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參觀延安心得體會字篇一
延安是我的向往。不只是賀敬之“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詩歌的激勵;也不僅僅是黃河源頭壺口瀑布美麗風景的吸引;更不是止于三秦大地自然風貌、歷史名勝的探訪。我對延安的向往是對中華民族解放的先行者們、是對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的領袖和無數英烈的膜拜。
延安的紅色游是我的緬懷之旅。讓我更近更深切的明白:延安是紅軍長征的落腳地,是勤勞勇敢的老區人民用生命和鮮血哺育了中國革命;延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總后方,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廣大軍民開展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特大生產運動,為奪取革命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延安是毛澤東思想從形成、發展到成熟的圣地,毛主席關于中國革命的政治路線問題、軍事問題、黨建問題、哲學問題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寫的;延安是黨的“七大”召開的紀念地,這次黨的代表大會把毛澤東思想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此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實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延安以及西柏坡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的指揮中樞和戰略后方,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在這里運籌帷幄,作出了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觀訪延安的每一個窯洞,每一座山坡,每一處舊居,包括我們走過的每一條道路,見到的每一顆樹木,聞到的每一縷氣息,無不讓人感受到偉大的延安精神。在這片神奇的土地所孕育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的形勢和條件同延安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無論現在和將來都要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
延安的紅色游是我的感悟之行。短短幾天的行程,通過導游的介紹,同伴的討論,多處的瞻仰,使我對延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及廣大人民群眾養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回顧黨的歷史,從在上海成立到井岡山時期,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時期,從西柏坡到奪取全國政權,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的每一個成就、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艱苦奮斗。特別是在延安時期廣大軍民靠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精神和行動,掙脫了重重包圍。從此艱苦奮斗成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延安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并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民-主的政治,廉潔的政府”。
延安的紅色游更讓我留戀。我留戀寶塔山威武不屈的英勇主義,留戀楊家嶺平等求實的民-主風氣,留戀延河水純潔浪漫的革命情操,更留戀當年窯洞里映出的燈光,以及燈光里照耀的理想和抱負。
參觀延安心得體會字篇二
非常感謝公司組織基層領導干部參加“加強作風建設、強化執行能力”的培訓課程, 4月12日至16日,為期五天的培訓,我們主要學習聆聽了延安精神和干部作風建設、電力基建改革形勢、核心管理能力、管理溝通技巧和管理者創新思維五部分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深有感觸。
一 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善于結合,勇于創新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關鍵是要做到求真務實,要把心思真正地用在全心全意為公司、為廣大職工服務上。工作中,應該緊密圍繞公司發展的需要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立足“安全生產”這個中心大局、堅持正確導向、不斷改進創新、工作中求真務實和提高專業隊伍整體素質五個著力點。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專業隊伍建設和分包隊伍的整合建設。力爭在施工任務重、工期短的情況下,構建平安專業、和諧工區,保證人員的長久高昂斗志。實現工區安全、質量、生產目標,實現熱動專業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的目標。
二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堅持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搞主觀臆斷、違背客觀規律的“拍腦袋”決策,不追求脫離實際的高指標和盲目攀比,不喊嘩眾取寵的空口號。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敢作敢為。作為基層干部,更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鼓舞廣大一線職工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
第二講是由省公司領導黃學政主講的“電力基建改革形勢報告”,通過本次報告,我們對目前電力施工生產的現狀以及存在問題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結合公司實際,我們應該明確發展方向,以優化管理,抓好人才建設為核心,為公司發展打好基礎。
第三講是由西北大學陳實教授主講的“復命精神和核心管理能力”,通過學習,我自身有以下體會:復命,是對企業、對上級、對他人的承諾,在限定時間內給出一個結果。要做到對他人負責,首先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復命,自己忠誠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企劃,這是對他人負責的前提。復明精神是一種責任和意識,說它是責任,是因為崗位職責所使然,“責任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好復命是我們各司職守、達成工作目標的必經程序,是一個有效的執行過程。結合到日常的工作中,就是要將各個崗位工作責任制、工作標準、操作規程、檢查考核制度等內容落到實處,作為全體員工自覺的執行行為。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雖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但要發揚協作精神,增強團隊意識,要在增強個體“復命意識”的同時增強整體協作的復命氛圍,只有建立這種和諧的環境,才能把一個組織建設成為一種上下貫通、運轉高效、執行力強、和諧進取的發展團隊。
核心管理能力的提高強調五個方面,即以制度為基礎、責任為精髓、文化為土壤、組織為框架、學習為前提。提高核心管理能力有六個要點,即以管理的閉環性為核心的制度基礎,以人格的忠誠性為核心的組織文化,以權利的雙重性為核心的授權邏輯,以激勵的多元性為核心的激勵手段,以流程的靈活性為核心的組織再造,以信息的完善性為核心的控制方法。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就得具備健康穩定的業務結構、卓有成效的領導團隊、適合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相對開放的平衡文化、高效能的經營管理機制。
通過講座學習,我認為,作為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一是靠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管理。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必須具有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資源基礎和源泉是企業的員工,是企業可以利用并且必須賴以生存的各種人力資源。為了鼓勵員工創造佳績并建立忠誠感,企業必須采取措施,制定一系列旨在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人力資源政策。具體措施有:滿足員工的情感需求;實施民主管理;改革分配方式;加強與員工的有效溝通等等。
二是靠創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觀念創新。創新是現代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力的源泉,是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企業的發展模式就是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管理的戰略基點。能不能使企業成為負責任的、有長遠眼光的創新主體,企業有沒有自主創新的意愿和能力,是自主創新成敗的關鍵。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
