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思想深刻和見解獨特的,它能夠拓寬讀者的眼界和豐富他們的知識。以下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讀后不僅讓我們受益匪淺,也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一
這應該是跟毛老師一起過的最后一個中秋了。
去年的中秋節,跟我們最敬愛的毛老師一起過的。月餅、水果、糖果,這些都是毛老師提供的.。班里十一個人跟毛老師一起吃東西一起聊天,那種感覺很好。終身難忘。
今年,在中秋前一天下午,毛老師打來電話說是給我們沒人送點吃的。那一刻,想哭。
見到她時,跟她簡單聊了幾句,看著她,很想擁抱她,卻沒敢。
晚上給她發了短信,她說——下次見你了,我抱你。
毛老師是這樣一個人——她的包里永遠裝著小零食,在校園里遇到她的學生時,她會很熱情地拉住然后從包里掏出那些零食。有的時候是糖,有的時候是杏干。
在她的課上,你學到的東西永遠不止知識那么簡單。跟親情、友情、愛情有關的所有內容都可以涉及。你的為人處事、你的言談舉止、你的衣著打扮都將會在她的課上得到提升。
這樣的一個老師,教的德育。什么叫行為世范?徹底懂了。
一個人的中秋節,在那一刻變得溫暖。
已經很多年沒過過中秋節了。
在親人眼里,我很獨立,很好強;在鄰居眼里,我相當于留守兒童;在朋友眼里,我大大咧咧,不懂感傷;在爸媽眼里,我已經習慣了所有不跟家人一起的節日。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好像越來越脆弱。那根思鄉的神經似乎越來越敏感。
不想那么矯情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可似乎最近越來越矯情了。
也許,真的是感性了很多了。
長大了,感傷了,更像個女生了。
未來,加油吧。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二
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的夜晚,一切都靜止了。月亮停在空中,幾朵云把月亮擋住了一半。一棵大樹孤零零地站在馬路邊,好像在等待著什么。
昨天晚上,電話鈴響了,奶奶接起電話,聽到是小叔,奶奶的臉上綻放了笑容。但是大約在小叔說了三四句話后,奶奶的.笑容僵住了,慢慢的,被一種失望的表情所代替。看到奶奶這樣的表情,我知道了:一定是小叔又不回家過中秋了。小叔在威海,工作很忙。去年中秋,小叔便沒回家過中秋。他答應奶奶今年中秋一定回家,陪奶奶過一個團圓的中秋。可是。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三
飛花投壺、看畫猜詩、妙手佳句、歷史的詩,9月19日我參加了新消息報小記者團組織的中秋詩會活動。來參加詩會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背會了好幾首有關中秋和月亮的詩。
我參加的第一個游戲是妙手佳句,這個環節相對簡單,大都是我學過的五言律詩,所以我很輕松地就拿到了積分。
第二個游戲是飛花投壺,飛花令不難,第一輪我就答對3個飛花令,得到3把箭,但投壺要有技巧,每次我都差一點點,太遺憾了!
游戲“歷史的詩”太讓我激動了!每4人一組,每人有相應的號數1、2、3、4,每個人按順序投擲骰子,骰子數就是要走的步數,4個人中無論誰先走到終點,本輪比賽就結束,走到終點的人得相應的積分。前幾輪我都是走得最遠的,可到后面,我的骰子數不是讓我暫停兩輪就是后退幾步,這讓我有些難過。不一會兒,對手們一個個超越了我,當我還在朗讀那些優美的古詩時,一個對手已走到終點,比賽也隨之結束,又沒得到積分,我有些沮喪。
還好老師告訴我們,活動結束前5分鐘,可以找他抽一首詩,背會有積分。這么好的機會,我當然不能錯過。我抽到的古詩題目是《登飛來峰》,我很輕松就背下來,得到5分。
這個中秋不一樣,優美的古詩詞帶走了我一周的疲倦,帶給我快樂和學習的興趣。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四
