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一
一餐下來,吃的是生態,品的是自然,留在心間的是這個被陽光寵愛的綠色家園———海南。
四大名菜
文昌雞
文昌雞,因產于海南文昌而得名,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正宗文昌雞原產于文昌潭牛鎮,食榕籽、覓昆蟲,雖生長緩慢,翅短腳矮,卻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是餐桌上好美味。傳統吃法是白切,口感清淡、肉質滑嫩,原汁原味。蘸食文昌雞的醬汁是精髓所在,滴幾滴海南特有的野生橘子汁,提味,解油膩。
據傳,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做官,回京時曾帶文昌雞孝敬皇帝,皇帝品嘗后稱道:“雞出文化之鄉,人杰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由此文昌雞譽滿天下。
東山羊
東山羊因生長于海南萬寧東山嶺而得名,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東山嶺巖石繁多、山坡陡峭,毛色烏黑的東山羊喜愛采食特異灌木雜草,再加上日間跳躍于巖石之間,登高采食,夜間山上棲息,造就了健壯的體格、飽滿的肌肉、細嫩鮮美的肉質。東山羊自宋朝以來就已享有盛名,并曾被列為“貢品”。其食法多樣,有紅燜東山羊、清湯東山羊、椰汁東山羊等,具有肥而不膩、氣味芳香、味道鮮美、滋補美容之特點。
和樂蟹
生長于海南萬寧海河交接處的和樂蟹與內地河蟹相比,有兩個特點:一是脂膏幾乎整個覆于后蓋,膏質堅挺;而內地河蟹膏質爛軟,為塊狀,數量顯然比和樂蟹少。二是和樂蟹比內地河蟹肉質優而量多。和樂蟹食法多樣,最常見食法是清蒸,蘸以姜蒜醋配成的調料,原汁原味,且富營養,有“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之藥用功效,美在其中。
加積鴨
加積鴨以原產于瓊海加積鎮而得名,是瓊籍華僑早年從國外引進的良種鴨,其養鴨方法特別講究:先是給小鴨仔喂食淡水小魚蝦或蚯蚓,約兩個月后,小鴨羽毛初上時,再以小圈圈養,縮小其活動范圍,并用米飯、米橡摻和捏成小團塊填喂,20天后便長成肉鴨。其特點是,鴨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間夾一薄層脂肪,特別甘美。
在海南,清補涼是夏季時最常見的飲品。
一碗清補涼就是一幅晃動的畫。顏色是張揚中隱含內斂的清透。大紅的棗、細長彎動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木耳花、豆子、西瓜、鵪鶉蛋……一樣是一種跳躍的顏色,讓人看了真是不忍低頭看碗。
夏夜里的清補涼最為有味,喝的環境也好,大抵在椰子樹下。云淡風清的夜晚,在影影綽綽的椰枝里相對,喝一口清補涼,看對方一眼,這之外再能有豐滿的鵪鶉蛋落到嘴巴里,腮幫鼓鼓的,相視間莞爾一笑,這清補涼就落了心底了,透心的清涼與愜意。
椰子飯,珍珠船
椰風海韻是海南風情的寫照,來海南度假不可不品嘗美味的椰子飯。蒸好的椰子飯,椰肉和糯米飯緊密結合,色澤白凈,飯粒晶瑩半透明,狀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的美名。其硬軟相間,脆糕結合,慢品細嚼,椰香濃郁,清甜爽口……自然的滋味!幸福的味道!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二
朋友們,來到海南前您曾聽說過海南第一樓嗎?如果沒有聽過,那請你現在猜一猜,它會是哪座樓呢?大多數的朋友您一定會在腦海中搜索哪座摩天大樓去了。其實海南第一樓就只是一座十幾米高的木結構建筑,可為什么稱這個只有10幾米高的樓為第一樓呢,是因為它是古代海南最高的樓,在當時站在此樓上眺望可是一馬平川。他現在就是位于五公祠內,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五公祠看看吧!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這里原是海口市與瓊山市的分界線,整個五公祠建筑面積達2800平方米,占地約7公頃,是海南現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為紀念唐宋時期貶到海南島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綱、李光、趙鼎、胡栓而建,故名。該祠由五公祠、蘇公祠、觀稼祠、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筑群組成,人們習慣以五公祠統稱。這里齊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自古有“瓊臺勝景”之美稱。
有人稱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剛剛和大家說的海南第一樓,它是五公祠中最大的建筑,此樓還有一個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來是無一釘一鐵的,現在已經進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據說能保持這么久是因為有五公的正氣鎮住了此樓。
大家跟我來,我們來看這五個塑像,知道他們是誰嗎?中間的這個是李德裕,/考__/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時為宰相,因遭奸黨陷害,被貶到海南,在三亞崖州地區有許多李姓人家自稱是李德裕的后代,兩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綱、李光、趙鼎、胡栓。
