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往往以生動的描述和細膩的描寫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片段,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一
我的家鄉在杭州,溫州的楊梅真是讓人一見就垂涎三尺。那紫的,那紅的,那綠的……哇!好爽!
那紅的在下午吃最合適了。吃一口那鮮紅的,水一直往你的心窩里流,涼絲絲的、甜津津的。讓你贊嘆不已,可謂“獨一無二”。
那綠的別看它酸溜溜的你就不敢吃。那酸里還會帶著一絲絲甜呢!在剛剛醒來,而又沒精神時,如果這時來一口那綠的,簡直賽過活神仙。你那睡意也無意中煙消云散了。
還有剛成熟的楊梅,如果上面的三種楊梅拿它做比較,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你看那多彩的顏色,婀娜的姿態,就像一個小女孩掛在樹枝上蕩秋千。若你有幸能在此時咬上一口,天下之大,假如天下所有的珍品會聚在你口中,那會是怎樣的味道呢。想象一下吧,想得出來固然最好,想不出來也沒關系,只要你嘗一口剛成熟的楊梅,你便會知道答案了。怎么樣,剛成熟的楊梅味道就是不一樣吧!
有些過路人口渴了,我們就請他們到家里一坐,端出楊梅讓他們一嘗。末了,他們竟吃上了隱,還向我們要,讓我們賣給他們也行,他們說他們還從來沒吃過這么好的楊梅。最后,我們送他們一大袋楊梅,讓他們帶回去給家人吃,順便也叫他們宣傳宣傳杭州的楊梅。
你想吃杭州楊梅,想吃就來吧,我們歡迎你的到來,讓你飽食終日,享受楊梅的無限樂趣。你肯定會終身難忘這一口的。
楊梅,我們杭州人的驕傲!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二
外皮松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的燈盞糕,就是我家鄉的特產。
酷似古代扁圓形菜油狀的燈盞糕產自瑞安,是由米粉和黃豆組成,餡是蘿卜絲和豬腿肉合成的。據說在元末明初劉伯溫義軍攻溫州城的和城內義軍聯絡暗號,為“等斬”糕,溫州俗話“等斬”和“燈盞”是同音。另據傳清光緒末年,溫州人陳大海、陳碎海兩兄弟,在東門陡門頭設攤炸燈盞糕。
我愛吃家鄉的特產——燈盞糕。當我第一次吃時,是在4、5歲左右。而那時我大病初愈,飯也吃不下。那時爸爸帶我去吃燈盞糕。我本來不想吃的,可是,那撲鼻而來的香氣讓我的味雷蠢蠢欲動,然后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燈盞糕的外邊脆脆的,里面的蘿卜絲松軟可口,真是獨具風味啊!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燈盞糕的做法十分獨特。是先將大米、黃豆浸泡二個小時,然后磨成米漿,白花花的,十分漂亮。一層漿刷在特制的圓形勺里,再把蘿卜絲和豬腿肉放上去,然后打上一個金黃的蛋,然后再刷上一層漿,最后放入滾燙滾燙的油鍋里。油炸時,漫溢成圓狀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圓頂形,漸離圓勺浮出油面。
每一次我去買燈盞糕時,都是大排長龍的。有一次,一個老外吃了都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呢!
快來吃我們家鄉的特產——燈盞糕吧!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三
我的家鄉在通海縣興蒙鄉,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地方。
興蒙鄉有許多特產,而最出名的就要數甜瓜了。看!那一排排白色的瓜棚里,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種和收獲,無論是風和日麗的春天,夏日炎炎的夏天,金風送爽的秋天,還是小雪紛飛的冬天,在瓜棚里都能見到又圓又大的甜瓜。
我被叔叔說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趕緊拿了一個甜瓜,迫不及待地把它洗好,放在砧板上,用刀把它均勻地切成四瓣。只見甜瓜里的汁兒直往外流,輕輕掰開,露出了晶瑩剔透的果肉,里面還有許多小小的白色的籽,仿佛許多小公主住在水靈靈的搖籃里。
聞一聞,啊,酸中帶甜,甜中還夾雜著一股淺淺的清香,令人垂涎三尺。嘗一嘗,哇,真是香甜爽口,清脆多汁,美味極了,吃完后,還回味無窮,令人越吃越愛吃。要是在炎熱的夏天能吃上幾口甜瓜,那可真是甜涼解渴,爽極了!
