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對個人經歷和感受的真實表達,它能夠幫助他人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典范,希望對大家的寫作能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一
小時候吧,總是特別反感家長管的多。
煩,是真的煩。
不過家長不煩的話,就不是家長了吧?
我的整個初中時期——尤其是初三,都是和我的外祖父母一同度過的,聽他們和其他親戚講,媽媽似乎是保持著一周回來一次的頻率,因為那段時間初三備考迷迷糊糊總覺得度日如年,所以每到周末見到媽媽總是分外激動,說可想她了,這事多來幾次便也成了外祖父母的歡樂源泉,他倆經常拿這事樂我,說什么“跟半年見一次似的”,可這時我還迷糊著呢,一次有些困,竟回了一句“可不是嘛”,現在想想…倒也怪有趣的呢。
不過這回說的事兒也不限于初三,畢竟基本整個初中都和呆在一塊兒呢!在這之前,先簡要說說他倆是個什么樣的人吧,我的外祖父算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煩”,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雖說我知道這是關心,可終究還是覺得管的太過了。至于外祖母呢,幼時給我一總嚴厲的感覺,而初中時就變成了兇,倒感覺他倆的角色顛倒了一下呢。
事實上,因為諸多原因——有些難言之隱就不具體說了——我在初三的脾氣十分暴躁,嚴厲的兇的倒好,火氣冒上來也感覺理直氣壯,可“煩”的那類……火還是要冒上來的人,但總是不好說的,畢竟心里也知道那是關心啊。具體是怎么煩的呢?大概就是我剛回家進門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是把書包放下,剛準備脫下書包,那句“雯雯啊,把書包放下來。”就準時的飄過來了,接著得換鞋啊,我腰都彎下去了,那句“雯雯啊,換鞋。”又準時的飄了過來,其他事情就不列舉了。總之,這事多來幾次我便不耐煩起來,我也不懂這到底是把我當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子來養了,還是說搶在我實際行動之前把我要做的事情說一遍顯得這是他讓我做的一樣很有自豪感,煩極了!便和他吵了起來,每當這時那有些兇的外婆就會過來幫著外公說話,最后結局的收場總是雙雙鬧個不開心也沒吵出個結果,就蒙著頭吃飯去了。
現在想想,還是覺得特煩,可煩中不是還帶著溫馨么?感情是說不清的,就當他是一段壞回憶中的好回憶,哈哈大笑去了。
希望外公的腿快點好起來,他倆現在也大了,有些擔心。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二
你們還好嗎,子夜想你們了。
……。
我也記不清了,到底是什么時候,見到他們的最后一面。當我知道他們離開我時,世界仿佛將我無情的拋棄了。
有時候,我都以為,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只是一個玩笑。夢早該醒了,游戲早就結束了。
我還記得的是外婆在外公離開時,我因為上學,而不能留下,她對我說的:“毛孩,你外公想看你,他昨天還惦念著你,他說‘娃咋到現在都沒來看我啊,多長時間沒看到,挺想的,’我講‘人家還得上學,我們不能耽誤人家,我們老岳家不能沒個大學生,就看她和她倆哥了,著明天還不來嗎,急什么呢’誰知道他今天就走了,”她從一個小箱子里拿出一包南瓜籽,給我了,“我也沒啥好給你的,這瓜籽是你大舅媽拿來給你外公吃的.,他舍不得吃,講等你來弄給你吃,這現在也沒法弄了,你帶回去,讓你媽給你弄吃。”我接下了,但我覺得,我拿的不是一袋南瓜籽,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愛。我哭了,當我回到家時,天空下起了雨,原來連天也因這份愛而哭了。
因為上了初中,我會去的時間越來越少,每次我回去,外婆都很開心,她總是對我重復著:“我們老岳家,個個都不好好學,都沒有個上大學的,我和你外公就想啊,啥時能有個上大學的,那就好了,你兩個哥,現在看起來也上不了啥好大學,整個家的心愿都給你身上了,你好好學,讓你外公也沒遺憾,我也沒遺憾了。”“那你得等到我上大學才行,到時你去我們家過,我一起過。”我只是說這個。也和外婆許下了約定,我要考上大學,她要來喝酒。
也許是上天在捉弄我,還沒等我初中畢業,外婆就離開了,她沒做到,她違約了,她沒等到我上大學就丟下我一人跟外公走了,為什么所人都要離開我。我不明白。
我真的真的覺得,我的天塌了,我還沒來得及孝敬他們,就都一個個離開我了,這到底是為什么。
有人跟我說,人死后,會化作天上的星星,他們還是活著的,他們在看你。我會完成我們的約定,即使世界只留下了我一個人。
因為我相信,他們是活著的。
如果可以選擇我的來世,我希望,還做他們的孫女,他們的心肝寶貝。
那——時不復再有的子夜。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三
