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一
數松果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課, 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能熟練5個5個跳著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很好地掌握5的乘法口訣是為后面學習其它乘法口訣提供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習目標,結合教材的特點,我盡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開始,創設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在森林里采松果,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境圖里發現數學信息,進而以幫小松鼠數松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扶放結合
學生沒有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首先借助表格和松果圖讓學生自己列出1個5,2個5的乘法算式,我直接用簡單的語言完整給出“一五得五”“二五一十”這兩句口訣。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口訣中的 “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積。接著,讓學生在找出一定的規律后,通過類比的方法放手自己嘗試去編寫剩余的口訣。學生在編寫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聯系,同時也體會到了編口訣的一些要領,如:先說乘數,再說積;較小數在前,較大數在后;口訣中數字都是大寫;積不滿十,就加上“得”字,積滿十“得”字省去。這樣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對比糾錯
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出現“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兩種情況,讓學生通過朗讀比較,體會到“五六三十”讀起來比較順口;還會出現“五七三五”的情況,讓學生通過觀察、朗讀,知道整數的讀法里不是這樣讀數的。正是這樣一些簡單的對比過程,讓學生自覺地避免以上錯誤,比老師直接告訴把小的乘數編在前面,積是幾十幾時不要漏掉中間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4、多種形式記憶口訣。
二年級學生機械識記的能力占優勢。在實際教學中,編制5的乘法口訣,找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意義識記口訣。后面練習環節,主要讓學生在多次不斷重復的基礎中進行機械識記。在記憶練習中,我使用了多種的形式,如:開火車讀口訣、師生搶答、同桌搶答等游戲,使學生在開心、輕松的氛圍中熟記口訣。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不足之處有:
1、對課堂教學各環節的銜接比較生硬,不太自然。
2、學生對于口訣中的規律的發現還比較淺層次,教師的引導如果針對性較強些,或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在這節課中,我雖然利用了即時評價,但對學生使用的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二
《數松果》這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2—5的乘法口訣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基礎上學習的,也為后面繼續學習的6—9的乘法口訣及其應用、除法的意義、用乘法口訣求商及其應用的做好鋪墊。
教材通過數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置于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松果的總數與堆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規律,體會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幫助學生記憶口訣、應用口訣。
課前,我對學生進行了前測,了解到:
1、大部分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認識,能背出5的乘法口訣,但在書寫上有錯誤,主要體現在數字漢字同時出現。
2、當學生遇到難記的口訣時,為了記住它只是機械的記憶,沒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竅門。
3、學生雖然會背乘法口訣,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訣的意義。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東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應用有深刻的體會。
活動(一)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先以數松果的情景導入,數一數松鼠們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邊數邊整理數據,完成表格,在整理數據過程中,初步感知堆數與總個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二)數形結合,編寫口訣。這部分的主要內容都要放在前置中,讓學生來完成。并借助實物圖、算式得到松果的數量,在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體會乘法口訣朗朗上口的特點,通過在實物圖上圈一圈的活動,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建立起統計表,實物圖、算式、乘法口訣之間的關系。
活動(三)多種形式,記憶口訣。通過拍手讀、集體備、對口令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口訣。當學生在記憶口訣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找規律的方法教給學生記憶口訣的技巧和策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口訣、背誦口訣。
活動(四)豐富練習,應用口訣。我采用的是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親自講解的方式,目的是讓學生熟練運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積思維的靈活性。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在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經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建立數形結合的意識,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會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三
本節課有以下突出特點:
1、體現數學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本人充分運用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與他人合作交流,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2、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雖然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甚至脫口而出,所以本人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四
本節課有以下突出特點:
1、體現數學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本人充分運用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與他人合作交流,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2、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雖然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甚至脫口而出,所以本人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五
《數松果》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2、會應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本課是學生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雖然有些學生已經會背乘法口訣,但還沒有真正地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因此,教學時,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及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學生掌握了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為后面學習其他乘法口訣打下扎實的基礎。
本節課力求讓學生學得輕松,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備課時預設學生第一次編制口訣有困難,準備師先講解示范編前三句口訣,再多用些時間進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有部分同學已會背口訣,編制時脫口而出。因此,編口訣的時間縮短,把學習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加以記憶應用??傊?,本節課從童話故事入手,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教學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良好。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六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1、情景教學法。首先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2、游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如在熟記口訣時采用了對口今、開火車、手指等游戲,使學生樂記且又記得牢。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七
學習目標:
1.結合“數松果”的具體情境,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遷移類推和按規律識記的能力。
重點:
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訣的歸納方法。
難點: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會運用口訣正確計算乘法。
教具:
課件,卡片,多種顏色的粉筆
學具:
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浚ㄇ锾欤?,恩,秋天到了,松果熟了,小松鼠和媽媽來到森林里來采松果了。(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有多少個,大家能幫他們數數嗎?