通過查閱一些相關資料,我知道了:甜瓜屬于葫蘆汁,是蔓生草本植物,原產于非洲熱帶沙漠地區,大約在北魏時期隨著西瓜一同傳人中國,明朝開始廣泛種植。2008年,我的家鄉興蒙開始大量種植甜瓜,因為家鄉的土壤,氣候都比較合適甜瓜的生長。現在,甜瓜已成為了興蒙鄉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給興蒙鄉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甜瓜全身都是寶。甜瓜的根、莖、葉、花、果實、瓜皮、都可以供藥用。甜瓜的莖能治齆鼻;葉能治頭癬;花能治心痛、毒瘡;皮可以用來治療牙痛,真是用處多多。
甜瓜不僅是治病的好藥材,而且甜瓜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維生素、還有酸、鈣、磷、鐵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都口水直流了吧!如果你們有機會到我的家鄉,別忘了一定要嘗試美味的甜瓜哦!
我愛家鄉美味的甜瓜,更愛我的家鄉。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四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種陜西的特產——紅棗。
家鄉的棗樹多生長在陜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區,數耐旱、喜光的木本植物,樹冠大、樹形高,而且樹枝上還生長著許許多多的小尖刺,采摘的時候要小心才行呢!我就被那些小尖刺扎破過手指,不過,家鄉的人們可沒我那么笨,他們用竹竿把棗子打落下來才收集。
紅棗人見人愛的關鍵就在它的顏色,成熟的紅棗為深紅色,一看見它你不由自主就來了胃口。紅棗含糖量很高,吃起來甜甜的,非常美味。
紅棗的吃法和用途也很廣泛。可以生食,也可以熬粥。如果你想的話還可以去核粉碎成泥,做成糕點,我們陜西的名小吃棗糕就是以棗泥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對了,紅棗還可以做成關中地區老百姓喜食的早點——“甑糕”,放上點紅豆,別提多美味了!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到時,姥姥包的紅棗粽子更是我的最愛。那晶瑩剔透的糯米中間嵌上幾粒紅棗,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紅棗很有營養,許多中藥都用棗干做藥引。
如果你是老年人,經常吃紅棗可以益血補氣,強身健體。如果你是一位女士,多吃紅棗可以滋補養顏,永久年輕漂亮。如果你有哮喘,多吃紅棗還可以幫助你潤肺。
聽奶奶講,在家鄉大家還用紅棗來祝福新人。將紅棗、花生、桂圓、蓮籽放在一起,取諧音“早生貴子”之意。
快去陜西的土特產店買一些吧!送家人、送朋友,紅棗都是饋贈的佳品。我愛家鄉的紅棗!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五
我的家鄉是順德,這里有許多特色的',好吃的。比如說:樂從魚腐、雙皮奶、魚皮角、倫教糕、大良硼砂、炒牛奶等等。
我住在樂從,所以特別喜歡吃樂從魚腐。我們這里擺酒設宴都要以魚腐這個道菜來招待客人。魚腐的顏色金黃金黃的像一個個小金蛋,吃起來香滑潤口,把雞蛋和魚的味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做魚腐有材料有:去皮鯪魚肉、雞蛋、鹽、生粉、清水和花生油。做法是:首先用刀將鯪魚肉刮出成茸,接著用水開稀生粉,把雞蛋去殼攪透,然后把魚茸用鹽撻至起膠,將生粉水、雞蛋液注入魚茸中,一起攪勻,最后燒鑊下油,用湯匙自料落鑊,慢火浸炸至金黃色,撈起上碟。
這就是順德特產之一的魚腐。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六
要說起我們洛陽的特產小吃,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洛陽的牡丹燕菜了。
牡丹燕菜的來頭可是不小,就連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有一個故事呢。傳說在武則天女皇登基后,天下太平,于是各路“祥瑞”奇出,連麥子稻穗都出了祥瑞。有一處出了個大蘿卜,重達數十斤,農夫心中暗喜,這次獻上去一定能得到獎賞,趕緊飛快的獻給了武則天。御廚費盡心思精心調制,做了一道精美的飯菜,武則天吃后覺得頗有燕窩的風范,于是稱之為“假燕菜”。后來民間逐漸傳為“洛陽燕菜”。因為周總理在一次宴會上說燕菜里開出了牡丹花,因此得名“牡丹燕菜”。
