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一
七夕是我們村里喜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把客人請到家里作客,整條村子都喜氣洋洋的。
那一天來臨了,家里就把桌子和椅子通通都拿出來擺齊,然后請酒樓的廚師和雜工來做菜,如果是自己做的會忙不來,就情來幫忙哦!
那家酒樓的菜真的很好,他們非常認真的,細心的去做好每一道菜,菜做出來了,我目瞪口呆的,多么完美啊!很多路過的客人都圍觀起來,其實是我們一家和許多家的人一起請他們來的,因為酒樓的老板也接上門為客人服務的,所以他們就來了。到了吃飯了,入席我們家的客人,看到了桌上的菜說:“賣相很不錯噢。”吃完后他們更加贊嘆不已,我覺得做菜的廚師和雜工是非常辛苦的,我們在這里吃、喝,他們卻在清潔做完菜的工具,很不適合,我們在高興,他們在工作,所以我就拿了兩瓶大大的汽水出去送給他們喝,讓他們心里高興,我們也開心了。
走到小街上,看見有些人在擺地攤賣東西,擺的都是琳瑯滿目的玩具,精致的飾品和晚上會更亮的熒光棒,許多的小朋友都買了自己喜愛的玩具和其它的東西,擺地攤的東西真的非常的多,購買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小街上就非常的熱鬧!
到了晚上,晚飯也非常的豐富,非常的美味,客人也吃的很開心,晚飯結束后,我們搬著椅子去村里的籃球場看粵劇團的演出,每到七夕節,我們村都有粵劇看做三個晚上,這是我們村里的村委會請回來的,我們把椅子拿到前面,這樣就看得非常清楚了。到了八點,粵劇團開場了,表演的人出來了,每個人都化了妝,很好看,劇也非常精彩,在粵劇表演中,我有一個人非常敬佩的,他就是那個粵劇團里的文武生兼花旦,他不但唱得棒,還會唱女聲,非常棒,戲也做的精彩不已,大家都喜聞樂見,多開心啊!粵劇看完了,大家都戀戀不舍的,非常期待明晚粵劇團的演出,我非常想去后臺問那文武生拿張簽名照,因為他實在太棒了,可惜我沒有去,因為實在太晚了,我要回家了,我也不想去打攪他,他演出了也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就這樣,這個充滿喜慶、快樂的七夕在晚上的十二點悄悄的走了,走得無聲無息了。
七夕這個節日,讓我們整條村子充滿喜氣,讓來到家里的客人充滿歡樂,讓小朋友們充滿聲,這個節日是永遠都忘不了的!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二
染指流年,暈墨七夕。
歲月在指縫中劃過,喜鵲還有那么多嗎?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喧囂,七月七,你不在,靜靜地,便是安好。
等待蒼老了年華,卻讓心田騰出凈土,不會去多想,只要還值得期待,每一天的陽光都不會枯萎。
走過多年的青蔥歲月,這一刻,仍愿意在原地等你,不知道下一站青春的車會不會到達終點,但既然選擇了等待,便義無反顧。很多時候仔細想想,在青春的路口,我們與多少人擦肩而過,而茫茫人海之中,只想握住彼此的手,只待你回眸,那將不是不同方向的手,慶幸的是,你學會了轉身向后看,握住了我的手,一起看,人生的風景。或許正是那句話吧:決定了等你,便再也等不了別人。所以無論前方的路多么漫長,我會陪你一起走下去,直到確定我們彼此都還幸福快樂。
多年,那么多年,我們總是在人海中走走停停,仿佛丟失了什么,卻倔強的不愿停下腳步,我們固執地想,下一站,只要在下一站,我就可以坐上回程的車,然后,回到我本該留下的地方,可是,我們真的就不會再去留戀下一站風景嗎?我們,總是那么健忘,在歲月中丟了原來的自己還渾然不知。
但我堅信,只要堅定了心中那份等待,你,就是我下一站最美的風景。有人說,小鳥飛不過滄海不是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而是滄海的盡頭早已沒有了等待,我還算一個執著的人吧,我知道你在,所以我等。流年話,七夕情,墨染青春扉頁。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三
今天是8月6號,農歷7月初7,傳說中中國版情人節的日子,通宵看完幾期相親節目《稱心如意》后,寫上心情“都七夕了,暗戀我的人啊,你們怎么那么沉得住氣啊。”很自戀很大膽的一條說說。我承認這不是出自于自己的手筆,卻是我對七夕的一個念想吧。
23歲的我討厭過任何兩個人的節日,也許說是羨慕也無不可。我已經很多次自己或是被身邊的`朋友提及單身的問題,許多人說你為什么不找個男的脫離光棍行列。其實仔細想想,如果真的想談個朋友,那何其簡單,現在狗急了都會跳墻,更何況面對這個即將到來的情人節的一大群老老少少的光棍。我甚至跟身邊的好友說,要不等七夕誰約我和他一起過我就答應誰算了。
看吧,這就是被七夕逼急的一個很傻的想法,可是我確確實實的想過,也想要付諸行動過。可是,冷靜下來想想這樣的愛情是我想要的嗎?甚至可以說這是所謂的愛情嗎?也許是戀愛卻不是我想要的愛情,充其量是寂寞的消遣物或說是情人節醞釀出來的產物。許多人會說,現在哪有什么愛情,沒感情的在一起過著過著就有了,只是你要求太高了。好吧,我承認我的要求是挺高的,不是條件,只是感覺。
這個假期每天晚上一個人在家,面對著電腦,獨守著這座空城,或聽歌,或看電影,或發呆,突然的就覺得自己真的好孤單,抱著雙臂,那么熱的天我卻覺得全身發冷,平時我很大大咧咧,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細膩,別人問我我總會說一個人挺好的,可是就在那一刻我真的不想再一個人,我覺得我真的沒有勇氣再假裝很堅強,再沒有勇氣向別人得瑟一個人的自由生活了。
近幾年來發生了許多事,事情的背后依稀見證了許多的事情,如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事談論了太多太多,我以為我真的理解了,也明白了,卻又一次次的推翻想法,然后重新構想。很多事,真的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其中的真正韻味,是酸是甜或是苦或是辣的那些種種,不僅只是一個簡淺的過程,甚至是一次全新的蛻變。
舊時光是個美人,已經過去無需再念。但是,在未來的日子我也要過的美美的,即使是沒有依靠的日子。所以,我們都要好好的,一起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心境迎接七夕。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四
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陽下暴曬半天。中午時,每人將繡花針,或用新掃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觀看針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動如云,或成霧形而巧妙者,認為是“乞得巧”。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卜巧”
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開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
“斗巧”
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湯,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 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七夕前,預先備好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活動開始后,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即為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拜七姐
