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是為了培養人們的安全意識,提供具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計劃,以保護個人和社會的安全。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案范文,趕快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一
1、認識8個生字,會寫9個字以及“樓梯” 和“腦筋” 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2、播放多媒體課件(一)(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興的事,但這些事通過人們動腦筋,也變成了好事)。
3、談話激趣。
(2)齊讀課題,學習生字“玲”(指名讀、齊讀。)
二、嘗試學習、讀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自由拼讀詞語。指名讀、小組讀。
(3)將詞語的拼音去掉讓學生練讀。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鈴、詳、幅、獎、催、叭、臟、筋”。
(4)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5)打亂生字順序讓學生進行搶讀(獎勵讀得好、記得快的小朋友)。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看課文插圖(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讀課文,讀后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推薦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并讀出相關的句子。
4、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要求:爸爸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問句要讀出詢問的語氣;玲玲的話要讀出天真的、幼稚的語氣)。
7、通過讀,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些什么。
8、教師再指名交流,并相機進行點撥,重點指導理解詞語:“端詳”;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9、分角色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啟發思維、訓練表達
1、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在爸爸的指點下,她通過動腦筋,將壞事變成了好事。老師想知道,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把你遇到過的事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2、推薦小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充分地說)。
3、如果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碰到類似課文中這樣的事,我們應該怎么辦?
第二課時
一、游戲激趣、復習生字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三):游戲“大轉盤”(轉盤上寫著生字,教師轉動轉盤,學生開火車讀)。
2、請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辦法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二、指導觀察、練習寫字
1、讓學生先自己觀察文后每個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2、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糟、樓梯、腦筋”這幾個字、詞,要注意指導學生把他們的各部分寫緊湊些。
3、學生練寫。
4、把學生寫的生字、詞在多媒體上展示,并引導學生評一評。
三、做一做,完成課后練習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1、會認“玲”等8個生字,會寫“叭”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動腦,壞事也能變好事的道理。 識字和寫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新授課 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題認字 1、出示小女孩的畫像,猜猜她是誰? 板書:玲玲 2、讀讀上面的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 補充完課題:玲玲的畫。 三、教師范讀,聽錄音。 1、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2、小組內互讀,進一步鞏固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的方式朗讀。 四、記憶字形,理解含義。 1、小組討論,討論字形。 2、小組匯報識字方法。 3、小組之間開展識字競賽。 五、指導寫字。 作業布置:抄寫本課的.生字。 課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二、再讀課文,自讀感悟。 1、讀天天說的一段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聯系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3、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小組合作,你感悟到什么? 三、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的體會讀課文。 3、選伙伴表演課文。 四、指導寫字 五、日積月累 1、讀課文,勾出你喜歡的新詞。 2、把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六、作業布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插圖、符合課文內容的兩幅畫。 兩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愿意幫助她嗎?(相機板題) 2、觀察揭題: 教師分別出示準備的'兩幅畫。啟發:這兩幅畫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幅畫更好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兩幅畫的來歷。