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營改增工作先進集體事跡篇一
上海“營改增”試點從2012年1月1日開始已逾百日,涉及交通運輸業和其他服務業12.6萬戶,北京“營改增”亦已通過審批,將于7月1日起在全市5.4萬戶納稅人中全面推開,據報道: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已申請進行“營改增”的試點,一時間,“營改增”成為財稅制度改革的熱點話題。其實圍繞增值稅改革的討論,從我國分稅制確立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增值稅制度也一直處于完善中,2004年東北三省開展的增值稅轉型試點到2009年1月1日在全國實施,我國的增值稅實現了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型,為企業節省稅收負擔1200億元。“營改增”是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必然選擇,對于完善增值稅環節,避免重復征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增值稅國家的通行做法。就現階段而言,2011年,全國稅收收入實際完成86524億元(扣除出口退稅,不包括關稅、船舶噸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為全面推進“營改增”提供了可靠的財力保證,但全面推開“營改增”工作仍然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一、地方主體稅種的缺位是“營改增”的最大瓶頸。增值稅、營業稅作為國地稅的主體稅種,2011年分別占稅收收入的27%和22.6%,其中營業稅入庫13678.61億元,占地稅收入的32.76%,“營改增”以后,除娛樂業以外的大部分營業稅項目將改征增值稅,帶來的是地方主體稅種的消失,而重慶等地試點的房產稅改革,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無力承擔地方主體稅種的責任,而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等小稅種更難挑大梁。
二、事權大于財權的財政體制使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不高。我國實行一級政府一級財政,在上面只給政策不給錢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用40%的財權承擔著70%的事權,很多政府的財政尤其是基層政府的財政已成了”吃飯財政",“營改增”意味著結構性減稅,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減少,對地方政府而言無疑使雪上加霜。同時“營改增”使原本為地方稅的營業稅成了共享稅,地方政府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即便使“營改增”所征稅款仍歸地方所有,但其總量和增幅肯定有所影響。
三、征管范圍的變化引起國地稅機構事務的失衡。94年分設國地稅機構,各自按稅種進行征管。但隨后進行的一系列稅制改革,國、地稅之間的職能開始交叉,對同一稅種,進行交叉征管,先是利息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后取消),后來是新辦企業的企業所得稅,都劃歸了國稅機關進行管理,“營改增”明確由國稅機關進行征管,國稅部門的工作壓力陡增,而地稅部門失去了主體稅種,面臨著職能重新定位。“營改增”在率先在上海試點,就是因為上海的國地稅是合署辦公,不會因為征管范圍的變動使國地稅事務失衡。
四、以減稅為鍥入口的宣傳制約稅制改革的進一步開展。“營改增”是以結構性減稅為宣傳點,用以提高納稅人參與的積極性。但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得到實惠,上海的“營改增”試點也說明了這一點。通過“營改增”部分納稅人的稅負確實減低了,但作為“營改增”重頭戲的物流業,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測算,稅負卻從改革前的行業平均稅負1.3%增加到4.2%,增幅123%,其他行業同樣喜憂參半。這種宣傳造成的納稅人心理預期與實際的反差,容易使受眾產生逆反心理。
營改增工作先進集體事跡篇二
凝聚精神 爭創一流——施秉縣國稅局“營改增”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是國家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其重要性,也可以將其說是利改稅、國地稅分制之后的第三次稅制改革。不論是從2013年4月30日起,“營改增”試點工作在素有“中國漂城”、“西南藥城”“中國硅城”之美譽的施秉縣的準備工作,還是到8月1日零點開出第一張“營改增”發票,施秉縣國稅局的稅務干部們用青春和熱血,在這片秀美而神奇的土地上書寫下一頁頁關于“營改增”工作的美麗“詩篇”。回眸往昔,展望未來,施秉縣國稅局依然“揮戈稅收辟坦途”,一路鏖戰一路歌——
優質服務“營改增”
