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人生經歷可以讓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和決策。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總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經歷和感悟。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一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看到了那尊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跪射傭。我仔細觀察這尊跪射傭。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清理大量各種陶傭,除跪射傭,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傭是保存最完整的,仔細觀察,就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晰可見。
跪射傭何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導游說,這得益于它的低姿態。首先跪射傭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1.97米之間,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筑,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傭首當其沖,低姿的跪射傭受損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傭作蹲跪姿,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二
經常聽流行歌曲的人會發現,很少有歌曲是以高音起奏的,幾乎每一首歌曲的過門都是舒緩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會帶來歌曲的跌巖起伏、蕩氣回腸。這說明一個道理:做事最好以低姿態進入,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打好基礎,蓄足勢頭,把事做好。
一位留美計算機博士生學成后在美國找工作。他有博士文憑,對工作和薪水的要求自然比較高。但是,在求職的幾個月里,他卻連連碰壁,沒有一家公司愿意錄用他。他想了想,決定收起自己所有的學位證明,用“最低身份”去求職。不久后,一家公司就錄用他為程序輸入員。
這個工作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高射炮打麻雀。但他沒有一點的倦怠之心,仍然十分認真的做事。后來,老板發現他不僅工作態度十分端正,而且還可以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這遠遠不是一般的程序員可比的。于是老板找他單獨談話,他這才亮出了學士證書。老板馬上給他換了一份相稱的'工作。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經常能提出一些獨到且十分有價值的建議,這也不是一般大學生能做到的。于是老板又詢問了他。他這才拿出了自己的碩士證書。老板當即又給他升職加薪。
沒過多久,老板還是覺的他和別人不一樣,凡事大家都喜歡去征求他的意見。再加上他前兩次的內斂,老板覺的他還有話沒說完,于是對他進行了“質詢”。這時,這時他拿出了博士證書。老板吃了一驚,但對他的能力早已有了全面的認識,于是毫不猶豫的重用了他。
這位博士最后的職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標。直線進取失敗了,后退一步曲線再進,終于如愿以償。
亞里士多德說:“目標的高標準與自身的低姿態和諧統一是造就厚重與輝煌人生的必備條件?!比说囊簧洑v千門萬坎,千曲百折,所面臨的事情不見得件件適合我們的身心,不會件件量身定做。這就需要不斷調整我們的姿態、心態,否則就可能碰壁。學會低姿態,該低時就低,絕非懦弱和畏縮,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立身、入世、處世不可缺少的修養和風度。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三
果實累累的枝頭總是最低的;深不見底的水流得最慢;學富五車的人總那么溫和。低姿態的人,不是沒有勇氣仰天高歌;只是,他們更注重腳下的路,注重走好每一步,他們不會在空無天空里讓目光作無意義的追與盤旋。
有人驚艷于雪花的'晶瑩、透亮與美麗,但那是不長久的。只有深深植根于黝黑的泥土中的枝子才有綻放長久的花朵的能力。
孔子師萇弘、師襄、老;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但孔子卻能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去虛心的請教。正因如此,儒學才能包羅萬象,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宗。
