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一
1.能夠用柔和、甜美的聲音和舒展恬靜、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兩首《搖籃曲》,感受歌曲中親情真摯的愛,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2、通過聆聽朝鮮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和聆聽三首不同的《搖籃曲》來感受不同地區的音樂的特點,表達的媽媽與孩子的情感。
1、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唱好《搖籃曲》裝飾音以及附點音符
多媒體、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3)課時
1、聆聽: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
2、表演:歌曲《搖籃曲》。
3、編創與活動。
1、.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媽媽的歌。讓我們共同一起“唱唱我們的媽媽”表達“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2、通過聆聽朝鮮歌曲《只要媽媽露笑臉》和表演歌曲《搖籃曲》來感受不同地區的音樂表達的媽媽與孩子的情感。
3、通過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1、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聆聽:《只要媽媽露笑臉》
1、聆聽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
設問:歌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音樂在節奏與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2、再次聆聽歌曲:隨音樂輕輕哼唱,體驗孩子對媽媽的親切的呼喚。
三、表演《搖籃曲》。
1、教師談話導入:這是一首媽媽哄寶寶入睡時,唱給寶寶聽的搖籃曲。也許你已不記得嬰兒期媽媽如何抱你、哄你入睡,但你可從影視片中,或周圍鄰居的媽媽哄小寶寶入睡的情景中,想像你當時的情況,這首歌就是歌唱那種情景的。
2、聽范唱,教師做哄小寶寶入睡的動作。.
4、為了把這一曲調的節奏唱好,我們先復習一下第三課《愉快的夢》的曲調。..
5、用點譜法學唱第一樂句4小節(做到90%以上的學生都能唱好)。
6、在教師指導下再學唱第二樂句4小節。
7、學生自學第三、第四樂句(各4小節)。
8、能流暢、準確地完整唱好曲調后,唱歌詞。
9、要求學生能用動作表演《搖籃曲》,投入角色(要指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演唱)。
四、自制彈撥樂器為歌曲《搖籃曲》伴奏。
1、啟發學生用家里的廢料,如:線、尼龍絲、竹片、木條等進行制作。
2、教師簡單介紹彈撥樂的基本要求,振動弦,運用彈、撥的方法來發出聲音。
五、開放式教學。
1、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選一首符合本課題的歌,唱給媽媽聽。
2、要求媽媽給孩子的唱寫一個評語交給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該項活動的進行,也引起家長的重視與配合。
3、為本單元全班開演唱會作好準備工作。
六、教師小結。
讓我們回到家為媽媽唱上一首自己創作的《搖籃曲》吧!那將是媽媽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也能為媽媽減少一些疲勞,安心的入睡。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二
一、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啟發學習興趣,表達新時代少年兒童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二、通過多種方式的聆聽,感受2/4,并能夠有感情的準確演唱歌曲。
三、啟發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節拍,體驗情感,在老師層層遞進的引導下,創造性的為歌曲進行創編和伴奏。
一、在體驗中感受二拍子的節拍。
二、創造性的使用羽毛毽子為歌曲增添快樂元素。
一、歌曲中休止符的準確演唱。
二、歌曲中二段不同尾聲的準確演唱。
一、聆聽音樂,感受快樂
2、初聽(1)感受情緒。
3、聽(2)感受速度等,找到快樂元素。
4、聽(3)活動體驗節拍。(1’17”)
5、聽(4)出示課題《哦,十分鐘》。歌曲表達對十分鐘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6、分樂段
二、學唱歌曲
(一)學第一樂段
1、演唱兩小節的歌譜,找相同旋律。
2、師生接唱旋律
3、聽范唱,默唱歌詞,感受輕快有彈性的聲音。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教師指導。
5、第二段歌詞自己完成演唱。
(二)學第二樂段
1師唱前兩個樂句,分辨一下那一句旋律比較高?
2、學生學唱,注意一字多音的連貫圓潤,“哦”的口型圓,舌尖抵下牙齒
3、再聽力度有什么變化?哪一句比較強?為什么要這樣演唱?4學生學唱
5聽范唱,哪個地方不容易唱準確?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6完整演唱第二樂段
(三)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詞
(四)跟唱第二段歌詞
1、找結尾的不同
2、唱第二段的結尾
3、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詞。(40”)
(五)完整演唱歌曲
讓我們跟著音樂伴奏完整的來演唱歌曲《哦,十分鐘》
三、創編節奏,增添快樂元素
1、聽伴奏找快樂元素手鈴聲。
2、學生跟音樂自創伴奏方法。誰來說說你創編的什么節奏?用在那個地方?
