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最美醫生最美護士心得體會篇一
在人生旅途中,有人追求氣壯如虹的事業,有人用青春博取靚麗的功名,而他只愿在歲月的幕后,追求一種樸實無華的寧靜,他是北田鎮伽西村鄉村醫生--李富武。行醫十年他用一個醫者的任愛之心,默默為鄉親們擔負起健康的重任,任勞任怨真情無悔,十年如一日,他無私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燃燒著青春年華,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白衣天使救死扶傷這一神圣職業。
他2001年畢業于山西省運城市衛生學校,在運城中心醫院學習一年后參加了鄉村醫生的工作,工作中他發現要適應農村工作,知識必須全面,在農村一個鄉村醫生要解決一個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自己的知識面還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他一邊工作一邊刻苦學習,勤奮鉆研,博覽古今醫學書籍,背湯頭,讀經典,2004年他通過了山西醫科大學農村中醫醫療系的全部課程,2006年通過了執業助理醫師考試,2008年取得了執業醫師證。
收取一分錢診費,由于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松愉快的節日,生病的人不逢時間更不逢天氣,出診也不會因時間或天氣而改變,無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還是赤日炎炎、冰凍三尺,只要有百姓到她家里請求出診,他便毫不猶豫地背起醫療箱隨同前往,和他一起考上執業醫師證的同事有的去了鄉鎮衛生院,有的去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的開了個體診所,可他始終堅守在農村第一線,守護著村里的平民百姓,他說:鄉村醫療條件不好,鄉親們看病難,他要盡力改變這樣的現狀,他希望鄉村的醫療衛生事業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更好的改變鄉親們的體魄,為鄉親們驅逐小病,防止大病,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投身美好的生活建設,才能改變鄉村的落后面貌,這也是他選擇繼續堅守在這里當鄉村醫生的唯一原因,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無私的追求,這就是我們最美的鄉村醫生。
人的伽西村。接手村醫工作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上門體檢,建立健康檔案,體檢查出12名高血壓患者,1名糖尿病患者,但是只有兩人服藥控制,原因是吃上藥怕停不了。村里人健康觀念差,經過他幾天耐心講解村民了解了高血壓,糖尿病的危害性,主動吃藥控制,為了給村民測空腹血糖,他早上7點就往30里外的伽西村。經過一個月的調整服藥,村里所有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伽西村地處山區,路窄坡陡,2011年冬天,伽西村83歲老人王三妮摔倒,顏面裂傷,晚上11點打電話讓他去給處理傷口,由于天黑坡陡,在快到伽西村的一個彎路上,他騎的摩托車不慎滑下了路面,沖進了一個3,4米深的土溝里,摩托車重重地砸在了他身上,膝蓋,背部多處被砸破。幸好有過路村民發現才將他和摩托車一起拉上了路,為了能盡快給王三妮處理傷口,他強忍著疼痛又向伽西村趕去。在給王三妮包扎,縫合好傷口后,他膝蓋和背上的血已經滲出衣服外面,凌晨3點跑了60里路的他終于回了家中,準備處理自己的傷口才發現傷口已經和衣服緊緊粘在了一起,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淚水漣漣,可他卻笑著說小意思,咱自己是醫生,怕啥。
三年間,他行程4萬多公里,摩托車跑壞兩輛,為了伽西村人民的健康一直默默的守護著,也就是在那些風里來雨里去的日子里,李富武度過了他最美麗、最陽光的青春年華。他把自己的年輕歲月獻給了貧瘠落后的鄉村醫療衛生事業,把自己的青春魅力獻給了鄉村的平民百姓,他是無上光榮的,他是鄉村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他是病痛患者心中最美的保護神。
最美醫生最美護士心得體會篇二
在內一科實習一個月了,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內科在整個醫院,乃至人們生活中的至高地位。當今社會,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者人們的健康,它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一旦患病,就將終身服藥,所以預防是很關鍵的一步。人們往往不注意這些,只有在身體出現嚴重危害的時候,才會前來就診,尤其在農村是很常見的。
在實習的這一月中,我對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認識,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知道了:高血壓病人來了常規要做心電圖,拍胸片,做心臟彩超發現微小病變,還有實驗室檢查,治療上不但要降壓,而且還要抗凝,降脂,擴血管等等對癥綜合治療。在實習的這一個月中,我也見到了很多的病例,比如: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炎等。對它們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這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讓我很有深感的是:病人來了常規化驗血糖,通過實踐證明,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尤其對于低血糖昏迷病人,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許就會給予高糖口服,這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也許還會造成病人死亡。這點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實習學員學習的。
在實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心內科醫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心電圖分析是最基礎的,還有心肺復蘇,常見藥物的運用,如利尿劑、強心劑、擴血管藥物、正性肌力藥物、平喘藥物等。對醫師素質的要求也很強:
(1)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心血管疾病,發病兇險,危及患者生命,要快速進行搶救及治療。
(2)要有高度負責的態度心血管疾病其起因十分復雜,要求醫師應時刻關注疾病變化。
(3)要有十足的耐心心血管疾病發展變化非常不穩定,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應及時并耐心的講解。
(4)要有醫學綜合能力心血管疾病多并發有其他系統疾病,這就要求醫師具有很強的專業綜合能力。
總之,在以后的實習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上要求,積極完成科室及帶教老師布置的各項工作,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學術活動,定期完成醫院的各項考核,圓滿完成進修任務。
最美醫生最美護士心得體會篇三
李慶安,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內科主治醫師,副院長。2002年于蘭考縣第二人民醫院參加工作,從2010年調入儀封衛生院任副院長至今。從事醫療工作16年來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鉆研,得到了領導的贊譽,同事的好評,患者的稱贊。
一、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自己以身作則,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政治學習,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在王院長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院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總結,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在嚴寒酷暑、節假日先后在劉崗、土山等貧困村開展義診工作,在老百姓家門口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醫療咨詢、衛生保健、精神慰藉,作為副院長帶頭參加各種義務勞動,不怕苦,不拍累,依靠熟練的專業技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群眾的廣泛好評。
