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實施需要教師的認真執行和監控,確保計劃的順利完成。下面是一些成功的教學工作計劃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一
1、大膽嘗試設計、制作服裝。
2、體會利用各類紙材料制作服裝的樂趣。
3、鼓勵幼兒在與同伴互動交往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1、剪刀、雙面膠、透明膠、膠水,各類裝飾材料(皺紋紙、蠟光紙、瓦楞紙、包裝紙、報紙、卡紙等等)。
2、各類服裝款式圖片,布置成“服裝大舞臺”,便于幼兒隨時進行觀察。
3、提前讓幼兒觀看服裝表演的vcd.
4、裁剪好的服裝紙樣及成品。
一、觀看服裝表演的vcd,引導幼兒觀察和思考,激發幼兒制作服裝的興趣。
1、觀察服裝的質地有哪些?如、紗、棉、絲綢、棉綢、毛、麻及各種紙制質的。
2、觀察服裝有什么款式?如、褲子、短袖、背心、裙子、短褲、外套等。
3、觀察服裝上的圖案是什么樣的?如、一個圖案的`、多個圖案的、對稱的、不對稱的。
二、出示服裝設計圖樣,請幼兒提出創意和想法。
1、出示服裝設計圖樣,讓幼兒觀察它們款式的不同。
2、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設計和制作。
3、介紹各種制作材料并提出制作服裝的要求。
a、運用各種紙材料制作衣服,
b、制作中要節約材料,不浪費。
c、將完成的衣服適當地加以裝飾。
d、制作過程中遇到難題可請求支援,如在課堂上未做完,可留在區域活動時繼續完成作品。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創作的意圖,選擇服裝紙樣進行制作。
2、鼓勵幼兒根據需要選擇多種材料進行制作并進行裝飾。
3、鼓勵幼兒在制作時能相互合作,取長補短。
四、欣賞作品。
1、相互分享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服裝,說說創作意圖和選用的材料并給作品取名。
2、教師要積極肯定幼兒的作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體驗成就感。
五、活動延伸、服裝表演。
將幼兒的作品放在角色區,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服裝表演,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裝。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二
了解白樺林的基本常識、生長環境、結構特征等。
讓孩子們深切感受色彩間的穿插融合,感受色彩大家庭之間的冷暖對比關系。
掌握水粉繪畫技巧,以及畫面的主次關系。
白樺樹的造型表現形式和色彩的運用。
圖片、卡紙、鉛筆、水粉。
一、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老師展示幾幅圖片讓大家欣賞欣賞,聰明的小朋友告訴老師,圖片上是什么。
2、(學生看圖片)“老師給你們看的`圖片都是什么呀?”“這些樹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么?”
二、傳授新知識。
(一)圖片討論。
1、看過這么多樹的圖片,老師先不告訴你們我們今天要畫的是哪種樹,我先讓小朋友們根據圖片給老師講講這些樹在造型上的特點以及你們所了解的關于這些樹的知識.
2、學生們發表自己的想法.
3、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老師從你們那學到了好多知識呢.
4、好,現在老師來揭曉我們今天要畫的主角:白樺樹。
(二)播放白樺樹的圖片。
5、現在我們重點來討論和了解一下關于白樺樹的特點和知識。
6、教師總結學生們的發言以及自己所普及的知識。
小結:好,今天我們小朋友們的發言都非常的積極,也都回答得特別棒。說了這么多,我發現好多小朋友以及等不及要拿起手中的畫筆了,那我們就開始畫出美麗的白樺林吧。
三、學生大膽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在學生作畫期間,要時刻關注學生是否抓住了白樺樹的特征以及前后色彩明暗的區別。
四、作業展評。
五、教學小結:
今天的學習讓小朋友們很好的了解了白樺樹的造型特點,還有一定要牢記我們在作畫時主體和背景的主次關系。回家記得溫習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點。好,下課!
