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一
3月4日,在__社區值守點上,有幾個年輕的面孔格外引人注意,他們對進出村莊的車輛和人員進行逐一仔細檢查登記,對駕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一絲不茍的做好每日防疫工作。
他們就是社區最美大學生志愿者。宋兆陽是現山東省某士官學院學生;王兆偉是山東科技大學學生;封凱文是濰坊職業學院學生;王福晨是廈門大學學生。原本放寒假在家休息的大學生們征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積極協助村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奉獻出“青春力量” 。
據了解,宋兆陽和王福晨積極響應村募捐活動,分別捐獻壓歲錢1000元用于村莊防疫工作。他們還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活動,在村勸返點上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提醒村民盡量留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必須戴好口罩,加強個人防護。通過宣傳讓廣大群眾熟知了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政策措施,提高了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王兆偉的爺爺奶奶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除了幫助父母照顧家中老人,還主動要求到村莊勸返點值班。每天,王兆偉與村干部一樣輪班執勤,從不叫苦叫累。北風凜冽,大雪紛飛,道路積雪為村民必要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他便積極清掃道路積雪,暢通道路交通,保障出行安全。與此同時,他配合工作人員為社區居民登記發放臨時通行證,為防疫工作貢獻著力量。
封凱文在防疫期間主動承擔起本村的外來人口信息登記工作,對村里的外來人口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他和宋兆陽除了參與村勸返點的值班,還是村里疫情防控的“消毒員”。家里為他倆提供了三輪車和消毒液,兩人多次合作,對村莊主要街道、垃圾存放點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噴灑、移動消毒,確保無遺漏、無死角,為全村人民撐起健康“保護傘”。
據了解,在相州鎮北王莊社區,像這樣的大學生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積極參與防疫捐款,默默參與村莊防疫工作,在家鄉需要的時候,盡己所能,貢獻力量,體現了新時代好青年的責任和擔當。他們說:“疫情突發,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家鄉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社會疫情防控盡自己的一份力!”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二
近期,疫情的爆發使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學校為了保護師生的健康安全,制定了防疫工作指南。作為學生,我們需要嚴格遵守這些措施,共同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在實際生活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這些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
首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防疫工作的基礎。在疫情期間,學校要求我們勤洗手、多通風、佩戴口罩等。這些措施看似簡單,但卻常常被我們忽視。通過這段時間的經歷,我深刻認識到這些習慣對于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勤洗手可以有效清除手上的病毒和細菌,佩戴口罩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多通風可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這些措施對保護個人健康和控制疫情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始終牢記。
其次,保持社交距離是降低感染風險的重要措施。在以往,我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不夠重視,總覺得身體接觸有親近感。然而,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該時刻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在擁擠的場合長時間聚集。這個措施不僅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播范圍,還可以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觸,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意識到,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我們要以保護別人的健康為前提,不僅是愛自己的表現,也是愛他人的表現。
另外,積極配合學校的防疫措施是我們學生的義務。學校會組織體溫測量、消毒、定期核酸檢測等工作,我們需要主動配合,并積極參與其中。在每天的體溫測量中,我看到同學們有序排隊、守紀律,大家都很理解和支持學校的工作。這種積極配合和理解,使得學校的防疫工作更加有序和有效。我們作為學生,應該樹立積極向上的態度,主動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除了以上幾點,我們還需要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飲食搭配和適當的鍛煉,都有助于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只有身體健康了,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疫情和環境變化。在這方面,學校也會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為同學們提供一些科學健康的小貼士。我們需要從自身做起,積極主動地加強自我保護和自我管理。
總結起來,學生防疫工作指南是疫情中我們需要遵守的規章制度,也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法則。通過這些防疫工作,我們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并且增強集體的團結和協作精神。同時,這些工作也提醒著我們,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輕心。只有大家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夠早日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邁向勝利的那一天!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三
《問題學生教育指南》是一本寫得很實在、能給人以啟發的書。每個問題學生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故事如歌,吟唱著問題學生與教師共同走過的歲月。在平凡的筆觸中讓人體會到深深的師生之情。是愛使教育得到了升華。我在閱讀這些故事時,所收獲的是一份感動,一份啟迪。
書中認為,沒有問題學生的教育只是一種良好的愿望,卻不是真實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異。每個班存在幾個問題學生是正常的現象,教師應以平和心去看待。問題學生同樣是我們的學生,一個教師的教育生涯有時會因為問題學生而精彩。
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對于自己的學生,當然有發自內心的愛,有時也恨鐵不成鋼。正因為這樣,所以有時學生犯了錯,我會很生氣,當場批評他。但是,過后一想,他們畢竟還只是孩子。實踐證明:要和學生友好相處,就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師的架子居高臨下訓斥他,拿大人的思維衡量他。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犯了錯允許改正,這才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
