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一
游戲名稱:猜五官
1、兩人面對面
3、對方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回答提問方的問題,例如如果對方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這是哪里的話,同伴就必須說:這是鼻子。同時同伴的手必須指著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4、如果過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錯,就要受罰;3個問題之后,雙方互換;
一、游戲目的:
1、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員創造力。
2、讓學員一起工作,建立團隊精神。
3、讓學員加入到一個有趣的問題解決的活動中。
二、游戲程序:
1、學員分組(8人一小組)
2、各個小組要按照任務說明書創造出外星人。
3、看哪一組學員速度快而有創新。
4、游戲分享討論
三、游戲規則
整個小組要共同創造出一個外星人,這個外星人只有7只腳,3只手在地上,而且全體小組人員必須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并能夠行走數步。
四、我的體會
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的方式一般來說往往有自發、說服、強迫、表決、仲裁等方式?!白园l”的方式最好但很不現實;“強迫”、“仲裁”可能會導致分裂;過多的使用“表決”則說明小組成員還不太默契,盡管它能“公正”的體現大多數人的意愿;“說服”是一個很溫和的方式,但需要時間和合作的心態;沒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而應根據時機采用不同的方法;創新是生命活力的體現,但創新需要得到小組成員的認可才會有成績。
此游戲可以從多方面進行總結,常規的列舉如下:
1、小組如何做計劃:目標-資源-計劃過程-選擇方案-執行-改善。
2、小組成員合作: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貢獻主意、互相配合。
3、創造力與問題解決:嘗試新的方法與觀點。
4、解決沖突:誰最先想出主意的,結果怎樣。
游戲名稱:角色期待
一、游戲目的:
經歷角色期待的壓力;分辨團體中,受角色期待的個人行為反應;探索整個團體表現角色期待的結果。
二、游戲程序:
1、培訓師從學員中征求十至十五位成員示范角色期待的結果;所有成員圍成一圈而坐。
2、替每位在中央的成員帶上頭盔或帽子,并將寫有期待角色和行為反應指示語的卡片貼上。雖成員不能看到自己的標簽,但須讓其他成員看得清楚(貼卡時,可請他們閉上眼睛,以免彼此泄漏角色)。
3、培訓師提供討論話題,要求每個人自然地與別人互動。特別強調每個人作他自己,而不是角色扮演,只是對說話者作反應時,要遵從說話者頭上的指示語作反應。再次強調,不準告訴別人彼此頭上的標簽,但又須按指示語作互動反應(約二十分鐘)。
4、領導者喊停,并請每位成員猜自己頭上的角色和指示語,然后再將標簽取下,并大聲念出來。
5、領導者跟整個團體進行討論(包括其他觀察活動者在內)。
在團體角色壓力下,作真正的自己容易嗎?會存在什么問題呢;當你正經時,卻受到別人嘲笑,感覺如何呢?或當你想表露時,卻忽視別人,又有何感受;當成員如此對你時,自己的反應行為會改變嗎?例如,當他們忽視你,會不會變得畏縮;尊重你時,會不會表現出信心。
三、游戲準備:
10公分
5公分
卡片上寫出所期的角色,并說明其他成員反應此角色地的指示語。如:滑稽者:取笑我;專家:詢求我的勸告;重要人物:依順我;笨蛋:嘲弄我;小人物:忽視我;落魄者:可憐我;老板:惟命是從;無助者:支持我;(左列的角色中按需求自行假設,右列的行為反應指示語是供其他成員參考的,每張卡片只需一個角色)。
四、注意事項:
依成員的情況,決定需求的角色。例如黑道人物、老師、護士、警察、父母等一些現成或社會常有的角色;卡片上可只寫角色,而行為反應的指示語可讓其他成員投射或自行決定,可空白;活動停止時,可安排「角色理論」、「典型互動」或「按別人期待而活」等的小演說;)值得團體討論的期待角色可事先搜集,并加入討論。
游戲名稱:勇于承擔責任
規則:學員相隔一臂站成幾排(視人數而定),我喊一時,向右轉;喊二時,向左轉;喊三時,向后轉;喊四時,向前跨一步;喊五時,不動。
面對錯誤時,大多數情況是沒人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少數情況是有人認為自己錯了,但沒有勇氣承認,因為很難克服心理障礙;極少數情況有人站出來承認自己錯了。
所需時間:由參加的人數及所列項目的多少來決定
小組人數:無限制,但要分5-7人為一組
所需物品:給每一組發一個“尋獵”項目列表
此游戲就開展于一個長期訓練過程的開始或訓練臨近結束的階段。
目的:
1、加深團隊成員間的接觸
2、發現團隊成員的智慧
步驟:
1、將團隊成員分為5-7人。
2、告知每個參與者將一起去參加一個搜尋活動,獲勝的小組將受到獎勵。
3、將“尋獵”列表交給各小組,告訴他們將利用他們自己的智慧盡可能多的獲得表中所列內容。
4、設置一個時間限制,如1小時。
5、當時間到時,命令每個隊都集合回來,比較哪一個隊的得分高
討論題目:
1、其他小組與完成有多少差距。
2、你是怎么分析獲勝隊的獲勝原因的。
3、在你的小組里是否有人顯得比其他人更出色。
4、有人領導你的小組嗎?是誰?為什么他能領導?