(板題) 對話平臺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并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識字: 互讀、互聽、互糾,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游戲鞏固識字: 可以根據課文設計“蜜蜂采蜜”、“幫小蜜蜂找家”等。組織學生識字,或者引導學生說出平時的一些識字游戲,由學生組織進行識字練習。 4、分段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正音。 以讀文為基礎,以識字為重點,以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為手段,突出低年級的教學重點。 1、組內讀文,互相評議,思考: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理清文章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積極動腦思考) 結果:得了一等獎。(好事)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引導他們自讀自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出示“我會寫”中的“叭、玲、狗、糟、樓梯”: 引導學生觀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組交流。 2、重點范寫: “糟、樓梯”,邊寫邊提醒這幾個字詞各組成部分要緊湊及個別筆畫的書寫。 3、學生練寫,引導學生評議。 ?玲玲的畫》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動的小故事。玲玲準備參加比賽的畫,不小心弄上了墨漬,在爸爸的啟發下,墨漬被“變“成了小花狗。課文中爸爸的話揭示了主題,引人思考。課文內容簡單,主題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簡單的故事之中,對于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因此教學中教者要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5個字及“樓梯”“腦筋”兩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插圖、符合課文內容的兩幅畫。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我們愿意幫助她嗎?(相機板題) 2、觀察揭題: 教師分別出示準備的兩幅畫。啟發:這兩幅畫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幅畫更好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兩幅畫的來歷。(板題) 對話平臺 一、初讀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并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2、同桌合作識字: 互讀、互聽、互糾,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游戲鞏固識字: 可以根據課文設計“蜜蜂采蜜”、“幫小蜜蜂找家”等。組織學生識字,或者引導學生說出平時的一些識字游戲,由學生組織進行識字練習。 4、分段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正音。 以讀文為基礎,以識字為重點,以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為手段,突出低年級的教學重點。 二、朗讀 1、組內讀文,互相評議,思考: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組織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理清文章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起因:畫弄臟,來不及畫。(壞事) 經過:在弄臟的地方畫了只小花狗。(積極動腦思考) 結果:得了一等獎。(好事) 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引導他們自讀自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叭、玲、狗、糟、樓梯”: 引導學生觀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組交流。 2、重點范寫: “糟、樓梯”,邊寫邊提醒這幾個字詞各組成部分要緊湊及個別筆畫的書寫。 3、學生練寫,引導學生評議。 1、通過開火車和小老師帶讀的形式,使學生鞏固本課“玲、詳、獎、臟”四個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臟、催”兩個平舌音的字;通過書空筆劃的方法正確學習“糟”字的書寫,“肯、腦、筋”三字中“月”的區別比較學會正確書寫這三個字。 2、通過表演動作、表情表演理解詞語“滿意地端詳”的意思,體會玲玲畫好畫后開心的心情;通過與平時畫壞圖畫的情感對比,知道今晚已經不早了,再畫一幅來不及了,體會玲玲弄臟畫后的傷心;通過學生自己“在圖上畫些什么?哪些能畫?哪些畫這不太好?”的思考,使學生知道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3、通過朗讀、抄抄寫寫,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體驗生活中這些開動腦筋使壞事變好事的例子。 [教學重點:] 1、通過開火車和小老師帶讀的形式,使學生鞏固本課“玲、詳、獎、臟”四個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臟、催”兩個平舌音的字;通過書空筆劃的方法正確學習“糟”字的書寫,“肯、腦、筋”三字中“月”的區別比較學會正確書寫這三個字。 2、通過表演動作、表情表演理解詞語“滿意地端詳”的意思,體會玲玲畫好畫后開心的心情;通過與平時畫壞圖畫的情感對比,知道今晚已經不早了,再畫一幅來不及了,體會玲玲弄臟畫后的傷心;通過學生自己“在圖上畫些什么?哪些能畫?哪些畫這不太好?”的思考,使學生知道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抄抄寫寫,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簡短的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體驗生活中這些開動腦筋使壞事變好事的例子。 [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出示詞語,抽生開火車讀,小老師帶讀。 2、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玲玲的畫》 板塊二、朗讀感悟,啟發思維 板塊目標: 3、通過學生自己“在圖上畫些什么?