,發揮自己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老師:“大公雞是怎么用沙子洗澡的。”
xx:“撲棱撲棱用沙子洗。”
xx:“它是用翅膀來幫忙的。”
老師:“下面請小朋友一起來唱《大公雞》好嗎?”。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六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1.歌曲錄音。
2.鋼琴。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學習歌曲《大公雞》。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七
1、愿意自由創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樂意向同伴學習新編的動作。
1、幼兒已學會了歌曲《大公雞》。
2、大公雞頭飾若干。
2、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準。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自己創編歌詞。
2、教師出示公雞頭飾,問:大公雞是什么樣?它們在干什么?請你用動作做出來?
1)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可指導幼兒用左手和右手結合做大公雞的動作。
2)教師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兒,為他帶上大公雞的頭飾,并帶領大家一起做。
3)引導幼兒在“撲棱”“撲棱”出擺動四次手避(公雞扇動翅膀),動作要合上音樂節奏。
4)鼓勵幼兒自己結伴(面對面)進行韻律活動。
引導幼兒在歌唱、表演、做動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動中,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通過游戲活動,加深了他們對大公雞的熟悉,進一步了解了大公雞的生活習性,知道了大公雞是怎樣洗澡的,豐富了他們的知識的同時,也為以后學習有關動物、了解大自然的活動打好了基礎。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活動反思:
大公雞是小班幼兒生活中常見和喜歡的動物。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換洗衣服是誰洗的,接著我出示大公雞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讓孩子們總結出它的羽毛五顏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然后請幼兒欣賞音樂,仔細聽聽大公雞是用什么洗澡的。讓幼兒自主傾聽,原來大公雞是用沙洗的。最后引導幼兒在歌唱、表演、做動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動中,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通過游戲活動,加深了他們對大公雞的熟悉,進一步了解了大公雞的生活習性,知道了大公雞是怎樣洗澡的,豐富了他們的知識的同時,也為以后學習有關動物、了解大自然的活動打好了基礎。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九
1、幼兒能夠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跟著歌曲節奏來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1、歌曲錄音。
2、歌曲的相關圖片。鋼琴。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通過談話“衣服臟了,怎么辦呢?”(洗一洗),
2、“用什么洗呢?”(水來洗)。
3、“除了用水來洗,還需要其他東西嗎?”(肥皂、洗衣粉)。
二、借助圖片,理解歌詞,學習歌曲《大公雞》。
1、教師出示公雞圖片,“你在哪里見過大公雞?(菜場)”“誰會學大公雞叫?”(喔喔喔)。
2、“看,大公雞的衣服漂亮嗎?”“對呀,大公雞,穿花衣。”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
3、出示圖片“衣服臟了,大公雞會怎么辦呢?”(它會洗個澡),“是啊,它會自己洗。”“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會用什么來洗呢?”(沙子),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念歌詞。教師:“大公雞是怎么用沙子來洗澡的'?”“撲棱撲棱用翅膀來洗澡的。”
5、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大公雞》”,聽兩遍。第二遍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唱一唱。
6、教師彈鋼琴,幼兒學唱歌曲。1~2遍。
三、總結,結束活動。
1、教師:“除了大公雞用沙子來洗澡,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是用沙子來洗澡的,我們過后可以用其他小動物來代替,放在歌曲里。
2、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
(音樂:大鐘小鐘)。
1.談話法:讓生談談自己家里的成員,描繪一下爺爺奶奶的樣子、在家怎樣幫助他們等,引出歌詞并展示出來。
2.師生一起有節奏的念歌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詞,并用動作來體現其內容。
3.觀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樣做一個好娃娃的。(熟悉歌詞并開始接觸歌曲旋律)。
4.聽唱法學習歌曲。(聽歌2次,小聲哼唱1次,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尊敬老人有禮貌呀”那一句或學生不會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學自己說,然后請會唱的同學起來教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5.有感情的唱歌。
