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鍛煉語言組織能力,豐富自己的內涵。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優秀作文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文。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一
昨天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到汴繡廠精品展覽室欣賞了汴繡,這真是一次名符其實的藝術欣賞。
近處一個人帶著幾匹馬在河中洗澡,河水漫過了馬的身子,顯現出來的只有一個馬頭和馬背了。郎世寧的這幅畫已經是名畫了,但一針一線繡出來效果更好,光彩淡雅,極有立體感。《天鵝圖》中湖水占滿了繡屏,是用深藍、淺藍、碧綠、淺綠和白色的絲線繡的,繡出了湖水的波紋與清澈,像真的湖水一樣,湖旁有一枝玉蘭花和一小片荷葉。湖上有天鵝的一家,是兩只大天鵝和四只小天鵝。大天鵝紅嘴、黑鼻,脖子伸得很長,全身雪白的羽毛繡得絨絨的,非常逼真。小天鵝渾身灰色,嘴是褐色的。四只小天鵝在兩只大天鵝身旁玩耍、嬉戲,生動逼真地繡出了這個快樂、幸福的鵝家庭,繡得極有質感與立體感。我還觀賞了許多作品……我看見一幅作品上一只雄鷹站在松樹上鳴叫,它大張著翅膀,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視著獵豹,擺出一副王者風范:渾身彩色羽毛的鸚鵡回頭用好奇的眼神望著你:牡丹花爭奇斗艷:八只鶴在水中玩耍、捕魚:鐵塔在你面前傲然挺立……幅幅都繡得栩栩如生。
參觀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汴繡廠,那些藝術精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都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蘊令我稱奇,五顏六色的絲線在這些能工巧匠的手中變成了藝術品,這不得不令我嘆為觀止,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們的汴繡會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二
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們東風西路小學的全體師生利用星期一至五的中午2:00---2:30分的時間,在學校的大操場舉行了“快樂大課間活動”。自從舉行了這個“快樂大課間活動”后,更加豐富了我們小學生在學校的課余生活,每次活動都令我記憶猶新。下面,就讓我來說說最精彩的一次吧!
那一天,晴空萬里,同學們剛從午休醒過來,個個睡眼朦朧的,老師給我們提了提神,馬上就帶著我們下去參加大課間活動了。
先是做校園自編韻力操,剛做完,同學們就都“醒”了,真是“不做未睡醒,一做全是勁”啊!
接下來是大課間的真正開始了,我們班首先是玩糖粘豆,全班一共有50個人,因為人數太多,所以一次不能玩完,只能分男女同學來玩。游戲規則是:
1.首先,讓所有的同學站在一起,并圍成一個大圈,再讓兩位同學站出來,象捉迷藏一樣,一要抓住對方。
2.被捉的同學要盡力跑,并跑到想替自己跑的同學前面,身子要碰到這位同學(這就叫“粘”了)。那么,這位同學就成了替罪羔羊要馬上逃跑,要不然就輪到他抓人了。
首先是男同學玩。“游戲現在開始!”隨著蘇老師的一聲令下,游戲開始了。
先是小胡和小鄭開始玩,他們你追我趕,小胡由于腳下打了一滑,就追不到小鄭了,而小鄭就馬上“粘”到小王那里,小王馬上“飛”了出來,對著小胡做了個鬼臉,把小胡惹得生氣了,他不甘心,對著小王窮追不舍,但是小王更妙,來了一個“猴子流體術”,避開了小胡的“攻擊”。這時,小王看見了我,他靈機一動,馬上“粘”到我的身上,把我嚇了一大跳,我拔腿就跑,跑了好久的小胡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他還是對著我窮追不舍,我馬上并“粘”到小張那兒了……。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三
一、說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春天來了”這一主題展現給孩子們的是一派勃勃的生機。在這個主題中孩子們感受到了春雨的纏綿,領略到了春風的和煦,欣賞到了花兒的繽紛??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歌唱春天的花兒、吟誦春天的詩詞、聽有關可愛的蝴蝶的故事。而在時常的活動中,我看到如果幼兒無意中發現了蝴蝶時,他們對蝴蝶的喜愛和極欲模仿的表演欲望。由此使我想到讓幼兒通過日常對蝴蝶飛舞的感知來進行藝術欣賞活動。于是我想嘗試著把經典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的《化蝶》引入我們“春天”的主題中,因為《化蝶》是經典中的經典。讓孩子多接觸美的事物不僅可以愉悅他們性情更能激發他們對美的表現和創造。