大家來看這副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這兩副對聯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國不知有身,憑百折不撓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對海南人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海南人民廣為傳頌。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為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大家來這邊,這里就是瓊園了,看到那個浮粟泉了嗎?傳說,蘇東坡被貶至此地時,指地鑿泉。發現了“浮粟泉”,因為泉涌如浮粟,甘爽純凈而得名。
好了,朋友們,現在我們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讓你們自己去更加親密的接觸五公祠,半小時后我們在大門口集合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為一組古建筑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并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游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跡群,人們習慣上統稱為五公祠。各個古跡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這里,樹木蓊郁,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筑面積2800余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于紹圣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跡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歷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跡,習慣上把這組古跡群稱之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它是全面了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跡。
觀稼堂
原名為觀稼亭。椐《瓊山縣志》記載:觀稼亭建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為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為: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為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朱采在修建五公祠時,又重修了觀稼亭,并改名為觀稼堂。在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五公祠左附觀稼堂,循舊例藏瓊崖歷代名賢文物遺著”。自此觀稼堂也就成為海南文人學子品茶賦詩與進行學術交流的地方。
學圃堂和西齋
朱采當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于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據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為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后學之意”。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為潮在《重修五公祠記》也記載:“五公精舍仿學海堂例,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聘寧波郭晚香在學圃堂講課”。郭晚香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朱采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后,向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郭晚香來瓊講學,他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于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后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采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于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為五公祠圖書館。
蘇公祠