“金杯銀杯不如納稅人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納稅人的夸獎”施秉縣國稅局一直把納稅服務作為稅收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不斷著力于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這次“營改增”試點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確保“營改增”順利實施,施秉國稅局領導班子極度重視提高納稅服務水平,在施秉縣國稅局“營改增”工作會議上,潘萬明局長全局班干部不講理由,不講條件,服務好“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努力爭取試點納稅人的支持,順利完成這項重大任務。為更好地做好“營改增”試點納稅服務工作,施秉國稅局在堅持執行首問責任制、延時服務制等原有制度的同時,增加了領導值班制,有領導班子成員輪流在辦稅服務大廳值班,及時解答試點納稅人的“營改增”政策咨詢和有效地處理各種應急事件。施秉國稅局在辦稅服務大廳不僅在設置了“營改增”綠色服務通道,還成立了“營改增”納稅服務小組,只要納稅人遇到難題,便上門為納稅人服務,更方便更快捷地為“營改增”試點納稅人服務。施秉國稅局全心全意的服務精神,不僅得到了試點納稅人夸獎,也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肯定,在“營改增”試點工作期間,施秉縣國稅局辦稅服務大廳被評為“先進紅旗窗口”,窗口6名工作人員全部榮獲“納稅服務之星”稱號。
全力奉獻“營改增”
施秉縣國稅局“營改增”戶數在全州排名第二,而且情況復雜,但施秉局的干部們卻沒有在這樣艱巨的任務下低下頭,而是迎難而上,把事情一一解決。5月21日,施秉縣國稅局與施秉縣地稅局召開了“營改增”納稅人信息交接會,施秉縣地稅局將符合條件的482戶納稅人信息交予施秉縣國稅局管理。次日,施秉局便組織干部深入482戶納稅人進行實地核查,爭取做到戶戶信息準確無誤。經過全局干部一個月努力地核查,6月20日,施秉局成功采集到“營改增”納稅人144戶。在這次實地核查過程中,我局干部克服時間短、任務重、個體貨運納稅人分散,難以核查等種種困難,終于圓滿地完成任務。7月4日,“營改增”工作進入基礎信息錄入階段,錄入工作包括稅務登記、違法違章數據清理、證件發放、稅種登記、納稅人信息補錄、發票領購簿發放、發票審批發售、銀行信息維護、個體定額信息維護等10多個步驟,要同時打開6個ctais窗口,由于全州所有的錄入工作集中在州局電教室進行,導致網速緩慢,電腦多次死機,嚴重影響了工作進度,施秉國稅局的錄入人員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正常工作,爭取用最快的時間完成錄入工作。他們放棄休息,盡量少喝水減少少去廁所的次數,加班加點趕進度,直到錄得腰酸背痛,眼花睛困,終于趕在晚上7點半前,全部完成144戶納稅人的基礎信息錄入工作,而此時,其他很多縣區都還沒有錄入完畢。在之后的州局、省局審核中,我縣的錄入工作出錯率很低,圓滿完成了上級交予的任務。
在這次“營改增”工作過程中,我局涌現了許多“雷鋒”人物,如“營改增”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胡漢剛同志,他在這次“營改增”工作中被干部情切地叫成“老黃牛”。他從“營改增”工作中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奔波,從辦公室到辦稅大廳,再到“營改增”納稅戶,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而年過半百的他,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還有“最美媽媽”李碧菲同志,在這次“營改增”工作中她常常加班到深夜,而她卻是一個七個月大的孩子的媽媽,在孩子和工作面前,她把所有的熱情投入了工作,而把對孩子的愛埋在了心里。在這次“營改增”工作中,這樣的人物還有太多太多,他們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成就了集體的利益,為“營改增”工作的順利開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團結一致“營改增”
施秉縣國稅局是一支載滿榮譽的隊伍,也是一支“敢打仗,打硬仗,打勝仗”的隊伍。在多年的稅收工作中,施秉縣國稅局曾榮獲許多榮譽,自1999年以來連續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2010年被省人事廳、省國稅局評為“先進集體”,記三等功進行表彰等等。在“營改增”工作上,施秉縣國稅局更是迎難而上,團結奮進,認真落實營改增”試點工作。在 “營改增”工作過程中,我局在全局范圍內對“營改增”工作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營改增”工作支持率高達100%。
在這次“營改增”工作過程中,施秉縣國稅局及時地向施秉縣縣委、縣政府匯報“營改增”試點工作情況,爭取縣委、縣政府領導地支持,并主動與工商、地稅、交警、運管等部門取得聯系,建立聯動機制,共同開展工作。而后,施秉縣政府發布了《施秉縣“營改增”試點工作應急預案》,并指導施秉縣國稅局制定了《施秉縣國家稅務局“營改增”試點工作應急預案》,對“營改增”試點工作給予了積極的支持。
開拓創新“營改增”
在這次“營改增”工作過程中,施秉國稅局結合施秉縣實際,積極尋找新的路子和方法,來推進施秉“營改增”試點工作進程。
“算盤”傳稅就是施秉國稅局干部結合施秉縣實際想出的方法。由于施秉這次“營改增”試點中很多的個體工商戶都是私人經營,經常在出門外面經營,對“營改增”政策并不了解,也存在了一些誤解,認為“營改增”試點工作,只是改變了行政管理部門而已,對自身并不存在什么利害關系,并不怎么支持“營改增”試點工作。針對納稅人的這個心理,施秉縣國稅局組織“營改增”納稅宣傳小組深入試點納稅戶開展“算盤”傳稅活動,用計算器給納稅人一筆筆算賬,給納稅人演示“營改增”試點工作是國家國家結構性減稅的重大舉措,與納稅人有著十分密切的利益關聯。
經過施秉縣國稅局“營改增”納稅宣傳小組的不懈努力,不僅得到了試點納稅人的支持,還提起了試點納稅人主動推動“營改增”試點工作的積極性,主動召集各試點納稅人自行開展“營改增”政策培訓,為更進一步推進“營改增”試點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