常有人感嘆前途渺茫,前途無望,于是便開始消極甚至放棄。生活的智者——那些低姿態的人會說:年輕人看看腳下吧!把頭低下來,腳下總會有路的。
低姿態進入,低姿態人生;把頭低一點,把心放在一個低一點的更穩的平臺上。
這就好比做房子,做學問都要重視基礎一樣。如果沒有鋪好第一層基石,不在基層下功夫,而只愿仰望高空,想像樓起之后的高大與壯麗,恐怕只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做學問也一樣;如果只想得高分,做難題,而忽視課本與基礎知識,恐怕只會如水中浮萍,永無實處。
低姿態更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光芒太大了,心氣太高了,為人過于鋒芒畢露,或許最后卻得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結果。
可能是吧!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廣告語:心有多寬廣,舞臺就有多寬廣!可我更喜歡另一句話!當你離目標太遠時,就在那搭個梯子吧!那個梯子,便是低一點的目標,小一點的目標。一旦小目標、低目標達成了,梯子有了,成功便真的指日可待。
真正有力的,不是明晃晃的刀刃,刀刃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純;真正有力的,是那纖細的蒲葦,堅韌如絲。
擁有一副低姿態,才會像地下的鐘乳石,越積越高,而不會像飛蛾那樣,讓熾熱的火苗將自己灼傷;低姿態進入,才不會像心高氣傲者那樣,要么磕了頭,要么踩空,使自己受傷。
低姿態的人不是沒有遠大的目標,不是自卑與軟弱,只是他們更懂得一個道理:把心放低點,找到出口,出口以外才是明朗,亮麗的世界!出口以外才有通往彼岸的渡船!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四
你見過打太極拳的吧,無論是陳氏還是楊氏太極拳,無論是“四十八式”還是“七十二式”,幾乎沒有幾個招式是直立著身子,或弓或曲,輕靈沉穩,勢斷意連,講究的是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天人合一。
你欣賞過不少世界名曲吧,至少經常聽流行歌曲。你是否發現,很少有歌曲是以高音起奏的,幾乎每一首歌曲的過門都是舒緩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會帶來歌曲的跌宕起伏、蕩氣回腸。
你觀摩過中國山水寫意畫的作畫過程吧,當宣紙鋪好,構思了然于胸后,幾乎沒有幾個畫家會先潑重墨。他們大都先施底色,由淺入深,深淺結合。中國畫講究的是氣韻生動,是韻味,是內涵,是層次。同時他們還不忘“留白”,“留白天地寬”、“留白留余韻”。
以上這些似乎都說明一個道理:做事情最好低姿態進入、切入,循序漸進,這樣才能打好基礎,蓄足勢頭,把事做好。
做人也同理,勾踐若只吃昔日“越王”老本,抱住身份不放,只想當年風光,全無臥薪嘗膽、當牛做馬的低姿態,是不會滅夫差、平吳國、成霸業的。三國的劉備若只憑“皇叔”的高身架,無“三顧茅廬”的求賢之舉和平時禮賢下士的謙恭姿態,是不會成鼎足大業的。
老子說,當堅硬的牙齒掉光后,柔軟的舌頭還在。這說明柔軟往往能勝過堅硬。戰場上當面臨敵人槍彈襲來時,最明智的選擇是低下身子甚至臥倒,這樣做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險。這說明有時“低”比“高”更適宜生存。人的現實一生要經歷千門萬坎,千曲百折,所面臨的事情不見得件件適合我們的身心,不會件件量身定做,這就需要不斷調整我們的姿態、心態,否則就可能碰壁。學會低姿態,該低時就低,決非懦弱和畏縮,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立身,入世、處世不可缺少的修養和風度。
你沒見哪個自高自大、剛愎自用、目空一切的人會取得成功的,既使成功也肯定是一時的成功。你也沒見哪個高高在上、華而不實、從不鋪下身子的人會干成實事的。亞里士多德說:“目標的高標準與身子的低姿態和諧統一是造就厚重而輝煌人生的必備條件。”看來低姿態當為生存之態,當為人生常態。唯有“低”,才會看得真切,看得生動具體,才可能抓住事物的真諦。低姿態進入并恰當地保持才可能有所期望的高的結果。
百米賽起跑,不低下身子就不能蓄勢。拉板車上坡,不弓下腰就用不上勁。這是人人都知道的。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五
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索取這個世界給我們的收獲;只是收獲的多和少而已。
雖然人都在同一個世界生活,但每個人的收獲卻是不一樣的,收獲的多少,與這個人的心態息息相關。
比如說一個家庭中,獲取最多的是年長的人,還是年幼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年幼的人”。
孩子在這個家庭中可以向任何人索取,別人也都愿意把最好的給他,因為他是這個家庭中最小的。
這就好比一個人的心態,把自己看的很高的人,他在別人身上學不到任何東西;相反,把自己看的很低的人,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師傅,因此,隨之而來的收獲也是可見的。
智慧書上記載:“要有一萬個師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我的`師傅。
每個人都是我師傅?