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對于自己的學生,當然有出自內心的愛,有時也恨鐵不成鋼。正因為這樣,所以有時學生犯了錯,我會很生氣,當場批評他。但是,過后一想,他們畢竟只是十幾歲的孩子。正像一位同事說的,不要把他們看得太大。實踐證明:要和學生友好相處,就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師的架子居高臨下訓斥他,拿大人的思維衡量他。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犯了錯允許改正,這才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
在工作中,我們卻常常不是這樣。因為要求太嚴,使他們產生了抵觸情緒,就像個別學生抵觸其父母一樣。其實學生都是一個個個體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材施教是必要的。不許犯錯,強迫他們按照教師自己的意愿行事,是違反教育規律的行為。相反,允許犯錯正是為了他們更好地成長。
有一段時間,因為八(7)班上課經常有人吵鬧,我很惱火,常發脾氣訓人。這樣效果并不好,時間一長,我感到學生對我產生了抵觸情緒。怎么辦?我問自己:老師的職責到底是什么?是批評還是引導與鼓勵?這種思考給我很大震動。原來,長期以來我總是批評多,表揚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對個別同學的指責上了。實際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著學生表現不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要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長處。即使有個別學生不很守紀,也不要老是批評他,而要耐心教育、引導他。如八(7)班蔡云海同學,因為上課時我的一句不點名的批評引起了他的反感,導致課堂上頂嘴,弄得我很沒有面子,但我當時沒有嚴厲批評他,而是主動做自我批評,承認自己脾氣不好,這樣就消除了他與我的抵觸情緒。
綜上所述,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誠心、愛心、平等心,多鼓勵,少批評。對學生的教育要耐心、細致,不能簡單、粗暴。教育是一門藝術,真是說得一點不假!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四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爆發的新冠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作為學生,我們也要積極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對此,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防疫工作指南,以引導學生在校內外都能有效地預防疫情的傳播。在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些指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會,總結出以下幾點心得。
首先,在防疫工作中,個人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學校的指南中明確提到,要堅持勤洗手、戴口罩、咳嗽向肘部等個人衛生習慣。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時刻保持著這些習慣。勤洗手成為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項必需品,不僅在飯前便后,還要在接觸公共設施后立即清潔雙手。戴口罩成為了我外出必備的裝備,無論是去上課、購物還是與朋友相聚,都主動佩戴口罩。咳嗽向肘部則是在大家聚集的場合里的必要行為,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通過呼吸道傳播。這些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不僅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也是在為他人營造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其次,在防疫工作中,保持社交距離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防止病毒的傳播,學校指南要求學生在課堂、食堂等公共場所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實踐中,我積極地遵守這一要求。在排隊時,我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在教室里,我選擇坐在與他人保持一段距離的位置上,以確保空氣流通和降低感染的風險。同時,我也鼓勵身邊的同學們積極遵守這一規定,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與安全的學習環境。
此外,在防疫工作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與協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疫情發生后,學校要求我們主動報告身體不適,并積極配合學校的防控措施。我們要時刻保持自我保護意識,有任何疑似癥狀時及時報告,并積極遵守學校的隔離和治療措施。同時,加強協作精神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規定了每個班級的疫情防控小組,要求同學們互相監督,及時反饋信息,并在必要時主動配合學校的統一安排。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里,只有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參與到防疫工作中,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好自己和他人。
最后,要積極宣傳和普及防疫知識,提高整體防控水平。作為學生,我們有義務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宣傳防疫知識,幫助他人增強防疫意識。學校指南里提到的咳嗽禮儀、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等都可以作為宣傳的內容。通過開展學生講座、海報宣傳等形式,提高大家的防疫知識水平,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來。只有當整個學校形成了防疫的合力,我們才能更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襲。
總的來說,學生防疫工作指南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讓我們在疫情防控中更加主動、科學地行動起來。在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社交距離的保持、自我保護與協作精神的重要與必要,以及宣傳普及防疫知識的重要意義。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能夠繼續保持警惕,積極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來,共同營造一個健康與安全的學習環境。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五
今年寒假我有幸成為一名大學生志愿者,讓我從中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假期,也讓我的寒假變得更有意義。
穿上紅馬甲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責任感!正如那句身懷使命,守身為人!作為一個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愿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
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作為大學生,我們不能養尊處優,而應該履行義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每當看到我幫助的人露出微笑說謝謝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在做志愿者工作的期間里,我幫助來院人員掃碼登記,面對別人的疑惑我會及時幫助解答,維持隊伍排列順序和安全距離。當我聽到他們一句句“謝謝你”的時候那種感覺難以形容。只覺得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對的!