這么出名的菜,做法卻也不難。先把一個蘿卜切成一些細絲,然后把蘿卜絲浸入水中20分鐘,把泡好的蘿卜放到干淀粉里攪勻,然后再蒸籠上蒸五分鐘。接著,在蘿卜絲上撒精鹽調味,再放到蒸籠上蒸5分鐘。哈哈,素燕菜就大功告成!然后再適當放入一些葷菜,最后用紅綠蛋糕分別做成兩朵牡丹花即可。做出來的牡丹燕菜色香味俱全,一朵牡丹花在湯中間浮著,看起來十分奇特,看著就讓我們這些“小饞蟲”心里像貓抓一樣,總想吃上一口來解解饞。
牡丹燕菜吃起來也是十分爽快。它是洛陽水席24道菜的第一道菜,洛陽水席每道菜的味道都是酸辣無比、香濃可口,一聞湯的味道,就令人食欲大開,讓人喝了一口還想喝,簡直都要上癮了。牡丹燕菜能榮升為第一道菜,可見其色香味都是絕對誘人的。不過,牡丹燕菜里也有一些小騙局,比如說在湯里還有不少肉絲,令人一看就感覺肯定十分好吃。不過要是一吃你就會立馬發現,哪里是什么肉絲,明明就是蘿卜絲,卻稍微“喬裝打扮”了一下,可把我蒙騙了一次呢。可是這蘿卜肉絲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令人贊賞不已。
牡丹燕菜紅紅火火,我覺得這也寓意著洛陽人的生活也一定能夠如同牡丹燕菜一樣過得紅紅火火。牡丹燕菜剛入嘴時吃著辣,讓人汗流浹背,但吃多了就會感到這滋味十分美妙。這就像我們學習,現在總覺得學習太苦了,但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等我們都學有所成,自然會感到那美妙的滋味。因此我們現在也要好好學習,為自己的未來藍圖打下基礎。
這就是我們洛陽的牡丹燕菜,它也有著它的寓意,怎么樣,是不是想來品嘗一下呢?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七
我的家鄉,就是位于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湛江。她既是美麗的海港城市,又是遠近文明的水果之鄉。
每當盛夏,市面上總會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一種酷似榴蓮的水果,那就是我們湛江的特產--木菠蘿。
木菠蘿又叫做大樹菠蘿,菠蘿蜜。它原產于印度等地,一千多年前便傳進中國。木菠蘿喜歡生長在熱帶、亞熱帶高濕多濕的環境,而湛江的氣候正好迎和了木菠蘿的生長習性,使木菠蘿在湛江大量生長,成為了湛江的特產。
木菠蘿屬熱帶桑科的常綠喬木。木菠蘿樹高10~20米,是一種質量很好的樹木,可以用來做椅子、桌子等家具。每逢盛夏,它總會長得枝繁葉茂,老人們總會坐在樹陰底下,一起談天說地。每當這時,在又粗又壯的樹干上,總會生長著幾個或幾十個洋溢著一陣陣仿佛蜜糖般香味的果實,那便是木菠蘿。
陽春三月,伴隨著溫暖的春風,木菠蘿花開了,到了6~8月,花謝掉以后,便長出了果實。果實十分巨大,一般10~20斤最重可達40斤,它的表面粗糙,長著尖尖的角,挺刺手的,可是剖開以后,里面則蘊藏著一個個金黃色的包,隨之撲鼻而來的便是那濃郁的香味,簡直讓人垂涎欲滴。
木菠蘿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木菠蘿包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鮮食、制果汁、制果醬或曬干吃。鮮吃最美味,因為鮮吃能夠保留木菠蘿的原汁原味,吃起來能感到包的清甜可口,香甜爽滑。
木菠蘿全身都是寶,就連種子都可以吃。木菠蘿的種子是淺可褐色的,只有鳥蛋一般大小,當它富含淀粉,而且味道猶如粟子般清甜,所以受到了人們的青睬。它可煮、可烘、可炒、可炸......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特產--木菠蘿,我喜歡它,但我更喜歡我的家鄉--湛江.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八
我的老家在四川,那里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日照充分,出產的西瓜個大皮薄,汁多味甜,遠近聞名。
扳著指頭數啊數,瞅著瓜地盼啊盼,再過半個月,等西瓜皮的翠綠顏色變得帶點暗黑,兩手拍一拍,發出沉悶的“嘭嘭”聲,西瓜就熟透了。要是大家不嫌棄,就來。
我的家鄉。
吃西瓜。吃完西瓜再去看一看四川的美麗風景,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怎么樣,想來吃西瓜的快舉手吧,我可等不及了……。