六、課程介紹:
各位家長好,今天我們學習的課程是《白樺林》。這堂課主要是通過水粉來表現,讓孩子們在了解了基本的白樺樹的造型后通過水粉技法來表現白樺林的特色和美麗。運用水粉時學習到了兩個知識點:背景和主題的主次關系、冷暖色的熟練運用。這堂課的學習提高了孩子們對于水粉的認識。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孔雀的形態特征,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材料制作一個立體或半立體的孔雀,培養觀察力。
2.根據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孔雀的千姿百態。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動手能力、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提前布置學生回家觀察好孔雀的。
2.根據材料的不同屬性,用各種制作方法表現孔雀的千姿百態。
3.學習制作孔雀的方法,培養動手能力,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概括孔雀的特征,了解有關孔雀的知識。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概括孔雀的造型特征。
教學準備:
學生:彩卡紙、各種可利用的材料、剪刀、雙面膠、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回去了解有關孔雀的知識。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有關孔雀的光盤、運用各種方法制作出不同形態的孔雀的范作。
施教時間:3月24日――3月26日。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請學生說說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孔雀的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了解孔雀的品種、生活習性。
孔雀那美麗的羽毛和翩翩的舞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愛,民間模仿其動作編成了“孔雀舞”,世界上不少的美術家也用它的形象來做成裝飾畫。課件出示法國約瑟夫.雅南德室內裝飾孔雀。
今天我們就來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孔雀翩翩》。
活動二:
再次觀看有關孔雀的光盤,引導學生觀察孔雀的外形特點、概括出身體各部分的形狀、色彩,尤其是羽毛的特點。
欣賞范作及書上的圖片,請小組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都有哪些方法可以來制作孔雀。每一組說一種,并說說都用了那些材料,如何將孔雀的形象巧妙地進行表現的。
總結: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繪畫、剪紙拼貼、折紙、紙塑等等。可利用的材料有彩紙、吹塑紙、羽毛、金屬紙等等。
其中較為復雜的是紙塑的方法,它將紙通過卷、折、刮、壓、層層粘貼,塑造出立體或半立體多變的效果。(教師簡單示范這幾種紙塑技法,并鼓勵學生將這些技法運用到其它材料的改造上。)。
活動三:
啟發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來做孔雀。
鼓勵學生用羽毛、橡皮泥、彩紙、廢布料等材料通過拼貼、捏、折、剪、卷曲等多種方法做一只翩翩起舞的美麗的孔雀。
作業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做,能力較弱的學生也可以選擇繪畫形式或畫出展開的尾巴后再用剪或折的方法做的身體貼上。
學生作業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色彩的協調以及孔雀尾上花紋的排列。
活動四:
展示作業,放音樂《小孔雀》,學生互評作業。
教師根據歌詞提示學生不光要在外表、打扮方面攀比,更重要的是要比學習、紀律等等。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四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能根據手的外形大膽想象,繪畫。
活動準備:
1、繪畫材料:圖畫紙,勾線筆。
2、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豐富幼兒的想象。
活動過程:
1、伸出自己的手,通過仔細觀察了解自己的手,說說自己的手的什么樣的,了解各部位的名稱(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如:10個手指、手掌、手背。
2、組織幼兒做“手指游戲“和“小手變變變”,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造型,并啟發他們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與別人的不一樣。
3、引導幼兒欣賞“小手變變變”作品,并在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活動。
(1)組織幼兒進行“手的聯想畫”圖片欣賞。
(2)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3)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適當做一些示范。
(4)指導個別幼兒進行繪畫。
4、組織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手”都變成了什么。請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介紹作品。鼓勵模仿老師作品的小朋友。幫助畫的有所欠缺的幼兒學習應該怎么畫。
欣賞每個小朋友的作品,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讓幼兒描畫自己張開的手,并沿輪廓剪下來,將自己會做的事情,請爸爸、媽媽幫忙寫在紙上,使幼兒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會做許多事情。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五
1、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2、教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征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3、教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4、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5、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制作一艘宇宙飛船。
6、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7、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8、各組學生開始制作活動。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制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制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本節課中學生們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在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來制作宇宙飛船。不僅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5.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張郵票?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
18.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七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設計裝飾魚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認識各種各樣的魚
“報紙魚”范例、報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大海媽媽背景圖。
1.(出示一條“報紙魚”)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這條魚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誰想來摸一摸這條報紙魚呢?(請小朋友來摸一摸魚的外輪廓)
3.你摸到了什么!這是魚的什么?
(這是魚的輪廓,在小朋友們制作魚的輪廓時,一定要將紙棒卷的細細的緊緊的,這樣輪廓硬硬的,魚才能游得快。)
1.師講解操作方法
魚寶寶該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對了,要做一條美麗的魚寶寶首先要將魚的輪廓折好哦!告訴你們哦,折輪廓還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呢,下面一邊聽兒歌,一邊看老師卷紙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擰一擰。)紙棒做好啦!