三是領導者的才能。企業管理者應利用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和借鑒成功企業決策和管理的優秀成果,剖析企業當前存在的許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據市場經濟法則,注重企業執行力建設,融合先進的管理文化,抓住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成本核算、資金運作等管理重點,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效果,提高管理水平,確保企業高質量運行、高速度推進、高效益發展。
四是靠廣大干部職工的齊心協力和聰明才智。只有加強管理、實現創新、強化領導者的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企業才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
第四講是由公司史曉梅主講的“管理溝通技巧專題講座”,我認為,一個發展和諧,運營良好的企業,離不開人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溝通的定義是指信息、思想和情感在個人或群體間傳遞的過程。溝通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意義的傳遞,還要對意義加以理解并達到共識。“無論多偉大的思想,如果不傳遞給其他人并被其他人理解,都是毫無意義的。” 時代在變,市場也在變,企業作為社會的經濟主體,必須及時應對市場變化,加速信息的傳遞和反饋,這對企業溝通的速度與管理的多元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企業改革的深入進行,企業人員的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員工年輕化、知識化程度有所提高,更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只有依靠相互交心的方法,才能使員工正確認識到他在組織中應完成的任務和擔負的責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各個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都要經常溝通,這樣才能達到共同的認知,才能有利于工作發展。除此以外,協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溝通沒有達到共識,那就要做好彼此之間的協調,只要利于發展,都要做出讓步。
第五講是由培訓中心楊潔主講的“提高創新能力,開創美好生活”,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停滯不前,就會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喪失生存和發展能力,因此,作為現代企業,我們要有超前意識和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的洪流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通過此次公司組織的“加強作風建設、強化執行能力”講座的學習,以及學員之間的互動討論,使我們都獲益匪淺。我對自身今后的發展和奮斗方向有了更加明確和清晰的認識,我會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繼續學習領悟,把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融入到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勤奮工作,勇于奉獻,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2017參觀延安學習心得體會
參觀延安心得體會字篇三
20xx年5月6日,我參加了市檢察院組織的“紅色文化延安行”活動。通過聽黨課,實地參觀,重溫了入黨誓詞,感受了延安精神,使自己對黨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在延安時期黨的偉大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得到了很大的收獲,將終身難忘。
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從兒時起我就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當我們乘車前往這塊心中久仰的圣地,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腦海里浮現的是寶塔山、是窯洞、是延河、是棗園、是南泥灣、是棉紡車,這些特殊的符號和標志,勾畫出我的延安印象。
經過多半天的顛簸,終于來到了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地方。雖然早知道延安沒有秀麗的風光,也明白她還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紅色底蘊卻還是強烈地吸引著我,當我們踏上延安的土地,撫今追昔,真是感慨萬千。
以往延安在人們心中最深的就是綿延的黃土高原散發出的空曠與貧瘠,總是和滿山窯洞、黃土高坡、鄉間小路、高粱玉米等聯系在一起。而當我們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時,卻驚喜地發現,延安已加快了向現代化城市邁進的步伐,鱗次櫛比的高樓,整齊清潔的大道,形色各異的櫥窗,傲然挺立的鐘樓,花團錦簇的公園,川流不息的車輛,南腔北調的游客,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現代文明正漸漸滲透到了延安的每個角落。
走進延安,置身于寶塔山下,漫步在楊家嶺、棗園、王家坪間,親眼目睹了當時新中國的締造者們領導中國革命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簡陋的辦公環境和居住條件,讓我想起了有關當時的生活寫照:小米飯、南瓜湯、打著補丁的布衣裳。但就是在這里——物質條件極其艱苦的延安,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卻成了中華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所在。因為在這里,雖然物質條件艱苦,但卻涌動著一種精神,那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打江山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時體現為為了實現革命理想可以克服任何艱難困苦的堅強信念。正是這種信念,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仁人志士,使當時的延安成為一片熱土。正是這種精神,鼓勵著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投身革命,從而取得了中國革命史上一個又一個勝利,直至新中國的誕生!
在這里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彌漫的硝煙、閃光的戰刀,聽到隆隆的炮聲、雄壯的軍號,似乎又回到了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對那些勇猛沖殺、不怕犧牲的革命前輩,更增加了敬佩之情;對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生活,無不更加珍惜;對經過戰爭洗禮的偉大祖國,無不更加熱愛。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如今的延安已是物是人非。但老一輩革命家創造的延安精神卻成了留給后人的一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在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環境里顯得尤其珍貴。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人,要想立于世界,就必須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成為戰勝一切困難的利器,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可以讓一個企業更加強大,可以讓一個民族更加昌盛。所以,延安精神在今天這個特殊時代里,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成為指導我們前進的精神力量。
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延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參觀革命圣地,舊址猶在,有感慨,有驚嘆!當年艱苦的生活,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當年艱苦奮斗的精神卻始終在我們心里。作為一名檢察干警,必須要愛崗敬業,立足本職作奉獻。工作中應更多地正視個人利益的犧牲,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恪盡職守,以極大熱情干好工作。為了這個信念,我們積極行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把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揚光大。我將以此為動力,在自己的崗位上,開拓創新,努力工作,為檢察事業的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