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培根隨筆讀后感(精)一
2、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tǒng)治和權威。 —— 培根
3、愛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 —— 培根
4、因結婚而產(chǎn)生的愛,造出兒女;因友情而產(chǎn)生的愛,造就一個人。 —— 培根
5、虛偽的友誼有如你的影子;當你在陽光下時,他會緊緊的跟著,但當你一旦橫越過陰暗處時,它會立刻就離開你。 —— 培根
6、我們的語言,不妨直爽,但不可粗暴驕傲;有時也應當說幾句婉轉(zhuǎn)的話,但切忌虛偽輕浮與油滑。 —— 培根
7、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zhì)高雅的人,數(shù)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wěn)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于爭論。 —— 培根
8、重復言說多半是一種時間上的損失。 —— 培根
9、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 培根
10、青年人比較適合發(fā)明,而不適合判斷;適合執(zhí)行,而不適合磋商;適合新的計劃,而不適合固定的職業(yè)。 —— 培根
11、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么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因此對于一個辦事缺乏效率者,必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 培根
12、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 培根
13、如果說,友誼能夠調(diào)劑人的感情的話,那么友誼的又一種作用則是能增進人的智慧。 —— 培根
14、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15、太過重視行為規(guī)則與拘泥形式,以致在事業(yè)上坐失良機,那損失是很大的。 —— 培根
16、友誼之于人心其價值真有如煉金術上常常所說的他們的寶石之于人身一樣。 —— 培根
17、青年長于創(chuàng)造而短于思考,長于猛干而短于討論,長于革新而短于持重。 —— 培根
18、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于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jié)撛诘膶κ趾鲆暳怂麄兊母偁幒吞魬?zhàn)。 —— 培根
19、時間是衡量事業(yè)的標準。 —— 培根
20、青年人在執(zhí)事或經(jīng)營的時候,所包攬的常常比所能辦到的多,所激起的比所能平伏的多;一下就飛到目的上去,而不顧慮手段和程度。 —— 培根
21、掌握知識不是為了爭論不休,不是為了藐視別人,不是為利益、榮譽、權力或者達到某種目的,而是為了用于生活。 —— 培根
22、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像萌芽一般,在一個真理之下又生一個疑問,真理疑問互為滋養(yǎng)。 —— 培根
23、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 培根
24、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25、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 培根
26、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時代的波濤中破浪前進。它滿載貴重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 培根
27、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結局是不幸的。 —— 培根
28、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 培根
29、世上友誼本罕見,平等友情更難求。 —— 培根
30、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 培根
31、諺語可以體現(xiàn)一個民族的創(chuàng)造力,智慧和精神。 —— 培根
32、使人們寧愿相信謬誤,而不愿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于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于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 培根
33、人們說得好,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 —— 培根
34、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 —— 培根
35、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于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因
愛情而發(fā)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yè)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 培根
36、讀書可以培養(yǎng)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 —— 培根
37、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 —— 培根
38、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 培根
39、善于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業(yè)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象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 培根
40、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 —— 培根
培根隨筆讀后感(精)二
《培根隨筆》讀來給人一種享受,簡潔優(yōu)美的辭藻讓人忍不住讀完全文,讓每個讀過的青少年受益匪淺。這本書工有58篇隨筆,包括“論逆境”、“論善良”、“論自私”……很多都聯(lián)系到了我們的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
其中,最讓我感慨的還是“論死亡”這篇隨筆。因為,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沒了生命,那還談何友誼,談什么幸運、財富呢?因此,只有活著,才能實現(xiàn)你的愿望。然而,人活著并不是虛度年華,而應該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錯過。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義,要為自己的目標、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勝利的曙光時刻在等待著你的凱旋。
“采菊冬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悟出了人生的真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享受人生,并且?guī)椭鷦e人享受人生”,這是茅于軾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義;“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幸福的人”,鄭海嘯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而我們呢?真正明白了嗎?雖然很多人都很畏懼死,雖然這個字眼會讓我們的恐懼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經(jīng)很充實、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經(jīng)不枉此生了,你會覺得人生好幸福。
聾啞盲人海倫·凱勒,這是一個眾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對待她,你抱什么樣的態(tài)度,心里應該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點點憐憫之心的人都會感動,甚至為她而哭泣。這樣一個殘疾人和我們這些正常人相比,我們當然占了上風了。那又畏懼什么呢?我們?yōu)槭裁淳筒蝗缢?照理說,我們有能力學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運會因你而改變,人生會因你而絢麗多彩。所以,挑戰(zhàn)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戰(zhàn)自我的人才能體味出它的浩蕩;生命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只有挑戰(zhàn)自我的人才能譜出優(yōu)美的旋律。
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奮斗,撒下汗水,不斷耕耘,為你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培根隨筆讀后感(精)三
幸運并非沒有諸多恐懼的災殃,厄運也不是沒有安慰和希望。——《談厄運》
開頭的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它選自《培根隨筆》,這本書是一部很好的名著,雖不是小說,但內(nèi)涵比小說反映得更加直接,更加突出,毫不含蓄,而且,每篇的篇幅都較短,為什么?
