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一
我們家鄉的春節很熱鬧,您的家鄉呢?您的家鄉肯定也是很熱鬧,也是處處張燈結彩。您來我的家鄉看看吧,您如果不能來的話,就讓我來給您說說吧!
快過年了,我們也放假了。大人們通通都到超市、小賣部去買過年要用的年貨,小孩子們則去買爆竹了。
過年了,大清早我就醒來了,奶奶一邊炒菜一邊對我說:“天還早呢,您再睡一會兒,過新年了。”我說:“奶奶,您也休息一會兒吧。”奶奶說:“好,好,我休息,您睡覺。”聽了奶奶說的話,我就睡著了。
一轉眼,到了吃團圓飯的時間了。桌上的菜香氣四溢,有鴨肉、有雞肉、有魚、有青菜……撐得我的肚皮大大的。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大家人在一起看聯歡晚會,看到12點才睡覺。
到了大年初一,我們去親朋好友家互相拜年。我去了哥哥家玩,有10多個小時給我們玩,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我們一起吃元宵、看花燈。花燈有玻璃燈、有牛角燈、有冰燈、有荷花燈、有紙燈、還有孔明燈呢。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二
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我覺得過的特別有意思。
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忙開了!我和媽媽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的春聯大字了。我拽著春聯的一角,兩條小腿顫顫巍巍地站在椅子上,另一只手扶著門框,嘴里叼著膠帶,把春聯摁在門框上,一撕,一貼,一履,貼春聯的任務就就完成了。這貼春聯也是個麻煩活兒。
接著是貼福貼,聽老人家說,“福”字兒得倒貼,意味著“福”到了,福光臨我們家了。外公也在精心布置客廳。
再后來就是拜年請紅包了!我走到外公外婆面前,一拱手作輯:“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后,紅包就落入我的口袋了!
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有魚,有蝦,有肉,可豐富了!美美的年夜飯之后,就是收看傳統的節目“《春節聯歡晚會》(春晚)”啦!歡樂的歌舞表演,精彩且扣人心弦的魔術表演,詼諧幽默搞笑的相聲表演,小品表演……陣陣歡聲笑語久久飄揚在我家客廳的上空。
這次春節比我記憶里的那一次春節都過的要熱鬧,另我i記憶難忘……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三
記得兒時,過春節每戶人家都要打年糕。我只見過一次用石臼打年糕的場景。將煮熟的糯米飯放入石臼中,兩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一人一錘,錘打著石臼中的糯米飯,另一個人則雙手沾水,不斷地翻動石臼中的糯米飯團,這樣不停地錘打翻轉,將糯米飯團打得是又白又嫩、又細又軟,從石臼中取出,用手搓成各種形態的年糕:有圓餅形的、有長條形的、有方塊形的,更有的做成了一條條的魚,以慶賀來年的收成“年年有余”。
記憶中,每逢過年,除了要吃年夜飯,收壓歲錢外,還一定要吃年糕。年糕最地道的做法便是白水煮了。雪白的年糕在翻滾的水中,柔情地舞蹈著,從鍋底開出一朵又一朵水芙蓉,晶盈剔透。經過沸水的煮養,等到起鍋,年糕已是滑溜溜、白嫩嫩的了。此時再蘸上一點糖,送到嘴里,甜在心里,寒冷的冬天一下子變得溫暖起來了。
繼續向前走。我看見一個小攤販正做著一串串的油炸年糕,小攤主紅光滿面,連做生意的小車上也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不一會兒,有幾個人圍在他攤前吃炸年糕了。來的人是越來越多,炸年糕是越吃越香。
我最向往的吃法便是火煨年糕了。大冬天的,最好是雪花紛飛的,生一火爐子,看著通紅的炭火,置一鐵架子在炭火上,再把切成薄片的年糕放在鐵架上,慢慢地用炭火煨。此時的年糕便像極了一只小羊羔,小羊羔的肚子越膨越大,越膨越大,簡直成了一個白色的小氣球。然而只要你用筷子捅破它干脆的皮兒,一下子,它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癟了下去。煨熟的年糕,里嫩外焦,燙得你是左手換右手,右手換左手,就是不愿放手。就著松脆的皮,饞嘴急忙想嘗一口,咬到嘴里還不停地翻動著,生怕燙到了……一家人圍在火爐邊烤著火,吃著煨年糕,更是一番溫馨的滋味。
關于年糕的回憶著實讓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溫暖了不少。那些祥和的人與事,那些溫馨的人與事,永遠為家鄉的春節營造了溫暖、熱鬧而又和諧的氣氛。
在淡淡的糯米香中,我感覺,自己與家鄉的春節、與家鄉的年糕又近了。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四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奶奶是這樣唱的,更是這樣做的,而我這個小跟屁蟲,就有口福了!
