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優秀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評語篇一
1、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與信息能力。
2、把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教學的工具,使學生掌握這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這一工具來幫助他們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
3、在學生中培養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分子,為今后做老師的小助手做好準備,也為以后參加市小學生信息技術競賽作好一定的準備工作。
1、“紙牌”、“七巧板”等游戲練習使用鼠標的熟練程度。
2、通過英文指法游戲軟件的練習來提高英文的輸入速度。
3、通過“畫圖”軟件的使用來練習電腦繪畫。
4、通過word的使用,練習漢字輸入、編輯排版及電腦小報的制作。
5、通過powerpoint 的使用,練習制作幻燈片的基本技能。
6、通過網絡知識的學習,練習上網查資料和收發電子郵件等基本技能。
電腦室
每周星期三下午最后一節
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評語篇二
一、名稱:快樂家家家10新生聯歡會
二、【聯歡會主題】
這臺文藝晚會的主題是經法之韻。韻,蘊涵之意。一方面,預示著大一新生大學生活的開始,通過這次迎新交流會,來激勵同學們邁好新生活的第一步,告訴他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汗水凝成收獲韻味自然而生。另一方面,用經法之韻來鞭策我們以后更要努力的工作。回首過去的一年,我們感到無比的欣慰。即將過去的20xx年,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是勵精圖治的一年,更是我們全體經法學院師生輝煌的一年!
三、【聯歡會目的及意義】
又一年過去了,我們經法學院迎來了新一屆的同學,他們帶著青春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志向加入到經法學院這個團結友愛的大家庭。我們院學生會打算通過舉辦迎新聯歡會,師生共聚一堂,歡迎他們的到來,向大一新生展現出我們經法學院師生最熱情活潑的一面,也為他們的大學生活開啟一片嶄新的樂章。同時,也促進大一各班之間的'感情,并通過這個聯歡會發掘我院的文藝人才,使他們的特長能得到更好的培養,還借它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提供一個展現個人魅力的舞臺。
四、【聯歡會地點和時間】
地點:師生活動中心時間:20xx年11月6日晚6點半
五、【聯歡會形式及內容】
此次聯歡會以節目穿插和做競技性游戲為內容進行,參加的同班同學分為一隊,共有5隊,每隊隊長為每班的班長,負責組織同學參加游戲并維持好本班的現場秩序。大一每個專業至少要編排兩個節目,具體的節目編排由各班文藝委員負責和組織,然后經過文娛部審核后確定入選節目。所有節目需提前彩排,最后經過學辦老師審查之后,合格的節目方可上臺表演。
六、具體活動安排
1、 領導講話
2、 開場舞fighter
3、 獨唱《他一定很愛你》(法務)
4、 話劇《少女與野獸》(法學)
5、 學院概況及活動介紹
6、 游戲環節
注:五個班分為五個小隊,在有比賽的游戲中從5個小隊中選人組成小組代表本隊進行的比賽。
(1)善解人意
游戲規則:每隊出2人,一男一女,一人比劃一人猜,共五套題,涉及人名、地名、動物名稱、日常生活用品等類別,參加各隊上臺后首先抽簽選擇一套題,題的序號即為比賽次序。第一組上臺后,首先進行自我介紹,然后站到指定位置(側面對著臺下),一名工作人員站到猜詞者后面為表演者舉題板,臺下站一名工作人員負責接題板并將題示意給臺下老師和同學,主持人發出開始信號后,一分鐘內猜對最多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并為本隊加一分。過程中不能有與所猜詞語相同發音的的詞、字,不能給對方唇語等其他不允許的暗示信息,違者取消評比資格。
準備:寫好詞語的題板
監督人員、主持人要做好監督工作
(2)吸管運輸
游戲規則:每組5人,共5組,每人嘴里叨一支吸管,第一個人在吸管上放一個有一定在重量的鑰匙環之類的東西,比賽開始時,大家不能用手接觸吸管和鑰匙環,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勢把鑰匙環傳給下個人,直到傳到最后一個人嘴叼的吸管上,然后再折反到第一個人處,誰的鑰匙環最先到達,誰就獲勝。
準備:吸管鑰匙環
主持人監督,中途鑰匙環掉下須重新來
(3)唱歌猜歌名
游戲規則:每個隊出3個人到臺上,放一段音樂,臺前放一只話筒,先猜到的直接到話筒前,繼續唱該首歌,最后說出歌曲的名字,完全對的一隊加分,共放4首歌。
準備:四首歌、伴奏帶及刻錄的光盤
一名工作人員負責臺上音樂控制,猜完一首繼續放下一首,注意與主持人的銜接。
(4)吃蛋糕
游戲規則:每隊出一男一女,兩人分別站到指定位置,女生眼睛被蒙起,待主持人發出信號后,女生拿著準備好的蛋糕走向一米外的對友面前,將蛋糕喂到對方嘴中,最先喂完的一隊獲勝。
準備:蛋糕5份、盤、叉、紅領巾5條
7、唱歌《死性不改》(法學)
8、話劇《q版灰姑娘》(國貿班)時間大約10分鐘
9、小合唱《明天會更好》(法務)
七、活動工作日程安排
1、準備階段:10月15日11月5日
2、活動現場:11月6日
3、活動后的宣傳和總結11月7日
*準備階段
前期:(節目素材成型期)
時間:10月15日10月18日
(1)10月18日(周四)節目組人員收集各班的具體節目(標明節目的名稱、形式、選送班級、大概時間)
(2)排練階段
時間:10月18日10月30日
(1)10月18日(周四)各節目負責人上交排練的具體安排(時間、地點)
(6)10月30日前,買齊所需的各種設備。