1.引導生可以自由發揮,除了歌詞中的人物爺爺奶奶以外,還可以是爸爸媽媽,除了送水,讓座以外,還可以是掃地,切水果等,從而引導學生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進行歌詞的創編,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幫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評,師總評。
3.學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突出“家”的氛圍。關鍵在于能隨音樂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動,有角色,有內容,有道具等。
思考一:脈絡清晰,談話式導入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本堂課脈絡清晰。以親切的談話式開場,我認為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一下子把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生帶入了主題: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樣做好娃娃。同時,抓住了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讓學生說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時學生已經能隨節奏念歌詞了,這樣即起到了引導作用,有為歌曲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思考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習并拓展在表演的時候,引導學生除了歌詞內容外,還加入了自己的內容,這樣擺脫了讓聲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使之邊為了自主式,探究式,創造式學習,這樣,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大了。
當學生把歌詞創編成:“爺爺年紀大呀,總是愛睡覺,我給爺爺被子蓋呀,爺爺笑哈哈,姑姑愛跳舞呀,總是愛跳舞,我給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觀念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一
1、通過多種形式,欣賞感受《搖籃曲》輕柔、優美、舒緩的特點。
2、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欣賞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語言的表達。
課件、娃娃若干。
一、導入。
二、欣賞感受音樂。
1、月亮媽媽請來音樂姐姐幫忙。音樂姐姐帶來一首神奇的搖籃曲,星星寶寶聽著聽著,很快睡著了。
2、星星睡著了,音樂姐姐問:小朋友們,你聽了覺得怎么樣?
3、搖籃曲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請音樂姐姐也給我們聽聽,好嗎?
三、動作表演。
1、(嬰兒的哭聲)哎呀,小寶寶哭了。這可怎么辦呀?
3、請你們來當爸爸媽媽,看誰最先使你的寶寶睡著。(動作輕輕的)。
四、延伸。
2、伴著音樂,幼兒進行表達。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二
1、在日常生活上豐富一些上肢體和下肢體的動作(雙腳平移重心、單腿跪、雙腿跪、原地自轉)。
2、能模仿大人的動作進行游戲。
音樂磁帶。
孩子學者媽媽爸爸的樣子哄布娃娃睡覺的情景。在日常生活動作的基礎上豐富一些表情動作,除了上肢動作外還可以豐富一些下肢的動作(雙腳平移中心、單腿跪、雙腿跪、原地自轉等)。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三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唱歌。
2、想像并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音樂磁帶及錄音機、實物教具蛋殼及小雞、掛圖、大蛋殼教具、電子琴或鋼琴
1、幼兒聽《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律動,走進活動室。
2、發聲練習。用小貓叫“喵喵喵”、小狗叫“汪汪汪”引導幼兒練習發聲。
1、 出示雞蛋及小雞實物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2、 教師講小故事,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小朋友知道誰在里面嗎?(教師說,嘰嘰嘰、嘰嘰嘰)讓我們仔細聽一下,小雞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咚咚咚、咚咚咚!’(邊敲蛋殼)蛋殼,快開門,我要出去和小朋友唱歌、做游戲。蛋殼聽了小雞的話,把門打開了(邊打開蛋殼)小結: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雞來。教師邊操作教具邊領小朋友念一遍。
教師:小雞身上長滿了毛,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呢?(讓幼兒摸小雞),引導出詞語:毛絨絨;小雞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黃色)。引導:小雞長得黃絨絨的。身體長得什么樣?(教師做動作引導出詞語:胖乎乎)。小結:小雞長得黃絨絨,胖乎乎。
教師:小雞在蛋殼里呆著,太悶了(語調、表情變化),現在蛋殼打開了,小雞可高興了,就“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
1、教師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
2、結合掛圖,編成兒歌,按歌曲的節奏朗誦兒歌。唱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時,教師做動作(食指并攏,轉圈)
3、教師彈琴,與小朋友一起唱歌。
教師:小雞從蛋殼里出來,非常高興,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給雞寶寶唱歌。
4、聽歌曲錄音。
教師:我們和錄音機里的小朋友一起唱,比比誰唱得好!
