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一
讀了《馬提與祖父》之后,讓我明白有些我們喜歡的人雖然已經離去,但他們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
在親朋好友們都淚流滿面,痛苦不已時,馬提卻沒有哭,他聽見爺爺邀他一起去散步并展開了一段奇特的旅行。
旅行中的種種經歷,從爺爺一點點變小,直至被馬提吸進身體里都讓我感到爺爺對馬提那份深深的愛。
我喜歡馬提的堅強與勇敢,喜歡爺爺的慈祥,聰明能干和有趣。我更喜歡馬提與祖父之間那份深深的愛。
原來痛苦不堪的生死離別也能讓人感到如此的溫暖!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二
有的人一直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濟;有的人整天杞人憂天,懼怕生老病死;有的人不停兜兜轉轉,找不到生命的精彩……其實,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上帝給予的三個禮物——信念、目標和愛,你只要擁有這三個禮物,那你就可以擁有一片生命的晴空!
馬提與祖父去散步了,馬提是和生命即將衰竭的祖父去散步了,他們站在生命之河的左岸。馬提想到右岸去,因為那兒有他想騎的白馬;祖父也想去右岸,因為那兒也有他想要的東西。右岸,因為中間橫隔的那條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變得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讀到這兒,我的心思如同野菊花一般散落在對岸的草地上。
靈魂之旅,從此開始,穿越生死走向未知。
騎馬、過橋、看花、尋寶……祖父不斷地變小,變小,最后小到讓馬提吸進身體,進駐在他的心中。馬提找到了以前他找不到的生命奧秘:他每一個問題都能自己去尋求答案;而祖父也找到了他所想要的愛的歸宿:他活在了馬提的心里。
馬提知道,死亡并不是愛的終結,爺爺只不過是丟掉了已經衰朽的生命紀念品——軀殼罷了。
幾米說:愛改變不了生命的規律,但愛卻使生命有了盼望。如果要是有一天,你要跟生命說再見,我相信你會想起右岸那片美麗的向日葵,你一定會明白:生命的晴空永遠明朗,生命的花朵永遠芬芳!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三
今年寒假我和媽媽一同讀了榮獲國際大獎小說,由意大利作家羅伯托、普密尼著作的《馬提與祖父》,媽媽說這是一本才華分外亮燦的書。爺爺快死了,所有的人都站在他的床邊哀痛的等候最后的時刻。這是這本書要寫的故事。最后爺爺真的死了,這是這本書的結尾。這本書寫的就是生命的告別和離開。
可是我真是想不到在這個寫死的故事里,寫的卻是奄奄一息的爺爺叫七歲的馬提和他一起到外面去散散步。爺爺難道不是快要死了嗎?可是爺爺說,這都是那些大人在開玩笑。結果那個快要死的爺爺仍舊閉著眼睛躺在床上讓大家抽泣和哀痛,而不覺得自己是要死的爺爺卻滿懷歡喜的和馬提一起溜到河邊和原野上去散步、玩耍了。
最后呢?馬提看見爺爺漸漸在變小,漸漸變小的爺爺已經小到走不動了,需要馬提抱著,等到他們一起欣賞快下山的太陽時,爺爺已經小到只有坐在馬提的頭上才能看清楚。這時的爺爺只有一只手掌大,爺爺坐在馬提的頭上,他說覺得像是坐在一片草坪上那樣舒服。后來小到馬提握在手里,什么也看不見,爺爺讓馬提再仔細聞一下,長長的吸一口氣,就像爺爺平時吸煙草一樣,馬提就重重的吸,結果就像有什么東西被吸進了心里。
讀這個故事我流了很多眼淚,我知道爺爺是在最后的散步和玩耍中漸漸變小和消失的,馬提也是在這最后的玩耍和珍惜中明顯長大。這個溫馨明亮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們所愛的人并不會真正死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里。
媽媽說:這是個關于生命的故事,它給孩子們平靜的講述了親人的死亡,講述了生命的終極關懷。無論對于孩子還是成人,死亡都是神秘的。親人之死,萬分遺憾而無奈,帶給人們深深的悲慟,甚至是恐懼。《馬提與祖父》是關于“死亡教育”的絕佳“教材”,由意大利作家普密尼所作,關注的話題正是死亡。故事大意是:祖父病的很嚴重,將要離開人世了。每個人都傷心的哭著,只有七歲的孫子馬提卻沒有哭,他正在胡思亂想時,祖父突然對馬提說:我們去散散步好嗎?于是,馬提與祖父開展了一段奇異的旅程。在一段段奇妙經歷之中,祖父慢慢的縮小,從馬提得抬著頭看,到被吸入體內。當家人圍繞著祖父的身軀哭泣時,馬提知道,祖父其實是在自己心里的。最后,馬提對爺爺的逝去也感到釋然了。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告訴孩子:善待生命!珍愛生命!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四
有的人一直怨天尤人,抱怨命運不濟;有的人整天杞人憂天,懼怕生老病死;有的人不停兜兜轉轉,找不到生命的精彩……其實,上帝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上帝給予的三個禮物——信念、目標和愛,你只要擁有這三個禮物,那你就可以擁有一片生命的晴空!