星期六晚上,我和媽媽、舅舅和嬸嬸,還有弟弟妹妹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到了家之后,外公還是同原來一樣,面帶著笑容出來接我們。就在這一刻,我感到子孫們回家,就是他們最高興的事兒。進了院子,就看到茂密的棗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棗,十分惹人喜愛。于是我們馬上開始摘。外公說今年的棗不好吃,很苦。我嘗了嘗,和外公的說的完全相反,并且覺得沒有比這里更好吃的棗了。
我愛外公外婆家的棗!它給我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甜蜜。
吃飯的時候,外公外婆并沒有和我們一起吃,而是等我們吃完了,他們才吃。并且我注意到了,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臉上都是滿滿的笑容。
時間過得真快,又要走了,外公外婆滿滿的不舍卻不敢表現得太明顯,還囑咐我們路上慢點。車緩緩的開了起來,我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兩個空巢老人站在一起,目送著子孫離開,越來越遠,直到消失在黑暗中。
即使是這短短的四個小時,但仍讓他們覺得快樂。雖然不舍的分別了,但是還有下次的見面。只是這樣的見面有幾次?每一次的見面,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以后,我會多陪陪外公外婆,讓他們享受親人在身邊的日子,讓他們不再孤單。
在世上,沒有比親情更重要的了,但是有很多人因為事業和學業的繁忙,常常忽略了親情。金錢丟失還可以賺,但如果親情丟失了,就再也賺不回來了。
多抽時間陪陪家人吧,他們真的很需要你們的陪伴,不是嗎?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四
我的外公外婆,模樣很平凡。但是,在生活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不平凡的目標———吵贏對方。
為什么不平凡呢?因為他們倆為了戰勝對方,已經吵了三十多年了。現在,他們還沒有分出勝負。
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開始“戰斗”。
那天,外公在廠房做大理石,外婆則在旁邊幫忙,倆人合作的動作還算默契。可是,外公突然大聲斥責外婆:“你看你,連這個東西都做不好,上面的尺寸相差這么多,你用心沒有?”
外婆聽了,很不高興,便使出了她的魔力大法——嘮叨個不停。“我弄不好!我弄不好?嘿!明明是你自己沒弄清楚,量錯了尺寸。還說我弄不好!”外婆說個不停。
外公把筆夾在耳朵后面,認真翻看起皺的筆記本:“不可能,我是絕對不可能搞錯的。”他又拉開量尺,對照筆記量石材。
“那我也不可能弄錯!肯定是你自己記錄錯了尺寸。你自己手藝不過關。自己弄不好,還說我弄不好。沒有我的幫忙,你才弄不好……”外婆一個勁地在旁邊說個沒完。
外公收起手中的量尺,開始反駁。嘰嘰喳喳,喳喳嘰嘰,他們們正式打開吵架模式,吵得熱火朝天,完全忘記了要完成的任務了。
我被他們倆逗得捧腹大笑,大聲說:“現在播放的是吵架頻道。要經過的人請馬上離開,以免受到外公外婆的言語攻擊,謝謝!”這下,他們倆位聽了之后,才慢慢停止了爭吵。
有時候,在吃飯的時候,他們也能吵起架來。
開飯了。外婆煮了一大鍋米飯,可是外公只盛了一小碗。外婆很生氣,說外公盛飯很奇怪,飯煮得多時就吃得少,飯煮得少時非得吃很多。外公放下碗,端坐在桌前,要跟外婆好好地理論一番。結果,自然是他們倆又打開了爭吵模式。
如今,我的外公外婆依然在爭吵。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以讓他們打開爭吵模式。
外公外婆在生活中吵吵鬧鬧,照樣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我在他們的爭吵聲中,聽到了一個溫柔的聲音——一切因愛而生,生活中的爭吵,也是有溫度的愛。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五
幾年前,我就有個想法,就是寫一篇外公和外婆的文章,但因為外公和外婆的事太過于心酸,太過于沉重,每次動筆后我都無法堅持寫下去,就這樣,寫寫停停,停停寫寫,一直拖到最近才終于完成。
——題記。
外公和外婆是在一前一后去世的,外公在前,是在寒冬臘月的一個早晨,外婆緊隨其后,是在春節過后農歷三月的一個清晨,兩人之間僅相隔三個多月。至今掐指算來,外公和外婆離世已整整三十又一年了。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身材不高,背有點駝,瘦長臉,還留著一小撮花白的長胡須,時常戴著一副茶色的眼鏡,外八字腿。外公雖然已過了花甲之年,但整個人看起來卻很精神,時不時還騎著自行車捎帶點自家的土特產到離家四五公里遠的集市上去賣,同時也喜歡搗騰點販牛羊的小生意,想辦法掙點錢以貼補家用。而外婆身材嬌小,五官清秀,面目和善,但面容非常蒼白,是一個有著一雙“三寸金蓮”小腳的典型時代特征的農家婦女。因在生下母親后不久就得了一種罕見的非常奇怪的病,頭和雙手顫抖不已,無法正常干活,長年累月的只能與土炕相伴,所以日常的飲食起居只能由外公進行全程照料。