《化蝶》是一首4/4拍的樂曲,整首曲子共分四個樂句,曲調悠揚舒緩,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我希望那優美、感人、悠揚的旋律,讓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嘗試著將心中美盡情的表現出來。
二、說活動的目標:
1、感受小提琴協奏曲《化蝶》優美抒情的旋律,學習分辨樂句。
2、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即停止的造型。
3、享受音樂的抒情,并能愉悅地與同伴一起表演。
本次活動分三個層次:首先選用一曲激情奔放的二胡名曲《賽馬》導入活動,而后引出柔美抒情的《化蝶》,目的是讓孩子明確地區分出音樂形象和音樂情緒的不同。接著讓孩子欣賞《化蝶》旋律的優美,用不同的方法來分辨樂句,創編蝴蝶(小鳥、蜜蜂)等飛舞動作即停止的造型。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輕松自由寬松的體驗環境,只要不影響同伴,幼兒可以用各種動作,隨著音樂旋律釋放表演激情,而教師始終飽含熱情,不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讓幼兒獲得成功感。最后是活動的高潮,讓孩子在抒情的音樂聲中欣賞蝴蝶與花兒的故事,而后再與同伴一起表演,將心中美盡情的表現出來。這一環節中優美的樂曲加上可愛的頭飾,幼兒想象著自己是一只美麗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用舒緩的肢體動作非常投入地表演,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幼兒身心帶進音樂的殿堂。
三、說教法:
提問法:
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問題來引導幼兒思路,共同感受《賽馬》和《化蝶》。讓孩子明確地區分出音樂形象和音樂情緒的不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欣賞《化蝶》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直觀引導法:活動中,出示教具蝴蝶,引導幼兒觀察蝴蝶飛舞的動作、感知蝴蝶飛舞的情感和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編出音樂形象的動作,以該形象動作的舞動與停止來表現樂句的起始,如:蝴蝶、小鳥、蜜蜂等飛舞動作和停止時的造型。使幼兒正確把握和分辨樂句,掌握韻律結構。
情景教學法:
活動中不但為幼兒提供了《化蝶》的音樂及頭飾,還為幼兒提供了花朵頭飾,創設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情境,讓幼兒充分感受蝴蝶在花叢中快樂舞蹈的意境。
說學法:
觀察模仿法:
在欣賞教師的引領動作中,引導幼兒觀察和感受蝴蝶的飛舞時的動作,遇到花兒里的心情表現等。
自主探索法:
通過教師的引領,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自主探索和創編其他動物可以用來表現《化蝶》音樂情感的動作和心情表現。
四、說活動流程:。
第一節:
通過幼兒欣賞一段比較激昂的樂曲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并通過樂曲里二胡的演奏手法來引導幼兒想象和感知曲風和回憶先前認識的一些樂器,使幼兒在欣賞樂曲的同時有關注樂器的興趣。這樣更能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情緒,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
第二節:在激情奔放的二胡名曲《賽馬》后引出柔美抒情的《化蝶》,讓孩子明確地區分出音樂形象、音樂元素和音樂情緒的不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欣賞《化蝶》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自覺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第三節:在上一節幼兒已經對音樂感興趣,已基本了解了音樂風格和情感的基礎上,讓幼兒再次感知和欣賞《化蝶》并試著用動作來表達所感知到的情感。
第四節:
讓幼兒在反復欣賞《化蝶》旋律的優美,嘗試學習分辨樂句,并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編出音樂形象的動作,以該形象動作的舞動與停止來表現樂句的起始,如:蝴蝶、小鳥、蜜蜂等飛舞動作和停止時的造型。使幼兒正確把握和分辨樂句,掌握韻律結構。
第五節:
這一節是幼兒自由表演部分,也是活動的結束部分。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通過對音樂的理解,通過對音樂形象和音樂情緒的把握自主自由的將所感知到的音樂情感用舒緩的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優美的樂曲加上可愛的頭飾,幼兒想象著自己是一只美麗的蝴蝶或是一朵美麗的花,用舒緩的肢體動作非常投入地表演,這種幼兒喜歡的游戲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幼兒身心帶進音樂的殿堂,群情激動,氣氛達到了高潮。
延伸活動: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小提琴協奏曲《化蝶》優美抒情的旋律,學習分辨樂句。
2、創編蝴蝶飛舞動作和停止的造型。
3、享受音樂的抒情,并能愉悅地與同伴一起表演。
二、活動準備。
三、活動重點。
目標1、2、3。
四、活動難點:目標1、2。
五、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聽到什么了嗎?咦,讓我們再安靜的仔細來聽一聽,到底是什么聲音呢!
1、幼兒欣賞二胡獨奏曲《賽馬》。
提問:你能猜一猜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這個樂曲中你聽到了誰?
是用哪種樂器來演奏的?你還欣賞過什么樂器的演奏?(教師可以適時的引導)。
師:嗯,小朋友們真棒,都能聽出來這是二胡演奏的。那今天老師要向小朋友隆重介紹一種樂器朋友,看看它是誰?(出示小提琴圖片)。
師:好,那我們又一起來聽一聽下面的這首曲子,看看會發現什么呢!
2、引導幼兒欣賞《化蝶》。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四
昨天我和媽媽逛市場,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在眾多的叫賣的商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精彩絕倫的剪紙藝術。
這里的剪紙不僅品種繁多、內容豐富,而且構思巧妙、寓意深刻,人物花草、民情風俗、鳥獸魚蟲,無其不有。剪出的動物栩栩如生、人物情態各異、場景美麗壯觀,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鄉土氣息。
店鋪的老板介紹說,我們的家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爾縣是個“剪紙藝術之鄉”,有剪紙大師張花女、劉玉堂等聞名中外的民間藝術大師,并且這里賣的剪紙,很多都是她們的傳人的作品呢……。
我和媽媽都聽得入了迷,真想看看她們都是怎樣用雙手剪出這樣讓人愛不釋手的藝術作品。最后,我和媽媽還高高興興地買了《二妞放牛》、《連年有魚》等幾副剪紙作品。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剪紙藝術。今年的藝術節與往年不同,我有幸被老師選中代表班級參加全校舞蹈決賽。
為了在這次藝術節決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我和媽媽做了精心的準備。媽媽特意為了借了漂亮的演出服裝,還給我買了舞蹈伴奏光盤。我也抽出很多時間,反復地練習了我準備參加決賽的舞蹈。
決賽終于來到了,舞蹈決賽競爭非常激烈,參加舞蹈決賽的都是經過層層比賽選拔出來的,所以個個跳得都非常好。在決賽中,我是第三個上場的,我跳的舞蹈是“采蘑菇的小姑娘。”在決賽中,我隨著舞曲跳得很放松,每個動作做得都很到位,舞姿優美,發揮得很好,贏地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我很有信心奪取第一名,因為我感覺我是最好的!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五
如果說科學是物質的升華,那么藝術就是精神的養料。古人認為“琴棋書畫詩酒花”,是一個有涵養的人一輩子都離不開的七件東西。美術,不僅僅是描繪眼前所見所聞之景,更重要的是將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或細膩或尖銳的筆觸,自心中由內而外自然地流露。
美術創作,是筆尖的舞蹈,更是心靈的盛宴。誠然,西方寫實的美輪美奐讓我們嘆服,東方寫意的山水又何嘗不能讓人擊節贊嘆呢?同樣的一幅畫,心境曠達者悟出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曠遼;雄心壯志的人看出了鷹擊長空素梅傲雪的風骨;身陷囹囫而不失希望者發現了無盡黑暗中的一點星光;猥瑣困頓者卻只能獨自咀嚼千山鳥飛絕的寂寞,看不到孤舟釣翁的超脫。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所見所感都是不同的。美術是一面鏡子,一面人心中的鏡子,映出每個人心中最真實的自我。
世界是荒誕的,唯有藝術攜希望之光沖破黑暗;世界是紛擾的,唯有藝術用一絲明悟指引生命之路。
藝術是生命的底色,樸素之中見性靈!