生:能
師:好,今天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松果。(同時板書課題:數松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師:認真觀察圖畫,你能找到數學信息嗎?
生:采了9堆,一堆5個。
師:你會數嗎?(會)
好,下面用你們準備的小圓片,來擺一擺,數一數吧,開始。
(生動手擺圓片,師巡視)
師:數好的同學坐直,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找1——2個學生說怎么數的)
生:我是5個5個數的,5,10,15,20........等。
師:哦,我看大家都是5個5個數的,那到底數的對不對呢?
我們一起來邊數邊整理吧。(出示表格)
(先簡單介紹一下表頭:有幾堆,有幾個)
師:有一堆的時候,有幾個?(5個)
2堆呢?(10個)
師: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誰來說說?
預測:生1:一堆5個,兩堆就是2個5,就是10個。
師:恩,你是這樣算的,很好,還有別的想法嗎?你來說。
預測;5+5=10(或2個5相加等于10).......
師:恩,2堆是10個,那么3堆呢?(15個)
師:怎么得到的?(1——2個學生說)
師:4堆呢?后面的會填嗎?(會)
來聽清要求:同桌兩人合作,先把這個表填完整,然后跟同桌講一講每個數字都是怎么得到的.?聽明白了嗎?開始(2分鐘)
填完后,找一同學簡單匯報,ppt出示數字,并讓學生講解怎么得到數字的。
(2)(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說算式意義,圈圈,說結果怎么得到(只要說出即可,也可引導:比上面多了一個5,所以結果就比上面的結果多5)
師:老師這里也準備了松果,我把這一堆松果變成了一行,看這一行是幾個?(5個)恩,也是5個,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
我們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1×5=5(若學生說不出,師提示這是有幾個5呢)
師:這里的1×5表示什么意思呢?誰來說說?
生:表示1個5(說意義時把這5個圈起來)
師:像這樣再來一行松果呢?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2×5=10.(或5×2=10)
師:這里的2×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2個5(可挑2個學生說)
師: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
師:那么再來一行呢?乘法算式是?(3×5=15)3×5表示什么意思?這里的15怎么得到的?生回答。
師:如果接著往下,你會列出乘法算式嗎?(會)
下面,請大家把課本中間的算式補充完整,并且像老師這樣圈一圈,有問題的可以同桌兩人商量一下,開始吧。
(學生完成后,老師再在黑板上寫算式,圈圈,算式意義,得數怎么得到)
師:算式完成了,想一想,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有生說用乘法口訣)
師:對,乘法口訣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說出一些簡單的乘法算式的得數。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比如這里1×5=5,我們就可以編出口訣:一五得五。它可以解決1×5的計算,還可以解決哪個算式的計算呢?(對:5×1)(稍作強調:雖然這兩個算式不太一樣,但用的口訣是一樣的,都是用的一五得五)
2×5=10,怎么編口訣呢?(二五一十)(師強調:如果積滿十,我們就在這里加個得字,如果積夠十了或者超過十了,我們就把這個得字省去)
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回答)(此處較為簡單)
好了,它還能解決哪個算式呢?(5×2)
3×5=15........(過程同上)
下面的口訣你們會編嗎?(會)
好,同桌兩人一組,一起把下面的口訣完成吧,比一比哪一組完成的又快又對。(2分鐘左右)
生填完,小組起來匯報,老師將剩余口訣寫在黑板上(并根據情況糾正學生的錯誤)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5的乘法口訣。(同時板書:5的乘法口訣)
(師介紹乘法口訣的來歷。)
師:其實呀,乘法口訣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已經有2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們計算乘法的好幫手。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讀)
師:怎樣才能快速的記住5的乘法口訣呢?有沒有好的辦法呢?