今天是9月13日(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是一個最富有人情味,最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似乎是詩意、思念、溫馨、團圓連在一起的,其中“溫馨”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字眼。
“小心啊,不然一會兒磕到又該哭了。”這句話我一天可以說幾十遍,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讓我有些不耐煩。可每當在他后面不停的“修理”他,他卻表現出“不是我的錯,只是我還沒長大”一副很無辜、萌萌的樣子。看著他現在調皮的模樣,我不禁想到了他小時候乖巧又安靜的樣子。
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我們家也添了一位小寶貝——他就是我那可愛又可氣的弟弟。每當他熟睡之際,我總忍不住玩弄他的小手和肉嘟嘟的嘴巴。可一轉眼,原來安靜乖巧的弟弟現在已經變的調皮、吵鬧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小家伙的到來,這個中秋才不一樣。
“跟著媽媽一起讀,寶貝”媽媽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教著他,可弟弟呢卻總是不認真,總是東看一下西看一下。雖然弟弟快兩歲半了,可在語言這方面總比別人慢一點,這讓媽媽很著急。可爸爸卻不緊不慢地說道,“沒關系的,小孩嘛,慢慢學,總能會。”“唉,我弟弟什么時候會說話呀?別的小孩都會叫哥哥姐姐了呢。”我羨慕的說道。“算了,不聊這個事兒,我們還是先看中秋晚會吧,今天可是中秋佳節呀!”一說起中秋晚會,我可是比誰都興奮。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電視機前,這個中秋夜真好。
正當我看到高潮的時候,一個肉肉的小手不停的拍著我的手。嘴里,好像還嘟嘟囔囔的。“姐......姐,嗯...快……快……樂。”一個輕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天吶,我弟弟會叫姐姐了,他會跟我說,姐姐快樂了。”我興奮極了,下意識的一把抱住弟弟,并且親吻了他的臉蛋。爸爸媽媽看著我倆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祝大家中秋快樂”中秋晚會即將結束,伴隨著音樂,觀眾們再一次把氣氛推向了高潮。“哈哈哈,你看電視里比我們家還熱鬧呢。”媽媽笑意難掩。
弟弟可愛的一個舉動,讓我倍感幸福。哪怕他有時調皮,但你卻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會給你帶來一個驚喜。這個中秋節,是特別的,是難忘的,他帶給我了不一樣的快樂。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幸福。
皎潔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一起,享用著象征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著這宛如玉盤的圓月,沐浴著如銀的月光。交談著暖心的家常話,回蕩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一種溫馨與幸福啊!今年的中秋節真不一樣!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五
那一輪明月,經朝歷代,圓了又缺,缺了又圓。青山萬里,是游子追尋的腳步;長河百代,是慈母織補的衣衫。流淌的月華,潑灑著淺淡的水墨,展開一軸無邊的溫婉畫卷。人間萬戶,共此一天皓月星光。
“月亮總是明亮而博大的,它的光芒如慈母溫暖的雙手,呵護著萬物安睡,溫柔如泥。”
我站在28樓的天臺上,月亮被四周的高樓大廈擋住了,我什么也看不見。記得你帶我鉆過人們晾在竿上的衣服被子,跳過腳下的水管,一起看月亮。
月亮掛在高高的天上,四周漆黑。它兀自發著光,溫溫柔柔,皎潔明朗。你有些吃力地把我抱起來,笑著說:“外公每年都陪你看月亮好不好?”我圈住你的脖子,笑開了花:“好呀,說話算數!拉鉤。”一老一少,在天臺上笑得傻兮兮。
你把我放在欄桿上,我們看著月亮,風一陣陣吹過。這是我第一次在中秋節看到滿月的月亮呢,我想。外面吵吵嚷嚷,有小孩子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包容的笑。好像在月圓的日子里,一切總是美好的不像話。