做好了魚的輪廓,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制作報紙魚啦!做一條怎樣的小魚呢?(瘦瘦的、長長的、胖胖的……)找到紙棒的中間點,將紙棒卷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粘紙將交錯部分粘合,瞧,魚的外形做好啦!
魚的形態還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做一條圓圓的胖胖的魚,也可以做一條扁扁的瘦瘦的`魚。希望等下小朋友們能做出和老師不一樣的魚。(引導幼兒變化出多種魚的形態)
魚的外形做好啦,接下來我們做什么呢?對了,我們要來為魚設計衣服啦,你們可以利用報紙剪成任意形狀的圖形來裝扮到魚的身上。最后別忘了做上魚鰭和魚尾巴哦。
2.老師導入操作情景
看,誰來啦?(大海媽媽)
大海媽媽想念他的魚寶寶,你們愿意來幫助大海媽媽來找到他的魚寶寶嗎?
3.引出難題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做好了魚鱗、魚鰭和魚尾巴,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么?”(眼睛)
(2)“魚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眼睛該怎么貼上去呢?”
(4)“關于魚眼睛到底該怎么貼,請小朋友們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4.老師講解操作要求:
(1)卷魚的時一定要將報紙條搓緊,卷的細細的做出來的魚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膠或者雙面膠固定。
(2)在裝飾魚鱗的時候魚身上的花紋需要自己設計,設計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別忘了魚鰭和魚尾的裝飾。
(3)最后,請小朋友們把做好魚寶寶送到大海媽媽的懷抱里!
1.可以提示部分沒有想出固定魚眼睛方法的幼兒注意魚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兒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廢紙放進中間的框內。
3.幼兒之間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師適時指導部分有困難的幼兒。
1.你們幫大海媽媽找到了好多的魚寶寶呀,大海媽媽心里可高興啦!
2.讓我們來看看哪一條魚寶寶最漂亮,花紋最特別吧?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寶寶身上的圖案,為什么?
誰來說說你用了什么辦法把魚寶寶的眼鏡固定住的?
3.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魚寶寶睡著了……(音樂)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八
1、能大膽作畫,把主體形象畫大、畫滿。
2、學習用放射線涂法來進行涂色。
3、能根據畫紙顏色選擇相似色涂畫主體,選擇冷暖對比色勾畫背景。
二、活動準備。
范畫若干,皮紋卡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談話活動“可愛的豬”
(1)今年是哪個生肖年?
(2)你見過豬嗎,它長得什么樣?
(二)圖形刺激階段。
1、(出示范畫)你喜歡這些豬嗎?為什么?(請幼兒以自己對畫的理解看著圖說一說)。
2、觀察豬的形象,老師示范、幼兒學習畫豬的形象。
(1)側面轉臉的豬:大大的頭畫在紙的上方,半圓形的身體,尖耳朵,四條腿,卷尾巴,細眼睛,突出的鼻子。
(2)正面的豬:大大的頭畫在紙的正中間,半圓形的大耳朵,兩條腿。
(3)從上往下看仰臉的豬:大大的頭畫在紙的下方,橢圓形的身體,尖耳朵,兩條腿,卷尾巴。
3、老師示范、幼兒學習畫背景(三種不同的背景花紋)。
(三)創造表現階段。
1、提出創作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形象作畫。
(2)用勾線筆勾畫主體輪廓,畫大、畫滿,特別是頭要畫大。
(3)根據畫紙顏色選擇相似色涂畫主體(教師示范用放射線涂法來進行涂色),豬身上的花紋用其他色系顏色涂出。
(4)選擇與畫紙顏色為冷暖對比色的顏色直接勾畫出背景花紋。
2、幼兒創作,教師進行指導。
(四)作品賞評階段:
1、教師展示幼兒作品。
2、幼兒自評,說說自己作品的優點。
3、幼兒互評,說說自己喜歡的畫及可以學習的方面。
4、教師小結。
四、活動結束。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九
認知目標:認識小手,知道手各部位的名稱。
情感目標:引導幼兒了解手的作用。
技能目標:學習按手輪廓描手印畫和印染手印的方法,知道繪畫有多種形式,體驗不同方法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喜歡手印畫,并知道手的作用。
教學難點:在按輪廓描手印中訓練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畫紙若干張。
2.油畫棒若干支(至少與幼兒人數相等)。
3.幾盤已調好的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和幼兒一起背誦兒歌《我的小手》。
二、引導幼兒畫小手(即添畫小手輪廓)。
1.認識小手的形狀(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說出小手像什么)。
2..老師指導幼兒認識手各部位的名稱。
3.畫小手:教師示范將左手放在圖畫紙上,手指張開,右手用油畫棒沿著左手手掌及手指畫一圈。(教師示范的時候強調左手放在圖畫紙上不能隨便移動,畫的時候一定要沿著手指邊沿畫,達到訓練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4.幼兒照著這樣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幼兒。
三、小手的作用。
1.老師提問:“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畫小手,想想手還能干些什么呢?”