為紀念蘇東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學子經常在他曾借寓過的金粟庵入飲酒賦詩,進行學術交流,懷念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該處題名為“東坡讀書處”。元代在此基礎上開設“東坡書院”,大書法家趙孟頫為之題匾。書院幾經變遷,至明初毀廢,但遺跡尚存。明萬歷45年(1620_年)瓊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書院為“蘇公祠”,奉祀蘇東坡與其子蘇過。清順治、乾隆年間又對該祠進行重修,光緒20_年(1889年),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樓時對蘇公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門等建筑。現在的蘇公祠基本上是光緒年間建修的規模。蘇公祠山門口陳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蘇公祠時的原物,山門口懸掛明太祖朱元璋贊海南詩句“南溟奇甸”橫匾。蘇公祠正廳陳列著蘇東坡及其子蘇過和學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廳圓柱懸掛民國四年(1920_年)由朱為潮撰聯,現代著名書法家麥華三重書的“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聯一付。
泂酌亭
始建于北宋紹圣年間,因蘇東坡“指鑿雙泉”而建。當時瓊州郡守承議朗陸公品賞浮粟泉水后,贊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經常邀請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賦詩。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東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時,陸公邀蘇東坡為亭命名和賦詩,蘇東坡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泂酌亭詩并敘》:“瓊山郡東,眾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于城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于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眾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明朝該亭被毀,清乾隆年間,瓊州學使翁方綱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該亭。現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時的風格。清代海南學者王國憲重刻的《泂酌亭詩并敘》現陳列在五公祠碑廊里。
浮粟泉
蘇東坡在五公祠留存遺跡及之一。北宋紹圣四年(1097),蘇東坡來瓊時,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這時間他教導當地百姓掘井之法,并親自“指鑿雙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滿”。民國初金粟泉被毀,余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瓊州太守葉汝蘭品飲該泉后,感覺水質甚佳便為該泉題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谷豐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為泉撰聯:“粟飛藻思,云散清襟”,鑲刻其旁。后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龍”兩字,該匾被毀。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現狀不變。傳說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么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會到此踏上幾腳,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并雇用人力或牛車把該水拉回家飲用。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粟泉亭
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年(1612),為紀念蘇公“雙泉”造福桑梓鄉里而建。該亭在清代列為八景之一的“蘇亭蘸(zhàn)翠”。粟泉歷代有重建修,現在的粟泉亭系民國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這樣的傳說:明萬歷四十年的一天,瓊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禱雨,禱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并贊其水甘美,突然間雷電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認為是浮粟神龍顯靈保佑,喜降甘霖,便決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紀念。施工時掘得一磚,上該有詩云“泄盡先天秘,再修來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頭人”。旁落“東坡行書”款,翁汝遇覺得此事甚為奇異,便把磚刻揣回收藏。據考該詩是蘇東坡初到瓊時,借寓金粟庵時寫的,由于當時他初來乍到,面對生疏的環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產生了佛家的思想,認為他會客死海南,于是寫了這首詩,埋在該處,好讓后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瓊園
