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學設計教案包括三維目標嗎篇一
1.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3.體會邊區哨所的戰士們先人后己、無私關愛的優秀品質。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激發學友主動、有效參與課改的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2.通過關鍵語句的品析,體會哨所戰士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二、新授
1.討論后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講述了一件發生在西藏蒙扎哨所的故事。哨所條件艱苦,嚴重缺水,前來慰問演出的女歌唱演員知道實情后便拒絕用水,最在哨所兵的一致請求下,她開始了一次最隆重的洗臉。文章表達了邊防戰士對女演員的關愛呵護和女演員甘愿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美好感情,體現了邊防戰士不畏艱難困苦的堅強意志和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課文中有幾次提到戰士給女演員送水?每次的情況都是怎樣的?
第一次:戰士照例送來一大盆熱水,女演員洗臉,然后戰士把水攢起來,大家洗臉;
第二次:戰士照樣送來一盆熱水,女演員拒絕,變成了灰姑娘,聲音變了干澀、沙啞。
第三次,全排官兵列隊送水,女演員無法拒絕,女演員開始了最神圣的洗禮。3..最后一自然段中,女演員為什么接受了戰士們的請求?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戰士們嘴唇干裂,仍舍不得喝水,卻每天給女演員燒一盆熱水洗臉。這一盆熱水是戰士們最厚重的禮物。戰士們用這莊嚴的儀式表達了對女演員最純真的關愛,女演員被深深地感動了。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彼此互相關愛、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質。
(三)主題延伸升展。
1.把文中通信員回答女演員的那些話找出來,集中讀一讀,想一想,通信員執意要送洗臉水給女演員的理由是否充足?如果不充足,其深層原因又是什么?表面上看,只是為了照“到哨所的第一位女同志”,顯得不夠充足。其深層原因是戰士們具有不畏艱苦的純真心靈和舍已為人的崇高品質。
2.學習完這篇課文后,你肯定被邊防戰士們先人后己、真誠無私地關愛別人的優秀品質深深折服,那就請你聯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的事例,說說你平常是怎么做的吧,以后將會怎么做呢?要學會關愛他人,與他人同甘共苦! 3.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那么在本課中作者又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請同學們仔細找找,先勾畫好再體會其運用之妙。通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細致刻畫,來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及其品質。例如“通信員把她的洗臉水倒進一個大鐵桶里,然后用毛巾蘸著盆底剩下的一點水,直往臉上擦。”這一動作描寫表現了小戰士的節約用水,先人后己的品質。
課堂小結
要學會關心他人、諒解他人,與他人甘苦與共,才能共渡難關。
課后習題
1.認讀“縈繞、凋謝、揮霍、內疚、緊繃、干澀”等生字詞。 2.用“縈繞、凋謝、揮霍、內疚、緊繃、干澀”造句。
板書 17.洗臉
送
用
戰士
送
水
拒絕
女演員
送
無法拒絕
同甘共苦、互相關愛
不畏艱苦、舍己為人
教學設計教案包括三維目標嗎篇二
教材內容:
1、技巧:前滾翻
2、游戲:開火車 教學目標:
1、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前滾翻技術,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提高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協調性。
2、通過游戲練習,發展學生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和團結協作意識。
3、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及合作能力;樹立積極進取的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課的內容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 師生問好。
2、宣布內容 提出要求。
3、檢查服裝 處理問題。
二、準備部分 游戲:開火車 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腹背運動
3、體側運動
4、擴胸運動
三、基本部分
1、學習:前滾翻 口訣: 前滾翻很簡單
蹲撐屈臂手撐墊
蹬地低頭抱成團
蹲撐起立真好看 重點:團身緊 難點:動作協調連貫 易犯錯誤:團身不緊
2、教法
1)、教師引導學生練習低頭望天。2)、練習劃小船,墊上滾動練習。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并練習。
4)、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保護幫助的方法。
保護幫助:蹲立或跪立在墊子的側前方,滾翻時,一手托肩,一手扶背臀。起立時,一手扶背,一手壓小腿,幫助起立。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6)、學生展示。
7)、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的起立方法。8)、分組練習,教師指導。9)、個別學生展示,教師小結。要求: 遵守紀律 練習認真 糾正方法:教師指導 結束部分:
1、做放松操
2、收拾器材 運動負荷與課的密度
課的密度:30%-35%平均心率:80次/分 課后小結:
教學設計教案包括三維目標嗎篇三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逆向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技能
【教學重點】 1.學會逆向思維方法
2.掌握逆向思維技巧
【教學方法】 發現法、討論法、競賽法、訓練法
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伙伴性命。案例二:
有一道趣味題是這樣的:有四個相同的瓶子,怎樣擺放才能使其中任意兩個瓶口的距離都相等呢?可能我們琢磨了很久還找不到答案。那么,辦法是什么呢?原來,把三個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頂點,將第四個瓶子倒過來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來了。把第四個瓶子“倒過來”,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維啊!案例三: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
甲說:b是陜西。e是甘肅;
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
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
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
答案:假設甲說的第一句話正確,那么b是陜西,戊的第一句話就是錯誤的,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就不符合條件。甲說的第二句話正確。那么e就是甘肅。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同理可推出a是山東,b是湖北,c是陜西,d是吉林,e是甘肅。
教學設計教案包括三維目標嗎篇四
作為六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在心理特征方面大多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在學習中表現出好奇、好新、好問,他們隨著生活常識與文化知識的積累,已具有一定的獨特的分析、思考能力。而且大部分學生平衡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比較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并樂于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已經學會多種運動基本技能,并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所專長,他們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對《旭日東升》武術體操各節的動作要領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依賴性強,但是自我約束能力差,絕大多數同學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集體活動中和他人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武術體操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通過創設輕松,歡快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行為和意識。
2、運動技能:說出武術操前幾節的名稱,能按節拍連貫地做出完整的動作。
3、身體健康:通過練習,發展學生,力量、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4、心理健康:在練習過程中樂于學習和展示自我,體驗合作和成功的樂趣。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
5、適應能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愛國、愛集體的優良品質。
教學內容
復習武術操《旭日東升》第三節開合運動、第四節踢腿運動、第五節側展運動。
重點
動作要領的識記 難點
動作協調、連貫、有力 教學程序
一、準備部分
1.體委整隊,報數,檢查服裝。 2.教師宣布教學內容和任務。
3.師生共做準備活動,充分活動身體各關節。(1)帶領學生慢跑一圈。(2)徒手操
教學設計教案包括三維目標嗎篇五
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王府街11號景山學校分部 張傳海
作文內容:
以“說‘安’”為題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選定角度,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于800。
教師導入:
同學們,前幾天我們寫了一篇作文,選用的是北京市2005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今天我們就進行一下講評。今天講評的重點是“材料與論點”,講講材料的選擇,材料對論點的支持。
我們選用的例文是金頌同學的文章。我把它復印了,現在發給大家。
說“安”
金頌
在草地上玩兒的時候,多數人曾經尋找過四葉草。我也是如此。因為聽說四片葉子的三葉草代表幸運。但是我一直都沒有找到過,因而感到失望和傷心。這時候媽媽問我:
“你知道四葉草的花語嗎?” “那當然。不就是代表幸運嗎。”
媽媽接著問我:“那你當然也應該知道三葉草的花語吧?”
我一下子被問住了。見我一時答不出來,媽媽告訴我說:“三葉草的一片代表祈求;一片代表希望;一片代表幸福。所以三葉草的花語就是‘幸福’”。
唐代的劉禹錫被貶職后,住在很簡陋的房子里,而且失去了主持工作的權利。可是他仍然在唱: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說明他不是在找什么“幸運”,而是“安于現狀”。雖然,劉禹錫已經沒有工作的權利,被任命了個虛職,而且被排擠、打擊,住在陋室里。但是他還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滿足。但他還是很滿足于自己的生活,沒有埋怨,沒有不滿,反而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具有這種對待困難的態度,所以他能在生活中感到幸福。這樣的人即使在惡劣的條件下,也能安于現狀。
我曾經聽說過很多中獎者的故事。他們收到很多獎金之后,就變得大手大腳,隨便花錢,過起了花天酒地、放蕩不羈的生活。當他們的意外之財揮霍一空之后,其中的很多人成為了吸毒者、乞丐,還有許多人自殺了。聽到這些后,我感到很驚訝。他們,不就是那些在草地上找到了四葉草的幸運兒嗎?他們可能一直認為:只有遇到“幸運”或者在美好的環境下才能幸福。因為他們幸福的標準是“財物”,所以隨著財物的得失感到幸福或者不幸。這樣的人即使在美好的條件下,仍然不會感到滿足,不會安于現狀。
我們現在是高三,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最難過的一個階段。肯定有很多高三的學生感到很疲勞,而且對這種焚膏繼晷地學習的現實感到不滿意。可是,我想勸他們從現在開始就實施這四個字,就是“安于現狀”。我們可能會想“等這段難熬的日子過去以后,再安于現狀”吧?但是這種人,以后到什么地方都不會安于現狀。因為這種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所以我們還是從現在就開始安于現狀吧!
