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地理論文篇一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關于初中地理論文范例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生活化教學沒有得到切實實施。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多數(shù)學校紛紛開始投入教學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雖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舉措,但是成效不大,特別是生活化教學。許多初中地理教師在采用生活化教學時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已,沒有切實實施其教學方式,導致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1)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發(fā)揮自身的輔導性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獨立思考與探究地理問題。教師應有效地運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熱情,通過一些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與解決問題。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海陸的變遷》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扮演國家講解員,運用多媒體輔助播放海陸變遷的過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海陸變遷過程的認識,隨后針對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知識點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進一步探討海陸輪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運動等問題。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科學興趣、探究精神。
(2)結(jié)合生活事物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教師應訓練學生有意識通過觀察生活中關系到地理知識的信息,強化自己提煉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積極尋找生活中有關地理方面的問題,展開探究。例如,通過看電視新聞了解世界各個地區(qū)的氣候,結(jié)合世界氣候分布圖記憶典型氣候類型與分布地區(qū)的典型代表,并結(jié)合日常生活的實例認識與了解氣候?qū)θ祟惿詈蜕a(chǎn)的影響。此外,地圖是學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沒有地圖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強化學生對地圖的認識與記憶,如通過圖案來記憶我國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的輪廓,如黑龍江省像一把斧頭,四川省像一只四腳朝天的烏龜?sh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記憶的興趣。
(3)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案例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例,通過與實際生活結(jié)合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與思維能力。同時可以通過思考、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地理現(xiàn)象的生活實例,從中總結(jié)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豐富自己的地理知識。此外,教師結(jié)合的實例應該具有時效性與代表性,如與地理某個知識點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教師應結(jié)合熱點分析并讓學生提出正確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將學到的地理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提高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效率。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提供201x年6月13日發(fā)生的“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成功對接的熱點背景材料,讓學生進行四個步驟分析解決問題:第一步,提取信息。從所給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隱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題有關的隱藏信息找出來;第三步:知識反饋。思考所問問題與書本上哪些知識點有聯(lián)系,這些知識點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識。把所給信息與書本上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得出答案。運用所學的知識結(jié)合材料分析。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應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將地理知識與自然、生活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去認識與了解大自然與生活,增加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理的思維和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生活這一媒介學好地理,學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應用可以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初中地理論文篇二
課堂教學模式指的就是教師們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即圣人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在不同的課堂上,以及在對待不同的學生時采取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教學模式》一書中,喬伊斯和韋爾認為:“教學模式是構(gòu)成課程和作業(yè)、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钡菑哪撤矫鎭碚f教學模式并不是一種計劃。因為將模式引入到教學理論中,只是希望能夠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者教學理論下建立起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的基本框架或者結(jié)構(gòu)。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指向性;(2)操作性;(3)完整性;(4)穩(wěn)定性;(5)靈活性。