欣賞一幅大師的作品,就是在與一個偉大的靈魂對話。我們從八大山人的筆下品出了淡泊的明悟,從徐悲鴻的萬馬奔騰中聽見了生命的嘶吼。記住那一張薄薄的畫紙,我們可以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馳騁,駕著阿波羅的金色馬車去追尋日升月落的扶桑與歸墟,揮動伊卡洛斯的翅膀去富春山掬起一朵浪花。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從畫中,我們看出了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的淡泊,聽見了世俗紛擾的嘈雜,感受著兄弟情深的溫暖。用自己的手掌輕撫那逝去的歷史,用鼻尖輕觸百世之繁華。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六
今天,又要讓我們獻出愛心的時候了,可是這次不一樣,用買東西的錢捐出去。
中午的時候,只見小朋友井然有序地排著隊,進了操場。其他班也陸陸續續地到了。活動開始了,剛才安靜的操場頓時炸開了鍋。只見玩具、文具、書本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操場簡直變成了百貨商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我還是一手空空。大家哪?都有了自己的東西。我聽見“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于是,我擠了進去,看見一輛嶄新的而且用子彈做的坦克。我立即迷住了,問:“這個東西多少錢。”那人卻說:“實在對不起,我們這個東西剛剛被人預定好。”我只好心灰意冷地走了。突然,我看見一個精致而又漂亮的儲錢罐,我想:“我不是正想要一個儲錢罐,如今正有一個,真是得來全部不費功夫啊!”我二話不說就賣了下來,我對它摸了又摸。我又賣了一個中國地圖的拼圖。
這個活動真是一舉兩得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七
繪畫作品之所以讓人覺得賞心悅目,就是因為其異常細致。而我一開始學畫時卻沒有領悟細致的魔力。
那天我興致勃勃的去學畫,結果就讓畫一個頭部的線描,我很不高興,這么一個人頭,很快我就能畫完了。雖不怎么情愿,但我還是拿起筆,剛瞟了一眼原圖就“唰、唰、唰”地做起了畫。果然,半小時不到,一位少女的面孔就躍然于紙上。我仔細地打量著她:一雙水靈靈的眼睛顯得神采奕奕,一張櫻桃小嘴微微綻出一個微笑,好像有什么話跟你說,頭上還戴著一頂精致的頭飾綴著的顆顆絨球讓她更加美麗。
我高興極了,連忙叫來老師,一臉興奮的把我的大作交給她看。但她剛瞟了幾眼,臉色突然就陰沉了下來,她一臉嚴肅的問我:“畫畫什么最重要?”“是……”我剛想回答,老師就打斷了我的話:“當然是細致!”說著還自顧自的拿起筆坐下來,修改起了我的畫,而且還講上了:“眼睛太大了,一點也不符合比例,沒聽說過三庭五眼嘛,就是……”老師的聲音隨著筆的擺動,不時在耳邊響起,我的神色也從不屑到了然再到震驚。
講解聲停了,老師沒管一臉震驚的我,擱下筆走了。許久,我激動的沖過去捧起那幅畫,天哪,這真是我畫過的畫嗎?整幅畫面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眼睛變小了但依舊炯炯有神,嘴巴變大了,卻依然嬌俏可人,頭飾也變小了,但卻精美如故。幾處改動不但沒讓這幅畫毀于一旦,還該畫面更添了一種真實感,就仿佛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真切地與你面對面。最能讓人感到這點的,莫過于那些絨球了,原來你看到他們只會說,這些球看起來不錯。但現在,你會情不自禁的伸出手,想感受一下他們柔軟的觸感。