3、完整演唱及伴奏歌曲。
四、拓展延伸:
1、聽歌曲《哦、課間十分鐘》,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簡介兩首歌曲為同一詞作者。
五、課堂小結:
下課鈴聲馬上就要響起了,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音樂課,趕緊到操場上放松充電,為下節課更好的學習做好準備。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三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境。
錄音機、磁帶
能為《豐收歡樂而歸》的幾段音樂填上適當的速度記號。
《豐收歡樂而歸》
《豐收歡樂而歸》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由馬勝龍、顧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別是(1)黎明時的海洋。(2)漁民出海捕魚。(3)戰勝驚濤駭浪。(4)豐收歡樂而歸。樂曲表現了東海漁民的勞動生活。
《豐收歡樂而歸》由三個部分組成:
1、樂曲開始:在弦樂震音和揚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揚的.、節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現了人們在戰勝驚濤海浪之后的喜悅心情。
2、中間部分:表現了漁民們戰勝風浪之后,自豪的駕駛著漁船,乘風破浪,滿載著豐收而歸。
3、結束部分:音樂的速度轉為快板,節奏緊湊,再現了樂曲第二部分歡快的主題,這是根據浙東鑼鼓的民間音樂改編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調,經過不斷的變化,漸快、漸強,最后,鼓樂齊鳴,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歡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情緒?
2、教師介紹樂曲。
3、分段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4、為各段音樂填上速度記號,并描述音樂表現的不同情景。
5、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6、課后反思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四
歌曲《綠葉》1、學生能用柔美、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綠葉》
2、通過二聲部演唱,學會在演唱中較好地控制音量,感受二聲部的和聲效果。
《綠葉》是一首三拍子的抒情歌曲,旋律婉轉優美,爽朗而富有生氣。要求學生用抒情優美的`聲音來表現小樹林的優美。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因此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用一些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小樹林的圖片或錄象,引導學生感受樹林之美,然后再跟著琴來哼唱歌曲的旋律,初步表現歌曲的意境。演唱時應注意氣息平穩,并隨旋律線的起伏自如地唱出漸強和漸弱。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發音練習
6 6 6 ― | 5 5 5 ― | 4 4 3 2 | 1 ― ― |
啦 ~ ~ ~ ~ ~ ~ ~ ~ ~ ~
二、導入:
你們有沒有見過小樹林?還記得它的特點嗎?
小樹林中,最搶眼的是什么顏色?為什么是綠色?
你們能描繪一下不同季節的小樹林嗎?
展示不同季節小樹林的圖片,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加深他們的印象,并對此展開討論,再把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三、學唱新歌:
歌詞中的名詞解釋:
牌坊:形狀象牌樓的建筑物,舊時用來宣揚封建禮教所謂的忠孝節義人物。
茅舍:即茅屋。大多簡陋矮小。
拂:輕輕擦過。
溢:充滿而流出來。
1、聽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輕聲演唱歌曲第一聲部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聲部
4、學唱第二聲部,就一個樂句。
5、完整演唱第二聲部
6、分聲部演唱,注意音準,速度和節奏。
7、進行聲部的合成,做到均衡、統一,聲部進行流暢,和諧。
四、課堂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
預習音階各音。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五
2、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
1、能用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樂于參加《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律動。體驗音樂課所帶來的歡樂。
2、學生基本能隨著老師的琴聲自然地唱歌,能夠和大家整齊地演唱《我們一起來唱歌》,較整齊地開始和結束。
3、在即興填唱歌詞等活動中,學生能大膽自信地作自我介紹。
在音樂聲中讓兒童手拉手成為好朋友,讓兒童和老師手拉手成為好朋友,更讓兒童和“大家”成為好朋友。
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表現;引導學生熹愛音樂、喜歡音樂課,培養良好的演唱、聽賞音樂的習慣。
鋼琴、打擊樂器、節奏卡片等。
一課時
2、一年級的小學生要結識許多新朋友,學許多本領。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認識一位新朋友——音樂娃娃。
(教師可準備一個音樂娃娃的頭飾;也可戴一只白手套,在上面貼一個音樂娃娃,將娃娃的嘴做成可活動的,配上錄音,會使音樂娃娃惟妙惟肖)。
3、(播放錄音)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音樂娃娃,今天我來擔任小向導,帶你們去參觀美麗的音樂教室和奇妙的音樂王國。
4、帶領學生參觀鋼琴、打擊樂器等,讓學生嘗試敲敲、玩玩。聽聽好聽的音樂和歌曲
片段。
1、隨著音樂的節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的旋律。
2、小朋友在音樂聲中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
(按節奏說名字)我們一起來唱歌。