我的家鄉在扶余,家鄉的特產有很多。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葡萄。
提起家鄉的葡萄,可真的是遠近聞名呢,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扶余的葡萄譽神洲啊!”
陽春三月,冰雪融化,春姑娘緩緩走來。葡萄苗慢慢地伸出了嫩綠的枝丫。初春時節,才下過幾陣蒙蒙細雨,剛剛蘇醒的葡萄藤好像在大口大口地吮吸著甘甜的雨露,它們在一點一點的向上爬,向上長。
夏天來了,葡萄也已經長出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葉子了,它們像一個個大蒲扇一樣,郁郁蔥蔥,繞著葡萄架向上攀登,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帶把整個葡萄架遮的嚴嚴實實的,在它們之間偷偷地長出了一串串嫩綠的葡萄,看上去就像一串串路寶石,晶瑩、有光亮,讓人一看就萌生愛慕之心。中午的太陽像火球一樣炙烤著大地。大人們常常拿著扇子興致勃勃地來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他們有時候下棋,有時候談天說地。而我們小孩兒呢,就爬在凳子上抬起頭看著這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流口水,只盼著它們快快長大,變熟。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當然了葡萄也要成熟了。它的果實已經由綠色變成了紅紫色,一串串地點綴在綠油油的葉子間。看上去就像是一串串晶瑩閃亮的黑珍珠。這下子可樂壞我們這些小孩子了,我們終于可以摘下這一串串的“珍珠”品嘗一下了。啊!真是甜啊!一直甜到了心里去。大人們可要忙活了,他們有的摘葡萄,有的往框里放葡萄,還有的往車上搬葡萄。忙活了一天總算是忙完了。望著一筐筐珍珠似的大葡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打心眼里高興。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葡萄。
我的家鄉在阜寧,提起阜寧,我猜大家一定都會想到阜寧的特產--香甜可口的阜寧大糕。
阜寧有制作大糕的悠久歷史,早在明朝中葉,民間美食師傅總結了地方做大糕的經驗,選用優質糯米,精細白糖,通過多種工序制作出的阜寧大糕,切片后薄如紙、白如雪、甜如蜜,品嘗后一定讓你回味無窮。
阜寧大糕寓含著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們的喜愛。每逢佳節是人們必備的點心和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聽老人講,早在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寧縣令以糕點進貢皇帝,乾隆吃后,贊不絕口,賜名為“玉帶糕”。
有時間,歡迎你來阜寧品嘗玉帶糕哦!
說起我們大豐的特產,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我們大豐的麋鹿,黃泥螺,麻蝦醬,醉蟹,早酥梨,沙蠶等。
黃泥螺是冷菜之一,大豐黃泥螺的產量居全國第一。黃泥螺還可以用辣椒一炒,別有一番風味。麻蝦醬是用小蝦做的,可以蘸黃瓜,面條等。醉蟹是用小螃蟹放入白酒中,撒上白糖最后腌制而成。早酥梨在七,八月份成熟,味道可是讓人贊不絕口。
沙蠶是一種極品垂釣魚餌,暢銷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地,有著“萬能魚餌”的美稱,沙蠶是野生動物,有著很大的藥用價值,有獨特的作用。它的外形像蚯蚓,也叫“海蚯蚓”,有觸手,也像蜈蚣。麋鹿在我們這的保護區中,是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擁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并且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庫。麋鹿又名“四不像”頭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
啊,我美麗的家鄉——大豐!