外公和外婆膝下子女稀少,只有一個寶貝女兒,那就是我的母親。按常理說,像外公和外婆這樣的家庭,女兒是不應該外嫁的,應該招一個上門女婿才對。當時幼小的我,心里就一直埋藏著這樣一個小疑問。后來慢慢長大以后,從母親和大人們不經意的閑談中,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原來由于外婆病情的緣故,需長年累月地吃藥進行控制,所以無法像正常的女人那樣生兒育女了,所以外公和外婆商量以后,經人撮合,從本村一個家里比較貧困且子女較多的一戶人家,收養了一個六歲的小男孩。當時小男孩比母親小四歲,母親出嫁的時候,母親的弟弟,那個收養的小男孩也已長大成人了,所以外公和外婆還是考慮把母親打發出去,嫁給了我的父親。后來,等那個收養的小男孩娶妻成家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意外,這令外公和外婆,還有我的母親,個個都措手不及,長大后“懂事”的小男孩突然有一天,跑回了自己親身父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回來了。外公和外婆十幾年含辛茹苦地拉扯其長大,但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也沒有了。命運注定,兩個人只能是孤零零地過完一生。
外公和外婆的家在我家的西面,是在鄰村的楊家村,直線距離不過一公里,繞道行走不過兩公里。由于是距離近的緣故,也因為再無依靠的人,記憶中,母親干完自家的農活以后,抽空還得去干外公和外婆家的農活,那時母親老領著我和弟弟去外公外婆家干農活。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緊挨著外公和外婆的莊廓,前面有一塊近兩畝的果園,果園里種植著好幾樣果樹,有蘋果樹、杏樹、桃樹,有各種梨樹,如長巴梨樹、紅小梨樹等,還有至今我也叫不上名字的其他幾樣果樹。果樹底下還種著韭菜、蔥、蒜、芫荽、蘿卜、青菜等各種日常生活必需的蔬菜。果園是外公和外婆的命根子,是他們家庭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小小的果園,不僅養活了外公和外婆一家人,而且也正是靠著這個小果園,三十幾年來,外公一直堅持給外婆治病,外婆的病才會一直得到有效控制而沒有進一步惡化。
母親和外公在果園里干活,但還得照看著外婆,所以他們把外婆扶到果園里,找上一塊干地方,鋪上一塊小氈毯,讓外婆坐在上面。我和弟弟就圍在外婆的身邊,看著外婆顫抖不已的頭和雙手,于是我心里就很好奇,我就反復地問外婆:“外婆,外婆,您為什么老是搖頭呢?還有您的手,為什么老是動來動去的呢?”不懂事的我,還用自己的小手緊緊抓住外婆的大手,不讓其顫抖。此時的外婆,只是勉強地擠出一點笑容對我說:“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一次兩次的問,外婆也好像無所謂,但問得次數多了,外婆也就傷心起來了,眼眶里噙滿了淚水,還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看著外婆流出的眼淚,我就害怕了,就趕緊跑到外公和母親干活的地方去了。如今想來,我對自己當時不太明事理的做法感到一絲絲愧疚,因為我的這種做法,對外婆是一種無形的打擊和傷害。可當時的我怎么會想到這一點呢?不知道外婆得的這是一種罕見的疾病,直到長大成人以后,我才知道這種病叫做帕金森病,到現在為止,醫學界還不清楚帕金森病的真正起因。
外公雖然脾氣有點火爆,但卻對外婆疼愛有加,照顧得細致入微。特別是到了晚年,外婆的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還是一點一點地加重,外婆的飲食起居、吃喝拉撒都離不開外公。可想而知,外公比常人付出了多少倍的艱辛。母親看到這種狀況,也和父親商量著要把外公和外婆接到我們家里來,但固執的外公和外婆始終不同意母親的看法,原因有三:一是我們家孩子多,房子卻不多,他們一來,孩子們無處居住;二是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好,多兩口人開支就加大,負擔就會加重;三是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較深,如果在女兒家里養老,害怕別人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所以不管母親怎么勸說,外公和外婆就是不愿到我們家來,好不容易來了,也是早上來,晚上走,從不在我們家過夜。
隨著漸漸長大,我對一些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簡單的評判標準,每次跟隨母親到外公外婆家,看到年老的外公在伺候年老的外婆那種艱辛的情景時,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對外公的敬佩之情不由得從心底油然而生,外公的形象立時在我的面前變得高大起來。母親在抓緊時間干活,灑水、掃地、抹桌子,燒水給外婆洗頭、洗腳,洗外公外婆換下來的臟衣服,和面做飯,一樣不拉,井井有條,此時我也不再頑皮了,人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也搶著給母親當下手。唯有此時,外公才有一陣喘息的機會。每次母親把活干完,領著我和弟弟回家時,外公都送至家門外,直到我們走遠了,看不見了,才回家關門。