(一)需要明確教學目標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設計都是有著一定的目標性,即是需要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模式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教學模式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非洲》,其教學目標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1)知識與技能,學生需要掌握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征、主要河流、主要資源;(2)過程與方法,練習看各種氣候圖,訓練讀圖分析能力,學會通過對比法了解尼羅河和剛果河的水文特征;(3)情感,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樹立起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教師必須在明確這些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或者是套用合適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教學模式才能夠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教師們也才能夠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
(二)需要注意對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
如今教學在很多時候已經(jīng)不再是“一支粉筆+一本教材”,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可以應用到教學中,例如多媒體。雖然這些先進的教學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將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把宏大場景作縮微處理,轉(zhuǎn)瞬變?yōu)槎ǜ?,化枯燥為生動。但是如過不注意,則極有可能形成喧賓奪主的效果,不僅僅是無法提高教學效果,還會形成反作用。因此在進行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的時候,需要考慮好如何應用這些先進的技術。
(三)需要注意靈活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如今,課堂教學活動并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教”,而還包括了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學”。因此在構(gòu)建相應的課堂教學模式時,需要注意教學模式的靈活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主動的去“學”。為此,教學模式需要考慮到提升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與思維。例如可以設置相應的問題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中國的水資源》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表現(xiàn)在什么方面呢?水資源時間上分布不均,是否就可以說,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就一定分布均勻,沒有矛盾了呢?應該如何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現(xiàn)象呢?究竟應該是北方的“土老哥”南下去“打工”還是南方的“水兄弟”北上去支援呢?為什么?如今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十分嚴重,這種現(xiàn)象又該如何解決呢?讓學生們通過思考,給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再根據(jù)學生們的回答情況進行補充。這樣做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分析,獲取了答案,教師的補充使得他們的答案更加的準確合理,他們就會獲得相應的喜悅感和成功感,同時還能不斷的提升對問題的應變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于增強創(chuàng)新思維的敏捷性。
(四)需要考慮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得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學的過程并不僅僅是一種認知的過程,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情感的投入和交流的過程平等?!闭驗槿绱?,在構(gòu)建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行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構(gòu)建出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在“知識、情感、意念、行為”等多方面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教師必須要明白,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加強對課本知識以及其他技能的傳授與培養(yǎng),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與肯定,能夠與他人建立起平等的關系,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尤其如此。為此,在構(gòu)建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教材中挖掘出能夠培養(yǎng)和感染學生情感的部分內(nèi)容,并進行一定的加強與潤色,讓學生能夠加大在學習上的情感投入,使學生們能夠獲得學習的積極情感,例如那綿延萬里的萬里長城、舉世聞名的黃河壺口、有雪域之稱的青藏高原、千姿百態(tài)的雅丹地貌等等,都能使學生產(chǎn)生崇敬、贊美喜悅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內(nèi)容的以及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產(chǎn)生情趣和熱愛。