大家好!
我是一名推銷員。我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種既可口,又便宜的水果——黃花梨。黃花梨是我們永川區的特產,是人們在夏季最喜歡的綠色有機水果。
黃花梨新鮮極了。黃花梨一般在七、八月份成熟。到了七、八月份,滿山遍野的黃花梨沉甸甸地掛在枝頭上,等著大家來一邊品嘗,一邊挑摘呢!成熟的黃花梨黃亮黃亮的,上面的均勻布滿著一些淺白色的小圓點,整個兒又大又圓,每一個足有半斤重。
黃花梨不僅新鮮,更是可口,是夏日里最解渴的水果。只要你摘下一個,輕輕地咬一口,黃花梨立刻露出白白的果肉。再咬一口,就會嘗到又脆又甜的感覺。再咬上一口,就會感受到甜甜的汁充盈在嘴里。這時候,你就會贊嘆一番,黃花梨真是既可口,又解渴呀!
常食不僅可以補充人體的營養,還是非常有用的保健水果。它有許多特別的藥用功效,如:生津、潤肺、化痰、止咳、清熱、降火、清心、解瘡毒和酒毒的功效。如果你的家人感冒咳嗽,你就可以把黃花梨去皮、切塊,加上冰糖,在鍋里熬個10分鐘,熬成冰糖雪梨,讓家人帶汁全吃下去,保你“梨”到病除。如果你的家人有喝點兒小酒的習慣,就可以把黃花梨帶皮切塊,泡酒,讓家人一年四季都能喝上甜甜爽爽的梨子酒。
黃花梨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便宜。普通老百姓家都能買得到。七八月份時,大街小巷,各攤各點上都有賣,一般就2—4元一斤,花上十塊錢提上兩三斤,讓一家人大飽口福。
我還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黃瓜山的黃花梨從沒打農藥,從沒用生長素,絕對是綠色有機水果。
黃花梨既香甜可口,又對人有好處,營養價值也十分高。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去買吧!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九
我的家鄉有許多特產,但我最愛家鄉的梨。
我的家鄉在山區,梨子是家鄉的特產。農歷二月下旬,梨樹開花了。雪白的梨花給我們家鄉送來了陣陣清香,把家鄉打扮得分外美麗。要是你在這時候來到我們家鄉,你可能會以為我們這里下雪了呢。是啊,滿山遍野得梨樹,它們還沒長葉子就開花了,整個山頭、整個村子都掩映在白茫茫得梨花里,使人流連忘返,就像到了人間仙境。
大約在農歷三月份,梨樹上慢慢長出了葉子,這時花兒謝了,結出了一個個綠珠般得果子。慢慢地,梨子越來越大了,先使像鳥蛋一樣大小,后來變得像雞蛋那么大,再后來,長得比鵝蛋還要大,果皮的顏色也由原來的深綠變成淺綠。
梨子的成熟期大約在農歷六月底。成熟了的梨子個頭大,果皮青里透黃,光滑得很,切開梨子一看,皮薄,果肉又白又嫩,籽兒黝黑發光,看了叫人嘴饞。大熱天里,隨手從樹上摘下一個梨子,咬上一口,清甜的梨汁滿口都是,給人帶來陣陣涼意。那味道肯定比新疆的香梨、山東的鴨梨好!
隨后,人們忙著摘梨子、裝梨子,再運到各地去賣,收入可真不少呢!大人們還常切上幾個梨子,腌下來,要知道,這可是治療腸胃疾病的良藥!