李白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軾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知道搖掛在中天的那輪滿月,是否真的能守住古老的誓言。可是沒有守住外公對我的承諾,可是再也沒有下一個中秋了。
“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無論山多高,海多寬,天涯海角總能看見它。”
隔著一個天地的距離,我永遠也無法忘記小時候排在外公膝蓋上感受到的,一抹暖暖的陽光和頭頂上那雙溫暖蒼老的大手。花謝了還會開,春去了還會再來,人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又是一年中秋,外公,你在天堂,記得看月亮哦。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曲調讓人不合時宜地浮上來一絲淡淡的憂傷,好像沖淡了闔家團圓的氣氛。
秋,悲涼,莊重。今年的秋,熱的時間長了些,老讓人覺得悶、躁。家事繁多,更給人多少添了些抑郁。
還記得,以前的每個中秋,是我們家人最全的時候。一大家子圍坐桌前,歡聲笑語,好不熱鬧。那個時候,爺爺總在大門口張望,翹首期待自己的兒孫,好樂享天倫。我們都知道,他一大早就會跑各種商店,去張羅買好各種菜品,盡管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吃吃喝喝,可他還是覺得不如他自己買的珍貴。正是因為懂得老人家的心思,所以盡管會有些浪費,但是沒有人會責怪他亂花錢,反倒是邊吃邊說“還是老家的東西好”之類的,老人家樂呵就行啊。看到兒孫承歡膝下,我想他心里肯定是說不出的歡喜。
若在以前,每次回老家,兒子定然要和老爺爺殺上一盤。那時的兒子初涉象棋,而老人家卻是鄉村的高手,經常在路邊擺上陣勢,與他的老友廝殺一番,甚至因為老是忘記了回家的時間而讓奶奶絮叨不停。而現在,當兒子想和老爺爺對弈的時候,給他擺好棋子,他老人家卻只走個一兩步,然后就看他的手捏著棋子卻不知往哪落了,自己的嘴里也嘟囔著:“我不會走了……”
因為——老人家腦梗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腦子也稀里糊涂起來。漸漸地,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就整日整夜地陪護,服侍爺爺的吃喝拉撒睡。我們看著也是心疼,既心疼爺爺,又心疼爸爸。
我們盼著爺爺能好起來,可是也知道那是癡望。看著他那已顯呆滯的眼神,看著他舉步維艱,看著他日漸消瘦……雖然,十五的月亮圓圓地高掛在天上,可是卻少了那些歡笑,多了些惆悵。冷冷清清,真的是讓人有一種悲從中來的味道了。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自古難全的,就像那月亮,缺了圓,圓了缺……。
萊蕪市實驗小學李玉莉。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七
這個中秋小長假,爸爸媽媽為了我日夜思“水”的愿望,約了我們的好朋友小奚一家到臺山,在上川島過了一個不一樣的中秋。
我們乘著氣勢洶涌的海浪,迎著海水腥味的涼風,坐船駛向那座屹立在海中央的美麗島嶼——上川島。島上的人們過著靠海而生的生活,一棟棟農民房拔地而起,海鮮集市人山人海,如同群蟻排衙,熱鬧極了。穿過鬧市,我們來到了早就預訂好的度假酒店。
早晨,我和哥哥以及小奚一早就爬了起來,來到沙灘上準備觀賞海上日出。不久,紅彤彤的太陽便從海平面害羞地探出了頭,漸漸地越升越高,天空中、海面上光芒萬丈。海上波光粼粼,猶如鉆石灑在海面,十分耀眼。看完日出,我們與大人匯合后,租了幾輛單車,悠閑地騎在沿海小路上,享受著清晨鋪來的縷縷晨光和迎面而來的海風。
不知不覺便到了正午,烈日當空,陽光打在碧藍的海面上閃閃發光,沙灘上一片片貝殼發出耀眼的光芒,就像星辰一樣,美麗至極。我們踏在細膩的沙灘上,聽著“嘩嘩”的海浪打在礁石上的聲音,十分愜意。走著走著,幾塊如同假山的巨石矗立在一座浮在水上的小島,只有退潮時才能看到一條在海水下若隱若現的道路通向小島,島上的巨石像幾位海防戰士,威風凜凜。