在福建、廣東及東南亞一帶時興“七夕拜七姐”。這是舊時女兒家的大節日。尤其廣東,大伙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聽私語
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
編鵲橋
用麥秸編織或用彩紙剪輯成一座鵲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置放案頭或貼在墻上。祈禱后,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即為得巧。
吃巧食
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作為七夕的應節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面點,各地風俗不一,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繩
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繩的風俗。傳說喜鵲因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急需大量繩子,當初為這對情人說媒的老黃牛,想起民間在端午節給小孩手腕拴彩繩以求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就發動人們獻繩。于是大家相約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臺,讓喜鵲銜去搭橋。
扎像求福
依照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扎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星河燦爛之際,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氣,閃耀著五色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賜福。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五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七夕的傳統民俗范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鑒。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古代的典籍中很早就有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大載禮記·夏小正》說:“是月織女東向,蓋言星也”,也就是說,至少在漢時,人們已經注意到織女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規律,以七月顯得最為突出。而此時織女、牽牛只是天上兩個星座的名稱,它們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
漢代以來,民間開始有七夕乞巧的習俗,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漢族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隨著民間的乞巧習俗風行,這一節日也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歌詠。如唐代詩人杜牧有《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宋代詞人秦觀有《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就讓我們看盤點一些古代“七夕乞巧”的民俗吧! 穿針乞巧: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漂針試巧:先準備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原來面盆里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引線(即“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少婦們大都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聯合舉辦。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準時到主辦家來,于案前焚香禮拜后,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嫁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后,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于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么,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2.七夕節的民俗作文
3.七夕節民俗作文
6.七夕節的民風民俗作文
7.七夕節民俗作文資料
七夕傳統七夕傳統文化篇六
今天是8月6號,農歷7月初7,傳說中中國版情人節的日子,通宵看完幾期相親節目《稱心如意》后,寫上心情“都七夕了,暗戀我的人啊,你們怎么那么沉得住氣啊。”很自戀很大膽的一條說說。我承認這不是出自于自己的手筆,卻是我對七夕的一個念想吧。
23歲的我討厭過任何兩個人的節日,也許說是羨慕也無不可。我已經很多次自己或是被身邊的朋友提及單身的問題,許多人說你為什么不找個男的脫離光棍行列。其實仔細想想,如果真的想談個朋友,那何其簡單,現在狗急了都會跳墻,更何況面對這個即將到來的情人節的一大群老老少少的光棍。我甚至跟身邊的好友說,要不等七夕誰約我和他一起過我就答應誰算了。
看吧,這就是被七夕逼急的一個很傻的想法,可是我確確實實的想過,也想要付諸行動過。可是,冷靜下來想想這樣的愛情是我想要的嗎?甚至可以說這是所謂的愛情嗎?也許是戀愛卻不是我想要的愛情,充其量是寂寞的消遣物或說是情人節醞釀出來的產物。許多人會說,現在哪有什么愛情,沒感情的在一起過著過著就有了,只是你要求太高了。好吧,我承認我的要求是挺高的,不是條件,只是感覺。
這個假期每天晚上一個人在家,面對著電腦,獨守著這座空城,或聽歌,或看電影,或發呆,突然的就覺得自己真的好孤單,抱著雙臂,那么熱的天我卻覺得全身發冷,平時我很大大咧咧,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細膩,別人問我我總會說一個人挺好的,可是就在那一刻我真的不想再一個人,我覺得我真的沒有勇氣再假裝很堅強,再沒有勇氣向別人得瑟一個人的自由生活了。
近幾年來發生了許多事,事情的背后依稀見證了許多的事情,如親情,友情,愛情。這些事談論了太多太多,我以為我真的理解了,也明白了,卻又一次次的推翻想法,然后重新構想。很多事,真的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其中的真正韻味,是酸是甜或是苦或是辣的那些種種,不僅只是一個簡淺的過程,甚至是一次全新的蛻變。
舊時光是個美人,已經過去無需再念。但是,在未來的日子我也要過的美美的,即使是沒有依靠的日子。所以,我們都要好好的,一起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心境迎接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