我更加震驚了,被這幅畫震驚,被老師震驚,被細致震驚。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八
如果你到我們余姚鄉下人家做客,就會發現很多的竹制品,比如竹椅、竹筐、竹掃把、竹子做的晾衣竿等。它們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也很樸素,但是非常實用。余姚竹制品的發展歷史非常久遠,可追溯到河姆渡時期。河姆渡人手中拿一根竹竿,在當時就是武器,也是勞動工具。
因為余姚是竹鄉,我們的祖先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生產勞動需要的工具與生活用品,是信手拈來的事情。從最初簡單的竹制工具到后來精美的竹編用品,竹編技術發展成了一門藝術。現在,在余姚市博物館中還陳列著大量用竹子編制的藝術品。在農村,特別是山區,竹椅、竹筐、竹晾衣竿等,家家戶戶都還在使用。雖然現在的新家具看上去很豪華、漂亮,但使用起來沒有竹制家具實惠。
暑假里,我最愛躺在竹躺椅上。竹躺椅經過歲月的沉淀,表面已經被磨得黃亮,但還透著一點綠色,讓人一看就特別清涼。人躺在上面,滑溜溜的,涼快又舒適。竹躺椅不僅堅固,還可以調節高低,非常適合夏天使用。每到夏天的中午,爺爺都會把躺椅搬出來,放在樹蔭下或者弄堂里,舒適地睡一會兒,或者是躺在上面靜靜地看一會兒報紙。那感覺真是太棒了!
可是現在,這種民間竹子編制藝術漸漸失傳了。爺爺家的村莊會做竹椅子的人,只剩一個了,而且已經是八十歲的高齡了。多么希望竹編藝術能代代相傳呀!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九
今天是星期六,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為了讓我們親近自然,增進親子感情,老師帶我們班一百多位家長和幾十個同學到飛羽農場進行野炊,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
一到農場,同學們就像放飛的小鳥,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野,沖向草地,有的在草地上盡情地打滾,有的在田野里歡快地奔跑,還有的在草叢中饒有趣味地捉蛐蛐。我順著彎彎的石子路,來到一個小池塘邊,看見一位叔叔正在釣魚,只見他先小心地在鉤子上掛一些魚餌,然后把魚鉤用力往水里一扔,就坐在岸邊,靜靜地等待小魚上鉤。我也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過了一會兒,水面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那位叔叔趕快把魚竿往上一拉,一條小魚真的上鉤了。
我又來到爸爸媽媽做飯的地方,這里有一排灶臺,每個灶臺上都架著一口特大的.鍋,只見灶臺前升起一股股濃濃的煙霧,爸爸媽媽們挽著袖子,系著圍裙,有的在洗菜切菜,有的在生火,有的在擺碗筷,還有的掌大勺,一個個忙得熱火朝天。我能干的媽媽當然也是大廚啦,你看她手拿一把大鍋鏟,把菜翻過來,炒過去,再放點調料,用筷子夾起來嘗一嘗,太淡了,又放一些鹽,繼續翻炒。終于炒好了,她把菜一鏟子一鏟子地添進碗里。一位阿姨馬上把這碗菜端上桌,用另一個碗蓋住,大概是是怕菜一會兒涼了不好吃。
一道道菜在一位位廚師的精心制作下新鮮出爐了,我聞見了一股股香噴噴的味道,粉蒸排骨、辣椒炒肉、紅燒鯽魚(這魚,會不會就是叔叔釣的那條呢?)……我不由口水直流,好想吃一口呀!