夕陽欲頹,我們漫步在黃昏下的橙色沙灘,沙礫不停地閃耀,風將細小的沙粒吹起,吹出了一層淡淡的薄霧,猶如來到了人間仙境。我們乘了一條漁船,急馳在海洋。沿途看到了一座綠蔥蔥的大山,森茂草盛,還有一幢屹立在山腳的教堂,美麗而又神奇的浮村讓浮想聯翩!突然,一聲吆喝將我的思緒拉回了漁船,原來是船上的漁夫向海里撒了一張漁網。不知過了多久,天空中飄起了小雨,如豆點般打在船蓬上,“滴嗒滴嗒”的聲音清脆動聽,海鷗在船頂徘徊……。漁船又開回了撒漁網的位置,我們和漁夫一起收網,體驗了一把捕漁的生活。當沉甸甸的漁網被拉上船,看著這滿滿的一網海鮮,豐收的喜悅讓我們興奮得手舞足蹈!魚、蝦、蟹樣樣有,在漁網里活蹦亂跳,似乎想掙脫漁網返回大海。
在品嘗完海鮮大餐后,我們坐在夜色籠罩下的沙灘上。有人燃起了煙花,絢麗多彩的煙花點亮了夜空,這時,月亮也出來了淡黃色的月光照在沙灘上,海面上,是那么的柔美。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吃著又圓又甜的月餅,享受這輕松的月圓之夜。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八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這次不同于往日,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朋友說,這景象數十年恒不一見。
當月亮與太陽都掛在天空時,朋友竟一時興起,自己創作了一首歌:圓圓的月亮,圓圓的太陽。
夜幕降臨,天空成一片橘紅色,太陽的光也不再那么耀眼,變得溫柔,和藹。吃過晚飯,有朋友在院子里唱關于中秋的歌,猜關于中秋的謎語,高興極了。
天黑了,星星在天空中眨眼睛,我們搬出一張桌子來,放到路燈底下,搬幾個板凳,大功告成。我們各自拿出自己家的水果,拿幾樣月餅,一樣一樣整整齊齊的擺在小木桌上。螢火蟲在草叢里飛,蟋蟀演奏著動聽的音樂,加上我們的歡聲笑語,給寧靜的夜,添加了幾分生氣。
我們邊吃邊欣賞中秋這獨一無二的月亮,每人還要表演節目,臨樓的人家聽到我們的聲音,往下一看,也露出了笑臉。
我拿出一個豆沙餡兒的月餅,跑回家拿了把小刀,把他平均分成三份,拿幾個酒杯,倒上果汁,干杯。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動聽極了。
夜漸漸的深了,是時候回家了,這個中秋節,真的別有一番韻味!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九
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家人坐在一起賞月。月光灑在地上給大地披上了銀紗飄逸。看到這情景,我又不禁想起了你的身影。
你在去年去了另一個世界,那是遙遠的世界,爺爺去了也快一年了,我不知何時才能見到你的身影。今天是中秋節,本該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卻唯獨少了你,也少了幾分開心的氣氛。
一家人在夜幕降臨時便開始忙活了,很早的吃完飯就開始閑談,我出去獨自走了一會,望著天上那輪圓月和她身邊陪著她的幾顆星星,心里不禁又想起了爺爺。
在以前的中秋節,都有你忙碌的身影,還記得你在中秋之時中是拿一把椅子。坐在桌子旁那個你專屬的位置,你開心的笑著,慢慢的品嘗每一口菜。時不時還要點評幾下,你總是比別人吃完的早,然后自己去看中秋晚會,看到搞笑的時候總會哈哈大笑,眼睛也總是瞇成一條縫。
你不在了,我也比以往多了幾分孤獨,以前你是最寵我的,誰欺負我肯定不能輕饒他,我們倆總是一起走著跑著跳著,在夕陽的余暉中總有我們的身影,但你走了爺爺,你不知道你走后我的痛苦,更不知道你走后我們中秋節的凄涼。
都說中秋節一家團圓,但少了你,我們的中秋又少了幾份快樂。
爺爺這個中秋少了你,也沒有了以前的快樂。爺爺,孫女想你了,你要快點回來。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
被昨天忘記關的鬧鐘吵醒后,我坐在床上,一邊換衣服,一邊欣賞不知何時悄然到來的秋雨。
穿好衣服,打開手機準備看時間,卻猛然想到今天是中秋。打開手機后,幾十條軟件信息都清一色的是中秋節的活動推送,無一例外。
我重重的躺在床上,腦子里忽然蹦出早時看過的一個評論家發表的一篇文章,具體不記得了,只記得最后一句:中國越來越沒節味了。當時我還不服,認為他一概而論了,現在再看,嗬,一針見血!