民國四年(1915)擴建五公祠時增辟的一組園林古跡群。主要建筑有洗心軒與游仙洞。瓊園兩兩字取:“南溟奇甸,瓊臺勝境”之意。1986年又在該園增建了五公廟和五公祠佛祖廟,供游客游覽時參拜。
洗心軒
建于民國四年(1915),是一間亭榭式的古建筑,四周辟廊。正門走廊園柱懸掛朱為潮主持修建洗心軒時撰寫的楹聯意義深遠,耐人尋味:“一水可曾將耳染,纖塵絕無上心來”。這付楹聯的來源包含著一個傳說。據傳朱為潮修建瓊園時,應如何規劃,同僚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使他對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親率同僚到實地勘察地形。眾官又為此爭論不休,加上正是酷熱的響午時分,使得他煩躁不已,這時他走到浮粟泉邊,叫隨從取水止渴,并用泉水洗臉清熱,突然間他感到大腦豁然一亮,瓊園的規劃在大腦中已清晰成形。他便決定在瓊園建一中心建筑,并為之命名為“洗心軒”,以此告訴后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到此游一游,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煩惱與雜念將遠離而去。洗心軒解放后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國期間的建筑風格。
游仙洞
用海南火山巖壘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據民間傳說而建。據說宋朝年間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煉多年,總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神仙點化說:大海中有一神龜,在你垂暮之年訪得此龜,并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后,他苦思不解其意,便決定外出云游尋訪。苦經十多年,踏遍了東南沿海,總悟不到夢境中的神龜。有一天他來到雷州,聽說蘇東坡被貶在海南,便決定到島上游一游,順便結識和請教于這位大學者。一天,當他踏上這塊神奇的荒島時,他頓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夢中的神龜,于是他便到儋州拜訪蘇東坡,請教龜首在何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這位道士為蘇東坡的博學所折服,而蘇東坡也深被這位道士的精神與決心所感動,于是便告訴他說:瓊州地形似神龜,郡城瓊山是龜首。道士便辭別了蘇東坡來到瓊山探訪他夢中的龜首。幾經折磨他終于發現了現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牽夢迥要找尋的地方,于是他便在游仙洞這地方結茅苦修,他的意志與決心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來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為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游而去,為紀念這位道士堅韌不撥的意志,民國四年朱為潮便在此建起了這座假山,并命名為“游仙洞“。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四
蜈支洲島地貌美麗而有層次。島的中部坡地逶迤,起伏平緩,藤蔓纏結,花紫果綠,蟬噪鳥鳴。西部及北部形成一彎路玉帶狀的銀色沙灘,沙質均勻細膩,海水顏色由透明而碧綠繼而淺藍,后而深藍,明麗動人層次分明。東部、南部兩峰相連,最高峰海拔79.9米,礁石林立,驚濤拍岸。大風或大潮時,海浪咆哮奔騰激起的浪花可高達十米,形成獨特的山海奇觀。
蜈支洲島上以休閑和海上、海底娛樂為主,有極具特色的各類度假別墅、木屋及酒吧、網球場、海鮮餐廳等配套設施,也開展了包括潛水、半潛觀光、海釣、滑水、帆船、帆板、摩托艇、香蕉船、獨木舟、拖曳傘、蹦跳船、沙灘摩托車、水上降落傘、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30余項海上和沙灘娛樂項目,帶給游客原始、靜謐、浪漫和動感時尚的休閑體驗。
蜈支洲島上還有古跡媽祖廟,又名“海上涵三觀”,如果住在島上的話一定記得去觀日巖看日出,那里是海南觀日的絕佳之地。蜈支洲島的古老傳說:相傳,三亞有一條河,由于上游山民刀耕火種,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每逢山洪爆發,山上的泥石砂礫就傾瀉而下,經藤橋河流入大海,將清澈湛藍的海水弄得污濁不堪。海龍王遂將此事報告給玉皇大帝。于是,玉帝用手中神劍將距離此地七公里的瓊南嶺角之山嶺截去一段,并命兩頭神牛前去堵住河口。誰知途中被一人發現,點破了天機,神牛不動了,化作兩塊巨石,山嶺變成了島嶼。兩塊巨石人稱姐妹石,島嶼得名古崎洲島,也就是現在的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部分娛樂項目:半潛觀光船:160元/人/30分(兒童1.1米以下免票)。坐在船艙里,通過船艙的特制觀察窗口,觀看海底的各類海洋生物,通常可以看到形態各異的軟、硬珊瑚,各式各樣的熱帶魚、海參、海膽等眾多的海洋生物。半潛觀光船一次可容納60人同時觀看。