終于開飯了,同學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撲到桌前就餓狼似的開始搶菜,有的抓到了一個雞腿趕緊咬一口,有的搶到了一粒肉丸直往嘴里塞,還有的只夾到了一根青菜,委屈地噘著嘴。這一頓,大家吃得格外香,飯菜的味道格外好。
吃得飽飽的,同學們碗筷一丟,嘴巴都來不及擦,又四散跑開,接著去玩,爬繩梯、坐蹺蹺板、蕩秋千、滾輪胎……玩得多么開心啊!
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十
“加油!加油!快一點!再快一點!”聽到這些喊聲,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原來,我們正在上活動課。
今天,老師對我們說要進行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課,內容是“傳電話”。規則是:一個同學站在前面,老師給她(他)看一張紙條,然后這個同學將紙條上的內容再傳給下一個同學,最后一位同學到講臺上寫出電話內容。聽完老師介紹游戲規則,我們都高興地歡呼起來。
第一輪傳的是“太陽像個大火球”,結果王玉恒卻把它說成了“太陽像個打火機”。哈哈哈……全班同學笑得前仰后合。看,張展華閉關兩只眼睛,張著大嘴,仰著臉正哈哈哈大笑呢。
第二輪傳的是“今天是個好日子,我要吃五個包子”,可王添志沒聽全話的內容就轉身跑了,把傳話的同學急得團團轉,使勁兒拉他也沒拉回來,結果他說成了“今天是個好日子”。答案出來后,埋怨聲一浪接一浪。
游戲太精彩了,王玉恒總是跳起來,喊著太棒了!我也不停地跳上跳下,差點兒跳上二樓!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組獲得了第一名。玩游戲雖然很累,但是我很高興。通過這堂活動課我還明白了:只有集體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十一
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2、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
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禮儀對于每個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一)宣布班會開始
主持人:文明,使人舉止文雅;禮儀,使人風度翩翩。現在,我宣布三年級《爭做文明
使者》主題班會現在開始!同學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文明禮儀。也許有些同學會覺得這個主題與自己無關緊要,但是講究文明禮儀在當今社會已越來越重要了,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對個人的成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這次的班會我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對待。
(二)小品表演
1)老師進入教室上課,學生a、b、c三人在聊天
2)上課后,a趴在桌子上睡覺,b、c繼續聊天
3)d自行進入教室與老師爭執,d離開教室
4)繼續上課,b、c開始爭吵,a參與其中
5)老師氣憤而去
對以上場景,同學們進行2分鐘評論)
(三)禮儀知識學習
儀知識學習小組,進入禮儀知識學習大課堂。
禮儀知識學習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一直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同學們知道有哪些
禮儀規范嗎?
1、我們升國旗時我們要做到哪些禮儀?
道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升國旗時,要想想我國體育健兒奪得奧運冠軍時升國旗的樣子----目不轉睛的看著國旗冉冉生起,要知道為了這一面國旗有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升國旗是一件神圣而莊嚴的事,我們不應該當作兒戲,不應該說話打鬧而要尊重它愛護它。
2、我們在學校內要做到哪些?
禮儀有三大點:首先,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在個人方面要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吸煙、不喝酒,儀容儀表要符合學校規范。在同學之間要做到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創造出一種積極向上良好的'范圍。
3、那我們在公共場合呢?