寒假中,我們迎來了中國最古老,也是最盛大的節日——春節!過了小年,奶奶和爺爺就開始忙碌了起來,買來各式各樣的吃食,糖、水果、瓜子、各種肉類。從早晨開始,廚房里總是飄著各種香味,引誘得我不停地鉆進去偷吃,以至于吃飯的時候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在不同的蒸煮炸的制作里,我最喜歡的,莫過于蒸饅頭,也只有這個勞動,奶奶會特批我參加,讓我也能感受一下春節的氛圍,看著不同的饃饃從奶奶的手中揉制出來,我的眼里總會冒出美麗的小星星、可愛的小兔子、肉肉的小白豬、胖胖的豆包、漂亮的棗糕、糖角、大包子……當它們出鍋的時候,我總是忍不住要先吃為快,特別是皮薄餡多的豆包,真的太香了!
大年三十,所有的東西準備好了,爺爺會讓爸爸把春聯貼在門上,還有大大的福字,寓意來年我們的家越來越幸福!然后,一家人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等待著新春的到來。
其實,不管是春晚、年夜飯,還是守歲,我覺得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初一開始的拜年,才是我們最期待的,因為可以收紅包,好多的紅包,每一個家里的長輩都會用紅包來祝愿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強壯,男孩子越來越帥,女孩子越來越漂亮,祝愿我們平安快樂,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是學習越來越好。當全家人坐在一起,桌上擺滿各色的菜肴,手中舉起各色的飲品,齊聲說出所有的祝福,我覺得,這也許就是春節最重要的意義:“熱鬧過大年,家和萬事興”。
我愛春,更愛春的節日,它是團圓,它是熱鬧,它是祝福,它更是愿景!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五
春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特別有意思。因為今年的春節我們是在信陽的奶奶家過的。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爺爺、爸爸、叔叔在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鞭炮聲聲高歌幸福,春聯幅幅恭賀新年”,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爸爸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爸爸連忙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春節帖春聯有喜慶、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
中午,該是團圓飯的時候了。廚房里彌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午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間有一條魚,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叔叔也從北京趕回來了,叔叔一到,我家慶新年的鞭炮就放起來了,家里所有的人都到齊了,高高興興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團圓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笑容滿面地招呼著我們小孩子。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里充滿了幸福的氣氛。
下午,大人們忙著包餃子,因為晚上除夕夜我們要吃餃子,餃子代表著團團圓圓的意思。我們小孩呢,就在一起玩游戲。
吃完飯,奶奶來分紅包嘍!我們家有一個小約定,小輩們拿到了獎狀,不僅有紅包,還分給會有其他獎勵。今年,我被評上了“三好學生”。奶奶就我一份紅包,還送給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為的是鼓勵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我太高興了!小孩子們都收到了紅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奶奶家的屋內。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很熱鬧。我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熱鬧!
熱熱鬧鬧的春節字篇六
啊,人們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終于到來了!這可是一年一度的,為了有這讓人歡歡喜喜的一天,人們決定要好好慶祝一下,所以,一定要熱熱鬧鬧過春節!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的門上、墻上、柜子上都貼著大紅春聯和大喜的福字,家里被貼地豐豐富富、充充實實!讓我感受到了大年三十家中的幸福與美滿!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人們隨著熱鬧的爆竹聲舊的一年過去了,迎來了新的一年!舊的一歲過去了,迎來了新的一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情不自禁地吟誦道。
奶奶告訴我:新年來到的第一天,應該善于叫人,你從我家給這一條路認識的人都叫一下,就當做在散步吧,我還有些不寧愿。沒想到,奶奶的這一招還真管用,“姑奶奶、姑爺爺”我放開洪亮的嗓門大喊。咦,姑奶奶和姑爺爺頓時臉上開出來了如此燦爛的笑容!說到:“家燁的嘴可真甜哪,來來來,吃塊糖!”姑奶奶和姑爺爺齊叫道。我拿到了一塊糖,這塊糖我可不能吃,應該給我奶奶吃,因為,這都是我奶奶的功勞啊,是我奶奶教我這么做的。我拿著顆勝利之糖,飛奔回到家,把這顆糖小心翼翼地交給了奶奶,并把這件事情清清楚楚地說給了奶奶聽,奶奶說:“我的孫子長大了一歲怎么就變地這么懂事啊!”奶奶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一百、兩百、三百……”“咦,兒子,你在數什么呢?這么入神?”媽媽說,“我正在數壓歲錢呢!”我答道,“一共有多少?”媽媽問,“靠上千元呢!”我樂滋滋地答道。
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都過得熱熱鬧鬧、充充實實!如果上天可以給我許一個愿望,我會許的愿望是:天天都是過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