要說我家,也確實沒有很認真地過過中秋,我們家都是固定的那幾個程序。一是團圓,爸爸常年在外拼搏,回家的時間不是很固定,但中秋,一定會回來的。二是吃月餅,這倒不稀奇,媽媽單位會發一盒月餅,加上親戚朋友送的月餅總會堆滿客房的空地。三是獻月亮,不知為何爸爸總是問月亮叫月兒娘,每年自然也要獻點東西,只是今年,我不知道什么時候便已經擺上了。
每年中秋節的重頭戲,在今年不知被誰取消了,要是在這秋雨連綿的天氣傻乎乎的提個板凳去觀月,恐怕連后天的月亮都得在病房里看了。
在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后,我們家的中秋節便在一個沒有嬉笑,沒有唏噓,沒有驚訝的雨天中度過了,而懷著“明天的月亮照樣升”睡著的我在看到第二天仍下得歡的雨,黑了臉。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一
都說,月到中秋分外圓。可是,親人不在身邊的這個中秋,在我的心里,月,不圓!
窗外是陰云的天,像是有一場暴雨即將來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樣的中秋夜,哪里會有明月呢。
中秋,原本是親人團圓的中秋,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中秋。
可是,親人呢?明月呢?
親人在他鄉!
明月偷偷地躲進了云里。
我懂得,身在異鄉,獨守著那份寂寥和孤獨的滋味。
我知道,那輪高懸的明月,千百年來,總是在為身在他鄉的異客,身在海外的游子,傳遞著萬般的思鄉之情,年復一年。
今天,它累了!它身心疲憊。因為,它承載了太多太多沉甸甸的思念。此刻的它,定是不忍目睹人世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不忍目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別恨;不忍目睹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苦。這些傷感已讓它不堪重負,它無奈的躲進了云里。
天,漸漸的黑了,不見明月高懸,竟讓我想起去年的中秋來。
那天,傍晚時天忽然下起了雨,沒有月亮的中秋已讓人平添了許多鄉愁,落雨的中秋,更讓人倍添愁緒,于是,我寫了一篇《中秋雨》來寄托我那時的情感。
此時,我望著窗外,沒有明月遙寄相思,我索性將自己獨自關在書房,聆聽著那一首首久違的老歌《好久不見》、《人約黃昏后》、《月滿西樓》,翻看著昔日的相冊,獨自行走在往日的故事里,想念著我所想念的人,想象著沒我的日子,你的孤獨,不覺潸然淚下。
于是,思念如潮水一般在我的心頭泛濫。
我至親的人,我的想念,你懂!不是嗎?我只是不想讓你看到我流淚的雙眼,我強顏的歡笑是不想讓你為我牽掛,是不想讓你為我擔憂,我是在證明我的堅強與勇敢。
我至親的人,請不必擔心,沒有你的日子,我的心會居無定所,因為,我已習慣了心隨你漂泊。
歲月流沙,無法沉淀過往的痕跡,我的思念仍然積滿心田。
盡管,在我的心里,這個中秋月不圓。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二
這個中秋雖然全家都在奶奶家一起吃團圓飯,一起坐在院子里賞月吃月餅,但對我來說,這個中秋并不團圓,我總感覺少了一個人——我的爺爺。
“快快上酒菜,快快上酒菜”,天還沒有全黑,爺爺就像喚仆人一樣叫著我們上菜上酒,平時愛和爺爺吵架的奶奶在這時和爺爺相處這么好,原來奶奶也有和藹的一面啊。
開始吃飯了,爺爺一手拿筷子一手端酒,這些都是平常的事,唯一不同的是,他竟然背起了《五柳先生傳》,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拿去我的《文言文全解》,他背到“性嗜酒”,停了一下,然后像詩人一樣,說自己愛讀書好喝酒的優點,我一思考,大聲叫道:“爺爺,你很像陶淵明,他也是愛讀書,好喝酒。”“好好好,聰明”爺爺連連叫好,可奶奶不高興了。“像什么陶啥,如果像,還不寫詩?”