小孩子、精神病人、臥在床上的,難道這些人都是我的師傅嗎?
是的!
想要做到每個人都是我的師傅,那我的心態必須要降到最低的位置。
有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他有一天聽說在某個寺廟里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所以想要登門拜訪這位老禪師,就這樣,他上了山。
老禪師的徒弟出來接待了他,這時他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他的態度非常的傲慢。
后來老禪師恭敬的接待了他,并且呢,為他沏茶??墒窃诘顾臅r候,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是不停的倒,他不解的問:“明明杯子已經滿了,為什么還要倒呢?”老禪師說:“是啊,既然已經滿了,干嘛還倒呢?”
老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里來求教呢?
這個故事清晰的表明了人的內心,認為我已經很了不起了,自信滿滿的狀態下,任何人的話都是聽不進來的。
相反,如果心一直保持在“我是不足的”狀態,心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時,就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六
不知道人生的終點是在什么時候,但能看到的那段過往,并不像云煙般消散,而是以各種姿態存放在記憶的盒子里。
其實,我并未不幸,也未幸運。相對于那些承受著比我更大的壓力和痛苦的人,我所有煩惱都是云煙而輕,一下而散,如果在很多事情上我換個角度去想,我做了一個選擇,在選擇之后的發展過程中,總會比和我做一樣選擇的人多了一分小幸運,這樣的別人覺得好的事情我總是容易忽視,而是把在經歷的小痛苦無限放大然后沉在悲哀當中,不知道你是否像我這樣。相對于那些極度幸運的人,我并未覺得自己在哪一方面能夠相比,曾經有人和我說過這樣一段話,其實有人真的集所有幸運于一身,命好的人就是命好的,而命不好的人就是命不好,這些沒有辦法相比,她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其實并不知道有人也在羨慕著她的人生,因為她在與她渴望的生活比較。而我也相信了她這句話,有時候并不是真的想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命運真的把好的東西分配到了一些身上,就像我不喜歡去爭奪,就算是通過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命運總會不眷顧我。
在很多時候我知道自己過得很好,沒有命運大起大落,沒有沉重負擔,沒有悲哀人生,但想要的那一點幸運卻永遠不會出現,因為知道,所以就算如何抱怨,如何為那一絲痛苦而痛苦,結果仍舊是得不到,這就是命運,但得到這樣幸運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他有多幸運。
有些人是一直那么幸運,有些人是經歷了多少才得到那份幸運,在自覺不幸的時候總是不斷安慰自己,你過得平庸也是一種福,繼續去熱愛生活,把傷心忘掉,把難過抹去,你是開心的,你難道沒有發現生活真美好,每個小細節都讓人覺得活著真好,就算怎么不開心,還是要這樣去說服自己,最后撐不下去,大哭著要去相信那句話,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直到后來已經不知道是裝出來告訴別人自己這樣活的很好,還是自己是這樣活就很好。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大家發的東西,才發現其實大家隱藏了那個不好,我們的不好千姿百態,其實并不是真的不好。
幸運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幸運,不幸的人永遠在抱怨,而我自動歸類平衡階層的人。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七
他說,我送你們到村口吧!