1、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為歌曲編動作。
教師:小朋友歌唱得很好,我們給歌編好看的動作吧!教師啟發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動作,對創編出動作的幼兒,教師及時表揚,并讓他到前面示范動作。
2、教師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教師示范講解、動作演示游戲玩法。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四
1、能會評出來好與壞。
2、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折紙圖解一張。
彩色折紙數張。
《小碗》兒歌。
1、孩子們我們平時在家都用什么盛飯啊?哪能不能說說你們吃飯的小碗是什么樣子的啊?引出主題。
2、你們學過用紙這小碗嗎?那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一下用紙喜愛的'顏色來折小碗,我們折完以后看看那個顏色的小碗最好看。
3、教師先講解折法,給孩子們示范折紙的折法,先讓孩子們認真的看一遍。
4、教師再給孩子們講解如何看折紙圖,讓孩子們看著折紙圖進行折小碗。
5、在孩子們進行折紙的時候,教師要來回進行巡視,幫助不會的孩子。
6、等孩子們折完后,讓孩子們展示出自己的小碗,共同點評說說哪折的好?哪折的不好?
7、拿著自己的小碗,說兒歌《小碗》,走出教室。
兒歌:
小瓷碗圓又圓,好像一只碰碰船
盛熱菜盛熱飯,船兒開到我面前
米飯香小菜鮮,啊嗚啊嗚全吃完
《小手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節奏的同時,用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物體。并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在表演歌曲時我盡量引導幼兒用更多動作去表演,關注每位幼兒,使他們能更加大膽的參與。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2.嘗試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點難點:
反復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活動準備: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清唱歌曲兩遍,請幼兒仔細傾聽,并說一說歌曲的.主要內容。
歌曲里面唱了誰在洗澡?它是怎么洗澡的?
三、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歌曲,請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請幼兒討論用什么動作表現歌詞內容。(如果有個別幼兒創編的動作很好,可以請個別幼兒示范;如果幼兒沒有更好的想法,教師可以示范。)。
2.請幼兒嘗試伴隨歌曲做動作。(提醒幼兒關注歌曲的節奏,要隨音樂一下一下地做動作。)。
四、教師鋼琴伴奏,請幼兒學唱歌曲。
五、播放音樂,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六、分組表演。
七、小結。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六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1.歌曲錄音。
2.鋼琴。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學習歌曲《大公雞》。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大公雞(優質17篇)篇十七
1、初步了解紳士,體驗表演小紳士的樂趣。
2、感知樂曲不同的演奏形式,感受其輕松、愉快的氛圍。
1、課件《頑皮的小紳士》。
2、小狗、紳士胸飾若干。
2、出示可課件:
“看,我們飛到哪里啦?這里有這么多的大樹,綠綠的樹葉真美呀!中間還有一條林蔭大道呢?我們在這里休息休息,好嗎?”
(1)、“你們看,誰來了?原來是位小哥哥,你們猜猜小哥哥來做什么呢?”
(2)、幼兒自由想象,后欣賞音樂。
2、感受音樂的不同演奏形式及輕松快樂的氛圍。
(1)、你在音樂里聽到了小哥哥在干什么呢?他的心情怎么樣呢?
(2)、你覺得小哥哥是怎樣頑皮地邊吹口哨邊散步的呢?
(3)、幼兒模仿小紳士。
3、出示各種圖片介紹紳士。
4、幼兒聽音樂模仿小紳士,教師跟隨音樂進行提示。
5、引出小狗。
“聽!小紳士還有一個好朋友呢?是誰呀?”(小狗)。
“小紳士是怎樣叫小狗的?”(幼兒嘗試學吹口哨)。
“我們一起學學小紳士,一起把小狗叫出來吧!”
有一天,一位美國的作曲家普萊亞,在路上看見了一位小紳士吹著口哨,牽著他心愛的小狗在林蔭大道上散步,覺得很有趣,于是寫下了著首歌曲“頑皮的小紳士”。樂曲是很多口哨藝術家吹著口哨表演的,用口哨來表現了一個頑皮的小紳士。
1、“小朋友們,你們想跟著這位小紳士,帶著心愛的小狗在林蔭大道上散步嗎?”
2、幼兒隨音樂扮演小紳士與小狗走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