吃完飯,天也黑了,圓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夜空,星星在旁邊伴隨著它,該賞月吃月餅了,我們搬上桌子,拿上凳子,端上月餅,開始賞月,我看著月亮,月亮也看著我,爺爺遞給我一個月餅,我一看是我最愛吃的五仁餡的,我們一邊吃著月餅,聊著家常,一邊賞月。高高興興的度過了去年的中秋。
到吃飯的時間了,我在臥室里等著“快上酒上菜”那句話,可一直沒人說,直到我出去一看,菜都上好了,人都坐齊了,只有我和爺爺沒在桌旁,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還想聽爺爺背的《五柳先生傳》,但聽不到了。吃完飯,又是往常的賞月,再沒有人遞給我喜歡吃的`月餅,想睡覺也睡不著,我在默默的哭,我想爺爺了。我對著月亮說:“您好嗎?我很好,我在賞月,您也在賞月,對嗎?”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三
中秋月圓,約三兩好友,一起前往“蓮花山”賞月。
一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夜,剛剛暗下來,云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寧靜的氣氛。我們把墊子鋪平在草地上,在兩棵樹之間綁上吊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月餅,放慢心情,放慢動作,慢慢賞月,慢慢品嘗。
柔和似絮的浮云,簇擁著盈盈的圓月冉冉上升。月色朦朧,月下的景物似乎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草地另一邊的小孩子們跑著、笑著,歡呼著追逐著,別有一份月下的歡快。童年真好,快樂如此簡單,幸福如此滿溢!
我選了自己喜歡吃的咸蛋黃月餅,獨自躺上吊床。不知何時,大家都靜默了,抬頭望月。莫言筆下的紅月是悲壯的,藍月是慘戚的,白月是靜默的。我卻最喜歡他筆下的黃月,那是一種淡雅的美,脫俗的美。
在背景極深邃的夜幕之下,還有幾顆淡黃色的星,在安然裝飾著這寧靜而淡遠的夜。遙望一輪圓月,思緒起伏,不知不覺,眼眶忽然潤濕了。月光是這樣的柔和,思念是如此的沉重。
這個中秋是不一樣的。我的心里滿滿都是懷念。看城市的霓紅沖淡了夜色,然而月光的皎潔不減一分。正如我對親人的思念,不會隨著時間的過去,減少一分。
這個中秋不一樣,去年還陪伴在身邊的親人已經不在了,他們已化作星星在天上守護著我們。爺爺和外婆永遠都在我的心里。愛在,我們便永遠不分離。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四
又是一年中秋時,中秋背后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就似夜里的圓月溫暖人心。
夏夜的'風,卷走了白日的浮躁,留下一片安寧。我伴著父母倚在竹凳上,看那明月幾般動人。月撒下幾瓣溫柔,浮在心海。它像身著銀紗的女子,身居群星之中,眼里流轉著幾分溫婉;它巧笑倩兮,溫柔地俯視塵世中談笑風生的人們;它似一聲呼喊,催促著歸家人的腳步;又似一盞明燈,溫暖著幾經坎坷的人們。明麗卻并不艷麗,純潔卻并不無情。月像位不諳世事,卻心地純良的小孩,為人們的團圓而歡欣。
涼風,習習吹來,爸爸與媽媽笑語相談。爸爸刻板嚴肅的臉,露出了久違的笑,眼中的疲倦與無奈似乎被清風吹散了,只留下一汪安寧的光亮在閃爍。媽媽蠟黃的臉上紅潤了幾分,有著不輸于青春少女的風華,看起來顯得更加精神,更加美麗。
爸爸突然心血來潮,提議去附近的一個山坡看看,我與媽媽欣然接受。走在路上,我身上的包袱減輕了,疲憊與苦惱像汗一樣,滴落在地上。我們踏踏實實地走,爸爸走在前面,我和媽媽走在后面。走著走著,爸爸漸漸放慢了步伐,媽媽偏頭看了他一眼,流露出一絲心領神會的微笑。父母臉上的笑容照亮了我的世界,媽媽不再抱怨煩惱,反而開始講起了我小時候的囧事,不時逗得爸爸與我開懷大笑。笑聲,灑落在每一個月光彌漫的角落。
登上山坡,眼前的繁華不由讓我張大了嘴巴。原來,在這片樹叢遮蔽的后面,居然有這樣一個奇妙的世界:月懸在遠處的定山湖上,波光粼粼,月的倒影被模糊,似一條白色絲巾飄在湖上。周圍的萬家燈火,映入湖中,映在我們眼中——是月光融融、是光影幢幢、是美麗繁榮。媽媽的眼中有了幾分異彩,在慈祥的面容上,有著不同的韻味。父親微張雙唇,臉因為散步而有了緋紅的色彩。眼中映著月,映著萬家燈火,也映著滿溢的幸福。
中秋,本是因嫦娥奔月而生,卻撮合了多少未曾團圓的人們。湖中,月舞著她的婆娑,也平息了心中的孤寂。這個中秋讓我感動,讓我心醉。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五
這個中秋節,是第一個你不在我身邊的中秋節。課堂上,老師嘰嘰喳喳如鳥叫的聲音在耳邊回蕩,白板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屋外雷聲震天,卻依舊喚不醒那個沉浸于對你思念中的少年。
輕快的下課鈴聲響起,就像清晨的鬧鐘,將我從濃濃的思念中拉回,隨后我快速跑出了教室。我來到你從前授課的教室,里面一片黑暗,輕輕打開燈,里面的一切就像我們以前在時一樣。只是久無人用,積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我將這惱人的`灰塵輕輕拂去,這教室立刻充滿了溫馨,仿佛我們未曾離開,而你依然在那里。
淚水悄悄地從我的臉龐滑落,像斷了線的露珠,突然,一個孩子氣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不要哭了,再哭就不可愛了呢!乖,不哭了,看老師給你帶了什么禮物?祝你中秋節快樂!”