2.教師抽幼兒講自己的小手會做的事。(寫字、洗衣服、洗碗、拿東西、擦桌子等。)。
3.老師告訴幼兒我們的手會做那么的事情,一定要愛自己的手,保護好自己的手。
四、手印畫。
1.教師:“我們畫畫的時候,小手除了能握筆畫畫,還能怎么畫呢?你們看看,老師的手還能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畫我們的小手。”
2.老師示范手印畫:先把一只手的手掌和手指蘸上已調好的水粉顏料,然后把手指張開,按在空白的圖畫上,完整的手印畫就印好了。
3.幼兒按老師教的方法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注意保持衣服的干凈,不要將顏料弄在自己的身上或其它地方了。
4.幼兒欣賞自己的手印畫,體驗手印畫的樂趣,根據自己的手印來比較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五、結束活動。
1.教師依次幫助幼兒洗手,擦掉桌子上的水粉顏料,共同和幼兒清理教室里廢畫紙丟放在垃圾桶里。
2.教師評價,掛出幼兒作品展覽,幼兒欣賞。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
1.引導幼兒用暖色表現炎熱、用冷色表現涼快,描繪夏天的景色。
2.對繪畫產生興趣,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夏天的景色。
2.油畫棒,顏料,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
讓幼兒互相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展開。
1.交流夏天的變化。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
人們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怎樣才能涼快些?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
2.夏天的色彩。
教師:如果我們把夏天畫出來,想一想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出夏天的炎熱呢?
那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呢?
教師總結: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
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炎熱。
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3.交代要求,引導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夏天的畫,我們用拓印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
先想畫什么內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可以互相商量,正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并保持畫面清潔,畫出夏天的特征。
三、結束。
展出幼兒作品。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拓印意愿畫。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一
2、指導學生為學校藝術節設計海報,讓學生體會海報的設計過程和繪制特點。
3、結合欣賞和設計活動,啟發學生認識并體會海報的藝術美感,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認識和了解海報的種類及特點,體驗海報的設計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啟發學生,發揮其想象力、創造力設計繪制海報。
三、課前準備。
海報的實圖資料,教學多媒體課件,影視資料,水粉顏料,剪刀、膠水、彩色紙等。
四、教學過程。
1、首先了解什么是海報?(以實圖為例)。
海報又稱招貼畫或宣傳畫,是一種平面形式的宣傳廣告。
2、海報的歷史沿革及賞析。
課件圖解(世界最早的海報、中國最早的海報——商品海報)。
3、海報的分類(圖文對照,嘗試分類)。
(1)公益海報:是通過表現的主題來碰撞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領域的海報。(2)商業海報:以宣傳商品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而制作的海報。(3)政治海報:傳播政治思想,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的海報。
(4)文體海報:傳遞文化,體育信息的海報。根據宣傳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多種,如運動會海報,音樂節海報,電影海報等。
4、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種海報資料給大家看并說明類別。
5、海報設計的三要素(結合圖片重點討論)。文字:具有說明作用。
圖案:海報是視覺藝術,可以通過圖案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色彩:具有象征性。
6、海報的特點。(1)畫面形式感強。(2)作品具有獨創性。
同時欣賞若干幅海報,共同分析其中的創意點。
7、構思設計:以“我愛外中”為主題設計海報。(學生分別陳述本人設計構想和意圖等,為實際創作做準備)。
8、設計實踐。提出作業要求:
(1)設計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2)表現方法――繪畫制作,電腦制作,攝影制作,綜合制作。(3)分組設計一張海報(內容不限,方法不限)。
9、學生完成作品互評,發表各自看法,提出改進意見。
10、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對海報設計作了初步嘗試和探索,不少作品都具有了海報的獨特語言,創意豐富,有機會可以嘗試利用多種形式創作,為《第六屆校園藝術節》的海報設計做準備,同時也為我們的校園,為自己多彩的生活設計出更美的作品。
五、檢測反饋。
六、教后感。
七、課后作業。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雙手協調地撕出一定的形狀,并能組合粘貼出不同動態的人物形象。
2、體驗合作組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色紙若干。(大小不同)。
2、記號筆人手一支,粉筆若干。
3、每組一份漿糊、抹布。
4、兩張1k的牛皮紙豎接。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導入活動:游戲名稱:運動猜謎。在游戲中,老師先做一些運動的動作,請幼兒猜這是什么運動?在請幼兒來做動作,其他幼兒猜。
2、談話討論:說說這些動態,人物的頭和身體是什么樣的?