就在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天晚上放學回到家里,我領著弟弟剛進家門,姐姐就對我們說,快把書包放下,我們到外公家去,去見外公最后一面。我問姐姐,外公怎么了?姐姐說:“外公今天早上鉆到雞窩里去拾雞蛋,再也沒有起來,已經死了”。啊!外公死了,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喊道。于是,在姐姐的帶領下,我和弟弟去見了外公最后一面了。可惜的是,我們并沒有見到外公最后一面,因為外公家專設了靈堂,靈堂就設在堂屋里,外公的尸體已經停放在靈堂里了,姐姐領著我和弟弟跪在外公的靈堂前,燒了幾張黃紙,磕了三個響頭后,就對我和弟弟說:“她要去守喪的房子里跟母親說幾句話,不要讓我倆跟進來,你們就站在這兒等著”。于是,我和弟弟就站在外公靈堂外面的一側等著,不一會姐姐就出來了,就領著我們回家了。在回來的路上,聽姐姐說,今天早上起炕后,外公鉆到雞窩里去拾雞蛋,再也沒有爬起來,直到中午時分,外公的弟弟的兒子,也就是外公的侄子到外公家取東西時,才發現外公死在雞窩里了,然后才通知我們家的。姐姐又說,因為是寒冬臘月,發現外公死的時候,外公的尸體早已經凍僵了。聽到這里,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外公就這樣匆匆地離開外婆而去,也離開我們而去,沒有留下任何一句遺言。
外公去世后,外婆的生活就成了大問題了,母親想把外婆接到我們家里居住,好盡一點孝心,但此時外公的侄子們就不同意了,他們說要輪流照顧外婆,直到外婆去世為止。母親孤身一人,沒有人替她說話,就這樣,外婆就孤零零地一個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外公的侄子們負責提供外婆的一日三餐。母親也時常過去陪陪外婆,就這樣,外婆在孤獨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當那個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萬蘇復蘇的春天即將來臨之際,外婆的人生之路也就走到了盡頭,在一個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之時,外婆也追隨外公而去了。
一直以來,我時常想著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外公那天沒有鉆到雞窩里去拾雞蛋,外公也就不會發生意外而死去,如果外公不發生意外而死去,那么外婆也就不會這么早的離開我們。但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設,我如今一直堅信的是,唯有外公和外婆之間的相濡與沫的感情,是他們唯一活下去的理由。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六
現在我們正值青春年華,首要珍惜的既是青春,而這青春即在校園。
我們的青春的腳步遍及校園,校園也因我們有了青春的活力。我們要珍惜青春利用青春。我們利用青春,在這朝陽播下希望,用青春的溫度去培養直至開花,再到結果。我們要珍惜青春,不要把這美妙的年華埋葬在我們的放縱之中。珍惜在這里的時光,珍惜在這里的友情。
在這即將中考的日子里,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小草正因為懂得珍惜它擁有的力量,才鑄就了它堅韌的品格;白云正因為珍惜它擁有的輕潔,才悠然地在天空中悠靈;絲雨正因為懂得珍惜它所擁有的晶瑩,才美美的在空中飛舞。我們要珍惜所擁有的青春。
有花堪折無需折,莫等無花空折枝。珍惜你所擁有的,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七
今天下午,打車去橋南買材料,車上人很少,很隨意的我就占了一個位置靠近窗口,能聞到風的味道。車到中間站的時候,剛一停下,就上來一個駝背老爺爺。這時車上的位置已經都滿了,他哆嗦著雙腿,顫顫巍巍的扶著車門邊的鐵支架顛簸著上來了。我起身走到他面前,示意他坐我那個位置。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只是緩慢的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白色塑料袋,伸出干枯泛黃并且溝壑縱橫的大手,一層一層的剝開塑料袋。塑料袋露出的是另一個紅色塑料袋,像枯萎的楓葉一樣卷成皺巴巴的一團了。他從紅色袋子里摸索了半天,才掏出一張一元遞給司機。
我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指向那個位置。他瞬間明白了,朝那邊一步一步挪著走去,,我單手托著他的一只手,送他過去了。
