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演講者根據(jù)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于臨場發(fā)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演講稿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难葜v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演講稿篇一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語錄,它流傳了2500多年,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影響著世代中國人。它的經(jīng)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溫故而知新?!薄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讓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經(jīng)典教育,越來越注意到古代文化對人生的影響意義,所以,我們小學生從小讀 《論語》,意義重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學、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藝等許多方面,雖然是一問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語,好像沒有什么邏輯性,但是認真研 讀,深刻領(lǐng)會,其內(nèi)容非常豐富,言簡意順,無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學最重要的經(jīng)典。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自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 的歷史地位,《論語》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墩撜Z》的第一篇就是關(guān)于學習的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墩撜Z》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學而不厭,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智慧可以改變命運,因此,經(jīng)常學習新知 識,溫習老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快的事情,我們要養(yǎng)成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偉大的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啊。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學而常習,習而常學,便可以海闊天空般事事無礙。而今天觀看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更是令自己開見識大長。
孔子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修煉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注意學習修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 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隨心 所欲不越規(guī)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學習和修煉品性的過程,從求學、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識和修養(yǎng)在學習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養(yǎng)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統(tǒng)一。已經(jīng)達到了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此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時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也使我們懂得了偉大來至與平凡的道理。
通過于丹老師對《論語》的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為人出事的道理,仿佛達到了進入到了書中的境界。直到現(xiàn)在,《論語》中的內(nèi)容還讓我難以忘懷。
《論語》的內(nèi)容真豐富?。∠M瑢W們有時間多看看。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仔細閱讀《論語》一定會讓我們憧憬的童年變得跟《論語》一樣豐富多彩!
論語演講稿篇二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語錄,它流傳了2500多年,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影響著世代中國人。它的經(jīng)典語句,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 溫故而知新?!薄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讓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經(jīng)典教育,越來越注意到古代文化對人生的影響意義,所以,我們小學生從小讀 《論語》,意義重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典型代表,它涉及哲學、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藝等許多方面,雖然是一問一答、零零碎碎的片語,好像沒有什么邏輯性,但是認真研 讀,深刻領(lǐng)會,其內(nèi)容非常豐富,言簡意順,無所不包,博大精深,也是教學最重要的經(jīng)典。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自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 的歷史地位,《論語》之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論語》的第一篇就是關(guān)于學習的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墩撜Z》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出孔 子一生學而不厭,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智慧可以改變命運,因此,經(jīng)常學習新知 識,溫習老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快的事情,我們要養(yǎng)成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偉大的話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啊。學問從學習中來,能力從實踐中來。學而常習,習而常學,便可以海闊天空般事事無礙。而今天觀看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更是令自己開見識大長。
孔子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修煉的一生,境界越高就越注意學習修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 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說孔子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七十歲隨心 所欲不越規(guī)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學習和修煉品性的過程,從求學、立身和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不難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識和修養(yǎng)在學習中提高, 良好道德的養(yǎng)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自我約束到隨心所欲,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統(tǒng)一。已經(jīng)達到了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此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時候也能做 到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也使我們懂得了偉大來至與平凡的道理。
通過于丹老師對《論語》的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為人出事的道理,仿佛達到了進入到了書中的境界。直到現(xiàn)在,《論語》中的內(nèi)容還讓我難以忘懷。
《論語》的內(nèi)容真豐富??!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看看。身為小學生的我們,仔細閱讀《論語》一定會讓我們憧憬的童年變得跟《論語》一樣豐富多彩!