3、六人一組,用接龍的'方法說、唱。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注意提示學生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唱,切忌喊唱。)
(1)在空白處填詞,師生分別作自我介紹。
老師:王老師
小朋友:李小明或周萍
(2)在以上基礎上教師可以增加創編的難度:
老師:你來唱,我來和,我是你的好朋友。
小朋友:你唱一,我唱二,我們一起來跳舞。
(3)完整演唱。
1、跟著音樂音樂走一走。
小貓走、小兔跳等)在教室里自由行走。
音樂停止,立即停止動作,同時身體保持在停止瞬間的姿勢,變成“靜態造型”。音樂再進行時,繼續行走。
聽到音樂出現重音時,立即原地旋轉一下,換一個方向后繼續行走。
2、隨著音樂,走進走出教師,要求有精神,腳步要踩在拍點上。
提示: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六
《愉快的夢》
1、通過學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唱時突出節拍特點。
3、進一步學
1、歌曲《愉快的夢》的旋律尤其是二聲部的教學以及情感的啟發、引導。
2、樂理知識6/8拍的了解。
1、歌曲旋律中的二聲部教學,及情感的啟發與引導。
2、6/8拍的強弱規律的把握。
大歌片、錄音帶。
1、師生問好:(用歡快的,優美的,跳躍的.三種不同的情緒來問好。)
2、樂理知識:6/8拍的認識。
(1)、由《秋天多么美》導入6/8拍。
師:聽老師彈一首歌,你能馬上告訴我它的名字嗎?
師:我們能把它的歌譜來唱唱嗎?
師:能用lu來哼唱一下嗎?(調整聲音的位置,統一聲音)
師:能用這么美麗的聲音把歌詞來唱唱嗎?
師:哪位聰明的同學能告訴我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
師:拍號是多少?強弱規律怎樣?三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拍號到目前為止我們只學了這個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的拍號,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誰來告訴我?
(2)、6/8的含義及強弱規律。
師:能不能整齊的告訴我六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它的強弱規律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師:那么6/8拍的歌聽起來是怎樣的呢?
(3)、兩聲部教學。
師:請大家看這條我專門為大家出示的這條規律,請你聽一聽,來
感受一下它的強弱。
a.出示規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請你聽聽老師做了一個怎樣的夢?請大家用聲音來表現看看。
(歡快的、美麗的、憂傷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導入:
2、初聽音樂。
3、復聽。
師:你覺得在這個夢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這個地方舉一下手來告訴我們嗎?
4、復聽。
5、復聽。隨著音樂找、聽高低聲部,聆聽兩聲部的效果。
6、視唱旋律(跟琴),強調強弱規律。
7、用“lu”哼唱旋律,體會輕柔、連貫、優美的聲音。
8、念歌詞,體會情感,強調驚喜的呼喊聲。
9、唱歌詞,隨琴一起。
10、分析歌詞內容,前半部分優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結束句是漸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課堂小結。
師:雖然做夢很虛幻,但是如果人類沒有夢的話,那我們到現在還沒有飛機,也沒有電視機,更不用說電腦啦,飛船啦等等。所以做夢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夢之后,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它,讓它美夢成真,豈不是更好嗎?所以,大家從現在開始就努力,為了能讓你美夢成真,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帶著美麗的夢走向你們的將來吧?。S音樂出教室。)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七
1、通過欣賞,讓學生接觸京劇,簡單了解京劇的音調、唱腔及板式。感受京劇特點與魅力。
2、初步培養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愛好。
3、激起學生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
初步培養學生對我國戲劇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愛好。
四張戲劇人物臉譜及鐵梅像一張。
一、導入新課,了解京劇
1、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武術等為一體,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戲曲劇種有三百幾十種。其中京劇是影響較大的大劇種之一。京劇產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歷史。早在191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赴日本演出以來,京劇頻繁走出國門訪問演出,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二、聽唱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了解唱腔。
(一)提出問題,學生解答
初聽區分現代京劇和傳統京劇,了解京劇的四個行當
a師:老師扮演的是劇種的主人公李鐵梅。鐵梅穿著偏襟紅襖,顯得那么精神。京劇的所有演員都穿這樣的衣服嗎?生:不是。還有古代的衣服。師:我們把穿古裝衣服叫傳統京劇,穿現代衣服的叫現代京劇。
師:戲曲人物按年齡、性別、身份、性格劃分開的叫行當,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個類別。"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凈"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二)、復聽唱段了解京劇的主要唱腔,
師:旦角在傳統京劇里一般是伊伊呀呀的小姐。鐵梅是這樣的孩子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唱段。
生:勇敢、善良。
師:鐵梅生長在怎樣的家庭呢?