站在公交車上,腦海里一直浮現的是那個袋子,我的外公外婆也喜歡用塑料袋一層一層的把錢包裹起來,再放在口袋里。
在我小時候,因為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父母忙于生計,把我托付給外婆家。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的一部分童年就是在外婆家那棟老屋度過的。
老屋應該有個4,50年的歷史了,比我的年紀都大了十幾圈。老屋是用黃泥磚做成的,頂上蓋了瓦,總體分3個部分,中間的主房和兩邊的側房,每個部分都各成一個整體,但是3個部分又都由一張木門相互貫通,外婆外公住左邊的側房,中間住的是大舅舅一家,右邊是小舅舅一家。
住在外婆家,最怕下雨,由于老屋的歷史太悠久,所以年久失修,一到了夏季大雨滂沱的時候,屋外下大雨,屋內雨滴如注,泥地板被打濕了,加上我們走來走去,顯得格外的粘稠。后來當我發現老屋的泥地板上有很多坑坑洼洼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這些都是大雨給老屋帶來的傷痕。下雨的時候,就是外公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外公會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在屋頂上對著瓦片戳來戳去,我問他在干嘛呢?他說,這是把瓦片戳過來蓋在另一片瓦上,這樣可以防雨……不過,有時候,外公也會弄巧成拙,不但沒有修好,反而把屋頂的瓦片戳壞或者戳掉…屋頂的洞變得更大了,外婆的聲音就在此刻響起,說的大概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但是我可以肯定是罵他的話……外公被我外婆罵了幾十年了。
還記得每次吃晚飯的時候,外婆就會和我說,外婆家里沒有什么好菜給你吃,去你大舅舅小舅舅家里看看,他們那邊的菜比較好。然后我就屁顛屁顛的跑過去蹭菜吃,蹭完大舅舅家就轉道小舅舅家繼續蹭,蹭完回家還不忘帶一些給外婆。每次我把蹭來的菜夾給她時她總是樂呵呵的說,給我干什么,自己吃。但我每次都會固執的給她。
夏天的時候,還有一怕,就是蚊子。夏天的蚊子總是鋪天蓋地的嗡嗡殺來,加上天氣炎熱,每到晚上我們就會把椅子搬到屋外的泥土坪上乘涼,這時候,外公就會搬出他那把自制的竹太師椅子,然后搖啊搖,搖啊搖,那是我最喜歡的椅子了,因為很大很舒服,還可以把腿放在旁邊的扶手上搖啊搖。晚上蚊子多的時候,外婆就坐在我旁邊,拿著一把大蒲扇呼呼的給我扇蚊子,外公就坐在太師椅上吞云吐霧,一起看著天色從夕陽滿天到夜幕降臨。
我從沒學過打麻將,但是我會打麻將……這得歸功于我外婆。那時候,每天下午外婆的必修課就是拉著我去麻將館或者熟人家,搓上幾把麻將。她怕我亂跑,我就端著把小凳子坐她旁邊,看著她摸著麻將子皺著眉又無法下決定的時候問我:“帥帥啊,這個牌應該怎么打?”久而久之,我就學會了打麻將……我意識到我會打麻將的時候,是因為我在看她下家的牌時,心里說著:“快打這張牌,快打這張牌,這樣我外婆就可以贏錢了……”
外公是個沉默,老實,本分,而又十分勤勞的人。從我記事起,直到現在他就沒停過做事。記憶中,他每年都自己種菜,賣菜,還經常砍竹子賣錢,還種了許多地瓜。有時候緣分就那么奇妙,就那么撞上了。不知是因為我喜歡吃地瓜,外公才種地瓜還是因為外公種地瓜,我才喜歡上吃地瓜。后來的每年夏天暑假時候我一到外婆家,外公就會對我說:“去挖點地瓜給你是,現在地里已經長了很多了。”每年冬天,過年時候我到了外婆家,外公就會拿出一簸箕的地瓜,放進燃燒的柴下面的灰土里面,火不多久,金黃香噴噴的烤地瓜就出爐了。后來我讀書了,每年外公都會送一袋地瓜到我家。
我有多久,有多久沒見過外婆外公了……好像已經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了……。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八
我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的頭發是花白的,長著一對小眼睛,臉上還有幾道皺紋。而外婆的頭發經過染燙,黑得發亮,還有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
外公總是很節省,外婆每天都會做許多好吃的。
有一次,快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外公對我說:餓了吧,去冰箱里拿塊面包吧。我聽了,心里想:真不想吃那塊面包了,都已經放了那么多天了。在一旁的外婆聽見了,說:面包就不吃了,我去買一些牛肉吧。吃著牛肉的時候我還在想:外公真是斤斤計較,總是那么節省。
一天晚上,我和外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著看著,外公突然把燈關掉了。外婆問:你關燈干什么?外公答道:有電視的光,就不用開燈了,我們可以省電!外婆大聲說道:又不差那一點兒電,把燈打開!外公只好把燈打開了。我心里想:外公真小氣,不點燈看電視對眼睛多不好啊!我甚至有些埋怨外公。