論語演講稿篇三
大家好!我是@@分公司的銷售顧問,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企業(yè)靠我發(fā)展,我靠企業(yè)生存》。
我加入公司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但是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足以讓我認識我很驕傲我能在這段期間由一個退伍軍人融入了公司企業(yè)的銷售行列,生活的考驗,工作的磨練,讓我們少了一份天真、少了一份莽撞、少了一份激情,但卻多了一份執(zhí)著、多了一份慎重,更多了一份責任心,讓我更懂得珍惜在這里我們遵循著總公司傳達下來的七個調(diào)整的指導方針,在這里我們秉持著“智慧經(jīng)營,兢業(yè)經(jīng)營”的理念模式,在這一切的一切使我們在潛移默化當中成長,履責。
現(xiàn)在縱觀全局的汽車銷售市場來看,重心逐漸從汽車制造商,汽車貿(mào)易商,客戶三者之間的轉(zhuǎn)變。制造商主要集中力是“產(chǎn)品”向真正的主人“客戶”的遷移。而其中的銷售商卻是銜接兩者的重要紐帶。從整車的交流文化上解讀得到,“誰掌握了客戶,誰就占領(lǐng)市場”。
當然汽車專賣店具有品牌和服務(wù)的優(yōu)勢,對于客戶來說,在這里他們能拿到放心的產(chǎn)品和優(yōu)質(zhì)的服務(wù),這也是他們的選擇的觸角。
“軍工企業(yè)”,同時享有歷史的考驗和現(xiàn)有的地理優(yōu)勢存在。獨立自主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和風雨侵蝕不盡的品牌效應(yīng)才是開山辟地的利刃。
我們面臨著極具變革的時代,各種價值觀在市場的渦流中一決雌雄。在我們投入競爭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身的裝備,以避免那些可避免的錯誤和可預(yù)見性的遺憾。我渴望成長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但是需求和供應(yīng)的這兩類龐大的產(chǎn)物,無一不是建立在明確的價值觀上。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自我了解和品牌的了解是相當重要的。水是一種無孔不入的液體,只有我們深入消費者的群體中才能將他們飽和在一塊。與其我們夸夸其談的向客戶介紹一大堆的數(shù)據(jù),還不如讓客戶成為我們的廣告經(jīng)銷商。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經(jīng)營銷售,而是去經(jīng)營客戶”。當客戶踏入店門的那一刻起,我們不是在向他兜售產(chǎn)品,而是詮釋著他們的來意,正應(yīng)相信我們的品牌,才邁出這堅實一步。
“萬友”這個響亮的名字,蘊藏著無窮的生機。他有責任使員工過上更好的生活,員工不僅有權(quán)利,而且更有責任和義務(wù)為自己和團隊施展其才,使自己和團隊攀登上新的高峰。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是積極向上的人,他懂得珍惜,知道感恩。讓我們大家都成為一個太陽那般積極的人,走到哪里到哪里亮,而不是初一十五不一樣。經(jīng)驗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把頻繁的工作重復一遍一遍的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做不了大路,何不做一條羊腸小道,不能成為太陽,又何妨當一顆璀璨的繁星,成敗不在于大小,在于你是否竭盡所能。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得:“如果你存在,那么就不要讓自己可有可無的存在著”。當歷史的長河在澎湃的翻滾,我們就是那濺起的水花。當大樹拔地而起指向火熱的太陽時,我們這頑強的根系在不停的輸送活力,任那狂風吹得如何猛烈,我們的身軀依然矗立在堅實的大地。
我的演講結(jié)束,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篇四
大家好!