3、出示已撕好的頭和身體,請幼兒上前擺出各種剛才看見的動態形象。(教師可適當給予幫助)。
3、交待活動內容,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a、請幼兒用雙手協調地撕出自己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
(能力強的幼兒可撕出三角形的身體。)。
b、幼兒將撕好的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進行動態的擺放,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做什么運動。
c、將頭、身體和四肢的形狀進行動態的擺放好后,用漿糊先粘住一點,然后再貼到大的牛皮紙上。
(提醒幼兒畫面合作組畫的布局,要考慮別人貼的位置)。
d、用記號筆給人物畫上五官。
e、用粉筆在邊緣上進行加粗,然后涂抹。
(注意色彩的搭配,給自己加上腮紅)。
5、評價作業,展示幼兒作品。
a、集體欣賞,體驗合作組畫的樂趣。
b、聽音樂,模仿運動人物的動態。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三
小班美術《開火車》。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活動,初步感受繪畫的樂趣。
2、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常試選擇顏色作畫并大膽的畫長長的線。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環境布置,小兔車站,小熊車站。
油畫棒人手一盒,印有小兔車站和小熊車站的大小畫紙若干。
2、歡快的音樂伴奏。
重點難點:重點:選擇喜歡的顏色畫筆畫出長線。
難點:從一個點畫到另一個點不斷開。
活動過程:
1、游戲“小司機開火車”
(1)我們一起來開火車吧,你們都是火車司機,跟著老師一起來開火車咯!我們從小兔車站出發開到小熊車站去,現在來請一組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來跟老師玩,(幼兒輪流上車的形式進行游戲)火車慢慢的變長。
2、游戲“小小蠟筆開火車”
看一看小兔車站在哪里?小熊車站在哪里,那我們從那邊開始呢?
(幫助幼兒知道起點和終點)。
(2)師:“我們的油畫棒寶寶現在可著急了,它們都想來開火車,先請誰來玩?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依次選擇油畫棒繪畫(紅色的油畫棒,綠色的油畫棒??????)。
(3)老師:“我的紅色油畫棒先來開火車,火車開啦!嗚一一到站啦(師演示從紙的一段畫到紙的另一端,幼兒空手練習)。
3(于:。
湖南文藝出版社一年級上冊第十一課《火車開啦》。
教材分析:
《火車開啦》是一首活潑、歡快的匈牙利兒童歌曲。全曲為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2/4拍,大調式,歌詞簡練通俗,采用模聲手法,生動的模仿了火車開始的聲音效果。通過學唱歌曲和學做“開火車”游戲,培養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的協調性,同時也可以引起學生對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種聲音的關注。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煥散轉移,但想像力豐富,愛唱、愛跳、愛玩,表現欲望十分強烈。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全身心地投入。這首歌曲正是孩子們喜歡的類型,教學時要注意音準的練習,要多關注學困生。
教學目標:
1.用自然、快樂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火車開啦》。
2.通過聆聽、模唱、律動的方式指導學生參與演唱、體驗歌曲,提高學唱歌曲的興趣。
3.用游戲和情境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掌握“x―,x,xx”這三種節奏。
教學重點:
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表現歌曲,并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
教學過程:
一.節奏模仿,師生問好。
1、學生在《火車波爾卡》的音樂聲中進教室,模仿老師做節奏律動。節奏和動作可以重復或交叉做。
2、師生隨鋼琴互相問好。
二.節奏練習,進入情境。
1、節奏練習。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這是什么聲音?(課件播放火車聲)生答:火車。
師:多漂亮的火車呀!火車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誰能來模仿一下?