摩托艇:150-500元/人/10分。摩托艇運動集競技、刺激、欣賞于一體的一項運動,它同時也是一項富有現代高科技特征的水上速度運動。其比賽的場面壯觀激烈、精彩紛呈、驚心動魄,賽艇馬達轟鳴、浪花飛濺、扣人心弦。摩托艇是近年來日漸流行的一項水上休閑娛樂活動。
海上拖傘:280元/人/10分。用大馬力的快艇拉起降落傘,依靠快艇的快速前進使傘在空中飄揚。玩拖傘時要看天氣和風向,如果風大的話降落比較困難,還會落到海中,不過也是安全的。
海釣:平臺海釣200元/人/2小時;快艇海釣300元/人/2小時;夜釣300元/人(時間:19:00-07:00)。平臺海釣配魚桿、魚餌,如果是快艇海釣,則開快艇到深海中去。這里的魚可能是很少見人的緣故吧,特別容易上鉤,釣回的魚可以請人燒烤,也可以自己動手,味道特別鮮美。
船潛:穿上潛水服,經過培訓后乘坐快艇到海上的一艘舶船上,然后背上氧氣瓶,戴上潛水鏡,在潛水教練的陪伴下,直接從船上入水,教練帶領慢慢潛入較深的海底,根據游客的身體狀態一般可潛10—18米深,游客將會輕松的成為一位海底使者。
沙灘逐蟹:風平浪靜的晚上,海灘上一群群大小參差伶俐的灘蟹“走馬燈”,手電筒一照,有的過街老鼠般地往海里竄,有的用腿極快地挖個小坑隱蔽起來,捉蟹也成了一種樂趣。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五
三亞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
三亞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三亞落筆洞發現的"三亞人"遺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島最早的人類居住遺址。漢代在今三亞市崖城鎮設珠崖郡,隋代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明清時改稱崖州,民國后改崖州為崖縣。1954年崖縣政府所在地從崖城搬到三亞,直到1984年才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所以說,作為城市,三亞是很年輕的。這里是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45萬人口中,有黎族17萬人,苗族2800多人,回族近7000人。除市區外,三亞市管轄著十鎮三鄉,還有五個大型國有農場。
三亞地處北緯18度,年平均氣溫15.4攝氏度,終年無霜。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在三亞這片熱土上,依然是姥紫婿紅,綠意盎然,暖風襲人。"海外風光別一家,四時楊柳四時花。寒來暑往無人會,只看桃符憶歲華。"古人描繪三亞四季如春、風景秀麗的這首詩,已被傳為佳句。正因為如此,三亞成為全國最好的避寒、冬泳、度假休閑勝地。
三亞得天獨厚,匯集了陽光、海水、沙灘、氣候、環境、溫泉、民族風情和熱帶田園風光等旅游資源于一地,是世界上熱帶海洋旅游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三亞不僅熱帶濱海自然景觀之美冠海南,而且人文旅游資源也極為豐富。這里有古代朝庭貶官、高僧名道的足跡,有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當您陶醉于椰風海韻的時候,那些同景觀相聯系的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文化,一定會讓您感慨系之,浮想連朗。
三亞熱帶濱海的主要觀光和休閑地有亞龍灣、鹿回頭、天涯海角、大東海、南山、蜈支洲島等。她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僅陽光明媚,沙灘細白,椰風搖翠,海韻迷人,而且都處在純凈的生態環境中。近海海域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標準,大氣環境優于國家一類標準。全國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海南人均壽命居全國之冠,而三亞又是海南最長壽的地方。
三亞的市花是三角梅。無論是景區景點,還是山野道旁,你隨意可以見到一蓬蓬濃密的青枝綠葉上,飄動著一簇簇艷麗的紅花,熱烈得好像冬天里的一團團火,那便是三角梅了。三亞的市樹是酸豆樹。它軀干巨大,枝葉濃密,樹姿宏麗,是非常珍貴的草坪孤立風景樹。然而在南山文化旅游區,你可以看到成片的酸豆樹林。由于"鹿回頭"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留在景點介紹中講),三亞獲得"鹿城"的別稱。
三亞市作為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越來越注重市容市貌的美化。他們在沿三亞灣20公里濱海狹長地帶建設"椰夢長廊",以及整治大東海,新建雨林廣場,就是近幾年來實施的城市綠化美化重點工程項目。椰夢長廊以廣植椰樹為主,樹陰下鋪植綠草,其間點綴灌木、花卉,穿插布置娛樂、景觀文化小品,形成集觀賞、游覽、休閑為一體,妙趣橫生、生機盎然的濱海帶狀公園。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游客們可前往賞景聽濤,怡悅身心。
朋友們,讓我們放松身心,融人這一方被古人稱作"極地異域"、如今正朝建設國際熱帶濱海旅游城市方向前進的熱土和海洋吧!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國一流,亞洲首選、世界著名的國家性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市。