小朋友,快來我的家鄉嘗嘗吧!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
我的家鄉位于四川的東南部,一座美麗的小縣城—富順。
富順的飲食中最出名的要數“富順豆花”。雖說在富順這個小城中賣豆花的地方多,但店的'規模都不大。“富順豆花”不是用機器制造的,而是用傳統人工方式制作——用小的石磨慢慢磨出來的,所以口感特別好。但僅有口感好的豆花還不行,要配上富順一絕——秘制豆花蘸水(用二十幾味中藥加上油、辣椒、花椒等經小火熬制三天三夜而成)那才是人間美味,很多在富順生活過的人只要一想起豆花、想起豆花蘸水就會流口水。真的是回味無窮啊!在富順,無論逢年過節、生日婚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富順豆花”。過節時,大家尤其喜歡吃豆花,幾乎每個賣豆花的店里都是“門庭若市”。每年春節,還舉辦“豆花節”,那可是富順人一年中最大的盛會。
富順還有一個小鎮叫牛佛鎮,那里盛產一種有名的特產——牛佛烘肘。因為牛佛烘肘的肘皮非常有嚼勁,肘肉又鮮嫩無比,在古代,牛佛烘肘一直是皇帝的御用貢品。因此一般外地的人來富順,都會帶兩樣東西:豆花蘸水和牛佛烘肘。
富順不光美食多,富順人的習慣也十分有趣。
由于富順地處鹽礦豐富的自貢市境內,因此富順人也已經習慣了吃咸的食物。以至于許多外地人吃富順人做的菜都說太咸了,可是富順人卻說味道剛剛好。
富順的美食和習慣都比較有名。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一
我的家鄉在象山石浦,在這兒有道美食,名叫“魚糍面”。魚糍面色美,味厚,香馥郁。一條條潔白細嫩,仿佛吹彈可破,配上那晶瑩剔透的番薯粉,仿佛一波波雪浪被凝在瓊漿之中。用勺子一舀,緩緩入口,細細品嘗,咸中帶甜,甜中帶鮮,口中立刻充斥著大海的清香。
魚糍面制作方法別出心裁,曲盡其妙。先拿清明時節新鮮的象山特產川烏,如用冰凍的不新鮮的馬鮫魚,即失其本味矣。將川烏洗凈,剖開肚皮,取出內臟,剝去皮,留下雪白的帶骨的魚肉。接著用細柳葉絲的小刀,將魚肉順著魚骨的紋理剔下來,不留一點兒魚刺,再換大刀,將魚肉一直剁在刀與案板相接觸的“啪啪”聲里,魚肉會逐漸飛躍,變得越來越嫩,越來越韌,越來越有彈性。用手輕輕拍打,它是會“跳”起來的,再加入少量似雪的番薯粉,用手去和。接觸的“啪啪”聲里,凝進的是記憶,做進的是煙火氣,摻進的是一段段綿柔的鄉愁,猶如海風拂面。接著,用棒槌輕輕敲打,舒展猿臂,一下,一下,猶如伴著鼓點,踩著舞步,又像海潮拍岸,一下,一下,魚肉就錘成了一張張魚餅。這時,水燒滾,上鍋蒸,魚餅慢慢變得韌性十足。在蒸的過程中,帶著魚鮮味的水汽化成水珠,從鍋蓋的曲線滑落,又重新滲透到湯里,湯就會變得鮮美無比,然后將魚餅取出,切成一寸寬的細絲,放在陰涼處吹風晾涼。接著往盛了湯的鍋中加入肉絲,攤蛋絲,加筍絲、胡蘿卜絲,用湯燒開。再后來加入切成細絲的魚糍面和調好的番薯粉,最后點綴上調料,如胡椒粉,麻油、榨菜,一道色彩絢麗,海味十足的魚糍面就做好了。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二
我的家鄉在肥城,這里俗稱“桃都”。那讓我給你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特產……桃花、肥桃吧。
每到桃花節的時候,美麗的桃花盛開了,各地的朋友們都趕來這里看桃花,我也不例外。
每當我走向中央桃行的時候,就像走進仙境一般,使人心曠神怡。桃花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金黃色的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
到了秋天,桃子熟了,那桃子像小朋友那紅撲撲的臉蛋,可愛極了。要是啃一口這香甜可口的桃子肯定讓你回味無窮。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三
甌柑長在甌柑園里。春天,花開了,5片花瓣,白白的,小小的,像一顆顆白色的小星星。夏天到了,葉子茂密得像一把把大大的太陽傘。到了秋季,再到甌柑園一看,咦,哪來的黃色的“小燈籠”呀?哦,原來是甌柑成熟了。
成熟的甌柑圓圓的,橙色的,摸起來很粗糙,你要是仔細地聞,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呢!把皮剝開,一般會有10瓣左右的果肉,像一群小寶寶緊緊地抱在一起,蓋著一條白色的“小被子”。于是我忍不住咬了一口,有些微苦,大部分是甘甜,而且水分很多。
甌柑不僅好吃,而且,還對高血壓病人有好處,還是運動員的`專用水果,還有要用價值呢!