孔子的這一句話,不長,卻涵蓋了我們的人生。年幼時便要立志于學,稍長些就要學有所成,立家立業(yè)。但學成不是理想的結(jié)束,它開啟著閃爍智慧光芒的四十歲。五十歲,我們已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為,即使已不再像年輕時一樣拼命追求最終的結(jié)果。六十歲,我們已經(jīng)可以虛懷若谷,淡然面對他人的批評與斥責。等到了七十歲,人生的境界已變的自由而又合理,專屬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磨練,去追求。而孔子偉大的品格,也便可以由這句話得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個更加完美的人生。他為之奮斗不止的,就是這樣一種云淡風輕,就是這樣一種循序漸進,就是這樣一種圣人的品格而不是事業(yè)。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規(guī)律?!睂τ谖覀兊娜松鷣碚f,什么是自然規(guī)律?孔子已給了我們答案。遵循規(guī)律生活,并不是不求創(chuàng)新,只知道一味的按照既定的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走;也不是看破紅塵,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聽天由命,而是啟發(fā)著我們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nèi),除了做特定的事去推動人生的車輪向前走以外,別無選擇。你還是要銳意進取,還是要不懈努力。命運為每個人安排好了相同的軌跡,但絕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走法,上天拓的路很寬,走著走著,人和人就有了差別,但只要你遵守了生命發(fā)展最基本的規(guī)律,每一種活法盡頭都是一個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世界。但如果你在某一時間,做了這段路上不該出現(xiàn)的事,等待你的,只能是深淵。這,才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如何堅定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每一步都踏實且井然有序。
人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它更是一個美到極致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必須是一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想要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我們就要注重腳下踏上的每一步。這,求不得別人,更急不得自己,語言無法描述的境界,還得要等到時間的洗禮,那么,就讓我們,從志于學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篇五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興起了誦讀國學經(jīng)典的熱潮,我們學校也開展了“誦經(jīng)典,潤童心”的課題,通過一段時間和學生一起參與到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也頗有受益。眾所周知,《論語》是一部閃爍著理性光芒、蘊涵著樸素道理的文化經(jīng)典。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去重讀《論語》,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尤其作為教師《論語》更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吧斫讨赜谘詡鳌保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應(yīng)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jīng)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沖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yīng)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厭”。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鬃釉唬骸笆恐居诘溃鴲u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弊x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xiàn)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蓖瑫r,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斌w現(xiàn)了孔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彼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笕藗儼褜W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庇纱丝梢姡x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yīng)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碑斎辉诳鬃涌磥恚瑢W習的目的也在于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圣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lǐng)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nèi)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里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校園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西川中學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來到西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jīng)典,先人的經(jīng)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的學生在誦讀。這稚純的聲音,讓人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重溫國學經(jīng)典,做智慧教師!
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篇六
孔子的這一句話,不長,卻涵蓋了我們的人生。年幼時便要立志于學,稍長些就要學有所成,立家立業(yè)。但學成不是理想的結(jié)束,它開啟著閃爍智慧光芒的四十歲。五十歲, 我們已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為,即使已不再像年輕時一樣拼命追求最終的結(jié)果。六十歲,我們已經(jīng)可以虛懷若谷,淡然面對他人的批評與斥責。等到了七十歲,人生的境界已變的自由而又合理,專屬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磨練,去追求。而孔子偉大的品格,也便可以由這句話得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個更加完美的人生。他為之奮斗不止的,就是這樣一種云淡風輕,就是這樣一種循序漸進,就是這樣一種圣人的品格而不是事業(yè)。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規(guī)律?!睂τ谖覀兊娜松鷣碚f,什么是自然規(guī)律?孔子已給了我們答案。遵循規(guī)律生活,并不是不求創(chuàng)新,只知道一味的按照既定的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走;也不是看破紅塵,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聽天由命,而是啟發(fā)著我們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nèi),除了做特定的事去推動人生的車輪向前走以外,別無選擇。你還是要銳意進取,還是要不懈努力。命運為每個人安排好了相同的軌跡,但絕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走法,上天拓的路很寬,走著走著,人和人就有了差別,但只要你遵守了生命發(fā)展最基本的規(guī)律,每一種活法盡頭都是一個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世界。但如果你在某一時間,做了這段路上不該出現(xiàn)的事,等待你的,只能是深淵。這,才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如何堅定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每一步都踏實且井然有序。
人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它更是一個美到極致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必須是一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想要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我們就要注重腳下踏上的每一步。這,求不得別人,更急不得自己,語言無法描述的境界,還得要等到時間的洗禮,那么,就讓我們,從志于學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