決絕的語氣不容人有半點推辭。雖然從他家到村口也就幾百米遠,可他還是執意坐上車來要送我們到村口。一個小時前,他曾佇立村口眺望著我們的到來。
要分別了,他還是趴在窗口很不放心地叮囑道,開慢點,一定要開慢點。那神情,很像我的老父親,他也一直這么叮囑我,開慢點,一定要開慢點。那一瞬間,鼻頭有點酸,這樣不帶任何功力色彩的關懷,如潮水般席卷著我的心海。
他,是一個安靜的寫字者。從懵懂之年機緣巧合接觸了《紅樓夢》后,他便像得了魔怔一般,一頭扎進了這浩瀚的文化長廊,如醉如癡地解讀研究起紅學來。他不是不知道,一部《紅樓夢》,在中國引發了多少人朝圣般的頂禮膜拜。那些專家學者組成的龐大的“紅學”研究隊伍層出不窮,而且著名學者劉心武曾在央視“百家講壇”高調解密《紅樓夢》??墒?,就在如此這般大腕云集的領域,他,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卻毅然決然走進了那流光溢彩、波詭云譎的奇幻世界,而且,一發不可收。
他,叫祝喜堂。西府岐山周公故里一名普通的農民作家?;蛟S,是命運的垂青,或許,是冥冥之中的神諭,他出生在了這樣一方人杰地靈的熱土上。村莊后面,便是充滿傳奇色彩的鳳鳴崗。西府岐山在中國歷史上絕對算得上是源遠流長,人才輩出。他,從出生那一日起,便分分秒秒浸潤在這悠久的歷史時間長河中,日日被周公廟里裊裊升起的香火熏染。所以,他注定要走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初識祝老師,是在去年冬日的某天。
說實話,初次相逢,你真的很難把眼前的老人和作家這個名詞聯系起來。他看起來是那么得普通,普通到在關中平原的任何一個土坷垃里你隨手一劃拉,便可以拉出一大把這樣的老者。一身洗得發白的夾克衫,褲子是很有些年頭的那種老式藍色料子褲。那種西府人特有的鍺紅色的臉。岐山靠近北山,所以那一帶的人經常被山風吹,臉上大多都是呈現這樣的紅色。眼睛不大,但是透著堅毅而慈祥的光。個頭不高,卻是很結實。
他靜靜地坐在沙發上,隨著大家說話。同來的還有岐山本土較為著名的小說家范懷智先生和評論家阿探。他們三個人,我之前從未謀面,但都有所聽聞。尤其曾多次拜讀阿探老師寫的評論,視野之獨到,語言之犀利,見解之精辟,實讓我折服。不是很喜歡看評論,總覺得寫評論的人要么阿諛奉承,極盡粉飾之能事取悅作者;要么就是吹毛求疵,故意賣弄以博得眾人眼球??墒亲x阿探先生的評論,你讀到的只有兩個字,真誠。無論是褒揚還批評,他都恰到好處,絕不過分地矯飾,也不過分地苛責。讀起來,很舒服。這次,有幸得見三位先生的真容,于我這個小輩來說,實乃幸事。
一圈人座談了一上午,似有說不完的話。談文學,談人性,談社會的種種。雖是初識,卻絲毫也沒有疏離感,仿佛彼此都是熟識了幾十年的故友,青梅煮酒,慨當以歌。我只是坐在旁邊細細地聆聽,頗有收獲。
從交談中得知,祝老師一個人蝸居在岐山老家,著書立說。因為癡迷于文字,疏于操持家務,也顧不上照顧家眷,祝老師的家人相繼棄他而去。就連最親近的愛人,也因受不了他對文字的那份死生眷戀而賭氣投奔了遠方的孩子,從此不相往來。
那一刻,內心著實被震撼了。只道為夢想而不顧一切的人都是電視里的,都是傳說中的,都是那些離我很遙遠的名家大腕,哪里知道,眼前這位老人,居然會癡迷文學到如此讓人不可思議的程度。
問他可曾后悔過。他樸實一笑,后悔啥?一個人才清凈了么,才能放下心來好好讀書寫書了么!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卻字字如春蕾,在我心底蓬勃綻開。突然想就想到了曹雪芹,守在北京西山郊區,過著舉家食粥衣不蔽體的生活,卻精血誠聚,著成了曠世奇作。不知當年獨守穹廬的曹公可曾料到,兩百多年后的幾天,有這樣一個文化斗士會為了研究自己的心血之作而走火入魔到如此境界?或許,大凡古今文人皆是如此,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才可以在文學的大漠里,做自由行走的花。
百般勸阻,方才打消了他的念頭,答應讓我們盡地主之誼。但是,席間他一再強調,下次,下次你們都到岐山來,我請大家吃岐山臊子面!一定都要來??!