二、全心全意,熱情為患者服務。“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從醫以來,時刻牢記著職業賦予我的使命,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選擇了“奉獻”。醫務工作者從事的是救死扶傷的職業,曾被譽“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護神”,可只有醫務工作者才知道實際工作中的艱辛。我是以內科為主的全科臨床醫師,患者多,平時經常加班加點,早出晚歸,已成為家常便飯。節假日尤為明顯。每逢節假日,看到其他單位人員休假,而我們卻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對家人的埋怨,朋友的責備和外人的嘲諷,有時我其至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動搖過,可每當看到患者康復的笑臉,家庭幸福的笑容,所有的怨氣都會煙硝云散,感到了我的價值所在。在臨床工作中,自己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位病人都能做到認真檢查,詳細解說。當遇到患者家屬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地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不管工作多累都能堅持每天下班前檢查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2011年,儀封衛生院僅有2名內科主治醫師,一名主治醫師因家中有急事請假1個月,我克服千難萬阻,一個人整整值了一個月班,24小時吃住在醫院。和往常一樣,每天把住院病人查看一遍,沒有異常情況,才肯休息,雖然很辛苦,然而當我看到有那么多患者需要診治,辛苦我一人,健康全鄉鎮,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也是從那一刻起,我得到了儀封鄉廣大農民朋友的贊許。
三、不斷學習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建立一系列臨床規范、工作制度。作為一名醫生,只有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在緊張的醫患關系面前,嚴格要求自己,帶領全科同志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服務品質,不斷學習掌握醫患溝通技巧,重視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給病人看病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堅定不移地認為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間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對癥良藥。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工作嚴謹,責任心強。在醫療工作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做為一名醫生高度的職業責任感使我在家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決然而然的選擇了離開。但我依然欣慰,因為我無愧于自己的職業。同時苦練基本功,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抽時間從雜志及網站上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了解內科疾病發展的新動向,積累經驗,加上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成了醫院的業務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賴。
四、積極參加醫院公共衛生服務,和其他基層醫務工作者一樣,積極投身到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行列之中,2016年開展公共衛生年檢工作,組建團隊下鄉回訪,2017年組建醫療簽約服務團隊,成了一名簽約服務醫生,不怕苦、不怕累,親自下鄉為患者體檢。堅持每季度定期下鄉到責任區,上門入戶進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隨訪,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講保健常識,建立健康檔案,24小時接受電話咨詢,進行健康、營養、保健咨詢和指導,上門初步診斷疾病,指導病人科學用藥。簽約服務醫生的工作是繁瑣、辛苦的,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只要是群眾有需要,無論是上班還是休息,都能做到隨叫隨到。真正為患者送去健康使分級診療落到實處,使老百姓在家就能享受到健康服務,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五、為貫徹落實全面推進“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在鄉鎮衛生院扎實開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爭創人民滿意醫院,在王院長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全面進行醫院環境、服務提升,改進服務態度,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把溫馨優質服務貫穿于醫療服務的全過程,積極倡導服務文明用語,堅決杜絕服務禁語,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優化服務流程,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定期向社會公開醫藥費用信息,努力提高收費公開透明度,使群眾看病就醫明白消費。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充分尊重和維護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對患者和家屬關心的診斷、治療、手術、用藥等問題要耐心地解釋說明,多與病人進行一些感情溝通,多給病人一些人文關愛,體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難,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顧慮,努力讓患者獲得身心的健康,真正做到尊重病人、關愛病人,為患者提供溫馨、細心、愛心、耐心的服務。加強患者回訪工作,保證回訪率大于80%。暢通投訴渠道,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理辦法,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理病人投訴,定期收集病人對醫院服務中的意見,認真抓好醫療質量安全各項核心制度落實,增強醫療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以醫療質量為核心,切實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和醫療質量管理,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推進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建立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分工協作機制,轉變服務方式。對住院病人實行了雙向轉診,并引導農民理性、合理的選擇就診醫院,使住院病人的流向趨于合理。加強醫療技術和設備臨床應用管理,保證醫療質量安全和患者權益,成功創建全國滿意鄉鎮衛生院。
然而成績只代表過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弘揚無私精神,用自己扎實的醫療技術為基層患者服務。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爭創一流,再攀高峰。
儀封衛生院副院長:李慶安
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