舞陽河畔,留下了施秉國稅人不懈奮斗的足跡;云山霧鎖,記載了施秉國稅人艱苦創業的歷程。施秉國稅的稅干們用智慧和汗水推動了“營改增”工作的快速發展,用恒心和愛心贏得了廣大“營改增”納稅人的支持和稱贊。施秉國稅在未來的憧憬里,將依然前進不止,凱歌不斷。
營改增工作先進集體事跡篇三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國稅局營改增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導讀:本文國稅局營改增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國稅局營改增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稅海無涯苦作舟 身在其中勇擔當
——梁山縣國稅局姜廣業先進事跡材料
姜廣業,男,1973年生人,現任梁山縣國家稅務局政策法規科科長。營改增期間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充分發揮了一名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受到了領導、同事以及納稅人的一致好評。
一、勇擔重任,責任先行
營改增工作是中央和總局主抓的大事,關系國計民生。時間緊,任務重。作為業務科室,很多工作需要政策法規科牽頭完成,作為科長,更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自從3月底營改增的號角吹響,心中就不曾有過雜念和怨言。"5+2"、"白加黑",已成為姜廣業的工作常態,從最初的營改增戶數確定,到票種核定,再到稅控設備的發行升級,再到第一份營改增發票的順利開具,再到首月納稅申報,每一項工作的進行,都能看到姜廣業忙碌的身影。4月30日晚,參與納稅人征管基礎信息修改和補錄工作,持續到第二天早上5點;5月31日凌晨開票,持續加班到第二天早上4點,休息了二個多小時后,早上7點又出現在縣農村商業銀行的營業廳內進行開票輔導;地稅局代開發票測試工作連續三天加班到晚上十點半,等等,等等。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工作了一宿的國稅人面帶成功的微笑
二、夯實業務,全力服務
政策法規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政策的掌握和傳達。身為政策法規科科長,更是集萬千"咨詢"于一身。有同事咨詢的,有企業咨詢的,營改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新生事物,都需要一個理解和適應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對姜廣業來說,非常緊迫。他一直都是局里的業務能手,此次更是當仁不讓,不論走到哪里,營改增的學習資料他總是隨身攜帶,筆記本也是記得密密麻麻,不僅記錄著營改增最關鍵的政策規定,還記錄著企業在實施營改增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雖然加班加點工作是常態,但他始終相信,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還是有的。于是,他又放棄了原本已經少的可憐的休息時間,學政策,背規定,只為在第一時間給同事和納稅人一個圓滿的答復。就算遇到自己拿不準的問題,他也從不敷衍,而是記住咨詢人的聯系方式,然后翻閱政策,請示上級,及時給予對方答復。轄區有一戶營改增納稅人,因為電費無法抵扣的問題造成稅負偏高,姜廣業和稅收管理員一起調查研究,弄清問題的癥結所在,成功幫納稅人解除了困擾,有效降低了納稅人的稅負。還有一戶房地產企業,申報總是不成功,原因是沒有預繳稅款的申報表,姜廣業咨詢服務熱線,請示市局,當天下午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有時,我們會笑稱他是"雙槍科長",左手一個電話,右手一個手機,一個也不耽誤。
"雙槍"科長,一個都不耽誤
三、默默奉獻,不求回報
如果對您有幫助!感謝評論與分享
對于工作的全力付出,姜廣業從未想過任何回報,唯一覺得虧欠的,就是家人。孩子身體不適,妻子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到濟寧檢查、治療,沒有打擾正在濟寧市局參加營改增研討的他;妻子出差,再三叮囑他要記得接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放學,但是直到老師的電話打來,他也沒有抽出時間;清明節,他沒有回老家掃墓祭奠;五一期間老家來親戚,他更是無暇顧及……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的身體頻頻亮起了紅燈,但是他吃了藥繼續干,毫無怨言。當縣委領導問姜廣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時,自營改增擴圍后已瘦了近十斤的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個字"忙!"
深入企業,宣講政策,輔導申報
四、不言辛苦,繼續前行
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此次營改增工作中,共移交戶數2763戶,辦理稅務登記2586戶,共發行稅控設備108戶,首日開票8張涉及營改增四大行業,積極組織開展納稅人申報培訓,首個申報期申報率達到100%,為下一步稅負分析打下堅實基礎……營改增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姜廣業經常說,所有的工作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所有人也相信,在市局的英明領導下,在縣局的努力拼搏中,我們一定會實現"接得住,管的好,見成效"的目標!,希望能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