一直記得祝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到今天我都覺得這是我聽到的最富人生哲理的話了: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幸福不在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在于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細細品來,真格是字字珠璣?。∥医K于懂了他為什么拋卻了在省城高校當老師的安逸生活,而退守在荒涼的大西北與文字日夜糾葛!我想唯有經歷了生活的起起落落,唯有看透了世事的蒼茫才會有如此透徹的領悟吧。
那天,臨走時,他拉開隨身攜帶的大背包,把他從百里之外帶來的“禮物”送給我們大家:幾把岐山掛面。我知道,這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的禮物了。我更知道,這將是我這輩子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了。
他絮絮叨叨說了很多,但是后面說什么我已記不大清了,彼時握著話筒的我,早已是潸然淚下了。三十晚上,該是萬家燈火,舉家融融的時候,可是,祝老師他一個人要怎樣熬過這漫漫長夜?那漫天喧囂的喜慶的爆竹,有沒有滋生他孤獨而悲涼的情緒?我無法去想象。僅僅一面之緣,且我只是一個后生晚輩,卻得他如此坦誠以待,內心感慨萬千。
一直想著去看看祝老師,但是一直沒有成行。這次本是去鳳翔游歷,路過岐山就順道去探訪他。得知我們要來,他早早就等候在村口。
進得他的家門,心里又發酸了。君子固窮??!簡陋的幾間平房,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唯一的特點就是書多,不多的幾個箱柜里到處都塞滿了書。院子倒是挺大,種了苜蓿,撒了青菜,還有幾株大理花,開得正旺。三棵高大的核桃樹,枝葉幾乎罩滿了整個院子。祝老師對于我們的到訪顯得尤為激動,拉著我們東長西短地說了半天。說的最多的還是他新近出版的兩部研究紅學的書籍《曹雪芹與脂硯》、《石頭記新論》,并且慨然題字送我們每人一套。而且告訴我們他為著名書法家任步武先生寫的傳記《任步武傳》馬上也要出版了??粗癫赊绒鹊淖@?,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十年磨一劍,祝老這哪里是十年啊,他耗盡了自己大半生的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的小伙熬成了花甲老者,嘔心瀝血了一輩子終于有了鳳鳴高崗的一天,他內心的欣喜和慰藉我自是懂得。想想,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又有幾人能不為名而躁,不為利而癲。祝老師在他平凡的人生長河里用滿腔熱情、用一顆飽受生活淬煉的心堅守著文化的堡壘,并且站成了一座巍峨的青山之姿。不瘋魔,不成佛。如今的他,已然中了文字的蠱,癡狂瘋魔,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他日必將在文學的殿堂,羽化成佛。
然而,我們只是匆匆而過,哪里真的就能留下來秉燭夜談呢!百般推辭后,祝老師便不再強留,只是精心挑了很多核桃放到我們的車上。
我送你們到村口吧!
開慢點,一路上開慢點!
惟愿先生,此生安好!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八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看到了那尊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跪射傭。我仔細觀察這尊跪射傭。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清理大量各種陶傭,除跪射傭,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傭是保存最完整的,仔細觀察,就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晰可見。
跪射傭何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導游說,這得益于它的低姿態。首先跪射傭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1.97米之間,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筑,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傭首當其沖,低姿的跪射傭受損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傭作蹲跪姿,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
心語:俗話說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說是簡單,做起來就有點難,往往是忍不住這一口氣,所以常常壞事。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九
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索取這個世界給我們的收獲;只是收獲的多和少而已。
雖然人都在同一個世界生活,但每個人的收獲卻是不一樣的,收獲的多少,與這個人的心態息息相關。
比如說一個家庭中,獲取最多的是年長的人,還是年幼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年幼的人”。
孩子在這個家庭中可以向任何人索取,別人也都愿意把最好的給他,因為他是這個家庭中最小的。
這就好比一個人的心態,把自己看的很高的人,他在別人身上學不到任何東西;相反,把自己看的很低的人,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師傅,因此,隨之而來的收獲也是可見的。
智慧書上記載:“要有一萬個師傅”。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我的`師傅。
每個人都是我師傅?