馬提與祖父去散步了,馬提是和生命即將衰竭的祖父去散步了,他們站在生命之河的左岸。馬提想到右岸去,因為那兒有他想騎的白馬;祖父也想去右岸,因為那兒也有他想要的東西。右岸,因為中間橫隔的那條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變得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讀到這兒,我的心思如同野菊花一般散落在對岸的草地上。
靈魂之旅,從此開始,穿越生死走向未知。
騎馬、過橋、看花、尋寶……祖父不斷地變小,變小,最后小到讓馬提吸進身體,進駐在他的心中。馬提找到了以前他找不到的生命奧秘:他每一個問題都能自己去尋求答案;而祖父也找到了他所想要的愛的歸宿:他活在了馬提的心里。
馬提知道,死亡并不是愛的終結,爺爺只不過是丟掉了已經衰朽的生命紀念品——軀殼罷了。
幾米說:愛改變不了生命的規律,但愛卻使生命有了盼望。如果要是有一天,你要跟生命說再見,我相信你會想起右岸那片美麗的向日葵,你一定會明白:生命的晴空永遠明朗,生命的花朵永遠芬芳!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五
讀了《馬提與祖父》這本書,我不禁想到很多事情。
爺爺快要死了,但馬提還是聽見爺爺請他去散步。爺爺不是已經奄奄一息了嗎?馬提還聽到親戚們的哭泣聲。爺爺說他們都在開玩笑。我讀著讀著,知道了人死后,都會進入人的心中,人們會把他(她)永遠牢記。那人自己的心依然存在,他的血脈永遠是熱的!
馬提和爺爺穿過了向日葵林,向不橋走去,那里有吃草的“小搗蛋”。可是馬提越急著走近,馬兒“小搗蛋”和橋卻好像在后退一樣,越來越遠,馬提終于停下來,想休息了,但是真奇怪,小橋一下子變得離馬提和爺爺特別近了。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大家做事情,不能總想結果,越死搬硬套地想越是不能成功。只要把夢想的大事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去做,總有一天會有成功的快樂,勝利的喜悅。
馬提與爺爺很快找到了放寶藏的地方,挖出了裝寶物的箱子,打開來時,他們以為是一袋一袋金銀財寶,可只是一枚金幣。后來馬提才發現爺爺在變小。我覺得生命是短暫的,一枚金幣就像整一個人生,所以大家要保護生命。
最后,馬提和爺爺回到了床前,那時,爺爺才真的死了,但馬提心里——有了一個活的爺爺。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六
近日,我在讀《馬提與祖父》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馬提的爺爺去世了,就在馬提胡思亂想之際,突然聽見了爺爺開口邀他去散步,就此展開了一場奇異的旅程:他們“捕獲”了半黑半白的小馬,穿過高高的向日葵林,尋找海盜的寶藏……可爺爺卻越變越小,最后被馬提吸進了身體里。
我想,在馬提的心中,他最親愛的祖父并未曾離去,他會跟著馬提一輩子,永遠的活在馬提的心里;這個道理對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一樣,當你同馬提一樣面臨那一天時,你就會明白:愛我們的人其實并未走遠,他們一直活在我們的心里。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去世的親人。在自己親人的病床前,我沒有像馬提那樣去真實與虛幻的交界線處漫游,只是在默默的守候在自己所愛的親人身旁。到現在,我才明白:如果有一天,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的悄然離去,就像一只昆蟲蛻下自己的舊殼,換上一副新裝,重新面對生活;所以,他們并未曾離去,而是繼續活在我們的心里。
我想,日后,無論我身在何方,無論我經歷什么,我都不會忘記:
愛的人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
盡管許多東西最終會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會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這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回味,當我們回味的時候,眼前仿佛又出現他們的音容笑貌——就像他們從未走遠。
——尾記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七
從現在開始,我會給你們講《馬提與祖父》的感想。
馬提是一個七歲的小男孩,在馬提胡思亂想之際中他聽見爺爺開口要他去散步,于是在虛幻與現實的生死交界處,馬提與祖父展開一段奇異的旅程。
這本書獲得過國際大獎和沃拉哥·恩·威姆佩爾獎,由意大利的普密尼著作的。
這個明亮而溫馨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所愛的人并不會死去,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文中有一些句子我特別喜歡,例如:
“通常我們太迫切地去期望什么,反而去得不到。”就像我們找某本書一樣,你越著急找卻怎么也找不到,反而如果你不迫切的去找那本書,那本書就會被你發現在哪。
第五章和爺爺一起去抓魚,寫出了爺爺教馬提怎樣才能把魚捕住,雖然馬提對爺爺說他對魚沒胃口,但很想吃,表現了馬提不想傷害某一個生命。
這本書的議題是死亡,內容卻毫無晦暗色調,反而讀起來既溫馨又感人;幫助小朋友們去了解真愛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這個故事里爺爺的世界總是晴朗的,馬提的世界總是明亮的,我們閱讀的心情也就分外亮燦。
馬提與祖父讀后感篇八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書——《馬提與祖父》。
這本書講述了:爺爺雙目緊閉,面色慘白的躺在床上。親友們全部淚流滿面,但馬提卻沒哭。馬提突然聽見爺爺開口邀他去散步。于是他們展開了一段奇異的路程,最后爺爺去世了。
在這本書里最讓我感動的一篇文章是:愛的人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里爺爺雖然去世了,但是馬提還是以微笑面對,因為他知道了一個道理:我們所愛的人會永遠活下去的。
作者通過讓身體不斷縮小乃至幾乎無形的超現實筆法,幫助我們去了解真愛會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讀完《馬提與祖父》這本書后讓我回味無窮,還讓我知道了許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