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工作會議講話稿篇一
各位班主任:大家好!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班主任工作的質量好壞關系著班風、校風,每一位同學、家長都對班主任寄托著殷切的期望。我想,每年學校招生家長給孩子選班時先選班主任就是對班主任工作重視的最好說明。當然,班主任的工作同時也很辛苦。今天的班主任會,我想圍繞“強班級管理,促習慣養成”跟各位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
一、工作回顧
自20xx 年我到咱們學校工作,轉眼已近三年來。這三年來,我發現咱們學校有著有很多工作有方的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學校安排的任務也從未耽誤過。正是咱們所有班主任老師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們的《岱道庵小學養成細則》得以發揮實效,形成了我們現在入學隊自然成行、變瘋跑為快走、學生入廁秩序井然等良好習慣。我從心里佩服這些老師,同時也感激這些老師對學校工作的支持,更希望老師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如既往的支持學校的工作、支持我的工作。
二、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在以往的工作中,學校發現有些問題還需要咱們所有班主任老師齊心協力,共同去解決。
1 、安全始終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班主任,我們都希望學生平平安安地度過每天的學校生活。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安全呢?我想咱們班主任老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 )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就是我們要做到嘴勤。(2 )要眼勤,課間多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防患于未然。比如,學生在樓道走廊的游戲,我們要善于指導,該制止的要及時制止。(3 )強化習慣養成: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走,輕聲慢步下樓梯,變瘋跑為快走等等。(4 )發揮好班級安全監督員的作用。
2 、規范班級制度,放手學生管理
管理班級應該是民主與法制的結合。在培養班級民主氣氛的同時,制定詳細的班規,使班級管理有法可依,讓我們的學生有規可循。很多班主任老師都在踐行對魏書生老師的班級管理藝術。我同樣也在踐行,并且感覺這樣的管理的確非常有效。特別表現班級衛生管理工作方面:我班教室里不設垃圾桶,垃圾由學生自己放在自帶的小垃圾袋里,課間或放學時自己帶走,教室里的講桌、窗臺、作業櫥、書櫥每天都有專人整理,保證我每天進教室時看到的是整潔的教室。
3 、充分利用班會, 做好思想工作
目前,我們面對的學生思想比較復雜,作為班主任我們得時時刻刻了解他們的想法,然后有針對的做全體學生的思想工作。比如,要求學生遵守的班規,我就在班會詳細解釋為什么這樣要求;要他們上課發言,就教育學生舉手發言是給自己一個鍛煉的機會,是對自己自信和勇氣的一次鍛煉。
4 、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好習慣。嚴格要求當從點滴做起:督促學生落實學習環節;課堂積極思考,記好必要的筆記;作業一絲不茍,規范整潔,有錯必改等等。只有老師一以貫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便可養成。我想咱們班主任還有必要經常和學生一起溫習咱們的《養成教育細則》和《中小學生守則》,從細節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5 、扎實、開創性地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咱們學校班子成員中擔任班主任的比較多,因此我們給班主任布置的每一項任務都肯定是不得不做的,所以請班主任老師務必辛苦一下支持我們的工作。比如,學校布置的主題班會需要的資料只能靠咱們班主任提供,可如果學校去拍照了,有些班級根本就沒做,這就讓學校工作很被動。
總之,教育無小事,事事需用心。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我們班主任站在最前沿,多去想,多觀察,創造性開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會議講話稿篇二
大家下午好!
1、轉變思想,化被動完成工作為主動進取,樹立校園主人翁意識;
2、講奉獻,樹新風。做到做事情不求回報,熱心奉獻,做到多做少講;
3、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完成各級領導布置的任務;
4、積極同任課教師與家長聯系,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5、做好班干部的培養與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優生的模范帶頭作用;
8、完成各項具體工作:
(1)、加強衛生工作管理
a、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獨有的管理體系;
b、安排好值日,做到值日工作有序合理;
(2)、加強紀律工作管理
b、強調課堂紀律,要求自己班的同學認真聽講、虛心學習;
c、強調課間活動的紀律,學校的集會如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參加;
d、強調勞動紀律,不到校必須向老師請假,有請假條。
(3)加強德育工作管理
e、教育學生從小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幫助;
f、教育學生校內和校外一個樣,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給學校抹黑。
班主任是跟學生最接近的人,也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班主任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態度。學校的大多數工作都必須有班主任的幫助才能完成,應該說一個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反之,一個自由散漫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希望各位班主任盡職盡責,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自己負責,也對學校負責。相信在各位班主任的共同努力和無私奉獻下,丁小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丁小的學生將會更加出色。
班主任工作會議講話稿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生活的貼心陪伴者。作為班主任,比普通教師更多一份責任,更多一份付出,更多一份酸甜。這份責任、付出與酸甜,就是對學生的教育、指導和關愛。對全班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生活,從個人到家庭,從思想進步到身體的健康成長,無不關心、無不負責,而這一切都在學生身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師工作是辛苦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辛苦。”有人是說自從擔任班主任工作以后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責任”,并由此而帶來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我覺得,當前班主任工作形勢主要面臨著三個方面的壓力,如果不對這三個方面的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把握,班主任就會在盲目中遇到更多困難和阻力。
第一,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挑剔度增加。這種挑剔,實際就是對班主任管理的一種“叛逆”,對班主任工作的一種“破壞”。“90后”“00”后的學生,不再“唯師是聽”。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我們面對的學生大多又為獨生子女,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形成了自由散漫,無拘無束的性格,按照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方式待人接物,是他們最大的特點。可是,班級是由幾十個人組建起來的一個大集體,在這個集體中,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是這個集體的生命和靈魂。而此時的班主任,在引導、改造學生個體時,受到學生抵制、挑剔的程度是很大的!