生答:嗚嗚、轟隆轟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等。
師提示:火車汽笛聲用:嗚――火車大車輪聲用:轟隆――火車小車輪聲用:咔嚓咔嚓。(課件出示)。
2、三聲部練習。
師:現在讓我們分組來模仿火車的三種聲音,一組同學模仿汽笛。
三、學唱歌曲《火車開啦》。
1、多好聽的火車交響曲啊!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了一位火車司機的注意,聽!他開著快樂列車來了!(課件播放《火車開啦》原唱)。
2、火車司機唱的好聽嗎?現在我們拍著手來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再次播放歌曲,師點頭、拍腿,拍手、拍肩,引導學生觀察老師的動作)。
看到老師是怎樣拍的了嗎?能不能和老師一起隨音樂拍一拍?生答:能。
3、師:現在就讓我們聽著歌曲,一起隨音樂做一做。(第三遍聆聽原唱)。
4、同學們聽的很認真,拍的也很準確,請同學們跟老師學讀歌詞,老師讀一句同學們讀一句。(課件出示歌詞)。
5、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句歌詞跟第二句的歌詞出現的咔嚓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有什么不一樣?
生:第一句是四個咔嚓,第二句是兩個咔嚓。
師:同學們把歌詞讀準確哦!現在請同學們邊拍手邊跟老師再來讀一遍歌詞。
6、同學們學的非常認真!能不能自己來完整的讀一遍歌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師帶領生齊讀歌詞)。
7、教唱歌曲:請同學們跟琴填唱歌詞,老師彈一句你來唱一句。
8、現在請同學們小聲跟老師演唱。
9、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來演唱歌曲,聽好伴奏音樂,伴奏音樂的速度要比我們剛才演唱的速度快。(師注意間奏的提示,并引導學生做動作)。
10、師:同學們都見過什么種類的火車呢?(課件出示火車照片)生:拉木頭的、拉煤的、載人的等。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乘著火車做了一次愉快的音樂旅行,還學會了歌曲《火車開啦》。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離開教室吧!
每組組成一列火車,邊唱歌邊有秩序地離開教室。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象。
2、指導學生創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師》的繪畫。
3、通過繪畫,聯系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師愛生,生敬師的良好師生關系。
重點難點表現我的老師,生動表現“心中”的老師的形象。
教師準備:相關范圖、兒童畫等。
學生準備:油畫棒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二、課堂教學。
2、發展階段:小組交流“我心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學生談自己心中的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老師的真實感受,以及對老師的期望)。
畫面交流:教師運用準備好的畫面(2-3個不同性別,表情、動作的教師形象)以及3-4個畫面背景,讓學生來搭配以下“哪個老師的形象搭配哪種背景合適,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是否發現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師的科目的區別,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現人物的情緒、狀態。
分析范畫:分析課本中的范畫,“老師,我喜歡這樣的您,最害怕。。。。。。”讓學生談談那個同學為什么這樣畫,鼓勵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老師,寫出給老師的心里話。
3、布置作業:教師歸納學生的評述,提出創作要求,學生完成創作后與同學進行交流。
三、課后拓展:引導學生用其他的表現方法進行創作。
課后反思: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應用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會爬的玩具。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精神。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種使玩具爬起來。
教師準備:舊掛歷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
學生準備:制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用具。
三、導入:出示會爬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生:思考,討論、回答。
四:授新。
1、總結學生發言,引導學生思考。
師:對,(出示課題)會爬的玩具。我們的小玩具會爬,可是它為什么會爬呢,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爬起來么?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2、示范說明集中會爬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生:(略)。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制作出會爬的玩具了。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五、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會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爬的玩具。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制作。
七、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八、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制作會爬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后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六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箏的色彩、圖案。
2、會用印畫方法裝飾風箏。
活動準備:
風箏,顏料,
活動內容:
1、、引導寶寶欣賞準備的關于各種風箏,感受風箏的色彩、圖案。
教師:看一看,這里都有些什么風箏,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印有風箏形狀的畫紙,示范印畫裝飾風箏的過程,激發寶寶裝飾風箏的興趣。
教師:我這兒也有一個風箏,我們來幫穿上美麗的衣服吧!