怎么樣,看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對我家鄉的特產很感興趣,那就快來吧!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四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比如;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今天,我給大家見紹一個鳳味小吃就是麻辣脆。
僅接著,用筷子攪拌哈哈香噴噴的麻辣脆就做好了。
賣麻辣脆的大多數都是挑著小攤賣,它的制作方法別具一格,享有非常高的聲譽麻辣脆色、香、味、形俱全。
麻辣脆的作法很簡單,用新鮮的大白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在嫩嫩的白菜里拌著鮮紅的辣醬汁,再周圍灑一點花椒粉,填充芝麻、香辛料散落人間,真是令人垂延欲滴。
我已經介紹完啦,是不是有一種垂調欲滴的感覺?麻辣脆用文字是不可能完全描。
述出來的,真正的味道還需要你自己去品味,相信你品嘗完以后,絕對會回味無窮!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五
要求:
1.通過閱讀,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還得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2.能在習作中介紹家鄉的一種特產,先介紹他的外部特征,在寫出他的價值或用途等。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例文獲取作文資料的方法,訓練學生將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教學準備:
選擇喜歡的一種特產,仔細觀察。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家鄉的特產是我們的驕傲,如果能把他介紹給別人,那一定很有意思,怎么才能把家鄉的特產介紹清楚呢?我們先來讀讀沈平平同學根據老師要求寫的銀杏。
二.學習例文。
1.自讀例文,思考:
(1)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作文的?
(2)如何像沈平平那樣較為全面的了解某一事物?
(3)本次習作的要求是什么?
2.交流上述問題。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他介紹了銀杏的干、葉、花、果的特點;接著查閱工具書,并請教老師,知道了銀杏的價值和為什么銀杏被稱為“活化石”。
(2)對于事物的了解,除了仔細觀察,還可以請教別人,查閱資料。
(3)本次習作介紹家鄉的特產,可以是農副產品,如水果、水產品等;也可以是工藝產品,包括食品、工藝品等。要寫清楚特產的外部特征、價值或用途,讓別人了解全面。
三.習作指導。
1.確定習作內容與要點。
(2)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介紹特產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大小、質地等。
(3)在詢問、查閱資料的基礎上,介紹價值、用途,在食用與使用時該注意的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評議。
3.指點:介紹特產的三方面該有詳有略,側重于一兩方面的內容。
小學生介紹家鄉特產(模板16篇)篇十六
我的家鄉在陜西,這里歷史悠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我最愛的是家鄉的紅棗。
春天來了,大地蘇醒了,小草露出了小腦袋,柳樹吐出了嫩芽,可棗樹依然是光禿禿的,像個貪睡的孩子。端午節前年后,棗樹才從夢中醒來,睜開朦朧的睡眼,枝條上開滿淡黃色的小花,芳香迷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蜜蜂,圍著它貪婪的吮吸花粉。花凋謝后,終于露出了綠綠的小棗,可是它們非常調皮,總躲藏在綠色的葉子中間和我們捉迷藏。秋天來了,小棗漸漸長大,慢慢地由綠變黃。中秋節前后,它終于穿上了大紅或者紫紅的大衣,遠遠望去,樹上仿佛掛滿了一串串紅紅的小燈籠。這時,如果你摘下一顆嘗嘗,哇!脆生生的,甘甜無比,讓你回味無窮。