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的《中國的人口》時,首先教師可以結(jié)合我國的經(jīng)濟與社會等各方面的國情,對我國的人口特點進行詳細的介紹。并結(jié)合當下的一些時事,引導學生們對我國人口的特點以及人口增長后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的資料進行收集,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主題活動。同過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展示,會激發(fā)出他們的強烈的愛國熱情與求知欲望,他們會積極的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減緩我國的人口增長?有什么對策可以緩解人口增長帶來的就業(yè)壓力?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的減輕人口增長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如資源緊缺等?”在課后,他們會更加積極的進行資料的搜尋,或是去圖書館查找相關的書籍,或是利用網(wǎng)絡搜集相關的資料。在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中將學生的情感因素考慮進去,能夠更加容易的激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正面情感,從而讓他們更加積極的去學習地理知識,同時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并不斷的通過教學實踐進行改進,從而使得教學模式變得更加的完善。這些都需要我們地理教師不斷的進行探索。這里所講的只是筆者的一些粗淺意見,供各位同行參考。
初中地理論文篇三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如何營造愉快教育氛圍地理課堂,本人從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習的動力著手;把地理知識抽象事物形象化,營造愉快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體會成功,體驗愉快;利用活動和提高老師自身的形象等等措施融入地理課堂,把地理課堂營造成1個和諧融洽、積極愉快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地理課堂、愉快教育
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1切教育帶有樂趣”。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認為:情緒與個體的認知過程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愉快是1種積極的情緒,它能促進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的運轉(zhuǎn),可以使人們提高行動的效率,起到推動的作用。夸美紐斯也主張“課堂應當是1個快樂的地方”。
1、培養(yǎng)興趣,創(chuàng)建愉快學習原動力。
1.適時聯(lián)系學生所關心的時事熱點進行教學。
學生總是比較喜歡新鮮的事物,時事熱點由于具有較新的時效性,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如講西亞這1章之前,我聯(lián)系當時阿富汗反恐戰(zhàn)爭為時事熱點的情況,首先提出問題:現(xiàn)在正激烈進行的“反恐戰(zhàn)爭”發(fā)生在哪個國家呀?學生1致喊到:阿富汗!那么阿富汗位于亞洲的哪個部分呢?學生們便紛紛開始翻查地圖,于是,很自然地進入了該章節(jié)的學習。再如,在講巴西1節(jié)時,我對巴西國家隊在世界杯上的表現(xiàn)稍作評論,便使學生對巴西這個國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2.借用詩歌,謎語講解地理事物。
詩歌,謎語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比較特殊的格式、形式。他們能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在講到《山地垂直自然地帶分布圖》時,我選用了白居易的“人間4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說明山地氣溫及熱量的垂直變化,這使得地理事物更加直觀、鮮明。還有,在講“地圖”時,我采用謎語導入:容納萬水千山,胸懷5湖4海,藏下天下名山,渾身絢麗多彩。通過謎語,使學生形成輪廓概念,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地圖特征、作用等的印象。
3、通過相關的歷史故事來輔助學生記憶,理解。
地理事物和天下萬物1樣是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正是過去的延續(xù)。在講到非洲政治地圖的變化時,我指導學生看圖并提問;為什么非洲許多國家之間的邊界會呈明顯的幾何圖形呀?很多學生踴躍猜測。最后,我給出答案,造成這種疆界的劃分主要是西方殖民主義者為了便于達成交易,就直接在地圖上用尺子劃分各殖民地的邊界,從而形成了非洲許多國家直線邊界的特點。大家恍然大悟。
4、積極開展第2課堂,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興趣。除定期開展第2課堂活動外,還先后組織學生參觀天象館、氣象衛(wèi)星觀測站等科普基地,拍攝月球表面、太陽黑子等天文照片,不斷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和提高地理興趣。經(jīng)過1年的準備,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電腦排版,自編了1份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天、地、人》地理雜志,既提高了自己應用知識的水平,又使全校同學能1齊分享他們的成果與快樂。
2、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事物形象化,營造愉快氛圍。
1、巧設比喻,便于記憶。
恰當?shù)剡\用1些比喻,常起到“調(diào)味品”的作用,將知識趣味化。我們可把足球強國意大利的主體輪廓圖形比作1只長筒靴,而西西里島比作1只足球;將非洲的輪廓比喻為1把火炬。再如,總結(jié)等溫線的分布規(guī)律時,可指著《1月、7月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因勢利導:這彎彎的等溫線是否更像1個安圖享受的人呢?熱時向冷的地方(高緯)跑(突出),冷時向熱(低緯)的地方跑(突出)。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通過圖片、實物標本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正所謂:百聞不如1見。中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較低,將地理事物形象化,直觀化更有助于他們理解。因此,講到“陸地地形”時,學生如何才能區(qū)別多種多樣的地表形態(tài)呢?我們可以用幻燈片將各種典型地形的圖片投影出來,同學們在觀察歸納后便都明白了。再如講到“礦產(chǎn)資源”這1節(jié)時,學生對石英、方解石、硫鐵礦等礦物比較陌生,我便將相應的1系列礦物標本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同學們1時興致高漲,很感興趣。