小孩子、精神病人、臥在床上的,難道這些人都是我的師傅嗎?
是的!
想要做到每個人都是我的師傅,那我的心態必須要降到最低的位置。
有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他有一天聽說在某個寺廟里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所以想要登門拜訪這位老禪師,就這樣,他上了山。
老禪師的徒弟出來接待了他,這時他心想:“我是佛學造詣很深的人,你算老幾?”他的態度非常的傲慢。
后來老禪師恭敬的接待了他,并且呢,為他沏茶。可是在倒水的時候,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是不停的倒,他不解的問:“明明杯子已經滿了,為什么還要倒呢?”老禪師說:“是啊,既然已經滿了,干嘛還倒呢?”
老禪師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干嘛還要到我這里來求教呢?
這個故事清晰的表明了人的內心,認為我已經很了不起了,自信滿滿的狀態下,任何人的話都是聽不進來的。
相反,如果心一直保持在“我是不足的”狀態,心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時,就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文檔為doc格式。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十
斜陽戀戀不舍地牽著大地的'手,萬千感慨藏在心中,傾吐不出。我說算了吧!有緣千里來相會,待到月兒乘風歸去,你倆不就似當年白娘子斷橋遇許仙?!
放眼望去,一座山擋住了視線,山上的樹林蒼蒼莽莽,縈絡陰翳,有鶴立雞群的佼佼者,也有努力向上的攀登者。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飄灑,斑斑駁駁,熠熠生輝。
沉浸在美景中,忽被一陣天真的笑聲拉回現實。樓下,一方不大的水泥地上,幾個男生,與一個足球,形成著藍天斜陽下的另一道風景。
可惜我是一個鐵桿的籃球迷,對足球的熱情微乎其微,但是崇拜貝克漢姆,瘋狂今天的世界杯,還是使我對足球有那么一點了解的。
話說貝克漢姆,羅納爾多等足壇最要眼的明星,無一不是蹣跚學步時,在夕陽下抱著足球自討樂趣。一方較為平坦的地面,不時巨大的綠茵場;一顆傷痕累累的小球,也不是身背何種先進科技的足球。但是它們,卻成就了一代帶巨星的成功。
眼前的那幾個男生,隨意,輕松。沒有什么規則,即使一急使起手來也沒人回想到黃牌;沒有任何約束,旁人吹胡子瞪眼那是不解風情。他們也是兩隊交戰,勝的一方享受喜悅,輸的一方受罰,當然,懲罰的內容不是街球的十幾次俯臥撐,而是倒立。真的很可愛。誰敢說中國足球沒有未來,誰敢說這其中沒有n年后的足壇之名將。因為,從他們揮灑著汗水的奔跑,到揭起來擦汗的衣角,都訴說著同一個詞:夢想!