但是過了幾天,外婆做的飯不合胃口,所以我沒有好好吃飯,這讓外婆不高興了,沒有給我零花錢。外公送我上學時,從口袋里拿了五元錢給我,對我說:以后別惹外婆生氣了。我心里想:外公雖然很節省,但也很愛我。接過錢,心里像燃燒著一把火焰,很溫暖。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九
我的故鄉在浙西南的一個小鎮,在比例尺稍大的中國地圖上才能找到它那個不起眼的'名字,可是就那么小的地方,也被表示鎮的地理符號遮住了。
總是記得那一個情景,玫瑰色的云朵把西邊的天空染得像火一樣通紅起來,夕陽淡淡地為云影鍍上一層隱隱的金邊,所有色彩都傾瀉到松源河里。每每看到這一幕,我就會禁不住地發呆,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啊,可以掠奪曠世的美。
如果時光倒退那么十年,我也是會站在這里,小手牽著外婆的大手,盯著這樣的景色發呆。
小時候因為爸媽工作的關系,我經常跟著外婆生活,外婆家正在河畔。那時候最流行的歌謠就是“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每每想到這時,我就會覺得這首歌謠是為我而寫的,幸福得不行。
外婆是一個很矮小但是很善良的人。也不知多少個晚上,她躺在我身邊,不厭其煩地用蒲扇撲打飛來的小蟲,送來夏夜的清涼,然后看著我在涼如水的星光月影下,在草席上酣然睡去。或許善良是一種感覺,我見到外婆就有這種感覺。
記憶中的外公是一個格外高大,很能干但是格外嚴厲的人。我小時候從不敢直視過他,直到現在我還不敢大聲和他說話。在很小的時候,外婆就一聲聲地叮嚀:別動,外公會生氣的。別這樣,外公會發火的。
我真的很相信外婆說的,不論在外人眼里外公的事業多么成功,可我就是怕他。因為我小時候經常看見,外婆被外公呵斥后偷偷抹眼淚。
可是當我犯錯時,高大的外公要發怒時,矮小的外婆會站出來把我拉在身后,讓外公揚起的手舉在空中又放下,悻悻而去。
外婆喜歡養花。月季,夜來香,繡球……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朵。每年春、夏、秋季,老家院里會聚起各種各樣艷麗明亮的色彩,織成各種形狀奇異美麗的圖案。外婆不美,也不難看,歲月在她臉上留下許多條紋。可當她在花中澆花或是做著一些別的什么事時,我會想起神話中的花仙子。
后來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爸媽去了別的城市工作,我也去了外面的城市讀書,順著松源河流去的方向去了。可是到了那里,松源河再也不叫松源河了,叫甌江。
外婆向來身體便不好,還動過兩次手術。當我暑假回去看她的時候,她的人更顯憔悴了,頭發也白了很多,臉也顯得更蒼白,皺紋更密,更深了……看到她這樣,我盡力扯出一個笑容,撲上去叫,外婆!
外婆的子女很多,可都像外公當年一樣,去了各個地方干一番事業了,當我看到她在午后陽光下推太婆出去曬太陽那孤獨單薄的背影時,總是禁不住有些心酸。
后來,我開始給外婆打電話,每次總是家長里短,外婆接我的電話總是高興的,禁不住地透著欣喜,聊天的內容很平淡,可是每次打完電話后,我的心里總有那一份安然。
現在太陽很好,故鄉的太陽也是嗎?
或許,在松源河畔的一幢老宅里,有一個老人和一個更老的人,在融融的陽光下。
好想搖到外婆橋。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十
我的外公今年已經70歲了,外婆68歲了,不過他們的身體都很好,臉色紅潤,流露出溫暖的眼神。我們家誰也不敢惹怒他們,他倆說話頭頭是道。
胖南瓜、紅里帶青的小番茄......因為菜地在路邊,經常有人偷外公的菜,外公發現后,不但不生氣,還說,“富人誰偷啊,偷去也是吃,誰吃都一樣。”
你肯定不知道,我外婆做飯特別好吃,特別是做肉包子和菜饃。
外公一個精美的禮物,外公說道:“三顆油(thankyou!)"老外一愣,隨后大家都笑了。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十一
外公因血管性偏頭痛越來越嚴重,在子女的一再央求下,來到市人民醫院保守治療,外婆形影不離,為外公端茶送水,二老均已耄耋之年。外公的六個子女輪番到醫院陪護,作為孫子一輩的我們一時還插不上手,每天下班后帶著我們的子女到醫院陪二老說說話,外公的頭痛似乎減輕了許多。“嗯,要不是住院,你們這些王八蛋哪會天天來看我們啊?”外公滿臉堆笑的說著,似乎治病已顯得不重要。“這個老太爺,今天來看望的子女有好幾撥呢!均是不同的面孔”,鄰床的病友投來了羨慕的眼神。是的,耄耋之年的外公、外婆早已四世同堂,大家庭枝繁葉茂,近60人,表弟兄姊妹也值此機會難得的聚聚頭、碰碰面說說工作生活中的欣喜與得失。
外公外婆的晚年是幸福的,但夕陽的美景始終臨近了黃昏,早就想以自己的拙筆為外公外婆寫下一點東西,可是寫什么呢?他們是農村老人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縮影,外公、外婆不滿二十歲成家,現在已八十多歲,外公三十歲不到已雙目失明,而外婆對外公不離不棄,始終堅守在這個苦難深重的家庭,共同面對各種風風雨雨,這些又是不常見、不普通的!