第二,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值增高。每一個父母在送子女入校時,都想為其選一個人品、能力俱佳的班主任,希望通過優秀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使子女成人成才。這種對子女的未來寄予的遠大希望,在不經意間轉移到了班主任身上。他們認識到,一個好的班主任能帶出一個好的班集體,一個良好班集體又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對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對于發展他們的智力、能力和個性,促使他們身心和諧、健康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班主任背負的期望有多高,班主任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第三,環境對班主任工作的干擾力增大。社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消極的東西,而這些消極的東西又恰恰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一些腐朽沒落的思想卻在始終毒害著我們的青少年,不少學生還產生了拜金現象和攀比心理,厭學逃學,不堪挫折等等。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帶來的壓力,班主任只有從“班主任專業化”的新視角出發,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完善工作策略,才能贏得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應,才能找到班主任工作的樂趣和職業自豪感,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擁有良好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一、要保持平常心。在常人的眼中,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瑣碎的、微小的,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班主任工作是甘甜的、奉獻的、偉大的。因為,教師生涯中有了班主任的經歷,有了和學生親密的接觸,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教師,才算得上不辱使命。作為班主任老師,在選擇了這份工作的同時,就是選擇一份職責,就要選擇一份付出,即保持一顆平常心。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如果沒有一顆平常心,就壓制不住浮躁,就鎮守不住清貧,就克服不了困難,就改變不了局面。
第二,班主任如何加強師德修養,我覺得應做到“三有”。一要有責任感。二要親和感。學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會帶出什么樣的隊伍。班主任必須從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質、風度、知識、能力等眾方面加強修養,努力塑造自己可親可敬的良好形象。三要有約束感。
第三,要傾注真情感。作為班主任,我們要面對的是幾十個有血有肉,思想活躍,情感豐富的人,如果不帶著感情去工作,學生不會接受,家長不會認可。“以制度規范言行,以情感凝聚眾心”是班主任工作應追求的最高境界。學生只有在感受到了師愛的溫暖、師愛的無私、師愛的純真后,才能將心交給老師。
所謂“問題學生”是指我們在教育過程中由于某些環節的脫鉤(缺失),學生適應育人環境不良,從而造成一些學生在接受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方面較為遲緩,最終導致學生心理、性格和行為習慣等方面嚴重缺陷甚至偏激,出現經常違反校規校紀,如:愛打架、迷上網、逃學、對學習沒興趣、早戀和小偷小摸等惡習,令教育者甚感頭痛的學生。總體上說他們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處理不好,卻對班風、校風的影響極大。
1.“問題學生”產生的原因
“問題學生”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他們在學校往往表現出厭學、逃學、迷戀打游戲、嚴重者伙同社會閑雜人員敲詐勒索同學錢財、打架斗毆、尋釁滋事、偷盜他人財物等。究其原因,家庭、社會和學校有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有的使學生對自己的“差”產生了合理感,有的給學生提供了產生或繼續“差”下去的思想基礎,有的則使學生身心受到嚴重的侵蝕。
(1)社會環境的影響。西方社會的垃圾、丑惡現象乘虛而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在社會上蔓延,渲染色情、兇殺、暴力的書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場,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墮落。
(2)學校教育的漏洞。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只注重書本知識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夠,加上法制教育未納入中小學的教學計劃,而且缺乏課時落實,師資力量薄弱,導致許多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法制信念教育,他們往往不知何為違法、何為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頭腦中沒有辨別是非的標準,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談不上遵紀守法。
(3)家庭教育的誤區。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的殘缺,也導致家庭教育的殘缺。此外,即使家庭結構健全,教育方法的不當也會影響青少年的成長。如:溺愛、放任會養成青少年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性格,一旦遇上不良習氣和壞人的引誘就容易走上邪路。
2.“問題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障礙:
自卑心理。“問題學生”往往因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于落后的位臵,或曾經犯過錯誤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埋怨、家長的訓斥,他們在班中總感到抬不起頭,總愛把自己的弱點和其他同學的優點對比,心里就容易失去平衡,從而心態消極,在學習和處事方面不能放開,造成學習效率低,興趣受到挫傷,產生惡性循環。這樣的學生為了尋找心理滿足,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他們就設法在另一方面表現自己。我們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在課上精神萎靡,神情僵硬,經常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入境,學習沒有興趣效率低。他們往往將精力轉移到關注和談論歌星、球星,或與同學的交往上,或者發型、服飾等方面來體現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
戒備性心理。“問題學生”由于多次的失敗,屢遭挫折,有時做了好事,學習成績有了進步,沒有得以應有的肯定和表揚,他們就感到老師不想念自己,認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可是一旦出現誤差,又極其容易受到批評、訓斥。他們感到表揚、獎勵沒有自己的份,只有挨批受罰才是自己唯一的專利。不管自己怎樣努力和上進也是枉然。所以對老師經常處于猜疑、怨恨的緊張狀態,久而久之,與老師之間形成了一道鴻溝,他們從心眼里聽不進,也不想聽老師正確的教育,整天是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閃老師。
逆反心理障礙。教育者對“問題學生”靠權威壓服、或靠體罰、變相體罰等,都會造成學生的畏懼、恐慌和防衛等不正常心態的形成,誘發導致學生反權威、反說教的逆反心理,他們對老師的教育產生懷疑,對正確的管教產生抵觸,對班集體冷漠,與老師感情疏遠,甚至產生對抗和敵意。老師要求做的事,他們偏偏不做,即使強迫做了也做不好,而老師要求不做的,他們反而積極去做。
3.如何教育“問題學生”
(1)注重情感功能,熱愛“問題學生”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以真誠的愛生之情,去激起“問題學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才能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要以心靈的溫暖、健康的情感去醫治他們的心靈的創傷,才能陶治他們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精神的污染,才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棄舊回新。
(2)對“問題學生”要有積極的期望和給予創造成功的機會
如果一味認為“問題學生”不可救藥,或認為他們“差”就不會對他們產生積極的期望。因此教師要相信他們身上有許多可以挖掘的潛能,有許多可以捕捉到的“閃光點”。而且由于學生的可塑性極大,他們的潛能一旦開發并發展起來,是能夠跟上隊伍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某校六年級學生唐某,經常不交作業,老師找他,理由種種,沒有時間做啦,試卷不見啦,作業本忘在家里啦,題目不會做啦……。批評他吧,他在說完種種理由之后,會低頭認錯,但是下次照樣;叫他課余到辦公室里來做吧,午飯后連人影也找不著。實在無奈,一次班主任心血來潮,就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擔任班級“交作業監督會主席”,成員由各科代表組成。出乎意料的是,從此以后,唐某不僅把自己的作業準時交到組長那里,而且班級的作業整體沒有拖拉現象了。可見機會對人來說,常常是一生中發展的轉折點,一個人一旦獲得某種機會或機遇就可能改變他的生活軌跡,甚至是生存狀態。俗話說得好“給他一個機會,相信他會還你十分驚喜”。是呀,案例中的唐某,確實還給了老師十二分的驚喜。仔細想想,給他的既是機會,更多的卻是責任,他頭頂上有了個“交作業監督會主席”的光環,自己知道肩上的責任:不僅知道做作業是作為一位學生的責任,還知道收齊班級作業是作為監督會主席的責任。這位學生對責任的認識如果用批評不交作業的方法是絕對達不到的,而給他一個機會卻能收到“還老師十分驚喜”的效果!這就是給予“問題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所帶來的教育功效。
(3)對“問題學生”要反復抓,抓反復
“問題學生”在進步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反復,這是一個合乎規律的正常現象。因此,當“問題學生”出現反復時,一定要正確對待,做到不急燥、不厭棄、不灰心,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他們反復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耐心細致地做好反復教育工作。但這并不是說等到“問題學生”出現了反復以后再來抓,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問題學生可能出現的反復要作充分的估計和預測,把工作做在前面,以減少出現反復的次數,減輕反復的程度。特別是教師對“問題學生”的態度,是教師贏得他們尊重的重要感情基礎。
“問題學生”是發展的,并在發展中成長,不可能沒有過失和缺點,如果一旦發現問題就橫眉怒目、厲聲訓斥,有的盡管在老師的批評下,口頭檢查了自己的錯誤,但從根本上并沒有得到有效地教育,反而讓他們對教師或敬而遠之或退避三舍,有時甚至嫉恨教師。因此,教師對“問題學生”要有一定的寬容忍讓,因為寬容忍讓有時比直接的訓斥更能感化學生。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應有更多的細心和耐心,更強的洞察力,應善于抓住有效時機,經常找他們溝通談心,以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使他們在學習上走得更遠、生活上走的更好。
總之,“問題學生”的'轉化是一項艱巨、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教育的藝術方法,不斷探索,并把有關教育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需要我們團結多方力量,發揮教育合力,并努力付諸于教育實踐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轉化“問題學生”的希望之光就能普照教壇。
最后,希望每個班主任抱著一顆赤誠之心,盡心盡力搞好自己班級的管理工作,享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