生:革命的家庭
師:大家能正確的聽出鐵梅的年齡、性格來。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決定的。這里老師就要向同學介紹京劇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黃。
(板書)西皮:曲調活潑、剛勁,適合于表現慷慨激昂的.感情。二黃:曲調蒼涼、深沉,善于表現憂郁、激憤的感情。讓學生判斷唱腔種類。
(三)、再次欣賞了解京劇主奏樂器師:不論是活潑、剛勁的曲調,還是蒼涼、深沉的曲調,都要有樂器來演奏。京劇主奏樂器京胡,它的發音剛勁嘹亮。
(四)(出鐵梅畫像)這就是李鐵梅,她雖然只比你們大幾歲,卻非常的聰明能干。?她為什么能干呢?表現在哪里?(學生會答出,她會擔水、劈柴、拾煤渣、幫大人放哨,送情報,還會提著籃子做買賣等等)從哪里可看出她的機智和聰明?(她與鄰居姐姐互換了衣服,引開日本特務,將密電碼安全送到游擊隊)
(3)我們應該向鐵梅學什么?
三、學習歌曲《我是中國人》
a、歌曲表現了什么?
b、體會歌曲精神
四、課堂拓展,鼓勵表現。
(1)欣賞兒童演唱京劇的精彩片段。
(2)教師用豫劇、眉戶演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3)讓學生自由表演自己熟悉的戲曲唱段。
四、總結升華,激發興趣
地方戲曲雖然唱腔優美,各有千秋,但京劇以其獨特的唱、念、坐、打贏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流傳至今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最初有四大名旦,(出課件讓學生認識四大名旦),他們為我國的京劇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上至七八十歲老人,下至三四歲小孩,就連一些外國朋友好競相模仿和學唱京劇。京劇巳走出國門,作為友誼的橋梁和紐帶遍布各國,京劇是我國戲曲藝術的瑰寶,老師希望你們能熱愛它,學習它,并且將它發揚光大。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案全冊篇八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緊緊圍繞學校工作計劃,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大力開展學科組集體備課活動和課堂教學研究活動,繼續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專題培訓,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服務于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工作目標:
1.加強集體備課,加強教師間的備課交流,結合學校制定的校本研訓主題開展團隊研磨活動,優化課堂教學,實現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學能力雙提升。
2.立足課堂,讓學生輕輕松松學數學。
3.以研究“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有效備課”為重點,努力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
三、方法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理論水平。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有效地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提高使用新教學手段的'能力。
2.保證集中學習的時間。根據活動內容,采取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將結合的形式。教研組長負責記錄考勤及活動情況。
3.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4.提倡教師多撰寫教學心得、論文、教學案例與教學反思,爭取在各級比賽中獲獎或發表于各種教育報刊雜志,同時,向??x躍投稿,協助學校辦好??瑥亩岣呓處煹睦碚撔摒B和提高學校和教師的知名度。
(二)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開展集體備課。按學校集體備課要求,結合自身特點、學情等實際因素,集體備課時,做到有討論、有修改、再討論、再修改,認真做好課后反思和對集體備課案的再修訂,為完善集體備課成果做出意見和建議,強化集體備課成果的推廣工作。細化集體備課的過程指導,集體備好課后再延伸到上課、評課,使集體備課不是只停留在“備”字上,而是真正做到備課是為了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2.重視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三月份:
1.閱讀教材和教師用書,分析教材,討論、制訂數學教學計劃及教研計劃。
2.傳達教研組長會議精神。
3.組織集體備課活動。
4.期初工作檢查。(重點:計劃、備課)
5.集體討論:第一、二單元教材分析
6.抓好學生的課堂常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月份:
1.開展集體備課
2.集體討論:第三、四單元教材分析
3.讀書交流活動
4.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專題培訓
五月份:
1.集體討論:第五、六單元教材分析
2.專題學習會
3.撰寫一篇課例或案例(準備參加評比)
4.期中教學常規檢查——備課
5.開展集體備課
6.開展研討課活動
六月份:
1.集體討論:第七、八單元教材分析
2.教學常規檢查——作業批改、分析
3.集體討論:第九單元教材分析
4.討論制定期末復習計劃
5.期末教學常規考核
6.開展集體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