解放前的舊社會,外公的父母為了讓外公逃避抓壯丁,經常讓年輕時的外公用洋灰揉眼睛,導致眼睛紅腫發炎,又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治療,最終使外公不滿三十歲便雙目失明。那時我的母親剛四歲,年齡最大的舅舅剛剛十一歲。性格開朗外向的外公自此卻一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光明哪怕是一點點或者一瞬間的光明對當時三十歲不到的外公來說就是癡心妄想。如果說尋死需要勇氣,那么對外公來說,活著則需要更大的勇氣。
外公也曾想到了解脫的方法,去另一個世界里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明,可是雙目失明的外公想要到離家遠一點的池塘結束自己生命的目的都不能達到,因為他已經無法摸索到從家門口通向池塘的小路。如果選擇在家里懸梁自盡的方式,又擔心以后剩下的孤兒寡母不敢在家里居住。但外公還是趁幫著燒火的時候,偷偷的搓了一根草繩藏在柴席下面。夜深了,孩子們已經熟睡了,外公一次又一次的撫摸著幾個幼小的子女,他們依然那樣沉沉的睡著,不會想到他們的父親正在進行著一場生死抉擇。內心的想法在激烈的爭斗著:活著是家庭的累贅,可自己死了,年幼的子女能長大成人嗎?孤兒寡母的命運又將如何呢?反反復復的想到這些,外公又將繩子藏回了席子下面。
全家只有靠外婆一個人在生產隊起早貪黑的掙著一點公分艱難的維持著生活,老實木訥的外婆也不會用語言來幫助安慰外公,但是沒有一句怨言,除了要時刻提放外公做出格的尋死舉動,還要經常性的接受別人的白眼:你們家盡是吃閑飯的。那時外婆的眼淚已經流干,已經不在乎別人說什么了,依舊低著頭干著生產隊長安排的農活。外婆想的最多的是:這就是命運,這是前世欠了別人的債,今生注定要還的。
外公漸漸適應了雙目失明的現實,外婆去生產隊上工,他在家里也能摸索著煮好一鍋稀飯或者幾碗南瓜給大家充饑了。外公不想死了,關鍵是也不能死了,也盤算好了家里以后的生路。農忙的時候,在家里幫忙看好孩子;農閑的時候,讓舅舅攙著走南闖北的討飯,這總比餓死在家里強!一般秋季農忙結束后,剛十歲多一點的大舅便攙著外公沿路乞討,金湖是外公最主要乞討的地方,那時農村大隊部有公房或者草垛,晚上父子兩個便在公房或者草垛的角落里過夜。沒過多久金湖閔橋的一戶王姓人家看到父子倆可憐,主動將他們安頓在自家的廚房里,這樣外公在金湖有了臨時安身的處所。白天沿路乞討,天黑前將好心人家送上的山芋干或者其他干糧帶回自己的安身處,一個冬季下來,也能積攢起一二百斤的干糧,這些足以讓家里幾個更小的子女度過來年的春荒。冬至前后往回趕,好心的王家大哥總會幫助將很沉的一擔干糧挑著送過龍崗的河渡口。現在年過花甲的大舅想起這段經歷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外公在我們面前經常嘮叨這段暗無天日的艱苦歲月,當然提到最多的還是當年討飯時遇到的好心人——王姓一家。
91年夏天的一個午后,我們在戶外的樹蔭下乘涼,遠遠看見從村莊的路口走來兩個身影不怎么熟的人,走在后面的身上背著沉沉的東西,走在前面的人攙著,還是母親眼睛好使,“你外公、外婆來了”,母親激動地說著,立即迎上前去。外公滿頭大汗,衣服全部濕透了,原來外公從廣播里聽說地處圩區的我們家遇到了洪澇災害,他們家的早稻剛剛收割下來,便裝了一袋米催著外婆幫忙送到我們家來。盡管91年前后村子里到縣城已經有三輪車來回拉運代客,但是從下車地點到我們家還有一公里左右的羊腸小道,外公竟然背著沉沉的米,讓外婆攙著一步一挪的送到我們家來,年少的我們心田頓時涌來一股暖流,直至浸透全身。
四年前,外公八十壽辰時,大家庭為二老舉辦了熱烈而又隆重的生日宴會,但外公似乎并不高興,客人們散去以后。外公說出了心中的秘密:原來外公時常想起當年討飯時遇到的好心人——金湖閔橋的王姓一家,五十年過去了,他們還好嗎?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回報嗎?第二天,大表哥便開車帶著外公去閔橋尋找有用的線索,外公說這是探親。然而畢竟五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事情也很少有人記起了,當地農村早就進行了村莊規劃,已找不到以前的痕跡了。大家認真的安慰外公:會找到王家人的。
血管性偏頭痛越來越嚴重的糾纏著外公,有一些事情老人偶爾想不起來了,但是尋找好心的王家人,外公卻始終清楚的惦記著!我們發現一些有用的線索,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外公,好讓他的晚年過得更加幸福,我想我們一定能夠幫助外公找到當年的好心人——金湖閔橋的王姓一家。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十二
