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心中的英雄初一篇一
英雄,似乎是戰場上的鐵血男兒,似乎是可以書寫自己人生、流芳百世的人,似乎是用青春奉獻、用生命回饋的人,在我的心中英雄是輕狂、沉著、忠心耿耿的孫悟空。
孫悟空又叫美猴王,手持一定海神針長則降妖除魔短則放入耳中,身著虎皮衣,頭戴緊箍咒,兩眼放光炯炯有神,火眼金睛,看穿世態炎涼。
孫悟空大鬧天宮可謂鬧得沸沸揚揚。憑著一腔熱血青春的熱血,不怕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靠著一份執著的信念,練就火眼金睛逃出丹爐;依著一份年少的輕狂,踢倒太上老君八卦爐。
這就是年少的猴王,執著而輕狂激情而放蕩。
取經長路漫漫,九九八十一難,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孫悟空使火眼金睛識破虛偽妖魔;用定海神針斬除邪惡鬼怪,一路上披荊斬棘,多少人由此因禍得福,全家人圓滿幸福,為了師父與師兄,他找過地神,請過觀音,求過佛祖。當年高高在上,輕狂放蕩的他也學會了團結就是力量,也能做到沉著穩定應對世事。在他那兒殺伐果斷的鐵血中,冷酷冰涼的外表下是一把瀟瀟而立的君子骨。
這就是成熟的猴王,沉著而穩定,英勇而無畏。
面對師父的責備與責問,悟空也不屑過,也落淚過,更憤慨過,但每當唐僧派豬八戒或沙僧來花果山時,孫悟空都全力以赴去救師父,他對師傅,能這樣不離不棄,一片忠心,何止是常人?這一路上啊,孫悟空看過多少次花開花落,多少次云卷云舒,望過多少次風起風落,他被殺伐淬出過滿身寒芒,也被師徒熬出一腔情骨,但他為師傅的奉獻精神從未改變。
這就是老練的猴王,忠心耿耿,舍己為人。
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年輕的輕狂與放蕩,成熟的沉著與英勇,老練的忠心與奉獻,完美地演繹了英雄的一生。
我心中的英雄初一篇二
每個人的心中大概都有那么一個形象:高大、威猛、英勇、無畏等等。這個形象往往激勵著我們,也引領著我們前進。而且這個形象大多來源于現實中亦或是書籍中的某個人。此之所謂英雄。
例如我,在我的心中,英雄就是桑提亞哥,那個海明威的著作《老人與海》里的可愛的小老頭。
提到他,人們的腦海里也許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瘦弱的老人,在汪洋大海之上,獨駕一葉扁舟,伴隨著狂風驟雨,電閃雷鳴,他頑強不懈地與身邊無數的鯊魚搏斗。由此,人們贊頌他,敬仰他,為了他的堅強與偉大。
但這并不是他成為我心中的英雄的原因。他之所以是我的英雄,完全是因為他的樂觀,那份笑對人生的自信。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人很多,但桑提亞哥因為他那顆永遠微笑的心而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在赴遠海打漁之前,盡管已經八十多天毫無收獲,可他不著急,仍然和那個喜歡黏著他的小男孩一起喝酒打趣,隨性地聊著最愛的棒球賽事。等到遠征歸來,被鯊魚吃的只剩骨架的唯一戰利品也沒有磨滅他的信心。因為疲倦,他安詳靜謐地睡著了,為了第二天的出征養精蓄銳。他甚至還夢到了年少時曾看到的非洲海岸的美好景色。
多么可愛的小老頭啊,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忘卻了他曾遭受的失敗。所以他教會了我樂觀。還記得曾經有一次語文競賽,心浮氣躁的我竟連決賽都沒有進,這深深地打擊了自驕的我。從此我便一蹶不振,荒廢度日。終于有一天,我看到了桑提亞哥的故事。我被鼓舞了。我有什么理由頹廢?桑提亞哥費盡心血得來的戰利品被吃的一干二凈,他都仍然平淡面對,樂觀迎接未來,而這么一個小小的的失敗算得了什么?在此后的日子里,每每失敗,我都以心中的英雄桑提亞哥自勉,再也不曾絕望。
我心中的英雄初一篇三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看到這句話,我的思緒閃現了幾百年前明朝嘉靖年間的閩浙兩地的畫面,驍勇善戰的戚繼光正帶領著“戚家軍”與倭寇奮戰。