金頌:老師,能不能手下留情。我們的作文被選中,都有一種被公開批斗的感覺。很緊張。師:這種想法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希望被肯定。但是,我們面臨殘酷的高考,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精雕細琢。何況,作文是個大項。分值很高,不容有失。現在不是面子問題,而是涉及到我們人生的重要關頭。我還是那句套話:風雨之后,才會有彩虹。
生一:為了勝利,請向我開炮!生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師:我們還是運用老辦法,先認真閱讀,列出這篇文章的提綱。對這篇文章進行一下解剖。學生以小組討論,閱讀,從題目、開頭、過渡、展開、結尾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看主題是否明確,材料是否典型,論證是否嚴密,層次是否清晰。
討論,形成共識。教師將內容在字幕上打出。金頌的文章大體分四個部分。說“安于現狀”
一、三葉草與四葉草。三葉草代表現實普遍的生活,代表已有的幸福;四葉草代表運氣,代表我們的愿望。要安于現狀。
二、劉禹錫被貶官后,安于現狀,作《陋室銘》。
三、中獎者成為不幸者。大獎花完之后,很多人成為吸毒者、乞丐,甚至自殺。四、高三是很辛苦的一年,很多人不能安于現狀。要安于現狀。師:讀完這篇文章后,大家有什么感覺?說一下。師生發言:
1.題目是:說“安”,他寫成了“說‘安于現狀’”。這是可以的。但是這中間還需要適當的過渡。由“安”過渡到“安于現狀”。可以這樣設計:先說“安”有很多義項,再過渡到“安于現狀”。2.全文好像不夠統一。開頭說三葉草和四葉草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有親切感,因為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找過四葉草。這個材料很精彩,很新鮮,因為我們沒有聽說過三葉草的含義,沒有從這個角度聯系起來過。這個材料講了運氣,講了幸福,講了不滿足,最后歸結到“安于現狀”,媽媽說我們都應該安于現狀。可是,“安于現狀”是個貶義詞,它是說滿足于現有的生活,不想改變現實,不想努力。那么媽媽教育我要安于現狀,就不太恰當。其實,應該選擇一個另外的詞:隨遇而安。“隨遇而安”是說能順應各種遭遇,不管處在什么境況,都安然自得。
看來作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好的例子,好的材料,舍不得換掉了。想要從中提煉出一個意義,又一時找不到,只能這么有點牽強地湊合一下。
綜合以上意見,我認為開頭可以這樣寫:
安有很多義項,但是我最喜歡的是“隨遇而安”。它可以使我們從容的面對各種艱難困苦,它可以使我們知足常樂,它可以使我們有一顆安閑的心,從容地享受眼前的幸福。
(然后引入四葉草的故事。)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結果劉禹錫馬上被攻擊,又被趕回了邊遠山區。還連累了柳宗元等人。這樣的一個人,不可能太隨遇而安。被安排進陋室,他很不服氣,寫了《陋室銘》,一方面標榜了自己,一方面罵了他的政敵。所以這個材料不太恰當。用蘇軾的例子就更好些。因為蘇軾是這樣的一個人。
4.師:但是,如果你已經寫了,使用了一個不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考試中,在高考的考場上,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怎么辦?那么怎樣和隨遇而安聯系上呢?可以這樣說。你可以生拉硬拽。高考作文,是考場作文,沒有充足的時間醞釀,往往會出現一些失誤,怎樣彌補失誤,是一種考場的機智,一種智慧。
有篇論述“感情親疏和認知差異”的作文《民族感情與世界》,寫的是著名模特兒呂燕長得很丑,在中國得不到承認,到了法國卻一舉成名。作文雖然材料不錯,可呂燕的遭遇實際是個審美差異問題,論述感情親疏顯然欠妥,有“偏跑”之嫌。那怎么辦呢?時間已經過半,那名考生靈機一動,反復強調:作者就在作文中不斷用“超越親疏”這樣的詞語予以強調“點化”。說得多了,仿佛呂燕被國外接受真就是老外“超越”感情親疏的結果,于是不僅沒定為偏題、跑題,反而獲得了滿分。