在我的記憶中,從我出生到上學,都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因為媽媽長年在外打工,而我又不情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就長期住在外婆家。因此,我和外婆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而跟外公的感情卻一直是平平淡淡的,因為外公很是重男輕女。
自從我出生到現在,可以說一次也沒有見過外公的笑臉。我想,這可能是外公天生就有一張不會笑的臉吧!記得有一個寒假,我和媽媽有幸去了外公家。我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去了外公家后不呆上兩天心里就不舒服,而外公最討厭的就是我在他家住宿了。到了外公家,我和表弟表妹在院子里痛痛快快地玩了起來。舅舅和姨父在院子里喝著酒。到了下午,我剛和表弟玩起了勁兒,媽媽卻說我們該回家了。我說:“不,我不回去,我還沒玩夠呢,我明天再回去。”可是媽媽硬是不同意。這時舅舅為了讓我高興,就說:“就讓她住下吧,反正離開學還遠著呢。”可是這時外公早就把白眼全拋給了我。不過我也不怕,因為外婆和舅舅總是袒護著我。過了一會兒,媽媽說:“我們還是走吧,要不然外公會生氣的。”我含著眼淚說:“不,我就是不回去,我才不怕他呢,不就是個老頭子嗎?”這時外公生氣地說:“走吧,呆在老頭子家有什么好的!”外公的這句話把舅舅給惹惱了。舅舅說:“人家能來是看得起咱,她是一個小孩子,為什么要跟她斤斤計較呢?”可是外公愣是不答應。為了這件事,舅舅把外公家的門都踹壞了,把桌子也掀翻了。外公可能是自知理虧的緣故吧,最后終于一聲不吭地走了。經過姨父和媽媽的勸說,舅舅終于平靜了下來。外婆哭了,我知道那時外婆很難為情。我和外公這兩個人里她如果向著其中的一個,剛才的那場“戰爭”一定會更大。外婆發現了我在她的身后,就迅速地擦去眼上的淚水,回過頭去對我說:“今天可以走嗎?要不然你外公還會大鬧一場的。”我說:“外婆,你不用再為難了,今天我會走的。對不起,剛才……”外婆接著說:“你去把外公找來,向他道個歉,他會原諒你的。”我聽后點了點頭。之后我快速地來到外公平時最愛去的地方找,忽然發現前面有個熟悉的身影,我走近一看,果然是外公!這時他正皺著眉頭,無聲無息地抽悶煙呢。我說:“外公,我們走吧。家里的人都在等著你回去吃飯呢。”外公聽后說:“走!”就這樣,一場戰爭終于平息下去了。看,我的外公就是這樣一個人。
外婆這個人為人和藹又可親,連鄰居們都稱贊她。記得有一個星期六,我去外婆家。本來是星期天該回家的,可是我卻偏偏不走。下午到了,媽媽說:“走吧,你明天還要上學呢。”我說:“我不上了,我就在這里。”最后媽媽終于被迫使出了她的絕招。只見她抄起一根棍子,朝我就打。可是,她越是打我,我卻越是不走。這時可把外婆疼壞了,說:“別打了,快別打了,她要明天走就明天走吧。明天早點起床,直接送她去上學不就行了嗎?”媽媽說:“不行,今天到家還得去地里干活呢。”說完又抄起棍子向我打來。外婆說:“你別打了,你再打她還不如打我呢。她還是個孩子,怎么禁得起你這樣打呢!”媽媽沒了辦法,最后只好和我在外婆家住下了。
晚上,我朦朧中隱約聽見外婆的抽泣聲,原來是她掀起了我的被子看見我身上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心疼得哭了,邊哭還邊用藥酒給我擦。這時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這幾天幸虧外公沒在家,如果在家的話,恐怕一場“戰爭”又不可避免了。
唉,我的外婆在我的眼中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善解人意,而外公卻是那么的沒有人情味。
現在,外公已經去世了,可是我的心里卻還是思念著他,雖然我和外公相處得并不怎么好。我真希望時間能夠倒流,讓我和外公再好好地相處一番,以彌補那些年來我對他的不敬。
我的外婆外公(優質13篇)篇十三
王杰吃飯時總是透著一股子淑女范兒,即使手中拿著的是包子。
看!
王杰用她那三根白皙圓潤的手指輕輕地拈著包子的下端,一邊笑著和對面的人說話,一邊一小口一小口的如小雞啄米般吃著,半晌,才把一個不算太大的包子消滅完。也許是覺得有些口干,她慢慢地拿起放在一邊的衛生紙擦了擦剛才拿包子的三根手指的指腹,然后兩手扶著碗邊,翹著小指和無名指,微啟著紅唇,緩緩地抿了一口。察覺了我的目光,王杰扭過頭來,微微的向我輕笑了一下,一邊小心翼翼的把碗放回了原處。待到一陣細嚼慢咽后,一是全班最后幾名,但她卻不著急,拿出一張新的紙巾拭了拭嘴,便端著餐盤慢慢地走了。
如果說王杰是淑女范,那張紅就是俠女范了。
張紅每次吃飯都跟打仗似得,好像慢了一秒就“gameover”了。學校的饅頭雖不大,但也不小,可張紅一口下去饅頭就少了一半。勺子也不停歇,一勺又一勺的往嘴了送,兩頰被飯菜塞得鼓鼓的,還不時的抖動,加上那兩腮上的兩團蘋果紅,乍一瞧,還真有點像是一只正在進食的松鼠。因為吃的急,免不了被噎著,張紅便總急急忙忙地用一只手端著碗往嘴里倒,另一只手握成拳狀,急促的捶打著胸口。一陣風卷云殘過后,餐盤上一片潔凈,就只剩些菜湯了,一搞定,張紅便急不可待的端著餐盤邁著大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