秩序,尊重司售人員,尊老愛幼;在影劇院時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廢棄物;在參加大型活動時要聽從現場安排,入場時不要擁擠,進場后不隨便走動,不亂扔垃圾等。
他們說得都很對,我們也要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做一名講文明知禮儀的小學生。
(四)才藝表演(三句半)
才藝表演《文明禮儀三句半》
主持人:感謝三位同學的精彩表演
(五)講故事《下課》
主持人:下面有請我班的故事大王上臺為大家講一個《下課》的故事。
(主持人和故事大王----共同合作把問題和故事穿插其中)
同學們聽后根據故事的內容說一說小強和小剛哪做得不對,哪做得對。
(六)現場采訪
主持人:今天有一位小記者聽說咱班舉行有關文明禮儀的主題班會,特意從中國少年兒童報社趕來,參加我們的這次活動,大家熱烈鼓掌歡迎小記者的到來。
小記者:1、做自我介紹2、現場采訪
(七)宣讀倡議書
主持人:我們學習了禮儀知識后,該怎么做呢?聽聽倡議小組的建議。
(宣讀倡議書):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禮儀傳統,并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四年三班的全體同學愿意為全校同學樹立一個榜樣,帶動全校同學都做一個文明禮貌的人。所以,我倡議三年二班所有同學做到以下幾點:
1尊敬師長:尊重老師的勞動,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
2友愛同學: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和睦相處,禮貌相待
主持人:我們會努力做到以上幾點,請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監督我們!
(八)小品回放《上課》
大家還記得剛開始的那個小品嗎?他們通過學習之后,有什么改變嗎?大家一起來看。
第二部分:開始上課,同學們都很認真地記筆記,積極讀課文,老師很滿意。(過程略)主持人:說說這些同學有了哪些變化?(同學們自由發言)
(九)唱拍手歌《禮貌用語歌》
主持人:看到他們現在的表現,我們很高興,這正是我們這次班會的目的。現在讓我們一起拍手歌《禮貌用語歌》,讓禮貌用語牢記心間。
(十)結束語
主持人:是啊,你給別人一個微笑,別人給你一個春天。你給別人一份溫暖,別人給你快樂無限。你給別人一份謙讓,別人給你敬重萬千。你給別人一份真誠,別人給你溫馨的思念。我們是祖國的小雛鷹,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人人都來爭做文明使者。現在,我宣布四年三班《爭做文明使者》主題班會圓滿結束!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十二
今天中午我們小記者興沖沖地往會議室三跑去,因為蕭山日報小記者團在那里組織了一個活動。今天主持節目的是我特別喜歡的可樂哥哥,和他一起來的是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主編。
起先可樂哥哥為我們詳細講解了怎樣做一個稱職的小記者,他播放了許多精彩的活動照片,并教我們怎么寫采訪稿。后來可樂哥哥說:“接下來準備采訪稿的比賽,誰的采訪稿最好,誰就可以獲得一份禮品。”我們都很興奮。
拿到題目后,我仔細地看了看:馬上期末考試了,如果你要采訪一個學校,你想怎樣采訪?我在想:切,這種題目很簡單呀!可是當我真的動筆想寫的時候,卻是什么也寫不出來了!我撓著頭皮,仔細想了又想,覺得還是采訪校長比較好,因為校長是學校里最有權威的人物。但是采訪校長可以問他什么內容呢?我又陷入了沉思。校長是管老師的,應該對老師的想法很大。我決定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校長先生,在期末考試期間,您最想對老師說些什么?我想校長對老師有要求,老師對校長也有要求。所以我的`第二個問題的就是:校長先生,您知道老師們最想對您的說話是什么嗎?學校里除了校長、老師,還有我們學生。我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寫校長先生,新的一年里,您對我們學生有什么期望。
我的這三個題目寫得不錯,獲得了老師的贊許。可樂哥哥還給我送上漂亮的小禮物。我開心極了!