我一下破涕為笑,抬頭看向四周,你正拿著一支鮮花站在教室門口!我胡亂地擦干了眼淚,向門口熟悉的身影撲去。呀,什么也沒有!原來你沒有回來,這美好溫馨的畫面不過是我腦海中的想象罷了。
“嗡嗡……”,手機震動了一下,原來是你在朋友圈發了新的消息。那條消息沒有特別之處,只是你和一群小朋友快樂的笑容!我默默點開那個熟悉的頭像,輕輕發送了一條“中秋節快樂”的祝福,卻沒有絲毫的回應。我回你是秒回,而你回我卻是輪回!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六
去吳剛的桂花樹下對飲,是母親釀的桂花酒。
夢里,醉了,醒了。
看看山,山最高,也高不過父母的恩情,
望望海,海最深,也深不過對爹娘的想念。
歲月流轉,一晃十八年,
十八年,只有在夢里見到你們--我的'爹娘。
我騎自行車十里,
去同年爹兒子那里弄爸最愛吃的糍粑,
去讀一本好書講給母親聽,
去學唱一首好聽的歌在母親耳邊淺唱。
我學織毛衣了,
織一件母親最愛的毛衣,
給母親買最好的進口藥,
拿出幾十萬給母親造血。
我回家再也不只停一下就走,
爸,我要好好陪您,
給您剪指夾,給您洗臉,給您喂飯,
看您笑,笑得開心時,
給您擦嘴角的口水。
爸,我就去找您寫給我們最后的信,
還記得第一句:
要是你們的娘還在,
我也許會多活一些日子。
爸啊,兒女們不孝啊,
爸,要是您還在,您還在,
女兒懂了,全順著您,
女兒那也不去,
您就到女兒身邊,
女兒推著輪椅讓您看世界,
您照樣每天看電視,等女兒下班回來,
女兒再也耐得煩給您說工作,
女兒再也不逼您走路。
爸,我去看您的同年了,
看到同年爹,女兒就像見到您,
背過身,女兒淌的全是淚水。
十八年,女兒想您時就說,
爸,要是您還在,
女兒要不知有多少省略的。
對了,爸媽,女兒一直想做一件事,
就是把老宅翻修,了結你們的心愿,
女兒一個人無私地做下來,
這還只是女兒多年心中的秘密,
中秋了,女兒把這個秘密告訴二老,
你們相信女兒能做到。
這個中秋,你們一定過得特開心吧。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七
那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豪放李白,那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李白,那個“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的灑脫李白,那個“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真情李白,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然而,這是記憶中第一個下雨中秋,這是記憶中第一個無法賞月的中秋,這是記憶中第一個家人無法團聚的中秋。
哥哥在幾百公里外的山東上大學,中秋不回家。晚飯后無聯地刷著朋友圈,突然看到哥哥的動態便不自覺地停下來。望著手機里的照片和下面的評論,不知說什么好,還是點開了對話框:“哥,中秋快樂”“謝謝、你也是”“在大學里怎么樣”“挺好的,就是有點想家。”在屏幕前的我不知道說什么好,人總會長大,就像鳥兒的羽翼豐滿了一樣會振翅高飛,哥哥飛去了心儀的大學,而我則繼續留在這片林子里靜靜長大。
在這個被雨淋濕的中秋,多么遺憾不能一起賞月,恐怕也只能借古人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遙寄相思了吧。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八
獨自站在窗前,抬頭仰望那一輪明月,心中百感交加——多么希望一家人一起去看煙花呀!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爸爸媽媽,你們給我驚喜的驚喜是什么呀!過了12點今年的春節就結束了。
“文文,想什么呢?走,我們,去臨江看煙花。”這聲音既陌生有熟悉,我慢慢地回過頭,尋找著聲音的來源。啊!我的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不感相信我的眼睛,更不敢相信那句“文文,想什么呢?走,我們,去臨江看煙花。”兩年沒見的爸爸媽媽竟然出現在我的面前,驚喜和愕然是我現在的心情,但是驚喜大于愕然,我雖然想撲到我思念了兩年的懷抱。但是,我的腿麻木了,我拍驚喜突然消失,又是一場夢。我突然想起老師說過的話,做事要勇于嘗試,對,我要嘗試,希望這是事實。我一邊往他們的面前走,一邊大喊:
“爸爸,媽媽”
“哎,我的兒子”
是真的,爸爸媽媽真的回來了,回來了。我心花怒放。