哪些能畫?哪些畫這不太好?”的'思考,使學生知道要開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板塊流程: 1、師:玲玲是個小畫家,今天她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請看—— 出示圖畫,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 2、師:玲玲喜歡自己畫的這幅畫嗎?快速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 (1)“端詳”是什么意思?誰來表演一下“滿意地端詳”?(提醒學生注意表情:微笑,動作:頻頻點頭) (2)誰能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3)分組讀句子。 學生回答,出示有污漬的圖畫。 (1)這幅圖和剛才的有什么不一樣?看著這樣的畫玲玲的心情怎么樣? (2)畫弄臟了,雖然傷心,難過,但是再畫一幅不就行了嗎? (引導學生找出:“時間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從而知道玲玲為什么會“哇地哭了起來”。) 出示句子: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3)齊讀句子。 4、師:爸爸聽到了玲玲的哭聲,過來了——(播放父女對話錄音) (1)爸爸讓玲玲在畫上做點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會在畫上畫點什么呢? (2)想一想,剛才同學們說的畫的東西哪些畫在這兒是合適的,哪些畫在這兒不太合適,說明理由。 (3)玲玲開動腦筋后,在這兒畫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 齊讀 5、小結:玲玲花了很長時間畫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開心了——生讀: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生讀: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生讀: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們——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1)這里的壞事和好事分別是課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過自己開動腦筋使壞事變好事的例子。 (3)小結:生活中,只要能開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齊讀 板塊三、指導書寫,感悟句子 1、爸爸的話讓玲玲記憶深刻,我們也應該把它牢牢地記在腦子里。下面,讓我們來抄抄這兩句話。真糟糕,這兩句話中有四個攔路虎,我們要先去把它掃掃清。 2、出示“糟” (1)這個字比劃很多,同學們伸出手來跟電腦一起書空這個字。 (2)同桌兩人你寫我看,正確書寫這個字的筆劃。 3、出示“肯、腦、筋” (1)為什么這三個字放在一塊?(都有“月”) (2)仔細觀察這三個“月”有什么不一樣? 肯:“月”作底,豎撇變豎; 腦:“月”作偏旁,寫狹長,先豎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豎短一點再撇。 (3)老師范寫,學生書寫,共同評價。 4、師:攔路虎被掃清了,我們可以把這兩句話抄一抄了。一個小小的提醒,這里面的兩個“像,象”可別抄錯位置了。 學生抄寫句子。 板塊四、總結課文,深化主題 同學們,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這里,老師送你們幾句話,希望記在腦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齊讀。 玲玲得意的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聲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報紙問。 “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 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好事。” 在第二天的評獎會上,玲玲的畫得了一等獎。 授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目標: 1、會認“玲”等8個生字,會寫“叭”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動腦,壞事也能變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識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類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認字 1、出示小女孩的畫像,猜猜她是誰? 板書:玲玲 2、讀讀上面的字,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 補充完課題:玲玲的畫。 三、教師范讀,聽錄音。 1、指名朗讀,糾正字音。 2、小組內互讀,進一步鞏固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用開火車的方式朗讀。 四、記憶字形,理解含義。 1、小組討論,討論字形。 2、小組匯報識字方法。 3、小組之間開展識字競賽。 五、指導寫字。 作業布置:抄寫本課的生字。 課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二、再讀課文,自讀感悟。 1、讀天天說的一段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聯系課文,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3、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小組合作,你感悟到什么? 三、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的體會讀課文。 3、選伙伴表演課文。 四、指導寫字 五、日積月累 1、讀課文,勾出你喜歡的新詞。 2、把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后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六、作業布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玲玲心情情感的變化,以及品味、思索爸爸簡短的話語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重點: 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教學難點: 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課《玲玲的畫》這篇課文。 (一)、復習生字 1、師:首先請同學們復習一遍我們上節課所學過的生字。 2、(1)cai出示生字: (指名讀,每人讀一排;齊讀,每組詞讀兩遍) (二)、寫生字 1、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在這么多的生字中,有誰發現了哪一組詞非常特別, 瞧瞧,誰是火眼金睛,發現得最快? (學生匯報)。 2、對了,看這兩個字“腦筋”,就是我們今天要求會寫的生字。 3、先請同學們認真的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大家一起交流。 a、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左窄右寬、上寬下窄) b、兩個“月”字不一樣; 師評價: 你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很能發現問題。 4、接下來,請同學們看到黑板,舒老師把這兩個字示范一遍,也請同學們把手伸出來,跟著老師一起寫。(寫時一定要讓學生說筆畫順序) 5、同學們,你們也想不想自己寫一寫,那好,請把你們的書輕輕地翻開到第118頁,照老師剛才的樣子,把“腦筋”漂漂亮亮地送到田字格里去。同時在我們寫字時一定要注意寫字姿勢哦! 6、展示與評價 a、誰愿意把自己剛才寫的字與大家分享呀? b、師生評價(2名學生) 7、小結: 看到大家剛才那么認真的寫字,老師相信你們在寫的時候也一定動了腦筋! 朗讀感悟,學習課文 (一)、提問設疑 昨天同學們讀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學生匯報) 說得可真好,我們表揚他“頂呱呱”。 2、師小結: 3、師:為什么同樣的一張畫,玲玲要畫兩次呢?接下來,我們繼續走進這篇課文。 4、過渡: 現在請同學們自由的朗讀課文,并且找一找課文的`哪一段是寫了玲玲第一次畫畫。 (二)、學習第一幅圖 1、師:課文的哪一段是寫了玲玲第一次畫畫,你們找到了嗎? (指名讀1,女孩子讀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 此時,玲玲的心情怎么樣? (滿意) 玲玲為什么滿意呢?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她的畫?(cai出示玲玲的畫) 5、好吧,老師就獎勵大家欣賞玲玲的畫。(課件出示)玲玲畫了什么?你覺得畫得怎樣? 6、是啊。這幅畫畫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花了好長時間才完成呢!所以,玲玲自己看著覺得很——滿意。 板書:滿意 7、從哪個詞看出玲玲對自己的畫很滿意,小朋友趕快在這一段中找到這個詞語,并用鉛筆把它畫出來。 a、cai(端詳)點紅色。 b、那“端詳”是什么意思呢? c、那怎樣的看才是端詳? d、像老師這樣看是不是端詳呀?老師演示。生回答。 e、請你來演一演?(你們看,玲玲把畫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這就是“端詳”。) f、現在我們全班同g、學都來當玲玲,h、也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的畫。 8、誰能讀好這句話? 9、看他讀得真好呀,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10、過渡: (三)、學習第二幅圖 1、謝謝你們的精彩朗讀。其他同學找到答案了嗎?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呢?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師:是呀,真可惜,正當玲玲準備收拾東西睡覺的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板書:哇地哭了) 3、這時,如果你是玲玲,你會想些什么? 4、怎么辦?(指名回答) (哦,原來是爸爸提醒了玲玲,說了什么呢?“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什么,不是很好嗎?”) 5、玲玲后來又畫了些什么? (1)、cai出示圖,看,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畫,你覺得怎樣?這只小花狗真是可愛呀!誰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 (2)、所以,有了這只懶洋洋的小花狗,玲玲滿意地——笑了。 (板書:滿意地笑了) 6、現在請全班同學也帶著滿意地心情,一起讀讀這一自然段吧。(cai出示8自然段) (四)、比較兩種不同的心情 1、cai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請學生自由讀。 2、比較兩個“滿意”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3、我們來讀讀這兩段,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 左邊兩組第一段,讀出滿意、開心。 右邊兩組讀第二段,讀的更滿意、更開心。 (五)、感悟、體會爸爸的話 1、看到了玲玲滿意地笑容,這時爸爸說了些什么呢?(指名讀2)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同學們,壞事在課文里指的是什么事情?(板書:壞事) 好事又指什么事情呢?(板書:好事) 壞 事為什么能變成好事呢?是因為肯——動腦筋!(板書:肯動腦筋) 4、所以,當遇到不好的事情時,請你動動腦筋,壞事往往也能變成好事! 5、齊讀這句話。 拓展訓練 1、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出現過能將壞事變成好事的情形呢? 2、老師這有幾個例子,看看,你們能不能動動腦筋,將它們變成好事。 a、當你不小心把墨水搞到墻上去的時候,你會? b、當你看到快要丟棄的廢塑料瓶時,你會? 小結: 你們真會動腦筋,所以,同學們,老師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也像玲玲那樣積極開動腦筋,有時候壞事往往也能變成好事!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二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三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四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五
style="color:#125b86">小學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4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六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七
二年級語文玲玲的畫教案設計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