哎呀,這個時候,上課鈴響了,大家整理好東西要回教室了。我們依依不舍地對可樂哥哥和小記者團的主編說:“再見,老師。”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十三
最近,我們班開展了芽苗種植活動。在同學們的推薦下,我成為松柳種植小組的組長。可是,其他小組的芽苗都能順順利利地發芽,健健康康地成長。就我們組的松柳發芽率不高不說,還會腐爛。即便是順利發芽了,也是病怏怏的。作為組長的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團團轉。怎么辦呢?最后,我們組決定去問問“芽苗專家”——査老師。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從學校出發了,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査老師的種植基地——楊紅鑫特色農業園。“耶,到了!到了!”組員們歡呼起來。我們蹦蹦跳跳地走進了農業園。只見彎彎曲曲的田埂兩旁種著一排排蠶豆,一個個小豆莢躲藏在碧綠碧綠的葉子下面,真可愛!蠶豆旁是大片大片的蒲公英,碧綠的花托上頂著一個個潔白的絨球兒。風兒一吹,絨球就變成了無數的小降落傘在空中飄蕩,真有趣。同學們看見了,一邊吹著蒲公英,一邊互相追逐著往前跑,笑聲在田園間回蕩。
咦,一個個白色塑料大棚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心里充滿疑惑:那里面是什么?“査老師,査老師”我們在籬笆外大聲喊起來。査老師笑著從大棚里走出來,熱情把我們迎進他的辦公室。看到査老師這么和藹可親,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問起來:“査老師,為什么我們的松柳會腐爛呢?”査老師看了看我們的松柳,笑了笑說:“種子可能有問題。選種很重要,你看,這顆種子黑了,就是壞種。壞了的種子會發霉腐爛,還會傳染病菌。所以,周圍的種子都會發霉。在浸種前,最好用70度的熱水反復地洗種,這樣可以有效除去病菌,利于種子的發芽。”“啊,還要選種,洗種呀!種松柳還有這么多學問那!”姜季翎驚訝地說。“如果育苗盆里有種子發霉了,那一盆松柳都沒用了嗎?有補救方法嗎?”“有,及時把發霉的種子用牙簽挑出來,以免傳染。”“恩,有道理,我們怎么就沒想到呢!”何煒摸著后腦勺說。“種植松柳,還要注意什么?我問。“這個里面學問可多了!澆水要均勻,溫度和濕度要適宜……”“小小芽苗里居然有這么多學問啊!”我們驚呼起來。査老師看我們一臉迷糊,一臉驚訝,就把我們帶進大棚,讓我們去現場感受感受。
這次采訪,我們不僅參觀了生態種植基地,品嘗了新鮮的芽苗,還收獲了很多種植芽苗的學問,更是明白了芽苗種植的不易和辛苦。
三年級藝術欣賞活動(實用14篇)篇十四
這個星期學校開設一項新活動:大課間。聽到消息我們那個歡呼雀躍啊,可是現在好像都不這樣認為咯!
做完課間操后,一連串“唉”從我們班四十三張嘴里同時蹦出來。不情愿地開始那十圈的熱身活動——跑步。天上還下著細密的小雨,我們繞圈跑的場景怎么看都有那么點特訓的感覺。一個個的小臉漲得通紅,還不住的喘著粗氣。小雨把頭發弄得濕淋淋的,似乎一擰就能擰出水,大家的臉上還有一些調皮的水珠,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跑到最后一圈時,實在支撐不住,全身的力氣都像被抽干一樣。接下來便是蛙跳,但與平常的蛙跳不同,是兩腿夾著方塊形的'軟墊跳接力賽,一開始都覺得蠻有趣的,秀逗的動作不禁讓人捧腹大笑,操場上一個個蹦蹦跳跳的“彈簧”,全身就像充滿揮發不完的活力。雖然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但臉上全都洋溢著運動帶來的喜悅。兩邊還不時響起吶喊和助威聲。就連老師也觀看得不亦樂乎。
一蹦一跳的還有五年級的跳長繩。“一!二!三!”每一個數字都帶著欣喜和期待。此時,學習煩惱統統拋在腦后。讓微風吹散疲勞,在這操場上盡情地放松,盡情地歡笑,看來,大課間,還是蠻有趣的嘛!四十分鐘就這樣悄悄溜走。但是卻留下歡樂和滿足。帶著絲絲留戀結束大課間活動。
原來的課間總是機械地做完課間操,根本沒有好好活動過,而增加課間活動時間,也為我們枯燥的課間生活增添一抹色彩,增添許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