三亞,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1919平方公里的熱土,5000平方公里的海域,209公里的海岸線,是三亞成為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的人間仙境。
三亞是我國最南端的城市,那里有高大的椰樹、銀色的沙灘、碧藍的天空和一望無際的大海。
記得,我第一次踏上亞龍灣的海灘時,那激動的心情真是無法形容。天連著海,海連著天,天水相連,天海一色,太美了!我迫不急待地投入大海的懷抱,腳踩著軟綿綿、細細的沙子,一個浪頭向我撲來,我一屁股坐在沙灘上,褲子都濕了,我還沒有站起來時,又來了一股浪,把我再次推倒,讓我喝了一口咸咸的海水。我連忙起身,索性換泳褲在海邊游玩。海風推動著巨浪,掀起了無數浪花。雪白的浪花排成整齊的隊伍,一排排地向前推進著,追逐著、嬉戲著,如頑皮的孩子,歡快地涌上沙灘,又快速地向后撤退,把我一次次地推到岸邊,再兜回來。放眼望去,是浪花跳躍的海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點點金光,如無數把碎金撤向大海。彎腰俯身,細細的海沙輕托著我的雙腳,細膩滑潤,我的整個身子在海水中輕輕跳躍,指間白色的細沙輕快地在指縫中流淌,真是太刺激了,太好玩了……我在浪花的`懷抱中蹦跳著、歡笑著,浪花簇擁著我,繚繞著我,我沉浸在浪花柔美的擁抱中。
三亞真是太美了,大海真是太壯觀了,它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深深地留在我有腦海中。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六
快樂的日子會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即便導游的服務不讓人滿意,依然對那碧藍天空,一望無際大海的無比眷念。曾聽過海南十八怪,三個蚊子一盤菜,三個老鼠一麻袋……其實未免夸張,一路上爛尾樓有,也確實有地方人跡荒蕪,只是比起十多年前看到的,已是天壤之別。在海南做男人很幸福,不用做家務,田地里操作的大多是女的。
中途還曾參觀過海洋館,上傳有時不合作,反正照了就想貼出來,也不顧時間先后了。
海星并不奇怪,但第一次觸摸它的感覺確讓人驚喜,聽人介紹不可以讓它離開海水很久,不然會咬人。試驗下拿起,終究還是缺乏讓它咬的勇氣,感覺硬硬的,和石頭沒差別。
人鱷之吻,鱷魚的兇殘本性在人工馴養的地方簡直為零。曾讓我們觀賞鱷魚吃雞,可惜雞丟下去老半天,鱷魚依然懶懶地在那里曬太陽,人工去趕都無動于衷,這恐怕也是馴養動物的悲哀。目睹了鱷魚、海獅的表演,這些應該不算稀奇,只要有海洋館的地方都很常見。
海南旅游的最后一站是東山嶺,在海南的山中,東山嶺不高,也顯不出多少幽峻。然而從古至今,論名氣之大,推崇者之多,沒有哪座山可與之媲美。看半天,聽導游介紹才懂得,之所以來東山嶺,更是它的寓意,去過天涯海角,人生有了窮盡感,而這里有南宋抗金名將李綱的史事為證,求簽過了七天就時來運轉,取其東山再起之意。
東山嶺風景區面積有10平方公里,海拔只有184米高,遍山都是奇石,有塊風動石,它重達百余噸,能在海風的吹拂和人力的推搖下產生晃動。嶺上還有多處古跡和廟宇,石刻都是古今書法真跡,每一幅石刻,都是一位賞山雅士留下的手筆。“海南第一山”五個楷書大字豐茂渾厚,蒼勁有力。當然對書法不再行,只是看熱鬧而已。
忘記在這里照風景,只記得搶人頭去了,導游介紹這里今年就來過幾個名人,有條道叫青云路,有平步青云之意,更對仕途為官者的胃口。最貴的就是燒香,反正亂七八糟的簽,信則有,不信則無。
離開的時候,全都大包小包,買了很多水果和特產。海南最好喝的是炭燒咖啡、椰奶咖啡,以前并不喜歡咖啡的味道,總覺得苦,現在居然認為回味悠長。也許是到了一定年齡,會喜歡上有回味的飲品。
返程途中,人說,你看來的時候拼命湊著車窗看椰子樹,現在不稀奇了吧,審美疲勞都是這般產生的。
對著海南要說再見,再見也許真就是遙遙無期。現在旅游,更想如實記錄下生命里每個片斷,每個精彩瞬間。畢竟,心情也好,人也好,過去后永遠不重來。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七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于瓊山區東北部的東寨港,綿延50公里,面積4000多公頃,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于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此為中國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1986年7月9日經國務院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組織中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中國七個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保護區之一。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于近海及海岸濕地類型中的紅樹林沼澤濕地,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及水鳥。世界上紅樹林有23科81種,海南有23科41種,最高達10米。