------提醒寶寶不要蘸過多的顏料。
3、請寶寶嘗試自由裝飾風箏。
------鼓勵寶寶大膽運用多種顏料裝飾風箏。
------提醒寶寶不要把顏料弄到衣服上,保持畫面整潔。
4、展示寶寶制作的風箏,引導寶寶互相欣賞。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學習畫橫線、豎線的技能。
2.要求大膽作畫,均勻地涂色。
3.感受美好事物帶給自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色“衣服”幼兒人手1張。
2.格子衣服若干,提供幼兒觀賞。
3.服裝店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發現__小朋友穿的衣服又整潔又干凈,那你愿意為大家來介紹介紹你穿的衣服呢?(我今天穿了一件x顏色的衣服,衣服上有……)。
2、讓幼兒說說自己的衣服。
二.欣賞格子衣服。
1.今天老師帶來一件很特別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格子衣服。
2.你們發現這件衣服特別在什么地方嗎?
小結:原來這件衣服是一格一格的,我們叫它格子衣,格子衣服真漂亮。
三.示范講解,學會操作。
1.我想當一名設計師,自己來設計格子衣服。我先在衣服上從左到右畫出一條條橫線,再從上到下畫出一條條豎線,這樣格子衣服就畫好了。為了使衣服更加漂亮,我還可以在格子里涂上顏色。
2、講解要求:我們在畫格子的時候要把一條條的線畫的直直的,這樣看起來更好看一些。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那老師給你們也準備了一張沒有圖案的衣服,一會就請你們大顯身手,設計出漂亮的格子衣吧!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啟發他們運用各種顏色涂色作畫,對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鼓勵他們大膽作畫,并幫助他們完成。
五.展示作品,評價交流。
1、小朋友你的衣服設計好了嗎?現在讓它掛在我的服裝店里吧!
2、服裝店里的格子衣可真多,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的衣服最漂亮。
小結:今天__×小朋友畫的格子衣服真漂亮,他用了幾種自己喜歡的顏色。__小朋友畫的也比過去有了進步。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美麗的格子布,等會兒小朋友可以來自由欣賞。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八
我們的幼兒園要造新房,正在征集房屋設計稿,今天請你們做一次房屋設計師,請你給幼兒園設計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兒園的房子是怎樣的?(請幼兒先討論)。
二、觀察房屋圖片,了解房屋結構。
(出示房屋圖片):這里有幾張設計師設計造好的房屋圖,看看房子的頂有什么?(平頂、尖頂、圓頂、斜頂)門、窗怎樣?(方形、圓形等)房子周圍有什么?(花、草、樹、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我們設計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設計的房子有幾層樓,房子的門、窗、屋頂是什么形狀的,房子的周圍有些什么,要設計的和我們現在住的幼兒園的房子不一樣,也不要和圖片上的房子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對構圖造型有困難的幼兒,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你覺得誰設計的好?(可請個別幼兒介紹)。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十九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驗。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18.文檔僅供參考。
大班繪畫教案:《獅子》。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邊念“順口溜”邊畫畫的方式學畫獅子。
2、能創造性地畫出獅子的不同動態并添畫情節背景。
3、對繪畫活動感興趣,能獨立完成畫作。
活動準備:
1、剪好的獅子頭、身體(橢圓形)、獅子腳、尾巴。
2、獅子ppt。
3、幼兒用紙、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順口溜”,請你們仔細聽:
媽媽有個買菜的籃,兩個手把在上面,買個蘿卜放中間,兩個雞蛋擱兩邊,兩個大餅放下面,點點芝麻香又甜,三根蔥,三根蒜,“啊嗚”一口味道鮮。
2、這么好聽的順口溜我還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動物呢,你們猜猜看,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猜謎:大獅子、大老虎、大熊貓)。
二、講解示范。
1、到底是誰猜對了呢?我們一起來看(教師邊念順口溜,邊畫)。
媽媽有個買菜的籃,兩個手把在上面。
買個蘿卜放中間,兩個雞蛋擱兩邊。
兩個大餅放下面,點點芝麻香又甜。
三根蔥,三根蒜,“啊嗚”一口味道鮮。
籃子四周加花邊,一只獅子就出現。
2、“你們看是什么呀?”(獅子)。
3、“哦,這順口溜真有趣,能變出一個大獅子,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變一變?”