風漸漸帶著絲絲寒意,那對苦命戀人最終解體。一抹殘陽使我頓悟:藕斷絲連的意境原來如此!最后的一米陽光笑了,略帶倦意,但更多的是憧憬,使盡最后的力氣,為天地間留下些什么。
野百合也有春天,老城區也有輝煌,燈火通明的小樓房,原來可以如此高大,如此美麗!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十一
高昂的頭顱也許是你榮耀的標志,與生俱來的自尊心也許是你驕傲的旗幟,但你可曾想到,你走過的門有時需要你低下你高傲的頭顱,你跨過的坎有時需要你放棄你的自尊,不肯低頭彎腰,你只有撞到頭破血流。
春秋風煙,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慘敗,成為了敗國之君,亡國之奴,背負了昏君的罪名,背負了世代的仇怨,而他,選擇了隱忍,為夫差做馬前卒,做奴役,臥薪嘗膽,只為蓄積力量,東山再起,十三年后,他拔劍怒指夫差,反敗為勝,成為了最后的王者。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富有彈性的英雄的光輝,生死抉擇面前,他放低了自己的君主之姿,忍辱負重,才有了勝利的結局。
文學巨著,《史記》留香,它的作者司馬遷聞名于世,為幾句耿直真言,他遭受宮刑。奇恥大辱,他也曾想到過一死了之,可《史記》未完,最終他選擇在屈辱中放低姿態,完成鴻篇巨制《史記》,成就了他的輝煌。
古來自有“刑不上大夫”,士大夫大多品志高潔,總在自己受刑之前堅定不移地選擇死亡,司馬遷忍受屈辱,頂住壓力,茍活于世,才有了最后的輝煌。
試想,若他二人不懂得低姿態的智慧,寧不受辱而選擇“高貴”的死去,怎會有最后的榮光。
烏江邊上,寒風凜冽,涼氣直透人心,一向傲氣的西楚霸王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謝罪,他決絕地對茍活于世說出了“不”,自此一代霸王隕滅,只因他不愿暫且低頭屈服,不愿相信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所為,不懂得低姿態的智慧。若他能夠甘當一名小小的烏江亭長而保有性命。待找準時機,重振旗鼓,定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生死抉擇,折射了不同的人格,項羽和勾踐都曾是逆境中的王者,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不肯彎腰低頭的,付出了血的代價;愿意低頭側身的,過了這道逆境的門,之后就是廣闊的天地。
溫總理在下飛機后對等待多時的群眾說了聲“對不起”,贏得世人贊譽;林志玲因身材太高,拍照時彎雙腿與人齊平,一次活動中,70多位影迷要求合影,她彎了70多次。獲得更多擁護;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最終成就一代名將;孫臏能為活命而裝瘋作癲,成就了一代政治家、軍事家……他們都是擁有高貴資本的人,但他們放低了姿態,將自己從遙遠的星辰摘下來,送到人間,令人間動容。
若有一道非過不可的“小門”豎立在我的面前,我將放低姿態,俯身聞得一陣芬香。
人生的姿態(實用12篇)篇十二
得意時頤指氣使,失意時氣定神閑,工于心計。曾受盡皇帝寵愛,但后來還是被打入冷宮。棋差一著,本想利用女兒翻身,誰知卻遭皇后暗算,最終連女兒都失去。
皇后―――過氣領導,但仍然大權在握。
招數: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深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哪一個妃子懷上龍種,就千方百計地把她干掉,以免他日凌駕于自己之上。皇后這種領導在職場中隨處可見,你稍露鋒芒,她就制定計劃鏟除你。
玉瑩―――職場新人。
招數:扮天真,博同情。
天資過人,學識淵博的職場新人。認認真真地學習過社會學和人際學,深諳圓滑處世之道。雖然一早洞悉身邊的事物卻一直扮天真扮單純。借此招博得了如妃的歡心,得到其栽培,但心太急、火太盛,最終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爾淳―――職場新人。
招數:扮與世無爭。
職場新人,學識及資質略遜玉瑩,但極為幸運,是最早得到老板賞識并且升職最快的新員工。她用的招數是扮與世無爭,另有所圖。在花園中第一次碰到皇帝,本是極佳的奉承時機,可是她居然拒絕給皇帝她的香包。正如她所想的,征服男人的最高境界是讓他得不到。
安茜―――老員工,熟悉單位人際關系。
招數:察言觀色。
老員工一個,厭倦了辦公室里的爾虞我詐,覓出“閑事少理”的處世之道,盡量不開罪他人,一心只盼早點退休。但越想靜靜呆在圈子外,別人越要把她扯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