很多紅樹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現象,種子在母樹上的果實內萌芽長成小苗后,同果實一起從樹上掉下來,插入泥灘只要2至3個鐘頭,就可以成長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則隨波逐流,數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區內生長著全國成片面積最大、種類齊全、保存最完整的紅樹林,共有紅樹植物16科32種,其中水椰、紅欖李、海南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木果楝、正紅樹、尖葉鹵蕨為珍貴樹種。海南海桑和尖葉鹵蕨為海南特有。本區主要紅樹林群落有木欖群落,海蓮群落,角果木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群落,紅海欖群落,水椰群落,鹵蕨群落,桐花樹群落,欖李群落,紅海欖+角果木群落,角果木+桐花群落,海桑+秋茄群落等。
區內以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的紅樹林、世界地質奇觀"海底村莊",世界稀有鳥類及豐富海鮮水產而著稱。區內野菠蘿島環境幽美,島上形態奇特的野菠蘿林連片蔽日修有觀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島游覽。
東寨港有"一港四河、四河滿綠"之說。其東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又稱羅雅河),西有演豐東河、西河,四條河流匯入東寨港后流入大海。這些河流每年有7億立方米的量注入東寨港。暴雨季節,河水挾帶大量泥沙,在港內沉積,形成廣闊的灘涂沼澤。紅樹種子憑借"胎生"的獨特繁殖方式,隨波逐流地在水上漂泊,一遇到海灘就扎根生長發育,蔚然成林。
紅樹林
這里的紅樹林生長良好,叢林茂密。多數時候,東寨港海岸每天有二次潮水漲落。每月有二次大潮和低潮,其它時間潮水起伏不大。低潮可以看到紅樹林的根部和泥地,高潮可以看到紅樹林的樹冠。潮水大漲大落和潮水小漲小落,景致各不一樣。漲潮時分,紅樹林的樹干被潮水淹沒,只露出翠綠的樹冠隨波蕩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有水鳥展翅其間,游人可乘小舟深入林中。近觀紅樹,樹干卷曲,地根交錯,手挽著手,肩并著肩,依依偎偎,如龍如蟒,似獅似猴,象鶴象鷹,千姿百態,離奇古怪。樹頂上,點綴著一簇簇白的、紫的、藍的小花朵,在陽光映輝下格外絢麗多彩。紅樹林是熱帶海岸的重要標志之一,能防浪護岸,又是魚蝦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濱海沙灘上特有的植物群落,它具有很多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生命力。紅樹林屬紅樹科常綠灌木,樹皮呈紅褐色,樹葉墨綠,其根、枝像交錯的蛛網,十分發達。紅樹林有個奇特的功能,它的根、葉可以濾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長于熱帶地區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全世界的紅樹林有24科82種,其中16種是胎生植物,也是植物世界僅有以胎生方式繁衍生息的植物。由于胎生紅樹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世界上有紅樹林的幾個國家都把紅樹林列為生態保護區,把紅樹林當做可貴的自然資源來保護。國際上現已成立紅樹林學會,定期舉行學術交流,促進紅樹林的保護和發展。
紅樹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紅樹種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將胎根暴長成莖,上端生出兩片葉子,變成一棵幼樹。幼樹一旦長成,便自行從母樹上脫落。由于莖和根較重,幼樹便垂直下墜,幼根很好地插入海灘泥中,繼續獨立地生長,一至二年后便可長成一株小灌木。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紅樹的這一系列創造生命的過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動物生養后代的行為相比。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的這兩種特性是植物中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
野菠蘿島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內還有一處野菠蘿島,島上環境幽美,修有觀光小道。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可乘游船登島游覽,快艇從碼頭出發,十幾分鐘后就到了野菠蘿島。島的一半是人工種植的像茶樹一樣的紅樹林,生機盎然,一望無際,甚至區分不清哪里是島哪里是海。島的一半就是野菠蘿密林,陰森森黑黢黢。野菠蘿樹的氣息根長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連,盤根錯節,奇形怪狀。野菠蘿樹學名叫露兜樹,為露兜科熱帶小喬木,屬紅樹族譜,是一種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實像菠蘿,但卻堅硬無比,幾乎無法食用,因此當地人把它們叫野菠蘿,島因樹而得其名。
海產品
東寨港還是海南著名的海產品出產地,血蚶、蠔、對蝦、青蟹、血鱔等海鮮。
精選海南導游詞考試講解如何寫八