生:......
師:提醒:我們認真觀察一下,有沒有發現什么特點或規律呢?
生認真觀察(看情況可適當討論),找生發言,簡單總結。
恩,我們發現了不少的規律,下面給大家1分鐘時間,看你能不能快速的記住,開始。
師:記住了嗎?(記住了)齊背一遍恩,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游戲名字叫:對口令。(師先做下示范:比如我說三五,你說十五,學會了嗎?)同桌兩人玩。
師:(根據時間情況)
1.若有時間,在進行1道練習課后題1
2.若無時間,進行結語
師: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這節課就要結束了,那么在這節課里你學到了什么呢?(2——3個學生回答)
恩,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5的乘法口訣應用的還非常廣泛,(看情況:比如,我們的一只手有5根手指,2只手就是2個5,10根手指,3只呢?.......)你能找到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5的乘法口訣嗎?課下找一找跟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好嗎?(好)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八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并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
1 、情景教學法。首先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圖里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2 、游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如在熟記口訣時采用了對口今、開火車、手指等游戲,使學生樂記且又記得牢。
3 、以探究式的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這節課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5的乘法口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5的乘法口訣算式的比較觀察,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通過對情景圖的提問題與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挑戰自我"題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等等。
在這節課中,我還充分利用即時評價,關注第一個學生的知識技能目標的達成,同時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地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讓學生學的開心,學的輕松。如果在學生列舉"生活中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多花一點時間會更好。
數松果的教學反思篇九
數松果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和能熟練5個5個跳著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很好地掌握5的乘法口訣是為后面學習其它乘法口訣提供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習目標,結合教材的特點,我盡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的開始,創設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在森林里采松果,讓學生在采松果的情境圖里發現數學信息,進而以幫小松鼠數松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扶放結合
學生沒有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首先借助表格和松果圖讓學生自己列出1個5,2個5的乘法算式,我直接用簡單的語言完整給出“一五得五”“二五一十”這兩句口訣。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口訣中的“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積。接著,讓學生在找出一定的規律后,通過類比的方法放手自己嘗試去編寫剩余的口訣。學生在編寫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聯系,同時也體會到了編口訣的一些要領,如:先說乘數,再說積;較小數在前,較大數在后;口訣中數字都是大寫;積不滿十,就加上“得”字,積滿十“得”字省去。這樣扶放結合,既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對比糾錯
教學中學生的錯誤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出現“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兩種情況,讓學生通過朗讀比較,體會到“五六三十”讀起來比較順口;還會出現“五七三五”的情況,讓學生通過觀察、朗讀,知道整數的讀法里不是這樣讀數的。正是這樣一些簡單的對比過程,讓學生自覺地避免以上錯誤,比老師直接告訴把小的乘數編在前面,積是幾十幾時不要漏掉中間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4、多種形式記憶口訣。
二年級學生機械識記的能力占優勢。在實際教學中,編制5的乘法口訣,找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意義識記口訣。后面練習環節,主要讓學生在多次不斷重復的基礎中進行機械識記。在記憶練習中,我使用了多種的形式,如:開火車讀口訣、師生搶答、同桌搶答等游戲,使學生在開心、輕松的氛圍中熟記口訣。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不足之處有:
1、對課堂教學各環節的銜接比較生硬,不太自然。
2、學生對于口訣中的規律的發現還比較淺層次,教師的引導如果針對性較強些,或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在這節課中,我雖然利用了即時評價,但對學生使用的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