這個故事可以給我們啟發。你也可以反復強調:劉禹錫隨遇而安。當然你還可以換一個蘇軾的故事。5.中獎者的例子,前半部分講得很好。和四葉草的故事正好聯系起來。但是后半部分的分析,有些誤入歧途,談起了什么是幸福,沒有和上下文形成一個整體。可否這樣修改:首先突出獲獎者是“幸運兒”,但這些幸運兒由于沒有好好把握,被“幸運”戲弄了一把,成為了徹頭徹尾的“不幸者”。
修改稿:
我曾經聽說過很多中獎者的故事。他們收到巨額獎金之后,就變得大手大腳,過起了花天酒地、放蕩不羈的生活。當他們的意外之財揮霍一空之后,其中的很多人成為了吸毒者、乞丐,還有許多人自殺了。聽到這些后,我感到很驚訝。他們,不就是那些在草地上找到了四葉草的幸運兒嗎?他們得到了“幸運之神”的垂青,成為了令人羨慕的“幸運兒”。但是,他們沒能好好把握這份“幸運”,被所謂的“幸運”戲弄了一把,成為了和徹頭徹尾的“不幸者”。有時候,“幸運”會成為人生的陷阱。
所以,我們應該弄清幸福的真正含義,珍惜眼前的幸福,不盲目羨慕別人的“運氣”,不癡心妄想“天上的餡餅”,不怨天,不尤人,立足現實,腳踏實地,在隨遇而安的從容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成功。
6.高三要安于現狀。這段說得也不太恰當。論證缺乏力量,好像是一堆廢話。可以這樣想:既然我們必須要過這一關,要走這一步,與其埋怨,與其厭煩,不如接受現實,隨遇而安。
怎樣修改:
我們現在是高三,可以說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最艱苦的一個階段。肯定有很多高三的學生感到很疲勞,而且對這種焚膏繼晷地學習的現實感到不滿意。可是,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遠大的理想;既然,我們那么渴望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學府深造;既然,命中注定要有這段艱苦卓絕的拼搏。那么,讓我們隨遇而安吧,讓我們接受這個現實,讓我們檢驗一下自己的意志,看自己能否在這場耐力和智慧的角逐中最后勝出。
7.文章要保持整體性,要始終用一個話語說話。安——隨遇而安,知足常樂——四葉草的故事,幸福就在我們身邊——中獎者的故事,有時候,“幸運”會成為人生的陷阱——高三是一種現實,接受它,成功地到達理想的彼岸——結尾:“隨遇而安”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8.要不要加個結尾。
總之,“安于現狀”并不一定就是消極的。當我們能夠做到“隨遇而安”,就能知足常樂,有了一份從容、平和的心境,我們才能靜下心來,做好眼前的工作,制定長遠的計劃,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
9.話題作文,其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寬松的空間,我們在選擇文體時,要選擇自己擅長的;在選擇表達方式時,要選擇自己習慣的;論點、材料的選擇都要事先列一個提綱,盡量運用自己熟悉的、比較有把握的。要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經驗聯系起來,才能游刃有余,進退自如。
當觀點確立,就要慎重地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今天,我們通過修改金頌同學的作文,主要是提醒同學們:材料確定后,對材料的分析和引申很重要。同樣的一則材料,可以被引向不同的方向,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在論證時,要明確觀點,將材料引向同一個方向。“條條大路通羅馬”,文章的中心,主題,是羅馬,每一條材料都被引向它。這樣,才能做到主題明確,材料典型,論證嚴密。一篇作文如果是一個圓,那么,主題就是圓心,所有的材料,所有的語言和標點,都要被控制在這個圓中,服從這個圓,服務這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