南灣猴島位于海南省陵水縣南約14公里的南灣半島,三面環海,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島嶼型獼猴自然保護區。島上除了有熱帶植物近400種,動物近百種,原始的自然環境和2500多只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獼猴外,因此人們稱之為"猴島"。
南灣猴島四季綠樹蔥蔥,風光秀麗迷人,最具海南特色的潔凈迷人的沙灘,嫵媚多姿的椰樹,白浪翻揚的天然海濱浴場,色彩斑斕的珊瑚礁群;素有"海上街市"之稱的漁排風情,古陵水"八景之一"。
南灣半島因獼猴種類獨特,種群眾多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現有獼猴29群20xx多只。
南灣猴島的獼猴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猴類。生理上與人類非常接近,適應性廣,生命力頑強,易馴養。獼猴系半樹棲生活種類,多棲息于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
南灣猴島景區總面積為10.2平方公里,長14公里,最寬處僅1公里,平均海拔150米。
島上有三個自然村,3000多人口和500多畝農耕地。猴子島三面環海,碧波萬頃,一面青山依傍。島上怪石嶙峋,像一肥鐵錨拋入浩瀚的南海,在碧波白沙的環抱下猶如擁紅簇翠的圖畫一樣迷人。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椰樹、荔枝、菠蘿蜜、楊桃等果樹比比皆是,草木四季常青,花果代謝不衰,是典型的熱帶風光。既適合獼猴生長繁衍,又能為獼猴提供充足的食物。
多年來,有關部門對南灣猴島的猴群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已經基本對部分猴子馴化成功。只要聽到哨子響,它們便呼啦地奔下山來,在距人咫尺地方爭食、追逐,有的甚至向客人招手或上前索取食物,但它們很少糟塌莊稼和傷害牲畜。猴群無愁無憂地生活在這個人為監護管理的大自然生物圈里。南灣猴島真正成了猴子的樂園。游客只要從陵水縣縣城沿海榆東線公路驅南行14公里,到達新村漁港,乘吊索渡過只有500米寬的淺海灣,步過海灘,進入茂密的熱帶叢林,就會看到這個得天獨厚的"花果山",看到孫大圣的子孫后代們逍遙自在的極樂世界了。
到南灣猴島觀猴,其趣無窮。島上之猴,有幾群已被馴化。你可以為它們拍照,也可和它們合影。觀猴最佳時刻是管理人員喂食之時,哨笛一響,滿山樹搖草動,獼猴們有的連蹦帶跳,有的在樹上一連串騰躍秋千,一眨眼功夫便集合完畢,一邊爭吃,一邊唧唧咕咕地打鬧,千姿百態。如果不是在喂食時間上島也沒關系,只要你在觀猴園前買一兩袋花生果等食物,猴們便很樂意和你交朋友,會以十二分熱情和主動來接受你的敬意。值得你注意的是這些猴子猴孫不喜歡欺騙行為。假如你竟想"逞猴",只亮食物而不喂給它吃,或者看到握拳亮開的是空手掌,那么,猴就會向你,吡牙咧嘴大叫,或者飛快地向你撲來,會讓你大吃一驚。
游客可以欣賞到令人捧腹的猴藝小品、充滿靈性的馬戲表演,還可以與猴子合影留念,親密接觸,別有一番情趣,高空纜車既便利了游客進島出島,以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領略海南椰風海韻的全新視角。 此外南灣猴島的接待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新增加的環保型電瓶車,裝修改造后的船只與索道相配合,使游客進出島極為便利,南灣猴島已成為海南旅游市場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南灣猴島坐落于海南省陵水縣南約14公里處的南灣半島上。島上氣候溫和、林木繁茂、峰巒起伏、四季如春、蝶舞鳥逐。半島三面環海,周邊水域風情萬種,整座山頭怪石嶙峋;海灣細浪連綿、百舸候岸;灣內波光粼粼、漁排蕩漾;若是雨天,南灣浩如煙海,整個一幅奇美的山水畫。1995年的資源調查顯示:保護區共有植物388種,森林覆蓋率達95%,哺乳動物15種,鳥類57種,兩棲爬行類17種,獼猴也已從1965年的5群100多只發展到20多群1500只左右。多情的海水孕育了這美麗的小島,而聰明機靈的猴子們又怎么會放過這塊圣地呢?島上除珍貴動物獼猴外,還有水鹿、小類貓、豹貓、水獺、穿山甲等近20種獸類;鳥類有海南鷓鴣、戴勝等近30種;爬蟲類有蟒蛇、蜥蜴等。
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猴島先后遭遇兩次毀壞。1965年建立猴島保護區時,只剩下5群約100只猴子。
1999年7月,由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陵水縣林業局、陵水縣旅游局三方共同組建了股份制形式的海南陵水猴島旅業發展有限公司。當年10月,猴島主題公園開始開發建設。
由于近幾年的保護性開發,猴子的數量已由1995年的1800只左右,增長到2500多只。猴島公司又對野生獼猴進行馴養,使野性十足的猴子頗通人性。
為讓人們充分領略南灣風光,1999年海南三特索道有限公司在新村與猴島之間架設了一條2138米的全國最長的跨海觀光索道--猴島索道,索道猶如一條凌空彩鏈橫跨新村港灣,將神秘的南灣猴島、迷人的熱帶港灣、濃郁的"疍家民俗"、喧鬧的漁港風情等串成一線。索道引進索道王國--奧地利多貝瑪亞公司90年代最新技術,這是一條極人性化的索道,采用單線循環可脫掛式的抱索器使得老弱病殘均無上下不易之虞,最快速度6米/秒,使游客到達景區時間僅需7分鐘,單邊最大運力610人/小時,個性化的4人半敞開式吊廂舒適而美觀,并且實現了全線計算機監控管理。迎著徐徐的清爽海風放眼四望,海闊天高,青山、碧水,沙灘、椰林和腳下迷人的濱海漁港風情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