培根曾在《談快捷》文中說:“冗長而玄妙的講話不利與快捷,就像長袍拖裙不利于賽跑一樣。”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擺明事實,講清道理,擯棄那種空洞、膚淺、繁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練、沉穩(wěn)有力,幾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層見疊出。
我最喜愛的,就是此文開頭的——《談厄運》。在這篇文章中,培根將幸運與厄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如果奇跡就是統(tǒng)攝自然,那么它們大多在厄運中出現(xiàn)。”“美德如同名貴的香料,焚燒碾碎時最顯芬芳:因為幸運最能揭露惡行,而厄運則能發(fā)現(xiàn)美德。”這,便是培根的思想,也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如培根所言,如果一個人,他的人生如通向天堂的大道,由金子鋪路,周圍都是沒有刺的、開得姿態(tài)盎然的鮮花,溢滿馨香,可這些,卻都是由“幸運”所造就的,那他的人生,將了無意義。
同樣,他的人生,也是由金子鋪路,鮮花縈繞,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翻越了刀山,橫跨了火海,雖傷痕累累,幾乎體無完膚,但他所擁有的金子,更閃耀,他所擁有的鮮花,更誘人!那是因為,上帝在給予他厄運的同時,還贈送了一份禮物——堅忍,可前一個人,卻只有幸運,沒有贈品,偶爾的禮物,就是節(jié)制,全然不敵堅忍,更加有英雄的氣概!
話說回來,幸運并非都是美妙,有時候,我們都是在經(jīng)歷了一些困苦才獲得它,就像刺繡,正面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而反面,卻是五彩線條無規(guī)律交錯成圖,并未贏得人們的歡心。
而厄運也并非都是可怕,前文已述,上帝還贈送了堅忍,同時還有安慰、希望,所以,不要害怕厄運,也許,它能帶給你,更多的美麗。
猶記得小升初之際,我天天都優(yōu)哉游哉,因為是高校子弟,根本不愁上不了好學校,所以,天天看著同學們拼了命地學,心里一點也不著急,就這樣,我順利上了一所每個學生都眼紅的好學校,這也算是“幸運”吧!這件事甚至成了我炫耀的資源!
而現(xiàn)在,我面臨中考,面臨考高中的壓力,試卷、分數(shù)、作業(yè)……很多很多的東西,壓在我的肩膀上,砸在我的胸口上,蓋在我的鼻子上,使我呼吸困難,有時,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都成了奢望。可同學們卻不這么累,那是因為,他們早已經(jīng)歷過這種痛苦,對他們而言,這只不過又是一次畢業(yè),可對我卻不一樣,少時少了這份必要的磨難,使我現(xiàn)在,要比人家加倍地辛苦,加倍地累!這,又怎能不算是對我的“厄運”呢?
“厄運”之后,也許,我就會更加理解“厄運造就的美德是堅忍”這句話了。
《培根隨筆》,是一部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培根的觀點,在當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明了。這說明,培根的思想,是非常進步的,有些思想,現(xiàn)在想來,都依舊覺得那么現(xiàn)實,那么與這個現(xiàn)代社會相貼切,所以,《培根隨筆》是一部永不會老去的`名著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