3、讓學生充分體會成功,體驗愉快
1、鼓勵為主,給學生更多的肯定。
學生都渴望別人的了解,也比較愛面子,很多人害怕在課堂之上答錯問題。所以課堂中,我很少點名提問。1般是將較復雜的問題分拆成幾個小問題,按列或排讓學生依次作答,使每個人參與的次數(shù)和成功的機會大增;若遇到學生不會回答或回答不正確時,我會馬上給予鼓勵和啟發(f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克服不良的心理習慣。
2、喚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及對成功的渴望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競爭就沒有成功。雖然時間比較少,但我們還是見縫插針組織了3次地理競賽。比賽時無論場上隊員還是場外觀眾,都全神貫注不肯放過主持人所說的每個字。如果本隊選手答錯了,馬上傳來1片惋嘆之聲,而1旦本隊選手答對問題,便即刻欣喜若狂,吶喊歡呼,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
3、具體對待,樹立自信。
有個別學生由于小學基礎太差,對學習地理產(chǎn)生較大的畏難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除了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之外;課堂之上,我亦會適時問他們1些簡單的問題,或他們所擅長的有關知識,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如:在講到“美國的工業(yè)分布”這1知識點時,我提問1個對籃球很感興趣的學生:這是1道擴展題,請看這幅《美國工業(yè)區(qū)和主要城市分布圖》,然后依次說出用以上主要城市命名的nba各個球隊的名稱。當這個學生1口氣說出10幾個頗有意思的球隊名稱時,班中掌聲雷動。
4、利用活動,引導愉快的行為
“學”的主體是學生,1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不只看老師講得如何,關鍵是要看學生學得如何。所以,我會在課堂上安排1些恰當?shù)幕顒?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主動的去學習,這也是愉快教學不可缺少的1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初1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現(xiàn)欲都10分旺盛的時期,如果能滿足他們這1心理要求,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有進1步的發(fā)展。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很多適合學生參與的小活動。
結(jié)合地理學科特點,我安排學生制作“小地球儀”、“中國地圖”、“手抄報”等活動性作業(yè),并在課堂上及時進行講評。同學們都很積極的參與其中。在講到北美的“5大湖”時,我要求每位同學畫1幅5大湖形狀簡圖,然后,要求他們默記5大湖的名稱,先提問能夠記住兩個、3個、4個名稱的同學,再提問記住5大湖名稱的同學。這樣,不同知識水平的同學都能參與進來。沒有畏難情緒,能夠愉快地接受這些知識。
1 2下1頁
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對1眼能看到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但對藏在后面的奧妙卻很感興趣?!币虼?在課堂上應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去尋找答案。如講“非洲的地形”時,因內(nèi)容多、不易記住,我就先在黑板上畫了1幅非洲輪廓圖。然后按高原、山脈、盆地3個 地形區(qū)分成組,讓學生自己找出來填到黑板上,最后再填上幾個小的地形區(qū),填完后讓其他同學判斷正誤。整個課堂都活起來了,而且還產(chǎn)生了小小的爭議。這時我再出面解答出現(xiàn)了的問題,然后邊畫邊講了“東非大裂谷”。這樣1幅完整的非洲地形圖就完成了。因為是同學們自己填上去的,所以印象特別深,原本枯燥的東西也因此而變得快活豐富了。
課堂上這些實踐活動,能引導學生及時的參與。所以,它能不斷地引起和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需要。
5、加強自身素質(zhì),創(chuàng)造“愉快教師”形象。
要讓學生“愉快”,首先教師必須“愉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1個會心的微笑、1個親切的眼神、1句幽默的發(fā)問、1個循循善誘的舉止,甚至整潔、典雅的衣著,都會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心境和積極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教師要注意精心備課,博覽群書,充分準備。課堂上利用各種合理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美好的愉快學習氣氛,達到師生間的協(xié)調(diào)默契,將學生引導進神圣的科學殿堂。對于課堂可能出現(xiàn)的不愉快因素,教師要以寬容、大度的氣質(zhì),巧妙地融而消之。另外,還要注意作好后進生的思想工作,讓那些后進生逐漸加入到有趣的課堂教學中來。
作為地理科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我們正處在改革探索時期,認識到我們肩負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的任務。只要我們努力探索,重視地理學的愉快教學,勤于實踐,1定能夠扎扎實實地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
初中地理論文篇四
一、首先,我們一定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不能忽略那些基礎的知識。首先,要認認真真地閱讀課本,掌握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在閱讀課本時我們可以這樣做:1、閱讀課文標題,明了課文所講的主干知識,在心中構(gòu)建最基本的框架。
2、閱讀正文,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點
3、然后閱讀注釋以及地圖,讓它們來幫助我們理解課文,我們無論在課前預習還有復習時都可以這樣做。
1、書上的圖必須一一理解,學會分析、應用。
2、充分利用填圖冊,按要求與規(guī)格填寫地理事物。
3、無論是平面圖、立體圖,還是示意圖、景觀圖,能畫出大體輪廓,加深印象與記憶。
四、需要做一定量的習題。我們不是經(jīng)常說“熟能生巧”嘛。我們要通過練習鞏固我們學到的知識,另外,練習有助于我們在考試做題時很快地找到入手途徑。在練習時我們要注意掌握一般題目的做法,同時也要注意一些新穎的題目,以拓展我們的思維。
學習沒有止境,我們要花費時間與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不管怎么樣,我們都需要刻苦努力,一點一滴地積累,相信你的耐心與恒心會得到回報,到會考就穩(wěn)操勝券了。還有,千萬別抱僥幸心理,永遠不要想著“臨時抱佛腳”的事兒,否則到考試會亂了陣腳,拿到考砸的成績單只能認命咯。世上無后悔藥,不要浪費可以學習的每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