戚繼光,明朝嘉靖年間,家里因為祖先在明朝開國之際,和開國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戰,所以被朱元璋賞賜了世襲侯爵的爵位。按理來說,家里有這個鐵飯碗的存在,戚繼光完全可以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但上天絕不會讓戚繼光平凡一生。正當戚繼光在武舉考試時,因韃靼的入侵而被調到明朝四大軍區的薊門。然后,被調到了浙江一帶,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當戚繼光被調到浙江時,恰逢倭寇四處侵犯。戚繼光調到浙江時的第一戰,就是“著名的”龍山戰役。這次戰役告訴我們,開門不一定紅,也會碰上釘子的。剛遇上倭寇的主力時,戚繼光也很積極,開始勘察地形,準備攻擊隊形……,等全都準備好了,戰斗一開始是,戚繼光“驚訝”的發現,士兵沒有人執行他的命令——他們全跑光。隨著前軍的后退,中軍也開始動搖。戚繼光的副將也拉著戚繼光的袖子叫他趕快跑。正在這危機關頭,戚繼光表現出了名將的素質。他只是對部將們說,那兒有高地,帶他去。等他來到高地上時,看見了一幕讓他一輩子都沒法忘記的場面:威風凜凜的明軍果然“不同凡響”,面對人數遠少于他們的倭寇,竟然一觸即潰,別說攻擊了,原地防御都顧不上,只顧一味的逃跑。看見這種情況,戚繼光從箭袋里抽出了一支箭,張弓,搭箭。“嗖”的一聲,十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一聲慘叫聲響起,一名倭寇中箭倒地,接下來是第二聲、第三聲……,一聲聲的慘叫成功地擊潰了倭寇們的心理防線,他們只好敗退而走,而戚繼光的士兵們一下子完成了難道很大的一百八十度轉彎,開始乘勝追擊。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陸陸續續地走了回來,還告訴戚繼光這是老傳統,倭寇還會再來的,用不著趕盡殺絕。
這次的教訓讓戚繼光明白:單靠手下的這幫兵油子,就算把諸葛亮從墳墓里挖出來,也是不可能打敗倭寇的。但上天不會讓戚繼光等待,在義烏,戚繼光看見了自己的希望,于是,戰無不勝的戚家軍橫空出世了。
幾年后,福建,橫嶼,當戚家軍們在武裝泅渡橫嶼時,因為體力的不支而即將敗下陣時,他們聽到了響亮的鼓聲。士兵們回過頭,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戚繼光獨自站在一處懸崖上,敲響了鼓。孤獨而清越的鼓聲回蕩在天地之間,回蕩在每一個人心中。片刻沉默后,在鼓聲的伴隨下,明軍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向著小島繼續前進,向著勝利前進……。
戚繼光偉大的一生里,他一直虔誠堅持著“以天下為任,豈計個人榮辱!”這個偉大的信念,他的勇敢,他的付出,值得讓我們敬仰。
我心中的英雄初一篇四
我想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描述我心中的英雄!
對,老師,他們就是我們親愛的老師。
老師,你們的一生平平淡淡,沒有任何裝飾,你們用自己平平淡淡的歌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我們知識。
老師,你們是大江大河流出的一條窄窄的支流,你們用僅有的一點水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讓我們懂得很多。
老師你們是一顆大樹上的小葉子,到你們凋落在地上時,你們不是抱怨,而是化為春泥,滋養著樹木。
我心中的英雄初一篇五
一個故事,從千年的春水中緩緩駛來,驟然蘇醒,孤獨得近乎安詳。
她在沙場上書寫著靈魂;她在寒光下清吟著愁思。我追隨著她的足跡,以心的維度仰視她絕代的風華,感嘆她顛簸的人生,領略她巾幗的英氣。
那夜,輕愁堆積;冷月,隱綿愁。
軍帖終究還是來了。遠方,狼煙四起,戰火正吞噬著遠方的安寧,和平正召喚著她的父親。
瞬間,一種意念撞擊著她的心靈,爆發出堅定的火花。于是,在那個輕愁堆積的夜晚,她毅然決定,代父從軍,向著戎裝的戰場奔赴而去。你是我的英雄,孝順父母、毅然堅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一種近乎天籟的清吟,搖曳著她的優雅。
思念的潮水一次次地侵略她的心,但是,任何綺麗的思念在斷壁殘恒、刀光劍影下都顯得單薄。佇立的凝思會讓她化作塵埃。于是,她拋棄了女子的軟弱,愜意地享受著策馬馳騁的曠達,巾幗的英氣終于壓過了思念的凄婉。你是我的英雄,愛國一詞在你身上淋漓盡致!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一種近似鯤鵬的偉岸,映射著她的風華。回家,獨愛鄉野;功勛,動天子。
縱然是金樽清酒,玉盤珍饈。縱然是榮譽的褒獎萬萬千千。她依然獨愛鄉野,不屑功名。
功勛足以驚動朝野,她是國家的勇士,她有理由得到任何財富。然而,她毅然選擇了回家,回到家里,貼上花黃,她依舊是從前那個美麗的女子。她是我的英雄,淡泊名利、一個 集“忠”“孝”于一身的英雄女子“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一種近似禪師的從容,綻放著她的淡定。
終于讀懂:一個女子深刻的美。當生命變成一場逆流,她選擇了逆流而上,讓歷史永遠記住她的名字——她就是木蘭,也是我心中的英雄——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