文檔為doc格式。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十九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如此詩意的時節,有情懷的我們當然不能錯過。于是,“品詩詞,話中秋”的主題班會就應運而生。
同學們從家里帶來了果品、月餅等,美食還需大家分享著品嘗才更有味道。這些有著精美包裝的月餅在家里又有幾人會垂涎三尺呢?“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有了詩詞、音樂和老師、同學為伴,那感覺就完全不同了,“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再有文化潤色,月餅的”身價“可是倍增啊!
這次中秋活動由八組同學承辦,他們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高效且積極地準備著活動的每個環節。
首先,全思遠同學繪聲繪色地為大家講述了吳剛伐桂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幽默的語氣和搞笑的表情搞得大家笑聲不斷,熱場成功!緊接著,為了讓大家細心品“月”,全班同學在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賞析了《望月懷遠》等富有中秋情意的詩詞。大家伴著婉轉抒情的樂曲,一起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品味了張九齡在月下思念親人的纏綿情意;在“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中體會白居易在月圓時的凄涼與孤寂。各組同學還各自交流分享了不同家鄉、不同家庭過中秋的習俗傳統。有的同學說,在老家西安過中秋,每年都會在古老的城墻外觀看盛大的游藝表演,場面之熱鬧不亞于春節。有的家庭會在月下擺上鮮果和月餅供奉月神。其實,追溯我國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長文化,長姿態呀!
接下來的有獎競猜猜燈謎環節更是激烈,謎面一出,所有人都爭先恐后,紛紛舉手,同學們在激烈與歡樂的氛圍中“大顯身手”!一節課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結束曲是由金如珍同學帶來的口琴表演,時而悠揚時而歡快的樂曲令所有同學都陶醉其中。閉上雙眼,仿佛已然化身為繁星點點,穿梭在宇宙之上,傾醉于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中秋是溫暖的笑容,是舒暢的心情,是深厚的思念,是溫馨的團聚……月圓之時,祝愿大家,節日安康!
這個中秋了(匯總20篇)篇二十
中秋賞月,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傳統,從什么時候愛上月亮的早已記不清楚,卻唯獨記得,是因為愛上李白的詩,才愛上月亮的,那個“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豪放李白,那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李白,那個“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的灑脫李白,那個“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真情李白,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然而,這是記憶中第一個下雨中秋,這是記憶中第一個無法賞月的中秋,這是記憶中第一個家人無法團聚的中秋。
哥哥在幾百公里外的山東上大學,中秋不回家。晚飯后無聯地刷著朋友圈,突然看到哥哥的動態便不自覺地停下來。望著手機里的照片和下面的評論,不知說什么好,還是點開了對話框:“哥,中秋快樂”“謝謝、你也是”“在大學里怎么樣”“挺好的,就是有點想家。”在屏幕前的我不知道說什么好,人總會長大,就像鳥兒的羽翼豐滿了一樣會振翅高飛,哥哥飛去了心儀的大學,而我則繼續留在這片林子里靜靜長大。
在這個被雨淋濕的中秋,多么遺憾不能一起賞月,恐怕也只能借古人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遙寄相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