(7)11月4日,在師生活動中心進行匯報性彩排。
后期(細節完善階段)
時間:11月5日
聯歡會倒計時
17點45,演出人員到場熟悉場地
18點主持人到場
18點半各班同學入場
19點主持人宣布聯歡會正式開始
*活動后的宣傳與總結
11月8日交此次工作總結
八、經費預算
場地費用:150元
演員化妝100
購買請柬30
印制節目單30
舞臺背景布置(禮炮、螢光棒、氣球、刻碟、橫幅)240元左右
小禮品、道具費200
其他支出待定
總預算:1150+待定支出
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評語篇三
在這高溫的季節里,從事著高強度的勞動,環衛工人面臨著身體消耗大、飲水缺乏等困難。為體現全社會對環衛工人的人文關懷的社會氛圍,鄭西滎澤志工聯合會開展“為環衛工送清涼”活動,免費為他們提供飲用水或綠豆湯,讓城市美容師真切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溫暖。現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7月25日—8月25日。
1、 與環衛處共同選出20個垃圾中轉站作為愛心供水點。
2、 每個愛心供水點放置大電熱水桶1臺(共需20臺),水、電由環衛處承擔,并張貼明顯標識—滎澤志工聯合會愛心供水處。
3、 招募志工每天為20個垃圾中轉站送綠豆。
1、 招募志工20人,早上7:30—8:00到附近中轉站送綠豆并洗干凈。
2、 募集物品:大電熱水器20臺,綠豆500斤,制作活動標識牌40個。募集物品可以以實物或現金等方式捐贈。
“為環衛工人送清涼”活動期待你的加入!
1、歡迎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熱情支持該活動;
2、歡迎沿街門店認領“免費茶水供應點”標識;
3、文明出行,不亂扔垃圾,舉手之勞;
4、你的宣傳也是支持!
5、聯系人:
6、善款接收:
種善因得善果,心動不如行動,你還猶豫啥?!
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評語篇四
引言:中秋節快到了,給老師們發個關于中秋節的教案,希望用的上.
本主題的目標是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在參與中秋節各種活動中能大膽自信地表現自己;在成人引導下,學習尋找、搜集資料,并學習交往、合作與分享;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祖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欲望。由于幼兒對民間節日、習俗了解較少,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時涉及到社會、語言、藝術、科學等領域,教師可采用參觀、討論、搜集資料、展示成果、動手操作、文藝聯歡等活動形式來組織教育活動。
一. 幼兒發展目標與主要內容:
1、初步了解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感受體驗傳統文化。
2、知道教師節、國慶節、國際勞動節等重要節日的名稱日期,進一步了解這些節日的社會意義。
3、積極參與各種節日的籌備及慶祝活動。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人交往、溝通、合作,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愛勞動、愛親人的健康情感,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教師指導建議:
(一)傳統節日 中秋節
1、環境: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餅、水果;制作各種燈籠;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故事掛圖、畫有觀賞月亮的圖片等。
2、游戲:“月餅加工廠”。 教幼兒制作各種月餅,做好的月餅裝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賣,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用餐。
3、教育活動:
(1)講述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傳說,如:“嫦娥奔月”、“到月亮婆婆家做客”等,使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創編表演童話劇由幼兒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進行表演。
4、觀察活動: 請幼兒在節前節后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月亮變化日記(從小月牙開始觀察記錄至八月十五),要求幼兒自己觀察并將結果畫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園共育:
(1)指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大小變化。
(2)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3)中秋節前夜,家長帶幼兒來幼兒園進行“慶中秋晚會”。可做月亮變化日記展、表演節目(盡量讓幼兒自己準備),將從家中帶來的食物與大家分享,用望遠鏡觀察中秋節的月亮等。
總結: 活動自始至終都應讓幼兒直接參與,使每位幼兒有機會表現自己并獲得愉快、自信的內心體驗,讓幼兒親自感受和體驗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家長可通過賞月、家人團聚、欣賞精彩的傳統節目-----中秋之夜聯歡晚會,給孤寡老人送月餅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