志愿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為它涉及的范圍太有限。它又是偉大的,因為它在有限的范圍中讓需要幫助的人露出了笑容。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自身的價值。同時,它也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道德,培養了助人為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彰顯了我們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作為志愿者,辛苦之余,頗有感想:志愿者,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盡忠人民為職責;勤于行動、善于關愛、樂于奉獻、盡己所能;不計報酬、立足身邊、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每個人之于社會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同時也在于為社會創造了多少精神財富。在付出愛心、奉獻社會的同時,人生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彰顯。
每位志愿者之于社會,無異于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無數的滄海一粟,構成了川流不息,構成了波瀾壯闊。社會需要志愿者,人類的發展需要志愿者。我想,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成為一個有心人,也許我們做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卻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這種方式來培養自己的一顆愛心、一顆好心。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六
勤洗手、少聚集,科學佩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疫情流行期間減少聚集性活動。
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感染后或發熱等癥狀未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流行期間或疫情嚴重時,倡導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婦、兒童等減少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風險。
密切關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況,科學制定出行計劃,合理選擇出行方式和出行時間,理性錯峰避峰出行,盡量減少聚集,降低感染風險。
進出站、購票、安檢、候乘、登乘、換乘期間盡量保持人際距離、減少聚集。出行全過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做好手衛生,具備條件的分散就坐。有慢性基礎病的乘客,根據需要隨身攜帶對癥藥品。
倡導優先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小程序等方式購票,優先采用手機、掃碼等手段支付。
自覺抵制超員、超載、非法營運等行為,不乘坐農用車、貨車。
出行前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及時進行抗原或核酸檢測。未排除感染風險前或出現發熱等癥狀時,倡導暫緩出行。疫情流行期間或疫情嚴重時,不建議老年人、孕婦和兒童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進行長途旅行。
做好出行物品準備。根據出行距離和天氣情況,提前準備必要的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慢性基礎病患者根據需要隨身攜帶對癥藥品。
出行途中做好全過程健康防護,加強車輛通風消毒,保持合理人際距離,做好手衛生。在服務區下車休息時,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減少逗留時間;到餐飲區就餐時進行手消毒,盡量保持人際距離,不能滿足間隔用餐條件時,倡導打包至室外用餐。在收費站通過人工窗口繳費時,戴好口罩。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規律和充足睡眠。工作之外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場所,減少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倡導“兩點一線”生活方式。
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報告單位,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有發熱等癥狀或感染后不滿7天的,不建議上崗。
做好車輛船舶衛生管理,出現乘客嘔吐時及時清潔處理。車輛進入高速公路服務區休息時,及時開窗通風換氣。客運車船在行駛過程中,使用空調外循環模式;具備條件的車船,每趟次運營結束后全面開窗通風。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七
消防,是一個多么嚴肅莊重的詞語啊!消防關系到家家戶戶的安全保障,關系到成千上萬條人民的生命安全,那是在蘇州的一場熊熊烈火中,讓我明白了消防的重要性,也讓我明白了消防員的艱苦和責任。
去,只見兩輛燈光閃爍的消防車,疾馳而來。我們的救星來了,所有人眼睛里都放出了光芒,立刻停止了騷動,只見消防車停穩后,里面出來了大約十來位消防員戰士,他們嫻熟地從車上迅速地取下梯子,擺在了地上,接著又拿來了氣墊,那是防止意外發生的。一個個消防員戰士大無畏地快速地用扶梯爬上了我們的這一層,接下了一個人,傳給第二個消防員,第三個……第四個……直到全部安全落地,另一輛車的消防員戰士有的用滅火器,有的手抱大水管滅火……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艱苦奮戰,大火漸漸被撲滅了。這時候,一位消防員叔叔看見受了驚嚇的我,和藹地說了句“沒事了,別怕,小朋友!”看著叔叔那全身黑灰,濕漉漉的背影,我在心里對他說:“謝謝你,消防員叔叔!”
這也讓我明白:人活著真正的價值是為社會為他人而努力做出的貢獻,消防員雖默默無聞,但貢獻卓越!消防員這個崗位雖平凡,但卻是偉大的!在他們身上總是能讓處在危險中的你感到莫大的親切感!
火災是如何引起的呢?經過調查,是因為一位旅客的煙頭沒有及時滅火,燃起了毛巾,以致釀成了這場災禍。這件事,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消防安全要謹記,及時排除身邊的安全隱患,才能保障平平安安每一天!
學生防疫指南心得體會篇八
"我認為青年志愿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這是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是當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們學習“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實我參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為防疫事業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得知xx津南區疫情的情況后,我第一時間向社區打電話報名大學生志愿者的名額。并在寒風凜冽的情況下,為居民們掃碼登記、組織紀律….
作為一個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愿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成員之一。作為大學生,我們不能養尊處優,而應該履行義務,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即使我們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顆關愛之心不會磨滅。
我明白當下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我志愿做一名疫情前線的“小戰士”,參加保衛家園的志愿工作。為防疫工作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等待春暖花開。
“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圣明”。在我們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努力下,在我們政府及時科學的領導部暑下,在黨員干部們奮勇拼搏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戰勝疫情,而經歷了這場磨難的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必將在未來復興的道路上變得更加穩固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