4、幼兒和老師一起來念順口溜,教師再示范一遍,變換花邊。
5、有了獅子頭,還缺少什么呢?(身體、腳、尾巴)。
獅子的身體像什么?(橢圓形)。
三、看獅子的ppt。
老師這里也有獅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樣的?它們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四、擺放獅子不同的姿勢。
(老師在你們的桌子上準備了獅子的頭、身子、腳和尾巴,請小朋友四個人合作去放一放、擺一擺獅子會有哪些姿勢?)。
1、幼兒擺放,教師巡回觀察。
2、請小朋友來說說剛才你們擺的獅子是怎樣的姿勢呢?
獅子有站著的、蹲著的、趴著的、還有走路的,原來獅子有各種各樣的姿勢。
五、幼兒作畫。
2、教師提要求:
畫之前我們的大獅子還有幾句話想對小朋友說:
我可是森林里的百獸之王,你們可別把我畫成了小病貓。我的本領可大了,小朋友們要畫出我不同的本領哦。畫好以后別忘了給我涂上美麗的背景顏色。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六、展示幼兒的畫。
讓幼兒選自己喜歡的畫,說說為什么?
美術的教案設計(實用20篇)篇二十
教材:湘版中學《美術》課題:中國畫課型:綜合探索課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
技能目標:通過對中國畫筆墨的學習認識,達到從練習、臨摹、最終進行創作的目標。
教學重點:應放在對中國畫的理解和認識上,了解中國畫的基本知識、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利用傳統的筆墨造型陳式進行創作,對中國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教學方法:媒體運用法、講解法、問答法、示范演示法。
1、媒體運用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及中國畫的工具材料,使學生能直觀地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征對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2、講解法:
對本課的重點進行適當的講解,幫助學生提高對中國畫的認識,講解時要有啟發性,通過講解學生比較熟悉的`中國畫作品入手,同時展示教師自己的中國畫作品,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中國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問答法:
善于設疑,通過提問、討論、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演示。
4、示范演示法:
自己講解畫法和步驟的,實物投影儀上示范畫水墨荷葉的畫法,將學生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自我評價和師生互評的方式,使學生能夠直觀的學習水墨荷葉的畫法,同時也能發現自己作品中的優缺點,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篇兒童:兒童水墨畫教學大綱。
一、適用專業及學生層次。
學前專業專業初中起點中專班學時、學分:60學時,18學時一個學分編寫人:馬文晶。
二、課程的性質及任務。
課程的性質為操作型,本門課程開設的目的和意義在于:
了解和學習兒童水墨畫藝術的精神和精髓,提高繪畫能力和幼師從教能力及應用能力及藝術素養,任務是學習和掌握兒童水墨畫的方法和技法,為未來的幼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課程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工筆畫。
花鳥工筆畫(4課時)。
通過本章的學習,練習基本的腕力和兒童水墨畫的執筆功力。
(二)通專結合點:提高學生的繪畫功力、藝術素養、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需要的教學設備:水墨畫教學工具。
(三)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及教學手段:
教的方式方法主要有:講授法、演示法、示范法。教學手段有:講授、直觀教學。
學的方法主要有:耳聽理論講授,用眼觀察,用腦分析思考,動手訓練。
第二章:兒童水墨畫(54課時)。
第一課:竹子的畫法。
第二課:蘭花的畫法。
第三課:梅花的畫法。
第四課:菊花的畫法。
第五課:牡丹的畫法。
第六課:荷花的畫法。
第七課:葡萄和小雞的畫法。
第八課:水族類的畫法。
第九課:昆蟲類畫法。
第十課:果蔬類畫法。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和掌握花鳥水墨寫意畫的繪畫技法和表現方法。
(一)通專結合點:通過本章的學習和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可以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形成幼兒園的教學和工作的能力。
必要的教學設備:教師用生宣紙、毛筆、一得閣墨汁、中國畫顏料。
(二)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及教學手段:
教的方式方法主要有:講授法、演示法、示范法。
教學手段有:講授、直觀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
學的方法主要有:耳聽理論講授,用眼觀察,用腦分析思考,用手操作完成。
實踐教學部分。
(一)實訓的目的和任務:強化專業技能的訓練。
(二)實訓的內容:專業課。
(三)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方法:考試(平時30%、期末70%)。
學時分配建議。
四、考試方式及成績評定方法。
五、先修、后續課。
(一)先修課:素描、色彩、簡筆畫。
(二)后續課:幼兒園環境設計、幼兒活動設計。
六、教材和主要參考教材。
(一)推薦選用教材:《兒童水墨畫》作者:馬文晶。自編校本教材。
(二)參考教材:《中國畫技法花鳥、山水、人物、動物》作者:白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