游戲目的:
體驗在一定的風險中,學習如何信任及支持他人;培養團體成員彼此間的信任感;從活動中建立個人在團體中的責任感。
1、團隊成員分組。每組成員并肩圍成一個圓圈,而且一腳前一腳后相距約30厘米,自愿者先出來站在圓圈的中間,其它組員緊密的肩并肩。
們準備好要支持我了嗎?”其他成員需要說:“我們準備好要支持你了!”并將雙手舉至胸部高度且手心向外,做好支撐狀。
3、中間志愿者說:“我準備倒了”,其他組員同時說:“倒下”。此時在其倒下的方向需二位組員撐著,并再將其輕推至另一個方向。使中間者沿著圓圈的方向移動。
4、在沿著圓圈方向移動兩回后,開始將中間者輕推至另一方向,如此隨意推動中間者至任一方向,約一分鐘后,再共同將中間者扶正,使其恢復身體的平衡。接著再換另一位自愿者,遵循上述的程序,如此依序直到所有自愿者皆完成這項體驗活動。
2、中間倒下者需兩腳直立,且雙手交叉抱在胸前。
3、倒下時身體盡量保持直線,不要扭曲。
4、中間者倒下時,支撐的組員要盡量撐住其背部或肩膀,且順勢輕推至另一方。
游戲準備:無須準備器材。
注意事項:注意絕對安全,場地選擇相對要松軟些。
小結提示:
創新提示
道(觀點):這是一個提高團隊凝聚力、增強彼此信任的游戲。
天(時間):在時間上可以安排在培訓過程之中,團隊成員彼此比較熟悉,有了一定的信任感。
地(空間):空間上的安排可以不局限于培訓教室內,根據實際情況、課程重點及課時安排甚至可以是公司內、某一地域等。
將(領導): 當你成為站在中間的志愿者,是否有領導者的感受?團隊的領導者需要有一定的親和力,需要把游戲的規則解釋清楚并親身示范。
法(規則): 規則是應情境而改變的,此中的規則可以大家先商量,不一定拘泥于上面的規定。
適合人數:10人以上
材料及場地:無
適用對象:所有學員
時間:5-10分鐘
操作程序
1、事先分組,三人一組。二人扮大樹,面對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一人扮松鼠,并站在圓圈中間;培訓師或其它沒成對的學員擔任臨時人員。
2、培訓師喊“松鼠”,大樹不動,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須離開原來的大樹,重新選擇其他的大樹;培訓師或臨時人員就臨時扮演松鼠并插到大樹當中,落單的人應表演節目。
3、培訓師喊“大樹”,松鼠不動,扮演“大樹”的人就必須離開原先的同伴重新組合成一對大樹,并圈住松鼠,培訓師或臨時人員就應臨時扮演大樹,落單的人應表演節目。
4、培訓師喊“地震”,扮演大樹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組合,扮演大樹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樹,培訓師或插其他沒成對的人亦插入隊伍當中,落單的人表演節目。
游戲名稱:紅黃牌
時間:5分鐘
道具:紅牌、黃牌
兩人并排站立
聽意思舉牌
我說:舉起紅牌 —————————— 舉起紅牌
我說:放下黃牌 —————————— 不舉牌
我說:不要放下黃牌 ———————— 舉起黃牌
放下紅牌 ——————————————放下紅牌
我說:不要不放下紅牌 —————— 放下紅牌
我說:不要不舉起黃牌 —————— 舉起黃牌
我喊一聲后就舉起紅牌 ———————— 不舉牌
我說:舉起黃牌 ————————— 舉起黃牌
我說:千萬不要不舉起黃牌 ————— 舉起黃牌
我說:不要放下紅牌 ———————— 舉起紅牌
我說:不要不放下黃牌 ——————— 放下黃牌
千萬不要不舉起紅牌 ———————— 舉起紅牌
我說:舉起雙手、原地跳一下、放下黃牌 — 放下黃牌、舉起紅牌
我說:放下紅牌 —————————— 放下紅牌
我說:不要放下黃牌 —————————— 舉起黃牌
千萬不要不舉起黃牌 —————————— 舉起黃牌
我說:不要不舉起黃牌 —————————— 舉起黃牌
1、將學員分成5-6個組,每個組將分別代表一家航空公司在市場經營;
商之后小組代表回到小組,并將情況向小組匯報;
4、小組經過討論五分鐘之后,需要作出最終的決策:降還是不降?并將決定寫在紙條上,同時交給講師。
5、講師公布結果
點評:
2、還告訴我們兩個道理:1)不要假定競爭對手比你傻;2)不要打價格戰,因為價格戰沒有贏家。
游戲名稱:數字傳遞
3、游戲規則:
3)比賽進行三局(數字分別是0、900、0.01),每局休息1分15秒。第一局勝利積5分,第二局勝利積8分,第三局勝利積10分。
小組討論:
2、四個循環中,哪個步驟更為重要?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二
1、所有的人分成三組,每個小組約20人,分別配有1、2、3號球
2、游戲要求將球按1、2、3號的順序從發起者手里發出,最后按此順序回到發起者手里。在傳遞過程中,每一人都必須觸及到球,所需時間最少的獲勝。
3、球掉在地上一次額外加10秒
培訓師必讀:
1、游戲開始時,三組人一般會不約而同地圍成了三個圈,一個接一個地傳遞,計下三組的成績,例如分別為17秒、18秒和50秒。
2、“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時間變得頊短些?這個游戲的最好成績為8秒?!迸嘤枎熆梢韵蛩行〗M提出挑戰。(參考思路:用手圍成一個圓筒狀,讓三個球分別從上面滑下,所用時間僅為4秒!這是一個絕妙的想法!當然可能還有更快的方法,培訓師需要不斷啟發學員去思考新的方法。)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三
游戲目的:消除隔閡,增加培訓氛圍
2.同樣,第一步結束后,讓學員伸出左手放在左邊同仁的肩膀上,“回饋服務”,也要說,我叫,認識你很高興。
培訓師要注意中間氛圍的調控~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四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新年之后的,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為了使國際部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通過讓幼兒自制燈籠、聽故事、念兒歌、猜燈謎等系列活動為載體,充分地讓幼兒感受“元宵節”特有意義及給人們帶來的喜氣和歡樂。
歡樂元宵節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20xx年2月22日(周五)
——各個班級,開展相關活動
1、語言:元宵節的傳說與習俗—501班
2、音樂:賣湯圓—502班
3、美術:學做花燈—503班
4、綜合:元宵節到了—504班
5、社會:賞燈猜謎—505班
音樂:鬧花燈
社會:我喜歡的燈
(1)師幼共同布置“好看的花燈”和“自制花燈展”;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燈節”、“上元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每逢上元,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俗。元宵之夜,小孩子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游走玩耍。元宵佳節,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元宵的燈,有掛花燈、滾龍燈、迎轎燈、走馬燈、放水燈、展冰燈……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過去燈內點蠟燭,現在用電,使燈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繽紛。元宵節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餡做成的,它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五
游戲目的:激勵團隊凝聚力
道具:繩子或其他可以綁的東西
1. 分組,不限幾組,但每組最好二人上。
2. 每一組組員圍成一個圈圈,面對對方。老師幫忙把每個人的手臂與隔壁的人綁在一起。
3. 綁好以后,現在每一組的組員都是綁在一起的,老師想些任務要每組去完成。題目例子:吃午餐;包禮物;完成個美術作品;幫每個組員倒水等。
相關討論:團隊協作,藉著被綁在一起來完成數件任務
游戲游戲三年級篇六
大家都很熟悉吧!從我們出生到長大,它一直在我們身邊縈繞,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讓我們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你們喜歡什么游戲?是捉迷藏,還是過家家?你們知道我喜歡什么游戲嗎?如果想知道,就往下看下去吧!
我喜歡很多游戲,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玩石子,這是我們農村小孩最喜歡玩的游戲。因此,我對這個游戲情有獨鐘,至于別的游戲,我都置之不理。
只要一有時間,我和陳妍就會一爭高下,每次,不是她贏,就是我贏。這不,這次的比賽又緩緩的拉開了序幕,我們玩的是十六顆的,對于玩的厲害的,這些石子根本不算什么,一掃而光,然后,贏了。但對于我們這些蝦兵蝦將,還是頗有難度的。我們用”剪刀石頭布“來決定誰先玩。勝負出來了:她先玩。
這就是游戲,可以讓人感到開心,感到高興,也可以讓人感到難過,感到傷心。游戲,我喜歡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